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一般日本在哪里可以找可靠的代购日本找哪家好啊?

真正的国会晚上才开?8月31日晚上,日本首相菅义伟与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在众议院公寓楼碰头,虽然不知道两个人聊了什么,但菅义伟很显然没有扭转局面。9月3日,菅义伟宣布放弃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这也意味着他不会连任日本首相。▲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这跟一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2020年8月20日晚,在东京都永田町一家高级酒店与世隔绝的餐厅中,菅义伟跟二阶俊博一起,享用了一顿传统的日式料理。当然,饭可不是乱吃的。政治评论家篠原文(Fumiya Shinohara)也参加了这次神秘的聚会,根据篠原文的描述,菅义伟跟二阶俊博分享了各自年轻时给政治家当秘书的经历,菅义伟还感谢二阶俊博牢牢掌控住了自民党,称这让安倍政府能够相对轻松地执行各项政策。篠原文表示,“在人际关系至关重要的环境中,此类活动一直是菅义伟最好的武器。”在两个人分别离开餐厅时,被记者拍到。一天之后,菅义伟被问到是否有兴趣竞选日本首相,他微笑着表示:“一点也没有。”8月28日,就在这次晚餐一个星期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为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位。就在安倍宣布辞职的第二天,刚刚表示对竞选首相“一点也没有”兴趣的菅义伟,拨通了自民党国会对策委员长森山裕的电话。当天晚上,菅义伟跟二阶俊博、森山裕以及自民党干事长代理林干雄三位大佬又吃了顿饭,在饭桌上,菅义伟决定竞选首相:“我想参加这次总裁选举,请多关照。”而二阶俊博等人明确表达了对菅义伟的支持:“好好加油,我支持你。”事实上,在这次20分钟的饭局之后,日本新任首相的人选已经尘埃落定——作为一个过渡首相,菅义伟是日本各大派阀都能接受的人选。尽管菅义伟直到9月14日才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并在16日成为日本令和时代首位就任的首相,但嗅觉灵敏的日本媒体早就通过这些饭局,提前知道谁是下一任首相。▲2020年9月16日,日本自民党新总裁菅义伟当选首相当然,之所以能够在饭局上就能确认首相的人选,跟日本的首相选举制度也有很大关系。跟同样是去年的美国大选相比,日本首相的选举,不论是精彩程度还是竞争激烈程度,都可以说是非常乏味。因为美国的总统是靠全体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但是日本的首相不是通过全民选举产生,而是由国会议员投票产生的,鉴于自民党在议会中拥有最多的席位,自民党总裁基本可以跟日本首相划等号了。所以日本是不可能突然跟美国一样,冒出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特朗普。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日本的“料亭政治”特别发达。所谓“料亭”,就是日本传统的高级料理餐厅,一般实行会员制,不接待一般顾客,类似于私人会所。这种起源于江户时代的场所,一直是日本政治家商谈政治、军情的重要场所,所以料亭还有一个称号叫“夜间国会”,许多真正能影响国家的政策与利益分配不是在白天的国会通过的,而是早就在料亭中安排地明明白白。在料亭的高消费中,除了高档食材和服务之外,还有一部分就是“保密费”,不管店员听到了什么消息,都绝不会泄露出去。目前日本的三大料亭中,遍布东京、大阪的吉兆主要接待商业巨头和外宾,在东京发迹的新喜乐和金田中,则分别是文化名流和内阁政要的聚集地。这也是为什么在日剧里,反派大佬想要拉拢主角时,经常约在料亭见面。当然,和现实相反,剧里的谈话通常都会不欢而散,大佬还要被我们的主角义正言辞地斥责一番。▲日剧《半泽直树》中料亭对峙的场景但是,料亭密谈只是一种协商的途径和形式而已,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日本的派阀政治。所谓派阀,就是派系和门阀,所以派阀并不完全等于我们经常所说的门阀。不过门阀确实是日本派阀政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最能体现派阀政治的各种特点。虽然日本的首相不是通过居民投票选举,但是组成国会的议员可是由当地的居民选出来的,在这个层面也能产生门阀问题?日本的地方选举不仅能产生门阀问题,还出现了数不胜数的“世袭议员”。1960年,日本的世袭议员只占总数的3%,而到了1993年,众议院已经有三成的议员都是世袭议员,这上升速度只能用变态来形容。不仅如此,世袭议员的连任率也要高于非世袭议员,于是又进一步巩固了世袭议员的地位。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日本人自己清楚得很,他们把选举总结为三“BAN”:荷包(KABAN)、地盘(JIBAN)和看板(KANBAN)。单单是荷包,也就是金钱门槛,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参加知事级别选举,保证金约为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国会比例代表约为600万日元,市区町村代表约为30至60万日元。如果你获得的选票没有超过10%,保证金就会被没收。▲看看这资产差别想象一下,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普通日本人辞职参加竞选,累死累活搞了好久,结果得票率只有1%,于是你的保证金被没收了,工作也没有了,现在你基本可以去领救济金了。而所谓的看板就是参选人的知名度了。大城市还好一点,如果是在地方以及乡村地区,居民是选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还是选择当地的名门望族,结果显而易见。很多家族在当地早已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青蛙的儿子也是青蛙”,在当地居民眼中,选择当地的望族几乎成了一种肌肉记忆。