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音乐能表达情感和情感有关联?

“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精神的最奇妙、最精细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我们为什么要听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听音乐大概不是为了刻意去寻求善良或道德。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音乐最主要的动机是情绪诱发。 有的音乐予人安宁,专注工作;有的旋律霸占大脑,一听则挥之不去。音乐使人平复,让内心冲动慢慢退却;却又能让压抑许久的人,一瞬间泪流满面。 音乐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密切而复杂。不同音乐会带给人不同的情绪,而且音乐诱发的情绪与听者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 You are what you listen to.此时此刻的你,在听什么?不好意思,你暴露了。
"音乐与情绪"研究回溯1.你的音乐偏好反映了哪些秘密?音乐偏好(某种程度上,也即音乐情绪的偏好)能反映出怎样的个人特征?早期研究指出了年龄等因素与音乐偏好的关系。比如成年人爱听令人快乐的音乐,不太喜欢悲伤的;但对孩子来说,快乐悲伤却不是主要的评判标准。孩子们喜欢那些情绪唤醒度高(high-arousal emotions)的音乐,如快乐或愤怒的;情绪唤醒度较低的音乐,不论是安宁或悲伤的,都不太受到青睐。① 人格与音乐偏好人格与音乐偏好的关系研究则由来已久。研究者测量了被试的大五人格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评价,并在美国、荷兰、德国等地得到重复验证。结果显示:其中两项人格特质的偏好最为一致:外倾型和开放型。外倾型人格往往偏爱通俗、充满能量或情绪唤醒度高的曲风,如流行歌、舞曲或硬摇滚;开放型人格喜爱的音乐风格则较为广泛,但他们可能更偏爱不太主流的曲风,如爵士乐或古典乐。你的大五人格评分如何?点击 The Big Five 大五类人格测试可转至测试链接。试试看这项研究成果靠谱吗:)② 认知风格与音乐偏好不同的认知风格也与音乐偏好密切相关。什么是认知风格呢?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这和智力无关,大多是自幼所养成的在知觉、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请自行脑补童年记忆)。2015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音乐偏好在E-S型认知风格之间有何差异。所谓E型即共情型(Empathizing)。共情是一种能合理地识别、预测他人心理状态并作出反应的能力。这类人喜欢感知音乐内容、作出情感和身体反应。S型是系统化型(Systemizing),是一种通过分析操作规则来识别、预测系统行为,并作出反应的能力,涵盖自然(如天气)、抽象(如数学)、组织(如分类)和技术(如汽车)等。这类人喜欢解释音乐内容,分析和解构音乐元素。在音乐偏好上,E型个体偏好相对温和的音乐(如R&B/灵魂乐、软摇滚等),喜欢体验低度刺激(柔和,温暖,感性)、负面情绪(压抑和伤心)、情感深度(诗意,放松,思考)。S型则更偏好激烈的曲风(如朋克、重金属、硬摇滚等),体验高度刺激(强烈、紧张、兴奋),正面情绪(活力)和思考深度(复杂性)③ 谁更爱听悲伤的歌?人们总是本能地规避带来负面情绪的情景(如前所述,成年人趋于偏爱那些令人快乐的音乐),这使得“喜爱悲伤音乐”成了一个让人困惑的现象。但研究表明,确实有一部分人(在“共情”、或“开放型”、或“内倾型”上得较高)容易喜爱听悲伤的音乐。 对此的解释可能是存在一种“心情一致效应”。与那些处于快乐或中立心情的人相比,处于悲伤中的人更不愿去听快乐的歌,因为音乐情绪与此刻感受不匹配;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是快乐或悲伤,听音乐时体验到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愉悦的。从审美上看,感知到悲伤也被认为是一种美。 这点类似我们素常听闻的“悲剧美学”。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尽管这句话教化与解脱的意义比较重,但是大家可以类比回忆自己聆听苦情歌时的感受,或是感同身受的宣泄,抑或“生活在他处”的回望,悲伤的审美体验离我们并不远。2.音乐为何会影响情绪?情绪是维系人类存在的一种生物进化反应;而音乐却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剥离了我们所关注的日常生活。这两者看似不可相提并论,是如何彼此作用的?Justlin一直致力于研究“音乐引发情绪的内在机制”,他梳理了过往研究提出的种种假说,并融入个人发现,形成了一个宏大的解释架构——BRECVEMA。