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极空间nas论坛的播放器有哪些优化和新功能?

哈喽,大家好!我是疯爆银熊……作为极空间Z4S的资深用户,很荣幸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刚刚发布的极空间Z4Pro,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详细评测下Z4Pro,看看其都升级了哪些卖点,值不值得用户选购。一、外观+接口比较首先说外观颜值,极空间Z4Pro在外观设计上和Z4S保持了一致,圆润的造型,非常时尚经典,因为设计太过出色,所以Pro也延续了这个造型设计。全铝合金材质用料,在触感和观感上都属于一流梯队。二者最醒目的区别就是侧面的品牌型号标识,还有颜色上稍微调整了下,新款金属灰颜色偏浅了一些。极空间Z4Pro和Z4S正面设计保持了一致,打开磁吸前盖,能看到内部在接口上还是维持了原装,依然是USB3.2Gen2的C口和USB3.2Gen2的A口配置,就速度而言还可以,可方便用户轻松备份U盘和移动设备中的数据。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硬盘位外观和安装机制的改变。先前Z4S的硬盘位在安装时,有时候会非常难扣住。新款极空间Z4Pro的硬盘位一改老款扣取式,拿去硬盘只需轻摁硬盘位上的圆点,硬盘位就能弹出,此时便可轻松拿去,安装硬盘也是同理,只需轻轻放入,然后按压圆点,即可自动扣合,真的超舒心。另外在硬盘的安装上,这款硬盘位也进行了优化,先前Z4S安装硬盘需要将硬盘位两边的卡扣拆除,将硬盘安装上后再装回。新款Z4Pro安装硬盘只需轻轻扣动背部按钮即可。在背部设计上,极空间Z4Pro最大的变化是将先前方形的散热开孔变成了圆形,并新增了可拆卸的防尘网,防尘网非常细密,可有效避免灰尘进入机器,这个优化确实不错。在接口Z4Pro并未进行任何改变和Z4S保持一致,从左至右依次是eSATA 接口、USB 接口、两个 2.5G 有线网口(支持聚合,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带宽)、一个DC电源口、一个HDMI 2.0 接口(支持4K 60Hz视频信号输出)。在扩展方面,Z4Pro延续了Z4S的配置,除了支持4个SATA盘位外,在底部还有两个M.2 固态硬盘的安装位,同时在内存条上因受限于intel规定,所以仅采用了单通道,Z4Pro官方有8G和16G内存条两个配置,高配版只有16G一个配置,均为三星DDR5笔记本内存条。在内部主板优化上,极空间Z4Pro不同于Z4S,其给主板增加了散热风扇和散热鳍片,先前的Z4和Z4S是没有这个配置的,从这点能看极空间Z4Pro的处理器性能应该爆炸。二、配置比较从上文中能看出,在外观、接口上,极空间Z4Pro并没有进行多大的改变,仅仅是对于一些先前的不足进行了优化和再设计。既然是Pro版本,那其肯定不会只有这些升级,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极空间Z4Pro在硬件配置升级上有着巨大的提升。在配置上,极空间Z4Pro一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性能版,搭载了7nm工艺的Intel
I3-N305处理器,最高频率达3.8GHz,为8核心8线程,内置核显为Intel UHD Graphics,核显频率为1.25GHz,执行单元是32EU;标准版采用的是7nm工艺的Intel
N97,最高频率达3.6GHz,为4核心4线程,内置核显为Intel UHD Graphics,核显频率为1.2GHz,执行单元是24EU;极空间Z4Pro(性能版)的处理器Intel
I3-N305性能是上代Z4S处理器N5105的两倍不止。在内存配置上,极空间Z4Pro两个版本均配备了两个内存条安装位,默认配置单条DDR5内存条,频率为4800Mhz,二者区别在于性能版是16G,标准版是8G。另外极空间Z4Pro的eMMC也从Z4S的16Gb升级成了32Gb。除了以上配置升级外,极空间Z4Pro在SSD接口上和Z4S表现一致,均支持2个M.2固态硬盘扩展,最大支持8T固态硬盘存储;两个网口都是2.5G接口;4个硬盘位最大支持单硬盘22T的扩展等。此处附极空间Z4S配置,感兴趣的可自行对比下:10nm赛扬N5105处理器,最高频率达2.9GHz,为4核心4线程,内置核显为Intel UHD Graphics,核显频率为0.8GHz,核显执行单元是24EU;内存条是8G版LPDDR4,频率为2933Mhz,支持双通道扩展至16G。三、极空间最新系统体验作为一款简单易上手的NAS设备,极空间的上手门槛几乎为零,只要你会玩手机,那么绝对妥妥的玩转它,关于上手设置方面这里不细说,感兴趣可移步笔者先前的Z4S评测贴了解。随着极空间Z4Pro的发布,为了更好地发挥出硬件的优势,在软件层面上极空间也进行了大量的升级和优化,这里笔者就个人喜好重点聊一下几个不错的升级。1、丰富且多样的存储池功能极空间在软件层面目前支持ZDR(极空间独有模式,可自主选择重要内容进行双备份)、RAID1(双盘位模式,所有内容备份双份)、RAID5(3-4块硬盘模式,每块硬盘的一部分用来来备份数据)、双 RAID1(4块硬盘,所有内容双备份)等存储方式,其中据官方透露后续还会新增更加安全的RAID6、RAID10等存储池。除了四个SATA硬盘位外,其自带的2个m.2 SSD固态硬盘位及通过esata外接的硬盘柜也能通过设置成为系统存储的一部分。对于家里已经有好几块住满小姐姐硬盘的小伙伴来说,最不希望的就是只有格式化硬盘后才能插入NAS正常使用,在这点上极空间所有的存储位(四个SATA硬盘位、2个m.2 SSD固态硬盘位及通过esata外接的硬盘柜)均支持外挂U盘模式,从而实现现有资源的快速访问。另外m.2插槽的SSD固态硬盘除了支持存储外,其还能成为SATA固态硬盘的读/写加速缓存设备,从而提升用户访问机械硬盘文件的速度。