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66amd内存延迟70高吗

换装AMD 全新"Zen 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跟全新模具后的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受到用户强烈的关注我是有心里预期的,不过也没想到这么快,这台机子是不少配置版本都是“本地无货”状态了。上次针对高配版本做了一个评测介绍,这次刚好网友抢到了定位更入门的锐龙5 5600U的配置版本,所以我也借来刷新对比下跟高配版本有哪些区别,方便之前不少评论区在纠结配置版本的用户参考,看入门版本的战66四代是不是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入门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虽然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主推的配置其实是锐龙5 5600U的中低配,但实际看了下目前这台机子不同配置的成交量,成交量最高的都是16G内存+512G闪存+高色域屏的中高配版,甚至R7 5800U版跟R5 5600U版成交量相当,而不是一边倒偏向价格更低的锐龙5版本,这其实也算正常,之前的文章就有说过战66四代锐龙版的配置特色,就是每个配件的差价卡得非常精准,不同配置版本价差细分且合理,而锐龙7 5800U也不是鸡肋型号,本身性能特征在这价位也算优势明显,难怪高配超大杯版跟传统的性价比版可以做到五五开。这次我拿到的这台是以往推荐度最高的性价比版本,也就是配置锐龙5 5600U跟16GB内存及512GB闪充的中配版,这个版本配置上基本无短板,性能也足够满足大部分人需求(实际甚至超过),加上四千出头比较友好的价格,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配置。价格部分比之前评测体验的锐龙7 5800U版本便宜了差不多三百块,那么两者除了CPU部分的差异以外,其他地方是否一样?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外观设计、商务功能抑或屏幕、电池的配置,两个版本都完全一样的。所以当锐龙5 5600U的性能足以满足甚至超出你应用需求的话,当然还是这个入门版本性价比更高,毕竟价格会稍许便宜,而产品本身设计跟服务体验这些都是一样的。物理隐藏式摄像头跟指纹识别这些针对商务场景的功能,还有一年意外保跟一年的上门维修(一般入门机型是不附送意外保的),2年电池、1年ADP外加6个月7x24小时在线支持这些售后配置,也都完全一样。键设I/O部分依旧,键盘支持防泼溅,二级背光,1.5mm键程;I/O接口包含micro SD卡槽、3个USB 3.1 Gen1 Type-A口、一个USB-C 3.1Gen2口(全功能支持视频输出、充电),保证了对新老设备的兼容。当然还有一个HDMI口跟RJ45网口。电源配置也都一样,都是附带的一个65W的Type-C电源,然后机身保留了对DC圆口电源的支持。机身内部布局也是完全一样。保留双内存插槽跟单M.2硬盘插槽的设定。I/O接口一样做了加固设计,防止频繁拉扯损坏I/O接口,电池大小也都是45Wh,当然我这边会比较好奇锐龙5 5600U版续航会不会更长一点,后面会详细测试。屏幕面板两者也都一样,也都是支持180度开合跟400尼特亮度。另外看了下销售情况目前普遍没货的都是高色域版本,这点挺欣慰的,毕竟一块不错的屏幕对使用体验的提升会明显许多。AMD锐龙5 5600U对比锐龙7 5800U性能表现除了对性能要求没有上限的游戏用户及生产力用户,锐龙5 5600U的性能表现都足以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这点其实在我没测试之前就有预期,毕竟目前哪怕是锐龙5 4600U的性能都还是足够强大。首先锐龙5 5600U版的长时功耗限制跟锐龙7 5800U版一样,都是15W,不过短时功耗是30W,上次测试的锐龙7 5800U版是25W,不知道是不是机子设置区别,还是驱动固件更新导致。总体虽然没有惊喜,但也算正常毕竟这台机子定位就是纯商务本,考虑更多的还是安静高效。CPU基本性能部分,我这次只加入了锐龙7 5800U跟上一代的锐龙5 4600U(25W)来对比,这样性能差异参照可能会更有用一些。实际对比来看,锐龙5 5600U版跟锐龙7 5800U版除了在多线程项目里面因为规格原因导致的性能差异,在单线程项目同样因为加速频率导致有一定的性能差,当然这个差距就不大了。而对比解锁高功耗限制的锐龙5 4600U(25W)来说,因为功耗问题所以多线程项目拉不开差距,不过单线程项目里面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娱乐大师跟PCMARK10的分数生产力应用部分的测试,我这边主要对比了锐龙7 5800U版,来看下少两颗核心四线程带来的差距。不过如果你不是买来做生产力应用的话倒是可以无视。测试的三款应用项目,其中V-Ray benchmark也是跑分的,所以分数越高越好;而blender benchmark跟corona 1.3 benchmark都是测试渲染时长,时间越短越好。