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李的姓氏有关的情话有多少人 了解中国姓氏排名中的李姓?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说到中国最新的姓氏排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有人问中国姓氏排名。另外,有人想问郑在中国姓氏中排名多少?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国的姓氏数量排名是1-1000。我们来看看中国姓氏排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全国姓氏人口最新排名是怎么样的?中国最新姓氏排名依次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1.“李”姓:2018年全国各省人口排名。李姓,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中国大陆有9500多万李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在中国历史上,有60多个姓李的皇帝,先后建立了大成、西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2010年至2012年,李姓人口已达92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7.38%。在过去的500年里,李的人口从510万激增到近9200万,增长了近18倍。李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四川和河北四省,约占中国黎族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在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黎族人口的25%。东北三省李姓密度也较高,约占10%。河南是李姓人数最多的省份,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李姓高密度聚居区。世界人口姓氏排名。2.“王”姓:王兴是中国姓氏之一,主要来源于姬姓,部分来源于子姓、桂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王由三条横线组成,三条横线代表天、地、人,一条竖线贯穿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应该在王控制之下的唯一哲学。在古代,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来源于“王”的至尊地位;东周的金骥是王兴的祖先。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兴人口达946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1%,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每个姓氏的人口排名。在中国,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占王兴总人口的38.3%,中部地区占王兴人口的26.0%,西部地区占王兴人口的23.5%,东北地区占王兴人口的12.2%。在全国范围内,以长江为界,形成了高比例的北方王兴区和低比例的南方王兴区。3.“张”姓:中国姓氏之一的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来源于姬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张是这个姓氏的祖先。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十七世孙张贵建立了前凉国。广东姓氏人口排名。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4位。到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居第三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6.83%。全国最大姓排名第一。张的原意是“使弓弦弯曲”,意思是把弓上的弦绷开,与“放松”相对。意思是开,绕,抓,伸。张,也是星名,属于朱雀七星之五,天象排列如弓。张是一种原始的天文图腾,被善于制作弓箭的氏族所崇拜,后成为氏族名称、地名和姓氏。2018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以上与中国主要姓氏人口排名如何?相关内容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分享郑的号码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根据2020年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结果,当前我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的大姓是李姓,全国李姓人口达到1.019亿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7.06%,每14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李姓朋友。今天就来详细扒一扒李姓来源和李姓祖先的那些故事。百家姓——李李姓主要来源自姬姓、偃姓、嬴姓。