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b站做品牌推广,怎样查看相关的b站评论热度怎么排的数据?

前言:B站这个以弹幕和二次元主题起家的视频内容社区,已经成为互联网中不可忽视的流量阵地。能否拿下这块阵地,也是企业能否适应互联网大潮,打造年轻群体口碑的重要标志。 前几天,央视新闻频道点名批评Bilibili网站及其他动漫网站和APP传播低俗内容,报道称有些内容甚至涉及未成年人,一时间将很久没有“大新闻”的B站再次拉回公众视野。 近年来,随着抖音、快手们的崛起,作为曾经的“视频弹幕”发源地的B站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可能很多经营传统行业的粉丝,都会有个疑问:B站是什么?它和品牌营销有什么关系?今天,为叔就跟一些不太熟悉这个网站的粉丝们做个简单的科普。另外,大家一起讨论下:企业或个人品牌应该如何在B站进行品牌传播? B站,全称是哔哩哔哩(bilibili)弹幕视频网,现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该网站于2009年6月26日创建,被粉丝们亲切的称为“B站”。根据数据公司Quest Mobile发布的《移动互联网 2017 年Q2 夏季报告》显示,B站位列24岁及以下年轻用户偏爱的十大APP榜首。同时,在百度发布的2016热搜榜中,B站在00后十大新鲜关注APP中排名第一。 B站的特色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爱好者称其为“弹幕”。这种独特的视频体验,让基于互联网的弹幕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构建出一种奇妙的共时性的关系,同时让B站成为极具互动分享和二次创造的文化社区。B站目前也是众多网络热门词汇的发源地之一。 免费咨询交流B站与知名品牌的合作 2014年12月12日,bilibili与“淘宝”合作,双12当天B站弹幕在淘宝网首页飞过。 2015年3月,bilibili与“杜蕾斯”合作,杜蕾斯在B站直播首发史上最长杜蕾斯广告片。 2015年7月,bilibili作为“弹幕合作伙伴”,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合作,全程直播“互联网电影之夜”红毯和现场观众进行弹幕互动,并在《煎饼侠》电影发布会上进行弹幕互动。 2015年7月3日,bilibili与虎嗅合作FM创新节,成为弹幕合作伙伴,董事长陈睿获邀上台演讲。 2016年1月7日,bilibili与微博达成合作,作为“独家弹幕直播”全程弹幕直播新浪微博之夜。 2016年1月15日,bilibili与天猫达成合作,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的地铁公交站点灯箱广告商出现bilibiliX天猫 #过年教会爸妈一件事# 2016年1月26日 #过年教会爸妈一件事#在新浪微博登上热门话题,阅读量约9500万。 2016年1月27日,bilibili与微软达成合作,进行互动。 2016年5月10日,小米MAX发布,发布会在bilibili同步弹幕直播,并在bilibili展开了持续19天的无聊直播,共有近4000万人次观看直播,并累计发送弹幕超3亿条。 B站这个以弹幕和二次元主题起家的视频内容社区,已经成为互联网中不可忽视的流量阵地。有流量的地方就有营销价值,B站也越来越成为品牌主营销的战场。 我们所经历的不少刷屏级事件都是从B站中传播至全网,比如前些年的霸王洗发液中成龙的“DUANG”、诸葛亮怒骂王司徒,还有雷军《are you ok》洗脑视频…… B站的三个鲜明特性 从传播及文化影响力的角度上看,B站已经不输任何一个内容社区了, B站正处于一个由“小众社区”到“大众社区”的增长过程中,虽然近一年增长放缓,但增长率仍然远超传统的视频网站及内容社区。