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移动硬盘还是移动固态硬盘,什么时候能降价?现在4TB买移动硬盘还是移动固态硬盘七百多块钱,原来五百多,等好几个月了,还是这价格。

对于题主这种没怎么接触过移动硬盘的人群来说,想要买到可靠的移动硬盘,选一个大品牌的产品肯定是没错的。也不是说小品牌的移动硬盘通通不行,但移动硬盘是重要的数据文件存储工具,大牌的公司都有多年的历史,并且拥有自己深耕多年的核心技术以及严格的品控的售后服务支持,选择大牌公司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就比一些半路出家或杂牌产品低很多。你想想,你存在移动硬盘里1个T的工作文件资料,万一哪些没有备份哪天读取不出来拉闸了,这找谁说理去?市面上的移动硬盘大品牌有西部数据、希捷、东芝、三星、闪迪等等。入手这几家主打的移动硬盘产品基本上是不会踩雷的,但不建议直接打开电商网站找这几家销量最高的产品下单完事,选择移动硬盘还是得贴合自身的预算、使用场景与需求。比如你平时工作生活需要存储大量数据文件,对读取速度要求很高却只买了300mb/s的产品,比如你买的移动硬盘需要USB 3.2接口协议才能发挥最大速度,公司或家里的电脑只有USB 3.0接口协议,那就跟自身需求完全不符合了。所以下面先给小伙伴们带来一些关于移动硬盘的简单科普,再结合自身的使用体验和身边朋友同事的反馈,给大家推荐几款我觉得真的不错的产品。让大家买到最符合自身需求的移动硬盘。不想看长文的小伙伴,抄作业区,就这么说西数、三星闪迪这些大牌子的产品,闭眼入即可:移动机械硬盘与移动固态硬盘有什么区别?存储原理:移动机械硬盘采用磁盘旋转读写数据,而移动固态硬盘则是通过闪存存储数据。性能:因为移动固态硬盘不需要等待磁盘旋转,其读写速度更快,响应更迅速。相比之下,移动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更慢,响应速度也更慢。可靠性:由于移动固态硬盘不存在磁盘旋转的问题,其可靠性更高。而移动机械硬盘由于磁盘旋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可靠性较低。价格:相对于移动固态硬盘,移动机械硬盘的价格更低为什么更推荐移动固态硬盘?性能:移动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快,响应迅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靠性:移动固态硬盘不存在磁盘旋转的问题,其可靠性更高,可以确保存储的数据安全。声音:移动固态硬盘不存在磁盘旋转的问题,不会产生噪音,更适合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耐用性:移动固态硬盘不存在磁盘旋转的问题,其耐用性更高,可以长时间使用。便携性:移动固态硬盘体积更小,体重更轻,更适合随身携带。总的来说,移动固态硬盘各方面的优势都比小老弟机械硬盘更加强悍,移动机械硬盘的优势是它更低的价格,到了2023年的今天,两种移动硬盘的价格差距已经越拉越小,因此我建议选购移动硬盘还是得从其他地方扣点预算直接上移动固态硬盘。当然,预算实在不足,或者对速度要求不高,只是把数据存储在移动硬盘里面不经常使用的朋友还是可以选择移动机械硬盘的。如何知道电脑与移动硬盘的USB传输协议是否匹配?查看电脑的USB接口类型:通常情况下,电脑的USB接口是USB 3.0或更高版本Windows电脑:点击"开始"菜单,然后选择"设备管理器"。在设备管理器中,展开"系统设备"分类,找到"USB控制器",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在"详细信息"标签中,查看"设备类型"信息。Mac电脑:点击苹果菜单,选择"关于本机"。在"关于本机"窗口中,点击"系统报告"。在"系统报告"窗口中,选择"USB",找到你的USB接口并察看它的详细信息。查看移动硬盘的规格:移动硬盘的商品页通常标注有所支持的USB传输协议类型,实在找不到也可以咨询店铺客服小姐姐。测试传输速度:如果已经确定电脑的USB接口类型与移动硬盘的协议是匹配的,收到硬盘可以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一下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如果传输速度与所购买的移动硬盘理论速度相差较大,则可能是电脑USB驱动版本过低、没有将移动硬盘接入电脑高性能的USB接口、电脑其他配件跟不上等原因。如何明确自己对移动硬盘的容量与速度需求?容量需求:评估自己常用的文件(如文档、图片、视频等)的总体大小,并计算出所需的容量。500GB容量价格比较低,但用久了可能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1TB容量则是最多用户选择的容量,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不存储太大量的文件的话也是很难塞满的。2TB容量更适合需要大容量存储的用户,如对大量高清视频、音频有需求的人群如摄影师、影视制作人员等。4TB以上容量则适合一些高端游戏玩家、大数据存储人员、公司团队使用。速度需求:评估自己的文件传输需求,如是否需要实时处理大型文件或者多媒体内容,是否需要快速转移文件。