2、局域网也能使用的本地离线账号功能很多NAS拿到手后都需要联网注册,先前极空间也是这个思路,想要登录极空间NAS系统,必须将设备联网、注册APP后才能进行操作,这点对于一些只想在局域网中布局NAS设备的用户而言非常不方便。在最新系统软件层上,极空间为这类用户新增了本地离线账号功能,在离线模式下,用户无需登录互联网,只在封闭的局域网中就能实现账号登录,访问极空间。该种情况下会导致很多需要联网的云端服务受限,大家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就好。2、新增appletv登录方式,多平台软件支持行业第一对于消费者而言,方便快捷应该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很多人对于NAS望而生畏的一大原因就是其脱离PC电脑后,操控太不方便。在多平台的软件支持上,极空间想用户之所想,终于上架了appletv平台,让appletv用户也能轻松观看NAS中的各种影视资源。除了appletv平台外,其还支持卓手机/Pad、苹果手机/iPad、Windows电脑、Mac电脑、电脑/手机浏览器、智能电视、微信小程序、HDMI桌面登录方式,而且以上登录方式均是官方适配,无需你再折腾。3、补全杜比视界短板,媲美蓝光播放器的极影视极影视作为极空间NAS生态中的一个软件,其功能强大到足以媲美专业的影音播放设备。很多影音玩家对于播放设备的追求那叫一个舍得,一台便宜的芝杜播放器也要一两千,如此大的花费就为了芝杜自带的电视海报墙和优秀的视频解码能力,毕竟能够支持杜比视界解码的播放器少之又少。现在无需用户花一分钱,只要你拥有一台极空间NAS设备,就能拥有一个超强的影音播放系统。极影视除了android平台只支持HDR、HDR10、SDR视频以外,appletv平台、苹果手机/iPad、Windows电脑、Mac电脑、智能电视都可正常显示杜比视界影视资源,当然能不能开启杜比视界效果就要看大家的设备是否支持了。除了超强的视频解码外,其还支持DTS、杜比Atoms、杜比音效等多声道的透传和解码;字幕也能自动识别,并支持自动搜索下载;更有超强的电影海报墙供用户观影所用。极影视电影海报墙的识别精度和速度媲美专业播放器,视频分辨率、视频格式、音频格式及影视详细信息和评分均清晰标明,同时极影视播放蓝光原盘的流畅度也丝毫不差,影响其流畅度的唯一阻碍就是用户家里的网速。另外对于喜欢用电视观看电影的影音爱好者,极空间TV版APP我强烈推荐,其是众多NAS厂商中非常值得学习的一款APP!极空间TV版内置的极影视播放器可完美替代KODI,海报墙没得说,识别精准、内容丰富,点击任何一个电影,里面都有详细的介绍信息和评分,基本就是照搬PC版而来。除了海报墙足够优秀外,其内置的播放器也支持单层杜比视界的解码,不偏色的那种正常解码,当然解码的前提是你的电视支持杜比视界识别和输出。而且在音轨选择上和PC、手机端一样,简单方便,支持多种声道切换,源码直通更是让拥有家庭影院系统的用户喜欢。4、持续优化极相册,宝爸宝妈都很爱作为一个有两个娃并且还爱拍照的宝爸,极空间的极相册非常对宝爸宝妈们胃口。其除了可以随时备份手机、相机上的照片外,还可通过极亲情APP实现照片的全家共享和添加,一同打造属于全家人的家庭相册。就相册功能而言,极相册在操控逻辑上,整体功能和完善度都挺好,没的说。唯一缺点就是不支持图片本地编辑,建议后期升级后能够加上这个功能。现在在用极空间Z4S的时候笔者就发现老版系统的极相册在流畅度和缩略图加载上会因为照片过多速度有时候会跟不上。新版极空间对此特别进行了优化,现在相册的缩略图基本是秒显示,当然不只是手机APP端,其他端的极相册也进行了优化提升。5、极音乐进步虽小,但显而易见在众多NAS厂商中,能将播放器做得如此精细和丰富的可能也就极空间了,尽管其和网易云、QQ音乐等APP在功能上依然存在这不小差距,但现在哪个平台的音乐不收费?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想要完整的听完一首歌真的挺难,与其被厂家步步紧逼,还不如将音乐存在NAS中,想怎么听就怎么听,极音乐实际体验起来也并不差。首先在音乐格式的支持上极音乐表现不错,目前支持AAC、AIFF、APE、AU、FLAC、M4A、MMF、MP3、OPUS、WAV、OGG、WMA、RA、VOC、DVF、TTA、DSS、DSF、DTS等格式,厂家承诺后续还会继续拓展解码库。另外在音乐整理上,其提供了专辑、歌手、流派等自动整理分类功能,同时针对一些显示错误的歌曲,其也提供了信息修正、编辑功能。在手机APP端其还增加了多种智能推荐模式,系统会根据用户喜好推荐一些音乐库里的内容,并支持音效的自定义调节。对了如果有喜欢的音乐也可以即可分享给朋友,供朋友下载畅听。尽管升级后极音乐表现不错,但在一些细节上个人认为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如歌词、音乐封面的搜索下载缺失,音乐点评功能等,其实都可以加上。6、docker、虚拟机上手简单,功能持续加强最新版的极空间系统在docker进行了不错的加强。在官方图形界面其已经支持MacVlan网络驱动;新增核心显卡一键调用功能;新增真实路径功能等。很多人之所以惧怕NAS的一大原因就是传统NAS厂家在可玩性上主要依靠docker和虚拟机实现,而docker和虚拟机在设置上,如果没有经过深度的学习,那基本很难玩转。极空间一改Docker复杂的操作逻辑,为用户提供了最简单和方便的解决方案。和传统代码式安装方式不同,其在docker库中添加有常用镜像和仓库镜像两种,为了方便小白快速上手,其为常用镜像中的docker提供了详细教程,只需点击“教程”俺就即可跳转学习界面深入学习掌握。另外其新增的读取镜像默认配置,也能方便用户快速无脑对容器进行布置。另外其除了能实时显示当前CPU、内存使用率,还支持显示容器占用,以此来方便用户识别容器是否有配置上的问题;另外如不同存储池之间的迁移,调用各种外部设备作为映射目录等,目前极空间均是支持的,官方承诺后期还会开放更高的权限以便用户使用。