茨城县7区议员第二代中村喜四郎的本名叫“中村伸”,他在1976年第一次参加竞选前特地改为父亲的名字,就是担心选民不小心写成了父亲的名字,导致选票失效。由此就引出了第三个要素:地盘。这里的地盘特指在选举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后援会”。按照日本学者福冈政行的定义,政治家后援会是议员和议员候选人在自己的选区(一般是其家乡)为展开竞选、直接网罗支持者而以家族为轴心,以姻亲、近邻集团、同行业工会等血缘、地缘的人脉为媒介,建立起来的培养、维持、扩大票源的组织。▲安倍晋三进行选举活动后援会正是政治世家体现实力的方式,可以追溯到1946年中曾根康弘在家乡组织的“青云塾”。这种后援会不是选举时产生的临时组织,并且会对政治家个人高度忠诚,实际上就是政治家个人的人脉关系网,这种政治资产能够直接被其子女或者亲属继承,成为他们通往权力中心的阶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日本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门阀世家”。江户时代,日本人将境内的大小藩国称为“江户三百藩”,政治作家八幡和郎在《遍布世袭的政治家地图》一书中,列举了日本近300个小选区的所有世袭政治家谱系,并以“平成三百藩”来称呼这些世袭政治家。比如安倍晋三,已经是安倍家族第三个首相了。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荣作都曾出任过日本首相,祖父安倍宽是帝国议会众议院议员,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任外相,如果安倍晋太郎没有在1991年因病去世,估计安倍家要出四个首相。▲安倍晋三与父亲安倍晋太郎日本前首相、现任副总理、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其外祖父吉田茂、岳父铃木善幸都做过首相,他的高外祖父来头更大,是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至于小泉、福田、鸠山等家族,都可以说是“累世公卿”,福田康夫和父亲福田赳夫还是日本政坛第一对“父子首相”。当然,之前提到过,派阀并不等于门阀,门阀只是日本派阀产生的其中一个渠道而已。另一个常见的渠道是闺阀,也就是政治家和商人等通过婚姻巩固自己的地位,获得政治资源。虽然东亚文化中普遍重视父系血缘关系,但是日本有一个相当独特又普遍的现象:女婿也能够作为继承人得到重用和培养,和血缘比起来,“家业”与“家名”在日本人心中的分量更重。这一点从上面的麻生太郎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父系主要是商人为主,真正有政治影响力的是母亲这一边,当然,还有他的岳父。小泉纯一郎的父亲小泉纯也就是因为入赘才改姓小泉继承了岳父的地盘,他的旧姓是鲛岛。▲小泉纯也与少年时代的小泉纯一郎所以日本的影视剧和动漫中,经常会出现能力超群但一穷二白的小伙子,遇到高官或者大企业千金小姐的桥段,因为日本人确实是这么玩的。在这方面,日本甚至产生了专门的媒人团体。日本前首相池田勇人的夫人建立的国会议员太太俱乐部,一直交换包办婚姻候选人的信息。这个团体中包括约1000名毕业于著名大学的女性,以及来自通产省、大藏省、外务省的精英官员,这些人每年在聚会上见面六次左右,相当于内部的高端相亲会,并促成了数百对地位显赫的夫妇。▲日本小伙子入赘继承家业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相同教育背景的学阀、来自同一地域的同乡,以及因为各种理念与政治主张走到一起的人。不管是荷包、地盘还是看板,都是日本派阀政治的表现形式,隐藏在这之后的是日本长久以来形成的家族观念、集体主义以及恩情理念。这些传统理念在明治维新和二战之后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造,并通过新的形式传承下来。后援会组织形成了新的集团,代替村落成为“家”,组织后援会的政治家代替了封建地主成为了新的家长。政治家通过后援会的运作,对选民的日常生活施以关照作为恩情,选民则将投票给政治家作为报恩的义务。总之就是换汤不换药,“平成三百藩”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二战之后本来是个好机会,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麦克阿瑟在日本搞了一个“公职追放”,要把支持军国主义的政府职员驱逐出去,本来计划驱逐21万人,结果到最后只处分了1800人,还有一个说法是719人……这些土壤没有被铲除,各地区、行业以及集团之间为了利益分配,必然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派别。就拿日本最大的自民党来说,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政党,但这是为了应对当时日本日益壮大的左翼力量,自由党和民主党才勉强坐下来组成了自民党,之前他们自己脑仁都快打出来了。到了现在,自民党各个派阀之间依然在相互斗争与妥协,自然就需要各个派阀的话事人经常坐在一起吃吃饭,顺便把事情定下来。毕竟大家都是体面人,总不能跟小混混一样在街上互砍。真正左右日本政局的,正是这些派阀大佬。▲自民党派阀演变,随便看看就行了现在菅义伟已经在首相选举中出局了,很多人都说他是被退出来背锅的。大嘴巴的北野武还在电视节目上说:“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在背地里干了很多事,既然如此他们出来(担任总裁)不就完了,菅义伟真可怜,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他的身上,被新冠疫情压倒”。但是和一众大佬相比,本来没有显赫背景的菅义伟成功突破天花板,坐上了首相的位置,究竟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很多读者问我,同款车型到底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我的回答是除了装配上有细微差别之外,整车品质差不多。