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信 李健是那孙膑和韩信是一个朝代的人吗?

图片来源:网络作者丨小明要说今年最火的电影,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但要说今年最火的一首歌,那绝对是《野狼disco》。因为中国新说唱火起来的这首歌,几乎在一夜之间响彻在了大街小巷,和当年赵雷的《成都》相比也不逞多让。这首歌的作者,正是来自吉林长春的董宝石,人称老舅。前些日子在吐槽大会上,我听到他有一句话一直挂在嘴边:东北文艺复兴,振兴东北音乐。但是在我眼里,东北的音乐20年来一直很昌盛,根本不需要复兴。01 东北人唱歌有多好听?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口碑上佳的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全国四强里有三个都是东北人。分别是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吴莫愁、来自吉林长春的梁博、还有来自吉林省吉林市的金志文。他们不是第一批走出来的东北流行歌手,也不是最后一批。1967年,一个女婴在辽宁省沈阳市出生。从小她就喜欢唱歌,年少时,她还曾经加入过辽宁少年广播合唱团。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她想要参与到真正的职业歌坛中去,于是她开始努力练习,经历了两次落榜后,终于在1988年考上了沈阳歌舞团。她的偶像是苏芮,她很喜欢苏芮的歌和唱法,早期的她也是凭借着模仿苏芮出的道。她就是那英。1988年,在参加歌唱比赛拿到冠军后,得到了谷建芬的赏识。那英也从沈阳搬到了北京,也算正式的踏入了歌坛。此后,她的星途一发不可收拾,又是上春晚又是写出《白天不懂夜的黑》这样传唱至今的专辑。这个东北大妞,牛!1990年,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孙楠,在发布了首张个人专辑《弯弯的月亮》后,正式的走上了职业歌手的道路。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一张专辑就大红大紫。真正让他被人更多了解的,是2000年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他和那英演唱了电视剧的主题曲《只要有你》。也正是这首歌和电视剧的大火,让他重拾了信心,他才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孙楠几乎霸占了KTV必点排行榜的前几首。那时候的人们,每次去KTV都一定要唱上几首孙楠的歌。可能是《风往北吹》、可能是《你快回来》、也可能是《美丽的神话》。这个来自辽宁的男人,同样也是东北音乐历程的一个见证人。2001年,一个清华毕业生选择玩音乐,另一个大他四届的清华毕业生选择和他一起。他们两个人组成了一个组合,名字叫做水木年华。这个清华毕业生的名字叫李健,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后来,走过了这么多年头,他成为了人们公认的华语乐坛“音乐诗人”。他的歌词文艺浪漫,他的歌声温柔细腻。2005年左右,韩流来袭,一大批韩国偶像明星涌入国内市场。在这其中有一个组合,名字叫做Super Junior,其中有一个中国成员,他叫韩庚。他是第一个在韩国出道的中国艺人,也是Super Junior-M的队长。在那个时代,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火遍和大江南北,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偶像。如果不说,我根本看不出来,韩庚是一个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东北大男孩。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青一代,在流行音乐的领域里,东北人始终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也没人知道为什么东北人唱歌这么好听。除了流行乐,在说唱音乐上面,原来的东北绝对说得上是全国第一。02 2000年左右,网络飞速发展,一大批新鲜的音乐种类涌入国内。在这其中,有韩国的流行舞曲,也有来自美国的嘻哈说唱音乐。那个时期的网络红歌,很多都是说唱乐。而这些说唱乐,大多都来自东北。2003年,有一个flash制作的音乐动画火遍了全网。那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只有不到6000万,而这个视频的播放量已经高达120万。在当今的网络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播放量已经不容易,在那时候更是难如登天。这首歌就是《大学生自习室》。