总体来看,我们可以发现B站有三个很明显的特征: 1、年轻是主流用户共同的标签 据Quest Mobile的统计数据,截止去年年底,B站近82%的用户是1990-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其中大多数是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完全属于互联网的一代人。 更难得的是,B站的用户都聚集在一二线城市,并且有较强的付费意愿。根据B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占B站用户的一半以上。年轻有活力的用户群体,一二线城市的高消费潜力、高付费意愿,都是大众品牌推广战略中的必争目标人群,尤其是对于传统品牌的年轻化推广将更有实质性意义。 2、综合、多元的网生青年文化 虽然B站起源于二次元领域,但随着用户的扩大和内容的多元化,站中内容已经较大众化,B站本身也在慢慢去掉“亚文化”标签。据B站透露,传统的二次元内容目前仅占B站访问总量的30%,游戏、音乐等泛二次元内容,生活、娱乐、时尚等多元兴趣内容已经成为了B站的内容重头。为叔最为喜欢的数码类设备评测,也逐渐成长为B站的核心内容分类之一。 在B站中,无论是动漫类传统的二次元内容,还是时尚、美妆、电影评论等互联网主流内容,又或者是乐器教学、ASMR或者是量子物理这类非常小众内容都能找到大量的内容及讨论。B站内容已经非常综合多元,可以说涵盖了Z世代人群兴趣的各个方面,是新生代网生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源与放大器。 3、高活跃、高粘性的用户特点 B站作为内容社区,核心用户一直比较稳定,而且始终保持着高活跃高粘性。如今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拥有评论及弹幕,但无论是弹幕数量,还是视频评论数始终无法超越B站。 用户的高活跃不仅是指在B站内部社区活跃,B站的活跃用户往往在全网各个平台及论坛都异常活跃,也正是因此,B站的文化常常能够影响整个互联网的线上文化。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如今许多网络流行语(如前方高能、意大利炮、老司机等),前期传播中均大量依靠B站弹幕。 甚至有些优质内容在大众媒体投放时反响平平,但到B站投放时,能够带来用户的口口相传,造成全网的流行。比如央视与B站合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年1月份与央视播出后,并没有太多反响,但2月份经B站播出后,立刻爆红,话题引爆全网。 由于B站用户、内容、活跃这三方面的特点,对于品牌营销来说,有这几个很明显的好处:适合对年轻人营销、容易带动品牌话题性、对优质的内容型广告接受度更高。 品牌方如何在B站上营销 需不需要运营B站品牌账号? 要不要做官方账号主要取决于两点: 1、品牌的特性是否与B站主题板块有较大关联; 2、是否能够有持续的视频内容输出(或者内容版权)。 B站的品牌官方账号行业主要集中在影视、娱乐、音乐、互联网等方面,其中小米、三星、杜蕾斯、沃尔沃等品牌具有不错的曝光效果,视频播放量均为5-6位数,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惨的官方账号,平均播放量不足一千。 这里我也不建议所有品牌都开通B站的官方号,通过上传自制视频推广。因为这样做费事费力,也未必能获得高曝光率。更高效的方法应该是直接与自带流量的up主进行内容合作推广,而品牌方在B站更多扮演引导内容方向,防止歪楼,或者引发传播的角色。 下面是B站常见的营销方式: 1、直播 弹幕+直播能够形成很强的互动感觉,对路人粉有极强的吸引力,也一直是品牌在B站营销的主流方式。杜蕾斯、小米、锤子手机等品牌都做过B站直播,比如杜蕾斯联合明星以及评测机构推出的互动直播、小米新品的发布会直播……另外,淘宝等电商平台及肯德基、佳洁士、美宝莲等大众消费品牌,都曾在B站通过网红或明星来直播推广。 2、弹幕互动 弹幕通常是作为用户评论视频用的,品牌方可以借助弹幕有效引导用户的评论风向,让品牌内容与用户形成强互动。而弹幕事实上也能作为一种品牌曝光手段来加以利用,通过弹幕留言植入优质的软广信息通常用户还是接受的。相反,若是在弹幕中强行做硬广则会被投诉删除。