自打有了docker以后,虚拟机因其占用资源大,效率不高,使用的人是越来越少,尽管这样,但是用户依然乐忠于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另外极空间Z4Pro这么高的配置,如果不用来跑虚拟机,那也确实浪费,不过有一点需注意,想要玩转虚拟机,需要用户配置一个M.2固态硬盘。因为穷,所以不能给大家演示虚拟机的妙用,这里简单说一下极空间虚拟机的一些功能特点,首先内置远程访问虚拟机的功能,无需网络配置也可使用虚拟机,第二,支持虚拟机配置导出功能,可以通过闪电传与他人分享,不用自己安装超省心;第三,内置了主要操作系统的相关部署教程及必要的驱动文件,小白也能边学边搞哈。7、简单的远程访问服务,NAS中仅此一家在远程访问上,极空间提供了非常简单的操作方式,用户只需输入NAS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就能快速访问NAS。这是我见过最简单的远程访问方式(手机端可设置可访问)。另外其还豪横的支持100个防伪链接的收藏。通过远程访问我们除了能够在外网使用NAS中的docker容器外,还可以调整路由器或下载器配置,也能结合浏览器容器,轻松绕过公司网管,实现异地上网;另外对于一些需要经常访问的敏感端口,我们也可以通过远程访问代替,以此保障访问的安全性。总结及Z423、T2新品概览以上就是本人在使用极空间Z4Pro上收获的一些心得感受,作为一个在很早之前就拥有了Z4S的NAS娱乐玩家,极空间Z4Pro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升级是肉眼可见的, 其在不改变外观的情况下对内部进行了全新的工艺重构,实现了更强的静音效果,采用了更好的散热,重新设计更加舒服和安全的硬盘位,更是在CPU上提升明显,在软件层面上,其新增了视频AI人脸识别,图片提供了文字识别和提取,更是新增了对Apple TV的支持。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国内面向消费级市场的NAS中,极空间Z4Pro在硬件配置上绝对是第一梯队选手,在系统优化和服务上目前依然没有对手!新款极空间Z4Pro标准版目前已开启预售,首发价格仅需2499元和Z4S一个价,这种加量不加价的升级行业内少见,对于用户而言可以说相当的实惠。另外除了Z4Pro外,极空间还发布了Z423、T2两款极具特色的NAS产品。其中Z423旗舰版性能提升明显, 其配置为AMD Ryzen7 5825U,8核 16线程处理器,4个SATA+4个M.2,机械硬盘、SSD,自由组合多存储池方案,灵活多变。Z423还配置了两套32GB eMMC独立运若主系统,当出现异常时会自动切换至预备系统,全方位保障用户数据安全。Z423旗舰版支持万兆超高速网口,在接口上其还配备了eSATA、HDMI、M.2、内存插槽USB3.2、type-c等。值得称赞的是,旗舰版还搭配了专属UPS电源,突然停电也不怕。 T2是极空间推出的全球首款跨世代便携NAS,其采用了全固态硬盘设计,速度方面没的说;大小也仅有常见充电宝尺寸,非常的便携;而且支持多种模式切换:插入电脑即刻变身U盘;HDMI投屏,遥控器操作PPT、PDF多种文档立享办公模式;插上酒店电视机化身Mini蓝光机, 4K高清电影随心看;支持SD/TF (自配卡套) 卡直接读写,随插随读,旅行拍摄无压力;支持WiFi6模式可无线接入互联网;支持PD供电,普通充电宝即可支持T2工作数小时,让用户在露营、旅行、户外等环境,均可把超大容量数据真正轻松携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链接了解,后续笔者如果能够拿到样机后也会跟大家分享下这两款NAS的特点,所以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呀!另外有关于极空间Z4Pro没提到的点,有想要了解的也可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
序言上个月极空间发布了Z4S和Q2,Q2的测评我已经发布:不过Z4S我一直迟迟没有发布测评,也就前期做了一个长视频做了解读:主要原因是最近档期排满,太忙,所以前期仅过度的快速给大家做了一些解读:详细的测评并没有发布,这不拖到现在,就干脆写一篇更为全面的备忘录吧。大路手上的Z4S奔腾银牌版本极空间作为一款定位于“家庭私有云”来说发展过于迅猛,实际上我购买的初代Z4不过是去年初的事情:差不多4月才有货当时写了篇文章:也就这么一年多极空间上市了多个版本:Z2新Z4、Z2SQ2、Z4S(两个版本)上述中的2表示两个盘位,而4自然是四个盘位,目前极空间还没有6~8盘位的产品,但不排除后面会拓展。通常双盘位为入门级四盘位为中高端专业级这里的入门级和专业级主要指不同型号之间的性能差异,不过目前有两个品牌不是这样定义的,包含:华硕的爱速特威联通去年开始的新系列华硕爱速特主打一个系列同配置,主要区别仅为盘位不同,而且最近几年的机型侧重于X86平台。不管你是大容量多盘位需求还是小容量双盘位需求,性能都是一致的。比如华硕最新款的AS6702/04/06T系列而威联通在去年几款新品上市也是如此,比如TS-262C和TS-264C就是如此:但这两款都属于入门级,不同在于TS-26系列外还有TS-46系列,46代表更强,外机颜色不同:TS-26代表双核,而TS-46代表四核,最后一位数代表了盘位数量,比如TS-462C就是双盘位四核心。所以不同品牌和系列的NAS或私有云定位不同,威联通和爱速特定位是想要更多的开发人员,比如针对虚拟化和Docker,更强的动手能力,在这两个品牌都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无缝扩展。这两款我都使用了很长时间,从对比体验上,爱速特优于威联通。