因为汽车工业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车上的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由供应商提供,并不是厂商自己生产的。厂商的角色更多的是汽车外形设计和组装。本篇文章,我以奥迪Q7为例,看看为新款奥迪Q7提供零部件的幕后大佬们。 奥迪Q7这款车大家绝对不陌生,现在已经是发展到了第二代,在国内也是刚刚上市不久。作为一款全进口车型,奥迪的零部件供应商大部分来自欧洲。 1.油箱系统:油箱系统由Plastic Omnium(全耐塑料)提供。Plastic Omnium建于1947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在其两大核心业务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城市环卫系统。Plastic Omnium在全球29个国家范围内拥有21000名员工,107家工厂,14个研发中心。 2.全景天窗:全景天窗由INALFA(英纳法)提供。INALFA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荷兰,是全球大型的天窗制造公司。业务也包括天窗设计,开发。在荷兰、美国、斯洛伐克、中国烟台等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建有生产基地以及三个研发中心,共有2100名员工。 3.天窗密封涂层:车天窗密封涂层由hirschvogel(德西福格)提供。hirschvogel始建于1938年,总部位于德国丹克林肯。其锻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目前在德国和美国拥有五家工厂。 4.铝合金框架:铝合金部件由NOVELIS(诺贝丽斯)提供。NOVELIS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NOVELIS是车辆结构和外板市场最大的铝平轧产品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5.侧轴/传动轴:供应商来自GKN(吉凯恩)。创建于1759年,在全世界有280多个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员工超过50000人。主要业务有大型民航客机和运输机结构件,汽车传动系统,非高速公路用工作车辆和特种车辆,农用机械,粉末冶金,新型合金粉末材料,汽车零部件和环保用汽车催化转化器的生产制造等。
6.车底横梁:供应商来自DURA(美国德韧)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在世界67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事汽车产品的设计、工程和生产。德韧的主要产品生产线包括变速换档系统、汽车拉索、车座、踏板、停车制动器、铰链和闩锁、千斤顶和备胎架、车窗调节器、仪表盘横梁、车门、车身及玻璃系统。
7.制动软管:来自Flexitech,源自法国的公司,专门生产制动软管,现在已经被日本三菱收购。 8.前后保险杠:由Rehau(瑞好)提供。Rehau是一家德国聚合物产品生产商,它的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工业解决方案,家具以及建筑行业。 1.车门和尾门铰链:供应商来自Edscha(爱德夏)是一家德国公司,生产汽车铰链、踏板盒和驻车制动器。 2.后风挡玻璃:供应商来自CarlexGlass。CarlexGlass是日本中央硝子玻璃公司的子公司。业务包括汽车玻璃红外反射镀膜、加热挡风玻璃以及抬头显示器玻璃。 3.LED牌照灯:来自GrupoAntolin(西班牙安通林)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内饰全球供应商。在汽车内饰部件和模块的设计、开发和生产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汽车车顶业务更是占据全球市场的40%以上。在世界上20个国家设有78家工厂以及18家技术和商务办事处。 4.尾门:来自STABILUS,总部位于德国科布伦茨市,成立于1934年。公司在全球已设有11个生产基地,员工总人数达3500人。气弹簧件、充气减震器和液压挺杆等,应用于各种高档车辆、家具及设备。 5.后4活塞制动卡钳:供应商来自Brembo(布雷博)是意大利的著名汽车制动系统公司。布雷博是高性能汽车和摩托车以及商用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的领先品牌。 6.尾部消音器:供应商来自Carcoustics(德国卡酷思)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静音系统供应商。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勒沃库森,在德国,奥地利,西班牙,斯洛伐克,比利时,美国和墨西哥等国拥有11家生产企业。 7.电池:供应商来自SAMSUNG SDI(三星SDI),奥迪Q7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的电池来自韩国三星SDI。三星SDI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也是宝马i系列,克莱斯勒,福特的供应商。 8.排气系统支架:供应商来自Cikautxo(蒙德拉贡)来自西班牙的蒙德拉贡集团是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合作社集团之一,旗下拥有12个品牌,90多家工厂和9个代表处,业务集中于金融、工业、分销和教育四个方面。 1.安全气囊:供应商来自Takata(日本高田)创立于1933年,是一家专门生产汽车安全气囊、方向盘、安全带、电子感应装置以及其他汽车安全零配件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日本东京。高田公司占全球安全气囊市场的22%份额。 2.MMI显示屏:供应商来自NVIDIA(英伟达)Nvidia 是全球图形技术和数字媒体处理器行业领导厂商,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市,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5700名员工。