因此,品牌方其实可以在推广前期,事先写好有趣的弹幕留言,在播放时定时投放即可。 3、UP主+优质内容 B站作为内容社区,最核心的也就是优质内容。由于鬼畜视频的娱乐化和病毒传播属性非常突出,许多品牌都会联合鬼畜区UP主制作鬼畜视频在B站投放。而在投放后,品牌方需要做的应该是联合一批小V,根据已投放的视频进行二次加工,引导UGC作品。当投放的视频成为其他人的创作素材后,品牌曝光就会指数级增加,比如早年间的奇葩肥料广告《金坷垃》,如今依然还是鬼畜UGC的重要素材,恐怕在B站已经无人不晓了。 另外,对于技术流炫技的、怀旧走心的、文艺范的、公益类的,甚至是偏冷门的军事类的视频内容,如果足够优质,都能够获得不错的影响力,就看品牌方如何与自身产品特性相结合。不必抱在鬼畜恶搞一棵树上,若是一味强行鬼畜,通常只会让场面尴尬。 除了上面几点之外,当然还有B站的各种官方广告合作方式,如举行视频大赛、冠名活动、及购买广告资源位等,就不多说了。但若真想要取得以小博大的营销效果,品牌与UP主共同出品的优质内容才是重中之重。 B站品牌营销的建议 1、营销套路要有新意 B站以内容为导向,实际上是比较反感各种营销技巧,若是在内容中稍微带有硬性营销信息,很可能就会引起反感。也正是因此,B站推广更多的是用于品牌形象曝光,通常在品牌关键节点前(如发布会、新品上市),进行引爆造势用。 不过,这点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我经常关注的一些知名手机评测机构,只要一放出二维码,粉丝就会在弹幕上刷“掉粉时间”,长此以往,也形成了节目比较有趣的一个环节。 2、多点内容容忍度 对于传统品牌而言,发布的内容若比较严肃,通常是无法与B站用户进行有效沟通的。品牌若想与年轻用户打成一片,就需要品牌方本身有一定的自黑自嘲精神。当用户用官方素材进行恶搞二次创作时,品牌方更应该顺水推舟、借势推广,而不是声明抵制。 比如,之前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影评栏目“瞎看什么”,将公众号二维码巧妙地加入视频各环节,让粉丝在观看的同时,多了一个调侃、寻找的过程,新奇有趣,不易触发抵触情绪。 小结 B站作为年轻人的网络文化阵地,势必会成为以后品牌营销的必争之地。而对于品牌方而言,如何与平台联合制作优质内容,引导用户评论及生产相关UGC内容,将是B站营销的关键。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如今商业环境,再好的视频没有推送也起不来量的。一条优质内容如何成为爆款内容?流量工具正是撬动品牌传播的杠杆。在越来越多的广告表现形式以视频来展现的当下,B站「大视窗+商业起飞」这对商业产品组合,也成为品牌在B站行之有效的出线密码。「大视窗」「商业起飞」是什么?怎样撬动传播效果?「大视窗」是用户在打开B站的首屏页面中,以宽屏形态出现的第一条内容,是强曝光的广告产品。在宽屏展示占据吸睛位置的同时,「大视窗」还支持信息流内自动播放,体验更沉浸,尤其适用于视频内容的推广。而「商业起飞」则是B站内原生内容推广加热工具。通过“商业起飞”,品牌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将内容曝光给相关的兴趣用户,扩大传播效果,实现品牌营销目的。可以看到,「大视窗」的首页黄金点位配合「商业起飞」的人群推广加热,可以成为优质内容,特别是优质视频内容的「传播放大器」。「大视窗」+「商业起飞」可以帮助品牌在短时间内打造高人气稿件。且B站作为年轻人高度集聚的内容社区,有先天的外溢效应加持,运用这对商业产品组合,能为品牌的全网事件营销、节点营销创造“引爆点”。「大视窗」+「商业起飞」的产品组合以强曝光撬动高播放,已经成为众多大品牌的推广首选。以麦当劳中国和腾格尔《i'mlovin'it我就喜欢》改编作品合作为例,「大视窗」+「商业起飞」的产品组合让本次合作视频打破了B站明星稿件播放记录,视频播粉比(即播放量/粉丝量,通常用以衡量稿件的出圈情况)达到1107%,成就现象级出圈事件。同时,在人群包定向的加持下,更多对此类内容感兴趣的用户能看见这支视频,拉动视频点赞率相较通投提升超12%,为品牌赢得更好的用户口碑与互动,并持续拉动核心用户二创热情,带来传播复利。