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的幼儿万能导入儿歌方法有哪些?

儿歌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儿歌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  准备:  白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或者玩具3—4个,黑板一块。  过程:  一、导入,产生兴趣  1、宝宝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测一番后,配班老师走出来和蚂蚁打招呼。)  2、蚂蚁来呀来,蚂蚁来呀来。我们一起来喊喊。  二、游戏中学习儿歌  1、咦,蚂蚁怎么不过来啊?我们来问问它怎么了?  2、哦,原来蚂蚁是饿了,瞧,老师给他准备了什么?(拿出准备好的饭菜)哇,好香啊。猜猜看是什么?  3、(把布揭开问,并给幼儿看)什么饭?(蛋炒饭)什么菜?(炒青菜)  总结:原来老师给蚂蚁准备了它最喜欢吃的蛋炒饭和炒青菜。  (蚂蚁慢慢爬过来说:“好香啊,那我用什么吃啊?)  4、对啊,蚂蚁用什么吃啊?赶紧给蚂蚁想想办法。  5、瞧、老师给蚂蚁准备了一双筷子,用毛竹做成的筷子叫毛竹筷。  什么筷,毛竹筷。(连续说几遍)蚂蚁给你。(蚂蚁边吃边说:“真香,我一定要吃个饱,然后摸摸肚子说:“吃抱了。还有那么多,吃不完,怎么办?)  6、“吃不完怎么办?”宝宝们,赶紧帮忙想办法。  7、对啊,吃不完搬回家。(蚂蚁说:“还有那么多的饭和菜我可搬不动”。)  8、来,我们一起来帮蚂蚁搬。(蚂蚁带头说:“吃不完,搬回家。哼哟哼哟搬得欢)  三、出示图片,输入完整。  1、老师把刚才我们逗蚂蚁吃饭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整体输入,并逐一出示范图片)  2、我们一边看着图片,一边来把儿歌读一遍吧。(2到3遍,外加动作)  3、我们一起再来逗逗蚂蚁,好吗?(交换角色)  四、经验迁移  1、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呢?  (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编新的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我们把这个逗蚂蚁的儿歌去教别的小朋友,让他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  附: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蛋炒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吃不完,搬回家,  哼哟哼哟搬得欢。  儿歌教案 篇2  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准备:  1、三只金鱼缸(分别放一、二、许多金鱼)  2、音乐《找朋友》  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发出叹气声)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是谁在叹气呢?  2、(出示一条金鱼)师:是谁呀?它为什么叹气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词:孤孤单单)  3、师:你想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4、(出示两条小金鱼)师:瞧!老师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呀?想想看,它们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5、师:你们还想帮它们找朋友吗?  (出示许多小金鱼)师:瞧!这里有几条小金鱼呀?(许多)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二、欣赏儿歌《小金鱼》  师:小朋友说的真棒!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师: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也来读一读刚才自己编的好听的儿歌,好吗?(幼儿边看实物边进行朗诵儿歌)  3、根据儿歌进行表演。(加以动作,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三、教师小结。  1、师:小朋友,你们看,许多小金鱼在一起多快乐呀,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爸爸、有妈妈,亲亲热热到在一起,好幸福呀!  2、师:你们想不想扮演小金鱼呀?(请小朋友挂上金鱼胸饰,在音乐《找朋友》中游戏。  师:小鱼宝宝,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我们一起去玩吧。(听音乐《小鱼游》)  附儿歌《小金鱼》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两段体歌曲,理解两段体歌曲的特点。  2、引导幼儿感受六一欢快的气氛及歌曲明快的节奏。  3、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律动:《挤奶》、《北京的金山上》、《我的身体》。  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音真好听》、《雨点沙沙》。  二、由与幼儿一起讨论六一节日,引起幼儿学唱歌曲的欲望。  师:星期二是什么节日啊?那你们知道六一是怎么来的吗?想不想知道呢?(教师讲解一下六一的来历)六一是这样来的,很多地方的小朋友都在庆祝自己的节日呢?还记得我在那天搞什么活动了吗?(讨论幼儿那天的的活动,以让幼儿的情绪兴奋)  三、欣赏新歌曲的旋律。  1、我们在六一那天快吗?,我们都是在庆祝什么节日呀?(引导幼儿说出是庆祝六一,引出歌曲名字)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歌的名字也叫做庆祝六一呢?你们想不想学习呢?我们一起庆祝六一,庆祝你们的节日好吗?  2、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它的名字叫什么呢?你们听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幼儿说出是很欢快的感觉)  教师再次弹奏歌曲。有意的引导幼儿去感受音乐的美。  3、师:你们听出整首歌里面都什么不一样的吗?从头到尾的的旋律是一样的吗?(教师讲解这首歌曲每一节的不一样,让幼儿明白每一小节的感情,让幼儿想想该如何演唱歌曲)  四、幼儿初步学歌曲。  1、教师弹琴唱歌,让幼儿跟着轻声跟着唱歌。  2、使用大声朗诵和加上动作的方法,让幼儿熟记歌词。  师: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歌词。(同时教师要做相应的动作,以便更好的让幼儿理解歌词。  3、幼儿跟唱歌曲。  4、分组唱歌——集体演唱。  五、评价幼儿活动情况,复习《逛公园》,结束活动。  儿歌教案 篇4  儿歌:洗小手  提示:  1.培养托儿情绪愉快地和同伴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正确洗手的方法。  2.如托班人数较多,分两次让托儿洗手,主班老师可带领部分托儿玩游戏,配班老师带领小朋友进盥洗室洗手。  玩法:  1、托班幼儿围坐在一起。  2、念(1)句时,托儿双手手心向上,跟着节奏念儿歌,上下抖动4下;念(2)句的前半句时先做卷左(右)边袖子的动作,念(2)句的后半句时做卷右(左)边袖子的动作;念(3)、(4)句时左手在上,搓搓左手的手心,搓搓左手的手背;念(5)(6)句时右手在上,搓搓右手手心,搓搓右手手背;念(7)句时双手十指交叉抱好;念(8)句时用力甩三下。  准备:托儿已会念儿歌“洗小手”。  附儿歌《洗小手》  (1)洗小手,洗小手,  (2)先卷袖子后洗手,  (3)手心搓一搓,  (4)手背搓一搓,  (5)换只手,  (6)再搓搓,  (7)抱起来,甩三下,  (8)一、二、三。  儿歌:新房子  目标:初步理解儿歌中的内容,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学念儿歌。  准备:  1、教学挂图。  2、小狗、小猫、小鸭的动物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新房子操作卡片。  过程:  一、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内容。  师:在一片森林里,住着三只可爱的小动物,这一天,三只小动物一起造了一座新房子,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座新房子漂亮吗?(出示教学挂图)这么漂亮的房子里都住着谁?(小狗、小猫、小鸭)这幢房子一共有几层楼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一共有三层楼,这三只小动物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里,我们来看一看最下面住着谁?最上面住着谁?中间住着谁?  二、师:老师把这幅图片编了一个很好听的儿歌,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儿歌的名字叫《新房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三、师:这首儿歌好听吗?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这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说一说好吗?(师幼共同将儿歌念一遍)  四、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幢新房子,可是还没有小动物住进去,我们来请这三只小动物住进去好吗?(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将小动物卡片贴在新房子里)  五、老师这幢房子里都住进了小动物,你们的新房子里还没有小动物住进去呢,现在请宝宝们把小动物住到你们的`新房子里好吗?  儿歌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教幼儿初步掌握并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让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出正确的儿歌,丰富幼儿的词汇“快活、错——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准备:  1、与儿歌内容相符的课件、(备用挂图)。  2、动物图片、画纸若干、(与幼儿人数均等)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看卡片做相应的动物动作。  2、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儿歌《错了歌》。“小朋友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错了歌》,咱们一起来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放课件,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儿歌的内容。提问:  ①儿歌里都有谁?  ②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学词“快活”。  ③听了儿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学词“错”。  2、学习儿歌:  ①教师采用整体教法教幼儿朗诵儿歌。  ②幼儿练习朗诵儿歌,教师指导纠正不足。  ③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内容。  3、游戏“找错”:  ①引导幼儿把诗歌中的错误纠正过来。说一说应该怎样才对?  ②请幼儿动手将老师准备的动物图片粘贴到画纸上适当的位置。  4、请幼儿根据改过来的图片内容创编新儿歌。学词“对”。  5、幼儿完整的朗诵原儿歌和新创编的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学习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小朋友们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了《错了歌》,创编了《对了歌》还学了词语“快活,错——对”,以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事物,千万别闹出笑话了。”  2、结束活动请幼儿休息。  儿歌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运”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和多种活动,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二、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三、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课文。(学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图片导入,引出儿歌主人公  1.创设活动,学习生字  出示森林王国图片。  情境语提示:同学们,今天,森林王国要召开一年一度的展示会。现在我们快点坐上开往森林王国的列车,一起出发,好不好呀!(配上火车声)  2.学习动物名词  (1)出示小动物图片  师:本次参加展示会的是森林王国的6种小动物。大家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呀?  (2)出示6种小动物图片,依次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  (3)齐读动物名称  师: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起叫出它们名字,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过渡:其实呀,小动物的名字,和它们在展示会上展示的本领,都藏在了一首儿歌里。而这首儿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动物儿歌》。跟吴老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5.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圈出6个小动物的名称(PPT展示开课时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3.PPT出示儿歌全文,边请学生回答老师边用圆圈依次一句句圈出(孩子们圈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第一句,你圈出的是哪种小动物的名称呢?……)  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特点,发现规律(虫字旁,形声字)  过渡:而这六个小动物的名称里,还藏着6个本课的生字宝宝,请同学们对照认字表看一看,是哪6个生字宝宝呢?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六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有虫子旁)  为什么都有虫子旁啊?(哦,虫子旁都与小动物有关)  这些字除了都用左边的虫字旁来帮忙提醒我们,它们的意义都与小动物有关之外,他们的右边这个字也在帮忙提醒我们,这些字的读音就和右边的字差不多,像这样,左边提示意思,右边提示读音的字,就叫做形声字。(板书形声字)  5.生字游戏:摘苹果  (这6个生字宝宝,还都藏在一棵苹果树上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把它们摘下来,教大家读一读呢?请同学上台摘苹果,并教读)  (三)通过提问,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小动物们分别展示了什么本领?  ①蜻蜓:读;表演“展翅飞”(个人表演;全班表演)  ②蝴蝶:学习“迷”,“藏”  ③蚯蚓:注意“造”(走之+告)  ④蚂蚁:食,粮(就是粮食的意思。食=人+良;粮=米+良)  ⑤蝌蚪:游得欢⑥蜘蛛:重点学习“网”(甲骨文;组词)  ②——⑤重点字词学习完后,要再读那一行诗  2.开火车,熟悉本课所有生字  3.齐读儿歌  4.边做动作边读  (四)扩展提升,仿写练习  1.