其实这类生产力应用(包含Pr渲染导出)对处理器规格很敏感,基本结果会很明显跟核心线程挂钩,所以锐龙7 5800U版毫无疑问在同级别称霸。当然这边对锐龙5 5600U也别失望,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对比的是锐龙7 5800U,如果换做其他型号CPU结果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了,这个表现差距是是可以接受的,无非是多渲染一会。自带的SSD还是三星的PM991A关于内置的AMD Radeon Graphics核显游戏性能,我也测试了下跟上次锐龙7 5800U一样的游戏项目。LOL:最高画质情况下,已经达到了136帧,可以当入门级LOL神器;绝地求生:最低画质平均45帧,;Dota2:高画质平均52.5帧。这边没直接对比锐龙7 5800U的性能,主要是两台机子非同时测试,游戏版本、地图都有可能导致帧数测试不同。目前看来的数据的两者基本统一档位表现,如果你只玩类似LOL之类的游戏,完全是够满足了。另外上次有网友提醒看可否用ryzen control破解功耗限制,所以这次我也测试了下最新2.3.0的版本。 ryzen control目前介绍是说可针对AMD Ryzen 2XXX, 3XXX, 4XXX and 5XXX笔记本,通过更改笔记本电脑的STAPM设置从而实现功耗\温度限制的解除。实际结果是依旧无效,短时功耗最高还是30W,然后长时功耗限制15W,温度墙依旧在80-85℃。不过也不要失望,虽然长时功耗、温度强限制无法解锁,但睿频时间确实好像变得更长。愿意折腾的话还是可以尝试下,而且说不定未来的版本就OK了呢。我这边也放上使用软件后的跑分对比。续航时间有没有变得更长?续航也是我好奇的地方,虽然我知道续航时间肯定够长,不过比较好奇对比锐龙7 5800U版,在电池、功耗相近的条件下,少两颗核心会不会带来更长的续航。这次我测试了两种设置模式,一种的追求长续航的时候主动降低屏幕亮度跟设置为“更长的续航”模式,另外一种就是追求更高性能的时候,屏幕亮度最高,性能模式也是最强,分别模拟日常使用中偏长续航应用场景跟偏高性能应用场景的续航。一样依旧用PCMARK10的办公模式测试。结果如下,其实续航时间基本相差不大,长续航测试场景下续航达到了14小时,高性能模式下续航也超过11小时,比之前测试锐龙7 5800U还多两小时左右。主要也是两台功耗设置方案相近,其他配件完全一样,而PCMARK10的测试毕竟是偏固定化,没有一些渲染项目,所以两台机子功耗表现差不多。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高低配如何选择?“本地无货”大概是对一款产品最直接的评价。目前我所在的位置不管是14英寸还是15.6英寸两个版本,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除了一两个非广色域屏版可能还有货,其他版本都是无货状态,市场的反馈对产品力应该是最敏感的。所以我最后也就结合配置选择再次简单说明下。高低配如何选择?假如你对性能需求没概念的话,那么锐龙5 5600U版其实就足够满足你,因为大概率你对性能要求没那么高,而它的应用处理性能其实已经超出大部分人的需求;假设你对性能需求有概念的话(有生产力应用需求),那么价格只高300的锐龙7 5800U版显然值得一步到位的,毕竟差别不单的频率,而且实打实增加双核四线程,看着也爽。本地无货怎么办?不一定要一直盯着16G+512G组合的万金油版本, 在锁定高色域屏的前提下,有时候其实8G+512G配置版也会有货,选这个版本也是可以的,毕竟这台机子双内存插槽,而且拆开升级并不难,急用的话就可以考虑先买回来再自己升级,毕竟本身价格也有便宜。
一入职场深似海,一台优秀好用的商务本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作为当代职场人,笔记本是不可缺少的设备,毕竟职场人最多的需求就是移动办公,以及兼顾下班后部分娱乐模式,在这种经常需要携带出门,差旅办公的场景下,主打轻薄的商务本会更加适合职场人。
现在商务本在兼顾轻薄的同时,也能具备不错的性能,比如ZEN3架构的锐龙移动处理器的商务本。对于创作型的工作者、自媒体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一台优秀好用的商务本,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简单来说,性能足够强大的同时还要具备不错的续航,轻薄和好看也是要考虑的因素,最后就是接口要足够丰富,省去转接拓展坞的麻烦。
从双11京东轻薄本的销量来看,位列前三的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基本契合了这些特征,而且第四代的推出,也能证明战66在职场中受欢迎的程度。
Windows 11目前也更新了,那么锐龙处理器和Windows 11双重加持下的惠普战66,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战66的外观如何?
