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寻迹洛神赋演出里造了一个世界石刻艺术瑰宝洛阳龙门石窟窟?

引子: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经历了从北魏到明清漫长的开凿和重修。众多的佛像,不仅是佛教的瑰宝,更是中国雕塑的一部演变史。 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派蔡谙、秦京到印度取回《四十二章经》和释迦立像,史称“永平求法”,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携佛经及释迦牟尼立像来到了京城洛阳,这是我国内地最早的佛教雕像。
佛本无像,世人为了方便,立佛像以为法门,于是有了后世无数的佛教雕塑。佛教雕塑中,佛窟艺术尤为灿烂。我国石窟艺术,分布甚广。
白马寺镇寺之宝 元代罗汉像 其分布地理位置,与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基本一致:自西向东,自北向南。 沿着“丝绸之路”,由新疆经甘肃、宁夏到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然后再经四川向南发展。
而洛阳,是丝绸之路东部起讫点之一,也是隋唐时期全国佛教的中心。从这一点看,龙门石窟的开凿和蔚然壮观,是丝绸之路文化在洛阳传播的必然结果。 北魏孝文帝迁洛后,佛教在洛阳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龙门山崖自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开窟造像以来,历经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清诸朝,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凿和修复。
北魏孝文帝从平成迁洛 (洛阳博物馆展示油画) 其中北魏和唐代出现的两次开窟造像高潮,大规模营造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据1962年统计,两山现有石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约十万余尊,造像题记三千六百种左右。不过因为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已经很难统计确切数目。古阳洞的汉风转变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最早开凿的大型洞窟,由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洛阳的一批官僚贵族所开凿。由于古阳洞中留下了很多造像记和纪年铭刻,所以后世可以准确进行佛像断代。 古阳洞从太和十九年(495年)起,开始出现西方式衣着的佛龛,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开凿者开始正式营造大窟。这一时期的维摩居士的雕塑形象往往宽衣博带、执掌尘尾、倨傲自负、从容论道。
古阳洞维摩居士雕塑 雕刻手法具有鲜明的犍陀罗艺术遗风,人物比较写实,周围还有莲花、飞天、火焰等装饰。 犍陀罗艺术源自贵霜帝国,其特点是结合了希腊的写实主义与印度的佛教艺术形式。
立佛,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土于巴基斯坦Gandhara,时间为1世纪到2世纪,为犍陀罗艺术代表 由于贵霜帝国控制着丝绸之路的要冲,与东方汉代中国有密切商业来往,佛教也由此传入中国。 犍陀罗艺术,影响了早期中国佛教雕塑的风格,龙门早期古阳洞、宾阳洞造像含有来自西域的犍陀罗元素。 中国的四大洞窟不乏西方元素。敦煌石窟的美人洞,还保留裸露上身的菩萨形象,菩萨身着单肩吊带,璎珞覆身,有的还袒露小腹,穿着相当开放,看起来性感妩媚。
敦煌石窟里的菩萨(45号窟) 这些都是受希腊文化的影响——雕塑和绘画不避讳裸体。 中印度北部地区卡吉拉霍遗址(Khajuraho Group of Monuments),还出现了大量性爱场面的雕塑。可见希腊文化传到了印度,反倒有了另一种更开放、更激烈的变体。
中印度北部地区卡吉拉霍遗址(Khajuraho Group of Monuments)雕塑 不过北魏初期造像的各方面,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菩萨像的服饰开始汉化,景明四年(503年)前后,菩萨的服饰全部汉化,接下来便是如来像的服饰逐渐汉化。 至正始二年(505年),菩萨、如来像皆为汉式,汉化过程完成。绝大多数佛像穿上了新装,由袈裟式的偏衫,发展为方领下垂、宽衣博带式的外衣。佛和菩萨塑像的衣服越穿越多,越来越肥大。
古阳洞佛像除去一些犍陀罗影响的因素外,从衣褶到形象塑造,都展现了中国绘画线条的熟练运用,表现出一种有别于犍陀罗风格的灵动,明显受顾恺之《女史箴图》画风的影响。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 顾恺之的“游丝描”所刻画的细线人物非常有名,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秀劲古逸。以形写神,凸出人物神韵。 这时的造像,面相清瘦,身形修长,菩萨广额,小颐,秀颈,眉宇开朗,神情恬淡。
