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都不想在用手机信号多少dbm正常了,远离互联网,远离信号吧?

网络心理学篇1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在网络时代,网民通过互联网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互联网有着信息传输速度快、信息内容多、简洁便利等特点,并且随着手机移动网络的发展[1],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现代人们学习、交际、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来获取知识、信息等,这些可以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容易沉迷于网络上的游戏、社交活动等,这对青少年的发展十分不利。据统计,在国内有大部分网民出现了网络成瘾问题,并且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应当通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控制以及信息鉴别能力,以此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成瘾”主要是在无成瘾物品的状况下,会发生行为失常、暴躁、焦虑等心理反应。网络成瘾也是如此,网民对网络有了心理依赖,使用网络会给网络成瘾者带来心理上的。网络成瘾可以细分为以下方面:(1)沉迷于网络聊天,在网络聊天时的心理状态与日常实际生活的心理状态有巨大差异;(2)电脑游戏成瘾,不断强迫性沉迷于电脑游戏当中,一离开游戏就会有心神不宁、暴躁等心理状态;(3)网络信息收集成瘾,不断在网络上查找网页,对信息浏览有强烈强迫性心理。
二、网络成瘾原因
1.外在因素
网瘾患者一个普遍的共同点是缺乏生活目标与毅力,逃避现实生活的责任。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网吧的出现,网络游戏的传播,同学之间的比较等。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逐渐地将我们的生活填满,我们除了在网络上学习、工作之外,还进行游戏和其他娱乐活动。特别是一些网络惊险刺激的游戏等内容,极大地满足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需求。[2]很多成年人也会深陷网瘾,并且在生活中影响自己的孩子。由此可见,网瘾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是导致青少年形成网瘾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管教孩子,或者有的父母本身就有网瘾,导致孩子也有强烈的上网愿望。一些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染上网瘾以后,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最后错过了教育小孩戒掉网瘾的最佳时间。
2.内在因素
调查发现,大量的网络成瘾者,在学业、工作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人大部分在生活上缺乏自信,有长时间的孤独感,他们为了满足内心需求,普遍都会逃避现实生活,而在网络中寻找失去的自我与得到满足的感觉。有人做过试验,如果让网瘾人群一下子脱离网络世界,那么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危机感。并且焦虑的感觉随时间加深。网瘾的形成还有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生理和人格。通过对社会网瘾人群的调查分析发现,网瘾的高发人群大多数是12~20岁的青少年,以男性数量占多数。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弱,没有确切的判断能力,自我控制力较差,且身处青春期,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理。为了满足这个阶段的心理需求,往往会沉迷在网络的世界中,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网瘾。
三、网络成瘾预防措施
对网络成瘾者要进行心理干预。[3]首先找出网络成瘾者是对网络哪方面产生沉迷,然后和网络成瘾者一起客观地对成瘾原因进行分析,改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认知,最后帮助网络成瘾者恢复正常心理,让网络成瘾者能够形成正常的生活规律。但是,在对网络成瘾者进行治疗时,要采用适当的手法,不能采用过激手法,例如,杨永信利用电击疗法对网络成瘾者进行治疗,导致网络成瘾者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在日后生活当中,会产生消极、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对网络成瘾者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总之,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瘾形成的原因,是从解决网瘾人群内部自我心理因素的关键。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网络成瘾人群,让他们渐渐走出网络,从内心里将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小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5-7.
[2]徐桂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8-9.网络心理学篇2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网络心理学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对策
一、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网络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也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主要是在认知、情感、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因此,要研究网络由自身的特点诸如有限的感知经验、身份的匿名性、地位的平等、超越空间界限、人际关系拓展的无限性、变换和梦幻的状态、惊险恐怖的心理体验等,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何利用积极影响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中的消极影响是如何产生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如何克服消极影响等等。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帮助教育者以及大学生自己判定是否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同传统的心理健康一样,网络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径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从良好的心理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还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例如,上网时间的长短是不是一个衡量的指标呢?有的人上网时间很长,并没有出现网络性心理障碍,而有的人,时间很短,就会出现。因此,就需要我们研究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而可以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参照系。
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与现实性心理障碍的相互关系。在现实生活,有很多人是因为有了心理问题而无处解决,而才转向网络,希望从网络虚拟空间中寻求解脱,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这种心理上网的大学生往往很容易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据湖南脑科医院心理门诊的专家介绍,来此咨询涉及网络心理健康的来询者绝大多数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求助于网络,结果引发更大的心理危机。因此探究网络性心理障碍与现实性心理障碍的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网络心理健康的维护、预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发达国家由网络引发的网络性心理障碍问题诸如网络成瘾、产生梦幻的状态等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我国网络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网络的普及程度也不及发达国家高,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足够重视和足够的研究。但随着大学生网民的数量的不断增长,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由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应当未雨绸缪,及早进行网络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避免走弯路,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克服和规避网络的负面效应。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效挖掘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的积极因素,实现网络心理健康与现实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使大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例如通过网络地位的平等性特点可以有效地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性格。多数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之后,网络确实使他自己改变了很多,现在变得很活泼开朗,主动与人交流朋友也多了。
二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避免过度地触及网络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危害,防患于未然。据笔者对本院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上网的大学生中,49.7%的青年学生出现了个性化清绪,21.3%的学生出现了情绪低落和焦虑感,16.2%的学生与家人、朋友疏远,8.7%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有所下降。此外,高校学生“网恋”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还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在线时间常常是几天几夜,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身体健康。因此,通过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大学生走出虚拟世界的虚幻性,对于避免大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虚拟世界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三是有效地治疗和调控由于过度接触网络给大学生造成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保障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过度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危害已经出现,媒体已经关注并进行了报道,笔者在实际的调查中也接触到了这样的情况。过度接触网络,会对大学生的视力造成损伤,甚至会造成白内障。而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频繁转换的大学生很可能因网络的虚拟而迷失自我,分不清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导致角色混乱,从而引发心理危机和人格危机。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治疗网络心理障碍,使过度接触网络的大学生分清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障他们的成长和成才。