如果屏幕前的你也看过这个视频,那不夸张的说,你老了!就是这样的一段简单的flash动画,创造了当年的一个神话。而这首歌的作者郝雨,是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普通大学生。在最火的时候,郝雨曾经被姜昆挖掘,邀请一起参加春晚,但是很可惜的是,在彩排的最后阶段被筛选掉了,没能够入选,不然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春晚舞台的说唱歌手了。他得过的奖数不胜数,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并没有坚持嘻哈的道路,而是进了公关单位当了一个公务员,对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的他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现在人到中年,给儿子买了房子背上了房贷,偶然想起当年的辉煌,还是会不自禁的激动一下。“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觉得你行了。”“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如果你知道这些歌词,那恭喜你,你老了。2005年,一首《十元人民币》像疯了一样的在网上火了起来。而这首歌的作者小驴Tommy,是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说唱歌手。说他是那个时代中国说唱届的泰山北斗一点也不为过。早在2007年,他就登上了迷笛音乐节的舞台。可惜也是一个高开低走的选手。后来的他尽管一直在做音乐,但是并没有拿出什么更好的成绩。在2000年左右,一说到东北,大家心里肯定会蹦出治安差、黑社会多这样的词。于是,一首代表东北人心意的歌出现在了网络上。它就是《东北人不是黑社会》。这首歌的作者陈旭,也是一个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年轻小伙。他不仅仅是个说唱歌手,还是一个跳街舞的Dancer。除了这首歌外,他还有一首神作,是当年KTV的必点曲目《哥只是个传说》。直到现在,陈旭也一直坚持在做音乐,尽管没什么起色,但也有着一批忠实的粉丝。还有很多来自东北的说唱乐前辈,现在都默默无闻,但是在那个年代,他们为国内很多说唱歌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大连的葡萄,董宝石所在的吾人文化,MC和尚,Shift6等等,都是来自东北的说唱前辈。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专门为说唱做的选秀节目,他们就靠着贴吧、YY、BBS这种渠道来一步一步的做音乐、推广音乐。而除了说唱乐外,东北的摇滚歌手也是独树一帜。03 “大哥你玩摇滚,你玩他有啥用啊!”说到来自东北的摇滚乐队,不得不提的就是二手玫瑰乐队了。东北话、二人转、花棉袄、摇滚乐,前三个词和第四个词看起来完全不搭,但是唯有二手玫瑰,能将他们完美的结合到一起。1999年,北漂失败的主唱梁龙选择了回到家乡哈尔滨,组建了“二手玫瑰”乐队。在他心里,他想做出一支不一样的乐队,属于他自己的乐队。于是他深入农村,体验乡下人的生活,写出了那首《采花》。听他的歌,不像是其他吵吵闹闹的摇滚乐。更像是光个头的大哥,坐在火炕上,嗑着瓜子和你唠着嗑。接地气,是二手玫瑰十分重要的一个代名词。二人转、戏曲等等元素,都被二手玫瑰完美的融合到了摇滚里。崔健曾经对这支乐队做出过评价:在国内,编曲上能超过二手玫瑰的,没几个。不仅歌好,形象更是贴近东北生活。花棉袄什么的,就像是他们的招牌一样,他们的粉丝也对这种“奶奶想要你穿的棉袄”毫无抵触情绪。东北的摇滚前辈有二手玫瑰,东北的年轻人也不甘落后。有接地气的花棉袄,也有在你耳边低语的晚安。另一只来自东北的乐队,就是丢火车了。丢火车的四个大小伙子,都是来自黑龙江省的。但是在他们的歌里,完全听不到一丝东北的气息。更像是带着眼睛的文艺青年,抱着吉他,在你入眠时给你唱摇篮曲。他们的摇滚是温柔的,不同于寻常的呐喊,有的只有温柔的晚安。04 为什么东北人在音乐上如此有天赋呢?不管是流行、说唱还是摇滚,东北人都能玩出点成绩来。有人说,可能是天气太冷,冬天说话都是扯着脖子在喊,嗓门自然好,调门儿自然高,流行歌自然唱得好。也有人说,东北人说话快,四字成语还多,比如“吭哧瘪肚”、“破马张飞”、“磨磨唧唧”、“王八犊子”,这种四个字的词一个接一个的,说上一小时都不会重复,有这种词汇量和语速,说唱歌曲手到擒来。也有人说,东北人原来都睡在火炕上,燥热的很,脾气还大,有那种对抗严寒的精神,摇滚乐就很适合他们。但是不管真相是什么,从网络兴起的那一刻起,东北人在华语音乐圈里就占据着一席之地。董宝石天天挂在嘴边的“东北文艺复兴”,不存在的。一直在山顶,何必要复兴?
