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和Beats哪个好? 音响设备选购指南

本文长期持续更新,如果您觉得对您选择耳机有帮助,不妨点赞收藏一下,多谢支持!2023年8月9日最新更新索尼WF1000XM5测评:简单来说,非常值得推荐~在过去的四年时间内,我陆续测评了数百款耳机,也进行了多次大型对比测评。过去一年多就已测评苹果一加Buds Pro2、vivo tws3、OPPO enco free3、华为FreeBuds5、苹果AirPods Pro 2、索尼LinkBuds S、LinkBuds、WH1000XM5、BOSE大鲨2代、Beats fit pro、Oppo enco x2、荣耀buds3pro、三星Galaxy Buds 2 Pro、三星Galaxy Buds2、索尼WF1000XM4、BOSE QC45、小米Buds 4 Pro、红米Buds 4 Pro、华为FreeBuds Pro 2、漫步者STAX S3、w820双金标版、天使吉米Echo、漫步者NeoBuds Pro、漫步者TWS1Pro、漫步者LolliPods Pro、华为FreeBuds4i、一加Buds Pro、OPPO enco free2、VIVO TWS2、Fiil CC Pro、CG Pro、QCY T11等等数十款耳机。具体的测评方法和相关声学知识也在这个专栏内可以找到,我一直在持续不间断更新新款耳机的测评和对比测评实测结果。由于这篇文章为归纳性总结,更多详细测评过程可以看我的专栏文章或者回答:由于是归纳总结性质的回答,其中提到的大部分内容之前也多多少少提及过,所以这篇回答更多的是结论性质的。如果想看具体的测评方法、测评过程可以去看一下我的专栏。还要很多型号没有提及但实际上我都测评过,主要是因为表现不算特别突出或者在目前这个最新的时间节点相对来说并不是很推荐了。具体的推荐原则为:产品表现不错且有大幅度优惠的产品本身性价比很高的产品很好虽然并没有大幅优惠但预算如果充足依旧推荐考虑的当然,建议大家也不要见到打折幅度较大就一定要购买,有需求再考虑,而不是为了买而买。。。千元以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选购耳机的预算区间。因为之前一方面有人说更关注测评结果,一方面确实之前对比测评的排版有些不友好。所以在此首先重新梳理一下以方便大家查看与检索。本篇的第一个大章节总结与推荐分为四个品类:千元内真无线与蓝牙入耳式耳机千元内降噪耳机千元内头戴式耳机千元内有线入耳式耳机千元以上降噪耳机这五个品类基本上涵盖了绝大多数耳机形态,也符合一般人的需求。而具体哪个形态的耳机是你所需要的,取决于你自己实际需要的使用场景~关于价格:知乎上所显示的价格通常是折扣之前的价格,请以最终成交价格为准。千元内真无线耳机/蓝牙入耳式耳机总结与推荐真无线耳机由于其极高的便携性和无拘无束的佩戴感,再加上蓝牙音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近几年的发展历史,都无疑是未来耳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探究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真无线耳机的表现到底如何,我过去三年多时间内斥资数万元做测评了上百款市面上主流的TWS耳机。以下是对测评结果尤其是千元内TWS耳机测评结果的总结。500元以内入门高性价比TWS耳机推荐虽然我之前也讲过不少相关内容,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问我500元以内的一些tws耳机型号,这里就再从根源上讲一下这个问题。比较关注这些所谓新品的玩家,应该能够通过这个问题的本质得到相关选购的答案~我们依旧能看到不少两三百元的tws耳机在更新,每次更新的宣传都是比之前更好,很多人也会下意识的认为新的产品一定就比之前的型号有提升,但事实是这个样子嘛?其实如果一直关注我测评的朋友,就应该明白,其实近一年很多这个价位的所谓新品,没什么实质性的提升,甚至有些还不如两年前的型号。或者说至少不会对一些百元新品抱过多的期望。有些人会好奇,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产品不应该卖的越来越便宜,或者同价位的产品做的越来越好吗?即便是理想状态,不考虑厂家故意坑人,这个结论也不总是成立的。我这里举这样一个例子,相信大家就明白了。农业科技和食品加工技术不断进步,但是我们日常吃的东西为什么却越来越贵了?或者说相同的价格,我们能买到的食品为什么份量越来越少?我前段时间在北京,五环开外郊区很普通的小店随便吃一碗牛肉面都要35任何产品的成本都不会是无限低的,总有一个下限。百元的耳机,尤其是对于tws耳机这种多出电池盒和蓝牙模块的产品而言,是一个价格下限。一个行业内的下限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大宗商品的最低成本,而不是科技。随着过去几年很多大宗商品的上涨、国际局势变化、人工物流成本增加,做相同品质的低端产品,成本都在增加。例如耳机单元最常用的零部件磁铁,过去几年,部分磁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4倍。现在一些动圈单元的价格,普遍比四年前上涨了30~60%,原材料和其他种种成本的上涨,再加上目前耳机整体市场行情并不好,导致耳机的平均利润率实际上是一降再降的。事实上像森海塞尔、AKG等HiFi品牌的头戴式耳机,最近两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然而,大众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规则是,对于已经发布的型号,是没办法贸然涨价的。而另一方面,通常消费类产品需要不断地迭代更新来维持热度。如果一个产品线即便表现再优秀再经典,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少关注度。而且如果贸然涨价,消费者会去选择其他没有涨价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所以厂家为了维持盈利,就必须要继续推出新品,哪怕这个所谓新品实际上没什么提升甚至是开倒车的。这就是目前这个价位tws耳机种种问题的根源所在。一方面成本压力太大需要涨价;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原因,消费者无法接受涨价。所以就只能换个名字推出所谓的新品,实则减配。总之,对于这种入门价位的产品而言,某种角度来讲还真就是一分钱一分货。这几年什么都在涨价,指望这个价位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新品是不现实滴。一些动不动就吹新品又如何如何的,看看就好~以下是具体推荐环节:漫步者TWS1 Pro与漫步者Lollipods Plus。如果追求性价比或者预算有限,可以考虑这两款耳机。漫步者这两款TWS耳机依旧算是300元以内表现十分优秀的TWS耳机。TWS1Pro总的来说,声音而言,新款的TWS1Pro相比老款TWS1并没有质的提升,不过也也就是入门价位真无线蓝牙耳机中数一数二的表现。今年618价格降到了189元,相比于老款,底噪更小,功能更完善,这个价格还是很有性价比很值得考虑的。