四是有助于网络道德、网络规范的建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网络的概念经历了网络技术、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等三个形态,而网络社会是网络发展的高级形态,形成了虚拟的网络社区。网络社会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生活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同时,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人的行为也更加放纵,网络行为的抑制性给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也污染了网络用户的心灵。放纵的网络行为,不仅会产生网络信任危机,也会使大学生的心理扭曲变形。因此,我们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可以使大学生自己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以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三、积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一是依靠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专门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融合课程;二是依靠专职或兼职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随着网络介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它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信息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网络社会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不是人的真空地带,也不是人的心理的真空地带,因而也就不可能是心理教育的真空地带。何况网络社会也是一个问题较多的“真实”社会,现存的诸多网络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教育来解决。
1.注重对大学生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时期,易受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的困扰和影响,而引发心理变异。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心理问题,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是指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性教育手段和措施,包括网上心理的咨询、训练、辅导、测验、诊断、治疗等。
一是培养网络心理教育的主体。网络心理教育主体包括网络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教育、转化和引导工作,只有努力学习网络知识,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才能发现并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变化,注重启发和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心理帮助与服务的能动性,引导他们成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
二是要建立健康安全的网络德育保障体系。要加大对学院网站的建设的投入,设立信息防火墙,调整防火墙的策略,更新信息过滤规则,加强信息监视,建立一个功能全面,具有多级防范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删除“黄色”。要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网络知识丰富的学生队伍,加强网络监控管理,对网上信息进行全天候的过滤检测,利用网络技术,采取对校外用户登陆校园网BBS先审后贴、校内用户注册实名制等方式,及时审核上网信息。疏导“灰色”。要组建一支网上网下的信息员队伍,通过他们及时捕捉和疏导一些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灰色”信息。
2.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的塑造和培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培养,应采取如下措施: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程,根据大学生实际心理问题举办心理培训班;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投入和研究,学校应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建档案,进行跟踪服务;校园网站应建立“学生心理在线”网页,开设“网上心理测试”等栏目。
3.借助网络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主题活动。如开展大学生电脑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创意大赛、Flas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网上征文等活动,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融入其中,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学生对网络的理解,从而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4.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科学规范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有效性的必然要求。高校要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按照网络文化虚拟性、全球性和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建立健全高校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第一,要加大高校网络基础条件建设和投入的力度,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良好的硬件保障条件。第二,要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校园信息化教育中心、BBS、E―mail、QQ等多种形式,及时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三,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高校教师尤其是“两课”部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上网的楷模,要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袭。
参考文献
[1]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社会科学,1999(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4,8.网络心理学篇4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网络满足。
分类号 B844.2
1 前言
大学生早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截止到2009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3.84亿。在这个庞大的网民群体中,18~24岁人群占到了31.5%,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多项研究显示,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比例达6%~13%,在所有网络成瘾群体中高居榜首。更为严重的是,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网络成瘾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出现人际关系淡漠等一系列的社会性发展问题。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到个体的学业发展,有研究发现,在退学的大学生中80%与网络成瘾有关。
为什么面对这么严重的后果,却仍然有如此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研究者们在努力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以便能够为开发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研究者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互联网自身特点等方面出发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相比较而言,作为个体行为最主要内在驱动力的心理需求却较少得到探讨。
已有理论指出心理需求是个体行为最为主要的内在驱动力,内在的心理需求决定了个体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那大学生网络成瘾会不会是由于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的某些心理需求而导致的呢?心理需求在网络成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有研究者从理论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Suler认为,个体之所以会网络成瘾,是因为网络满足了人类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就是网络行为的动机来源,并认为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可以定义为“缺失性需求”,而高层次心理需求可以定义为“满足性需求”。他认为缺失性需求和满足性需求是网络行为的心理需求的两个维度。而Morris和Ogan借用McOuail的“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playtheory in mass communication)和“使用一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ications theory)来解释网络成瘾现象。他们提出,网络像电视和报纸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大众媒体,社会和心理的最初需求诱发人们对网络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网络使用并让使用者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满足和快乐体验,如果个体过度依赖这种心理体验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控制。则最终会导致网络成瘾。更有一些研究者指出,网络具有心理补偿作用,认为网络能够提供给大学生补偿现实中受到的心理挫折的机会,从而形成网络补偿心理。而这样的补偿心理很有可能就是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也有研究者从实证出发,探讨了网络可以满足的个体的心理需求。结果发现,网络使用主要满足了人们的认知(信息搜寻、控制、监督等)、情感(如娱乐、新颖、审美)、社交(沟通、互动、陪伴和支持等)和逃避(如解闷、逃避、娱乐)、认同(如职业认同、地位认同等)和金钱(如商务、交易股票、消费、节约)等有关的需求。网络使用需求的满足程度可视为预测网络成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台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逃避、人际关系、整体沟通的需求正相关。关于网络游戏行为的研究也发现,16~24岁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主要由三个因素构成,分别是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需要以及成就体验,并且进一步发现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心理需求程度与其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程度显著正相关。
然而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使用的心理需求量表很少是专门针对网络使用或成瘾而开发的,几乎都是将其他领域的心理需求量表应用到网络使用和成瘾研究领域,这势必产生针对性不强的问胚。为此,本文拟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通过访谈,探讨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哪些心理需求,然后,在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以发展出适应于我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网络满足问卷。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1.1 访谈被试