一、姬姓/偃姓/嬴姓李氏(少昊和皋陶gāoyáo后裔)姬姓李氏血缘始祖少昊:别名少皞、金天氏、穷桑氏、玄嚣,是上古的东夷部落的首领,上古五帝之一,西晋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传说在少昊出生时,有红黄青白玄五只颜色各异的凤凰,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少昊也被称为凤鸟氏。少昊部族最初以玄鸟(即燕子)为部族图腾,后来在穷桑(今山东曲阜)即位大联盟首领时,有凤鸟飞来,视为吉祥,于是改以凤鸟为作为部族图腾,成为华夏凤凰图腾的源头。少昊时期的部族内部是个百鸟之国,各种官职都是以鸟的名字命名的。少昊/少皞金天氏偃姓李氏始祖皋陶:姬姓少昊的玄孙(4世孙)皋陶gāoyáo,是中国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因为出生于偃地(今山东曲阜)而被赐姓偃,成为偃姓始祖;这里出生地也是有争议的,另一种说法是出生于山西洪洞县皋陶村。《说文解字》里说:偃,嬴语之转耳,也就是说偃和嬴在古代是发音相近,二字可以通转使用,所以皋陶也有说法姓嬴,主要源自于此。关于皋陶,父系属于少昊后人,另有史料记载是高阳氏颛顼zhuānxū之后,是从母系角度是属于颛顼后人,颛顼的苗裔孙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大业即皋陶。皋陶在虞舜时期担任掌管刑法的理官,构建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雏形“五刑、五教”,强调先教化,再刑责,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可以说是和谐社会的最早倡导者,通过教育人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兄弟、子女,处理好最基本的几种人际关系,构筑一个彼此和睦、谦让,有序和没有犯罪行为的和谐社会,以达到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五刑指的是甲兵、斧钺、刀锯、钻笮zé、鞭扑,甲兵针对外部侵犯的征伐,斧钺针对军队内部纪律的军法,刀锯是针对社会重罪的重肉刑,钻笮是针对社会中罪的轻肉刑,鞭扑是对社会轻罪的薄刑。因此皋陶被人们尊为中国司法鼻祖和狱神。唐朝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皋陶被李姓后人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为德明皇帝。不同文献中皋陶叫法不同,实际同一人,《尚书》、《舜典》、《左传》、《论语》里称皋陶;《史记·秦本纪》、《史记·赵世家》里称大业;《史记·五帝本纪》、《汉书·古今人表》里称皋繇gāoyáo、咎繇jiùyáo;《竹书纪年》里称咎陶jiùyáo;《路史·后记》里称瘖yīn繇yáo。皋陶/咎繇/大业(前2220-2113)皋陶之前的姬姓世系(姬姓第1代至11代)嬴姓李氏始祖伯益:伯益,皋陶之子,之前曾在《赵姓的祖传绝技你知道吗?为啥说秦赵一家?》中介绍过,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伯益因为帮助大禹一起治水成功,受到舜帝赏赐,除了赐予黑色旗带,祝福伯益后代昌盛以外,舜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益,并将嬴姓赐给伯益,并委任他帮助舜驯养调教鸟兽。伯益成为史料记载中第一个以嬴为姓的人。嬴姓后面除了派生出李姓,还派生出14个姓氏,分别是赵、瞿、廉、徐、江、秦、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统称嬴姓14氏,先秦上古时期有姓有氏,一般姓氏是一分为二的。姓是用来区分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氏是用来区分小的部落分支的,到秦汉时期才逐渐姓氏合二为一的。伯益/伯翳/大费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贞:伯益之后的后代在夏商时期都继承了皋陶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后代逐步以官职为氏,称为理氏,到商朝晚期商纣王时期,理氏的后代理徵因强言直谏,惹怒了商纣王,被判灭族,理徵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年幼的儿子理利贞侥幸得以逃命,逃到豫东牯县(现河南鹿邑)时,饥渴交加,幸亏吃了当地一种木子果实才得以保命,为报答木子救命之恩,同时为避祸纣王追捕,理利贞开始将姓由理改为李,从此理利贞变成李利贞,李利贞也因此被尊称为李姓的得姓始祖。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贞(前1069-前992)李姓正史始祖老子:从李利贞李姓第1代,传到李姓第17代,也就是李利贞的16世孙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成为在正史中立传的李姓第一人,老子也因此成为李姓正史始祖。在唐朝被官方追认为李姓始祖,被唐高宗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李利贞开始到老子出生,李氏先祖世代居住在陈国苦县(河南鹿邑),所以河南鹿邑被公认为天下李姓的祖地。画圣唐代吴道子所画的老子像皋陶至老子李姓望族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共祖李昙:老子之后,传到到李姓第24代,也就是老子7世孙李昙这里,因功被封赵国柏人侯,居于赵国柏人(今河北隆尧县),后来入秦担任秦国的御使大夫,当时御使大夫与丞相和太尉合称三公,作为丞相副手处理政事并且监督百官,当丞相空缺时,通常由御使大夫升任。