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联队相当于有多少人 探究一个联队相当于的规模与人数?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日军的一个联队,人数在2500到3800人之间。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联队的编制通常有3000-3500人,人数根据兵种的不同而定。常见兵种有步兵,骑兵,辎重兵,炮兵,工兵。特殊兵种有航空兵,船舶兵,电信兵,机动兵(游击战专设兵种),另外还有独立混成联队(由一定比例的步兵和炮兵组成),特设联队(见于太平洋战争后期)。各兵种中步兵联队编制人员最多,相当于一个旅的编制,联队长通常由大佐担任,有时也有中佐充任。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的重要象征是军旗,通称"连队旗",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以外都没有军旗,军旗是在联队创立时由天皇授予。另外,美国航空兵部队(空军、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等)也有联队的编制,每个联队下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18架战机,共54架。扩展资料: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日本的军队也不例外,日本军队学习的对象,是当时的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的军队,所采用的体系都是班、排、连、营、团、旅、师,但是,日本依然如它往常做的一样,别出心裁的弄出了属于日本的奇葩编制体系。日军的编制为: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和师团。日军单一兵种的最大编制为联队,相当于中国及其他国家中的团级编制,但却仍有不同。它的人数比团级的要多,一般日军的一个联队,人数在2500到3800人之间。而且,根据兵种的不同,日军的联队也分为不同的联队,如:步兵连队、骑兵联队、工兵联队、炮兵联队、辎重兵联队、独立混成联队、特设联队等等。以步兵联队为例,日军的步兵联队也是日军所有联队中人数最多的部队。一般来说,日军的一个步兵联队,联队长为大佐军衔,组成为联队本部和三个步兵大队,有的还会有一个炮兵中队。联队本部,包括通信队、运输队等在内,约有200余人;一个日军步兵大队,约1000余人,加起来约3800个人左右。近4000人的步兵联队,比之中国军队的一个旅,也不遑多让,再加上精良的装备,完善的后勤及空中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战场上,日军一个联队能追着中国军队一个师打的原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军联队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摘要:日军的一个标准联队大约3800人。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期总兵力已近600万,拥有200多个师团的番号。其陆军常备主力师团(师)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人数上相当于中国一个满进入正月,大家翘首以盼的寒假与春节即将到来。每逢寒暑假,各大电视台必定会播放经典抗战剧《亮剑》。虽然大家对于《亮剑》的剧情已经耳熟能详,可是看到李云龙、张大彪、和尚等经典角色出现在银幕上时,还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熟悉《亮剑》这部电视剧的朋友应该会清楚,李云龙还是新一团团长的时候,遇上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坂田联队。这个坂田联队可不得了,隶属日军第四旅团,是八路军129师的死对头,在忻口会战中还打垮了中央军两个师的友军部队。最终,李云龙用两斤地瓜烧成功激发了柱子的潜力,一发迫击炮弹直接命中坂田联队指挥部,击毙坂田大佐和两个中佐一个少佐。从电视剧剧情来看,坂田联队正面战斗力极为强悍,若不是李云龙鬼点子多,成功团灭坂田联队指挥部,后果将不堪设想。聊到这里,问题就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兵团配置包括其军衔设立属于“另辟蹊径”。所谓的坂田联队在历史上是否有其原型?日军一个联队总共有多少人?联队长又是什么军衔呢?中学历史老师曾说过,日本近代是经过明治维新改革后,才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军事实力一举超过其他亚洲国家。日本人主要师从德国与法国,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武器装备与军队发展方向,几乎是按照欧洲国家的标准。在军队编制以及军衔设立的关键问题上,日本没有照搬欧洲各国,而是开创了一套全新的编制体系。19世纪后,日本先是设立了一套特殊的军衔体系。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准尉、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将、中将、大将。少佐、中佐、大佐分别对应的是少校、中校、上校。日军军队编制从下到上分别为: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编制军、方面军。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支队或者大规模兵团。从日军军衔与兵团编制来看,与其他二战时期的国家有许多不同之处。就拿中国举例,无论是八路军还是国军,其军队编制从下到上依次为:班、排、连、营、团、旅、师、军,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军队的编制大致相当。日本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联队的编制体系,属于不守常规。日军除军队编制和军衔设立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外,在具体交战过程中,还会分为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部队。甲种部队属于日军主力,下辖军队为加强编制,无论人数还是武器配置,包括后勤补给等方面都是最好的。战时还能得到海军、陆军航空兵的支持,每个甲种师团人数都在2.7万人以上。