龙门石窟早期犍陀罗式菩萨像 飞天清丽俊秀,飞扬动荡,是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结合的产物。从造像衣饰看,中国艺术的线条,开始取代古希腊雕塑的凹凸,形成了中原特有的,带有名士风度的“秀骨清像”。 古阳洞造像服饰汉化从太和十九年到正始二年,历经十余年,西方式佛像与汉化佛像同处一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对比雕塑。宾阳中洞礼佛图 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倾尽财力给父亲孝文帝和母后做的功德洞。 其中有两幅著名的浮雕瑰宝《魏孝文帝礼佛图》(现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和《文昭皇后礼佛图》(现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分别镌刻于宾阳中洞前壁门拱两侧。这两帧大型浮雕图画取材庄重,立意深邃。
《魏孝文帝礼佛图》(现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文昭皇后礼佛图》(现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 皇帝和皇后形象在洞窟的石刻里出现,显示了佛教和皇权世俗的结合。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曾经有过沙门是否应该跪拜帝王的争论。 北魏时期,北方的高僧法果经常说,太祖(道武帝)明睿好道,即是当世如来,沙门宜应尽礼。 两幅礼佛图的出现,也是法果这一派理论得到皇权认可的积极结果,把皇帝当做当世如来,而借助皇权,佛教及其教义能够得到更广泛传播。 由于是受皇室之托,古代工匠为了表现当时皇家宗教生活的隆重气氛,两幅礼佛图都经过了精雕细琢,展现了高超技法。 以构图而论,这两帧作品在有限的壁画空间中,对人物层次和主次罗列都作了周密的设计,人物集中,神态各异,细节刻画到位,层次错综紧凑,又和谐统一。 这一组佛浮雕在构图和雕刻技巧上,已达到了两汉以来以造像碑为代表的“板块造型”艺术的炉火纯青境界。 雕刻手法,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线条的明快洗练,受到了《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的强烈感染,烘托出了宗教的肃穆和人物的飘逸。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宋代摹本 这两幅图中,世俗化的礼佛,也成了宗教艺术的表现之一。题材不再限于简单的佛像塑造,大大丰富了后世的宗教题材。中国佛教造像也在随后的传播中,逐渐地显出世俗化的倾向。
被雇佣的中国石匠及被盗走的佛像(图为莫高窟佛像)Langdon Warner 盗取敦煌壁画的文物贩子,美国考古学家和探险家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曾经看到龙门石窟这两幅礼佛图的照片,他把照片寄给波士顿美术馆,并附言: “你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雕塑在全盛时期的样子。请留意那些礼佛人物——它们的构图与罗马万神庙的装饰雕刻一样好,至于那些浮雕的线条,我认为它们也毫不逊色……先生(冈仓天心)认为它们非常重要。西方应该能够接触到那座顶级的中国雕塑宝库,那是一座尚未开放的万神殿,堪称整座雅典卫城,等待着人们去学习研究。” 可惜当时动乱的中国没有能力保护这两帧国宝,它们被中国石匠一块儿一块儿敲碎,然后被文物贩子倒卖到了美国。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唐代开窟造像在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鼎盛。从龙门许多唐代石刻造像中,可以窥见武则天一步步登上权力宝座的踪迹。
万佛洞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十一月,是专门为唐高宗、武则天做的功德窟。武则天还在龙门广造弥勒,千佛洞、惠简洞、大万五佛洞、极南洞和摩崖三佛都是以弥勒为主尊的洞窟。 奉先寺卢舍那像龛是在唐高宗和武则天亲自经营下的皇家造像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都由高宗亲自任命制定。公元672年,武则天还特别捐出“脂粉钱二万贯”,来助修奉先寺。
卢舍那佛 一般认为,卢舍那大佛约在高宗乾丰元年(666年)前后开工,上元二年(675年)竣工,耗时十年之久(具体年代还存争论,且用常见说法)。 高规格的营造加上漫长的工期,使得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在整个龙门石窟东山、西山千万洞窟中,处在了众星拱月的地位。 卢舍那大佛,实测高度17米,加上背光火焰纹,高20米左右,圆脸,面短,大眼,小嘴,眉弯,俨然是一位女性形象。 大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仿佛都在微笑,佛像整体采用圆雕,造型匀称,身体修长丰约,仪容庄严典雅,肩背宽厚大方,胸腹富有生机,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 庐舍那大佛的头部向下俯视,丰颐秀目,可与礼佛者仰视的目光相交流。大佛嘴角含而不露微笑,格外引人注目,使人们感受到盛唐的自信和豪迈的时代风貌。