图表为腾格尔相关视频播放量可见单曲发布后,二创内容拉动更广泛传播「大视窗+商业起飞」的产品组合对于希望拓宽优质商单影响力 ,或打爆品牌号优质内容的品牌而言同样有极佳的加持效果。当下,广告视频化趋势凸显。B站作为年轻人聚集的视频内容平台天然适合品牌视频引爆,包括「大视窗+商业起飞」等更多商业产品组合形式,也将为品牌方提供更多助力。在流量娱乐结束、买量式营销增长停滞的当下,B站成为少数保持健康增长的互联网内容平台。截至2021年Q4,B站月均活跃用户达2.72亿,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达2.52亿,均实现35%的同比增长 ,B站月均付费用户增长至2,450万,同比增长37%,付费率提升至9.0%。其中,广告业务表现持续亮眼, B站第四季度广告业务收入快速增长120%至15.9亿元。全年广告业务收入达45.2亿元,同比增长提升至145%。去B站,定义年轻品牌如何在B站打赢关键品牌战役,定义年轻品牌。从三个层面简单谈谈:B站的用户群体,B站的营销玩法,以及如何通过B站的广告代理商“入驻”B站。一、B站的用户群体从形态上,B站是视频+社交的合体。有“爱优腾”长视频的特点,自制与版权内容在崛起,但UP主原创内容是B站核心。同时也有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的一部分,包括原创动态,以及更重要的是用户弹幕,弹幕社交是B站独树一帜的社交形态。从用户分布上,用户平均年龄22.8岁,大学生浓度最高的内容社区,是中国未来消费的主力人群。B站用户男女比例为57:43,18-35岁用户占78%,本科及以上比例高出全网10个百分点。华东地区用户最多(34%),其次是华南用户(21%),华北用户(17%),华中用户(15%),西南用户(13%)。这些用户是消费流行的定义者,也是影响和掌握未来流行文化话语权的群体。二、B站的营销玩法1、UP主商单: 视频合作:广告植入,广告定制; 直播合作:线上游戏直播,开箱直播等,线下活动直播,粉丝见面会等; 线下活动:广告主、品牌方可邀请UP主参加各类线下活动以通过UP主自身影响力增加活动曝光与传播,包括但不 限于——新品发布、现场表演、快闪店、大型展会活动现场等; B动态:聚焦私域流量,图文九宫格,提升内容的丰富性,视频一键分享,专题活动发布,投票、抽奖等多种互动玩法; UP主授权:让UP主为你代言,广告主可以将视频在官方渠道传播。KV授权,B站多数高点击量视频封面都会以UP主的个人形象为主视觉。2、视频起飞:利用B站公域流量来推广UP主商单视频,通过标签去实现精准投放,通常展现形式有首页推荐位、播放页推荐位。不管你是萌新,还是知名品牌企业UP主,只要你想快速涨粉、快速曝光,投视频起飞就是最佳选择,这是无数企业UP主宣传视频内容的最佳选择!(图源:B站官方)(图源:B站官方)起飞的售卖模式:先充值再消耗。按照CPM(千次曝光成本)或CPC(单次点击成本)竞价消耗。CPM成本大概在6元左右,CPC成本大概在0.2-0.4左右,不同行业不是时期,竞价成本有波动。最终运营效果取决于:视频内容、定向人群优化、投放时间、素材本身。投放时间——内容发布即刻投放,有利于冲上热门榜单,获得更多自然流量;稿件时间——优选互动率、播粉比数据较优的稿件进行延长投放。三、邀约广告:将UP主商单视频推广内容与广告位进行结合,观看UP主商单视频的同时即可实现导流跳转、种草带货。支持电商广告直接加购,支持第三方外链、H5页面、落地页。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做商业起飞?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起飞可以带来更多更精准的曝光,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做起飞。品牌方需要率先对自己视频的流量效果进行观测,选择合适的时间、优质的内容进行投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商业起飞的势能。(视情况而言,具体可以咨询沟通)商业起飞账户如何推广?商业起飞投放共有三个步骤:创建计划——创建单元——创建创意Step1:创建计划选取稿件/动态,设置投放目标/预算等Step2:创建单元设置定向、出价、投放时段等Step3:创建创意设置创意标题、描述、封面等如果你之前没有操作过,建议还是委托专业服务机构代运营,如【蓝狮问道】当然,最终的运营效果还是取决于:视频质量、人群包、投放时间、投放预算以及封面设计等。