通过PPT展示总结:本首儿歌,每一行的句式都是——谁+在哪里+做什么。  2.让学生也按这个句式仿写,说一说。(通过图片给予一定仿写提示)  (五)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教学“欢”  (1)“欢”的结构是什么?(左右结构。)  (2)注意:①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又字旁,有变化,捺笔变成小小点。)②右边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练写两个(评讲)  儿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我让本课的一些词语宝宝都集合在了一起,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给大家1分钟时间,待会没有拼音的帮助看谁读得准。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  (生练读——同桌互相检测,指名读词语。)  6.再指名读,并扩词练习。  7.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3.齐读课文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间、迷、造、运”,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  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  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间()迷()造()  运()池()欢()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5动物儿歌》,请跟老师口述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  二、归类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自己读一读。  2.思考: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特点?  3.说一说还认识那些带有虫字旁的词。  4.巩固形声字的特点,拓展识字。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反复连读,指导背诵  1.听读表演,整体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熟读课文,连说学写  (1)说说平时看到的蜻蜓与蝴蝶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加入动作朗读,体会“展翅飞,捉迷藏”的不同含义。  (3)观察蚂蚁运粮食的方便,用“小蚂蚁,你们真——呀”的句式练习说话。  (4)带着对蚂蚁敬佩之情自由连读,这名朗读。  (5)指导朗读“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6)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蜜蜂采蜜  五、拓展延伸  课后在父母带领下观察其他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试着用课文的儿歌形式编一编。  儿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  1、教师伸出一共手指:让小朋友想一想一共手指头可以变什么?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一个手指头呀,就像毛毛虫呀,爬爬爬)  2、师:两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两个手指头呀,就像小白兔呀,跳跳跳。)  3、三个手指头又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总结前三句儿歌,带小朋友练习仿编儿歌。  四、完整欣赏学习儿歌《手指儿歌》  师: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儿歌《手指儿歌》(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2遍)  五、巩固提升  1、分组表演  2、创编儿歌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会处于混乱中,于是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学习儿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儿歌。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创编儿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  儿歌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感受其节奏、韵律。  2、认读汉字:杂货店洗钟表饭  3、激发幼儿仿编儿歌的愿望。  活动准备:带有节奏型的儿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儿歌——大街上  提问:  (1)、儿歌里人们开了那些店,这些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认读:杂货店、洗、钟表、饭  (2)、如果让你开一家店,你最想开什么店?为什么?  3、再次欣赏后  提问:这首儿歌与我们平时学的儿歌在念法上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跟随录音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  4、出示带有节奏型的儿歌内容让幼儿学习  流程:由慢——快——用铃鼓伴奏  5、集体仿编一x长的儿歌《大街上》  6、延伸活动:  创造、想象画——大街上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求知欲强,他们看到自然界中和生活中不理解的地方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用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作为素材,让幼儿大胆提问并尝试用绘画和记录的方式学习仿编儿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幼儿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他们从小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乐意向“小问号”学习,培养爱动脑、多提问的良好习惯。  2、复习并尝试仿编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3、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愿意积极争当“小问号”,增强求知欲与好奇心。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小问号》的插图、“?”教具、记号笔人手一支、16开白纸若干张、KT板一块、“问号大王”x一个、糨糊等。  活动过程  1、利用故事和儿歌导入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师:(出示“?”教具)这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幼:这是小问号,表示提问题。  师:对了,这是小问号,我们提问题的时候就要用到它。一起跟“?”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小问号你好!  师:(代替小问号回答)“小朋友们好。”  此环节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呈现形象化的小问号宝宝,旨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小问号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想。  教师一边出示教学挂图,一边讲述故事《小问号》。  抓住幼儿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将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置于故事之中,并利用故事插图,帮助幼儿很快熟悉故事内容,为幼儿回忆故事中小刚的问题奠定基础。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呀?  幼:《小问号》。  师:故事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他提出了哪些问题呀?  幼:叫小刚。他问早晨醒来为什么要穿衣服?为什么要刷牙?  幼:天为什么会下雨?穿上雨衣身上就不会淋湿吗?  幼: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师:你们喜欢小刚吗?为什么?  幼:喜欢,因为他会问好多好多的问题。  幼:他问的问题我们也想知道答案。  借助非常形象的教学挂图,幼儿很容易地就回忆起了故事中的问题,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也想当个聪明的孩子。  师:我们也学过一个有关‘小问号’的儿歌,儿歌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呀?  幼:李苗苗。  师:我们一起把这个儿歌说给小刚听听吧。  师幼共同朗诵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通过复习,不仅再现了儿歌的内容,还为下面仿编儿歌埋下了伏笔。  2、幼儿尝试提出问题,并仿编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1)激发幼儿当“小问号”的兴趣。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小问号”呢?  幼:想。  师:那么你们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幼:为什么医生的衣服和帽子上都有一个红‘+’字呢?  幼:为什么西瓜里会有种子?  幼:为什么蝴蝶会在天上飞?  (2)幼儿各自以绘画的形式问“为什么”。  师: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用记号笔和白纸记录下来,画的时候要注意画面大一些,让别人一看就能明白你提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在布局、构图上给幼儿以适当指导,并鼓励幼儿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  鼓励组内幼儿互相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  此环节中,有的幼儿画了一只猫去追老鼠,有的画了太阳和月亮……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情绪高涨,连平时不怎么喜欢画画的小朋友也大胆地用纸和笔提出问题。  (3)师x流各自提出的问题。  请3~4名幼儿将自己画的问题拿到前面,展示给同伴看并提问。  老师鼓励幼儿从多角度提问题,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自己的问题。  幼:为什么小鸟会在天上飞?为什么猫要去捉老鼠?为什么小鸡喜欢吃虫子?为什么人不能飞上天?  幼:为什么西瓜里会有种子?为什么买东西要给钱?为什么大树会长那么高?为什么鱼会在水中游?  (4)师幼共同仿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来给问题提的多的小朋友戴上“小问号”头饰,把他的名字和提出的问题一起编到儿歌中。  师请一名幼儿上台,展示他的问题。  幼:我班有个xx,大家叫他小问号。他问老鼠为啥会怕猫?为什么秋天果树上会结果实?为什么地球是彩色的?为什么糖吃多了会蛀牙?老师听了微微笑,夸奖xx肯动脑。只要大家勤学习,将来一定会知道。  师:真不错,我们一起为xx鼓鼓掌。  再请若干名名幼儿上台展示问题,集体仿编儿歌。  仿编诗歌将整节活动推向了x,当听到全班小朋友将自己的名字编入到了儿歌中时,他们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显得非常神气。其他没有上台的幼儿也非常活跃,羡慕那些同伴可以将自己的名字编入儿歌,平时胆小的幼儿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3、布置“小问号”专栏,引导幼儿尝试相互寻求问题的答案。  请幼儿将自己画出来的问题贴到KT板上,布置“小问号”专栏。  师:今天,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幼:知道。  幼:不知道。  引导幼儿互相探讨别人提出的问题。  幼:我知道燕子的尾巴为什么像剪刀一样?因为燕子在天上飞的时候,剪刀一样的尾巴能帮它掌握方向,保持平衡。  师:对于不知道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呢?  幼:可以上网查。  幼:可以回家问爸爸妈妈。  幼:可以看图书和电视。  师:小朋友们真棒!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你们已经知道了,有些问题的答案你们还不知道。回家后,可以对你感兴趣的问题尝试寻求答案。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幼儿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寻求问题的答案,让幼儿做到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寻求问题的答案。  儿歌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相反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2.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  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教学准备:  1.幼儿用书。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 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请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  (1)幼儿交流画面内容。  (2)幼儿初步理解“相反”的含义。  教师:你们在图片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事?谁来说一说?(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帮助幼儿初步初步理解“相反”含义)。  (3)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2.幼儿学习儿歌:相反国。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边听。  (2)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学习儿歌两遍。  (3)用动作辅助的方式朗诵儿歌。  3.游戏:相反国里说相反。  (1)教师提出要求,引发幼儿游戏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一个词,其他幼儿接相反的词。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课情。  2.回家寻找相反的物品。  教案评析:  这是一个选材较好的特色童谣,利用多媒体课件,孩子在说说、听听、学学中,生动趣味的高密度练习中,学会了有节奏地念童谣,知道了一些反义词。游戏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活动选材大胆却合适,形式简单却生动,教具高效新颖,引导为主却无痕。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落实,师幼有效互动以及教师教育机智的美。  儿歌教案 篇11  【教案准备】钢琴。  【教案过程】  一、活动导入,发声练习(价值点:打开歌喉,建立音乐常规)  1、发声练习《问好歌》。  2、复习歌曲《秋叶》。  