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让你了解助听器长什么样图片?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主流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和机械组成部分,为各位读者老爷简单地科普目前市场上主要常见助听器的硬件功能和外观型号。首先声明:笔者如今正式加入了助听器产业,考取了验配师执证,并在江苏苏州创立了赫米助听器赋能中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大家科普助听器产业相关的心得总结和研究结果,在这里承蒙大家的厚爱目前市场上主要常见数字助听器都是使用麦克风收集声音,通过机身内部的芯片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放大,然后通过微型扬声器向佩戴者输出放大/处理后的声音,从根本上解析,助听器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麦克风 - 麦克风从环境中收集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转换为电子信号传输到内部芯片声音处理器 (芯片)- 从麦克风获取电子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格式,通过处理器进行处理之后增强放大,发送给扬声器扬声器(受话器)- 将处理器处理后的数字格式转化为声波传入佩戴者耳内引起耳膜振动电池 - 提供助听器工作电源驱动的唯一来源这四个部分为所有数字信号助听器的最基本构成,通常一些中高端助听器还会配置其他功能性硬件,例如电音线圈,无线电,红外线和手动控制模块,但是麦克风,芯片,扬声器,电池是最主要的也是必要的存在。助听器类型目前市场上主要常见助听器的佩戴方式有两种,耳内佩戴,耳背佩戴. 耳背佩戴的模式主要有传统的耳后(BTE)助听器,和耳道隐藏受话器(RIC)来使用。 耳内佩戴的形式有入耳式(ITE),耳道式(ITC) 内耳道式(CIC)和隐藏式深耳道式(IIC)耳后助听器 (BTE)在BTE助听器中,所有的电子组件(包括扬声器)都包含在助听器的主体内,该主体佩戴在后背后,扬声器将发出的声音通过空心管传到耳道,从而保护扬声器避免耳道内的湿气和耳垢侵害。图为 奥迪康 OPNS BTE PP 不带传输管道图为 带有标准导管和定制耳模的 唯听 DREAM D-FA 笔者观点:大多数BTE助听器比较适用于中高度听损听障患者,若高音听损相对严重,可采用定制耳膜,有助于密封耳道防止反馈,使用定制耳膜可密封耳道达到最佳的听力补充效果,但是会导致舒适度下降。较大的机体长时间佩戴会引起耳背不适,而且给戴眼镜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它实在是太大,太不雅观了 。。。。耳道隐藏受话器 (RIC)RIC助听器与BTE助听器非常相似,都是将主机佩戴至后背,大多数电子组件都在助听器的主机内,主要的区别在于RIC助听器用一根细细的传导线将扬声器放在耳道中,而不是包含在主体内。图为 峰力 Audeo Marvel图为 Signia Styletto connect笔者观点:这是笔者本人最喜欢佩戴的机体,RIC助听器拥有比BTE助听器更为小巧轻便的造型,相比BTE助听器就显得并不那么“引人注目”. 但是由于对部分性能的妥协,使得部分重度听力损失患者而言效果较差。更为高昂的价格以及更为敏感的使用环境让RIC助听器的使用成本更高。因为,受话器太TM容易坏了 !!!入耳式助听器 (ITE) 图为 西门子 Nitro x 01 ITE笔者观点:ITE助听器是完全定制的助听器类型,是耳道类助听器中覆盖听损范围最广的机型,用途功能相对广泛,机身覆盖外耳道,但是却显得更显眼更笨重,另外,它实在是太闷了 。。。耳道式助听器 (ITC)图为 Oticon Nera ITC笔者观点:ITC助听器佩戴于耳道中,主要适用于中重度听损患者,在提供足够功率的同事,它几乎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由于尺寸小,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经常产生松动现象,因此ITC无法像其他机型那样完全密封于耳道中,显得并没有那么“安全”因为它不光闷,更容易松动引起反馈啸叫 (助听器用户都懂得) 。。。内耳道式助听器(CIC)图为 唯听 DREAM D-CIC笔者观点:CIC助听器佩戴于内部耳道,几乎看不见,它们是轻度至中度听损患者的最佳选择,并且受到“外观党”的欢迎。由于CIC助听器的体积小,它们通常缺少一些中大型机体的功能,比如定向麦克风和无线流媒体, 而且它真的非常容易松动引起反馈啸叫 (你们懂得) 。。。深耳道式助听器(IIC)图为 峰力 Virto B Titanium 笔者观点:IIC助听器主要佩戴于耳鼓附近,基本看不见机体,有一根细小的塑料细丝从主体伸出,主要面向轻中度听力损失患者,受限于体积本身,IIC助听器无法加载更多功能模块。而且音质也无法和中大型机体并驾齐驱,它们主要的消费吸引力就是“美容”而且,它实在是太容易丢失了。。。。 (笔者曾经弄丢过两次 。。。)各机型佩戴效果注: Dual Mini RITE S/M/P
