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星光电与三星屏幕比较显示器不受欢迎?

我喜欢直接上结论啊,是的。但是我提一下我对国产的不同的观点。我们所谓的国产,到底什么是国产?字面意义,中国生产就是国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星是100%国产货。但是这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么?特斯拉在上海生产的车,是国产车么?国产从来不是目的,国产只是手段,可控才是目的。人们经常把手段和目的弄混了。从可控这个角度来说,华星光电的面板,还不能做到100%可控。因为华星光电生产面板所需要的设备,原材料,备品备件,技术等等还有很多是完全依赖进口的,如果再扩大到二级供应商,那就更多了。换句话说,只要外国对中国进行封锁,华星光电同样会崩溃的。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我们国家多么弱小,华星光电多么无能,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企业,都没有办法做到100%的自主可控的。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只是全球产业链上的某一个螺丝钉而已。某个国家,某个企业谋求完整掌控某个产业链,也是不现实的,当然这个主要是针对高科技企业而言。
2022-03-02 17:35
来源:
荔枝融媒
虽然中国生产的电脑、手机数量均为全球第一,但作为核心配件的显示屏,绝大多数市场却被海外厂商占据。好消息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国产屏幕巨头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中国厂商已经吹响反击的号角。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国内屏幕市场除了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等知名厂商,还有一个巨头企业,它就是和辉光电。
和辉光电虽然知名度不如京东方,但在很多方面,和辉光电都扮演着中国屏幕一哥的角色。尤其是在刚性AMOLED屏幕市场,和辉光电产能就仅次于三星,位列全球第二。
和辉光电是国内为数不多专注于AMOLED显示屏生产的厂商,公司并没有LCD屏幕产线。正因如此,虽然和辉光电体量相比京东方有较大差距,但如果只看AMOLED屏幕市场,和辉光电实力并不逊于京东方。
在国内屏幕市场,和辉光电是一家被低估了的企业。根据和辉光电公布的规划信息和营收数据,和辉光电在未来很可能成为中国AMOLED显示屏领域一哥。
据了解,和辉光电在AMOLED显示屏市场一直在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国内第一条4.5代LTPSAMOLED屏幕生产线便是由和辉光电建成。
和京东方一样,和辉光电也是坚持走技术研发之路。公司成立后第一笔研发资金就超过70亿。除了不可回避的专利和设备外,和辉光电屏幕生产线所使用的大多数设备和技术都靠自主研发。
众所周知,屏幕厂商比拼的本质其实是人才和质量。而为留住更多人才,和辉光电同样付出巨大成本,和辉光电与上海政府一同发布政策,对于核心技术人员给予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而在高研发投入和高素质人才帮助下,和辉光电也积累了诸多技术。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和辉光电在国际上已经获得896项专利,公司营收呈持续增长趋势。
目前,和辉光电产品主要集中应用在手机、电脑、电视以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手机、可穿戴设备还是电脑、电视,OLED显示屏都在快速普及。
可以预见,未来四五年时间,O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扩张,而和辉光电无疑会成为受益者之一。
文/JING审核/子扬校正/知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屏幕素质的差异基本都公认,不说了,只想回应那些“三星控股”、“三星卡脖子”、“华星光电的星就是三星的星”来替华为辩解的论调:1.华星光电是100%国内股份,其中超过90%的股份是TCL的,而三星占股的只是华星光电投资的一家子公司,且股份只有5%,是最小的股东。2.“三星卡脖子”这个说法已经说了好几年了,没见过哪年真卡脖子,我没记错的话Mate30系列全都是三星屏吧。有可能存在某一两次供销双方的下单和生产排期没有协调好,导致供应链上出问题,这是很普通的事情,没必要大打阴谋论,甚至年年拿出来说,就是在找借口了。3.华星光电(三星有股份的那个)它的母公司就叫华星光电,子随母姓而已,跟三星的星压根没关系。TCL华星光电投资的下面公司有十几个,名子里有“华星光电”的就有六七个,三星占股的只是其中一个,顺便再强调一下占股比例只有5%,是最小的股东。TCL华星光电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结构树(一屏放不下了),一大堆华星光电防喷,匿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星光电与三星屏幕比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