现在的商务本逐渐摆脱了以往过于追求极简沉稳而忽视美感的外观设计,银色的战66四代在简约的同时又兼具时尚的质感。
战66的AC两面都是高强度铝合金材质,同时表面还增加了细腻的磨砂工艺,具备不错的抗压性和耐用性。
转轴处还有战66的标识,细节表现和做工都颇有一定水准。
战66的轻量化做的也非常不错,14寸的整机仅有1305g,对于经常携带笔记本出门的职场人来说,减轻了很多负担。
惠普战66采用了一块400nit亮度,100%sRGB的屏幕,四面是窄边框设计,屏占比为87.5%,同时这块屏幕还具备防眩光功能,整体功耗偏低,能更好的支撑商务场景。
超窄边框可以进一步缩减机身体积,让14寸的笔记本兼顾轻薄。
虽然14寸的战66已经是全尺寸键盘(所有的字符都有),不过战66还是也为此优化了设计,做了防泼溅设计并且更加静音,敲击键盘声会大幅度降低,在办公室使用能减少对周围同事的影响。
另外键盘的均为大字符设计,更易辨别使用。
1.5mm长键程带来的是敲击的舒适感,在轻薄本领域很出色,不会有种敲击在钢板上的感受,长时间敲击也不会感受到疲惫。
键盘还提供了两级背光,能够应付一些全黑或者昏暗应急办公场景。
接口方面,惠普战66非常齐全,具备三个USB3.2 Gen1 Type-A、一个全能C口(USB3.2 Gen2 )、一个HDMI接口,电源接口和耳机接口也都保留了,同时还提供了一个TF卡插槽和RJ45网口。
这些接口保证了战66不错的拓展性,完全可以考虑抛弃拓展坞了。
值得一提的是,全能C口支持PD快充充电器,同时惠普自带的这个充电适配器体积也小了很多,不再是大板砖一块。
战66提供了一颗88度的广角摄像头,摄像头也单独设计了物理的隐私遮挡片,防止个人隐私外泄,也是充分考虑了商务使用场景,相对于软件关闭摄像头还可能被破解的可能性,物理上的设计则是直接从根源上杜绝了这种可能。
C面右侧提供了指纹识别,在目前大环境都是口罩不离身的场景下,指纹识别更具备实用性,目前的指纹识别也是可以做到贴上去就能秒开的高效率。
战66可以做到180度开合,这个屏幕角度,在特定场景下也是很实用的。
出风散热口隐藏在转轴处,得益于移动锐龙的低功耗特性,出风口温度控制非常不错,同时还能兼顾美观和散热能力。
扬声器则位于顶部键盘区域上方,这是很经典的设计。战66简单拆机一览
战66背部有5颗螺丝,均采用了防丢弃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拆机清理灰尘或者自己更换更大内存。
从内部散热结构来看,战66是典型的单风扇双铜管散热设计,在最大功率仅有25W,TDP不过区区15W的锐龙7 5800U面前,这个配置不仅能压的住,而且能压的很低,在后续的长时间拷机测试中散热表现也确证实了这点。
固态和内存均可更换,其中内存采用了两根8GB DDR4 3200内存条组成了16GB双通道,固态如果后续觉得不够用,也可以自行升级,这一点还是非常厚道的,要知道很多轻薄本内存都是焊死在主板上的,无法自行升级。
固态则来自三星,PM991,容量为512G,战66最大可以选配1TB固态,减少后期增加移动固态的成本。
无线网卡是AX200,支持WiFi 6、2.4GHz/5GHz双频段,峰值带宽为2400Mbps,也同样支持蓝牙5.0。
电池规格45Wwh,得益于锐龙7的低功耗,实际续航表现成绩优秀。
从走线规整、加固设计细节来看,这代战66诚意还是满满的,毕竟这些不太容易看到的地方,是最容易节省成本的。战66四代锐龙版性能温控测试
处理器:AMD 锐龙 7 5800U(7nm制程工艺,8核心16线程,基础频率1.9GHz、睿频最高4.4GHz)内存:8GB×2 DDR4 3200MHz硬盘:三星PM991 显卡:Radeon RX Vega 8集成显卡网卡:AX200
首先要提及这块Zen3架构的AMD 锐龙 7 5800U 移动处理器。
Zne3架构是AMD