认识李健委员好几年了,记得第一次见面,是4年前跟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一次调研活动中。那是在北京飞赴湖南的航班上。我拿着登机牌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就看到我的座位旁边,早已坐定了一位难测出具体年龄的男性。平静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身着浅色衬衫、深色夹克的身形仍很瘦削。由于正低着头看手机,能看到他一头的黑发不算浓密却也均匀。能大致判断,这人在40岁到50岁之间。坐下后攀谈了几句,知道了他的姓名,李健。说话间抓紧用手机百度了一下,52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结合身份,才豁然他的年轻感从何而来。学者尤其是高校学者,由于经常和学生们在一起,普遍看起来都比较年轻。后来,局限于他身上所附着的“理工院校”“人文社科教授”的标签,对他的采访定位始终不是很清晰。虽然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着工作联系,也直接采访过他,又时不时看到本报同事、别家同行对他的报道,还几次在全国政协协商议政活动中看到他现场发言的身影。但一直,这位学者型委员自带的话题不多,受到媒体的关注也并不算太热烈。今年两会期间,恰好跟李健委员在同一个驻地。接触深了,发现像他这样的学者型委员身上,对各类现象看得透、对存在问题思考得深,敢说“人人心中有、口中无”的建议,自带着传统知识分子的率真风格。但同时,又由于表达严谨的牵制,他的建议,虽然也上过两会热搜的榜首,却很少成为大众追捧的“爆款”。而在委员圈和学术层,他则广受欢迎。总有人能读懂他规整措辞背后的未尽之言,时常有观点相同者,主动找他交流看法。而在专委会的媒体见面会上,他是两个委员代表当中的一个,实实在在地向媒体回答委员该如何写好提案……在驻地散步时,李健就遇到过其他界别的委员迎面走来,老远就冲他竖着大拇指,夸他的建议提得准。他们站在路边交流时,正好有日光拂过,李健的黑发中,也开始夹杂了灰白。数十年磨一剑:这么远,那么近李健被其他委员夸赞的那条建议,被质疑跟他的本职身份有点远。“不算远。”他自己说,“不都是学术界的事嘛。”3月4日,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开幕当天的上午,李健在百度账号上,发布了《让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学术性本质的提案》。这个账号简介里,李健进行了实名认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不到40分钟,阅读量突破了百万。两会结束时,已经有633.2万的阅读量。其中,5.3万点赞量的背后,代表了人们的认可。“院士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称号、荣誉称号,不是职称也不是一种职位。”提这个建议,李健经过了一番求证和论证。不少正式或非正式的工作文件中,直接标明“院士(副部级)”的并不鲜见。比照副部级待遇给院士分房子、配车、配秘书等现象也有存在。语速慢的李健,条分缕析地对比着两者的区别,“副部级是公务员级别中的一个简称,院士称号是一个荣誉性称号,与公务员的级别是不能画等号的。”根据国家现行规定,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虽然相当于副部级,但并不是副部级,而且待遇本身,是为了促进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以保障院士的科研条件。一次会议上,主持人介绍与会者的身份。当念到某个教授时,李健听到主持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念出了身份介绍括号中副部级这三个字。其实会前不久,李健和主持人刚刚讨论过这个话题,有着一致的观点。再后来,李健也忍不住在心底追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挂钩?”院士称号与行政等级直接挂钩,容易滋生学术的浮躁和对头衔的追逐。而提这样的建议,是会得罪人的。但现实环境使李健没办法不出声:“这时,正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严谨治学、潜心研究,攀登科技高峰,突破‘卡脖子’技术,建设科技强国。让院士称号真正回归荣誉性、学术性本质,是正本清源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健也从中读出了明确的讯息:国家是打算在稳基本盘的基础上布设新的重点,重点主要是在科技投入上。“‘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这些内容,就显示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是面对一些国家科技钳制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毛泽东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同样的道理,科研规划确定了,科研人员就将起到决定因素。