这个结果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不过今天的主角是极空间,所以就此别过,回头有专栏写爱速特。我们回到极空间的话题,16个月分别发布了三次新品:其中4盘位硬件更新两次比如Z4和新Z4均为赛扬j4125处理器,两者从外形上来看几乎没太大区别,主要是做了不少优化。实际上主板更换过,略有区别,我在年初视频开箱中有介绍,你可以理解为Z4的v1和v2版本。文前提要:本文大概率会超过一万字,会帮你熟悉和了解极空间的90%以上的功能和优势。解读Z4S9月发布的Z4S带来了较大的更新,不管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一方面 CPU更新到更强的赛扬N5105,和可选更强的奔腾银牌N6005,跑分参考对比:三款均为四核四线程,主要差异在于睿频为2.7/2.9/3.3GHz,当然后面两款架构升级,更强。跑分上比较单一,但是不同在于Intel对于新一代的赛扬和奔腾处理器加入了更强的硬解能力。官方的这个图比较直观,一方面本身Intel确实做了很大升级,实际测试也确实更强。可以看到新的Z4S中标准版赛扬和旗舰版奔腾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尤其我说的GPU方面。Z4S升级幅度就比较大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标配4/8G板载内存,有一个内存扩展槽升级为双M.2固态插槽,且支持PCIe3.0原生PCIe通道,非Type-C转接;Z4S一条M.2速率升级到20GbpsZ4为10Gbps,跟Intel方案有关散热做了优化和升级,温控更好标配HDMI和eSATAHDMI可以支持直出,体验比Z2S更好eSTAT主要用于两个极空间对拷直连外壳主题可选白色木纹贴纸风格,更大气上面是大家可以看到和基本可以扩展了解的,实际细节上还有一些差异,比如网卡速率。虽然三款Z4版本均为2.5GbE双网口,但是速率上新一代Intel处理器带来了更大的吞吐能力。左边是新Z4,右边是Z4S从60秒持续打包可以看出两个区别:Z4S的速率更快:286.25MB/s和292.5MB/s差异不大6.25MB/s的差异而已但是Z4S速率波形更稳定新Z4最低269,最高280,差值11Z4S最低277,最高281,差值仅为4当然基于极空间自带的测速来看,性能也很卓越:当然最大差异就是更大的背板带宽,可以支持PCIe3.0,所以Z4S发布后新增了固态硬盘的功能可选。当然这个功能新Z4等老版本也可以选择使用:如上图,可选固态为“高速存储”模式或“只读缓存”模式。“只读缓存”模式是极空间最早的玩法,类似于你的图片比较多,热门小碎片文件进行加速,冷数据和大文件不做加速,尤其是对于摄影师而言有辅助加成的作用,即便最大读写速度仅为10Gbps。当然有了PCIe3.0的支持,这种模式的效率更高,不过目前略有遗憾是两个M.2插槽不能双支持。仅支持一种模式的切换,相信后期可以支持这样二合一玩法:一个M.2固态做“只读缓存”一个M.2固态做“高速存储”其实老的极空间用户应该可以看出极空间的系统上、界面上越来越细化更多的信息。比如原来仅仅可以看到使用存储空间多少,还剩下多少,现在已经基于账号、文件夹和类型来做存储占用的排名,让你对存储的使用量做更多的了解。这些功能相比友商、竞品而言其实在每次迭代升级都有类似的更新和更好的设定。但不同的品牌定位不同,特色自然不同,我个人认为极空间最好的在于“无损移机”和“硬盘搬家”。硬盘的平滑升级和扩容由于我从自己购买、到厂商送测,所以手上极空间发布的版本都用过,和网友的体验上自然是更深度得多,在这些不同的使用深度上,可能让大家体会最深就是“无损移机”:不管你是从Z2升级到Z4(不同盘位的升级),操作就是五分钟;还是从Z4到新Z4或Z4S(不同版本的升级),操作还是五分钟。我在年初发布的视频中有演示,相信看过的朋友应该印象深刻,但是其实并不是完全这么回事。因为正经的NAS也好,私有云也好,这应该是标配,这些群晖、威联通也支持。硬盘搬家属于极空间特有可能某些功能和某些品牌有些类似,实际上这一点极空间做得最成熟和可靠。我举一些场景和例子(这些例子我都实测和使用过):1. 空盘位扩容这个是最简单的,因为空的盘位可以直接插入新盘,加入ZDR格式化即可使用。这种扩容是最简单的,所有的私有云或NAS新盘插入都会要求格式化,这个是必须的。当然空盘位下极空间也有特殊玩法,比如“硬盘挂载模式”:可以不需要移动硬盘盒,直接把有数据的硬盘插入空盘位,作为“移动硬盘”挂载数据,直读数据。这种模式下用于对拷数据,是很快的,除这种“SATA”模式外,还支持多种接口,如上图。其他品牌主要仅支持USB模式和网络模式,但极空间可以直接省一个硬盘盒。而且硬盘挂载于私有云上,有UPS动态保护,安全性更高。2. 双盘位机型扩容当你是双盘位的私有云或NAS,对于极空间的操作更为简单。根据系统引导,拔掉B盘,插入更大容量的新硬盘C;系统会自动开始镜像A盘到C盘,原来的4T在镜像完成后可以变成8T或16T;当A盘镜像扩容到C盘后,拔掉A盘和C盘;重新插入B盘到任意盘位,再插入更大容量的新硬盘D;重复一次操作完成B盘到D盘的扩容升级;最后你可以插入C和D盘到极空间的任意盘位,不分原来的顺序。C和D保留原来A和B的数据,容量翻倍和更大。这里面有两个好处:基于快照级速度克隆数据,即便有很多小文件,也可以达到硬盘极限读写速度。根据提示来,小白都可以操作好,因为连顺序都不用分,相当于某些复杂的操作极空间帮你规避掉了。如果你之前用过群晖的双盘位、尤其后期扩容过硬盘的容量,你就知道这种方法有多爽了。群晖的双盘位不管你是RAID也好,还是Basic也好,你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1. 购买两块硬盘,单块比原来两块硬盘容量总和容量都大的硬盘,或者比使用量总量大的硬盘;2. 先通过硬盘盒的方式把原来两块硬盘数据基于文件拷贝到移动硬盘,这个速度能给你烤哭;3. 把原来两块硬盘拔掉,你可以选择保留原来的系统信息和用户信息;4. 