而如果不习惯入耳式耳机的佩戴,想要一款半入耳式的入门TWS耳机,依旧推荐漫步者的LolliPods Plus。详细测评请看:简短而言,虽然各方面表现都比AirPods差一截,但是在入门价位的相对表现来说还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毕竟今年618价格只要158元。算是有半入耳式佩戴需求又不想花太多钱的消费者的福音了。此外,入门价位还有一款表现不错的半入耳式TWS耳机,FIIL CC,详细测评请看:至于Fiil CC与漫步者LolliPods Plus的对比。Fiil CC大概1kHz有一定的音染,或者说女声的中频有一部分相对LolliPods Plus有一些突出,这和频响曲线是相符合的。 但是Fiil CC的乐器音质表现比lollipods好一些。所以总体来说综合音质表现差不多水平,是可以考虑的一款。不过这两款相比于苹果AirPods2都还有差距,但价格确实差了好几百,两三百能做成这样还是很值得鼓励的。至于Fiil CC和漫步者LolliPods Plus之间到底该怎么选择。考虑到目前FiiL CC只要199元,两者价格相差不大,我更推荐FiiL CC一些。至于最近新推出的一些百元入门的半入耳式tws耳机,例如LOlli3 ANC之类的,其实已经有不少人测评了,我也不想再浪费太多精力。。。至于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请看我前面最开始关于目前百元tws耳机现装的描述~总之,如果买入门半入耳式tws耳机,还是考虑一下漫步者LolliPods Plus或者FiiL CC2吧。其实带有ANC的半入耳式耳机,目前在售的几款音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降噪又由于半入耳这种佩戴结构,注定和入耳式存在较大差距,总的来说都是不太推荐的,还不如干脆放弃降噪功能,直接买一些刚才提到的非降噪半入耳式耳机。。。蓝牙项圈耳机TWS耳机毫无疑问是耳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过,我在京东购物之余,发现传统的项圈式蓝牙耳机或者说是颈挂式蓝牙耳机还是有着相当高的销量的。所以便做了一期详细对比测评:与入门TWS耳机类似,蓝牙项圈这个品类近两年都没什么重磅更新。但是需求还是有的,一些经典产品也还没有停产。所以2023年618还是推荐那些没有停产依旧能买到的优秀产品。具体更详细的测评也可以去查看我上方所给出链接的一些详细测评内容,以下仅给出结论,方便大家快速查看。由于索尼WI-C400貌似停产了,所以目前入门价位比较值得推荐的项圈式耳机也就只有华为FreeLace Pro了。千元内降噪耳机总结与推荐蓝牙耳机我在2021-2023年这最近两年时间不知不觉测评了数十款主流型号,比如一加Buds Pro2、vivo tws3、OPPO enco free3、华为FreeBuds5、三星Galaxy Buds 2 Pro、BOSE 大鲨2代、苹果AirPods Pro2、索尼LinkBuds S、Beats fit pro、Oppo Enco X2、荣耀Buds3Pro、三星Galaxy Buds Pro、三星Galaxy Buds2、索尼WF1000XM4、BOSE QC45、小米降噪耳机Pro、小米降噪耳机3Pro、红米AirDots3Pro、华为FreeBuds4、漫步者NeoBuds Pro、漫步者TWS1Pro、漫步者LolliPods Pro、华为FreeBuds4i、一加Buds Pro、OPPO enco free2、VIVO TWS2、Fiil CC Pro、CG Pro、QCY T11等等。降噪耳机之前也做过很多测评,例如苹果AirPods Pro、BOSE QC EarBuds、华为FreeBuds Pro、三星Galaxy Buds Live、OPPO ENCO X、小米Air2Pro、OPPO W51、漫步者NB2、索尼WF-1000XM3、华为FreeBuds3、荣耀FlyPods3、万魔降噪豆等。借着这篇文章总结一下。首先,目前而言降噪耳机大概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真无线降噪耳机、项圈式降噪耳机和头戴式降噪耳机。不过我过去测评过的千元内头戴式降噪耳机貌似没有表现比较理想或者说符合预期的,所以这里仅总结千元内表现不错的项圈降噪耳机与TWS降噪耳机。500~1000元TWS降噪耳机索尼LinkBuds S。这可以说是最近一年500~1000元这个价位最值得推荐的TWS耳机,没有之一。这款耳机的名字乍一看并非旗舰产品。但是其实际表现相比于WF1000XM4在各方面都有提升。降噪表现是仅次于苹果BOSE的存在,声音表现也不输最新的小米华为旗舰耳机。并且鉴于三星Buds Pro一代的停产和2代的拉跨表现,也成为了综合表现可以平替Buds Pro一代的存在,并且在佩戴轻量化上更具有优势。(up主本人佩戴索尼LinkBuds S比三星Buds 2 Pro要舒适)索尼LinkBuds S这款耳机除了自身性能表现不俗以外,价格也是一个亮点。首发价格1299元,目前已经来到了800~900元。(甚至据说某些平台领各种优惠卷能够到600多元)可以说千元以内的预算,这款是首选。详细测评请看:除非你是小米和华为的重度生态用户,可以考虑小米Buds 4 Pro或者华为FreeBuds Pro2。但是我依旧认为,只要不是特别需要生态功能,或者稍微有一点索尼信仰,即便是小米华为的手机用户,也更应该考虑索尼LinkBuds S这款耳机。只不过听起来有些怪怪的。500元左右TWS降噪耳机Fiil CG Pro。以上推荐的两款漫步者耳机都是非主动降噪耳机,如果需要主动降噪功能的话,2023年目前这个价位Fiil CG Pro一代依旧是比较值得推荐的。一方面是因为2022~2023年推出的FIIL CC Pro2/红米Buds 4 Pro提升并不大,甚至有些方面还稍微有些开倒车。另一方面则是之前300元这个挡位的性价比王者红米AirDots 3 Pro停产,再加上FIIL CG Pro这款耳机表现本来就比去年的红米要好,FIIL CG Pro的性价比就凸显了出来。(实际价格289元)与此同时,Fiil这款耳机的降噪表现虽不及一些旗舰型号,但比起很多300元左右的TWS耳机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比起一些500元左右的优秀型号也不会逊色。算是综合音质和降噪表现非常值得考虑的产品。虽然说降噪表现和一些旗舰型号确实有一定差距,但单说性价比也确实高。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停产依旧在售。OPPO ENCO Free3。最近半年也测评过不少这个价位甚至更贵一些的主流TWS耳机新品,比如说VIVO tws3、一加Buds Pro2、华为FreeBuds5等等。其中不少都是开倒车,或者和之前没什么提升。但是OPPO这款耳机,一改以往的所谓“丹拿”调音,声音相对正常了许多。声音大体上几乎没有硬伤,低频音质虽然不完美,但也对得起售价。算是我最近一年测评过的为数不多的国产好耳机。OV用户是强烈推荐的,其他安卓用户也很值得考虑。而且还有一点,这款耳机我实际买到拆箱上手,发现外观工艺和做工在这个价格算是比较精致的。400左右的价格,值!有很多人问我OPPO这款耳机和Fiil类似价位的CC Pro2/CG Pro如何选择。我今天抽了一些时间对比了一下。首先,oppo和Fiil的调音是不同的,oppo可以说相对偏高频一些,而Fiil相对偏低频一些。