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五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以张贴广告和在论坛上发帖的方式招募访谈对象26人,使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对被试进行筛查,最终确定12名网络成瘾大学生为访谈对象,进一步通过访谈将他们划分为三种成瘾类型:其中网络游戏成瘾6人,网络信息下载成瘾4人,网络社交成瘾2人。理工科学生8人,文科和艺术类学生4人;男生9人,女生3人。网络成瘾类型比例、专业比例和性别比例均与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的发生率相符。这些被试平均年龄为20.67±1.78岁,平均网龄为5.61±2.25年。
2.1.2问卷调查被试
①预试被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两所重点大学和两所一般大学,在每所大学各选取文科和理工科各一个院系。每个院系选择大一到大四各一个班的学生为被试进行预测,回收问卷4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418份,有效问卷率为92.89%。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从17-25岁,平均年龄为20.27±1.43岁,平均网龄为4.52±2.15年。
②正式施测被试
从湖北省武汉市的五所大学抽取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发放问卷1281份,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183份,问卷有效率为92.35%。被试的年龄范围从16-26岁,平均年龄为20.19±1.40岁,平均网龄为4.41±2.13年。
2.2研究工具
2.2.1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包括三部分,分别是访谈指导语、访谈主体和访谈结束。访谈主体部分包括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网络使用的主要内容、网络使用满足的需要和乐趣,以及受访者的现实生活及其与上网动机的关系。
2.2.2自编的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
在访谈的基础上,首先编制了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预试问卷。预试问卷包括7个维度。60个项目。要求被试回答网络满足题目所述心理需求的符合程度,为4点量表,“0”代表“很不符合”,“1”代表“不符合”。“2”代表“比较符合”,“3”代表“很符合”。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一个包括8个维度、44道题目的正式问卷。原来的休闲娱乐需求不复存在,而原有的成就需求拆分为3种需求。具体的8个维度为:权力需求、认同需求、迎接挑战需求、人际交往需求、逃避压力需求、自主需求、认知需求和成就需求。在测查时。要求被试回答“题目所描述的心理需求在网络中的满足程度”、“题目所描述的需求在实际的强烈程度”以及“题目所描述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的满足程度”,均为4点计分。
2.2.3 Young网络成瘾量表
该量表是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共有8道是否类题目,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及以上题目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1。本研究采用总分进行计算,总分范围从0~8分,分数越高说明网络成瘾问题越大。
2.3 研究过程
2.3.1访谈
选取被试进行访谈。通过对12个录音文件12万多字的分析,以“网络使用满足的心理需求”为核心概念,共形成130初级编码,经过三级提炼,最终确定了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满足的主要7大类需求,包括认知需求、人际交往需求、认同需求、自主需求、成就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和逃避现实需求。
2.3.2编制问卷
以访谈结果作为问卷项目的语义来源,编制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然后,请参与了访谈转录和分析。并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比较了解的6位心理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与研究者一起对原始问卷的项目进行讨论和修改。在修改原始问卷中主要遵循的原则如下:首先,从语义上考察项目是否反映了维度的含义。项目在各个维度上是否具有语义区分性;其次,项目表述应没有歧义,表达恰当,语言精炼。再请专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博士生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教授对问卷的总体结构和设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60个项目的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初始问卷。
2.3.3预试
共选取4所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为预试被试,对自编的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进行匿名测查,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确定正式施测的问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斜交旋转,缺失值整列删除的方法,用特征根大于1提取因子数目。通过17次迭代提取了11个因子,KMO为0.95。逐步删除项目载荷低于0.30,以及交叉载荷较多且低于0.40的项目后,共获得46个项目,分为8个维度,提取的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8.78%。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见表3。
2.3.4正式施测
选取武汉地区5所大学的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为被试,对经过预试确定的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进行匿名测查,以集体施测方式进行,在课堂上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主试由2位研究者担任。正式施测后一个月,随机抽取参加正式施测的77名大学生再次进行测查,以检验问卷的再测信度。
3 结果分析
3.1 正式问卷的结构效度
根据预测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对正式施测被试共1183人的数据采用极大似然法,对包括46个项目的问卷进行8因子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结果删除载荷较低的项目2和11,最终形成包括44个项目、8因子的正式问卷。对正式问卷的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问卷的维度及因素载荷、模型的拟合指数,以及维度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分别见表4、表5和表6。
从表4可知,项目在所属因子上的载荷在0.48-0.77之间,且均在p
从表5可知,模型的拟合指标中除了y2/df略大于5外,其它指标均非常理想。考虑到y2/df与被试人数有关,因而,从整体上来看,模型的拟合指数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从表6可以看出,维度两两间相关系数除个别比较高(>0.70)之外,其余均处于中等程度相关,而且均在p
3.2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分析了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结果见表7。
表7发现,整个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都在0.90以上。各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大都在0.7以上(仅有两个分别为0.66和0.57),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也显示出问卷具有较高的等值信度: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除了自主维度和迎接挑战维度稍低之外,其余都达到0.63以上,表明问卷测量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3.3 问卷的区分效度
根据理论构想,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应能够反应出网络成瘾者和非成瘾者不同的心理动力特点,即网络成瘾者心理需求的网络满足程度要高于非成瘾者。为了考察问卷是否具有这样的区分效度,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从正式施测被试中筛查出105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占所有有效被试的8.88%。然后在非成瘾组中按照总数(105人)、性别(男80人,女25人)、年级(大一16人,大二20人,大三33人,大四36人)、学校类型(重点院校38人,一般院校67人)与专业类型(文科18人,理工科87人)相匹配的原则抽取非成瘾大学生作为对照组,考察问卷的区分效度。两组被试的t检验结果见表8。
表9所示,除迎接挑战和自主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偏低外。其余各维度和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达到了心理测量的要求,说明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需求问卷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指标。进一步对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学生在心里需求网络满足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具有很好的区分效度。
3.4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需求问卷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对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需求问卷和现实满足问卷进行分析,一方面考察大学生心理需求问卷和现实满足问卷是否具有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一样的结构,另一方面考察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心理需求问卷和现实满足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以检验这两个问卷是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需求问卷各个维度的因子载荷介于0.36-0.71之间,模型拟合指数除x2/df=5.51(略大于5之外),其余NFI,CFI和IFI均大于0.95。RMSEA=0.062;而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介于
0.29~0.75,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介于0.68-0.88,说明大学生心理需求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大学生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各项目的因子载荷介于0.37~0.70,模型拟合指数除x2/df=5.36(略大于5之外),其余NFI,CFI和IFI均大于0.96,RMSEA=0.061,而且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介于0.46~0.78,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介于0.75-0.88,说明大学生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进一步对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需求问卷和大学生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各维度及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检验,结果见表9。需求问卷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根据有关理论,本研究假设在心理需求方面。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并无显著区别:而在心理需求现实满足方面,网络成瘾大学生明显低于非成瘾大学生。分别以心理需求程度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为因变量,以是否成瘾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0。