插入另外一块没使用的更大容量新盘,建立文件系统;5. 从移动硬盘拷贝数据回去,这个时候你看到那个速度还要再哭一次;6. 好不容易拷贝完成后,插入做移动硬盘的新盘,格式化并加入到文件系统中去,才算结束。2块4TB的硬盘没有连续的24小时是不可能搞定的,实际可能要72小时以上。2块4TG的硬盘对于极空间而言差不多10个小时搞定,就可以使用了。3.四盘位机型扩容四盘位对于极空间扩容而言需要技巧,因为它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由机器来设定和选择,但是我们可以做局来让系统选择最好的那种方式——也就是速度最快的方式。你要尽量的把原来4个盘位的容量用满,比如就剩余1TB空间可用,就可以采用双盘位极空间的方式。否则就有点悲催,会调用文件转移的方式,也就无法使用“快照级”速度,也只能一个一个文件拷贝。它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如下,可以感受下:开始硬盘搬家,你可以选择拔掉第四个D盘,根据系统提示开始迁移数据;系统会把D盘位数据转移到A/B/C三个盘上,因为这三个盘剩余空间足够拷贝D盘使用空间;等D盘数据彻底迁移后系统提示拔掉D盘位上硬盘,然后插入更大容量的新盘加入ZDR系统;然后选择拔掉C盘,这时候麻烦了,新的D盘剩余所有空间;只能把C盘数据迁移到A/B/D盘,迁移后又继续B盘和A盘;这个操作就蛋疼了,基于“文件级”方式迁移数据和“快照级”相比简直就是自行车和火箭的对比。一言不合可以来感受下最后迁移的时候可特么不要停电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接UPS来保障。我上次迁移了两个8T的硬盘,替换为16TB,我一共花费了7天7夜,160小时以上。所以这个事情还没弄完我就已经找他们项目经理疯狂吐槽了一遍。因为这种模式对于四盘位顶多迁移第一块硬盘可以享受“快照级”,其它就无法避免的“享受”文件级。我要我选择,不要系统选择。所以大家在后期遇到这种问题基本可以避开了,可以手动选择“快照级”对拷扩容。达到至少每秒200MB/s的迁移速度,一小时就可以搞定700GB数据,1个8T的盘差不多10小时。因为极空间的宗旨就是让用户感到满意的使用和体验,这种设定不好就得改。而且极空间改起来比较猛,一直以来除了国定节假日外一直保持周更的速度,目前已经迭代到了V2.4。其他品牌的私有云或者NAS基本设定就是你直接再买一个设备,宁愿提供群集管理都行。否则你就拿移动硬盘给我先拷贝出来,再拷贝进去,部分条件需要多买一个硬盘。所以这两点我觉得极空间做得很不错,虽然大家大部分是极空间新用户,可能目前还用不上“无损移机”和“硬盘搬家”这两个功能,但是等你需要用的时候,你一定要谢谢我,你可以自己选最快的方式。当然,目前极空间也支持“集群管理”,虽然这个功能比较简单,属于快速切换:两个极空间或多个极空间可以通过SMB交互数据,新增的eSATA接口用于未来极空间发布的扩展柜使用。Z4S开箱很多东西需要长期使用,你才能总结出来,体验它的独特之处,不过这些大家可以作为了解。外机展示侧面和新Z4基本一致,包含硬盘指示灯和开机按钮,开机或关机成功均会“滴”的一声。机箱尾部为主要的接口,如下图:顶部一个14cm的大风扇用于整机和硬盘散热,底部一排接口从左到右分别是:eSATA、USB2.0(用于UPS通讯)、两个2.5G网口、DC供电、HDMI直出接口。在DC和HDMI还有一个小孔,用于Reset重置,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纸质说明书,有介绍。机箱前面取出磁吸改版如上图,卡扣式4个硬盘位和两个USB接口,用于外部设备传输。冷风从后面吸入,会通过硬盘后从前面盖板排出。整机其实设计比较小巧,主板置于机箱底部:开箱展示安装扩展内存或固态硬盘需要拆开,不影响保修,只需要拧下4颗螺丝,然后像大路一样向上提:就可以拆开看到主板了,如下:两个固态硬盘插槽有1和2顺序,但安装不分顺序,具体的开箱细节请参考视频:功能展示其实在早期版本的分享中我已经对功能都做了很多详细的介绍,那么老的功能我这里一笔带过,新增的功能我会详细展开讲讲,这样通过本篇也可以对极空间的所有功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如上这是PC端的全部功能,除了“论坛”和“帮助与反馈”其它都属于实用型功能或监控管理服务。所以这么多功能咋展开讲讲呢?我们还是基于用途来分类,比如娱乐和常用型:团队空间和文件收集两个都是空间,你可以理解为文件管理,不管相册也好、视频也好,都会用到文件管理。这两就是不同用途的资源管理器,团队比较好理解,你可以工作室几个人一起用,共享和素材或者版本发布之类的放这里,可共享和不可共享,这样团队可以一起用。同时也可以搭配“文件收集”来使用,文件收集比较有意思:相当于临时对外开放了一个“网盘”,供没有极空间的用户基于网页的信息推送文件给你: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了以后就关闭了,你就收获满满。比如你是老师,疫情期间要收集家长们提交的相关信息,可以在这里临时发布一个“收集”任务。你不需要端口映射、外网直连,大家都可以访问,时效结束后关闭。如果你要收集的信息基于表格形式填写,就使用“自定义收集”,先上传一个模板:然后你把生成的链接发给对方,然后打开如下:这是网页,浏览器打开即可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提交的信息是隔离的,大家均不可见,提高了私密性和安全性。而如果没有极空间我相信各位家长朋友都是收到一个基于腾讯协同的在线表格文件,然后大家的信息都是完全可见的,而我们要填写的都是身份信息、电话、住址等隐私信息,敢怒不敢言。你看如果你有一台极空间,家长们的信息就不会泄密了,其实这种东西企业微信完全可以做的。所以腾讯在很多方面还是缺乏担当,不作为。