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一般男人生气需要几天生多久?


2022-09-09 17:17
来源:
萌娃大队发布于:重庆市
昨天晚饭后遛娃的时候,遇到了同小区的宝妈小秦,她双眼通红,一筹莫展的模样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小秦烦恼的根源是因为儿子童童。快5岁的童童已经上中班了,但依旧没有学会幼儿园的规矩,上课乱跑、不听老师招呼是常事,还经常性动手打同学,为此小秦是“赔礼又道歉”。
昨天童童又闯祸了,把幼儿园的电视给砸坏了。老师告诉小秦事情经过,是因为童童没拿到自己想玩的玩具,所以发脾气,用小板凳砸向了电视机。
老师很委婉地提出:希望小秦能够把童童带回家照顾一段时间,因为童童脾气倔,不听话,幼儿园人多,老师管理不了,也怕童童的行为伤到其他孩子。
这是变相被要求退学?小秦只感到无地自容。
之所以养成童童这样“霸道”的性格,我认为跟小秦一家的教育方式有关。因为小秦是大龄生子,怀童童期间,小秦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对孩子格外的宠爱。也正是因为小秦不管教、不约束,让童童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格。
在家里,他是说一不二的小霸王,如果他提出的要求没被满足,童童就会发脾气,以哭闹、绝食等方式来达到目的。心疼孩子的小秦一家,面对童童使出的手段统统没辙,也正是家长的纵容,让童童越来越霸道。
我劝小秦:李玫瑾教授都曾说过,3-6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孩子6岁之前,有些毛病不能惯着,有些习惯一定要给予纠正,否则三岁定八十,坏毛病可能伴随孩子一辈子。
借邻居小秦的例子,也奉劝所有的家长朋友们。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你家孩子也有以下这几个毛病,那么别心疼,使劲管!
有的孩子从小就有摔东西的习惯,尤其是“不满意”的时候,顺手边的物品一定被他们狠狠砸在地上,以此来发泄他们心目中的不满。
如果家长有一次妥协让步,那么孩子就会认为摔东西发泄不满的招数是很有用的,下次遇事的时候,他们还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对付家长。
相反,如果面对孩子摔东西的行为,家长进行冷处理,不跟孩子正面冲突,但是也不妥协。孩子情绪发泄之后,就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是不奏效的。再加上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家长“动之以情”地告诉孩子,这么做是不对的,下次不允许再这样做,心平气和的孩子相对就更容易接受意见一些。
经常逛超市、商场的时候,就会见到孩子满地滚,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通常这些满地滚“撒泼”的孩子,就是意见没跟家长达成一致,换句话说是家长没有满足他们。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当众满地撒滚毕竟“不雅观”,只有敷衍着答应他们。但一次让步的后果,就是孩子下一次、再下一次地还用同样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所以面对撒泼打滚的孩子,如果地上有不安全的危险性,建议是强制性把孩子先带离现场,带孩子到安全的地方,让孩子情绪发泄够了,再跟孩子谈条件。跟孩子立下规矩,满地打滚是不能接受的行为,再有下一次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都说“童言无忌”,所以小孩子撒谎很容易被原谅,甚至有些家长还觉得孩子的语言可爱,经不住表扬孩子一番。
但任何事都要看两面性,以孩子撒谎为例,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对事件描述不清楚,但孩子的本质并不是撒谎。
相反,一部分孩子满嘴谎言,甚至动机不纯。以孩子拿东西吃为例,有的孩子会不承认自己拿,找理由是谁谁给的,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其实就是孩子逃避责任的表现,动机不纯。正如俗话所说: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孩子的坏毛病不好好管教,那么就可能闯出大祸。
混迹育儿圈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有礼貌,学习成绩好,凡事都不需要家长操心。
那么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家的孩子为什么活成了“别人家孩子”的反面?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幼时家长疏于管教、不舍得管教造成的。超过6岁以后,孩子“习惯成自然”,很多是非观就在孩子脑海中“约定成俗”,他们不觉得自己有错,想改都改不了。
育儿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耕耘过程,在孩子纯真、无暇的前几年,父母的正确引导才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现在这个年代,小孩子们都被宠坏了,四个老人,两个家长,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称得上是百依百顺。但是一遇到孩子哭闹发脾气的状况,大人们会变得完全束手无策。除了凶就是哄,但是效果真的不佳。孩子容易情绪化的原因是什么?家长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状呢?孩子情绪化的原因是情绪脑发育超过了理智脑情绪脑是一种潜意识的思考,开心就笑,生气就闹,伤心就哭。而孩子的情绪脑发育相对来说比较快,喜怒哀乐在很小的时候都能掌握。理智脑是一种带有意识的思考,比如一件让你生气的事,你会认真思考一番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该生气呢?但是理智脑一般都要在20岁之后才会慢慢成熟起来。所以孩子容易情绪化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家长们在这方面也要有耐心。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理智脑?当家长知道了孩子情绪化的主要原因是理智脑还未成熟的时候,就会有部分家长想着是不是应该早点训练自己的孩子理智脑,比如记忆力、逻辑能力、思考能力等。这个想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理智脑的发育,是离不开情绪脑的。我们做的每个决定、思考、推理,都和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理智脑的同时,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从而再发育理性。理智脑和情绪脑是相辅相成的。孩子情绪管理的正确方法1、让孩子说出情绪当孩子情绪化时,家长要循序渐进询问孩子,“童童现在心情怎么样?”“童童现在有什么感觉呢?”多问几次,等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时候,慢慢也会平静下来。2、让孩子思考情绪接着询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心情。“童童为什么会不开心呀,妈妈想知道。”“童童为什么会生气呢,现在可以跟妈妈说说吗?”等到孩子冷静下来思考,并且说出原因后,家长可以抓住矛盾点去解决。而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然可能会出现反效果。3、带着孩子回顾并反思情绪化的过程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找准时机以聊天的姿态去询问。将情绪化的过程理一遍,并且善用反问。“童童你看,别人休息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打扰呀,如果你在睡觉,爸爸妈妈来闹你,你不理我们,我们还朝你发脾气,这个应该吗?”等到她自己回答了问题后,会更加意识到自己情绪化的问题,并且记忆更加深刻。到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孩子闹情绪的几率会大大减少。如今都流行父母和孩子以朋友的形式相处,因为这样可以无话不谈,可以更加了解孩子。对于家长而言,更是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化问题,毕竟咱们大人可是有成熟的理智脑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生气需要几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