3、要求:演唱歌曲时能表现出强弱变化。  二、学唱歌曲《风爷爷》  引导语:刚刚我们唱的歌曲中树叶都落下来了,那你们知道是谁把这些树叶吹落到地上的呢?(风)  过渡语:是呀,风爷爷让树叶都落在了地上。追问:你们喜欢风爷爷吗?为什么?  小结:有人喜欢风爷爷,因为它能让树叶落下来,能让小雨点从天空掉下来,能给我们带来凉爽。有时候不喜欢风爷爷,可能是因为风爷爷脾气不好,变的太大了,给我们带来了不方便。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风爷爷的歌曲,听听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  (一)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关键提问: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比较好)音乐听上去感觉如何?  小结:今天风爷爷心情比较好,可能刮的是小风,所以感觉开心的,舒服的,轻松的。  (二)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对风爷爷说了什么?  小结:风爷爷风爷爷你在哪里。风来了我不怕,风爷爷风爷爷你快来吧。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听随音乐学唱歌曲。  2、分男女生演唱。  三、表达表现(价值点:放松身体,尝试用肢体表现风爷爷吹来时事物的变化)  引导语:风来了很多东西都会随风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用舞姿告诉大家风爷爷来了吧。  教师示范,每句话开始时飞舞,最后一个字摆造型。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飞舞的?什么时候停下来的?  小结:原来,要听清楚乐句,每一句话开始时飞舞,唱到每句话最后一个字时摆造型。  要求:  1、可以多一些翩翩起舞的动作,可以是旋转的,可以是移动的····  2、每句话结束时用造型定格。  3、可以和同伴合作表现。  儿歌《风爷爷》  风爷爷,风爷爷,  你在哪里?  风爷爷,风爷爷,  你在哪里?  我不怕,我不怕,  我不怕,我不怕,  风爷爷,风爷爷,  快快来吧!  儿歌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树叶落下时飞舞的姿态。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过周围的落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你们知道树叶宝宝会怎样?(离开大树妈妈)  师:树叶宝宝是怎样离开大树妈妈的?(请幼儿想象一下树叶是怎么落下的)  1.教师出示一片树叶,请幼儿观察一下树叶掉下来的姿态。  2.请幼儿观察后用肢体动作模仿、展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其音乐的节奏美。  1.倾听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落下来轻、慢的节奏。  2.欣赏歌曲,教师进行理解性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重点理解歌词:树叶到处飞呀飞。  师:小树叶会飞到哪儿?(理解“到处”的含义)  师:请你扮演小树叶,到处飞呀飞。(理解“到处飞呀飞”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词。  1.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唱(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在初步学会歌曲的情况下,与幼儿一起边唱歌一边做游戏。  1.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小树叶飞舞的动作。  2.提出表演规则,丰富歌表演内容。  ①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表现小树叶停下来后的各种姿势。  师:唱到最后一句“秋天多可爱”时,要停一下,摆一个漂亮的造型动作。  ②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歌表演规则,进行完整“歌表演”,教师根据幼儿最后一个“小树叶”造型动作进行简单评价,引导幼儿摆出各种“与众不同、有创意”的造型动作。  儿歌教案 篇13  活动设计背景  有些小朋友在公园玩时,会折断小树枝玩弄,不爱护花草树木。通过学习《小树苗》儿歌,让幼儿体会自然环境的美,增强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小树苗》儿歌,让幼儿欣赏、想象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2、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意思,培养幼儿有感情朗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幼儿爱护环境意识。认识字:为、比。  活动准备  1、儿歌挂图《小树苗》。  2、识字卡片:为、比。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 欣赏挂图《小树苗》,引出话题。  老师介绍图片内容,指导幼儿观察挂图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二、教学儿歌内容。  1、放儿歌《小树苗》 录音带,让幼儿欣赏儿歌。  2、师:小树苗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儿歌里有什么人物?  3、带领幼儿朗读儿歌。  4、观察图片,老师提问,幼儿回答:  (1)、小树苗像什么?  (2)、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3)、谁为它唱歌?  (4)、谁和它比长高?  5、认识字:为、比 变魔术游戏认读字宝宝:为、比 用卡片闪读,培养幼儿反应能力。  儿歌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买菜》,感受和家人买菜的乐趣。  2、变化角色和买菜的品种,大胆创编儿歌。  环境创设  菜篮子,各种蔬菜  重点与  难点  能变化角色和菜的品种大胆创编  一、谈话导入  你去过菜场吗?是和谁一起去的?  你们在菜场买了些什么菜呀?  你们是怎么把菜拿回家的?  小结:和家人一起出去买菜真有趣,买了好多好吃的菜回家喽。  二、欣赏儿歌,熟悉儿歌内容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名字叫做《买菜》  星期天,大晴天、小乖乖,上大街、陪奶奶,去买菜、青菜、豆腐、鱼、肉、蛋,嘿呦嘿呦抬回来。  提问:谁是小乖乖(儿歌里的小朋友)  和谁去买菜?买了什么?为什么嘿呦嘿呦抬回来?(因为买的菜很多)  如果买的少还用抬吗?可以用什么字?(用拎、提)  一起来念儿歌,要念出买菜开心的感觉。  三、创编儿歌  你和谁一起去买菜的?买了什么菜?我们也把自己买菜的过程编成儿歌念出来。  儿歌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发准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3.集体学念儿歌: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儿歌教案(精选15篇)】相关文章:精选小班儿歌教案模板八篇03-02小班儿歌春天来了教案03-08小班儿歌《春天来了》教案03-08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汇总八篇03-13小班儿歌教案锦集五篇03-12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汇总九篇03-07小班儿歌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05托班儿歌教案合集八篇02-14关于小班儿歌教案汇编5篇02-10关于小班儿歌教案范文五篇03-11
小班儿歌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连贯的说出儿歌的内容。  2、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理解并朗诵儿歌内容。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儿歌琅琅上口的特色。  【活动准备】  皮球铃鼓等图片,瓶盖,镜子等圆形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圆形图片:这是一个神奇的圆,它会变魔法,他能变成很多东西,我们一起说:圆圆圆。  二、基本部分。  1、以问答式学习儿歌,同时丰富词汇:铃鼓,挂钟。  小朋友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吗?(出示一些事前准备的圆形物品图片)引出儿歌需要的图片。  (对于铃鼓,挂钟等幼儿不熟悉的词汇,要带领幼儿朗读)  (引出图片后)现在我们知道皮球,铃鼓,挂钟,盘子  都是圆的了,我们一起来说:皮球圆圆,铃鼓圆圆,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最后引出橘子,大家来看看句子是什么形状的?(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2、教室先朗读一遍儿歌,再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来一遍。  3、为儿歌取名。  师:我们说的都是什么形状的东西?那这首儿歌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呢?  4、改编儿歌: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改编吧。(拿出刚刚使用过的物品)  三、结束部分。  扩散经验。  师:除了儿歌里说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我们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圆的东西,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吧!  儿歌:《圆圆圆》  圆,圆,圆。  皮球圆圆,铃鼓圆圆。  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念儿歌。  2、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学过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1、以手指游戏导入课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手心手背》。  (2)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手指游戏《乒板儿》。  2、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手指变化。  (1)引导幼儿先伸出一个手指头,想一想可以变成什么?  师:“我们先伸出一个手指,动一动,想一想,象什么?”  启发幼儿伸出食指一弯一伸,变成“毛毛虫”,然后学说: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引导幼儿依次伸出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玩一玩,做一做,分别变成“小白兔、小花猫、花蝴蝶、大老虎”。  (3)指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3、完整学念儿歌。  (1)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地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2)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的时候,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有趣。  4、创编儿歌。  (1)师:“一个手指头还能变成什么?”(请幼儿想、说)  (2)以此方法创编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的`儿歌句子。  (3)老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内容来跟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5、结束活动。  师:“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很多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编、玩玩。”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树叶落下时飞舞的姿态。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过周围的落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你们知道树叶宝宝会怎样?(离开大树妈妈)  师:树叶宝宝是怎样离开大树妈妈的?(请幼儿想象一下树叶是怎么落下的)  1.教师出示一片树叶,请幼儿观察一下树叶掉下来的姿态。  2.请幼儿观察后用肢体动作模仿、展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其音乐的节奏美。  1.倾听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落下来轻、慢的节奏。  2.欣赏歌曲,教师进行理解性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重点理解歌词:树叶到处飞呀飞。  师:小树叶会飞到哪儿?(理解“到处”的含义)  师:请你扮演小树叶,到处飞呀飞。(理解“到处飞呀飞”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词。  1.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唱(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在初步学会歌曲的情况下,与幼儿一起边唱歌一边做游戏。  1.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小树叶飞舞的动作。  2.提出表演规则,丰富歌表演内容。  ①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表现小树叶停下来后的各种姿势。  师:唱到最后一句“秋天多可爱”时,要停一下,摆一个漂亮的造型动作。  ②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歌表演规则,进行完整“歌表演”,教师根据幼儿最后一个“小树叶”造型动作进行简单评价,引导幼儿摆出各种“与众不同、有创意”的造型动作。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目标:  1、学习用海盐方言说,理解中方言“要好”“兜”“龙王庙”等特定的含义。  2、通过学学、念念体验的幽默诙谐,感受以前人们对小辈的殷殷希望的情感。  准备:船、桨、龙王庙、香炉、蜡烛、活鱼一条。锅子、碗。  重难点:把孩子带入一定的情境,理解的.内容,感受中的情感。  过程:  一、“摇摇船”引入:  师:小朋友,上次我们摇着船到外婆家去采枇杷了,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幼:摇摇船,摇摇船,摇到外婆啦,摇到外婆啦去做点啥?摇到外婆啦去采枇杷,枇杷只开一朵花,结了一只坏枇杷,坏枇杷要来做点啥?拐拐三岁半个小囡啦!  师:上次到外婆家去真开心,今天外婆又来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了。  二、情景表演:摇啊摇,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1、情景表演设计:  外婆:囡囡,快点到外婆啦来,外婆买根鱼来烧烧给囡囡吃  囡囡(执教老师扮演):好,来哩!囡囡摇船来。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啦。(外婆在烧鱼)  囡囡:外婆,你对我真要好。