科学探索是清苦且漫长的,需要科技人员在安静的环境里潜心研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实现关键核心领域的不断突破。院士,正是科技金字塔尖的人,他们的举动,对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这是李健从院士称号这个角度提出建议的本心,他特别希望能采取更有效的改革,让院士称号真正回归,引导科技工作者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小时候,我常去芷江机场游玩、劳动,后来才渐渐懂得这座机场在抗战史上的重大意义。”李健的出生地湖南芷江因受降地而闻名,爱国主义氛围浓厚。对于李健来说,大国远景,也从来没有这么近地出现在眼前。但要真正实现,又需要所有人承担各自的责任。“经济”根据地:有点呆,特别灵犹记得那年在去调研的航班上,李健委员竟然开心地主动聊到买衣服的话题。眼看着这位穿着中规中矩、风格偏于内敛的男委员,还有一套自己的买衣心得,这让当时的我既忍俊不禁,又心生好奇。这种好奇,并不是我一个人才有。后来,另外一个记者在对李健的报道中这样写道——“采访时,李健不经意间整了整自己西装里面的衬衣,想起了某品牌。因为工作关系要经常穿衬衣,李健买过各种各样的衬衣,最后留意到了该品牌,‘这个品牌的男士衬衣,之前穿着我就纳闷,人家的衬衣领子袖口为什么怎么穿都是笔挺的,还耐磨耐洗?’”“后来有一次看新闻,李健才知道,这品牌为了做好衬衫,请到了钻研衬衫30年的吉国武。这位日本的‘衬衫大师’知道衬衫的许多秘密:比如,在衬衫领子下加个半衬,能让领口挺括;在袖口掐出6个褶皱,可以贴合手臂;衬衫的版型不同,嵌条也不相同;针脚越密,衬衫的质感越高级等等。”生活中处处可琢磨。学者的探究意识投射到实用的生活经验。后来听到别的委员说起,李健很有理财头脑,话语间后悔没有听他的意见,错失了一次“发财”良机。我更加按捺不住好奇心,直接问李健:“为什么这么会理财?”“呵呵!”朴实的笑声之后,李健说起了自己的专业。原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侗族青年李健从湖南边城芷江,一路考到首都北京,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经济学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李悦教授。“我们李老师还有个很出名的学生,叫刘鹤。”李健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学术立场、思维方式的形成,深受导师的影响。身处工科院校,李健所在的经济学科被统收入“人文与社会科学”这个“大口袋”里。而在工科院校里,相应的文科归在一起,统称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它既包含人文学科,也包含社会学科。国际上,这样的学科设置也很常见。李健举例讲解着,“你看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工科院校,它也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当中的经济学科,在全美排名前三。”李健在课堂上,从经济这个“根据地”出发,通过学者研究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仅观察当下,更眺望更长远的前景:“要关心国家大事,需要认真地看文件,在文件中找到发展的方向。”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大企业。当时,沃尔玛还只是一个小的连锁商店。“现在呢?”李健告诉记者,今日的通用汽车公司早已风光不再,而沃尔玛后来者居上,跻身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今天,机遇仍在不断轮转。“那些年,大家都往百货公司跑。现在,电子商务崛起了,传统商业无可奈何地走向没落。”从经济学的案例当中,李健看到:“产业的机会是不断轮换的。”知识分子品性:很平淡,却浓烈跟李健约过几次稿,屡屡被他婉拒,理由很简单,“我们学者看东西,第一眼看见的是不足。”这样的人往往是扫兴的,尤其当大多数人群情激昂时,李健往往不合时宜地“浇”上一“盆”批判的冷静。而知识分子都有着相似的思维和品性。大多数人都在为中国抗疫成功兴奋骄傲时,作为知识分子的王辰作出了冷静的判断:“我国的抗疫战,赢的是社会组织的仗,而非科技仗。”对这位曾在疫情一线战斗过的王辰常委,李健表达着他的认同:“科技方面,我们还是要有突破性的创新。解决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必须得开拓新的方法。”冷静跟悲观是方向不同的两个词。