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sthgst有民用硬盘吗怎么样 一款值得购买的hgst有民用硬盘吗推荐?


2020-10-04 16:43:40
166点赞
502收藏
93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数据来自西部数据官网,本文结论作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值友讨论。发帖原因目前西部数据HGST企业级的硬盘,某宝五年质保的8TB HC320仅需要1015,而12TB HC520仅需要1628元。两块硬盘具备极高的性价比,不仅企业级用户,普通消费者会把他们纳入到自己装机、NAS存储的考虑之中:前段时间美亚12TB的车很多人没有上(其实退税以后1300够了),只能在咸鱼加价购买,要花1450元。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我建议大家都忍一忍,双十一或者黑五,硬盘肯定会有好价!千万不要加价购买!本文以HC320和HC520两款硬盘为例,探讨NAS玩家最最关心的功耗和发热问题。很多人认为:这类7200转的企业级硬盘功耗和发热远高于5400转的拆机盘!甚至企业盘的寿命会受到影响!我发现这是很多人的固有思维,不少值友默认了这种想法,而且也基于此决定购买拆机盘。本文从企业盘和拆机盘发热和功耗两个方面,逐一击破这种固有思维![1] 拆机盘和企业级硬盘发热分析第一,拆机盘虽然只有5400转,但是发热并不低!我的My book 10TB由于没有拆解,放在移动硬盘盒里面使用,待机温度33度,慢扫20小时会达到53度。电脑配件 篇一:西部数据 My Book 10TB 开箱与测试购买理由上次1107元中亚海外购的MyBook买了一块之后一个月,美亚竟然出现了79.99刀的神价:手慢无:WDMYBOOK桌面移动硬盘10TB手慢无:WDMYBOOK桌面移动硬盘10TB桌面大容量扩展,10T海淘入手新低...sss668800
赞9 评论15 收藏39查看详情待机截图如下:慢扫读取20小时后的截图如下:我查询了部分拆盘以后的玩家,也说到My book系列拆机盘的满载温度比较高:普通家用,一个就够了—海淘WD 西部数据 My Book 8TB 硬盘开箱作为一个喜爱电影的轻度患者,闲的时候看看电影,是自己为数不多的生活乐趣。更加万幸的是,自己并没有珍藏电影的习惯,所以硬盘容量要求并不高,只是原来的4个2t硬盘已经塞满,清理了一堆电影仍然不够,而且硬盘多了也占空间,好吧,那就换个大点的。品牌和容量的选择容量上没有什么纠结的,受够小容量的,8TB起是必wanqian
赞11 评论22 收藏68查看详情然后CrystalDiskInfo确定了下硬盘型号,不出所料的WD80EZAZ。 默认36°左右,扫全绿的时候温度最高达到57°。8TB版本和和我10TB版本测试的温度基本上一致。而我的企业级HC320和紫盘对烤数据的温度在之前帖子里面有过测试,电脑硬件 篇十一:西部数据适用于NAS的国行企业盘分析,与企业级硬盘HC320 8TB开箱测试本文来自#千兆网络有什么用#征稿活动,不断提速的网络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快来参与活动,聊聊你玩转互联网,高速网上冲浪的经历!>点击这里查看活动详情sss668800
赞36 评论62 收藏132查看详情 硬盘信息里面显示的温度,HC320是56度,而紫盘3TB是52度。我进一步尝试了将企业级HC320和My book 10TB对烤数据的温度,测试方法为:将154GB文件先从HC320拷贝至My book 10TB,再反过来从My book拷贝至HC320。耗时约30分钟,二者起始温度都是26度,开机5分钟以后拷贝。实测,HC320的温度达到47度,而My book 10TB的温度达到43度。二者随着数据拷贝的进行,温度差始终保持在3至4度。综上,7200转的企业级硬盘,确实会比5400转的紫盘或者My book拆机盘温度高,但是差别在5度以内。考虑到我的机器是戴尔商业机9020,典型的闷罐,无任何风扇吹至硬盘,如下图:紫盘和HC320的5度以内温差都是在这台机器上完成,而My book 10TB我并未拆机,是放在办公桌上面。因此如果处于同样通风的机箱以内(硬盘位有个风扇就再好不过了),或者是后部有一个风扇直接对吹的NAS主机,我估计7200转企业级HC320和5400转My book 10TB的温差会在3度上下浮动。[2] 硬盘发热对寿命有影响吗?既然满载运行时,企业级HC320和My book拆机盘的发热都不低,那么发热对于硬盘的寿命有影响吗?首先,大家可以仔细查阅企业级HC320、HC330、HC510、HC520、HC530、HC550的产品手册(SATA口),我给出了每一个的链接,在电脑端点击对应的名字就能直接下载。产品手册都是300多页,直接搜索海拔的英文单词:altitude,就能找到硬盘和海拔、温度有关的图。