河北邢台市隆尧县李昙墓碑(秦御史大夫/赵柏人侯)李姓望族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关系图李昙有四个儿子,依次为老大李崇、老二李辨、老三李昭、老四李玑。陇西李氏始祖李崇:李昙大儿子李崇,任秦国陇西郡守,成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崇的次子李瑶任狄道侯南郡守,狄道是陇西郡的郡治(类似省会)所在地,也是李崇和陇西李氏世代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就是如今的甘肃临洮,因此甘肃临洮成为陇西李氏的祖地。李瑶的儿子李信是大名鼎鼎的秦国大将军,封陇西侯,助秦始皇灭燕赵,统一六国。李姓第27代,陇西李氏第3代,秦国大将李信李姓第53代,李崇的28世孙李暠于公元400年建立起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西凉(400-421),建都敦煌,后来405年迁都酒泉。李姓第53代,陇西李氏第29代,西凉开国国君李暠(351-417)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西凉疆域李姓第60代,李暠的7世孙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也让李姓和陇西李氏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李姓第60代,陇西李氏第36代,唐高祖李渊(566-635)赵郡李氏始祖李玑:李昙的四儿子李玑,世代居住在赵郡(河北赵县),成为赵郡李氏的始祖。李玑有三个儿子:李云、李牧、李齐,其中老二李牧是赵国的国相、将领,因在赵国北部抗秦有功被封为武安君,赵国后期李牧成为支撑赵国存亡的关键,屡次救赵国于危亡,当时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果不其然,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离间计,剥夺了李牧的兵权,赵国自毁长城导致最终灭亡。李牧、廉颇、白起、王翦一起被后人评为战国四大名将。李姓第26代,赵郡李氏第2代,赵国名将李牧赵郡李氏先祖李左车:李姓第28代,赵郡李氏第3代,李牧的孙子李左车,辅佐赵王歇,被封为广武君,赵国在秦灭之后成为项羽的附属国,刘邦派韩信伐赵,赵国统帅成安君陈余搭配军师李左车率二十万赵军迎战,李左车建议占据太行山区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的有利地形以守代攻,结果主帅陈余不以为然,非要主动出击,结果被韩信的汉军抄了营寨,赵军大乱,一败涂地。韩信深知李左车军事才能,重赏求活捉李左车,不久李左车被人绑送到韩信面前,韩信主动松绑并以老师之礼相待,求教后续如何伐燕和齐,李左车认为汉军疲惫不宜硬刚燕齐,不如让士兵好好休息,派人用军威劝降燕和齐,韩信采纳后,果然最终燕和齐不战而降。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录,李左车留下一句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李左车死后在民间传说中被玉帝封为雹神,庇佑百姓风调雨顺,免遭冰雹之害。赵郡李氏始祖:李左车韩信请教李左车如何攻伐燕、齐赵郡李氏一世祖李楷:李左车17世孙李楷,西晋时期担任司农丞(管进京收纳及官产分配等事)、治书侍御史(管理图籍文书),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李楷带着全家迁居到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从此这里成为赵郡李氏的祖居之地,赵郡李氏的祖居旧宅三祖宅巷就位于此地。赵郡李氏南祖、西祖和东祖:李楷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李辑、老二李晃、老三李棨、老四李劲、老五李睿。这五个儿子住在赵郡李氏祖宅三祖宅巷的不同方位,其中老大老二住在巷子南面,老三老四住在巷子西面,老五住在巷子东面,根据他们居于三祖宅巷的方位不同,他们的后代分别把他们分别尊为赵郡李氏的南祖(老大李辑、老二李晃)、西祖(老三李棨、老四李劲)和东祖(老五李睿)。赵郡李氏南祖、西祖、东祖的后人,有九人担任过唐朝的宰相。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都属于隋唐时期官方认定的世家大族,当时有五姓七望之说,具体包括李、崔、卢、郑、王五姓的七个望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二、姬姓李氏(成汉巴人后裔)商朝时有周朝后裔住在钟离山(湖北长阳),名叫巴人,后来周武王灭商后,把巴人封在巴地(重庆巴南区),后来306年巴人后代李雄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历史上称为成汉(公元304-347),成为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成汉开国皇帝李雄(274-334)东晋十六国形势图李姓的其他来源是历朝历代发展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的汉化改姓,以及李氏王朝对重要功臣和藩国的赐姓。具体包括:一、三国时期少数民族赐李姓三国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给当地的少数民族汉姓,其中包含李姓。诸葛亮平定哀牢夷二、汉晋时期少数民族改李姓汉晋时期,很多游牧的少数民族匈奴和鲜卑融入中原,很多都被赐姓李、刘等汉姓。