这篇文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1、品牌方应该以怎样的姿势入驻B站,如何与年轻人打成一片。2、成为一名勤奋、优质的UP主之后,如何用正规的方式进行流量变现,并且尽可能地不让粉丝反感。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先梳理一下B站的商业化战略和目前成果。B站CEO陈睿说过:很多平台是内容驱动的,但B站是生态驱动。我们做的不是好的内容,而是一个产生好内容的机制,土壤好了,上面可以开出各种各样的花来。这句话决定了B站的基调:首先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内容创作平台,有了良好的机制和生态,UP主们和品牌方才能在上面开花结果。早期B站野蛮生长,由大批野生UP主提供Youtube搬运、游戏、二次元、同人创作、鬼畜和生活日常等内容,长期用爱发电,平台和创作者们共同渡过了艰难时期。现如今,B站财报显示,网站90%以上的内容都是PUGV。即专业化UP主/制作团队制作的视频,这一点决定了B站是由一群专业化的内容创作者,与一群有购买力、有消费能力的观众老爷们组成的。那么网站创始之初,为什么一个UP要坚持6、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几乎无偿地做视频给观众看?而且还要忍受各种正负面评论、弹幕、私信,甚至是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呢?其实很好理解,最主要原因就是热爱,因为爱所以有了创作和传播的动力,加上常年的坚持、周更甚至日更视频,造就了如今百大优质UP主。他们长期耕耘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也有过跨领域交流和联动,不断输出优质内容,最终把个人IP形象树立了起来,接广告和商单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到了2020年,传统的游戏联运、ACG手办模型、周边贩售已经不能满足B站的商业化需求了,于是UP主、直播增值业务成了主要的变现方向。同事,想要把观众姥爷们伺候到位,平衡平台自身、广告主、UP主三者的利益,依旧非常困难。B站小伙伴们,对于商业化是“爱憎分明”的。B站最有价值的用户群,经历了多次漏斗式筛选。首先是进站答题,其次是168元大会员,加上整体人群以30岁以下年轻人为主,他们可能是手游氪金大佬、零花钱很多的05后、10后小朋友。也有可能是在职场上已经打拼两三年,有了一定积蓄的上班族,这些因素决定了B站用户池的底色:基数不大,付费能力很强,善于辨别优质内容,喜爱自己小圈子,愿意长期为其付费。根据中国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1995到2009年出生的人口总量大约2亿。如果再追加1985到1995年的区间,最大化B站潜在活跃人口,预计总的数字接近4亿,相当于翻一倍。目前B站月活1.3亿,依旧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在B站上做了7条视频,获得了十万播放和几千条留言后,我发现:B站姥爷们说自己是初中,那是因为别人真的在读初中,说不定是上钉钉网课闲暇之余,顺便点开你的视频扫一眼。对于品牌来说,想要最大程度和年轻人接触,必须抓住B站上最优质的的群体。但是呢,最近我也问了不少品牌主,他们表示B站的用户还是太年轻,他们的产品起码十年内无法卖给他们,所以处于观望状态。那么,对于这一类产品来说,多找素人,小UP主做一些低成本的开箱啊,体验啊,营造点气氛,预热预热也是必要的。另外,保持团队对一个平台的敏感度非常重要。根据3月份最新财报,B站总营收20.078亿元,同比增长74%。