面对当前疫情带来的危机,李健又有着充沛的信心:“大的危机常常是大的机遇!”以企业的浮沉为例,2003年的非典之后,就涌现了京东、淘宝和腾讯等一批新型企业。那么未来呢?李健预言:“这次疫情一定会催生一批伟大的企业。”往往越严谨冷静的表达,越不容易被人关注到。这也让李健屡屡怀疑起自己的表达方式。“可说话不能不严谨吧?不严谨是有漏洞的。”好在严谨深刻的品质,在政协这个政治组织当中,有着广泛的认可度。2020年,全国政协评选2019年度55件好提案,就有李健的《关于设置“四级三类”学位体系,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提案》。这条呼吁给大专生要“名分”的新闻,迅速登顶网络热搜榜首,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增设“副学士”学位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有质疑者表示,只给一个“名分”并不能改变现状。接踵而至的讨论与质疑声背后,是规模数以百万计的高职高专生。当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高等教育体系。“为什么制造业还这么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技术创新还是严重不足?”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李健。经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李健认识到高端制造领域的一个现状,“大量生产的细节需要依赖劳动者的技艺完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这就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作出较大变革。”如果把职业教育改革比喻成“万里长征”,增设“副学士”最多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关于后续工作,李健还有着系统思考,“要为学校和学生设立相应的标准。只有办得好的学校才能够授予学位,也只有学习学得好的学生才能够获得学位。”一直在教学岗位的李健相信:这样的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学校办好教育,也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从事教育,算是李健对父业的一种继承。李健父亲曾在安江农校工作,与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同事。李健出生的1964年,也是袁隆平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年份。种种巧合,又成为李健踏足并深耕教育领域的必然选择。育人者,必先育己。李健是淡淡的,即便说到激动处,声调也不会过高,语气也不会太激烈,总比别的人冷静几分。在平淡和冷静背后,我能读出知识分子特有的浓烈,那里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希冀祖国强大的热盼。任时光荏苒,有这浓烈,仍是少年。记者手记李健和李健们韩雪提到李健这个名字,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那个歌手李健吗?不是,这个李健,没有那么帅,也没有那么潮。他长相普通,穿着朴素,常年黑白灰蓝傍身,一看就是搞研究的。接触几次,又会发现,他的脾气很平和,走路慢悠悠的,语速轻缓缓的,见人也总是乐呵呵的,还能叫准许久不见的人的名字。怎么看他,都好像一块被时光冲刷许久的圆石,毫无锋芒和棱角。有时候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个老好人?但有一次长聊,我被他的犀利和深刻镇住了:从头到尾,他不会热烈地赞扬谁,也不会激烈地批评哪一个。但总会在讲述到大家常见的现象时,冷静地揭开问题背后的一些问题。也会在那些大众抱持的观点之外,告诉你,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所支撑的论据。他不是活跃在舞台上的明星,他是奔走在参政议政平台的委员。他倚靠的是清醒的头脑、独立的思考和冷静的表达,以及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爱国心、政协情。在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当中,有这样一个李健。在全国60多万政协委员当中,有许多个这样的李健。记者:韩雪编辑:黄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信是唐朝祖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