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方便老人看电视的老年人听不见助听器有用吗,简单操作不复杂的?

最近和老爸打视频,总是发现他把耳朵凑近话筒来听声音,我就怀疑是不是他听力出问题了。回家就带他做了听力检测,还好目前听力并没有降低得太明显,只是轻度听力减退,但这也让我留心上了助听器,好好地研究了一下。图片来自摄图网正好最近有人问到了如何给家里老人选择助听器的问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研究成果。选择助听器有两个环节:验配和购买。一、验配:什么人需要助听器,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助听器听力受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性耳聋占据了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的首位,占比为51.61%。但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听力受损问题都被忽视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2022年发布报告指出,我国仅有5%至10%的中、重度听障老人使用助听器。助听器非常的重要,因为很多老年人自身存在一定的听力下降、耳聋耳背等听损问题,通过佩戴助听器将声音放大后可以进行正常交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研究发现佩戴助听器后,可以降低听障老人发生老年痴呆53%的风险。[1]但是助听器并不是随便买买的,应根据听力损失的类型、程度及患者实际需要选择助听器的线路和功率来进行选择,也就是要进行验配。有的老人是低音听不见,就需要设置补偿低音的听力方案。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听力会随着年龄不断下降,因此助听器的功率需要考虑一定的余量。以往验配都需要去线下专业机构,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的助听器可以直接在线上进行验配。今年5月份,FDA也出网购助听器的官方指导,这也是技术带来的发展。现在线上验配操作也很简单,购买助听器后,下载对应的App,把老人带到一个安静的环境,由年轻人在手机上跟着操作步骤提示进行下去就行了,系统会自动生成16通道的补偿方案,整个过程耗时很短,几分钟就能完成。二、购买:选择助听器要注意这三大要素首先网上购买助听器要选择搭配自主验配功能的除了可以适应第一次使用时的验配以外,随着年龄增大的听力变化,有自主验配功能的助听器也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也不会额外产生费用,更加方便、实惠;不过对于听力问题,本身仍需要定期到医院就诊,以确定病情进展情况。而对于那些说「一键操作,无需验配」的助听器,就要谨慎购买,它可能只有简单的放大和缩小音量,并不能根据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适配,容易对听力造成二次损伤。其次是了解助听器的类型从工作模式上助听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2],推荐使用数字式。传统的模拟式助听器只是简单的将轻、中、重的声音同等放大,导致小声听不清,大声听的很难受,这样会对听力造成二次伤害,前文提到的不需要验配的助听器很多就是这种。而数字助听器可以根据环境和患者听力损失情况进行调整,而且可以对声音进行精细处理,这一点体现在助听器的通道数上,即能处理的频段数,通道越多对声音的处理就越精细,而处理通道信息需要在强大的运算能力的芯片基础上智能监听不同的声音,可以提升语言的清晰度和降噪的能力,当然通道越多价格也越贵,一般16通道的助听器就可以满足日常使用,同时也考验厂家的实力,像我国有深厚智能语音处理基础的品牌能满足16通道的情况下,性价比还很高。 数字助听器可以做到小声听得到,中声听得好,大声听得也不难受,更值得入手。从佩戴方式上分为耳背式助听器(BTE助听器),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RIC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ITE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ITC助听器)与深耳道式助听器(CIC助听器)。[3]图片来自FDA官网[3]:助听器从大到小排列一般越大操作越方便,但是同时太大了又会显得非常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助听器,很多老人就会抵触,且耳朵压力也大。可以选择耳内式,大小适中,戴着的时候就像个蓝牙耳机,便于接受。然后是了解助听器的扩展功能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也要选择一些必要的扩展功能:蓝牙连接,现在手机已经是生活必需品,父母戴上助听器后,最好能和手机直连,这样打接电话也方便;定向拾音技术,这个技术可以让助听器更好地在特定方向上拾取声音,比如拾取面对的说话人的声音,同时减少从其他方向(如侧面或背面)来的噪音。这对于在嘈杂的环境中,如餐厅或聚会中,听取面对的说话人的话非常有帮助。啸叫抑制,相信朋友们都听过麦克风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这就是啸叫;而助听器的麦克风和扬声器非常近,扬声器还会发出响亮的声音,以补偿佩戴者的听力损失,因此容易发生啸叫。