Zen诞生以内最大规模的变革,它一来提升了单线程性能,一改前几代只追求多核心,但是忽视单核性能的瘸腿走路场景;二来统一核心与缓存,降低延迟;三是继续提高能效比。
5800U是基于Zen3架构目前AMD的最强移动端低压处理器,性能强,功耗低
V-RAY单独针对CPU渲染成绩为6647,而CPU-Z中的成绩,单核为608.5,多线程成绩为4744.5,多线程倍率7.8,已经超越了一些标压处理器的分数。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R15、R20、R23测试中, 在Cinebench Release15中单核227cb,多核成绩1602cb。Cinebench R20中单核528cb,多核成绩3167cb;Cinebench R23中单核1402pts,多核成绩7306pts。
因为测试存在一定随机性,跑分仅供参考。
内存是两条8GB DDR4 3200构建的16GB双通道内存,AID64测试中,3200MHz下读写速度为40G/40G以及36G,延迟95.1ns。
战66内置了一块512G的三星的PM991固态硬盘,TxBENCH中测试成绩为读取2100MB和写入1400MB每秒的成绩。
而在四次Crystaldiskmark不同测试规格下表现稳定,仅在64GiB出现了一点波动,整体成绩偏向2300MB和1400MB每秒的读写。
PC MARK10中,常用基本功能跑分8959,生产力8318,数位内容创作5354,游戏得分最低,为2709,也佐证了这台战66主打商务,不偏科,但是也能进行一定生产力创作,在偏向于内存和CPU的照片编辑中,战66得分要胜于渲染与视觉化以及视频编辑两项。
AID拷机测试,运行时长20分钟,从图中CPU温度曲线可以看出,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处理器降频,温度长期会稳定在60度左右,显卡因为是集成APU,温度也稳定在60度上下,对于一台商务本来说温控还是不错的。
短时间负载功率可以冲到25W,在HWiNFO64软件中可以看到战66的功率变化,随后处理器会进行降频处理,功率降低到15W,也就是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最高功率。
利用FliR热成像仪,在拷机途中测试战66的温度,正面最高温度在转轴附近,为34.2度,而经常接触的键盘区域,温度还没有体温高;背部最高温度应该是散热风扇的区域,为37.4度。
散热表现优秀,锐龙7 5800U功不可没,总体来说你可以放心的长时间使用这台笔记本,不用担心发烫,在拷机中风扇也没有满负载运行,整体噪音相对偏低。
战66自带的充电器,支持PD快充,最大功率65W,30分钟即可充电50%。
快充阶段会激活最大65W快充功率,在后半段充电功率会下降,但是依旧维持在20V 3.25A PD快充档位上。
续航方面,测试了视频场景下的续航,这个场景下续航会比现代办公以及应用程序更耗电。
PC MARK10专业版测试下来(亮度70%),这个续航成绩为10小时18分钟,如果是针对现代办公场景,续航多出几个小时完全没有压力,这个成绩已经很夸张了,也是我测试过的轻薄本中排列前三的。战66屏幕素质测试
惠普战66这块屏幕面板来自LG,尺寸14英寸,分辨率1080P,刷新率60Hz,具备最低1W的低功耗模式,战66并没有因为价格定位等原因降低屏幕标准。
原本商务本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在屏幕方面进行了缩水,比如早些年采用TN屏的、低分辨率的商务本,有很多,价格还并不低,那个年代商务本就是高端的象征,但是如此敷衍消费者也是历史上的奇葩一页了。
回到战66这块屏幕上,数据测试如下:
在红蜘蛛X的屏幕素质测试中,色域方面100%sRGB、78%AdobeRGB、79%的P3。
在色调响应方面,伽马曲线光度为2.3,灰阶方面,100%输入sRGB时,色温在6900K左右。