每个字母均代表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从生理层面的脑干反射(Brain stem reflex)一直到美学层面的审美判断(Aesthetic judgment)。让我们来举几个栗子!节奏共鸣(Rhythmic entrainment)节奏共鸣机制认为,听音乐时,强有力的外部音乐节奏影响了内部身体节律(如心率、呼吸、脉搏),于是身体节律会根据音乐节奏而调整,并最终形成一个稳定周期。在听进行曲、科技舞曲或一些电影配乐时,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一过程将增强生理唤醒,同时也会产生一种“交流感”,让我们感到与外界相连。评价性条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这一机制认为,音乐引起情绪仅仅是因为,音乐刺激总和其它正面或负面刺激同时出现。比如在你约见一个喜欢的朋友时经常听到同一首歌。长此以往,单纯是听到这首歌就能使你快乐,即便没有再见到那位朋友。恩?你想到了谁?(乱入主创们的坏笑脸) 情绪感染(Contagion)认为我们感知到了音乐中的表达的某种情绪,然后内在“模仿”了这种情绪。这基于另一种认识:我们会被一些类似人声的音乐所激发,因为大脑认为声音确实来自一个在表达情感的人,从而产生了自动反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音色接近人声的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容易引起我们的悲伤。 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认为音乐勾起了我们对生活中某些具体事件的回忆。当记忆被唤起,记忆相关的情绪也被唤起了,这类情绪可能会很强烈。研究表明,情节记忆机制常常引发怀旧情绪。此外,我们可能会为此感到自豪,因为音乐中包含了一种自我认同和归属感。 音乐期待(Musical expectancy)认为我们在听音乐时,心里时常会有一种声音提示我们下一句可能的旋律(来源于对同类音乐的过往经验)。当音乐发展印证或颠覆了原先的预期时,就会产生某种情绪。违背预期可能造成不合心意的焦虑,也可能因为新奇而带来的惊喜。无论如何,我们心中的小情绪会被音乐期待勾起。3.能否用音乐管理情绪?音乐既能引发情绪,通过音乐可以用来管理情绪吗?这个Part,我们希望能给我们的读者小伙伴们一些实用的技能。 我们搜集了知乎、果壳、爱问知识人上的高评贴,就“什么音乐让人心情大好”、“什么音乐能宣泄情绪”、“什么音乐让人冷静”进行了梳理,主创们结合自身的感受,做一点并非全然科学与合适的推荐,希望对大家有点小帮助~~ 听什么音乐能让你心情大好?关于心情大好,怎么样才算心情大好?我们的界定是能让一个哭泣的女孩破涕围(为)笑。推荐一种很神奇的唱法,Franzl Lang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高山 Yodel 歌手,被称之为“约德尔大帝”。《Auf und auf voll Lebenslust》,听听看就知道了。听什么音乐来宣泄情绪?首先我们要了解坏情绪产生的由头是什么,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但是人生总有些时候是什么都不想做。推荐一个当你难过、低落或者想要发泄情绪时听的音乐,一个叫做《我就没见过你们这么贱的专辑》的豆列。大概,会有一些神奇的事情要发生吧。做什么事情,听什么音乐上图认为当从事一些简单工作时,我们应该听些让人开心的歌曲,当我们在解决一些难题时,应当听写每秒50-80beats的音乐,但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就听听古典、弦乐或者什么都不要听了。上了地铁或者到了公司以后,发现没带耳机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点小小恐慌,今天的一天我要如何度过?没有音乐的世界,真的难以想象。你喜欢听什么?音乐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音乐会怎么影响贵宝宝的情绪?你对音乐与情绪的关联有什么自己的猜想和理论?都请留言告诉我们吧!有意思的留言我们将在下期将在后期的节目中播出。当然了,如果您对“互联网与音乐”专题研究感兴趣,也请在留言处与我们联系,提出有趣的问题,或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源,我们会为我们的热心读者们送出S-Tech第一批专属小礼物哦,期待你的参与!===========================美好的分割线=============================我们是腾讯研究院旗下的社科研究品牌S-Tech,致力于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与人类研究,以上只是我们研究的其中一小部分,如果你跟我们一样,对“互联网与社会”有思考、见解、或仅仅想来看看我们在干什么,欢迎关注S-Tech公众号嗷!!