智能助听器可以采集声音信号,追踪到啸叫,采取算法对啸叫进行抑制,比如我买的这款助听器就有自研的AiClear啸叫抑制算法,再结合避震管消除动铁震动,从结构和算法双管齐下抑制啸叫。增益,指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程度,我们可以根据听损程度来挑选这个指标。因为分贝是一个对数单位,如果满档声增益为45分贝,那就意味着它能将接收到的声音放大约10000倍,适合中重度听损的人群。市面上有的智能助听器会针对增益效果分出不同型号可以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听损程度进行挑选。场景识别,现在的助听器还可以支持识别用户所处环境,根据周围声音情况,均衡通道降噪调节,改善用户的听声感受,这同样是考验厂家的智能语音处理实力的。字幕助听,有些时候听还是很费劲的,比如对方语速较快,如果可以提供字幕助听功能就很贴心了,尤其是如果厂家自身语音识别能力较好,针对方言都能够保证准确率,可以更大程度上方便老年人使用。 所以选择一款好的助听器,也是选择一家科技硬实力雄厚的公司。毕竟只有科技硬实力雄厚的公司,才拥有自研发的技术,才能承受得起无数次的硬件选型和评估调试,从而实现真正的数字16通道助听器功能,而非简单的软件模拟信号。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下,都离不开研发团队的技术积淀。就拿上面提到的“字幕助听”功能来说,如果公司在智能文字、语音识别领域上没有多年的研究,也没有AI语音算法的加持,是很难实现的。大品牌、大企业的优点还在于它的用户多、调研样本也多,能经过多位实验者上千次的佩戴验证和打磨之后得到确定,最终产品的适用率和舒适率也能得到大幅提升……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才这么强调“科技硬实力、自研发、大品牌”这几个选择助听器的关键词,大家在挑选的时候也要尤为关注助听器产品是否满足以上这几点,目前市面上不少品牌都只是贴牌产品,这种千万要避开。三、老年人使用助听器注意事项买回来助听器,并不是马上就能用得顺顺当当的。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适应期长短因人而异。在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开小,并且佩戴时间也要逐渐加长,让老人有个适应过程;并且声音经助听器处理后和原始声音会有一定的变化,对于初次选配助听器的老人,这一点更为明显。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影响使用感受,过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刚戴助听器要先在安静环境中,听取一些含义比较单纯的声音,如果没有这个适应过程,一开始就到声音嘈杂的环境中去,被放大的复杂声音进入耳内,会感到十分刺耳,就会对助听器失去信任和信心。最后希望能够在大家给父母选择合适的助听器时帮到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会尽量回答的。参考文献:[1]Bucholc M, Bauermeister S, Kaur D, et al. The impact of hearing impairment and hearing aid use on progression to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ognitively healthy adults: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Alzheimers Dement (N Y). 2022;8(1):e12248. [2]https://www.nidcd.nih.gov/health/hearing-aids[3]https://www.fda.gov/consumers/consumer-updates/zhutingqihe-gerenkuoyinchanpinxiaofeizhexuzhi
您好,老人的助听器,市面上有很多品牌可以选择。但是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呢?助听器属于二类医疗器械,不可以随意购买使用。只有经过专业验配的助听器才能保护残余听力,延缓听力下降的速度。只有适合老人的才是最好的!选配助听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六个方面:一、功能1、降噪:环境噪声、智能技术、降噪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各种自然噪声、突发噪声等,戴上助听器觉得吵、听不清也挑选助听器时的主要顾虑。应需求所生,助听器的噪声处理也是其提供的关键功能,级别越高的助听器,降噪功能越好,细致化处理噪声的能力越强,可以让用户在各种环境里听得更清楚、更舒适。2、聚焦(提升)言语:多人会话、聚焦、听负荷、清晰言语与噪声混杂、言语声源众多等声音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对声音处理的要求提高,消耗在听觉上的能量也相应增加了。具有聚焦言语功能的助听器,可以在复杂环境下提升言语声,忽略其他声音,减少听负荷,听得更轻松、更清楚。需要在噪声环境下交流、社交活动、外出购物等较多的人而言,选择助听器时,具有这项功能就很必要了。