据相关资料显示,共有16个日军师团参加过侵华战争,犯下了累累罪行。乙种部队为标准编制,与甲种部队的区别在于人数和武器配置方面略有不足。丙种部队是为了适应中国敌后战场而设置,是典型的“反游击战术编制”。针对游击队火力贫弱的特点,这种编制下的部队会全部配备机枪与掷弹筒,用来加强火力。丁种部队是新编或独立混成旅团的代名词,该部队专门负责占领区的扫荡和治安维持。战斗力很弱,武器装备却要比八路军好出很多。抗战结束时,中国接受了超过20个丁种师团的投降。总之,甲、乙、丙、丁部队作战能力依次往下类推。用足球队举例,一支足球队主力11人,还会有替补、预备队和青训队组成。甲种部队为绝对主力,乙种部队是“第二替补”,丙种部队是预备队,丁种部队就是青训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被编入主力,战斗力依次减弱。具体人数构成以及火力配置,日军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正常情况下一个步兵分队共有13人组成,包括一名分队长、四名机枪射手、8名步枪兵。整个小分队会装备8支步枪、1支机枪、4支手枪。甲种部队下辖的分队除可以获得上述武器外,还能携带两具50mm掷弹筒。从对应的编制来说,日军小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排,人数在50~65人左右。甲种小队下辖三个步兵分队和一个掷弹兵分队,整个小队满编人数达到70人。日军中的中队就相当于中国军队的连,甲种中队有205人,装备105支步枪,9挺轻机枪,12具掷弹筒,下辖一个重装小队,配备两挺重机枪两支反坦克枪,还有专门的辎重小队。而日军大队与日军联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团、旅。日军步兵大队总人数在800~1500人左右,日军步兵联队满员人数为3747人,辎重兵联队人员3461名,野炮兵联队满员人数为2894人,一个工兵联队672人,人数最少的是骑兵联队只有452人。因此,李云龙的新一团再怎么厉害,肯定打不过日军一个联队。毕竟,八路军一个团的总人数不超过1500人,日军一个联队的总兵力甚至接近4000人。日军联队更像一个中国军队的旅,建制类似团,总兵力接近八路军三个团。在日军联队编制的基础上,还有旅团和师团。日军每个旅团下辖两个联队,兵力总人数大概在5000~8000人左右。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组建新型师团,取消了联队一级编制,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旅团直辖4个大队,一个普通旅团的兵力为5096人。日军师团属于“一家独有”的军事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日军师团总人数总兵力能轻松突破3万人。师团下辖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再加上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共八个联队。最为关键的是,一个日军师团会配备48~52门山炮。整个亚洲战场,只有后期接受英国人援助的驻印军,其火力配置才能与日军抗衡。臭名昭著的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甲级战犯,就曾担任过师团长。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后乃至淞沪会战前,维持17个步兵师团的规模。日本陆军步兵师团在1937年扩编到24个,仅仅一年就扩编了7个步兵师团,分别是第13、18、26、101、108、109、114师团。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和中国军队在多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会战,为此,日本军方拓展新型军级单位。日军一个军级单位下属约三个师团,兵力可达10万人,方面军则是建立在军级单位之上的战斗单位。例如,日军的华北方面军下辖第一军和第二军以及部分的直属师团,兵力达到了20万人。到了1944年,日军连连败退,为扩大战果,反败为胜,日本特别编设了独立步兵旅团。独立步兵旅团配备炮兵,隶属于方面军。正面作战能力比不上甲种兵团,但移动速度快,擅长打击小股部队。与此同时,日军组建大批独立混成旅团,将其投放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战场上。以上大致就是日军的军衔设立与军队体系编制。话又说回来,电视剧《亮剑》中的坂田联队是否有真实原型可供参考?日军联队是否会以最高指挥官的姓名用来当做番号呢?无论是日军的师团、旅团,包括联队,都不像抗日剧中那样用师团长的名字来冠名,所以坂田联队是艺术化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日军的编制体系非常现代化,各单位配合有板有眼,有章可循。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军队编制基本上从“第一”开始依次往后排列,就是第一师团、第二师团,或者第一联队、第三联队。无论师团长、旅团长还是联队长,仅仅是军部任命的指挥员,整个部队不带有私人属性,更不会以最高指挥官的名字当做番号。之所以电视剧中会大量出现“坂田联队”、“高原师团”等分割番号,主要还是想突出日军的残暴,同时加深观众的印象。还有一点,日军联队的最高指挥员军衔是大佐,对应中国军队编制应该就是上校。旅团长是少将,师团长则是中将,更上一阶的军官属于军方高层,一般不会轻易指挥部队投入一线战场。总的来说,日军军衔设立与军队编制并非一成不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师团编制变化非常多,从这点上能看出日本迫切希望称霸全世界,学会用战略眼光看待战争,已经制定好长远计划。尽管日军整体战斗力不弱,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与中国战场接连被正义之师击败,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人不了解战争是为了什么,一心只是想着用暴力夺取人口和资源,却往往忽略了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日本右翼势力有逐渐抬头的迹象,全世界人民的主要诉求是希望和平发展,希望日本不要重蹈覆辙,各方更需警惕帝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联队相当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