三、北魏孝文帝汉化鲜卑复姓叱李改李姓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公元467年生于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476年继位,从小由汉族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并临朝辅政,受其影响,熟读儒家典籍和史传百家,精通汉族文化。公元493年,从原来都城平城迁都洛阳,并启动一系列汉化改革,禁穿鲜卑胡服,禁讲胡语,向迁户授予田地并免除三年的租金和赋税,迁至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洛阳不得回平城,鲜卑复姓改汉姓,提倡鲜卑和汉人通婚等。这一时期,鲜卑的复姓叱chì李改为汉姓李。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像(467-499)北魏孝文帝迁都图四、唐朝赐功臣和归顺藩国李姓唐朝立国之后,对于建国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和武将赐予国姓李,具体包括: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这些姓氏。此外对于有功于唐朝并且归顺唐朝的各大藩国,都被赐予唐朝国姓李,具体包括: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以及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归顺,都被封赏为李姓。唐朝官员接待藩国使节(唐章怀太子墓壁画)总之,唐朝时期,开放包容的大唐,为了笼络各大功臣和藩国,唐朝皇帝将赐予国姓李姓作为重要手段,将所有这些异姓功臣和藩国,都变成李姓同姓成员,让李姓海纳百川,奠定了李姓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姓的格局。在此插播一个小趣事,如今的加拿大,全国人口3700万左右,谁能想到,他们的全国第1大姓居然也是李,总人口7万多,比排第二的史密斯(Smith)领先1万多人,这还没算排在第8位的Lee姓人口,其实英文Li和Lee都是对应汉字李姓的后裔。五、西夏皇室党项拓跋氏被唐朝赐李姓唐末公元878年,黄巢之乱爆发,公元881年,拓跋思恭率党项军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公元882年被唐僖宗封为夏州节度使,并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党项拓跋氏改姓为李,拓跋思恭改为李思恭。同时,夏州地区被授予定难军的称号,统辖夏(陕西米脂)、绥(陕西绥德)、银(陕西横山)、宥(陕西靖边)、静(山西米脂)五州,此后这支拓跋氏改李姓的党项人首领就被称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夏皇室拓跋氏改李姓世系李思恭之后,党项首领坐拥夏绥银宥yòu静五州的夏州地区,历经5代9任定难军节度使,先后效力于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朝7个朝代,偏安一隅,相对比较自治。直到公元982年,第9任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献土归降,主动取消定难军节度使的世袭制度,宋太宗大喜,赐李继捧名宋朝国姓赵,并赐名赵保忠。同时,与李继捧同辈的族弟李继迁不愿意归顺,叛宋并企图夺回故地,与宋不断战争,过程中在辽宋之间左右逢源,依辽附宋,一会反叛宋朝,一会归附宋朝,一度李继迁被赐名赵保吉。在公元990年,李继迁被辽封为夏国王,1004年,在吐蕃潘罗支的诈降中,被流矢射中而亡。西夏太祖李继迁(963-1004)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遵循李继迁遗言继续主动修好与宋的关系,在位期间附辽依宋,与宋、辽保持了相当的和平时期,并不断向西发展,为父报仇,击杀了之前诈降的杀父仇人吐蕃首领潘罗支,阻断回鹘向宋进贡的道路,完成了西夏建国的准备工作。西夏太宗李德明(981-1032)李德明死后,儿子李元昊继位,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正式建立西夏,不再臣服于辽宋,独立称帝,定都兴庆(宁夏银川),并废除之前唐、宋赐给的李姓和赵姓,改姓为嵬名wéi míng,更名为嵬名曩霄wéi míng nǎng xiāo。自创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更改党项人的传统发型。并通过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定川寨几场战役大败宋军,确立了西夏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因抢夺儿子的媳妇,而被愤怒的儿子宁令哥所杀,后来宁令哥因弑杀父王被野心大臣没藏讹庞所杀,并最终立李元昊最小的儿子1岁的嵬名谅祚为新皇。西夏开国皇帝西夏景宗李元昊/嵬名曩霄像(1003-1048)嵬名谅祚长大后1061亲理国政后杀了之前摄政的没藏皇后,采取亲宋的政策,并在1062年向宋仁宗请求和亲,想娶宋朝的公主,被宋仁宗以以前曾经过赵姓给西夏王室,同姓之间不宜通婚为由,把嵬名谅祚给拒了。后来嵬名谅祚不死心,在1063年派人吊唁宋仁宗时,向宋英宗请求改回李姓,大宋当然不开心,唐朝都过去多少年了,又想改回李姓,尽管如此,嵬名谅祚还是于1063年重新改回了李姓,此后称李谅祚,自此之后李姓依然是西夏王室的国姓。西夏毅宗李谅祚(1047-1068)六、清朝中后期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改李姓蒙古族李雅拉氏,清朝中叶以后取其姓首字谐音汉字李为氏。蒙古族巴鲁特氏、卓巴鲁特氏,清朝中叶以后其中一部分改为汉姓李姓。锡伯族伊拉哩氏,清朝中叶以后,多数改为汉姓李姓。