HC320在第12页的Fig5。各个型号我都确认了,硬盘工作时的海拔均为-300至3048米,而工作温度均为5度至60度。对于这个温度限制,我上个月经过多次重度负载确认,HC320并不会突破60摄氏度的温度限制,而My book 10TB极限在55度更是没有任何问题。我进一步查阅了HE8产品手册和Data sheet,里面限制的温度也是5至60度:考虑到HE8是16年那会的产品,说明这个温度上限是经过时间考验,一直延续至今的。HE8和HE12的产品故障率可以参考Backblaze发布的硬盘故障率:其中,HE12对应的是HC520。可以看到日立企业盘的故障率均低于希捷企业盘。在2014年时候,Backblaze通过大量的企业级硬盘分析了硬盘故障率和工作温度之间的关系,链接结论为,只要在产品规定的温度范围以内,绝大多数硬盘的故障率和温度上升关系不大:我已经有了HC320,打算双十一入手一块HC520,故障表里面数据中心上万块硬盘仅仅损坏了31块,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数据。要知道,即使是NAS用户,也很难用到数据中心的那种高强度,对于普通玩家而言故障率会更低。[3]功耗很多人计算硬盘的功耗,就是简单把电压乘以电流,下面是值友对于功耗的评论:我给出HC320、HC520以及Element拆机盘的截图。HC320截图:HC520截图:拆机盘截图按照这个说法:我的企业级HC320,5V*0.7A+12V*0.9A=14.3w,HC520和Element拆机的12TB盘,标示均为5V*0.4A+12V*0.55A=8.6w,这几个硬盘里面HC320功耗最高,而HC520的7200转,和Element拆机的12TB盘,功耗完全一致?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西部数据没有给出Element拆机盘的数据,但是企业级HC320和HC520的详细功耗数据在产品手册里面都给出了,搜索power supply就能找到。官方给出的详细数据表证明,硬盘功耗不是简单的把电流乘以电压,而且5v和12v两个电压无法做到同时满载。HC320功耗表,HC520功耗表,官方手册给出了4K、顺序读写的功耗峰值和平均值,其中注释[2]Max transfer rate,我理解的是对应全速运行时的平均功耗。需要说明两点:(1) 对于NAS用户而言,4K使用场景并不多见,而经常使用4K的用户,更应该考虑的是利用支持ssd缓存加速的NAS系统。(2) SATA接口是半双工模式,而SAS和NVME才是全双工模式。因此,sata接口无法做到同时全速读+全速写。根据以上两点,我这里只看HC320和HC520的平均连续读取或者平均连续写入。二者的差距仅仅为:平均连续读取:HC320是9.2w,HC520是7.0w,差别是2w;平均连续写入:HC320是9.2w,HC520是6.8w,差别是2.2w;注意到注释[2]Max transfer rate,这是要在读取或者写入全负荷运行才能达成。我不清楚各位NAS用户平时硬盘的工作强度,而我的硬盘平时能达到满负荷运行情况,不会超过3个小时。如此而言,这两款硬盘在功耗上面的差距会非常难以体现。或者说,虽然理论值HC320比HC520更高,但是实际体现在电费上,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官方没有提供Element拆机盘的功耗数据,但是注意到他是HC520的降速盘,我在下面给出了拆机盘的定位分析:电脑硬件 篇十二:干货!西部数据全系列硬盘定位分析,蓝盘、红盘、紫盘、金盘、黑盘与用于NAS的拆机盘等本文来自#千兆网络有什么用#征稿活动,不断提速的网络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快来参与活动,聊聊你玩转互联网,高速网上冲浪的经历!>点击这里查看活动详情sss668800
赞28 评论20 收藏178查看详情尽管标注标示均为5V*0.4A和12V*0.55A,我认为结论是一致的:即拆机盘的实际功耗会比HC520低,但是差距不会超过1w,完全可以忽略。PS:补充一点,大家可以看HC320和HC520功耗表,我发现4k的读写比较吃12v的功耗,而连续读写比较吃5v的功耗。因此,这进一步证明了直接将两个电压乘以电流作为功耗是不可取的!谨记!结论以上,就是本文的内容。简而言之,企业级硬盘虽然是7200转,但是功耗与5400转的西数拆机盘差距,体现在电费上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哪怕很多人认为的耗电大户空气盘HC320,体现在电费上面的差距也是可以忽略。企业级7200转硬盘,会比5400转的拆机盘温度高3至5度,但是不会超过西部数据60度的温度上限,因此尽管放心。因此,选择HC320还是HC520亦或是拆机盘,根据自己兜里的银子以及所需要的容量来即可!双十一就要到了,确有购买需求的值友,看准机会再出手!