从表10的结果可知,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心理需求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而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组在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的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符合本研究假设。表明两个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访谈构建了大学生网络使用中的心理需求理论维度。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大学生与网络使用相关的8类心理需求,分别是:权力需求、认同需求、迎接挑战需求、人际交往需求、逃避现实需求、自主需求、认知需求和成就需求。在访谈的基础上,自编了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并选取被试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发现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大学生心理需求问卷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也发现这两个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4.1 问卷编制的必要性
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可能与其特殊的发展阶段有关,这一阶段需要完成同一性发展任务以及亲密关系发展任务,故而在考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动力机制时。需要扎根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来建构其特殊的与网络使用有关的心理需求结构。
另一方面。有研究者发现网络使用动机是网络成瘾的极强的一个预测变量。似乎网络使用动机越强就越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但也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网络是补偿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未能满足的需求,从而导致的网络成瘾。还有研究者认为现实受阻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在现实中突破困境,转而寻求网络的帮助本身就是一种病理性补偿,进而导致网络成瘾。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心理需求的网络满足在网络成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并没有直接针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的测量工具。因此,非常有必要编制一个这样的问卷,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所用。
4.2 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结构
访谈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包括7个维度:认知需求、人际交往需求、认同需求、自主需求、成就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和逃避现实需求。但大规模数据收集后对问卷结构的分析发现,原有访谈中的休闲娱乐需求不复存在,而原有的成就需求一分为三,变为了权力需求、迎接挑战需求和成就需求。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1)访谈对象是网络成瘾大学生,所得出的理论结构更偏向于网络成瘾的心理需求满足结构,而问卷施测是在符合正态分布的一般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抽取的是大学生网络使用有关的心理需求结构,所以导致理论结构与数据结构有所偏差;
(2)成就需求在网络成瘾者的访谈中聚焦于一个维度,但是在普遍的大学生群体中又进一步细化为权力需求、迎接挑战需求和成就需求,说明在一般的大学生群体中。成就需求有不同的侧面,其不同类型在网络上的满足有不同的特点。这种访谈和问卷的差异提示成就动机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较为复杂。问卷的结构正好有利于进一步考察背后的动力机制。而且,对照已有研究所揭示的和网络使用相关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结构,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Suler通过对在线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网络互动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成就和控制、自我实现、人际交往、改变感知体验以及归属等需要,这和本问卷维度中的成就、迎接挑战、权力、人际交往、认知以及认同等维度在内容上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我国学者采用访谈的研究方式发现16~24岁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中,人际交往和团队归属、情绪宣泄、成就体验等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关网络游戏使用的综述也表明挑战与竞争乐趣、自我肯定、幻想与角色扮演、人际关系、逃避归属、获取信息等六个方面是网络游戏参与的主要动机。而这些结果也与本研究发现的成就、迎接挑战、人际交往、自主、认同、逃避现实、认知等维度非常一致。以往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理论的一些实证研究还发现网络可以满足人们的认知、情感、社交、逃避现实、认同和与金钱有关的需求,本研究的结果也与此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总之,本问卷的结构同时涵盖了个体的权力、迎接挑战、成就、认同、认知等与认知有关的需求:自主和人际交往等与社交有关的需求:同时还包括逃避现实等与情感有关的需求,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所编制的问卷可用于测量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心理需求及其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后续研究中。
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和效度是检验测量工具科学性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发展的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和结构效度,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信度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和非成瘾的大学生做一个很好的区分,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的程度明显超过非成瘾的大学生,这一个区别可能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当对照大学生心理需求问卷和心理需求现实问卷的区分效度分析结果时,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明白大学生心理需求、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和网络满足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作用。结合三个问卷的区分效度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成瘾大学生和非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的程度远远低于非成瘾的大学生,而网络满足的程度却远远高于非成瘾的大学生。这似乎存在一个心理需求网络满足补偿的问题,即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而在网络中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所以才会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如果这一个假设成立。那么这是对“网络使用满足理论”的一个很好补充。网络使用满足理论认为只要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导致人们更多地使用网络。但是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后才会导致人们寻求网络的满足,只有网络满足很好地补偿了现实生活中未满足的这些心理需求,才有可能导致人们网络成瘾。不过这样的假设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检验和证明。
此外,大学生心理需求问卷、现实满足问卷和网络满足问卷在迎接挑战和自主两维度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和再测信度存在偏低的情况。这可能与这些维度的题目数(均为3道题)过少有关。因此,这些维度在今后的修订中需要适当增加题目数。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由八个维度构成,具有较好的模型拟合指数和结构效度:网络心理学篇5
【关键词】网络 心理健康 影响 措施
高校是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大学生长时间生活学习在网络环境中,他们的心理会在网络语言和网络世界特殊环境里呈现出非正常的心理特征,他们在网络和现实的言行会因此而极不一致,并逐渐非正常化。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网络生活的利弊,同时要深入了解网络世界,改革我们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发挥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即在网络空间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在这里,网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资源,平台,其本身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
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成为网络社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体心理发展,也必然因网络生活方式而产生深远改变,很多学生甚至因为其网络生活经历,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正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已经成为我们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外的必要拓展和延伸。
所以,现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发展的概念。在这里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还成为心理教育的工具、环境、资源以及内容。
二、网络生活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不良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带来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绝对自由。虚拟的互联网是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掩饰起来自由交流,可以随心所欲地自己的思想和言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是否受责任约束,都无人察觉和监督。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约束模式在这里无从体现,社会既有道德规范和责任约束机制的约束力明显弱化,这就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不良网络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文明等内容。但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大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有这些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有大量非主流意识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的东西。比如大量分裂国家、反国家的反动言论、分子的胡言乱语及谣言等黄、黑、灰等方面的不良信息,这些网络垃圾使得一些缺乏辨别力的大学生容易上当,主流并冲淡,主体价值观模糊,对我们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不良网络心理对大学生的性格发展易造成不利影响