满族库雅拉氏、李佳氏、鲁布哩氏、穆和林氏、穆里雅连氏、萨哈连氏,清朝中叶以后,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改为汉姓李姓。李字的字源,上面是个木字表示树木,下面是个子字表示后代和果实。合在一起木子李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果实。本义是李子树,因为李子果实酸甜生津解困解乏,对于古人徒步长途旅行成为出门远行必备品,逐步衍生出行李的意思,后来因为李氏先祖李利贞曾因吃李子解困而姓李,逐渐发展成姓氏。李字的字源李字最早出现甲骨文和金文(商周时期青铜器皿上面的铭文)中,甲骨文的李字,采取了象形木的符号表示树木,属于写实;下面用一个人类孩子的样子来表示树木的果实,属于写意,比较清晰的表达了树木和果实的关系。甲骨文李字之后从甲骨文的李字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李字,下面是甲骨文之后各种字体的李字演变。李字的各种字体历朝历代名人书法的李字风格:各种名人的李字字体李姓图腾李姓的图腾比较直观,左边是木子李,右边是老虎,其中左边上面的木代表的是李姓始祖皋陶玄鸟族的图腾,下面的子是玄鸟的鸟卵,代表子孙后代。右边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为什么用白虎来代表少昊呢?因为少昊是西方白帝,而白虎在四象(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中代表西方,所以用白虎来代表少昊。中国上古时期的五方部落首领被称为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少昊,又名玄嚣)、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西方白帝少昊最初的部落国度在山东省东海之滨的日照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大部分区域。综合前面李姓来源的介绍,李姓祖地主要有三个:河南鹿邑(陈国苦县,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贞居住地和李姓正史始祖老子出生地)、河北隆尧(赵国柏人,李姓望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共祖李昙封侯和居住地)、甘肃临洮(陇西郡治狄道,陇西李氏始祖陇西太守李崇居住地)。一、河南鹿邑李氏祭祖活动每年老子诞辰纪念日农历二月二十五,鹿邑都会举办纪念老子诞辰的李姓祭祖大典。2016年4月26日,全球李氏宗亲纪念老子诞辰2587周年拜祖大典在鹿邑举行。2016年老子诞辰2587周年祭祖大典2018年,中华李氏大宗祠(老子纪念馆)在鹿邑落成。中华李氏大宗祠(老子纪念馆)二、河北隆尧李氏祭祖活动2018年8月26日,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第16届第4次理监事联席会议确定,每年10月18日为全球李氏中国隆尧祭祖日。2018年10月18日至20日,全球李氏恳亲大会在河北隆尧举行,含美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外和国内一共88个代表团、1266名李氏宗亲参与了此次祭祖活动。2018全球李氏祭祖大典2019年10月18日,首届世界李氏中国隆尧祭祖节在河北隆尧举行,国内外一共600多名李氏宗亲欢聚一堂,恳亲联谊,共谋发展。2019首届全球李氏寻根中国隆尧祭祖大典三、甘肃临洮李氏祭祖活动2012年8月,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台湾、福建、台中、厦门、河北、云南等李氏宗亲分会组团60多人,到甘肃临洮寻根祭祖,在临洮岳麓山公园伯阳宫举办了祭祖典礼。2012甘肃临洮李氏宗亲祭祖典礼位于甘肃陇西县的李家龙宫是陇西李氏主要的祠堂,始建于唐初,有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的匾额,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李家龙宫——唐太宗御笔亲书的匾额李家龙宫——陇西堂正殿1.姬姓李氏始祖少昊,李姓图腾左玄鸟之子,右白虎,象征李氏为西帝少昊的后代。2.偃姓李氏始祖皋陶,生于偃地而姓偃,少昊的玄孙,舜的理官,司法鼻祖和狱神,后代承其官职得姓理氏。3.嬴姓李氏始祖伯益,帮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嬴姓,李和其他嬴姓十四氏的嬴姓始祖。4.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贞,父亲得罪纣王被灭族,逃难途中吃木子获救而改理为李。5.李姓正史始祖老子,生于苦县即今河南鹿邑,正史中李姓第1人,唐朝皇室官方认证的李姓始祖,李氏宗祠主要立老子像。6.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两大望族共祖李昙,赵柏人侯,封于柏人即今河北隆尧。7.陇西李氏始祖李崇,后代有秦国大将李信、西凉太祖李蒿和唐高祖李渊。8.赵郡李氏始祖李玑,后代有赵国大将李牧和唐朝多位宰相。9.唐朝强盛,李姓大量赐姓,海纳百川,逐渐让李姓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姓。10.李姓三大祖地河南鹿邑、河北隆尧、甘肃临洮。通常在老子诞辰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清明节、10月18日这几个日子举办李氏祭祖大典。#姓氏##姓##李##历史##文化##寻根问祖##鹿邑##隆尧##临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李的姓氏有关的情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