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体育在体育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何?

只关注体育城市 · 赛事 · 品牌 · 传播公众号
互联网+体育作者
林嵩12月15日,舒华体育(以下简称:舒华)迎来上市一周年纪念日。梳理舒华在这一年取得的成就: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中国健身器材供应商、与华为在鸿蒙技术层面达成合作、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自主研发出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与此同时,外部竞争环境激烈,以爱康、乔山、泰诺健等为主的国际大牌牢牢占据中国健身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也有英斯派、金陵体育等本土品牌与之抗衡;线上市场更是挤满了上百家小微企业;再加上keep、小米等这些坐拥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健身巨头的入场,健身器材行业可谓僧多肉少。舒华在这种情况下杀出重围,赞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无疑将对品牌增添不少能量。— 1 —
入驻三大冬奥村健身中心 据舒华官方介绍,三大冬奥村健身中心目前已经建设完成。舒华体育根据比赛项目类型、运动员特点、健身中心场地空间等,量身定制了专业、科学的健身训练解决方案。入驻产品全面覆盖了有氧训练、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等完善的相关运动健身器材,包括跑步机、动感单车、多功能拉伸机、力量训练器械等,并因地制宜完成了空间规划布局与运动功能分区。张家口冬奥村健身中心针对冬残奥运动员的特殊性,舒华对一些产品进行了人性化设计,例如舒华此次配备的“擎天系列力量器械”,可以满足运动员单侧力量的训练,对于需要重点提升下肢或手臂力量的运动员非常有帮助,也可以满足运动员多维度肌肉拉伸。而针对冬奥会三大赛区的比赛项目类型,舒华也配备了不同的产品。例如北京赛区以短道速滑等冰上比赛为主,对于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与耐力有极高要求,除了综合训练框架、分动式力量设备外,北京冬奥村健身中心还配置了更多以下肢为主导的有氧训练器材。据舒华体育品牌总监王伟伟介绍,舒华为冬奥村健身中心配备的训练器材,都是经过上市考验后的成熟产品,并且公司针对竞技体育职业运动员一直都配有独立的产品线,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北京冬奥村健身中心事实上,在入驻冬奥村之前,舒华产品就已经先后入驻索契冬奥会、里约奥运会以及平昌冬奥会的“中国之家”,后又入驻了国家体育总局多个国家队训练基地,并在东京奥运会时为国家队运动员提供训练保障和服务。— 2 —
六大产品线覆盖全场景服务 在冬奥会的荣光背后,舒华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商业版图。2020年,舒华在上市之际确立了“三大领域、六大产品线”的基本框架,“三大领域”是指To C、To B、To G,“六大产品线”则覆盖家庭健身、商用健身、全民健身、体能训练、老年健身、校园体育的全场景健身服务。而在此前,舒华体育一直以 C端的家庭健身器材为主,主要营收来自于室内健身器材和展示架。在其后的调整中,舒华开始向商用健身、企事业健身领域发力,开拓全民健身、体能训练、老年健身、校园体育等六大版块。产品全面覆盖“从室内到室外,从青少年到老年,从普通用户到专业运动员”等各个细分领域,实现全场景覆盖。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舒华体能馆针对这一转变,王伟伟表示,由于国内健身器材各细分市场相对体育鞋服装备市场容量偏低,单一集中于某一细分领域,企业销售规模会大受限制,更难以支撑规模化研发支出和品牌化经营运作。另一方面,健身消费行业几乎每年的业务方向都在发生变化。早在几年前,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推进,对To G的厂商来说就是个很好的红利期,但到户外健身器材全面普及后,这个红利就不明显了。而近两年疫情的影响、今年“双减”政策等不可控因素,都导致行业每年的市场动态和方向变动较大,想要迅速跟上市场变化就需要全面出击。此外,由于体育市场集中度不高、碎片化严重,消费场景也越来越细分,不同细分群体的运动类型、运动诉求都更加细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抢占细分市场,只能做专项业务输出,才能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随着商用健身和全民健身版块等To B和To G业务的兴起,新的产品线确实为舒华来了一些新的商机。以全民健身版块为例,舒华承接了温州“百姓健身房”项目,为温州市建造了200多家“百姓健身房”,参与了浙江湖州章家埭、上海祝桥镇、天津丁字沽等多个国家体育总局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试点,以及西安浐灞全民健身园区、湖北省多个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西安浐灞全民健身园区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这对舒华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新的商机。另外,舒华的六大产品线,也填补了青少年健身和老年健身这两大领域在供给端的空白。关于青少年健身和老年健身的市场需求,前者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势必会生长出一个新兴市场,而后者,老年人作为国内主流健身群体,甚至比年轻人更有钱有闲,毅力更强,可挖掘空间也不容小觑。— 3 —