外婆,你烧鱼烧来头不热来尾巴焦(嬉笑)(外婆将鱼盛到碗里,嘴里说“兜了,兜了”)  外婆、囡囡:哎呀,跳了跳了,跳到龙王庙去了,哎呀,香炉、蜡烛全打掉,全打掉!  2、完整倾听  (1)、外婆真有趣,她做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烧鱼,鱼跳走了)  (2)、以前的人们把这件有趣的事情用好听的说个大家听:(教师用方言朗诵)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真要好,买条鱼来烧。  烧来头不热来尾巴焦,兜到碗里跳呀跳  一跳跳到龙王庙,香炉蜡烛全打掉,全打掉。  3、理解中的方言及有关词汇的意义  (1)、方言“外婆”是谁啊?(外婆)你的外婆对你好吗?(好)那么,用海盐话怎么说“好”,你知道吗?(要好)。“摇啊摇”(以前没有汽车,很多时候都要摇船去做客)  (2)、动作演示“盛鱼”: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用海盐话怎么说?(兜)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兜鱼,兜饭,兜菜……  (3)、出示“鱼”,指“鱼头”说:这是什么?(鱼头),用海盐话说——同样,尾巴用海盐话说——  (4)、龙王庙、香炉、蜡烛的介绍:这个地方叫龙王庙,是以前的人们来说愿望的地方。我们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会许个愿,以前的人们会到龙王庙里去许愿,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宝宝能成为一个能干的人,他们还说:要让自己的小宝宝要象鲤鱼跳龙门一样勇敢,一样有本领。所以,他们还会把小鲤鱼放到龙门那个地方去,让它跳。  出示香炉、蜡烛:这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是香炉。香炉里可以插香,这是蜡烛,这些东西就象我们过生日的时候要插蜡烛一样,是许愿时候用的。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自编《画圆圈》,使诱饵初步懂得编的简单方法。  2、发展幼儿讲述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分别在圆形纸上画太阳、花、小鸭、蝴蝶、小鹿、气球、葡萄;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圈;大绒娃一个。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出示绒娃娃),她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她爱吃圆蛋糕、爱戴圆帽子、爱玩圆皮球、也爱画圆圈圈。元牙说,现在要和小朋友一起画圆圈圈,你们高兴吗?”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想象:圆圈会变成什么?发展幼儿思维。  教师:元元有个本领,能用源泉画出许许多多好东西。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元元能用圆圈画出些什么?(幼儿猜对后,出示元元的画)  2、学遍《画圆圈》。  (1)用谈话的办法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把元牙的画都猜对了。元元的'画有趣吗?为什么?(都是用圆圈组成的;还按一个圆,两个圆……七个圆的顺序排起来)。现在元元说想请小朋友们为她的圆圈编上一首,我想大家一定能满足她的要求。”  (2)告诉幼儿编的方法、要求。  教师:怎样摆弄呢?我们可以根据元元画的特点,编成优美的话,念起来又好听,又顺口。”  (3)教师示范编第一句:元元的第一张画画了几个圆啊?  教师可编:“画上一个圆,太阳放光彩。”  (4)幼儿练习编,教师组织幼儿评论。对编得好的给予肯定,编好一句齐读一句。七张画都编好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新编的话连起来念。最后教师启发幼儿为编尾句:圆圆真有趣,大家都来玩。”  (5)启发幼儿给取名字。  (6)集体朗诵自编的《画圆圈》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元元玩得有趣吗?元元用圆圈画了许多有趣的画。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方法。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重难点分析:  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袋一个,里面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  2、丰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导入  2、展开  3、结束  一 导入部分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 展开部分:  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图片,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三 结束部分  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四、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好朋友"。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挠痒痒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经验,每当挠痒痒都会发出愉快的笑声,而快乐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因此就设计本次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与同伴接触与交流,彼此成为好朋友,引发孩子对音乐感知和情感表达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会亲近同伴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2.运用有趣的动作,表现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与伙伴合作游戏  难点:区分花朵和毛毛虫的动作和音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指偶、花朵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学动作入场。  2.幼儿倾听歌曲,熟悉内容并模仿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1)听音乐,提问:歌曲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为什么笑?(出示毛毛虫及花朵,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做毛毛虫和花的动作。)  ( 2 ) 教师:哇!毛毛虫扭的可真好,毛毛虫刚才是怎么扭的,谁来试一试?如果你是花儿你是怎样笑的?(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部位来大幅度的扭,并带领幼儿练习。)  3.游戏:我给花儿挠痒痒。通过毛毛虫和花朵来示范“挠痒痒”的游戏玩法。  (1)第一次游戏:女孩扮演花儿,男孩扮演毛毛虫,幼儿合作游戏。  (2)第二次游戏:女孩扮演毛毛虫,男孩扮演花儿,让幼儿有表情有节奏的玩游戏。  (3)第三次游戏:幼儿自由选择毛毛虫和花朵的角色,听音乐做游戏,学会有礼貌的合作游戏。  4.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小班儿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说常见的礼貌用语,  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初步知晓小小手的用处  (材料准备)图片  活动重点: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游戏—小手哪里去了  2、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会干什么事?)  二、儿歌:小小手  1、示范儿歌  提问:儿歌李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2、利用图片再次示范  提问:我们仔细听听、看看小手还会做什么?  什么时候需要说“你好”“欢迎”“谢谢”“再见”?  为什么我们之间要说这些话?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3、学念儿歌  边动作边跟念  集体进行儿歌表演  小结:原来,平时和小朋友一起,可以用小手表示很多的意思,让朋友更喜欢你。  三、延伸部分:  小手还能干什么?小手还有些什么本领?怎样保护你的小手?  附儿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握握手。  “谢谢谢谢”拍拍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小班儿歌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使幼儿掌握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印有脚印的楼梯。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到动物园去要走一段楼梯。“小朋友,你们会上  下楼梯吗?”  二、学儿歌《上、下楼梯》  教师完整念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小朋友们走楼梯。向右走呀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小手扶着小栏杆,上楼梯呀下楼梯,安全第一要牢记!  提问:你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走楼梯?  三、念着儿歌,练习上下楼梯。  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两手不能扶楼梯扶手。  上下楼梯时,要顺着脚印的方向走。  四、组织幼儿分组练习上下楼梯,教师从旁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附歌词: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朋友们走楼梯。  向右走呀不拥挤,  一个跟着一个走。  小手扶着小栏杆,  上楼梯呀下楼梯,  安全第一要牢记!  小班儿歌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  ○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  活动准备:《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  互动问题:  1、画面上有什么?  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  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  教育要求:  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  2、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  互动问题:  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  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  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  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三、正式活动  互动问题:  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  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  教育要求:  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总结(集体讨论)  互动问题:  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  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育要求:  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  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  建议  ○可以将儿歌改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来表演。  ○可以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渗透。  附儿歌:小鸭找妈妈  一只鸭,两只鸭,  三只小鸭找妈妈,  四天前,五只小鸭跑丢了,  妈妈急得嘎嘎嘎,  到处喊,到处找,  究竟小鸭去哪了?  小班儿歌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相反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2.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  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教学准备:  1.幼儿用书。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 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请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  (1)幼儿交流画面内容。  (2)幼儿初步理解“相反”的含义。  教师:你们在图片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事?谁来说一说?(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帮助幼儿初步初步理解“相反”含义)。  (3)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2.幼儿学习儿歌:相反国。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边听。  (2)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学习儿歌两遍。  (3)用动作辅助的.方式朗诵儿歌。  3.游戏:相反国里说相反。  (1)教师提出要求,引发幼儿游戏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一个词,其他幼儿接相反的词。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课情。  2.回家寻找相反的物品。  教案评析:  这是一个选材较好的特色童谣,利用多媒体课件,孩子在说说、听听、学学中,生动趣味的高密度练习中,学会了有节奏地念童谣,知道了一些反义词。游戏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活动选材大胆却合适,形式简单却生动,教具高效新颖,引导为主却无痕。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落实,师幼有效互动以及教师教育机智的美。  小班儿歌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运”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和多种活动,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二、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三、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课文。(学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图片导入,引出儿歌主人公  1.创设活动,学习生字  出示森林王国图片。  情境语提示:同学们,今天,森林王国要召开一年一度的.展示会。现在我们快点坐上开往森林王国的列车,一起出发,好不好呀!(配上火车声)  2.