自己大概是半个收集控,平时网上看到音乐和电影资源总会想尽办法下到自己电脑上。随着网速越来越快,硬盘也越来越不够用。虽然平时有4个3T百度网盘作为补充,上传的时候妥妥的,但等到要下载的时候却会发现各种限速,非逼着你买超级会员不可。人有的时候就是那么奇怪,宁愿花几千元买硬盘,也舍不得几百元的会费。所以,最近又通过网络买了两块日立的机械硬盘,在扩容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o^)需求(1)存储无损音乐和电影资源,尤其高清电影文件体积非常大。因为不做电脑主盘使用,所以对于性能要求一般。(2)首选企业级硬盘,重点关注无故障工作时间,越高越好。毕竟遇到过硬盘突然损坏,无法抢救的情况。(3)其次考虑保修期,当然越长越好。家用首要考虑的还是稳定。(4)最关键的还是考虑性价比。因为国内硬盘市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除了JD、天猫官方旗舰店的价格,往往在TB存在一些比官方报价低很多的PY硬盘。(5)考虑到我存储的资料大多可重复下载,在百度也有备份,所以一旦硬盘在保修期出现致命问题,对我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之前我买过一批日立3T的PY硬盘,实际用下来还不错,所以不排斥TB的PY硬盘。历史2015年我在京东买过希捷ST2000DM001 2TB 7200转 64M机械硬盘(中国专供),虽然到现在没出现任何问题,速度也比较快,性能表现比较出色,但使用体验并非很好,一个是声音比其他硬盘明显响,一个是发热更厉害。所以后来再购买硬盘,我一般不选希捷。2013年的时候,我还买过东芝Toshiba DT01ACA200 2TB 7200转 64M。记得东芝收购了日立的硬盘业务,想提升自己的硬盘技术水平,可惜还是逃不过被西部数据WD收购的命运。作为仓储盘使用,体验中规中矩,没什么幺蛾子,但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亮点。表现最差的是我2010年在淘宝买的两块三星SAMSUNG HD204UI 2T硬盘。从测试成绩上也能看出来,速度不理想,启动较慢。一个2018年突然读不出,无法修复;一个目前读取有些木,估计也可能坏死。我这次买新硬盘就是要将三星硬盘上的内容拷贝出来。现在三星好像已经放弃硬盘业务了。其实我印象最好的是西部数据WD的硬盘,只是他用颜色分类之后价格偏高,性能偏弱,所以也只有在2011年买过一块西部数据(WD)绿盘 2TB SATA6Gb/s 64M 台式机硬盘(WD20EARX)。测试数据表现一般,但WD比较出色的地方就是实际体验不错。无论拷贝速度,温度,噪声,都令人满意,直到现在作为仓储还是稳稳的。2018年又在天猫上补充了一块东芝Toshiba DT01ACA300 3TB 硬盘(3TB/单碟1T/7200转/64M)。主要看重它单碟1T,实际读写速度还行,但反应比较延迟还是比较大的,作为主盘使用的时候,经常会有点微卡顿。作为仓储盘使用倒是不错。之后感觉东芝把精力都放在SSD上了,机械硬盘业务慢慢边缘化了。过了一个月三星硬盘坏了一块,突然感觉容量又不够了,于是在tb上又补了两块日立HGST HUS724030ALE641 3T 7200转 64M硬盘。这也是我第一次买tb便宜硬盘。商家坦言是2013年库存硬盘,保证0通电。考虑到HGST这个Ultrastar 7K4000系列有200万小时MTBF,即使是拆机刷新盘,应该也能安稳用一段时间,于是还是下手了。2个硬盘拿到发现背板颜色居然不一样,蓝色的新一点,淡绿色的旧一点,标签也是如此。实际测试也发现新的成绩更好一点。表面扫描都是绿色的,大文件拷贝能稳定在100~120M/S,和东芝ACA300比就是噪音轻很多,只有刚启动的时候有炒豆一样的声音,不像东芝硬盘是那种很烦人的低频声。所以做仓库盘使用性价比很高。