关于个人空间的用法我们打开“个人空间”默认会生成一些基本的目录,比如“迅雷下载”、“文档同步”等,其它的就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自己自定义一些“根目录”,方便管理;创建根目录以后再进入创建“二级分类目录”便于自己更好的管理,思路就是这样,尽量不要建立太多的“根目录”否则在后期操作中将带来不方便。个人空间有不少不错的功能,比如支持图片、视频等多种格式的缩略图预览和直接打开在线浏览。比如常见的jpeg、avi、mov、png、tift等各种格式,甚至索尼的ARW文件也可以直接预览哦。Tips:索尼的ARW其实就是RAW文件,这个格式是索尼自有,同时RAW也是可以支持的哦随着Z4S的发布,文件管理上更新了不少功能,比如标签和分类:你可以基于文件建立大量的分类和标签,通过标签属性快速找到需要的文件。当然新加入的“高级搜索”必须点赞极相册极相册主要是管理相册资源的,可以包含照片和视频,可以单选和批量选择下载到本地;具备不错的索引和AI智能相册功能,可以基于时间线或者标签等方式查探和浏览,可以选定目录生成相册,归集相册。左右开工的操作方式,右边是时间线,左边是目录和相册,可以建立“家庭相册”和“宝宝相册”全家分享和同步数据、归集展示数据;对于家里的老人而言可以采用“亲情版APP”无需过多操作和管理,直接使用设定好的相册,对于简单的需求操作简单,对于复杂一些的需求由我们来操作即可。然后你就有一个很丰富的时间线的家庭相册,可以基于“人脸识别”实现人物的归类。PC端基于实用,而手机APP方面基于智能化,基本上和手机自带的相册功能一模一样,无缝切换和适应,没有学习时间成本,直接就可以用起来。极影视极相册是极空间一直以来比较重要的娱乐性功能,主要优势在于“自动生成电影墙”,可以识别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合集”和“专辑”。比如在电影资源的基础上我可以创建一个“4K”的合集,类似于给影视资源做标签。支持“合集”或“单片”的形式展示资源,方便快速找到需要的影片,当然可以根据关键字直接搜索。如上我就给我家宝宝创建了她的片单,甚至我还创建了双语带普通话合集,很方便小朋友或者家里的老人观看这些比较直观上手的影视资源,无需担心电影只有英文,看字幕太累,孩子太小又不认识字的痛苦。也可以根据自己创作输出的小视频创建一个个人的“专辑”,形成一个封面。比如上面这个视频,没有过多的信息,无法自动创建,那么可以创建一个“专辑”,看起来很完美。总得来说,极空间发布了一年多以来整个功能已经相当的成熟,打磨的很完美了。当然有时候开发也会删除一些不错的功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删除。但是你去论坛或者后台直接反馈,大家都喜欢的,有意见的肯定给你恢复回来。比如前段时间基于“合集”的展示方式就很反人类,目前已经恢复了,如下,哈哈:在这方面如果你要用台湾省的产品,你很难掌握主动权,你提的意见就是个屁,首先走个流程。不可能一个星期给你恢复回来,而极空间就可以做到,哈哈。当然极影视还有个不错的功能,类似芝杜蓝光播放器可以刮削字幕,这个功能我以前做了一个小视频给大家展示过,可以供参考,这里就不做细致的介绍了,视频如下:但是作为老用户,听我一句劝,最好自己找字幕,适配度更好一些,因为它的特性决定的:太新的资源不一定有字幕有字幕不一定适配你的资源你知道的,电影要分港版、台版、欧版、删减版、导演剪辑版,同样的电影时长不同,得适配。不过有一点极空间自带的播放器很强:如果没有的字体,会自动适配;如果位置排列错误的,会自动给你最优化展示字幕。目前影视电影墙的信息主要有两个方面,类似于豆瓣的信息,另外一个是TMDB的资源库。所以大部分比较新的资源都可以自动适配信息库,对于中文命名的资源天生友好。音乐播放和有声读物目前音乐播放已经推送到TV版的APP,也就是在电视上也可以播放你的“黑胶”唱片了。遥控器也可以比较方便的操作,不过目前背景没有音乐墙,略有遗憾,尤其是一些OLED电视。而有声读物主要是针对电子书,适配的格式也蛮多的,基本上都是主流匹配。现在安卓手机自带的播放器都要各种收费了,有自己的音乐库别提有多爽。这个就是前期有NAS或者私有云的好处,不用担心自己的正版资源要被二次收费之类的。Tips:我在谷歌高音质免费音乐时代就干了谷歌几百个GB的音乐库,现在你花钱都不一定能找到资源和能下载。在音频文件格式支持方面有声读物和音乐播放是一致的,这是必然的,唯一不同是区分了不同的需求。可以看到有在线模式和离线模式两种,主流的一些歌单可以支持离线到本地,也是不错的选择。网盘备份和备份中心早期的极空间只有“网盘备份”功能,且有且仅支持百度网盘,目前的极空间已经在这方面改进很大。比如在“网盘备份”中加入了“天翼云”的支持,其次也支持把极空间的数据反向备份到“百度网盘”和“天翼云”,也就是“备份中心”的功能。同时“备份中心”也引入了多个极空间之间互备数据的概念:在操作上流程比较简单,且支持多个文件版本,从这一点来看,在未来支持快照备份的功能不远了。迅雷和下载下载可以说是NAS或私有云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热门资源上,基于“Transmission 2.94”内核的下载工具速度都很快,不过对于冷门资源来说,换啥都不好使,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迅雷”离线下载了。不过“迅雷离线”并非万能,部分有限制的“正版要求”的资源是直接无法启用任务,那么这个时候默认的下载就先得比较有用了,比如漫威部分系列的电影迅雷离线就搞不定:但是你使用默认的下载就比较好使,尤其这个资源还算热门的时候。在上图中看到我下载的路径是“高速下载缓存”,没错我是下载都先走固态硬盘,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24小时挂机对于机械硬盘的长期低速写入占用;一方面可以避免机械噪音,一方面可以提升机械硬盘寿命。如果你需要收藏老电影,就有必要开迅雷会员了,因为迅雷的离线只有会员才可以使用哦。