古希腊Kouros青年雕像的微笑,公元前530年犍陀罗式微笑,时间不详卢舍那的微笑 大佛的微笑,最初来自西方,是由希腊雕像的微笑,演变成印度犍陀罗佛像的微笑,这一微笑,又随佛造像传入中国。 唐朝当时流行“血晕妆”、“啼面妆”,唐朝女人把眉毛剔除,眉毛上和脸颊上涂几道浓厚的艳粉或者粉晕。
啼面妆啼面妆 洛阳古墓博物馆出土壁画 卢舍那大佛如今看起来没有眉毛的造型,似乎就是当年的“血晕妆”,把微笑烘托得更加迷人。她的微笑,与犍陀罗佛像和龙门早期北魏佛像相比,多了一份包容和宽厚,而少了几分来自宗教的神秘和超凡脱俗。 雕刻工匠还适当地夸大了大佛的头部、上身的比例尺度,弥补了人们视觉上的误差,还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希腊鼻”(又叫“通天鼻”)的技巧,大佛的鼻梁与前额相平,不至于产生鼻梁塌陷的错觉。为了表现眼神,大佛的眼睛被雕刻得呈半球形凸起,瞳仁则保持接近眼球的高度。
这是希腊雕刻手法,使大佛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但卢舍那大佛的眼睛刻画,不限于吸收希腊艺术经验,它还有所创新,工匠把一个黑色玻璃罩镶嵌到眼睛里去,以表现瞳仁。这种对新材料的结合使用,产生了更为传神的艺术效果。 卢舍那大佛的营造,与武则天关系紧密。一千文钱为一贯,两万贯的捐资,放到如今,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武则天之前曾在感业寺为尼,在走向权力宝座的几十年宫廷斗争中,佛教是她的精神依托。 武则天在支持佛事活动和修建寺院方面都很热心。卢舍那大,本意光明遍照,卢舍那大佛,就是光明遍照大佛,它是武则天本人形象和政治理想的现实化身。 中国古代塑像的对象,不外乎三个: “一、畜生;二、鬼神;三、卑下之人。”(学者摩罗的话)为尊者雕像,不光是一种空缺,而且是一种严格的禁忌。
奉先寺 卢舍那大佛,从与皇权结合的角度讲,打破了为尊者塑像的禁忌。这也就是为什么坊间盛传,庐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的原因。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盛唐时期的许多菩萨像,都被雕刻得婀娜多姿,敦煌莫高窟里不少这样的形象。《唐高僧传》的作者道宣曾经有感于盛唐菩萨像的世俗造型,发出感慨,说,菩萨居然如妓女,风姿太妖娆。
奉先寺菩萨 但我们看到,相对于卢舍那大佛的气韵生动,大佛的左右胁菩萨像,虽然都身着盛装艳服,表情却都被雕刻得显出一些呆滞,体型也缺少动态变化,没有道宣所说的风姿妖娆。
这里面,大概也包含了雕刻者的政治正确,用卢舍那大佛身旁的其他雕像,来突出卢舍那大佛的生动。 唐玄宗天宝二年,日本圣武天皇仰慕奉先寺大卢舍那佛形象,也在国都奈良东大寺铸金铜卢舍那大佛,重五百吨,高五丈(折合15.5米),投入劳力二百多万人次,历时十年才最后完成。可见卢舍那大佛的影响和工程之浩大。奈良东大寺卢舍那大佛 公元752年 从北魏到隋唐,龙门石窟佛像的雕刻手法逐渐以中国画式的线形替代了犍陀罗式(希腊式)立体凹凸的表现手法,佛身躯体渐圆,佛身渐胖,衣带在线条的带动下,渐有飘逸感,衣纹律动,已经明显区别于希腊、犍陀罗式雕塑。 宗白华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里写到: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中国古代艺术打破团块,使它有虚有实,使它疏通。中国古代的传统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 龙门以卢舍那大佛为代表的唐代佛像,都体现了这种画意,这种从凹凸团块儿到线条的转变,基本消除了希腊、印度雕塑对肉感的刻画。 佛像自希腊传来的古风微笑,到了卢舍那大佛那里,已经不再那么严峻。 龙门唐代造像,宗教神秘气氛已经被人间情调代替,人物刻画更加注重神态与情感,佛像身躯肥硕,刀法豪壮。
奉先寺力士奉先寺力士 佛像衣褶流畅自然,菩萨端庄温柔,天王力士雄武有力。卢舍那多肌肉,丰腴,具有曲线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隋唐时期,高不可攀的佛教雕塑神秘的面纱已被揭去,佛和菩萨的形象变成了普通的凡人,这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一大特点。 龙门石窟造像,不少都刻有纪年,可知它们开凿的绝对年代,这些有纪年的造像依次编年排列,就是一部伟大的石窟寺造像艺术史,确切地说,是从北魏迁都洛阳一直到中唐——将近三百年的编年史。 佛教雕塑的造型和表现内容,必然受到诞生年代品格和特色的浸染,留下时代的标记,为我们后人了解时代变迁,留下注解。龙门石窟的雕塑,是中国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的见证。 参考文献: 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2 夏琳瑜:《卢舍那佛形态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5 张乃翥:《龙门佛教造像》【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石刻艺术瑰宝洛阳龙门石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