直到现在,这两个tb便宜硬盘还在正常工作,所以看来买这玩意也是个运气问题。想清楚,不要放重要数据,能承担的起数据找不回来的风险的,那么可以玩玩。购买节前本来想买个3T或者4T的,优先考虑WD的硬盘,也选中了WD/西部数据 WD4000FYYZ 4T Re系列金盘 企业级硬盘 64M SATA6Gb。京东报价1086元,tb号称原装全新原封行货的只有679元,心动 (^o^)结果再一搜索,突然发现8T容量的性价比最佳。而这其中各家的企业级硬盘里面,无故障工作时间最长的就是被西部数据WD收购的日立HGST,达到了250万小时(一般为200万小时),尤其特殊的是这款企业级硬盘为了提高容量和控制体积,采用了氦气密封的技术。而7200转 128M的参数也能保证它作为存储盘时的性能。型号 :HUH728080ALE600类别 :3.5英寸 规格 :8000GB 8TB 氦气填充接口类型: SATA 接口 6Gb/s速率缓存:128MB 转速:7200转无故障工作时间:250万磁技术:PMR传统垂直磁记录,非SMR叠瓦盘最关键是巨大的价格差。刚出来的时候行货价格是2500左右。后来8T慢慢停产了,新盘改为普通的空气盘了,充氦气的库存盘反而涨价了,京东唯一一家报价2938元。而淘宝的价格明显更超值。目前全新库存大概是1500元左右,还缺货。PY硬盘,这个款式多为2016、2017年的旧货,通电时间大概2万小时左右。我找的这家号称是服务器下来的,通电时间5000多小时,2018年的。鉴于之前日立PY硬盘的体验出色,于是节前下了一单,拼拼运气。实测因为等快递恢复,实际拿到手已经是节后很久了。开箱仔细一看,有点小问题。两个盘的贴纸完全不同,一个是ALE600,一个是ALN600。ALN600上面有两张标签,明显还有一个上家。它标签上的序列号和实际电脑测试显示的序列号不一致。据商家说,这是上家自行贴纸的,实际是一批的,都能用 (─.─
HUH728080ALN600与HUH728080ALE600区别H = HGSTU = UltrastarH = 氦气(S 代表标准型)72 = 7200 RPM80 = 总容量 — 8TB (8000GB)A = 代次代码 L = 26.1mm Z 轴高度42 = 接口、4Kn SAS 12Gb/s(52 = 512e SAS 12Gb/s、E6 = 512e SATA6Gb/s、N6 = 4Kn SATA 6Gb/s)0 = 保留 0 = 即时安全擦除N6代表的是4Kn,即4k扇区格式。E6代表是代表512e扇区格式。原生 4K 硬盘可增加资料保存的安全性,具备自动纠错功能。考虑到250w无故障时间,日常使用几乎无差别,普通用户可以忽略。目前我的硬盘都插在2018年购买的麦沃MAIWO K305BU3 4口硬盘底座上使用的。本次购买的2块日立8T硬盘,拿到后插在上面用DiskGenius(WIN10 1709操作系统)进行格式化,4K对齐。后续的速度测试也是在它上面完成。这个硬盘底座的表现超出预期,价格便宜量又足,推荐。软件实测,通电时间都为5000小时,不错。两块硬盘ATTO速度表现很一致。ALE600测试的时候忘记关闭QQ管家等APP了,所以开头有一点抖动。ALN600的表现稳定。DiskMark的速度,4K随机有点差异。两个硬盘的健康度不错,开心 (^o^)到WD的官网,查了一下两个硬盘的保修情况。其中ALN600标签上的序列号明显是自己编的。按照测试软件显示的实际序列号,两块硬盘选中国/中国香港/台湾都查不到保修信息。整盘扫描太耗时间,还在进行中,希望一切安好 O(∩_∩)O哈哈~【补充】2020年2月19日两块硬盘全盘扫描完成,全绿。目前正常使用中。阿明Amin 「原创」http://Blog.sina.com.cn/netsurfenetsurfe@qq.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格硬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