在网络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虚化了,个体真实形象可以被任意地篡改和重建。久而久之,会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生活的过度依赖,对真实人际交往产生心理淡化,逐渐与现实世界脱节。很多大学生只能面对网络世界里的完美的自己,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网络成瘾,不利于大学生乐观、开朗、阳光的性格形成。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与普及性,制定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建设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体系,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模式,更好地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互联网行为标准的建设
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延伸,在互联网世界里,同样需要有道德与人格,保持自己的良好道德意识与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互联网行为的标准。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网络内外统一的道德意识与人格,让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统一。
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传统的道德规范直接引入网络社会,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生活的虚拟性特点,因虚设标准,也不能完全抛开传统的道德规范。在具体引导工作中,我们既要在互联网行为中输入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传统美德,又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与真实世界一致的道德观和荣辱观,让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能够真正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担负起责任。
(二)建立大学生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网站
传统的心理课程宣讲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多大学生又在心理咨询的选择中心生犹豫。所以,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来带给学生心理辅导的安全感和对学生隐私的尊重,通过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网站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在虚拟的环境里,把自己真实的困惑倾诉出来,让心理咨询网站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完成健康心理状态的调节。
我们在大学生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网站的设计中,实现了三项基本功能:
第一,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功能。我们以网页内容为基础,将心理学的知识放在网络上,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介绍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有效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第二,心理测试功能。我们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在线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测试的结果通过系统自动生成,为咨询师的精准诊断提供了依据。
第三,案例教育功能。在网站中,我们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搜集选取典型案例,让大学生了解同龄人遇到的心理问题,在了解他人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过程的同时,使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得到加强,通过阅读心理故事感悟生活哲理,从中得到启发,实现自我疗愈。网络心理学篇6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031-02
21世纪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的重要的一部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我们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时代的到来,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的伦理道德、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文化程度高、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中国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始终都是网络使用的主体和先锋。因此,网络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和行为方面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在网络时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防止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对于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给大学生带来了欢乐和希冀,另一方面,它又给大学生带来了痛苦和挫折,引起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
1 积极面
(1)匿名社区有助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搭建了虚拟社区,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环境的全新途径和释放情感能量的空间。学生在网络中可以匿名自由行为,按照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去表露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和自己情趣相投的网友交往,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与网络中志同道合的网友自由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增进了人际情感交流,对于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过于抑制自己的大学生在网络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胆量,磨炼自己的性格,抒发内心所压抑的情绪和不满。这些对于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完善、发展、丰富有着积极的意义。
(2)网络的平等化社区,凸显自我意识。网络中人人平等,其无中心化的特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现出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
2 消极面
(1)网络沉溺,无心学习。不少学生通宵达旦玩网络游戏,在网上流连忘返。对学习没有兴趣。白天上课精力不集中,甚至在课堂上睡觉。学习成绩下滑,考试不及格,甚至被学校勒令退学。长时间接触网络导致感知能力下降、生物钟紊乱、食欲不振等生理反应。
(2)虚拟空间,淡化道德观念。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匿名的,随时可以通过变更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学识以达到满足自己最大虚荣心的目的。因此,网络世界缺少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一些学生把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妄为的思想和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他们特立独行,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无法真心相处,视感情为游戏,道德观念被淡化。严重者会发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出现心理危机,从而导致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
(3)自我封闭,认识事物单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网络人际交往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长时间的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会导致对现实社会的恐惧,更消极地对待现实的人际环境,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漠无情,陷入孤立疏懒、空洞贫乏的人生状态和空虚苍白的心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二、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主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能够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生命活力,能够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标准中一般包括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和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八项内容,在当今网络时代,文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有新的内容,包括一下几点:
1 明确的上网目标。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上网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上网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者学习某些知识。要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
2 上网无瘾,能够保持在线时和离线时人格的统一与和谐。在线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处理信息,离线后能够迅速地从虚拟情境中走出来,而不是仍然沉溺于虚拟情境之中。
3 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4 离线后,身体没有不适症状。在线的时间以身体健康为底线,以不影响身体健康为前提;离线后不会因为使用网络导致身体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的身体机能下降或失调,能够保持机体的平衡。
三、兴利除弊、正确引导、健康上网
如何利用好网络这柄“双刃剑”,培养大学生的现代观念,开阔大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应当给与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兴利除弊,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积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渠道,让学生健康上网。
1 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在网下和网上开展心理咨询,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同时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监督、预警机制,积极主动地对有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2 通过学校的宣传舆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教育体系,进行综合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 网络依赖通常有一个从“尝试与试验”-“初尝甜头”-“将成瘾行为作为处理困境的手段”-“用成瘾行为维持正常生活”的过程。随着网龄的增加,真正网络依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应教育学生以理智的态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计划,逐步减少自己在网络上停留的时间,尤其是限制自己在网上发表见解和从事一些特殊的活动。要积极参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在实际交往中结识朋友。交流感情。网络心理学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在高校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文化作为网络的组成部分,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针对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心理健康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高校学生富有热情、理性、创造力和行动力,然而,相对宽松的高校生活使得学生突然脱离“管教”,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网络文化作为高校学生接触最多的信息载体,无处不在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它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带领学生看到广阔的世界,引导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还吞噬着高校学生纯洁的心灵。