Tips:目前Z4S有晒单送迅雷会员码的活动哦。不过迅雷有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迅雷的原因,并非极空间的问题),比如:下得比较猛的时候,比如下了几个TB,迅雷离线会单方面限速,你看我上面的速度就不咋地。华硕的AX86 PRO刚一个月不带重启的对于大路来说,一个月不下几个TB都不好意思用私有云,所以我的硬盘都特别大。但一个NAS搞不定,就需要多个NAS或者私有云了,买新机器比买更大的超过16TB的硬盘更划算。文档同步文档同步是私有云比较重要的功能之一,可以说每个用户都离不开。你的工作文件的多个设备同步就需要依赖“文档同步”。要把文档同步玩得好,需要“单向”和“双向”同步相辅相成来使用。单向同步适合“仅备份”,建议选择本地删除极空间也不删除文件的操作规则模式。硬盘属于耗材,并不值钱,当你后悔的时候还可以从极空间上把本地删除的文件恢复回来。简单给大家做个常用的任务操作流程,避免过于小白玩不转,环境如下:有笔记本A和PC台式机B,极空间作为C。我们要把A和B上某个文件夹的数据做多个设备同步,操作功能如下:笔记本A建立双向任务,指定备份目录到极空间C的目录D;等待笔记本A任务同步完成后;到台式机C上建立双向任务,指定需要同步的文件夹备份到极空间的目录D;这时候目录D备份好的数据就会自动同步到C上的指定文件夹。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备份任务的时候,规则中务必使用如下默认操作:也就是说即便你删除了极空间上的同步内容,A和B上的镜像内容并不会自动更新删除;同时可以保证A和B上任意删除的文件,也不会删除极空间上或A与B之间另外一台电脑上的镜像内容。我以前使用微软onedrvier的时候微软就经常这么干我两台电脑的同步数据,把我气死了。当你设定任务为自动模式的时候,不管你的便携笔记本是在局域网还是外部的互联网上,都会自动开始同步更新的数据,如果有时候你更新了巨量的文件,建议在局域网内同步更新的内容。否则你在互联网的笔记本将耗费巨量的下载和家里巨量的上行带宽,给网络造成拥堵。其实拥堵倒不至于,但是体验肯定没那么好。友情提醒:这两个功能建议不重要的数据做一些测试,熟悉以后使用,别一顿操作猛如虎,犯低级错误。关于Docker极空间的Docker受制于PC客户端的设计模式,在操作上相比纯正的Web页面管理不具备先天优势。解毒:如果你有双显示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你可以看到大路哥不管是做测评还是做经验分享,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缺点我会讲、优点我也毫不保留,因为玩得多,深度够,也会告诉你它的尺度,能做到什么程度。所以我在极空间的Docker功能上并没有深度使用,因为我自己有多个品牌的NAS或私有云。所以肯定是哪个方便,在一些需要的需求上我会优先用最好的NAS或私有云的功能来建立我的需求。所以极空间的Docker方面我就两个应用:两个都是用于测速的,我在之前的分享中有介绍如何安装这个两个。这两个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让我们在内网测速达到极限,因为互联网测速的基准是不够好的,所以测试结果并不能考量路由器的能力,所以这块我是基于我的路由器测评来服务的。上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解读,避免误解,所以简单说下:内存使用率2.2G是包含Docker和系统本身总共使用的内存。两个容器我一共分配了512M+256M,实际你用多少,算多少。早期的Docker功能在极空间上不支持root权限,大部分的Docker并不能正常使用。不过目前极空间虽然也没给root权限,但是给了更大的权限,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目前而言,你在极空间上可以把Docker玩出花样来,只要你会,就可以。不过上述两个容器,其中Speedtest你已经没有必要安装了,因为目前极空间自带:在“设备监控”中的左下角的“局域网测速”就是基于这个来测速的,而且功能完备。不过在内网中测速最基准可靠的还是iperf3,Speedtest的测速数据一般会虚高一些。系统功能极空间的系统设置和相关的包含多个部分,我们大图来解读下:大概就这么多我红色圈起来的,另外还有一个FTP备份和Mac备份都属于老功能,特殊场景使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打开就有介绍如何使用,所以我就不提了,老测评和种草有介绍。我这个人没啥钱,也没啥银行卡,所以也没啥重要的信息要存“保险箱”里面,所以我就测试过,基于手机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在“保险箱”下是不支持手机截屏的哦,这里面可以单独存放需要密码才能查看的文件,就是这么一个功能,至于我没说这里面的数据会不会单独加密?我不知道,我也不关心,我只知道NAS或者私有云的硬盘数据本身就已经加密了,反正你外接打不开,用Winhex也读不出来有效数据。你能像黑客帝国中尼奥那样直接读16进制加密数据,我只能说算你牛逼。极空间的PC客户端可以支持快速切换你的多个极空间设备,如果你有的话,你只需要点击左上角我已经黑框处理的那里选择你的设备名称即可,因为这个数据会暴露我一定的手机号码,所以黑框处理。设备的详细信息、进程、服务都可以在“设备监控”中查看:可以看到其实极空间的系统优化的很好,CPU和内存占用率都极低,温控也很不错。双重备份双重备份是极空间上一个比较不错的功能,有一定的独占优势。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功能不错呢?因为个人数据的私有云通常是完全没有必要做RAID阵列的,不管是RAID1还是RAID5,因为道理实在是太简单了,你重要的数据占比太小了,你为了芝麻那么大点的数据要整机玩RAID属于吃饱了撑着。