调音只能说有差别,但是谈不上差距。不过oppo大部分频段的音质比Fiil好一些,比如说低频和人声部分,oppo的音质都会更好一些。底噪表现的话,oppo明显比Fiil要好,至于具体降噪表现,可以看我过去的详细测评。简单来说,如果相同的价格,基于oppo的表现和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我更推荐oppo enco free3。不过,目前Fiil CG Pro同一个平台上的价格在300元左右,比oppo便宜100多元。所以如果您的预算只有300元,那么就买Fiil,如果有400元的预算,就买oppo。就是这么简单明确~至于一些人也在问的一加Buds Pro一代。首先,一加Buds Pro二代是非常不推荐的,具体可以看我的相应测评(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印象比较深刻,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各种自媒体kol正式发售前就能集体吹爆)而即便是一加Buds Pro一代,目前价格比oppo enco free3贵了200元,如果真的要比oppo更多的预算,个人觉得还不如直接买我接下来会提到的索尼LinkBuds S。所以目前的价格,老款一加Buds Pro显得比较尴尬。除非618一加会有进一步优惠。Beats Studio Buds。Beats这款耳机降噪表现并不是很顶级的,和苹果的AirPods Pro有一定差距。但也并非等闲之辈,比Fiil CG Pro要稍微好一些。并且音质表现也尚可。外观个人也觉得很漂亮,尤其是红色。再加上iOS生态加持,今年618促销价格749元,如果是苹果手机用户,想买款性价比高的耳机可以考虑,毕竟是干儿子。详细测评请看:不过鉴于索尼LinkBuds S各方面表现都优于Beats Studio Buds,所以如果不是特别看重苹果生态的话,依旧更推荐索尼。至于苹果后来推出的Beats Fit Pro,个人不是特别推荐。一方面Beats Fit Pro的声音表现实际上相比Beats Studio Buds而言没有什么优势。另一方面,Beats Fit Pro的鲨鱼鳍设计比较鸡肋。实际上我觉得这款耳机在所谓的运动佩戴特性上和studio buds没什么太大区别。仔细观察两者的腔体造型设计,能发现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个人认为beats fit pro是没有beats studio buds那样值得考虑购买的。毕竟两者差了五六百元。即便想买个运动耳机,我觉得700元的beats studio buds更值得考虑。而且beats studio buds同样具有beats标志性的外观设计。一加Buds Pro。一加这款耳机是我在去年下半年千元TWS耳机对比测评中综合表现最好的产品。今年依旧没有停产,依旧在卖。并且价格降到了500多元。可以说如果您的预算只有500元,多一分都没有,那么今年双11可以考虑一加的这款曾经的旗舰产品。详细测评请看:不论是降噪表现还是音质表现以及底噪控制和佩戴表现。一加Buds Pro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相较于小米降噪耳机Pro,依旧是很有竞争力的一款产品(中低频降噪逊色于小米)。比起自家(蓝绿大厂)的TWS耳机(包括今年新推出的所谓久石让调音的OPPO Enco X2)综合表现也更上一层楼。并且有一定的IP防水能力。过去也测评过一加的耳机,表现往往不是很靠谱。但这次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至于一加Buds Pro二代是非常不推荐的,具体可以看我的相应测评(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印象比较深刻,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各种自媒体kol正式发售前就能集体吹爆)而即便是一加Buds Pro一代,目前价格比oppo enco free3贵了200元,如果真的要比oppo更多的预算,个人觉得还不如直接买我接下来会提到的索尼LinkBuds S。也就是说目前千元TWS降噪耳机,比较值得推荐的是索尼LinkBuds S和一加Buds Pro。并且,如果预算不是特别紧张,更推荐索尼LinkBuds S。非入耳式蓝牙耳机以上提及的是TWS降噪耳机中的入耳式耳机型号。TWS降噪耳机中还有一类非入耳型号。索尼LinkBuds。这款耳机算是今年上半年在我看来为数不多的有亮点的耳机,说明索尼如果真的想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还是可以做到的,并不只是一个只会搞0.03%铜忽悠人的公司。不论是安卓用户还是苹果用户,如果有对佩戴的极致透气要求,那么是可以考虑这款耳机的。而且这款耳机虽然没什么声音上的黑科技,但是在给定架构的情况下,我认为已经做到了很不错的声音水平。而佩戴,尤其是长时间佩戴耳道内的透气性,明显比AirPods3这样的半入耳式耳机还要好不少。详细测评请看:三星BudsLive,算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款非入耳式蓝牙耳机,而且具有一定的降噪功能,是性价比的选择。目前2023年618,只要449元的价格,依然是很值得考虑的。应该说是不习惯入耳式耳机佩戴且需要一定降噪功能的耳机的性价比首选。值得注意的是,三星Galaxy Buds Live被一些人戏称为“腰子”。有些人认为其佩戴强无敌。我个人佩戴说不上那么神,只是感觉和所有耳机都不太一样,并不会掉下来,也不会有不适感。具体这款耳机佩戴如何也是建议亲自试一下。总之,如果不习惯传统入耳式耳机的佩戴,那么这两款非入耳式真无线降噪耳机是可以考虑的,大体各自的优缺点我已经做了简要概括。详细测评请看:如果实在预算有限又想较好的隔绝噪声,可以考虑一下隔音耳塞~蓝牙降噪项圈接下来是第二种降噪耳机——降噪项圈耳机。这一类耳机我过去也测评过不少,也做过一些对比测评。如果需要降噪功能的项圈耳机,目前可选也并不多。华为FreeLace Pro算是500元左右唯一的选择。(当然,其本身的综合表现也不错)不过,鉴于索尼疯狂打折,WI-1000XM2已经来到了千元价位,而华为截至目前一点折扣都没有,所以想加钱买1000XM2也可以。最新耳机测评持续更新:2022年8月最新更新华为FreeBuds Pro 2、小米Buds4 Pro对比测评:千元内头戴式耳机总结与推荐首先,这确确实实是2023年618最新更新的选购推荐。并不是up主本人偷懒,而是这个市场确实就是这个样子了,甚至近一年以来几乎没什么新品。从千元内头戴式耳机这个范畴开始,原因在于确实这个品类还是有不少人有需求,但似乎网络上能够找到的信息却并不多。其实千元内头戴式耳机还可以细分为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而有线头戴式耳机又可以细分为500元以内和500~1000元的。我们就先从500元以内的有线头戴式耳机说中有哪些表现不错值得推荐的说起。具体更详细的测评可以去查看我往期的一些详细测评内容:以下仅给出简短总结评价,方便大家快速查看。拜亚动力DT240Pro,这款耳机的音质表现比飞利浦9500和9600都要更好一些。但是佩戴方面不如飞利浦。