学习动物名词  (1)出示小动物图片  师:本次参加展示会的是森林王国的6种小动物。大家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呀?  (2)出示6种小动物图片,依次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  (3)齐读动物名称  师: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起叫出它们名字,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过渡:其实呀,小动物的名字,和它们在展示会上展示的本领,都藏在了一首儿歌里。而这首儿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动物儿歌》。跟吴老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5.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圈出6个小动物的名称(PPT展示开课时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3.PPT出示儿歌全文,边请学生回答老师边用圆圈依次一句句圈出(孩子们圈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第一句,你圈出的是哪种小动物的名称呢?……)  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特点,发现规律(虫字旁,形声字)  过渡:而这六个小动物的名称里,还藏着6个本课的生字宝宝,请同学们对照认字表看一看,是哪6个生字宝宝呢?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六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有虫子旁)  为什么都有虫子旁啊?(哦,虫子旁都与小动物有关)  这些字除了都用左边的虫字旁来帮忙提醒我们,它们的意义都与小动物有关之外,他们的右边这个字也在帮忙提醒我们,这些字的读音就和右边的字差不多,像这样,左边提示意思,右边提示读音的字,就叫做形声字。(板书形声字)  5.生字游戏:摘苹果  (这6个生字宝宝,还都藏在一棵苹果树上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把它们摘下来,教大家读一读呢?请同学上台摘苹果,并教读)  (三)通过提问,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小动物们分别展示了什么本领?  ①蜻蜓:读;表演“展翅飞”(个人表演;全班表演)  ②蝴蝶:学习“迷”,“藏”  ③蚯蚓:注意“造”(走之+告)  ④蚂蚁:食,粮(就是粮食的意思。食=人+良;粮=米+良)  ⑤蝌蚪:游得欢⑥蜘蛛:重点学习“网”(甲骨文;组词)  ②——⑤重点字词学习完后,要再读那一行诗  2.开火车,熟悉本课所有生字  3.齐读儿歌  4.边做动作边读  (四)扩展提升,仿写练习  1.通过PPT展示总结:本首儿歌,每一行的句式都是——谁+在哪里+做什么。  2.让学生也按这个句式仿写,说一说。(通过图片给予一定仿写提示)  (五)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教学“欢”  (1)“欢”的结构是什么?(左右结构。)  (2)注意:①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又字旁,有变化,捺笔变成小小点。)②右边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练写两个(评讲)  小班儿歌教案 篇13  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我让本课的一些词语宝宝都集合在了一起,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给大家1分钟时间,待会没有拼音的帮助看谁读得准。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  (生练读——同桌互相检测,指名读词语。)  6.再指名读,并扩词练习。  7.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3.齐读课文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间、迷、造、运”,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  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  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间()迷()造()  运()池()欢()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5动物儿歌》,请跟老师口述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  二、归类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自己读一读。  2.思考: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特点?  3.说一说还认识那些带有虫字旁的词。  4.巩固形声字的特点,拓展识字。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反复连读,指导背诵  1.听读表演,整体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熟读课文,连说学写  (1)说说平时看到的蜻蜓与蝴蝶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加入动作朗读,体会“展翅飞,捉迷藏”的不同含义。  (3)观察蚂蚁运粮食的方便,用“小蚂蚁,你们真——呀”的句式练习说话。  (4)带着对蚂蚁敬佩之情自由连读,这名朗读。  (5)指导朗读“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6)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蜜蜂采蜜  五、拓展延伸  课后在父母带领下观察其他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试着用课文的儿歌形式编一编。  小班儿歌教案 篇14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感受其节奏、韵律。  2、认读汉字:杂货店洗钟表饭  3、激发幼儿仿编儿歌的愿望。  活动准备:带有节奏型的儿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儿歌——大街上  提问:(1)、儿歌里人们开了那些店,这些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认读:杂货店、洗、钟表、饭  (2)、如果让你开一家店,你最想开什么店?为什么?  3、再次欣赏后  提问:这首儿歌与我们平时学的儿歌在念法上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跟随录音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  4、出示带有节奏型的儿歌内容让幼儿学习  流程:由慢——快——用铃鼓伴奏  5、集体仿编一x长的儿歌《大街上》  6、延伸活动:  创造、想象画——大街上  设计意图  幼儿好奇、好问,求知欲强,他们看到自然界中和生活中不理解的地方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用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作为素材,让幼儿大胆提问并尝试用绘画和记录的方式学习仿编儿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幼儿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他们从小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乐意向“小问号”学习,培养爱动脑、多提问的良好习惯。  2、复习并尝试仿编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3、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愿意积极争当“小问号”,增强求知欲与好奇心。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小问号》的插图、“?”教具、记号笔人手一支、16开白纸若干张、KT板一块、“问号大王”x一个、糨糊等。  活动过程  1、利用故事和儿歌导入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师:(出示“?”教具)这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幼:这是小问号,表示提问题。  师:对了,这是小问号,我们提问题的时候就要用到它。一起跟“?”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小问号你好!  师:(代替小问号回答)“小朋友们好。”  此环节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呈现形象化的小问号宝宝,旨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小问号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想。  教师一边出示教学挂图,一边讲述故事《小问号》。  抓住幼儿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将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置于故事之中,并利用故事插图,帮助幼儿很快熟悉故事内容,为幼儿回忆故事中小刚的问题奠定基础。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呀?  幼:《小问号》。  师:故事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他提出了哪些问题呀?  幼:叫小刚。他问早晨醒来为什么要穿衣服?为什么要刷牙?  幼:天为什么会下雨?穿上雨衣身上就不会淋湿吗?  幼: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师:你们喜欢小刚吗?为什么?  幼:喜欢,因为他会问好多好多的问题。  幼:他问的问题我们也想知道答案。  借助非常形象的教学挂图,幼儿很容易地就回忆起了故事中的问题,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也想当个聪明的孩子。  师:我们也学过一个有关‘小问号’的儿歌,儿歌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呀?  幼:李苗苗。  师:我们一起把这个儿歌说给小刚听听吧。  师幼共同朗诵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通过复习,不仅再现了儿歌的内容,还为下面仿编儿歌埋下了伏笔。  2、幼儿尝试提出问题,并仿编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1)激发幼儿当“小问号”的兴趣。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小问号”呢?  幼:想。  师:那么你们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幼:为什么医生的衣服和帽子上都有一个红‘+’字呢?  幼:为什么西瓜里会有种子?  幼:为什么蝴蝶会在天上飞?  ……  (2)幼儿各自以绘画的`形式问“为什么”。  师: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用记号笔和白纸记录下来,画的时候要注意画面大一些,让别人一看就能明白你提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在布局、构图上给幼儿以适当指导,并鼓励幼儿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  鼓励组内幼儿互相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  此环节中,有的幼儿画了一只猫去追老鼠,有的画了太阳和月亮……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情绪高涨,连平时不怎么喜欢画画的小朋友也大胆地用纸和笔提出问题。  (3)师x流各自提出的问题。  请3~4名幼儿将自己画的问题拿到前面,展示给同伴看并提问。  老师鼓励幼儿从多角度提问题,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自己的问题。  幼:为什么小鸟会在天上飞?为什么猫要去捉老鼠?为什么小鸡喜欢吃虫子?为什么人不能飞上天?  幼:为什么西瓜里会有种子?为什么买东西要给钱?为什么大树会长那么高?为什么鱼会在水中游?  ……  (4)师幼共同仿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来给问题提的多的小朋友戴上“小问号”头饰,把他的名字和提出的问题一起编到儿歌中。  师请一名幼儿上台,展示他的问题。  幼:我班有个xx,大家叫他小问号。他问老鼠为啥会怕猫?为什么秋天果树上会结果实?为什么地球是彩色的?为什么糖吃多了会蛀牙?老师听了微微笑,夸奖xx肯动脑。只要大家勤学习,将来一定会知道。  师:真不错,我们一起为xx鼓鼓掌。  再请若干名名幼儿上台展示问题,集体仿编儿歌。  仿编诗歌将整节活动推向了x,当听到全班小朋友将自己的名字编入到了儿歌中时,他们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显得非常神气。其他没有上台的幼儿也非常活跃,羡慕那些同伴可以将自己的名字编入儿歌,平时胆小的幼儿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3、布置“小问号”专栏,引导幼儿尝试相互寻求问题的答案。  请幼儿将自己画出来的问题贴到KT板上,布置“小问号”专栏。  师:今天,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幼:知道。  幼:不知道。  引导幼儿互相探讨别人提出的问题。  幼:我知道燕子的尾巴为什么像剪刀一样?因为燕子在天上飞的时候,剪刀一样的尾巴能帮它掌握方向,保持平衡。  ……  师:对于不知道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呢?  幼:可以上网查。  幼:可以回家问爸爸妈妈。  幼:可以看图书和电视。  师:小朋友们真棒!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你们已经知道了,有些问题的答案你们还不知道。回家后,可以对你感兴趣的问题尝试寻求答案。  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幼儿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寻求问题的答案,让幼儿做到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寻求问题的答案。  小班儿歌教案 篇15  目标:  1、学习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  准备:  白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或者玩具3-4个,黑板一块。  过程:  一、导入,产生兴趣  1、宝宝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测一番后,配班老师走出来和蚂蚁打招呼。)  2、蚂蚁来呀来,蚂蚁来呀来。我们一起来喊喊。  二、游戏中学习儿歌  1、咦,蚂蚁怎么不过来啊?我们来问问它怎么了?  2、哦,原来蚂蚁是饿了,瞧,老师给他准备了什么?(拿出准备好的饭菜)哇,好香啊。猜猜看是什么?  3、(把布揭开问,并给幼儿看)什么饭?(蛋炒饭)什么菜?(炒青菜)  总结:原来老师给蚂蚁准备了它最喜欢吃的蛋炒饭和炒青菜。  (蚂蚁慢慢爬过来说:“好香啊,那我用什么吃啊?)  4、对啊,蚂蚁用什么吃啊?赶紧给蚂蚁想想办法。  5、瞧、老师给蚂蚁准备了一双筷子,用毛竹做成的筷子叫毛竹筷。  什么筷,毛竹筷。(连续说几遍)蚂蚁给你。(蚂蚁边吃边说:“真香,我一定要吃个饱,然后摸摸肚子说:“吃抱了。还有那么多,吃不完,怎么办?)  6、“吃不完怎么办?”宝宝们,赶紧帮忙想办法。  