心病还需心药医,人生这六味心药。人生在世,坎坎坷坷,漫长又短暂,有幸运,也有无奈,有辉煌,也有落魄,我们开心过,也伤心过、快乐过,也失落过。在时间的催促下,我们慢慢长大,慢慢变老,变得越来越成熟。不过,在走向成熟的这条路上,我们难免生病,一是身体上的病,二是心理上的病。身体上的病,一般好治,吃点药就好了,但心理上的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心病还需心药医,人生这六味心药,我们要备好,以防自己心理出问题。这六味心药,不仅可以治愈我们的心理疾病,还能提升我们自己的修养,更能升华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内心,更美好,更丰富。01一、心善善良是一种选择,心存善良,一生心安。心安,是人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也是最好的归宿。我们都要在心中播种善良,不管别人善良与否,我们都要一直善良下去,只为活得心安。善良,是人生的正能量,它不仅可以温暖别人,更能美好自己。02二、心宽人活着,把心放宽,不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贪小便宜,也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心若计较,烦恼不断,忧愁不散;心若放宽,大事化小,烦恼消散。心宽天地宽,心宽路也宽,别把自己的心,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你要打开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个世间的辽阔。03三、心正做人,心要正,品要端。心正,是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心正,不是投机倒把,而是取之有道;不是利诱相逼,而是坦坦荡荡;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开诚布公;不是弄虚作假,而是实实在在;不是偷梁换柱,而是光明磊落。心正,则一生问心无愧,对得起天地良心,人活着,就要如此。04四、心静人生总有不如意,生活总有不顺心,我们唯有静心,方能从容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优雅应对生活中的不顺心。水静能鉴物,心静可观心,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的认清现实,看清他人,明白自己,活得更通透。心若浮躁,人就会变得焦虑,心若安静,即使面对惊涛骇浪,亦能坦然处之。05五、心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初心难守,所以始终难得。人生要想有始有终,就要做到心定,让心定下来。只要心定下来了,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以及感情里,我们都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心若不定,万事蹉跎,心若安定,万事可期。人生最难是心定,但只要定下来了,问题就少了,烦恼也少了。06六、心诚俗话说:“心诚则灵!”诚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一种信任,也是专一的代名词。不管在爱情中,还是亲情中,以及友情中,只有心诚之人,才能收获美好的爱情,和睦的亲情,温暖的友情。心中有诚,人生不寂寞,不凄凉,很温暖,很美好,幸福相伴左右。人这辈子,有无尽的生活压力,还有不少的情感纠纷,以及工作上的糟心,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心生病,所以,我们要在心中种下这六味心药,以求自医。话说:“人不自救,天也难佑,世间皆苦,唯有自渡!”心若病了,只能靠自己去治愈,别人很难帮得上忙。所以,人活着,一定要随身携带"人生这六味心药",那么,他便拥有了灵丹妙药,随时都可以治愈自己,妙手回春。愿你积极乐观,开心过好每一天!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因为爱是永恒的主题。这与听众是有很大关系的,当今社会,年轻人好像普遍是失恋,寂寞,被绿了,喜欢听情歌,如今的华语乐坛,唱歌的能力,技巧已经显得不重要了,只要歌手颜值高,歌词写的够凄惨,能够使听众身临其境,那么这首歌就能火,歌手就能提高知名度,就能赚钱,所以华语乐坛的歌手通过满足听众要求来写歌得以”自慰高潮”,华语乐坛现在基本全是爱啊情啊寂寞啊备胎啊被绿啊……活在梦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音乐能表达情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