也是千元内非常有性价比的选择。详细测评可以看我的视频。今年618优惠价为499元,比去年优惠幅度更大,仅从音质角度出发非常值得考虑。飞利浦9600。之前的飞利浦9500低频残疾,这次飞利浦9600补齐了低频量感。但是,低频下潜依旧和9500差不多,只是一部分低频量感多了一些。并且,与此同时,9600比9500多出的一部分低频的音质不如9500,或者更具体的说,尤其在约50~80Hz的频段,9600的音质不如9500。所以功过相抵,我认为两者在低频部分的综合表现半斤八两。之前的9500人声有些偏薄,并且高频相对于标准声音而言有些尖。9600则有些矫枉过正了。人声在低音调时有些偏厚(这点也比较容易从频响看出)。人声高音调下则有种某些频段出不来的感觉,不够亮。但是也有一些人声,表现可圈可点。相比于之前9500整体偏薄,并且可能有些尖锐的人声,飞利浦9600的人声表现综合来说相对好一些。高频乐器部分,飞利浦9600相比于9500基本上可以说是全面提升。飞利浦9600的乐器音染和音质表现都比9500好,9500的钢琴等乐器声音有些尖锐,或者说还是存在一些高频音染。相比之下9600有着不小的改善(其实从高频突起的Q值和幅度就不难看出),乐器更自然均衡一些,更接近真实,高频乐器音染和尖锐/过亮的程度也少一些。9600虽然有时高频打击乐器也稍微有些“塑料感”,但不论是齿音还是超高频打击乐器的音染和发生的概率都要小于9500。或者说高频乐器这部分9600整体表现优于9500。不过鉴于今年618,两者优惠幅度相当,优惠后两者还存在100多元的价格差。所以今年这两款耳机都可以考虑。预算有限可以选9500,预算多一些,选择9600确实也有一定的提升。或者说今年双11,飞利浦的定价,区分了两者的定位。总的来说,综合表现相比于9500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逊于拜亚动力DT240Pro,不过个人认为飞利浦9500/9600的佩戴更舒适一些,AKG的K240S。这款耳机其实低频下潜表现也并不算好,可能比飞利浦9500更弱一些。而对于高频部分,AKG K240S和飞利浦SHP9500表现不太一样,飞利浦SHP9500高频有点亮,K240S的高频这个量感比较正常,但是音染可能会更多一些。不过K240S的人声表现比SHP9500要好不少,甚至比500元以下的任何我测评过的头戴式耳机人声都要标准。并且K240S的人声相对来说也算比较好听,因为飞利浦SHP9500的人声是有些偏薄的,长时间听可能会觉得有点尖,但是K240S把人声整体的音色还原得很准,不会有很尖锐的突出,所以听时间久的话也不会很累。很遗憾,对于500元左右及以内的头戴式耳机,如果从音质的角度去衡量,以上这两款算是为数不多的值得推荐的。而其深层原因在于,500元以内这样的价位对于头戴式耳机而言成本实在受限,即便设计良好的情况下也很难有非常好的表现,更何况有些特别入门的产品纯粹为了走量,很多东西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特别高的目标和要求。接下来是500~1000元这个价格区间的有线头戴式耳机。这个价位而言,可选的空间相比于500元以内会更多一些。舒尔SRH840,舒尔这款耳机的频响曲线是相当标准的(接近哈曼曲线),尤其是人声的一些频段。所以SRH840人声是非常标准的,虽然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标准,毕竟我之前讲过耳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音染的,但是相对于其他耳机来说它的声音是很正的。我比较推荐这个耳机给想要追求HiFi高保真的用户。因为它的低频、中频、高频三个频段能量分布比较均衡,音色的音染很少。详细测评请看:当然,类似的价格价格区间还有一款舒尔的SRH440,这款其实和840差别并不大,比840稍微差了一点点,但是也比840要便宜一些。840大概价格是900元,如果你觉得900元还是有些贵的话,那么买440也是可以的。 AKG K361。AKG新的有线封闭式头戴式耳机有两款产品,K371和K361,如果是以官方指导价格的话,K361属于千元以内头戴式耳机的范畴。这款耳机是依照哈曼曲线为目标设计的头戴式耳机,当然,K361的实际频响曲线与哈曼曲线还是有一些出入的。不过依旧属于千元内比较值得推荐的头戴式耳机。索尼7506。这款耳机其实没什么好多说的,因为我之前在知乎上写过不止一篇文章。我可以告诉你们,它是目前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最贴近于哈曼曲线的耳机之一。而且在一些盲听实验中打分也是很高的。但是它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不能换线,7506的线是一个电话线,你没办法出街,而且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电话线,拽着这么一个东西很麻烦。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假货特别多,并且可能存在批次差异等问题。从听感上来讲,它低频能量有些多,比舒尔的SRH840要多,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高频有些亮。至于假货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批次问题,过去有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经常会有人问我7506、K361、SRH840这三款到底该怎么选,因为都是监听耳机,价格又比较相似。我这里给出一些简单的对比分析,从声音的角度而言,高频部分7506稍微有些亮,SRH840有些部分稍微有些暗淡,K361则是人声高频部分略有突出,乐器表现有些频段不是那么标准。低频部分,7506的低频稍微有点多,840和361则相对更标准一些。而关于声音以外的部分,840的佩戴我个人觉得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一方面佩戴本来就不是特别舒适,另一方面戴起来真的比较热,这一点在夏天会体现的更严重。7506的佩戴也比较一般,这三款耳机我个人觉得K361的佩戴时最舒适的。飞利浦X2HR。先说低频,这款耳机的低频相比于飞利浦9500有比明显的提升。至少低频的量是有的,虽然下潜还是不太完美。与DT990Pro比的话,飞利浦X2HR的低频的量要稍微少一些,更接近真实的低音量感,但是还是比真实的低音量稍微多一点点。飞利浦X2HR的低频音质是不如DT990Pro的。而这款耳机的人声,在音调较低的情况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一旦音调到了中高调是,就有可闻的音染,这可能是1kHz那个坑导致的。但是首先这个音染并不会让人觉得很难听,其次,一般的音乐很难长时间都在这个音调。所以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扣分项,是缺点,但是不是特别特别大的缺点,这一点和200~300Hz的坑是不一样的。这个耳机高频部分的能量整体上是比较均衡的。而且大部分乐器表现的都比较好,当然也有少部分乐器有音染,但这种音染并不会有刺耳的感觉。总的来说,飞利浦X2HR算是一款千元内表现很不错的头戴式耳机,并且是开放式的,而且佩戴对于我个人来说也还不错,所以夏天来了,也许选择这样一款开放式耳机会更舒服一些。