7、对啊,吃不完搬回家。(蚂蚁说:“还有那么多的'饭和菜我可搬不动”。)  8、来,我们一起来帮蚂蚁搬。(蚂蚁带头说:“吃不完,搬回家。哼哟哼哟搬得欢)  三、出示图片,输入完整。  1、老师把刚才我们逗蚂蚁吃饭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整体输入,并逐一出示范图片)  2、我们一边看着图片,一边来把儿歌读一遍吧。(2到3遍,外加动作)  3、我们一起再来逗逗蚂蚁,好吗?(交换角色)  四、经验迁移  1、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呢?  (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编新的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我们把这个逗蚂蚁的儿歌去教别的小朋友,让他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  附: 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蛋炒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吃不完,搬回家,  哼哟哼哟搬得欢。  小班儿歌教案 篇16  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准备:  1、三只金鱼缸(分别放一、二、许多金鱼)  2、音乐《找朋友》  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发出叹气声)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是谁在叹气呢?  2、(出示一条金鱼)师:是谁呀?它为什么叹气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词:孤孤单单)  3、师:你想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4、(出示两条小金鱼)师:瞧!老师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呀?想想看,它们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5、师:你们还想帮它们找朋友吗?  (出示许多小金鱼)师:瞧!这里有几条小金鱼呀?(许多)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二、欣赏儿歌《小金鱼》  师:小朋友说的真棒!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师: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也来读一读刚才自己编的好听的儿歌,好吗?(幼儿边看实物边进行朗诵儿歌)  3、根据儿歌进行表演。(加以动作,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三、教师小结。  1、师:小朋友,你们看,许多小金鱼在一起多快乐呀,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爸爸、有妈妈,亲亲热热到在一起,好幸福呀!  2、师:你们想不想扮演小金鱼呀?(请小朋友挂上金鱼胸饰,在音乐《找朋友》中游戏。  师:小鱼宝宝,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我们一起去玩吧。(听音乐《小鱼游》)  附儿歌《小金鱼》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小班儿歌教案】相关文章:小班儿歌教案02-18小班儿歌教案02-22小班幼儿儿歌教案11-05小班语言儿歌教案01-11小班儿歌教案:《春天》01-27小班儿歌蚂蚁教案04-25小班儿歌优秀教案03-30小班儿歌苹果教案04-24家的儿歌教案小班02-03冬至儿歌小班教案12-23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听听、说说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2.想象并表达小动物经过小路时的情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树叶印章、颜料、课件、空白小路、故事录音、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树叶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到了,树叶落下来了,今天老师把小朋友们都变成树叶宝宝,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飘飘,飘到地上啦(小朋友蹲下)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飘飘,飘到凳子上啦(小朋友和老师坐好)  二、欣赏故事《会响的小路》。  1.完整倾听故事一遍(放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关秋天的故事,想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听完后,老师要提问,小朋友一定要听仔细啊!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2.结合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  小刺猬走过小路,它在小路上做什么?发出什么声音?学学小刺猬的动作。  小白兔走过小路,它在小路上做什么?发出什么声音?学学小白兔的动作。  小蚱蜢走过小路,它在小路上做什么?发出什么声音?学学小蚱蜢的动作。  小刺猬对风儿说了什么?风儿是怎样跑过小路的?学学风儿的动作。  三、结合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我们一起完整的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到小路上来,它们在小路上做什么?  四、幼儿操作活动:《铺小路》  1.教师介绍材料,一起帮小动物铺一条五彩的小路。  2.教师示范  3.引导幼儿进行铺小路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故事小路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学习发准象声词:啪啪啪、莎莎莎、吱吱吱。  活动准备:  小路、小兔、刺猬、蚱蜢图片、PPT。  活动过程:  1、歌曲《秋叶》导入。  小朋友们,美丽的秋天来了,风儿一吹,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我们一起做树叶宝宝跳个舞吧!  2、游戏《秋风扫落叶》  刚才我们的树叶宝宝都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再来学一学树叶宝宝,老师来做大风,看看我们的树叶宝宝落在哪儿了?  3、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我们的树叶宝宝都飘到这来了,你瞧!(出示小路的图)小路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这可是一条神奇的小路,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1)我听见踩树叶的声音了,谁来了?(出示小兔子图片)小兔子到小路上来干什么?哦,小兔子来跳舞呢。它踩树叶会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呢?引出“小兔子,跳跳跳,啪啪啪,啪啪啪”(加动作表演)  (2)又有谁来了,瞧一瞧。(出示小刺猬图片)它身上有什么?小刺猬最喜欢干吗?他喜欢把身体缩成一个圆球,我们也学小刺猬把身体缩成一个球,在地上打滚哟。他在树叶上打滚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引出“小刺猬,滚滚滚,莎莎莎,莎莎莎”  (3)听,又来小动物了,看看是谁?你们认识吗?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哟,叫“小蚱蜢”,它最喜欢躺在树叶上休息了,树叶像它的什么?对了,像小床。摇小床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引出“小蚱蜢,摇摇摇,吱吱吱,吱吱吱”  (4)我们再来学一学小动物吧!  4、看课件欣赏故事  三个小动物玩累了,想听故事了,你们想听吗?(中间部分让孩子一起说)  5、结束活动  故事好听吗?想去小路上踩一踩吗?我们一起到前面的草地上去踩一踩,听听小草会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我们开火车出发吧!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寒冷的气候给幼儿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有的幼儿不能坚持上幼儿园,有的幼儿不愿意参加户外锻炼。同时冬季又是流感的季节,那么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环境适应能力尤为重要,冬天又是美丽的,冰雪会给幼儿带来新奇和惊喜,因此我设计了“冬天的小路”这节课,主要让幼儿感受雪景的美,体验冬日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雪的特征,感受雪景的美。  2、理解故事内容,能尝试表演出动物的不同特征。  3、丰富并理解词汇:“推”、“铲”、“扒”、“扫”  活动准备  1、下雪课件。  2、小铲、笤帚等  3、小猪、小鸭子、小花狗、小松鼠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想)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季节?(冬季)天空中有时下什么?(雪)下雪后周围景象有什么变化?小路变得 怎样了?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  师:在这条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想)  3、教师边操作教具边讲故事一遍《冬天的小路》。  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讨论:下雪了,大树、房子、大地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小路哪里去了?有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摔倒了?他们怎么样了?小松鼠是怎样做的?小动物用什么方法扫雪的?(幼儿模仿“推”、“铲”、“扒”、“扫”的动作,理解词义)他们扫完雪后,在小路上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4、表演故事  幼儿自选头饰表演故事  重点表演:“推”、“铲”、“扒”、“扫”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我们也和小动物一样到外面小路上去跳舞,好吗?教师带幼儿走出活动室。  四、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是让幼儿继续表演故事。  2、区角活动时让幼儿在阅读区继续讲故事“冬天的小路”。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动物去扫雪时的场景和快乐。  2、理解和学说动词:“推”、“铲”、“扒”、“扫”。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真倾听故事内容,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难点:在模仿的过程中了解了小猪—鼻子、小鸭—嘴巴、小狗—爪子、小松鼠—尾巴的明显特征。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白花,没人栽,随北风,遍地开,没根没叶没枝干,飘飘扬扬天上来。”  谈话引出故事:什么季节才能有雪花呢?下雪的时候路面会怎么样呢?大家走在雪地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欣赏故事PPT理解内容。  提问1:下雪了冬天的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提问2: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三、创设情境游戏表演。  结合故事整体欣赏故事,教师在适当地方停顿,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语言。  活动延伸:  感受快乐,小动物们团结起来力量大,我们一起和小动物跳舞吧。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美好的意境。  2、理解和学说动词:“推、铲、扒、扫”等,并乐于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1、黑板,故事背景图四幅,小猪、小鸭、等图片;故事课件,星星观察棒一根。  2、表演道具:猪鼻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等。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出故事。(引导法)  1、师:我们一起来说一个小动物怎样叫的儿歌吧!  2、师:小猪、小鸭、小狗、小松鼠是哪个好听的故事里面出现的?(回忆故事名字:冬天的小路)(破题法)  3、出示小动物。  师:下雪了,小路不见了,聪明的小动物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我们一起再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二、幼儿观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三、观察图片讲述。(发散法)  1、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师:很多小朋友都想起了这个故事,它就藏在这个绿色的小屋里,我们来看一看吧!  1)下雪了,大树、屋顶、小路都变成了什么样了?  2)小路不见了,有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摔倒了?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谁是第一个走来的?小动物们是怎么走来的?摔倒了就怎么样了?小松鼠叫小动物们来干什么?(放黑板后)  3)小动物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扫雪的?(图在上面放好)  观察图片身体部位突出的地方,理解小动物扫雪的方法。  如:小猪为什么用鼻子?  4)它们扫完雪后,心情怎样?在小路上干什么?  三、利用星星观察棒,师幼合作看图片讲述故事。(消化法)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故事中动作或动词部分由幼儿讲述。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都很喜欢这个故事,现在就请你把“小音箱”立直,眼睛跟着星星棒,打开小喇叭,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  四、理解和学说动词:"推、铲、扒、扫”  1、播放课件,分别呈现小动物扫雪的动作。  1)引导幼儿模仿“推”、“扒”、“扫”、“铲”雪的动作,理解词义。  师:你们很聪明,讲的非常棒,小动物也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来扫雪。我们来看看动画里他们是怎么扫雪的?小猪用鼻子怎么扫雪的?怎么推的?小鸭子呢?小狗呢?小松鼠呢?  2)拓展表达: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小动物是怎样扫雪的?(想象法)  师:这是谁?大象会怎么扫雪?大象会做什么?卷木头。大公鸡呢?狐狸呢?  2、游戏:扫雪。(放背景音乐)  1)引导幼儿自选道具,根据动物特征表演,加深对动词的理解。如猪鼻子,狗爪子,鸭嘴巴,松鼠尾巴,学着小动物扫雪。  师:下雪了,小动物们都来扫雪了,(出示猪鼻子等)这是小猪的鼻子,这是狗的爪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现在请你轻轻的来选一个戴好……(帮助幼儿戴好道具)我们一起来扫雪吧!  2)游戏结束后,说说怎么扫雪的。  师:小猪们,你们是怎么扫雪的?……  五、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你们真棒,把雪都扫干净了,这样人们走路的时候就不会摔倒了。