3、蓝牙:无线、蓝牙、直连无线连接和低功耗蓝牙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很多设备具备了“互联”的功能。该技术应用在助听器上,让助听器这样一个小个子的聆听设备,具备了连接电脑、iPad、手机、电视等功能,使得这些设备的声音信号不外放(不经过传输损耗)、可以直接送入用户的耳边,让使用者更便捷、自如地享受多彩有声世界。随着技术应用的突破,几千元级别的助听器就能具备无线连接、蓝牙直连等功能,例如,飞利浦HearLink全系列就有蓝牙功能。4、充电:可持续、便捷可充电的助听器,让用户再也没有换电池的烦恼,使用更便捷。二、佩戴效果清晰度,决定了主要的聆听效果,它一方面与助听器功能有关,一方面与用户自身的听力损失程度有关。用户的听力损失时间越长,言语分辨率越差,刚选配助听器时的清晰度相对越差,需要一个逐渐康复的过程,最终能达到什么程度,需要用户亲身体验也才能知道。舒适度,不言而喻,佩戴助听器之后是否能够感觉不闷堵、声音自然。当然,舒适度受功能和外形等限制、有时候不能鱼和熊掌兼得,在总体可接受的情况下,选择能满足主要要求、相对舒适的助听器。三、外型● 定制机、RIC机型:隐蔽小巧美观● 耳背机:功率大,坚固耐用每个人对助听器外型的在意程度不一样。有些人觉得外型越隐蔽,别人不会发现自己患有听力损失,从而引起的心理负担越小。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小巧美观的定制机,但定制机的舒适度因人而异。另一些人愿意选择同样小巧美观但舒适高的RIC机型,它的受话器功率还可以根据听力损失程度更换,性价比更高。普通耳背机功率最大,适合一些患有中耳炎的用户,以及听力损失更重的用户佩戴。四、功率功率决定了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能力。功率是根据用户的听力损失来选择的,听力损失越重,您选择的助听器的功率越大,相反,功率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助听器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贴合用户的听力损失程度越好,舒适度也越高。如果助听器功率过大,可能会造成用户佩戴不适、觉得吵,甚至会影响听力。五、价格一般而言,助听器价格从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各个价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效果。用户根据需求和预算,总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助听器。在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价格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六、服务助听器是个服务依赖性很高的产品,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随时调试,因此,挑选助听器,一定要同时考查验配网点的专业服务质量。一个好的验配中心、一位专业的验配师,会成为您贴心的听力健康顾问,为您的好听力保驾护航;反之,如果配了助听器,服务跟不上,其作用将大打折扣。现如今我国是一个老龄化十分严重的国家,所以许多的医疗器械公司也着重开始研发提升老人福利相关的设备。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挑选老人助听器。方法/步骤助听器按其外型可分为5类,盒式、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和骨导助听器。选配助听器,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助听器的种类很多,听障者一定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耳部、听力检查和测试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应了解患者听力不好有多长时间了,做过哪些检查和治疗、是否戴过助听器、效果怎么样等等。4.仔细检查患者耳廓外型是否正常,外耳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分泌物,如果有,是干性还是湿性。5.检查听力,对照检查结果作出分析,选择功率和听力曲线匹配的助听器进行调试。
本回答旨在排雷,想给老人买助听器的朋友有必要看看哦,大约花掉6-8分钟时间。虽然我是一个听力工作者,但我会站在老人家属的角度来阐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比较多,重点的问题其实热门回答里面都讲了,今天我就专门来讲买助听器会遇到哪些坑。第一,可以网上查询助听器,但不要网上买助听器。想必很多人已经吃过这个亏了,某宝助听器几百块一个,挺便宜的,马上买一个来给家里老人试试。结果老人戴着并不舒服,觉得很吵,还是听不清,于是助听器就放角落里面积灰了,这几百块也打水漂了。严格来讲,大多网店卖的不能算是助听器,而应该说是模拟机,它只是外表长得跟助听器一样,但其实就是个单纯的声音放大器,这种模拟机是无法进行调试的,会把所有声音一起放大,戴着非常吵,容易伤耳。第二,网上测听不可取,调试最好走线下。有些老人腿脚不方便,家人觉得带出去测听力比较麻烦,就想着网上测听或者调试。但是,就目前的线上调试技术而言,哪怕是找的专业验配师,进行网上测听和调试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当然,技术正在不断革新,也许有一天可以完美地实现线上测听技术。