今年618优惠价为899元。关于千元的头戴式蓝牙耳机,目前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就是漫步者STAX S3。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漫步者这款耳机的三频均衡、音色都挑不出什么毛病。低频和超高频的瑕疵,可以理解为两头翘的调音吧,不过都在可控范围内。算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款主打音质的蓝牙头戴耳机。不过,确实这款耳机超高频和低频存在一些瑕疵,并非完美。而且本来也是一款蓝牙耳机。如果抱着比市面上优秀的有线耳机还要好的预期,可能不会达到那么高的要求。毕竟市面上也没有这样的蓝牙耳机产品。总之,如果想选一款音质优秀的便携蓝牙头戴耳机,漫步者STAX S3是目前很好的选择。而对于另外一个品类,压耳式便携头戴。首先,这个品类本身的声音标准就普遍不是很优秀,而千元以内这样的价格区间,尤其是我测评过的几款的表现就更是很难去从声音的角度推荐。如果你真的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妨按照外观和佩戴舒适性去选择吧~千元内有线入耳式耳机总结与推荐这个品类相比于千元内头戴式耳机,可以说更是被蓝牙耳机侵蚀的差不多了。尤其是300元以内的有线耳机市场。因为在2023年的今天,手机基本上都没有耳机孔,而一些厂家默认也不送转接小尾巴,或者送了也是比较拉垮的。单独买一个音质OK功率够用的小尾巴/解码耳放,很多时候少说也是两三百。如果是为了买一个两三百的耳机,再买一个两三百甚至三五百的小尾巴/解码耳放,可能对于很多这个预算区间的人来说随着我过去测评过的很多高性价比入门有线耳机的陆续停产,再加上我在开篇所讲的成本上涨的原因。所以对于这个价位尤其是500元以内的价格区间,如果我过去测评过的优秀产品还没有停产的,就是值得考虑的。具体详情可以参考以下测评:具体更详细的测评也可以去查看我上方所给出链接的一些详细测评内容,以下仅给出简短总结评价,方便大家快速查看。铁三角CKS550XiS。低频整体偏多,比哈曼曲线还稍微多一些,但不至于说特别多。人声整体表现表现非常不错,不论是清晰度还是音质和声染色都控制的非常好,只不过在高音调下还是有一些高频谐波突出的音染。高频整体量感正常,但是高频打击乐器略微凸出并且有一定的音染,还是那种cicici的音染。不过,高频乐器的整体表现非常好,可以说是本次测评中所有耳机最好的,不论是音色、清晰度还是音染控制都非常好。虽然这个耳机的高频打击乐器和低频都有所突出,算是这个耳机我认为最大的瑕疵,但是整体表现在本次测评中的所有耳机中依旧算是最好的。如果买回来觉得高频打击乐器的突出不是很喜欢,建议6k~12k减3dB左右即可。这款耳机貌似去年曾经停产过,现在又有货能买到了。并且今年618的优惠价格为309元,确实相比平时有不错的优惠。并且它的对手飞利浦S2已经停产。所以可以说今年618,500元以内预算选择有线耳机考虑铁三角这款就可以。有线入耳式耳机能够在音质上区分TWS耳机,也是尚未被完全蚕食的价位,是千元左右这个价位。不过,确实由于入耳式耳机本身也差不多瓶颈了,除了一些故意骗钱的东西以外。2023年618,千元左右这个价位值得考虑的,依旧是这几年本来就在这个价位表现相对优秀的产品和它们的改进型号。天使吉米HANA。天使吉米氧气的表现很不错,HANA的表现则略逊于氧气。主要体现在低频和人声上表现相对略有不足。不过考虑到其售价依然是值得推荐的一款耳机。PS:我觉得白色的HANA适合送妹子~详细测评请看:天使吉米氧气。这款耳机之前我在B站视频测评过。总的来说要比HANA好。如果预算能多几百元,更推荐氧气这款耳机。2022年依旧能打(毕竟还是耳机这种产品形态瓶颈了)当然,所谓升级线套餐是完全没必要的,买默认的配置就可以。这里多提一句关于游戏耳机,我个人并不是特别建议购买所谓游戏耳机,具体原因详见:千元以上降噪头戴/真无线耳机以上是对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千元内主流耳机中表现相对优秀的耳机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虽然千元内是大多数人的预算区间,但确实也有不少人有更高的预算。以下部分主要简短总结一下更高价格区间比较值得推荐的耳机。这一部分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品类:千元以上蓝牙降噪耳机、千元以上头戴式HiFi耳机和千元以上入耳式HiFi耳机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总结千元以上降噪耳机,对于千元以上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总结推荐请看:当然,这里我想再三强调一下,耳机尤其是HiFi,超过一定的价格,声音和价格并不一定有直接相关性。或者说对于整体市场来说,耳机的音质与价格仅有微弱关系,对于一些我没有测评过的产品,价格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反映其实际表现,切勿以价论声。。。对于千元以上的蓝牙降噪耳机。毫无疑问,目前综合降噪和音质表现表现优异的TWS降噪耳机非苹果AirPods Pro 2莫属。苹果AirPods Pro 2在2023年看来依旧不错的前代AirPods Pro的基础上,主动降噪仍然有明显的客观提升(目前TWS耳机中,综合降噪表现第一名)。并且空间音频表现也有客观的提升。此外,续航提升,通透模式提升,还新增了扬声器方便找回,新增了挂绳孔,新增了语音增强等等功能。价格却比三年前的AirPods Pro发布价格便宜了100。可以说是加量减价了。总之,如果您是苹果用户,预算又比较充裕(超过1000元),这款AirPods Pro2就是唯一的选择。当然,如果实在不习惯入耳式耳机的佩戴,那么可以考虑AirPods3。这依旧是半入耳式TWS耳机的天花板。只不过这款耳机没有主动降噪功能。而如果您是一名安卓手机用户,这个价位可以考虑BOSE EarBuds 2(大鲨2代)。BOSE这款耳机的降噪表现很优秀,比索尼小米华为三星都要强,仅次于苹果。虽然声音表现相对来说不算很亮眼,但是首发20天就破发优惠700元的售价,如果是安卓手机用户并且比较看重耳机的降噪表现,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对于曾经一度风靡的降噪耳机形式——头戴式降噪耳机。目前来说,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选择依然非常清晰明确。今年618,如果想选择一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目前为止只推荐一款——BOSE QC45。原因有以下几点:超高性价比非常经典的QC35停产了。这款耳机的价格目前和1000XM4差不了多少,但是综合表现还是要更胜一筹。今年的新款索尼降噪头戴式耳机WH1000XM5表现比较拉跨,价格还比QC45贵了近1000元,并且非常关键的是,QC45可以折叠,1000XM5却不能。作为一款便携头戴,可以说QC45完胜。所以今年618最值得考虑的千元头戴降噪耳机是BOSE QC45。左侧为QC45 右侧为QC35II总结虽说是一款总结归纳性质的文章,很想写的简短清晰,但是写到这里发现还是有点长、有点多。也许还是这个价格区间的耳机实在太多,我这几年以来也确实测评了很多。我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能读到这里,我想它一定是有价值的。音箱相关总结归纳与推荐请看:更多耳机总结与归纳请看:想在家中有更好的观影体验嘛?家庭影院入门指南请看:如果睡眠质量不是很好,环境有噪声,也可以看下我的隔音耳塞对比横评~