全方位布局迎接新挑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全场景健身业务的覆盖,涉及产品品类较多,对舒华的产品创新、研发投入、各个业务营销投入,以及品牌化运营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王伟伟甚至直言,健身器材行业各个业务板块都竞争激烈,这将特别考验公司的管理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面对这种综合能力的挑战,舒华也在各个环节加强了布局。在研发方面,舒华开发体能训练和商用健身业务线后,对产品研发要求更高,公司目前在产品研发投入上遵循的是三七法则,也就是用70%的研发经费投入到30%的产品上来。舒华方面表示,与2016年相比,2020年舒华的研发投入增长了近4.6倍。舒华智慧健身体验馆在销售渠道方面,舒华在全国建立了近千家线上线下销售和服务一体化渠道,全球业务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优秀、稳定的销售队伍和人才体系。截至今年6月,舒华已发展经销商 230余家,经销商以专卖店、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超市中设立店中店等多种形式覆盖各级市场。同时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开设直营旗舰店。接下来,舒华将进一步打造“线下+线上+异业联盟”三位一体的销售体系。在课程内容运营方面,舒华着重打造健身直播式的课程内容,并根据家庭健身、校园体考、户外健身等多场景来设计科学有效的健身课程,同时开展ACSM培训服务,研发和制作适合家庭用户、老年长者、青少年等“课程+器械”的整体训练计划。在品牌方面,舒华通过明星代言、网红KOL合作、短视频、直播课、罗永浩直播带货,以及赞助综艺节目等方式,进一步建立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并通过与中国奥委会、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中国健美协会等顶级资源合作,打造品牌IP,以及通过参与国内外专业展会打造标杆案例等,来进一步塑造品牌实力与信任感、建立品牌忠诚度。在服务方面,舒华已建立了近千家线上线下销售和服务一体化渠道,拥有专业、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快速响应市场服务需求。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能够对售前、售中、售后的各类问题进行一站式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7*24 ”小时无忧管家式服务。— 4 —
走适合自己的路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舒华也逐渐从传统健身器材生产商转变成一个专业、科学的运动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并确立了“产品智能化,运动娱乐化、运动科学化”的发展思路,与国内外权威机构,以及华为、腾讯、阿里等科技型企业合作,打造全场景智能健身解决方案,实现“让运动更简单”的企业使命。据介绍,在确立三大领域和六大产品线后,舒华体育的下一步是要逐步打造成“硬件+软件+课程内容+专业健身教练”的健身平台化企业。以硬件为支撑,配套软件和课程服务,后期再引入线上健身教练,为用户打造一套完整的健身系统。从实体到平台,这种转型路径在国内这些年的经济社会中越发常见,是很多传统企业谋求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很多国际案例中,很多巨头的发展路径与本土企业不太相似。以全球当前市值最高的健身器材企业——PELOTON为例,主要是通过课程来驱动硬件销售。尽管课程消费已是一种趋势,但目前国民在健身器材上的购买欲望依然不高,从国内一些类似的平台型健身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目前在变现方面的尝试并不是很成功。国民对健身器材的消费意识还不够高,具体到数字上的表现又如何呢?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健身器材的整体规模700多亿,其中400多亿属于出口,剩下近300亿里还包含着众多国外品牌。而在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大牌垄断的情况下,留给本土品牌的市场空间少之又少。而据《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美国运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23%以上。相比之下,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仅维持在5%左右,与美国相距甚远。当然,中国若能达到23%的运动人口占比,其健身器材市场规模预计将超3千亿元。此外健身器材每年的增长量也非常有限,不像鞋服每年有20%~30%的增长,器材行业每年大概只有10%的增长,可以说整个行业依然增长缓慢。由于中国的健身市场并未被充分激活,很多人即使有运动健身的习惯,却未必有健身消费意识和习惯,因此很难指望通过线上健身课程来带动硬件设备的销售。在这种情况下,舒华只能选择以硬件为核心,课程作为配套服务为硬件赋能。从一家传统的实体企业转变成平台型企业,舒华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其优势在于有稳定的营收变现渠道在先,但转型之路同样充满挑战。而目前,我们能够憧憬的,一是还远未触碰到“天花板”的增量健身市场,一是智能化技术所能描绘出的新的健身场景,或许能够大大激活健身群体的消费欲望。

2022-10-24 12:15
来源:
文娱乐新评发布于:湖北省
10月21日,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九届一次理事会在上海召开,舒华体育荣获“2017-2022年中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突出贡献先进企业”。同时,在近期的“健身和体育器材行业十大品牌培育活动”中,舒华还获得体育器材、家用健身器材和商用健身器材十大品牌殊荣。
大会现场
舒华体育荣获中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突出贡献先进企业
不断提升品牌综合实力