亮度方面,最大亮度469.6cd/㎡,最低亮度22.7d/㎡,对比度在50%亮度下为1510:1,白点为6900K。
亮度均匀性方面,67%亮度下,5号区域亮度最高,8号区域最低,差值13%。
色度均匀性方面,67%亮度下3号区域最接近6500K,3号9号区域差距最大,数值接近为2.2ΔE。
色彩精准度方面,色差最大5.18,最小0.29,平均 ΔE为1.00,整体色彩准确性不错。
目前公认不错的屏幕素质有两点:第一就是至少保证100%sRGB色域;第二是色彩精准度,能维持到均值2以内都还算优秀。
Windows系统因为色彩管理原因,100%sRGB是最适合普通用户(非图片影视剪辑处理类)的一个色域水准,P3色域固然更好,但是商务本是真的用不到。
当然也有商务本为了节省成本,部分采用了90%左右的sRGB色域,但是我个人认为100%sRGB是一台商务本最起码的素质。
其次是峰值亮度也需要保持一个不错的水准,前者是商务本亟需的,毕竟可能会不定期在户外环境下使用,实测峰值能达到469.6尼特亮度的战66,已经具备HDR400划分的标准了,现在很多主流桌面显示器亮度也不过在350尼特左右徘徊。
战66的屏幕素质综合看下来,100%sRGB色域、469.6尼特亮度、良好的色准表现,让它在平常使用上无论是基础办公还是娱乐影音上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体验,加上低功耗的特点,保持优质体验的同时还能拥有高续航。
虽然没用上2K屏幕和P3色域屏幕,但是这个屏幕素质在轻薄商务本中也算是佼佼者了,日常工作,出门在外,偶尔加急应付个图像处理,完全是戳戳有余。战66商务配套优势及使用场景体验
首先是我手中的这台战66,已经被升级成了Windows 11系统。
作为目前微软最新的系统,这次升级相对于8跨度10更大。
"迄今为止最安全的版本"。
Windows 11需要硬件支持TPM2.0,TPM2.0指的是可信平台模块的2.0版本,英文全称为Trusted Platform Module。可信平台模块是一种植于计算机内部为计算机提供可信根的芯片。
TPM利用经过安全验证的加密密钥为设备带来更强的安全性,它也是许多安全应用的核心。目前TPM最新的版本是2.0版,也就是微软Windows 11运行所要求的版本。TPM都有单独的芯片,会集成在主板上,并且在系统中体现出来。
开启TPM功能后,Windows Bitlocker的功能就变成了可用状态,这个功能可以针对重要信息文件实时加密、解密,保证数据安全,可以说是针对商务人士、职场人士的需求打造。
回到Windows11上,整体来说,这次的UI界面是更加美观,从内到位,焕然一新。
桌面任意添加,窗口整齐排列,看起来就很舒服。
UI子菜单各种设计上的优化,细节到位。整个界面的美观程度,是获得了非常多的认可的。
不过Windows 11在一些细节上改变了操作的逻辑,由于与人们已经习惯的不同,这点估计大家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比如右键菜单后,弹出的选项,一些用户习惯使用的选项不在其中,需要二次进入“显示更多选项”,才可以找到并操作。
相信大家都是抱着一个开放心态适应Windows11,毕竟好看的界面看久了,就不想再退回去了,建议微软持续加强下细节方面操作逻辑的优化,提高操作效率。
Windows11美版支持安卓应用是这次更新的亮点之一,从目前一些用户的使用经历来看,支持安卓应用是打通手机和电脑之间界限很好的方式,未来怎么发展,还需要看开发者和微软共同努力了。
惠普推荐使用Windows11专业版,作为全新设计的系统,更像是为混合办公而设计的,毕竟绝大部分职场用户,安卓+微软是最常见的搭配方式。
作为后疫情时代,远程办公是刚需,Windows 11 专业版的强大功能也适合远程协同办公,在任何地方都能保持一定工作效率。回到战66上,这台笔记本具备哪些商务优势?