谢谢你们!让我们休息一会吧!  2、共同收整道具。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能大胆想象,体验各种小动物走过秋叶铺成的小路的情景。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能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活动难点:  乐意联想,尝试用故事语言及肢体语言进行表述,体验小动物走过秋叶铺成的小路上的情景。  活动准备:  检验准备:  1、在活动前我组织过幼儿拾落叶、抛落叶,观察落叶被大风吹时是怎样在地面上滚动的;认识不同落叶的形状及颜色,并在落叶多的地方,领着幼儿在上面走,让幼儿仔细听自己走在落叶上,姿势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让幼儿模仿常见的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材料准备:  1、课件《神奇的小路》  2、班得瑞轻音乐:秋之恋  3、情景创设:幼儿捡来的树叶铺成的一条金色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情景体验: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过一条神奇的小路去听故事,大家看是什么样的小路?(是你们捡来树叶铺成的一条金色的小路)这条小路很神奇,走在上面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呢,你们想听吗?(想)让我们一起走上去,听一听吧!  2、(走上小路)"咦,你们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呀?"(有咔喳咔喳的声音)  3、怎么会发出咔喳、咔喳的声音呢?(路上有许多树叶,我们走在树叶上就会发出这种声音。)  4、你们走在树叶上的声音怎么和老师走在树叶上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你们听……老师用语言暗示幼儿倾听,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走路的姿势,可以在树叶上踮起脚尖轻轻走一走,用双脚跳一跳,用力踏踩等,倾听所发出的声音。  【分析】:这个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完整欣赏故事  1、师:刚才小朋友和老师走过了一条省钱的小路,这条小路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多声音呢?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走过小路时姿势不同所发出的响声:我跳呀跳,小路发出啪啪啪的声音;我踮起脚尖轻轻走,小路发出"窸窣窸窣"的声音……  3、师:这条神奇的小路不仅会发出许多的声音,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想)  4、完整倾听故事一遍。(播放背景音乐:班得瑞--秋之恋)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神奇的小路)  (2)故事里有谁?(小刺猬、小白兔、小蚱蜢)  (3)为什么走在路上有声音?(因为地上呀铺满了许多金黄色的树叶,小动物们在这条神奇的小路上面走,小路上的小树叶就会发出很动听的声音。)  (三)结合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这条神奇的小路,都有哪些小动物走过呀?(小刺猬、小白兔、小蚱蜢)  2、小刺猬走过小路,发出了什么声音?(边学小刺猬走路的动作,边说"窸窣窸窣")  3、小白兔走过小路,发出了什么声音?(边学小白兔跳的动作,边说"踢踏踢踏")  4、小蚱蜢走过小路,发出了什么声音?(边学小蚱蜢跳的动作,边说"吱嘎吱嘎")  5、小刺猬对风儿说了什么?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能大胆想象不同人物走过小路的不同情景。  3、主动参与倾听。讲述。表演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配套挂图或(课件);创设情境(树叶小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小朋友门你们好,我是树叶妈妈,你们知道我的树叶宝宝去哪里了吗?原来这些树叶宝宝都躺在这儿呢!  2、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故事里都有谁?  ③我们再来听听看故事里的小动物走过小路都发出什么声音?  二、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内容  1、欣赏第一、二段。  问:听,什么声音?(学说:悉索悉索)小刺猬在树叶上干什么呀?  2、欣赏第三段。  问:看,谁也来了?(小白兔)小白兔走过小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它在小路上干什么呢?”(学习词语:踢踏踢踏)  一起来学习小白兔跳舞的样子。  3、欣赏第四段。  问:谁来学学小蚱蜢是怎么来到小路的?猜猜小蚱蜢会在树叶上干什么?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学习词语:吱嘎吱嘎)  幼儿模仿小蚱蜢动作。  4、欣赏第五段。  问:小刺猬对风儿说了什么?为什么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走过小路?(幼儿一起学说小动物说的话)  三、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1、师幼一起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2、幼儿表演故事。  出示树叶小路,(今天树叶宝宝也来到我们活动室,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在这条神奇的小路上走一走,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也可以把小动物说的话用动作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四、扩展幼儿思维:  除了小白兔、小刺猬、小蚱蜢,还会有哪些小动物走过小路?会做什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想像,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小猫等走过小路,它在树叶上做早操,幼儿模仿小猫做早操的动作,小鸭走过小路……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小路上走一走。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象声词。  2.享受聆听树叶发出声音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观察过落叶的颜色,踩过落叶。  2.故事磁带。  3.小动物立体形象  活动过程:  一、走一走会响的小路  这里有一条小路,我们一起去走一走吧,(带领幼儿走一走会响的小路)  师:刚才我们走在这条小路上发出了什么声音?原来这是一条会响的小路  二、欣赏故事 理解故事内容  师:刚才我们走在小路上,发出了各种好听的声音,小动物们听到了也想来走走这条会响的小路,有谁会来呢?我们来听。  1.倾听故事开始……“像在玩耍”  2.故事里有谁来走了会响的小路?  3.再次欣赏前半段,学说树叶发出的声音  4.小动物们走的时候,和我们一样也发出了好听的声音,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5.小花猫是怎么来到小路上的?它走在小路上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像在干什么?  6.小白兔是怎么来到小路上的?发出了什么声音呢?像在干什么?  7.谁发出了蟋嗦蟋嗦的声音?它是怎么走的?小刺猬蟋嗦蟋嗦在小路上干什么?  8.小动物在会响的小路上散步、跳舞、玩耍,你们喜欢会响的小路吗?  9.听,谁来了?风来了,树叶会怎么样?没有了树叶,小路还会响吗?我们要和风儿怎么说?快告诉风儿不要刮走树叶。(一起学说:风儿,请你不要刮走树叶,树叶的声音多好听啊!)我们听听小刺猬怎么说?  10.听见了小朋友和小刺猬的话,风儿刮走树叶了吗?  三、表演,巩固学说  你愿意和小动物一起走会响的小路吗?要和它们发出一样的声音哦!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雪天的特征。  2、能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特点,理解推、铲、扒、扫等动词所表示的不同动作。  3、理解故事《冬天的小路》,懂得做好事利人利己。  活动准备:  课件《冬天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下雪  1、播放课件【视频欣赏】。  教师:你见过下雪吗?下雪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结:下雪以后,地上都是雪,很容易摔倒。所以,我们就要把地上的雪都扫干净,才可以行走。  二、学习故事《冬天的小路》  1、幼儿欣赏课件【故事欣赏】。  2、教师【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为什么要扫雪?小动物们都是怎么扫雪的?(利用多  媒体材料进行回顾)  3.教师点击【提问】中的四幅画面,画面分别放大,根据画面引导幼儿学习"推"、"铲"、"扒"、"扫"  等动词。  4、教师:小动物们扫完雪怎么样了?如果你是他们,你愿意一起去扫雪吗?为什么?  5、总结:小动物们一起  把雪扫干净了,这样,自己可以从小路上安全地走过去,而且其他的小动物也  都不会摔跤了。他们方便了自己,也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这样的事情,小朋友们也一定愿意做。  延伸活动  歌曲【扫雪】。  附录  故事:冬天的小路  下雪啦,下雪啦。雪花飘呀飘,飘到大树上,大树好像穿上了羊皮袄,飘到屋顶上,屋顶好像盖上了大棉被。雪花落到小路上,小路不见了。  大肥猪一摇一晃过来了,"扑通"滑了一跤,急得嗷嗷叫;小鸭子摇摇摆摆走来了,"吱溜"滑了一跤,痛得嘎嘎叫;小花狗蹦蹦跳跳的跑来了,"扑通"滑了一跤,抬起头来汪汪叫;小松鼠在树上,急得吱吱叫,"  糟糕,真糟糕。小路不见了,大家快来把雪扫。"  大肥猪用鼻子推呀推,小鸭子用嘴巴铲呀铲,小花狗用爪子扒呀扒,小松鼠用尾巴扫呀扫,不一会儿,就把雪扫得干干净净。啊,小路出来了。  "嗯,嗯,累得我直喘气。"大肥猪晃晃脑袋。  "嘎,嘎,我心里真高兴。"小鸭子拍拍翅膀。  "汪,汪,谁也不会再摔跤。"小花狗又蹦又跳。  "我们一起跳个舞好不好?"小松鼠转转圈子。  太阳出来了,小路晒干了,他们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跳起舞来。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体验共同生活的友善情感。  (2)共同完成图画,体验合作的乐趣。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小路上的画》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图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出示第2面,欣赏美丽的图画,介绍小主人公萨沙。  一萨沙有什么本领?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萨沙手上拿着画笔,表情自信;周围挂满他画的美丽图画,他是小画家)  一这样图画很棒的人,我们怎么称呼他?你还知道或听说过谁也是画家?  小结:画家用画笔描绘美丽的景象、人们的样子,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画家是会创造美的人。萨沙是幼儿园里的小画家。  (2)欣赏故事  ①欣赏故事前半段。  一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和萨沙说话呢?从他的脸上,你能找到答案吗?  一卡佳的脸上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卡佳会受到小朋友欢迎?  (孩子观察画面,对比两个孩子的态度和话语:萨沙是骄傲的,不愿意为小朋友画图;卡佳不一样,小朋友想画什么,她就可以为大家画什么)  小结:小朋友一定喜欢愿意为大家做事的孩子。  一看到卡佳在小路上画的大轮船,萨沙开心吗?为什么他不开心吗?他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他的心里会怎么样呢? (帮助孩子观察画面的细节:从萨沙的表情读出他内心的不安)  小结:小画家是创造美丽的人,故意破坏美丽的图画是不对的。  一如果你是卡佳,看到美丽的图画被破坏了,你会怎么做呢?  一如果卡佳照你说的做,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鼓励幼儿讲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正确的行为和心理)  ②继续欣赏故事。  一卡佳是怎么做的?这时候卡佳的心情怎么样?你喜欢卡佳的做法吗?为什么?  一你遇到过让你生气的事情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不生气呢?  小结:小朋友在一起总会碰到不开心、不如意的事情,试着做开心的事情,就会让自己开心起来。  (3)玩玩游戏:我们的画  ①介绍游戏。  4~5个好朋友围成一个圈,把想告诉朋友的好事情画在纸上。隔3分钟,用传纸的方法,把自己的图画传给右边的朋友,再接过左边朋友的图。猜猜朋友画里的意思,继续添画自己的想法,让画面变得更美丽,把自己心意再传递出去……  ②游戏指导。  解读朋友画里的意思,认同朋友的想法;把自己对朋友的心意用图画传递出去;画面更美好。  ③展示作品。  图画又回来的时候,解读朋友给你的.惊喜。  活动反思:  共同生活的人们应该彼此相爱、充满友谊。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故事。通过阅读,判断两个孩子的行为,寻找解决矛盾有益的、聪明的办法。让孩子体会到小朋友在一起,善良宽容是健康的心理,乐于接纳同伴、自信大方的态度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冬天的小路》,懂得做好事利人利己。  2、能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特点,理解推、铲、扒、扫等动词所表示的不同动作。  3、认识雪天的特征。  活动准备:  PPT课件《冬天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下雪。  1、播放课件。  师:你见过下雪吗?下雪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结:下雪以后,地上都是雪,很容易摔倒。所以,我们就要把地上的雪都扫干净,才可以行走。  二、学习故事《冬天的小路》。  1、幼儿欣赏PPT课件。  2、教师(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为什么要扫雪?小动物们都是怎么扫雪的?(利用课件进行回顾)  3、教师点击课件中的四幅画面,根据画面引导幼儿学习“推”、“铲”、“扒”、“扫”等动词。  4、师:小动物们扫完雪怎么样了?如果你是他们,你愿意一起去扫雪吗?为什么?  5、总结:小动物们一起把雪扫干净了,这样,自己可以从小路上安全地走过去,而且其他的小动物也都不会摔跤了。他们方便了自己,也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这样的事情,小朋友们也一定愿意做。  三、延伸活动。  在下雪的时候,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扫雪活动。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风、落叶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  2. 能大胆想象不同人物走过小路的不同情景。  3.学习发准象声词:窸窣窸窣、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  活动准备:  1.制作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课件。  2. 故事表演的场地布置(落叶铺成的小路一条)。  3. 动物玩具若干,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 歌曲《小树叶》导入。  (1)“秋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他们飘呀飘,会飘到哪儿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噢,原来这些树叶宝宝都躺在这儿呢!”(屏幕显示故事背景图)  (2)你认识它们吗?把你知道的树叶宝宝名字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听。”(用鼠标点击不同的树叶)  (3)“秋风吹呀吹,梧桐树、银杏树、白杨树的叶子都变黄了,林间小路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这是一条神奇的小路,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2. 分段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第二段。  ①“听,什么声音?”(学说:窸窣窸窣)  ②“小刺猬在树叶上干什么呀?”  ③“你们会打滚吗?一起来试试。”(屏幕重复显示第二段动画,配音)  (2)欣赏第三段。  ①“看,谁也来了?”(小白兔)  ②“小白兔走过小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它在小路上干什么呢?”(学习词语:踢踏踢踏)  ③“一起来学习小白兔跳舞的样子。”(屏幕重复显示第三段动画,配音)  (3)欣赏第四段。  ①“谁来学学小蚱蜢是怎么来到小路的?”  ②“猜猜小蚱蜢会在树叶上干什么?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学习词语:吱嘎吱嘎)  ③ 幼儿模仿小蚱蜢动作。(屏幕重复显示第四段动画,配音)  (4)欣赏第五段。  “为什么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走过小路?”(幼儿一起学说小动物说的话)  3. 表演故事《小路》,加深理解。  (1)完整欣赏故事《小路》一遍。  “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在这条神奇的小路上走一走,如果你喜欢,可以轻轻地跟着说,也可以把小动物说的话用动作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屏幕显示图像,配音,教师带领幼儿在铺有树叶的小路上表演。)  (2)请表现突出的幼儿再次表演。  4. 扩展幼儿思维:“除了小白兔、小刺猬、小蚱蜢,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小路?会做什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鼓励幼儿充分想像,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如小猫走过小路,它在树叶上做早操,窸窣窸窣,幼儿模仿小猫做早操的动作……  5. 出示动物玩具,幼儿再次表演,体验大胆想象的成功感。  “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都请来了,小朋友带它们到小路上走一走,玩一玩,好吗?”  6. 捡树叶,结束活动。  “小朋友,知道吗?树叶不但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还能拼贴出漂亮的图画呢,我们把它捡起来留着下次用吧!”(师生一起捡树叶离开活动室。)  美工活动——树叶拼贴画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初步的理解故事。  2、大胆想象并尝试表达小动物和风儿经过会响的小路的情景。  3、享受聆听树叶发出的声音的乐趣,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想象并尝试表达 。  难点:乐意联想并尝试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猴玩具一只、树叶路一条、故事图片。  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有过拾落叶的经历,认识落叶的颜色,并踩过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组织幼儿活动室外站好队,出示小猴:小朋友们,它是谁呀?(小猴)它请我们上他  家玩,你们想去么?(想)  2、让我们一起去吧。组织孩子们走进活动室的树叶小路。  3、咦?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回答)  4、树叶怎么会有声音?(踩到上面就会响了)  5、教师组织孩子倾听老师和幼儿走到树叶上的声音的不同(单、双脚交替跳,踮起脚尖快走、慢走,用力踩踏等),让幼儿充分体验树叶发出声音的不同,并跟老师学说 表示声音的词语(哗啦哗啦、踢踏踢踏、窸窣窸窣等)。总结出走路方式不同则声音不同。为听故事作铺垫。  二、听故事。  1、出示小猴;欢迎欢迎,请你们到屋里坐吧。(组织幼儿入座,进行活动)  2、小猴:刚才,我听小朋友们在树叶小路上玩得很高兴 ,一会哗啦哗啦、一会踢踏踢踏、一会窸窣窸窣,小路是怎么发出这些声音的呢?(请个别孩子回答走过小路 的姿势与发出的声音)  3、小猴:这条小路不仅能发很多的声音它还有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么?  4、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5、提问: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来学声音,你们来猜是 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来了,像在干什么?教师分别学习小刺猬和小白兔的,出示挂图帮助理解。(引导幼儿关注两者不同的走路方式)。小蚱蜢跳进小路后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出小蚱蜢很小,把树叶当成了小床)  三、游戏:模仿小动物走进小路  1、小猴:小朋友们,会响的小路上走过了小刺猬窸窣窸窣、小蚱蜢吱嘎吱嘎、小兔 踢踏踢踏,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小路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下(组织孩子一起出来体验并学说声音词语)。  2、组织孩子到小路上去体验小动物走在小路上的声音,教师对幼儿的词语进行提炼, 小羊的笃的笃,小乌龟窸窣窸窣,组织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孩子学说。  3、结束:好了,玩了这么久了,小朋友一定累了,下面我们要回家啦,让我们一起 跟小猴说“再见”。  活动总结  本活动顺着创设的情境,孩子们挺投入,在活动开始,我以“这条小路为什么有声音?的问 题引出故事,大部分幼儿对于小路会响表达出很大的好奇心,都是睁大眼睛认真的倾听。第二部分主要是了解故事的内容,模仿里面小动物走在小路上发出的声音,走在树叶路上的状态。这个环节的里面,幼儿虽然在表述方面不多,但是在动作模仿表演这一部分能够和老师互动起来。在这节活动里,我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1、树叶小路上还会有谁走过?会发出什么声音?  2、如果你走上树叶小路,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由于小班幼儿能力有限,教师应对 幼儿的回答进行提炼,如“小鸭走过小路,踢哒踢哒”,“小羊走过小路,的笃的笃”等,尽可能让幼儿在自身表达的基础上体验成功。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14  目标  1.大胆想像并尝试表达小动物和风儿经过会响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听树叶发出的声音的乐趣,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1.观察过落叶的颜色,踩过落叶。  2.挂图,故事磁带。  过程  一、会响的小路。  ——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这条小路为什么有声音?  二、谁走过小路。  ——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说说谁走过小路,发出什么声音。  ——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走过树叶小路的声音。(踢踏踢踏,吱嘎吱嘎)——小刺猬对风儿说了什么?  ——为什么风儿要踮着脚尖轻轻跑过小路?  三、走树叶小路。  ——带领幼儿来到产外的树叶小路。幼儿一边踩树叶,一边注意聆听树叶发出的声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踢哒踢哒”等情景。  ——引导幼儿大胆想像:树叶小路上还有谁会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建议在现场情景的诱导下,幼儿对“树叶小路上还有谁会来”这一问题,非常乐意联想和表达。由于小班幼儿能力有限,教师应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提炼,如“小鸭走过小路,踢哒踢哒”,“小羊走过小路,的笃的笃”等,尽可能让幼儿在自身表达的基础上体验成功。  附:会响的小路树林里有一条小路,路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  小刺猬走过小路,窸窸窸窸——,像在散步。  小白兔走进小路,踢踏踢踏——,像在跳舞。  小蚱蜢也跳进小路,他在树叶上摇啊摇,吱嘎吱嘎——,像躺在摇床上做着甜甜的梦。  风儿来了,小刺猬挡住风儿:“你别刮走路上的树叶,树叶的声音多好听呀!”于是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跑过小路……  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丰富并理解词汇:“推”“铲”“扒”“扫”。  3、让幼儿明白人多力量大和利用自身长处为大家服务的道理。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带幼儿欣赏美丽的雪景。  2、故事《冬天的小路》课件;一段好听的音乐。  3、小胖猪、小鸭子、小花狗、小松鼠的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动物典型特征的背景图,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四位动物朋友,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  1、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典型特征自由猜测判断动物的类别。  2、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师:在这片草地上,住着小胖猪、小鸭子、小花狗和小松鼠,他们四个是好朋友,每天都走过这条小路到前面的草地上玩,有一天在这里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想),好,那我们仔细看看,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第一幅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并尝试讲述画面内容。  这里怎么了吗?什么季节才下雪呢?,  下雪了,周围的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树、房屋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动物们门前的小路哪去了?  教师小结画面内容:冬天来到了,天气很冷,还下起了雪,雪花飘呀飘呀,飘到大树上,大树好像穿上了羊皮袄,飘到屋顶上,屋顶好型盖上了厚厚的大棉被,雪花落到小路上,小路不见了。  小路不见了,小动物们出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幼儿大胆想象并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2、出示第二幅画面,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小结画面内容:小胖猪一摇一摆的过来了,扑通,滑了一跤,急的嗷嗷叫;小鸭子摇摇摆摆的走来了,哧溜,滑了一脚,痛得呷呷叫;小花狗蹦蹦跳跳的跑来了,扑通,滑了一脚,抬起头了汪汪的叫。小松鼠看见了,急的吱吱叫,“糟糕,真糟糕!小路不见了,快来把路扫。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有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摔倒了?他们怎么样?  小松鼠是怎么做的?  小路不见了,快来把雪扫,小动物们怎样扫雪呢?  请幼儿大胆想象并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3、出示第三幅画面,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小结画面内容:小胖猪用鼻子推呀推,小鸭子用嘴巴铲呀铲,小花狗用爪子扒呀扒,小松鼠用尾巴扫呀扫,啊,小路出来了。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小动物们是用什么方法扫雪的?  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扫雪的样子。  小路出来了,小动物们又干了些什么?  请幼儿大胆想象并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4、出示第四幅画面,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小结画面内容:小胖猪摇摇脑袋:“嗷嗷,累的我直喘粗气!”小鸭子拍拍翅膀:“呷呷,我心里真高兴!”小花狗又蹦又跳:“汪汪,谁也不会再摔跤。”小松鼠转个圈子:“我们一起跳个舞,好不好?”太阳出来了,小路又晒干了。他们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跳起舞来。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雪扫完后,小动物们在小路上干什么了,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了吧。下面,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好吗?故事的名字叫《冬天的小路》。  (三)教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的事呢?  这么厚的雪,一只小动物扫得快还是四只小动物一起扫得快,为什么呢?(人多力量大)  (四)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幼儿自选头饰和道具进行故事表演  师:这些小动物真可爱,我们带上头饰也来扮演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进行故事表演好吗?  幼儿自选头饰和自制工具,进行故事表演,提醒幼儿边表演边说短语:“我用鼻子推呀推,把雪推起来”,“我用嘴巴铲呀铲,把雪铲起来”,“我用爪子扒呀扒,把雪扒起来”“我用尾巴扫呀扫,把雪扫起来”。丰富并理解词汇“推”、“铲”“扒”“扫”。  (五)交流分享  1、请幼儿说说故事中的小动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总结。  教学反思:  由于中班幼儿对词汇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在教学活动中还应当借助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借助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丰富并理解一些词汇。由于本节活动幼儿比较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我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培养表达能力。【语言活动《小路》优秀教案】相关文章:幼儿园语言活动《会响的小路》优秀教案及点评04-19冬天的小路语言教案01-07《小路》小班语言教案01-12优秀语言活动教案01-21语言会响的小路活动设计03-29《神奇的小路》小班语言教案03-01小班优秀语言活动教案01-21中班优秀语言活动教案01-11大班优秀语言活动教案02-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万能导入儿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