2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1.1网络文化开阔了高校学生的视野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互通性使得高校学生浏览网页变得方便快捷,使得高校学生领略到更多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的事。高校学生以社会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高对新鲜事物的感知,丰富自身的见识,有利于培养开阔的思维方式,以开放、平等和世界的眼光分析事物,增加了自身知识量,提高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通过网络,高校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2.1.2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学生塑造自身人格魅力
正能量作为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无不在影响着高校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通过网络中传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例以及身边的正能量小事件,高校学生从中汲取对生活的感悟,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另外,网络文化所传播的名人奋斗历程以及普通人经过努力脱胎换骨的故事也激励着高校学生,使之对生活形成压力,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追求进步。
2.1.3网络文化有利于缓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
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面临着升学、就业、功课、失恋等压力,在紧张乏味的学习生活之余,网络作为一种消遣方式,通过影视、社交互动、游戏等方式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生活,缓解了高校学生的精神压力,有利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2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2.2.1网络文化容易滋生高校学生的攀比心理
高校学生群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更多地追随潮流,注重自身形象与对摄影、旅游等的追求,加之网络上销售的商品新潮时尚,使得高校学生越来越多的网购,追求时尚服装、奢侈品,更多的是外在的东西,甚至是提前消费,对于消费能力低的高校学生来说,容易形成攀比心理,越来越追求外在的新鲜事物,不利于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2.2.2网络文化容易使高校学生丧失上进心
部分高校学生接触到网络游戏或其他社交网站、电视剧等后,沉迷于网络,甚至把多数时间花在网络上,精神萎靡,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形成对虚拟文化的成就感,对现实生活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不感兴趣,无心向学,丧失追求成功和进步的信心和能力。另外,网络明星在网上蹿红的事件使得高校学生渴望一夜成名,也希望通过特殊事件使自己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利益。
2.2.3网络文化导致高校学生人格障碍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容易导致高校学生降低道德责任感,过分地追求虚拟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和刺激容易使高校学生为所欲为,变得更加封闭,不愿与人交流,沉寂在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在某些方面不顾道德的制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人格障碍,做出违反法律犯罪的事件。
3针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提出对策
3.1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文化
刚进入高校的学生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对新鲜事物的认知方面以及网络文化的辨析度不高,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时,应加强对网络文化信息的讲解,使学生加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正确区分网络与现实,明确网络只是认识新鲜事物的工具,网络文化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另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增强自律性,注意区分网络文化对自身成长的好坏。
3.2多组织高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较多的空余时间以及缺乏自律性是高校学生接触网络文化较多的主要原因,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摄影大赛,帮扶贫困人员,组织义卖,实习活动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文化进行社会锻炼,更多地接触现实社会,降低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的腐蚀性,不仅减少高校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还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生活,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建立了新的校园风貌。
3.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兴趣平台
高校组织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文化兴趣平台,如校园广播站在线化,校园社区网站建设,组织引导高校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发挥自身的兴趣特长。另外,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丰富学术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专业学术前沿,使得高校学生减少沉迷于外网的机会。
4结论
要使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发挥更多的积极效用,需要学校、社会以及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注意区分网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充实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建立高校学生的网络文化兴趣平台,引导高校学生发挥自身的兴趣特长。学生接受网络文化时应养成良好的自律性,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识度,多参加现实社会的社交活动和实际活动。社会方面应发挥其良好的积极作用,名人起率先表态作用,为良好的网络环境树立榜样。
作者:李慧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夏青,王春光.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3)网络心理学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教师教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存在为我国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另一方面,它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使网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针对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详细地探讨:一,过度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障碍;二,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缺乏现实感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三,沉溺于网络世界,导致人格畸形发展。
1.1过度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障碍
网络在给学生提供大量地学习资源的同时,其本身具体的诸如网络游戏等娱乐功能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一个系的学生中,有将近67%的学生喜欢打网络游戏,其中每个月的上网时间可以达到将近150个小时左右,甚至有很多学生部分昼夜的沉迷于网络游戏,进而导致精神疲惫,在上课时,常常犯困、乏累、注意力无法集中,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甚至出现辍学和逃学的现象。
1.2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缺乏现实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曾说“:互联网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者的世界。电脑使用得越多,孤独感和压抑感就越强,社会交往能力亦越差”在网络世界中,。学生会结实很多他们自认为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面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人,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选择拒绝,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有很多朋友,实际上,这些不过是他们幻想的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已,同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在现实中发现朋友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孤僻症和孤独症,进而丧失与人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1.3沉溺于网络世界,导致人格畸形发展
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仅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产生障碍、缺乏现实感以及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更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出现倾斜。例如,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很多道具都是数以万计的金额购买,这些金额并不是真实的现金,而是一种虚构的游戏金额,然而由于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心理状态也不是很纯熟,进而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出现缺陷,很多学生在游戏中有很多的游戏金币,有的甚至是数以千万记,进而导致学生自认为自己已然是千万富翁;还有一些同学会模仿游戏中的一些人物,想象自己是大侠、是身负绝技的高人,进而出现打架、斗殴、闹事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进而出现无法从网络中抽离,回到现实的现象,进而在上课时和生活中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人在课堂、心在网吧的现象。由此可见,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虽然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而是应该努力寻找解决该类的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诸如:一,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组建心理健康知识论坛;三,健全网络管理机制等。