如今的游戏制作越来越精良,画面感越来越强,不像是从前的游戏,只需要键盘的操作加上眼睛的观察就可以完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比如英雄联盟吃鸡游戏等游戏,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是不够的,游戏里面不仅融入丰富的声音元素,有时还需要和战友进行连麦沟通。头戴式耳机也是极佳音乐享受的保证,还有相当强劲的降噪功能。所以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朋友想要有入手头戴式耳机想法。 但是头戴式耳机产品种类多,市场上的质量良莠不齐,这让电竞玩家和对音质有极高要求的耳机发烧友们在挑选上有了很大的困扰,再加上网上琳琅满目的品牌和天差地别的价格,真的很伤脑筋。为了帮助广大有需求的朋友们少走弯路,我特意写下这篇攻略供大家借鉴。 可以点击下方京东618无门槛红包,买东西就更加优惠了,最高可以上万本篇的攻略大致有如下的几部分内容:1. 头戴式耳机简单介绍;
2. 头戴式耳机的优势;
3. 选择头戴式耳机的要素:
4. 头戴式耳机的具体分类;
5. 根据不同需求耳机推荐;第一大部分:头戴式耳机的简单介绍这一次呢,我为各位朋友介绍下头戴式耳机,它比入耳式和耳塞式体积更大,一般适合在家使用。如果让我找到几个词来描述就是:经典,年代感,炫酷。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的耳机就是头戴式耳机,所以外形可谓是相当经典了。虽然不如有线耳机和蓝牙耳机方便携带,但有一说一,它的音色绝对是非常优秀的,是这两种无法比拟的。第二部分:头戴式耳机的优势我们说完了头戴式耳机是什么,该说说为什么选择头戴式耳机了。1.电竞爱好者必不可少的装备作为游戏发烧友广大男同胞,为了让游戏更带感,头戴式耳机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头戴式耳机一般都是配有麦克风的,无论是说话清晰度还是音质都比同价位有线耳机和蓝牙耳机出色。2.舒适度更高不管是有线耳机还是蓝牙耳机都是需要进入耳朵的,长时间佩戴,耳朵不仅会有疲惫感,而且长时间与耳道摩擦,会造成擦伤或者细菌感染。而头戴式耳机就会避免这个问题,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太多的不适感。在舒适度上头戴式耳机更胜一筹。 3.音质好头戴式耳机驱动单元会相对来说比较大,这就让声场的层次比较清晰,传递的声音内容也更丰富,让你的听觉体验更佳。对音质有要求的用户,其他类型的耳机基本上就不需要考虑了,直接选头戴式耳机就好。第三部分:选择头戴式耳机的要点市场上头戴式耳机种类品牌千千万,如何选到自己的“真命天子“,顺利配对呢?敲黑板划重点,以下要点好好记:1. 在品质方面我们要考虑两大点,除了音质外就是Hifi即高保真。音质音质是头戴式耳机的核心。对于音质的评判,参照原始声音,看声音的回放质量。耳机的声音越接近原始声音的还原程度,说明其音质就越好。那又如何区分头戴式耳机的好坏呢——即高端耳机和低端耳机,通俗易懂来说:高端耳机声音细节会更加丰富,三频(低频、中频、高频)过度自然。低端耳机声音细节少,声音比较浑浊。 HiFi(高保真)HiFi就是对声音的高度还原,许多人选择头戴式耳机的就是为了能享受到更好的音乐品质, 那么又要如何去区别这耳机中的HiFi质量呢?我教你一个简单粗暴又有效的方法:同一音量下,用耳机去听同一首音乐,如果这款耳机让你感到很舒服,音色清晰,那么这款耳机的HiFi系统基本是可以的。2. 降噪性能许多耳机突出的一个卖点就是降噪性能的好坏。待在嘈杂的环境中,这个时候想要独自一个人的清静,那么需要对降噪功能有很高的要求。头戴式耳机中的降噪耳机其实也有分类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 主动降噪:利用声波干涉,来低消外界的噪音。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级,也显得比较黑科技。被动降噪:简单的说就是隔音,将耳朵与外界的声音隔绝开来。3. 预算金额4. 佩戴舒适度5. 外观第四部分:头戴式耳机的具体分类当我们了解如何去选择头戴式耳机时候,就要去看看头戴式耳机的具体分类了。1.包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把整个耳整个耳朵包起来,不会对耳朵产生压迫,适合长时间佩戴。优点:隔音效果好适合长时间佩带2.压耳式耳机不能完包住耳朵,耳罩直接压在耳朵上。时间一久,耳朵会感觉到疼痛,舒适性差。特点:透气性好、便携性好如果按用途分:第一种 轻便类代表产品:K450 Y30 Y45一类优势:重量轻,便携,透气,适合运动,旅行等。劣势:密闭性一般,密闭一般导致声音效果一般, 部分过于简单的结构戴起来容易夹头.第二类:监听类代表产品:拜亚的TP1,飞利浦X系列,森海的HD系列等.主要用途是监听和音乐的需要,所以品质会比其他类型更高,佩戴舒适度和实用性都很强。但由于专业需求高,所以无论是造价成本还是价格都会更高。但是这类耳机的由于是更贴近于还原声音,适合对音质要求极高的伙计们。优点:佩戴舒适度高,音质好,专业性强。缺点:价格高,不适合新手小白入手第三类:游戏类代表产品:雷蛇等游戏类耳机的电脑头戴式耳机,此类耳机的最大卖点即使外观和音质。由于是家用,所以不考虑功耗和便携性一类问题,多考虑是音质和说话清晰度,所以会有一个很长的麦克风。优点:外观炫酷,音质好,说话清晰缺点:由于行业的竞争点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外观和首次佩戴的震撼感,长时间佩戴舒适度差。第五部分:优秀品牌推荐我将会从四个角度进行品牌推荐:首先是品牌榜:接下来是新锐榜:第三个是好评榜:最后是投票榜:下面为大家介绍十个好评率和品牌指数总体排名:No.1铁三角(好评率:85.07%
品牌指数:9.6)上榜理由:耳机、麦克风全球知名品牌,由日本人松下秀雄成立于1962年。该公司设计及生产专业(有线/无线)麦克风、头戴式耳机和其他音响器材。自1988年,该公司的产品成为美国总统辩论使用的设备,并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及悉尼奥运会提供相关设备。NO.2 Beats by dre(好评率:88.37% 品牌指数:9.5)上榜理由: Beats by Dr. Dre (Beats)是世界领先的音频设备公司,由头戴式、入耳式耳机以及扩音器。Beats于2014年7月被苹果电脑公司头戴式、入耳式耳机以及扩音器。No.3漫步者(好评率:96.08% 品牌指数:9.4)上榜理由:国内低音、汽车音响知名品牌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目前已发展成为以专业多媒体和家用音响为核心产品,以精湛的电声技术、精良的制造工艺和品质而闻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领导品牌。NO.4 索尼(好评率:96.65% 品牌指数:9.4)上榜理由:世界最大的音乐娱乐公司、最大的视频游戏机和最大的视频游戏发行商之一,也是消费者和专业市场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也是电影领域和电视娱乐业的领先者。NO.5AKG爱科技(好评率: 85.99%