作为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舒华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品牌综合实力和行业竞争力,推动我国健身和体育器材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舒华已从单一的健身器材产销转变为提供全场景、全人群的科学运动解决方案,荣获“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中国轻工业健身器材行业十强企业”“中国健身器材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等荣誉称号。在产品上舒华不断创新,成立国家级先进实验室,获得310余项国家专利技术,还主导和参与3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获得“体育用品标准制修订贡献奖”等荣誉。2022年,舒华还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健身器材供应商。作为首个参与冬奥盛会的中国健身器材品牌,舒华提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品牌的风采。
舒华产品入驻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奥村健身中心
加快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今年,舒华确立“科学运动”这一全新品牌发展方向,将自身的品牌价值定位升级为“科学运动服务商”。这标志着舒华将以用户为中心,在产品服务、品牌营销、经营管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升级,不断加强科学运动布局,并聘请台球世界冠军潘晓婷为品牌代言人,推广科学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舒华健身平台建设,力争2030年实现“年销售百亿元”的战略目标。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未来,舒华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精产品、强品牌、深渠道、高效率”四大战略抓手为工作提升方向指引,提速发展、科学瘦身,加快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贡献一份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近日,2023年体育用品领域室内健身器材企业标准“领跑者”首批榜单正式发布,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的跑步机、动感单车及磁控健身车荣登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多款舒华产品上榜,进一步表明了舒华体育在健身器材领域标准化建设的领先性。随着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大众对运动的需求不断增长,大众的关注点逐渐从“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追求。国体认证中心通过开展跑步机、磁控健身车和动感单车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价工作,引导健身器材企业依据先进技术标准,不断增强研发实力,培育优质产品和品牌,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持续提升。本次评价工作主要依据“领跑者”团体标准中规定的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对企业标准进行评价。舒华跑步机、动感单车以及磁控健身车凭借高质量产品品质、检测标准以及创新技术获得专家组充分认可,荣登 “领跑者”榜单。先进标准制定,是舒华体育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标杆和动力。多年来,舒华体育持续参与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修订工作,并及时转化内部标准持续升级,目前已主导、参与 30 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2020年被授予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贡献奖”。舒华体育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工艺的创新,核心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值得一提的是,舒华实验室不仅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更于2021年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国家级专业认可的实验室,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了进一步深化舒华“科学运动服务商”品牌价值定位,舒华体育同时加大数字化转型,创新打造“硬件+软件+课程内容+专业健身教练”的健身平台,坚持“产品智能化,运动娱乐化、运动科学化”的发展思路,保持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南德认证检测等国内外权威机构、院校及专家合作,共同致力于运动科学和产品研究。凭借创新科技、强品质等综合能力,舒华产品还于2023年入选工信部创新消费品名单,舒华体育打造的智能体育公园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工信部评选为2022年度智慧体育典型案例。在今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舒华体育的儿童室外健身、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室内健身、老年人室外健身等解决方案还荣获了优秀奖。得益于对技术创新的不断坚守,舒华体育在标准建设领域以及产品、服务方面不断获得突破。未来,舒华体育将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为体育标准体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舒华体育会涨到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