而且只有RAID1才是冗余,RAID5并不是哦。前几天我看到一个网友的说法,我看了都想笑:他说他做的RAID5,拔掉一块硬盘后,数据都还在,一句话暴露了他根本都不懂RAID5的机制和原理。数据在,是刚好在,并不是百分百都在。如果你全盘校验,一定会找不到拔掉的那块硬盘存入的数据,毛都找不到。RAID甚至允许热插拔,本来就有的数据当然支持读取,但是没有的肯定就没有了。你必须重新插回去,才会有。所以既然我们重要的数据通常并不大,撑死了500GB都属于天文数字了。所以极空间默认推荐的自有ZDR文件格式可以帮你省一块硬盘和一个硬盘位。而“双重备份”又可以保证你重要的文件存在不同的硬盘上,隐藏镜像。但原硬盘上的数据因为硬盘故障不可读,可以从隐藏的镜像里面恢复回来。这个功能在“系统设置”中可以找到:通过把数据放在不同的篮子(硬盘)上,用多少算多少,性价比很高,又保障了数据。一般NAS或者私有云都是基于Linux内核的,Linux内核下有个特点就是你写入的数据是随机写入的,它不分“分区”、也不分“磁盘”,一个目录100个文件可能有30个在硬盘A,有46个在硬盘B,有24个在硬盘C;于是这种“双重备份”会把你那30个镜像在非硬盘A上一份,以此类推。所以这种机制可以让你有更大的几率和保障在硬盘掉盘等故障下尽最大可能恢复更多的文件。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相信你已经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对新的极空间Z4S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过在选型上可能还是比较迷茫,下面基于选购和配件搭配上给大家做一些解读。但是篇幅有限,我不会讲的很详细,如果大家喜欢,有100个赞我就给大家单独做一个解毒视频解说。安全性和私密性极空间和群辉、威联通很大不同在于即便你是管理员,你无法查探你老婆的私人数据,除非她主动分享给你,否则你没办法获得她自己备份的照片和视频等数据。因为每个账号的数据是独立的。如果你的私有云仅限于内网访问,也不需要做“下载”这种互联网需求,建议搭配华硕路由器。因为在操作上过于简单,但是真正的安全应该是有摆渡设备,而不是接入局域网或互联网。选型和选配就目前而言极空间在售的型号包含Z2S、Q2、新Z4和Z4S等数款。入门级需求用于家庭上比较多,比如宝妈宝爸们,新婚燕尔,迈入初当人父人母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大量的照片和视频需要备份了,尤其有了宝宝以后。如果你预算高一点,直接选择Q2一方面它的性能更好一点,其次Z2或者Z2S那种外壳在使用五年以后容易盘出爆浆,材质特性。如果你实在预算有限,才建议你选择Z2S,毕竟你已经有得选更好一点的。套餐方面极空间分了带盘和不带盘套餐,主要差异在于如果一般的需求容量不大,建议选择带盘套餐,通常比你再额外购买酷狼NAS专用硬盘更性价比。因为在4T容量方面你没必要选希捷银河,这个容量银河没性价比的哦。因为你有重要数据,要“双重备份”,基础上必须双盘,所以4T*2刚好。不管是Z2S还是Q2都可以满足你的基础备份需求和娱乐,也可以备份重要的工作文件。Q2和Z2S的测评参考:最后多说一句,Z2S购买需要加装短盖板,否则无法很好的接入UPS,其次Z2S只能横着放。大容量或程序员需求既然作为专业或者半专业人士,大容量的需求跟迫切一些,对于性能方面也有先天的敏感。所以Z4系列自然更适合一些,一方面盘位翻倍、性能翻倍,扩展都更强。如文前性能方面的对比,有3个档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新Z4足矣,硬解和转码并非很大的需求,本身J4125完全足够。大容量对于带盘套餐讲真就没太大必要了,你可以选择更大容量更性价比的希捷银河16TB起步。而在Z4S方面仅有强和更强的区别,所以在目前新Z4还有库存,建议去库存操作,性价比高。务实、刚需、够用最省钱。相比绿联的新款4盘位完全吊打,虽然绿联新款配别N5105处理器,但是讲实话大部分人都属于性能过剩你,其次绿联的功能上来讲,完全用不上,属于为了升级和升级的版本,毕竟属于绿联首款四盘位。新款还上j4105就要被人骂了。后期如果新Z4没货,平替版本为Z4S的4G内存版本,前面说了这玩意好用内存极低,除非你有大内存占用的Docker要跑,其实内存能跑多大啊?跑大了你的CPU不一定又跟得上,所以很尴尬的。当然你不差预算直接选8G更好,可以用不上,但是不能没有,这个说法也是很流行和大多数认可的。价格方面就成本价加200,又不是很多,反正还可以自己扩展一根内存,余地是很大的。而如果你要基于Docker给自己预存的视频文件做批量转码,那么就必须选择旗舰的奔腾银牌了。在主流NAS或私有云上基于奔腾银牌配置极空间目前比较独占市场,并没有什么竞品存在。硬盘直接参考文章:UPS这个没啥好说的,直接山特850,UPS属于耗材,自然选择电容量越大的越好,差价又不大。山特本身是个10个电位的大号插排,一半插孔支持UPS,一半属于普通的防浪涌插排。而且850相比650还有网口防浪涌支持,很有意思的哦。 蓝光杜比极空间是可以很好的支持蓝光原盘播放的,4K啊10bit都没问题,不过唯一缺点是不支持“杜比视界”,因为这玩意本身需要付费授权,我当然也希望极空间后期能选配或者选购“杜比视界”的播放服务,毕竟你非要放杜比视界,你得买个播放器,我个人自己用的是芝杜,这个实打实是要加1000多块钱的哦。Windows自带的播放器通过安装插件和解码器后可以播放杜比视界,但是仅为单层杜比视界,双层只能硬件级。这个跟你的电视是否支持杜比视界点亮根本都没关系,杜比视界就是买付费授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空间nas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