品牌指数:9.3)上榜理由:哈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爱科技AKG,始创于1945年奥地利,哈曼旗下,专注于音频领域的世界知名品牌,世界一流的专业耳机、话筒制造商。NO.6爱国者(好评率: 94.9%
品牌指数:9.2)上榜理由:爱国者是性价比数码品牌,始创于1993年(华旗资讯),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性能优越及质量优异的高科技产品和IT技术解决方案,并凭借规范的管理结构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为民族IT业的良性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No.7森海塞尔(好评率:83.38% 品牌指数:9)上榜理由:德国本土电子品牌,也是世界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森海塞尔对声音的体验有着强烈的激情与渴望,始终如一地走在追求美妙声音的路上。NO.8 博士(好评率: 96.48%
品牌指数:8.8)上榜理由:全球顶级音响品牌,博士BOSE于1964年创立于美国麻省,是美国知名的音响品牌和全美国最大的扬声器厂家之一。BOSE经过50多年的不断创新和探索,现已经成功研发并制造出了400多种创新产品,耳机和扬声器是BOSE公司主打产品。NO.9 拜亚动力(好评率: 92.36%
品牌指数:8.5)上榜理由:世界著名的音频设备品牌,1924年创立于德国。产品包括麦克风、耳机、无线音讯设备与会译音讯系统等,其中以耳机和麦克风最为知名。NO.10 硕美科(好评率: 89.89%
品牌指数:8.3)上榜理由:广东硕美科实业有限公司,耳机-麦克风知名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全球顶级电竞游戏赛事WCG中国区指定专业耳机品牌,国内较早生产耳机、并开拓国际市场的专业厂家之一。第六部分:根据不同价位耳机推荐我们进行了品牌的介绍与普及,下面我们进行不同价位的产品推荐。一、 入门级头戴式耳机(500元内)1、 飞利浦 PHILIPS H5705typc 口40mm驱动阻抗:32Ω灵敏度:98dB包耳式推荐理由:低价高配置。佩戴有一定的舒服度;低音均衡,中频通透,高频流畅,声场宽。内置高性能DSP芯片,实现6种音效循环模式。收音效果做了优化,很适合网上和人pk唱歌。入门款首选!2. 索尼(SONY)MDR-ZX110AP阻抗:24Ω灵敏度:98dB/mW线控通话30mm驱动包耳式1.2m线120g推荐理由:耳机隔音效果好。舒适度也不错,戴在耳朵上,不觉得夹脑袋,久戴耳朵也不疼,外观很时尚3. 雷蛇 Razer 北海巨妖标准版X1.8m3.5mm音频接口7.1环绕音230g40mm驱动单元包耳式推荐理由:佩戴感比较舒服,大小也可以伸缩调节。耳机的声音环绕效果非常棒, 7.1环绕声,THX空间音效确实能听出很多细节,声音三频层次感丰富,无论是电影还是打游戏都很容易身临其境,代入感强。二.高性价比头戴式耳机(500元-1000元)1. PHILIPS SHP9600阻抗: 102dB50mm驱动开放式阻抗:32Ω主打还原Hifi,在音质调教上做了诸多优化。重点在还原现场的音乐感。从用户反馈来看,整体听感不错有着纯净高音,高频流畅,声场更宽。通透中频,均衡低音,但低频可能稍微有点多。佩戴体验上,也相当不错。数字化钢制头带的设计,有效延长强度和耐用性,使用时可迅速将头带调整至良好状态。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双层头带衬垫,长时间聆听依然舒适。2. JBL/杰宝 500BTIPX5防水50mm大驱动蓝牙/3.5毫米音频接口30h长久续航快充15分钟,工作2小时支持腾讯助手(翻译等)包耳式231.6g推荐理由:JBL的知名度高,从原料到设计过程与制作都是自己公司亲自操刀完成。 主打音质效果,尤其是音箱、耳机做的很好。这款连夜耳机很有质感,外观时尚,佩戴舒服,具有千元级的音质效果,具有物种音效可选。3. 漫步者(EDIFIER)W860NB滑动触控40mm驱动混合降噪,ANC主动降噪NFC秒配aptx音频解码25h续航包耳式285g推荐理由:大耳设计,佩戴舒适稳固,尤其适合冬天使用。采用混合式主动降噪和40mm大驱动,音质自然清晰可以轻松驾驭各种音乐类型,并且支持蓝牙5.0和NFC连接,续航能力40小时左右没电时还支持有线接。4.声阔 Life Q3540mm驱动 混合降噪NFC秒配 LDAC音频解码 60h续航 包耳式 268g推荐理由:这款新品,后面肯定会卖爆。Q35拥有40mm驱动单元,使用蚕丝复合振膜。蚕丝复合振膜由于材质的特殊性,能展现极佳的解析力,以及停动自的瞬时响应,带来更佳的音质细节。更重要的是千元内,支持LDAC,非常难得了,很有音质基础保证了。降噪上采用了双馈式主动降噪、结合了前馈式+反馈式的结构,是目前市面上降噪效果最好的设计方案之一。三.扛把子头戴式耳机(1000元以上)1.飞利浦/PHILIPS H950540mm驱动 充电15分钟,5小时使用时间封闭式推荐理由:强大的双芯双馈智能降噪,通过智能降噪的双芯+双馈。两个芯片相互独立,通过ANC混合主动降噪技术,呈现非常棒的降噪效果。还有智能免摘对话这个特色功能,当在听音乐时,用手掌遮挡右耳耳罩,音乐声音会降低。不用摘下耳机,就能快捷别人聊天讲话。2. SONY/索尼高解析度无线蓝牙降噪耳机WH-1000XM3专业的HD降噪处理器QN1,旅途中隔离车辆噪音,也有效隔离日常噪音20级环境声可控降噪技术40mm驱动快充10分钟,使用5小时255g30h续航推荐理由:WH-1000XM3带来了顶级的听音体验。XM3配备专属的定制化QN1降噪芯片,拥有四倍于XM2的降噪能力。音质方面,QN1降噪芯片还集成了DAC和放大器。唯一不足的是,还是采用蓝牙4.2的协议3. BOSE/博士QC35 II二代蓝牙降噪耳机20h续航快充15分钟,使用2.5小时nfc秒连三档降噪,声学消噪技术234g推荐理由:在主动降噪这个领域,BOSE可以说就是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QC35Ⅱ卖点为快捷控制,佩戴舒适度高,是不可多得的游戏耳机。4. 铁三角 ATH-M50X45mm驱动3.5毫米音频接口3组可拆卸耳机线285g推荐理由:监听级别的头戴式有线音乐耳机,采用45mm,CCAW音圈驱动器进行大量信息的高分辨率播放,频率宽广,且有非常深的低频音效,同时又较高的清晰度;解析力高,人声乐器声清晰分离,聆听更多音乐细节;总之是一款非常忠于原音重现,追求音质的发烧友适合购买的耳机。以上就是我的全部介绍了,后续还会持续更新更好的品牌和型号,希望能对未来想要入手头戴式耳机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不吝点个赞哦!