2.1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我们可以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将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转变为网络教学的模式,将原来的印刷在书面上的理论知识以视频、音频或者是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这一崭新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一举多得。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考试以及竞赛,进而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选,将那些有网瘾的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拉伸到课内。
2.2组建心理健康知识论坛
除了教师以及校领导以外,相关的政府也应该参与到其中,学校可以联合政府一起创办心理健康教育公益网站,在这个网站中,会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以及咨询师,学生有任何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可以登录网站进行咨询,这样一来,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又可以避免学生因害羞、紧张而不敢咨询的现象,可谓一举多得。
2.3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除了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还应该加强对于网络的管理机制,进而起到监控、严惩的目的。首先,我们可以设立电子警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监控,在学生登录账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学生出现玩游戏或者是进入不健康的网页的现象,电子警察便可以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然后学生这边可以对学生及时更正和指导,对于多次犯错误不改正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其次,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应该形成三方合作的模式,严禁学生出现上网以及宣传不健康信息的现象,并且要邀请一些专业的人员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的网络知识培训,使学生明白网络的利与弊,进而正确的使用网络。
3结语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积极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进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化以及高效率化。
参考文献
[1]张忠,陈家麟.试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4).
[2]黎龙辉,刘良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于文献研究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05).
[3]肖旻婵.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J].教育科学,2005(02).
[4]赖晓杰.浅谈如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4(18).网络心理学篇9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同时也逐渐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在网络视阈下合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1)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大学生在网络的交流方式主要为人机对话,在虚拟的空间当中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的与对方交流,尽情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这种方式自由性较强,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发展。
2)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欠缺。网络作为巨大的资源库,能够给学生提供数以万计的信息,大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就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紊乱。现如今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文化交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时代大学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无法分辨错误的价值观念并及时规避,在此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选择也更加迷茫。
二、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1)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开展以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为主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网络行为失当。高校应当加大网络监管力度,正确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及约束,给大学生提供“引导”,而不是单纯“灌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正确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2)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主要集中在教室以及心理咨询室等地方,这种方式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对隐私保密要求较高的大学生来说,交流起来相对困难,他们更倾向于采用网络咨询的方式,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留言板等形式,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建立网上心理论坛,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3)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信息库,切实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体系。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对其基本信息、心理测试结果、心理特点等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并不断进行追踪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建立切合实际的干预体系,高校还应该强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及时找到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尤其是把心理健康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区分,同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及心理健康预警记录,及时为以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4)充分开展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心理。为了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社团的力量,通过社团的活动调查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建立贴吧、公共平台、论坛、微博等,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类社团和协会是高校优秀学生的集聚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力深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植根于社团和协会的活动中,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程,尤其是成立心理健康协会,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月、心理拓展训练等大型活动,结合心理征文等日常教育活动,举办心理话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影片赏析等活动,为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另外,班团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更易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助于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发展,我们应该把握机遇,有效利用网络教育阵地,开创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杨娜娜 孙雅茹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峥峥.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19(5)网络心理学篇10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途径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互联网条件下,基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和引导工作的全面进行,不仅仅应当注意以积极而全面的教育理念为贯穿整项工作的主导思想,还应当不断优化和完善对应的教研力量的凝聚工作,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工作效率,确保相关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并且合理地分析自媒体条件下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以及情感生活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进而不断充实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并且使教育效果更具感染力。除此之外,各大高校还要打破传统教学当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设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程序,全面建立符合自身心理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学习内容结构。
1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状况
(1)心理定位不足,产生失落心理。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到学习的压力并且不能够得到及时的缓解,进而导致了理想型自我与现实型的自我存在较大的差距,使自身的心理定位得不到明确,于是大学生就开始寻求网络环境下的精神安慰,形成对应的失落心理。[1](2)产生好奇心理。现阶段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未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会轻易地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尤为迅速,各大高校的学生对于互联网各种平台内所呈现的信息有着很强的好奇,总是觉得这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物,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网络中还包含了大量具有消极意义的信息,而学生们由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常常会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干扰。(3)网络环境下的情感需求。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身心快速发展并且即将形成固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时间段,针对自身的情感发展还正处于薄弱的环节,恰巧互联网当中的某些平台就可以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情感的宣泄方式以及情感寄托,所以如果学生在这个平台里产生角色错位、人格障碍、过分迷失以及道德缺失的问题,随即就会产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