现阶段,还是最好带老人去听力中心亲自实测,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助听效果。如果说老人真的出行不方便,那么家属是可以联系听力中心的,连锁机构能够提供上门验配服务。第三,助听器并不是越贵越好,但不能图便宜。一般来说,中上等的助听器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如果说老人的听力需求不是很高的,没必要配很贵的助听器,也许五六千的就可以满足需求。而像某些几万的高端助听器,它的有些功能老人根本就用不上,没有必要。但助听器也不能便宜,价格一两千以下的,效果达不到,也无法满足人的正常听力需求,浪费钱财,也不建议。第四,听力机构一定要专业,选择机构要慎重。因为助听器讲究三分机器七分验配,调试和售后非常重要,无法提供专业调试和靠谱售后的机构一定要慎重。我们怎么判断一个听力连锁机构有没有资质呢?我们可以去到听力中心,看看他们门店的营业执照,厂家的授权书,还有设备,有些小店没有授权书的,只有营业执照,而且助听器还卖得很便宜,这种可能就是串货的,出了问题找不到人解决。第五,不建议在国外买助听器,再拿到国内做售后。国外的助听器的确价格更优惠,但是他们只是单机的价格,不包含调试和售后服务,每次调试售后都要额外加钱。国外买的产品一旦出了什么问题,想在国内听力中心做售后,也是比较麻烦的。国内助听器虽然价格偏高,但它们是包含了售后服务价格的,后期的保养调试都不要费用的。一个助听器我们能用5-8年,算算这期间所产生的售后费用,其实还是国内的机器比较便宜方便。第六,助听器外观要综合考虑,别因为外观而忽略听力需求。一般比较推荐老人使用耳背式,因为耳背式相对来说功率大一些,操作上简单一些,尤其是老人手指不太灵活的时候。有的老人可能比较在乎外观,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戴助听器,但其实耳内式更容易弄脏,需要更多的维护。越是小巧的助听器,功能上的局限也相对多一点。我们应该劝导老人,优先考虑操作方便,适合度更高的,外观是其次。第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双耳验配。很多老人双耳听力均有问题,却由于经济等种种原因,只验配了一只助听器。事实上,单耳配助听器的效果要比双耳差许多。人天生就有两只耳朵是有道理的,双耳验配能够更好地对声源进行定位、更好地降噪、更好地辨别声音,同时能够避免头影效应、听觉剥夺等不良现象。不少单耳验配的听损者在后期都会后悔,因为等他们再去配另一只耳朵的时候,那只后配的耳朵的效果明显比不上先配的耳朵了。借此提醒大家,双耳听损应尽量做到双耳验配。如果万不得已只能先验配一只耳朵,也建议在6个月之内选配另一只耳朵,避免后期另一只耳朵后期干预情况较差。第八,戴助听器不要总听别人说,也不要随便戴别人的助听器。有些老人在佩戴助听器前,都习惯“咨询”自己的朋友或已经戴过助听器的朋友,朋友说助听器不能戴,戴了就拿不掉,离不开了,殊不知等到老人真正意识到需要助听器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最佳佩戴时期,达不到效果了。还有的朋友说这个牌子好,就跟风也配了,结果效果没有朋友说得好。还有的,直接把别人用过的助听器拿来戴,结果根本听不清。因为助听器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也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听力情况进行精准调试,要对症下药,所以助听器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第九,在购买助听器前后,一定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老人大多是比较顽固的,他们认为“我还听得见,说大声点就好,我不需要助听器”。一般听损达到40分贝就需要使用助听器了,很多老人的听损程度都是比较严重的,为了防止听力持续下降,应该及早验配。对于一些省吃俭用习惯的老人,咱们最好不要告诉他助听器的价格,因为有些老人一听到价格,会继续忍耐听力带来的不便,也不愿意尝试助听器。其次,配好助听器后,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会觉得听得不那么舒服,这是正常的,这时候家属要鼓励老人去适应,有问题随时跟验配师沟通,千万不要说:“你怎么配了助听器还是听不见!”这种话,会打击老人的自信心,让老人放弃助听器。第十,不必执着去医院,哪里合适选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正规医院是不能出售助听器的。医院里为你验配助听器的,一般也不是医生,而是合作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所以觉得哪里的助听器戴着效果好、舒适,服务好,价格合适,就选在哪里配,不要因为医院自带的“光环”,就委屈了自己,或者吃了亏。如果在医院配,也要事前了解清楚验配人员来自哪里,后续保养服务有哪些,免费还是收费,保修期多久,如何返修等等,事前多问问,保障好自己的正当权益。我是国家高级听力师张艳艳,在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听器知识,哪里有靠谱的听力机构和验配师,都欢迎在留言区或者私信问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听不见助听器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