2019年四季度,直播和增值服务合计5.7亿元,同比增长183%。广告业务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81%。电商及其他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41%。2019年游戏业务占比已经下降到43%,非游戏业务占比57%,已经向资本市场证明了它并不只是一个游戏公司,想象空间很大,企业品牌可以结合的点包括UP主商业化变现、直播带货、线上线下展会入驻、周边贩售等等。写到这里,肯定会有部分小伙伴跳出来说:怎么能商业化太重呢?爷的青春结束了,那个曾经的小破站再也回不去了。话不能这么说,B站正在经历由不赚钱转向挣钱的痛苦时期,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原来的B站相当于一杯水,非ACG内容占比只相当于一勺盐。如今的B站更加类似于一个池塘,二次元内容只是其中的一条小鱼,还有虾米、锦鲤、螃蟹、等无数内容,共同造就了如今的B站生态。B站并不是慈善机构,整天让UP主用爱发电也是不现实的。只要核心管理团队把握好尺度,正规渠道的商业化绝对是利大于弊。这也是视频平台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最早的土豆、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到如今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都是如此。与其说B站变味儿了(的确变了很多,锤人区都崛起了),还不如自己动手,主动去维护社区氛围,为小破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个人体验来说,最近两年B站出现了大量营销号,账号名称都是XX看世界、XX环游世界等等,部分恶劣营销号甚至直接剪辑知名UP主内容,冠以外国小伙的名称,来收割流量。好在官方已经开始打击。北京网信办已经开始落实《网络生态内容治理规定》,范围重点包括:造谣传谣类营销、侵权假冒类营销、“标题党”类营销、违规采访类营销及色情三俗类营销。B站官方也加强了整治力度,至少从个人体验上来说,已经比两年前好多了。营销号的入驻,本质上还是因为有流量红利可以收割,导致海量的低质量、低原创内容出现。B站的流量分发体系是算法+人工审核,目前视频审核速度大约在2-4小时不等,尽管有人为干预,但整体上还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流量池。一个视频对应每个IP的每日点击量只计算一次,必须是点开后持续播放一段时间才计算,基本杜绝了反复刷量的存在。2019年,一个简化过的视频数据权重公式,曾经被泄露出来:视频权重=硬币*0.4+收藏*0.3+弹幕*0.4+评论*0.4+播放*0.25+点赞*0.4+分享*0.6, 最新视频(一天内发布)提权[总值*1.5]因此,硬币、收藏、点赞、弹幕和评论都是非常重要的,反而超过了播放量的权重,如果有分享那就最好了,因为B站非常渴望出圈。最后就是时效性问题,视频如果是新发布必然是有一小部分提权的。接下来,波波会仔细讲解,作为品牌方如何投放一个优质的PUGV内容,如何与UP主沟通协作。B站小伙伴们非常讨厌硬广,无论什么形式的硬广都比较反感,想要顺利地和Z世代用户友好交流,必须掌握以下三点:一是“真实”二是“不玩梗会死”三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都是一些一线UP主和品牌合作的案例。UP主十音是一位横跨游戏区、时尚区的百万粉UP主。曾经主动“爆料”自己与海淘一号平台的合作,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在接到合作邀约之后,先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平台下单购买产品。随后从发货速度、客服体验、产品质量等多个维度对海淘一号平台进行综合评价,确认符合心中预期后才最终签署合作协议。