公司在可编程图形处理器方面拥有先进的专业技术,在并行处理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 3.电动助力转系统:供应商来自Brose(德国博泽)博泽是国际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为全球80多家汽车制造商及30多家供应商提供车门系统、后备厢门系统、座椅骨架和电子驱动系统等。在23个国家的58个驻地,拥有大约22,000名雇员。 4.座椅:供应商来自Faurecia(法国佛吉亚)是法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第六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座椅、排放控制技术系统、汽车内饰和外饰四大业务领域居业界领先地位。佛吉亚拥有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技术,座椅机构件业务居全球第一,整椅居全球第三 5.车内空调控制系统:供应商来自Behr-HellaThermocontrol(贝洱海拉)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是汽车空调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供应商。目前,贝洱在全球有17,000名员工,17个开发基地,28个生产厂和12个合资厂。
6.MMI全触摸控制系统:供应商来自Preh(普瑞)也是一家德国企业。全新一TT的温度控制组件及集成在中控上的空调出风口同样出自这家公司,而宝马iDrive系统控制器也由这家公司提供。 7.自动变速箱:来自采埃孚(ZFFriedrichshafen)是德国采埃孚集团是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专业供应传输、转向、底盘系统零配件。采埃孚集团年销售额达99亿欧元,员工总数达54500人。在全球26个国家分布着125个生产基地,采埃孚位列全球汽车配件供应商前十五位。 1.进气歧管和活塞环:由MAHEL(马勒)提供。马勒是活塞系统、气缸零部件、气门驱动系统、气体管理系统和液体管理系统的供应商,在超过24个国家拥有110个生产设施。在全球的8个研发中心拥有3000多名研发工程师。 2.曲轴轴承:供应商来自KSPG Automotive(德国科尔本施密特-皮尔博格),业务包括活塞、 发动机缸体、滑动轴承的开发、生产和备件供货等方面。 3.发动机气缸垫片:供应商来自德国ElringKlinger,专门生产汽车排气接口垫片的厂商。 4.柴油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来自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镇。成立于1885年,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汽车产品,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殊材料。在九十五个国家雇有十三万名员工。 5.汽油发动机的油雾分离器:来自Hengst(汉格斯特)是德国专业滤清器生产商,研发生产豪华轿车到商用车三滤系统部件和模块产品,在商用车领域为奔驰、MAN、DAF、沃尔沃、中国重汽,潍柴等提供专业的过滤系统解决方案。 7.蓄电池:来自(AKKUMULATORENFABRIK MOLL)德国摩尔,创建于1945年,是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及专业铅酸电池供应商,其研发的电池管理系统和专利K2双盖技术代表当前汽车启停电池的最高水准。 8.配电系统:来自Delphi(德尔福),美国德尔福原为通用汽车公司的零部件子公司。1999年5月28日,德尔福正式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开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俄亥俄州沃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线束系统制造厂商。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上面的这些零部件供应商,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是查找了很多资料,也觉得无聊。但是因为无数个供应商的存在,价值百万元的奥迪Q7才会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下面的这些话才是我真正想说的。 因为供应商的存在,未来汽车厂商最重要的是外观设计和发动机设计研发能力。因为品牌家族化的外观是零部件供应商给不了的,而拥有发动机设计制造能力能确保最关键的动力系统不受制于人,保证汽车顺利量产。至于其它的零部件,都交给供应商就好了。 因为供应商的存在,零部件可以集中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并实现标准化。因此我认为同款车型的国产版和进口版的品质并没有差别,至于价格上的差距基本上就是关税,劳动力成本,工厂运营成本的差异了。 因为供应商的存在,汽车制造成本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同时品牌溢价的作用越来越高。这就是为什么豪华汽车销量不高,利润却很高的原因。 因为供应商的存在,美国特斯拉可以在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制造出最好的电动汽车,中国互联网公司也能加入汽车制造行业。 因为供应商的存在,中国品牌汽车与合资品牌在整车质量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中国品牌只需要做好设计,关键零部件发动机的研发,品牌建设就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哪里可以找可靠的代购日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