硬件层次上,摄像头采用88度广角设计,多人会议可以一次入镜更多的人物。自带物理遮挡设计,可以有效避免黑客入侵造成隐私泄露。指纹识别效率高,基本触之解锁。
自带的C口为全能型C口,支持PD充电,也就意味着你可以随身携带一些便携多口快充或者大功率移动电源,随时为战66补充电量。
因为战66本身功率并不高,30W的PD快充也可以应急为其充电。
或者选择支持45W以上充电功率的移动电源,都可以随时充电,这样无论何时何地,配合战66的长续航,都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办公。支持Wi-Fi6,最高支持2400Mbps峰值带宽,能保证稳定且高速的办公网络环境,这个速度已经是千兆有线带宽的2倍多了,不过目前办公环境WiFi6普及率可能还欠缺那么一些,但是未雨绸缪,提前布置总归是好事。
惠普战66提供了一键编程功能,配合自家的HP Programmable Key这个软件,快速定制F12的操控指令。
简单来说,你可以打开指定的网站、文件夹、App,或者输入文本这类操作,配合SHIFT、CTRL、ALT ,排列组合实现四种自定义场景,这样就可以快速达成自己想要的一个工作或者娱乐状态。
比如说,你到公司或者单位,每天的第一件事是打开公司的网站系统,同时需要打开工作资料这个文件夹,手动上传一些文件,那么就可以设定一键先打开网站,后续打开工作资料这个文件夹,确实有点巧妙,用的好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战66支持会议降噪功能,这是配合A面的一个侦测环境噪音的麦克风,在HP Audio Control 软件中调节设定使用,用以满足视频会议的需求。惠普闪传,手机下载对应的闪传APP后,就可以快速在笔电和手机之前传输资料,目前对于安卓和iPhone支持都非常友好,无论是图片、视频、文件,都可以快传,而且没有文件尺寸规格限制。战66自带金山办公套件,这套国人打造的办公软件,相对于OFFICE,在中小公司普及率更高,云端操作、云端共享,为公司团队不同同事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在使用上也更符合国人喜好和习惯,同时还能兼容office。
更重要的是,WPS针对个人用户是免费,而且插件异常丰富,如果你在意稳定云服务,也可以开通年费会员。
回到产品品质本身,战66通过了MIL-STD-810H 军标认证,这些认证中包含了图中19项,涵盖跌落测试、功能性冲击 、热冲击测试、10-500Hz / 20-2000Hz 振动测试、温度测试、开机高温 / 低温测试、关机高温 / 低温 / 高度测试、防尘测试等,这个认证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不错的售后服务,作为一线大厂品牌,惠普提供了一年的上门服务,一年的意外损坏免费维修,包括了意外进水、电击、跌落以及挤压等场景,电池也提供了两年的保修,甚至自己也可以付费升级到第三年的整机+上门服务。
作为对比,国内很多新兴笔电品牌,在售后上表现的差强人意,远不及惠普这般到位。
日常使用中,无论是配套的金山办公套件,还是随机赠送的无需额外付费的office家庭和学生版,都能担负起职场新人的重任。
全能C口,也可以一根线连接支持C口供电和视频传输能力的显示器直接使用,同时战66自带的HDMI接口还可以拓展一个显示器,轻松实现三屏拓展的场景。
锐龙7 5800U和16GB DDR4 3200的组合,在应对Photoshop这类图像处理软件,也会显的游刃有余,职场人会一些图像处理软件也是锦上添花的技能,日常作为摄影爱好处理的笔记本也是可以的。
峰值400nit最高亮度的战66,在职场生活之余,看个电影,追个剧放松下,也是完全可以胜任。如何评价战66这款锐龙商务本?
惠普战66对于“商务”拿捏的非常精准,整台笔记本都是围绕商务和安全设计和考虑,当然你可以说它是专精于这一行,而不像其他品牌围绕全能打牌,看似全能通吃,真涉及到商务安全,完全就是一片空白了。
高性能、长续航、不错的散热系统,能够满足需求的屏幕,在商务安全上,硬件层次和软件层次都提供了不少加分项,可以说作为商务本,5k这个价位战66是基本没有太多对手的。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战66脱胎于AMD平台,在硬件加速上布局还需要加强,APU性能应付解码没有问题(看电影看视频),但是在剪辑上,这台本本还是欠缺了不少。
另外一点就是,作为日常习惯大屏的用户,14寸的本本确实屏幕小了一些,战66还有15寸版本,同样的锐龙7 5800U,如果你对重量不是特别敏感,我还是建议选择15寸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存延迟70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