2自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严峻考验
(1)学生对自媒体过分依赖,对交往能力造成影响。现阶段自媒体在各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学生的全面认可。自媒体不但成为了大学生索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更加演变成为学生们用以展现自我和发表言论的主要途径。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大学生逐渐普及了QQ空间,微信以及微博等应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自媒体本身能够制造虚拟的交往条件,有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的自我进行释放,有的时候还能让学生将自我进行过滤并进行展示,这些明显影响了学生形成客观自我表现意识。甚至部分学生认为,与实际的交往行动相比,自媒体环境下的社交更加真诚而自然,而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会由于自身的不自信而担心可能会给对方形成不好的印象,所以就会想要掩饰真正的自我,从而形成了心理危机。所以说大学生过分沉浸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世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依赖,对实际交往能力造成了消极影响。(2)自媒体功能的不断深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挑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自媒体中各个软件的性能从最开始的基础状态发展到现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利益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为各行业商家营造了一个商业发展的环境,可是对于广大高校学生来去为其心里健康成长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很多自媒体平台不断向大学生展现微信、微信传销以及相关其它方式的利益陷阱,从而使大学生产生了一种不劳而获的致富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很多大学生利用微信进行,甚至参与网络借贷活动,造成自身的迷失,最终由于无法承受相关平台高额的借贷利息,最后走投无路产生自杀的念头。[2](3)针对自媒体信息的传播缺少全面的监督,无法屏蔽负面信息。到目前为止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展现自身实时动态、表达个人情感以及传播社会舆论的重要方式,并且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大学生关于网络道德,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修养规范模式,有时候甚至会忽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约束,很容易过分强调自身的主观想法而与分享一些消极的心理能量信息。高校大学生一旦形成自我中心偏离、情感观念淡漠以及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都会在学生对应的社交圈内部利用自媒体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和感染,从而导致在各大高校的学生心中形成相应的心理灰暗面。
3提高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结合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并且依据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途径全面深化互联网条件下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调整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观念。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不但要有效地利用传统教育方式,更加要全面结合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最终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实现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想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观念,首先应当充分注意定期审视自身现有的观念,结合学生不断变化的发展情况,全面发挥出传统和现代、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层工作。在进行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全面顺应各大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其身心双方面的发展规律,努力营造对应的网络条件,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新形式。除此之外,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切忌完全脱离传统意义的心理辅导工作基本理念,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其独有的优势,例如交流比较深入,持续性强,并且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师生之间的面对面教育,如果发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教师能够直观地发现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引导学习,由此看来,传统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多的优势。所以要将自媒体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实现更进一步的融合,进而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使二者能够进行统一和完善,最后一同为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积极作用。(2)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并完善对应的师资团队以及互联网体系。在目前互联网的自媒体环境下,针对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想要确保顺利开展,首先应该坚持以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为主线,然后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团队进行构建和优化,全力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各大高校目前要致力于建设一支以专为主,并且专兼相结合的、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事者队伍,进一步加强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辅导工作力度和支持力度,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发展互助网络体系,全面发挥出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自我服务,以自我教育作用,从而使大学生在自助活动当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从而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3](3)构建完善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是一项有着较高的复杂性,而且需要实践时间较长的工程性工作,首先要坚持以合理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作为贯穿主线的理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要求相关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充分强调工作整体的规划,努力构建一个有层次、系统化的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可是这项工作要求我国各大高校能够积极构建可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个性化要求的、有着一定吸引力的互联网平台,进而举办网络心理咨询活动,无论是平台当中的真实身份的用户还是虚拟身份的用户,都可以对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除此之外,各大高校还要打破传统教学当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设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程序,全面建立符合自身心理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学习内容结构,用以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行为。
4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将具有相应能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努力构建和完善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深化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建设,在高校校园内部相关主题专栏,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靠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策划切实可行的网络心理咨询活动,并保证将其落到实处,一旦发现学生网络心理障碍问题要注意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辅导,从本质上帮助大学生摆脱不正确的网络风气。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进行定期审视与完善,结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充实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全面发掘一切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并注意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环境的调整,建设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能优异的师资团队,深化网络伦理教育工作,确保广大学生可以全方位、科学地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对应的专项档案管理系统,有效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职能,完善网络互助平台体系,从而构建一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方式,完善高校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针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晓璐.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1:108.
[2]何炎芬.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的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9:270-271.
[3]黄锡榜.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72-173,18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信号多少dbm正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