如果平时只是传个课件、工作文档、少量多媒体文件,那么400mb/s以下的传输速度是完全够用的,如果商务人士需要存储大量数据文件经常在不同电脑设备上使用则更推荐入手速度1000mb/s-2000mb/s的产品,更高端的3A游戏大作爱好者、大数据存储人员、公司团队那就需要移动硬盘读取速度达到3000mb/s以上才能满足高端需求。移动固态硬盘自用推荐经过上述的简单科普,相信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已经对移动硬盘有了一些了解。下面给大家推荐三款移动固态硬盘,都是西部数据品牌的爆款产品。大牌这么多为什么唯独推荐西数呢?因为根据我自己对各个品牌移动固态硬盘的使用体验,西数的移动固态硬盘是我用过的移动硬盘之中不管是颜值、耐用性、工作温度、防摔抗摔能力、实际读取性能都是最满意的,不小心从口袋、桌面摔到地上很多次也是啥事没有。1、Elements SE新元素PSSD这款SE新元素PSSD版是西数非常受欢迎的移动固态硬盘,作为一个入门级产品,它成功做到了“盘小鬼大”,小巧的外形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存储容量与速度要求不高的人群,放入背包或笔记本电脑包中丝毫不占地方,懒得背包可以直接装进口袋里,该硬盘采用高品质的塑料材料制造,手感也是相当不错。该硬盘的一端有标准的Type-A连接器,另一端有Type-C转接器,可与多种设备兼容,不用担心连上MAC无法使用。直接连接移动设备或者数字电视使用也丝毫没有问题。SE新元素PSSD可提供最高400mb/s的快速数据传输率。在实际测试中,该硬盘能够在几秒钟内传输1 GB文件,小小的身躯蕴含着方舟反应堆,该硬盘还具有低延迟和高IOPS,这意味着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不会减速。2、My Passport随行系列接下来这款My Passport随行系列则更适合商务人士和数据从业者,其拥有AES 256位加密算法,可以设置解锁密码,给你的数据文件加上一层外部结界。外观方面,独特的波浪纹刀锋设计异常炫酷,在公司主持会议往电脑上一插倍有面子,除了颜值极高以外,波浪纹设计也让你更难“手滑”。并且它还拥有五种配色,让移动硬盘不再是单调的存储工具。只比新元素大一点的体型,在性能上却有着高达1050Mb/s的速度,传一部高清蓝光电影跟传个文档一样轻松,同时也标配有Type-C转接器,兼容性同样拉满。3、WD_BLACK P40最后压轴登场的是西部数据的黑盘P40,外观设计采用了炫酷黑色铝合金外壳,看起来十分高贵。高端外壳用料使它的散热性能更加优秀,可以确保在长时间使用中不发生过热,抗震抗摔能力也是一流。作为一款为高端玩家设计的移动固态硬盘,它的性能是最重要的。P40采用了USB 3.2 Gen 2x2接口,拥有最高传输速度高达2000mb/s的优势。这意味着,你可以在短时间内传输大量数据,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完全能满足3A游戏大作爱好者、大数据处理工作者、公司团队的读写性能要求。该对于有高端需求的人群,买一块P40是绝对不会吃亏的。预算充足但是没有高性能要求的朋友也可以直接入手,一步到位。下面进入总结环节,大品牌的移动硬盘产品肯定是更可靠的,选择移动固态硬盘可以拥有更优秀的使用体验,推荐以上三款产品不仅是因为其自身“能打”,还有一个原因是最近西部数据官方的活动力度真的很大,价格比平时低很多,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直接进入链接卡片选购。
單份兒機械,要是摔了,一瞬間就什麼都沒了。真是為了移動或需要隨身攜帶的話,我的做法是500GB(480~512)大廠廉價SSD(比如「特弱200」)加一個USB3.0的盒子。目前500GB的SSD單位容量在SSD裡最便宜。且至少SSD不會因為跌落就嗝兒屁。選擇組裝移動SSD而非成品移動SSD的原因一是不知道顆粒什麼樣兒,至少2.5英吋廉價SSD有特弱200可以放心用;二是成品SSD一般裡面不會再有一個SATA接口,當USB口壞掉之後,就沒有廉價的方案救出數據或者再利用了。不過看評論中說,成品的移動SSD在意外斷電時的死亡率會低一些,那麼可以考慮東芝、西數這些有產SSD盤體且良心較好(不使用白黑片等)的品牌。真是有4TB內容要裝的話,我的做法會是買兩塊兒4TB的硬盤放家裡。移動SSD的500GB夠我移動的,需要攜帶時從家裡拷出來攜帶,用完了蓋回去,SSD因為跌落而嗝兒屁的概率要遠小於機械硬盤,就算出什麼意外家裡機械還有兩份兒。儘可能不帶著那麼多數據到處跑,你要是真有必要帶著4TB的東西到處跑,買倆4TB,而不是倆2TB。另外,在所有Windows電腦上安裝Crystal Disk Info 並讓她常駐並隨系統啟動。常連的硬盤她會自動監視,開機之後連接的硬盤不會自動檢出,所以需要定期查看S.M.A.R.T.。一旦有警告立即轉移數據,並立即停止使用這塊硬盤,立即。另外硬盤盒端儘量買type-c的。3.0 micro-b非常愛壞。另外,數據安全靠的是備份而不是拆散了放然後出事兒時慶幸A盤壞了B盤沒壞我的數據在B盤.... 這話是對那些「籃子」回答說的。擔心的是電源帶不起來的話其實更應該直接買4T,這樣你就常備雙頭線跟適配器了。單碟的單插2.0有時候都供電不足,所以總在供電不足的地方嘗試直插反而容易壞,不如直接就給影音設備備著雙頭線跟電源適配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移动硬盘还是移动固态硬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