我们看了一眼十音的B站主页,目前123.6万粉,321万获赞,发布了111个视频,妥妥的是一位官方认证的头部UP主。对于十音这样粉丝多、商单也多、非常爱惜羽毛的UP主来说,优先考虑的肯定不是品牌知名度,更不是能挣多少佣金,而是使用产品的真实感受,毕竟身为头部UP主最担心的就是:无法平衡客户需求和粉丝的期望。在B站,无论是带货还是广告商单,口碑和声誉远比钱更重要。用户很可能因为UP主某一次恰烂饭,而终生脱粉。UP主的商业化变现之路,必定是崎岖坎坷的。其次,与UP主合作的品牌,必须入乡随俗融入到B站里去,两者是相匹配的,甚至原生态的,广告本身就是一条优质内容。B站顶流UP主,1099.5万粉的老番茄,就有一个名为老番茄工作日记的专辑,以Vlog的形式记录下他体验不同公司的工作状态。其中一期和网易游戏合作,记录了他在网易游戏工作1天的感受,视频风格一如既往,带着观众一第一视角体验了网易的环境,视频播放量834.4万。对于B站观众姥爷们来说,他们不反感恰饭,而是反对恰烂饭,不能只顾收钱办事而忽视了视频质量,一味地吹捧金主爸爸,不顾实际体验。B站这种长视频网站和抖音快手等平台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用户习惯了10分钟左右的长视频之后,总是期待优质的内容可以传递给自己一些价值(哪怕实际上也是看过就忘)。这种价值的评判标准不一而足,可以是干货价值、娱乐价值,也可以是实用价值甚至是冷知识和世界观。B站此前推出了一种新的视频形式----互动视频。用户能够和视频进行互动,根据提示推进剧情,然后观看。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和打单机RPG游戏的感觉类似。B站曾经联合8位UP主,推出过一个以《双生视界》位主题的恰饭互动视频。不同的互动分支选项,指向不同的剧情和结局,由UP主神奇的老皮创作,极具视觉冲击力,并且很有趣。把品牌巧妙地融入到视频中去,可以说是B站软广的最高境界,比如可口可乐咖啡,以千奇百怪挑战为话题,邀请UP主做挑战。B站经常有UP主进行各类“作死挑战”,最著名的是粉丝850.5万的敬汉卿,全网首喝82年拉菲、用番茄发电、1千克鱼肉可以做多少肉松,都是他的代表作,敬汉卿如法炮制进行了可口可乐+加湿器的挑战。如果说生活区UP主主要是以脑洞、沙雕、奇葩等角度刁钻的视频获得关注和粉丝沉淀的话,隔壁科技区的UP那就是硬核内容的先行者。测评类视频多如牛毛,其实很难做出差异化,何同学早期因为一条《5G到底能有多快》成功破圈,接商单的思路其实和其他同类型数码测评UP主没有太多的差异,依旧是全方位展现出手机的功能、不同场景下的感受即可。何同学的崛起历让我不由地想起了王自如,同样的年轻有为和对数码科技产品的热爱,促使一代又一代这样的UP主出现,20多岁的何同学,未来的职业路径之一就是目前30多岁的王自如,到时候面临的挑战和选择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但无论如何,都祝愿UP主们保持初心,不断精进。在综合观看了十多个品牌与B站UP主联合创作的视频后,我们坚信,不同类型的产品,都可以找到对应分区的UP进行投放。食品饮料、零售消费比较适合生活区,汽车、数码、手机等互联网科技品牌,有专门的分区,可以多关注黑科技,甚至采用互动视频的形式,把产品特点展现出来,引发裂变和传播。截止2019年4月底,入驻B站的企业品牌并不多。B站设置了面向企业和品牌的机构账号认证体系,分为面向企业、媒体、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四大主体。整体来看,B站品牌入驻还处于混沌期,比起知乎、抖音、快手和微博体系来说相当初级,大概等于1.5年前的抖音,各大品牌粉丝也不多。具有内容品牌意识的企业,都应该抢滩登陆,尽早入驻B站。小米最早入驻B站就是因为创始人雷军的Are You OK鬼畜视频,传播力极强,甚至后来雷军去《奇葩说》参加录制时,也反问主持人:你没有听过我在B站唱歌嘛?雷军本人极强的IP属性,促使小米一步步把内容和品牌营销结合到了一起,,甚至直接把发布会直播搬到了B站。除了互联网和数码电子品牌,还有以下三类企业也非常适合B站:一是美妆穿搭,大量的年轻用户和内容不限长度的属性,让B站天然适合进行美妆时尚类视频的产出。