头戴式耳机虽然没有真无线蓝牙耳机那么轻便,但是头戴式耳机拥有较好的声场和更好的降噪能力,相比蓝牙耳机,头戴式耳机可以更完美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另外头戴式耳机对耳道的零摩擦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听力不受损,所以目前在耳机市场,头戴式耳机还是拥有不少拥簇者的。那么在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机海中,每个耳机品牌的厂家设计头戴式耳机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不同的优势点也让初次购买头戴式耳机的朋友不知如何选择,本篇文章笔者就从一个老音频消费者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下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到最合适的头戴式耳机。目录选购头戴式耳机注意事项1.蓝牙传输规格2.前端(能否最大化耳机的性能)3.降噪能力4.外形设计(逼格是不能丢的)5.佩戴舒适度高性价比头戴式耳机推荐入门级头戴式耳机优选优质性价比头戴式耳机优选高端头戴式耳机优选终极发烧头戴式耳机优选选购头戴式耳机注意事项1.蓝牙传输规格目前常见的蓝牙编码格式分为SBC,AAC,AptX,LDAC。AptX是目前最常见的中高端耳机使用的蓝牙编码格式,是CSR公司的专利编码算法,降低了蓝牙耳机的延迟,达到130ms的水平。其中AptX-LL更是可以达到40ms的延迟,也就是许多耳机提供的所谓游戏模式。一般来说,现阶段的头戴式耳机大多采用AptX无压缩的蓝牙规格,这种传输规格已经达到了CD级音质的标准了。其中AptX-LL更是可以达到40ms的延迟,也就是许多头戴式耳机提供的所谓游戏模式。还有一种Aptx HD,支持24bit/48kHz的取样率,音质上相比普通的AptX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LDAC是索尼的专属全新蓝牙编码格式,是目前头戴式耳机最佳的音质编码。2.前端(能否最大化耳机的性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耳机能不能推得动。比较常见的信号源像手机,平板,电脑,无论你用的是什么前端,传输规格上首先要和耳机能相互对应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头戴式耳机蓝牙传输规格的效力。至于前端的推力,简单点说就是看设备的输出功率,功率越大推力越足。在选择头戴式耳机的时候,如果头戴式耳机的功率比信号源的输出功率要大,这种情况就是推力不足,从而也就无法最大化发挥头戴式耳机的实力。·3.降噪能力每款头戴式耳机都有被动降噪,也就是物理降噪,原理就是创建一个封闭式的环境来隔绝噪音主动降噪就是利用扬声器发出和噪声相位相反的机械波,以此来和噪音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所以一般开启主动降噪后,头戴式耳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底噪产生。所以如果日常使用耳机的环境相对安静稳定的话,可以把主动降噪方面的预算花在其他方面。4.外形设计(逼格是不能丢的)如果是出街用的头戴式耳机,外观在某些程度上甚至比听感的优先级更高一些,其中我比较喜欢的设计类型包括Beats系列和B&O BeoPlay系列产品。购买出街用的朋友可以先从外观上锁定几款喜欢的机种,再考虑音质和其他方面。5.佩戴舒适度考虑到每个人的头型都是不同的,在选购头戴式耳机时,必须要考虑到耳机选材的亲肤性和耳垫的柔软度。毕竟没人会想买到一款戴上半小时就会感觉夹头或者耳朵疼的头戴式耳机。高性价比头戴式耳机推荐入门级头戴式耳机优选1.索尼(SONY)MDR-ZX110AP 在这个价位能把耳机做到无杂音足以证明索尼的实力。声音逼真偏差很小,带起来也不会夹耳朵,入门级的首选头戴式耳机。2.漫步者(EDIFIER)W800BT 这个价格的头戴式耳机物超所值了,立体声的效果很棒,用来打游戏不错。做工上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戴在头上很舒服,有一点点倾斜度设计得非常贴心。3.飞利浦/PHILIPS SHP9500 (性价比首选) 哑光的塑料看起来有很棒的档次感,个人认为是初烧级别最具性价比的头戴式耳机。三频比较中正,中高音饱满清亮,低音醇厚。解析力非常棒,声场开阔。最好是用台式机推,音效杠杠,缺点是只有线控版本。4.JBL TUNE 500BT 头顶有软垫,耳部可以完全罩住,没有卡紧的感觉。被动降噪效果不错,基本感知不到底噪的存在,这款耳机适合喜欢听低音的朋友。优质性价比头戴式耳机优选1.飞利浦/PHILIPS SHP9600 当年千元级别的飞利浦耳机旗舰型号头戴式耳机。用料上给人一种高级感和扎实感,定位装置很实用。中音浑厚有力,高音很稳,低音下潜略显不足,适合听古典乐和流行音乐。2.铁三角(Audio-technica)ATH-M40x入门监听级头戴式耳机不错的选择,做工很好,扎实,有质感。音质属于耐听型的,初听声音有点软,中高频通透,解析力很好。铁三角好歹也是顶级音频设备制造商,不是浪得虚名。3.索尼(SONY)WH-XB700头梁采用铝+树脂材料的双重设计,十分光滑细腻。耳罩部分采用pu皮包海绵,在厚度和柔软度上占优。音质表现好于solo3,高频富有张力,低频下沉深量感足。4.JBL TUNE 750BTNC延续jbl一贯的音色,最大的亮点是主动降噪技术。音域很宽,低音够力,中音清晰,高音到位,听语言类非常清楚。ANC功能打开后效果超棒超棒哒,不可多得的降噪音质双开花版头戴式耳机。5.森海塞尔(Sennheiser)HD4.40BT耳罩柔软,触感一流,整体做工精良。声音还原度高,听着很舒服,中音比较圆润,人声饱满,低音虽不如索尼1000xm3这种擅长低音的头戴式耳机,但也够用,不轰头。而且这款头戴式耳机的降噪效果真的棒极了,可以达到XM3的90%。高端头戴式耳机优选1.铁三角(Audio-technica)ATH-M50X BK各种乐器都很清晰,色染少,编曲混音经典头戴式耳机。解析力强,低频浑厚,声场开阔,戴起来也舒服,包裹性很好。用来听电音的极佳选择。2.Beats Solo3 Wireless从包装开始给人一种高级感,每个细节都很完美。微弱的呼吸灯很优雅,头戴式耳机中颜值上Beats是独领风骚的。立体声环绕特别舒服,看剧仿佛沉浸其中。3.JBL LIVE 650BTNC降噪真的很给力,唯一的遗憾是缺少一键静音功能。在开启降噪的情况下,音质几乎没有衰减。音质在没有煲机的情况下就已经很出彩了,比我用过的beatsx要好。4.铁三角(Audio-technica)ATH-M60X声场定位准确,高中低音很均衡,解析力很好。监听型头戴式耳机的特点就是没有过度的渲染,尽量保持了原声,我很喜欢这种音质展现。专业监听头戴式耳机中,M60X目前是巅峰之作。5.AKG N700NCM2不愧是获得好几项奖项的头戴式耳机,综合实力极强。耳罩皮质柔软,完全贴合人耳形状,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声场分离度一级棒,声音细节也很清晰,音质细腻,清透自然。6.Beats Studio3 Wireless黑红配色个人非常的喜欢,看起来桀骜不羁。音质可以用细节突出,对音乐诠释得恰到好处。没夹耳感,两个耳罩很柔软细腻舒适。7.索尼(SONY)WH-1000XM3目前市面上最厉害的降噪型头戴式耳机,用料很好,非常柔软佩戴舒适,不夹耳朵。大法的音效无与伦比,低音稍微多了点,人声和高音个人觉得都还可以。8.Bose QuietComfort 35 II贴耳部位给耳廓留下了充足空间,佩戴的舒适度非常高。戴上耳机试听那一瞬间,效果马上就听出来,bose的音效一直都很棒。降噪有三个档,高,弱和关闭,平时开个弱降噪就够够的了。终极发烧头戴式耳机优选1.铁三角 SR9有独立解码芯片,音质在头代收耳机领域中绝对顶尖。戴上耳机耳朵很舒适,没有任何的不适感。音质跟音效就是一贯technica的水准了,突显人声,非常细腻。2.森海塞尔(Sennheiser)HD660S比之前买的q701的声场和混响要好很多,低音比q701强劲。HD660S是更加适合家用音乐欣赏的耳机,不是监听风格的头戴式耳机。直推效果比我煲开了的大馒头好,声场开阔,低音澎湃。3.B&O beoplay H9i外观设计和制造工艺非常精致,贴耳密封材料很细腻。索尼的跟她比起来简直一耳朵塑料感,像个玩具。操作比前几代方便的多,尤其是触摸调节的功能设计。刚开声就非常好,清澈,解析非常高,听过的最通透的头戴式耳机。总结挑选头戴式耳机的时候要尽可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选择,贵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整理不易,各位看官们给个赞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eats耳机买哪款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