RITE S/M/P 均为 RIC 机型注: IIC 机型几乎不可见本文先科普到这里 ~~感谢各位读者老爷对笔者的鞭策和激励,如果笔者的内容能帮到您,麻烦请点个关注呗 ~PS: 笔者本人的主观总结和点评仅仅建立在笔者本人的听障基础上作出的主观想法,不能代表所有听障人士和助听器用户,笔者无法直接代替他人直接作出助听器的采购选择和建议,具体的助听器筛选意见请以验配师为准。
“我适合戴哪种助听器?”“助听器是塞耳朵里的好,还是挂耳朵上的好?”“还有藏在眼镜里的助听器?我可以戴吗?”市面上助听器的款式较多,经常会有粉丝朋友来咨询。今天就助听器款式,我给大家做个清楚详细的介绍。外界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空气传播,我们称之为气导传播。主要路径是:接受外界的声波信号,传到我们的耳廓、外耳道、鼓膜,然后到锤骨、砧骨、镫骨到达前庭,再然后经外、内淋巴液和螺旋器,到达听神经,最后到达我们的听觉中枢。另一种是骨导传播,是通过颅骨振动传到内耳的。主要路径是:接受外界的声波信号,通过颅骨振动,经外、内淋巴液、螺旋器,到达听神经,最后达到听觉中枢。根据声音的传播原理,可把助听器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气导助听器气导助听器适用人群很广,只要是气导有残余听力,耳道非畸形的,都是可以佩戴气导助听器。市面上以六大品牌的气导助听器为主,有丹麦奥迪康、声丽可、瑞声达、唯听,瑞士峰力,美国斯达克等。关于品牌的详细介绍,可以看之前的文章:最好的助听器有哪些牌子?气导助听器分为普通耳背式、受话器外置式、定制式①普通耳背式助听器普通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人群最广,可验配的功率范围大,从轻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都能验配。一般年纪大的老年人,手指不灵活,操作不方便的,推荐耳背式助听器。因为电池舱门大、用的电池大,更容易更换。同时耳背三件套的配置也更容易自己简单清理。缺点也很明显,外观大,佩戴隐蔽性相对其他机型较差。△普通耳背式助听器佩戴效果图②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此类助听器的受话器位于机身外的耳塞或耳模内,因此,在听力出现较大波动时,可通过更换机身外的受话器改变助听器的功率,性价比高。同时,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佩戴舒适度是所有机型中最高,基本实现了佩戴无负担;相对普通耳背式助听器,隐蔽性好。缺点是耳道流脓流水的患者不适合佩戴,因为容易腐蚀受话器。另外,不恰当的拉扯,也容易损坏受话器。△外置受话器式助听器佩戴效果图③定制式助听器定制式助听器外形隐蔽、美观,佩戴方便,接听电话方便,且可以有效定位声源。缺点是刚佩戴时会有明显的闷赌感,舒适度不如其它两款;功率范围有限,只适用于轻、中度及部分重度听力损失者。另外,耵聍比较多的人群不适用,容易造成出声孔堵塞,需要经常清理;耳道流脓流水的不适用,容易损坏机器;12岁以下的儿童也不适用,因为耳道还在生长发育。△定制式助听器佩戴效果图骨导助听器骨导助听器适用人群主要是外耳道畸形,不方便佩戴气导助听器的;乳突根治术、颞骨切除术后患者;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症、慢性化脓性炎症人群;传导性听力损失,或混合性听力损失但骨导助听器的效果更好的。骨导助听器的主流品牌有奥迪康、科利尔等。品牌相对气导助听器要少很多,一般都是做人工耳蜗的品牌在做。骨导助听器分为植入式、非植入式非植入式骨导助听器主要有眼镜式、发带式、发箍式。非植入式优点:无需手术、有气导禁忌症的人群可以佩戴;缺点:不美观、舒适度低、输出有一定的局限性、功率没有传导性助听器大。△眼镜式骨导助听器植入式骨导助听器的优点:不像耳蜗需要担心遗失外部小配件,也不会再植入处造成皮肤感染,相比非植入式美观,费用比人工耳蜗也低很多。缺点:功率没有气导助听器大,舒适度低。△植入式骨导助听器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听力损失性质、程度和助听器的适用人群、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不管是选择骨导式还是气导式助听器,都要先到专业的验配中心做听力检查,并尽量参考专业验配师的指导意见。立聪堂创立于1995年,在全国有100多家连锁店,拥有“五连冠”验配师团队。如果想了解更多助听器验配知识,或咨询听力检查、听力康复等任何听力相关问题,请直接在下方留言,每个都会回复的。凭借此号在知乎发表的任一文章、回答截图前往立聪堂门店,可享受全套专业的免费听力检查与听力专家服务一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长什么样图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