二是在线教育,包括知识付费、K12教育、职业教育、法律、医疗等专业类知识传播。三是游戏和影视类品牌,B站以游戏内容起家,天然就接受游戏类内容,王者荣耀、英雄联盟、阴阳师、第五人格等热门手游官方账号粉丝量在50到100万以上。说完了哪些品牌适合入驻,再最后补充一点点细节。和B战UP主合作,基本可以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为了明确传播模板、制定策略、确定视频选题、挑选合适的UP主。开始整体的营销规划之前,需要明确营销战役的目的。B站的内容营销目标可以分为品牌宣传和品效转化。B站在众多平台中,内容更垂直,品宣更加年轻和精准,同时要求视频内容更深度。挑选UP是一门学问,同样的传播目的和预算,选的人不对,可能导致结果南辕北辙。很多企业主会偏向于直接交给MCN机构负责,波波也与一批MCN机构进行了友好交流(合作)。UP主在挑选机构的同时,请擦亮眼睛,头部正规机构,绝对是可以优先考虑的去处之一,就像很多毕业生毕业选择BAT、TMD等大公司历练,是一样的道理。当然比较的理想状态还是自己孵化自己,正所谓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也不可能打工的,要打工就为自己打工,哪怕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也无所谓。一步步摸索着进步,速度会慢一些,个人成长反而更快。挑好UP主后就进入中期,主要是确认需求,脚本沟通和成片审查。数码区可以用问题解答式的形式,以专业的态度进行测评。生活区可以选择具有场景感的自然植入,比如UP主爱用好物榜单,各种节假日种草推荐。时尚类可以请好看的小姐姐、小哥哥拍摄Vlog纪录片,根据UP主的调性植入带货产品。(图片来源:报告大师)到了后期就是复盘和核查传播效果,舆情分析,建议品牌主多关注以下几个指标:视频72小时播放量是否达到近期20条作品平均值;视频3-15天是否存在数据波动;弹幕正向内容占比;高能弹幕条的各个节点分析;弹幕和品论对于产品的讨论热度;从我们对谈的实际经验来看,B站当下涌现出很多粉丝量5万、10万、15万的中腰部优秀UP主。品牌方大可不必死盯着头部3到5位一线UP的排期,很多中小UP无论从性价比还是视频质量上,均属上乘,一次性风散风险投十几个小型UP,说不定效果更好。B站的商业化进程为什么缓慢并且谨慎?波波总结成一句话:把用户当人看。如果不珍惜用户,不把每一个ID当做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流量,那么必然导致网站上充斥着浮窗小广告、到处都是船新版本的传奇等你玩,UP主恰烂饭随处可见,整个社区的价值大打折扣。用罗翔老师的话来说,这就是“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变成了流量收割。B站长期坚持着一些基本原则:商业化可以,内容扩充可以,品牌入驻也可以,但不能轻易伤害用户体验,尽量不产出极低质量的内容。恰饭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用户才会认可,甚至希望UP主越恰越多、越恰越好,希望UP主就和一个普通人一样,能够凭本事让自己的生活更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复一日的维护运营,广大UP和观众的互动,造就了今天独一无二的B站,一点点地抬高了护城河,我们真心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破站,加油。对于广大品牌和厂商而言,也不用过于焦虑。既然最早的红利也没撞上,那也没啥好着急的,日拱一卒,徐徐前进,总会开花结果的。关于B站还想了解啥?欢迎留言,下一期继续。另外所有做B站,抖音,快手需要寻求报道的朋友,也可以找我,只要你有干货就能上头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站评论热度怎么排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