故事里徐大码头故事老板是谁谁

浙江在线09月06日讯47岁的童某是富阳一家旅行用品企业的老总,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印象中,他是一个慷慨的老板——青海玉树地震时,他向灾区献爱心,捐了价值百万的物资。可是谁能料到,慷慨富有的他,居然暗地里玩起了诈骗,骗了人家41万。近日,他被富阳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万元。自称“hold住”,骗了别人41万事情得从2009年说起,衢州陈女士的丈夫因涉嫌贪污犯罪被刑事拘留。11月初的一天,陈女士认识了一名自称来自省里某报社的“记者”,这名姓徐的衢州男子说自己很有“路子”。事实上,40岁的徐某过去确实在杭州一家法律类的杂志社当过业务员,但是两年前就不干了,一直在衢州当着无业游民。第二天,“徐大记者”就介绍了童某给陈女士一家认识。童某拍着胸脯说,可以帮她疏通这个事。之后一直到2010年1月,童、徐以帮陈女士的丈夫疏通关系为由,多次从陈女士及其大姑子处索要现金及冬虫夏草等物品,共计价值人民币41万元。眼看就到了2010年的春节,陈女士等得心里发慌,她给童某打去电话,”为什么我丈夫还没出来?”对方的态度很hold住:“慌什么,肯定能出来,某某领导跟我很熟的。”这样的谎言到2010年4月9日被彻底戳穿,陈女士的丈夫最终还是因为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陈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打电话给童某,童某的回答是:还在办,你放心,可能要判16年,跑关系后可以减至5到8年。骗局被捅破,陈女士愤怒地要求童某还钱,但童某的态度也挺强硬,“送出去的钱怎么还,我还贴了10多万呢。”于是,陈女士向派出所报了案。骗钱的同时,他却在慷慨捐钱案发后,童某的家属退还了现金40万元。富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这个案子后觉得童、徐二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可是让人想不通的是,童某为了“小利”编织着拙劣的骗局,同时却一掷百万地向青海玉树灾区捐献了价值百万余元的物资,并亲自把救灾物资押运到了青海玉树。据当地接收物资的灾民回忆,当时童某还给受苦的百姓50元、100元地分钱。不差钱,为什么还要去骗钱?是想减轻罪恶感,还是想打造慈善家的形象?童某没有回答,他只说,自己将从陈女士及其大姑子处骗来的部分钱款以陈女士大姑子的名义捐献给了玉树灾区,真实性如何,却已不可考。要求轻判,因为“做过好事”公开庭审时,童某表示认罪,请求从轻处罚。据了解,童某在当地确实做过几件好事,有时喜欢吹牛。童某的辩护律师也表示,童某主要是拉不下面子。在童某的辩护律师的描述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开始童某确实为陈女士所托之事,联系宴请过相关人员,但发现根本不可能成功。于是为了有“面子”收场,他虚构了事实,骗得人民币20万元,所以他诈骗的数额应认定为20万元。此外,律师认为童有自首情节而且退赔了全部赃款,所在村、镇均书面要求对他从轻处罚,应该轻判。最后,法院判处童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而那个“法制报记者”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昨天,记者从富阳检察院了解到,由于徐某提起上诉,该案将上诉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码头故事老板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