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的发展战略跨界延伸产品对品牌战略有何影响?

  本报综合报道 日前,“中国国酒”与“国民咖啡品牌”的首次合作,圈粉无数。  9月4日,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600519)推出的联名咖啡酱香拿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打卡,多社交平台被该产品刷屏。据瑞幸咖啡官方微博消息,联名产品上线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  那么,茅台为何“俯身”跨界联名?业内对酒业频频跨界联名怎么看?  俯身贴近年轻消费者  9月4日,贵州茅台与瑞幸联名的酱香拿铁首发,该产品也是贵州茅台首次与咖啡品牌联名推新。与此前部分茅台冰淇淋旗舰店推出含飞天茅台咖啡产品不同的是,此次与瑞幸推出的联名产品价格更为亲民。终端成交价徘徊在3000元/瓶的飞天茅台,如今以折后19元的价格便可品尝到。  靠着“美酒加咖啡,就爱这一杯”的口号,瑞幸的相关话题迅速登顶热搜第一,“瑞幸回应喝茅台联名咖啡能否开车”的话题累积阅读量超过6亿次。  价格上的降维打击在贵州茅台年轻化的道路上屡试不爽。从推出茅台冰淇淋平替“小巧支”,到与瑞幸联名推出平替咖啡,贵州茅台不断自降身价以贴近年轻消费群体。但贵州茅台与年轻人之间不仅是一杯平价咖啡的距离。  当以19.9元折后价格便可购买一杯含有飞天茅台的咖啡时,贵州茅台也走上了降低产品价格带俯身贴近年轻消费者的老路。  据了解,此前在部分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内销售的咖啡类饮品,价格在28-42元/杯不等。对比星巴克咖啡类产品30-39元/杯的定价而言,茅台咖啡所布局的价格带跨度较大。  与此前推出的产品价格不同的是,虽然此次与瑞幸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标价38元/杯,但在小程序下单则仅需19元/杯。不仅如此,如果通过瑞幸抖音官方商城购买优惠券,则会触底以17元/杯的价格品尝到含有飞天茅台的酱香拿铁。  从42元的自创含酒咖啡饮品,到17元的酱香拿铁,贵州茅台不断从价格上贴近年轻消费者。事实上,不仅仅是咖啡饮品,作为年轻化开路者的茅台冰淇淋产品也经历了下探价格带的过程。  此前,贵州茅台曾推出多款茅台杯装冰淇淋产品。在茅台杯装冰淇淋推出一年之后,今年7月底,贵州茅台与中街1946联合推出的5款茅台冰淇淋新品“小巧支”在茅台国际大酒店首发。与素有“冰淇淋刺客”之称的茅台杯装冰淇淋不同的是,今年推出的小巧支以29元价格销售。  业内人士指出,价格带下探对于贵州茅台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放下身段贴近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目前所有白酒企业布局年轻消费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若仅仅在产品上贴近年轻消费者,却无法在价格上产生共鸣,很难真正撬动年轻客群心智。  酒业频频跨界联名  近年来,酒企频频突破固有消费圈层,推出跨界联名营销奇招并收获了不错的成效。  2022年,贵州茅台推出的茅台冰淇淋上线后迅速成为网红产品。今年5月份,在茅台冰淇淋上市周年庆典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宣布茅台冰淇淋累计销量近1000万杯,已经成长为茅台产业生态中具有代表性的前沿产品。  洋河股份(002304)、五粮液(000858)也相继推出了跨界联名雪糕。洋河股份推出的“蓝海寻宝”海之蓝文创盲盒雪糕和“遇见珍宝”双沟圣坊文创盲盒雪糕,其中部分款含有3%的海之蓝,结合新生代喜爱的盲盒元素引发了一阵抢购热潮。五粮液今年推出的文创雪糕,采用了五粮液核心产品“52度普五”的经典瓶装外观和华丽复古的国酒风格包装,也深受消费者追捧。  湘窖酒业在饮品方面也推出了两款跨界营销产品。茶颜悦色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21年我们便与湘窖酒业合作推出了名为“嘚瑟”的饮品,其中白酒原料便来自湘窖酒业,今年我们又合作推出了名为“半个盛唐”的含酒精饮品,这两款产品自推出以来反响都很好。  近年来,酒鬼酒(000799)携手文化、艺术顶级平台,以酒为媒,开发了系列跨界联名文创产品。酒鬼酒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以齐白石笔下的葫芦、郑板桥笔下的竹为灵感,与荣宝斋共同推出跨界联名文创“内参酒·福禄双全”“内参酒·竹入青云”;与李可染画院联合推出“内参·师牛”“酒鬼酒·东方既白”;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合作推出“酒鬼酒·行者无疆”。公司致力于守护传承中华文化,勇担中华文化传播载体,以时代语言继承和发展酒鬼酒的品牌灵魂。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目前快消品行业进入高度同质化、内卷化的节点,联名可以让企业更具差异化,并获取联名品牌流量优势,未来争取跨圈层消费者将成为食品消费行业的新趋势。  业内:旨在匹配新生代核心需求  为什么是瑞幸和茅台?“酱香拿铁”出圈后,不少人都有此一问。在朱丹蓬看来,二者的共性在于均为广受关注的品牌,此番合作将再次拉升国货消费。这次合作让茅台品牌年轻化提速。而对瑞幸来说,能大大提升其品牌调性。  对于白酒企业纷纷跨界推出联名产品的营销现象,朱丹蓬认为:“在中国快消品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军,是各家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产业端不断创新、迭代和转型,以匹配和满足新生代的核心需求,这是行业发展趋势。”  湘窖酒业公共关系部部长黄钰介绍,跨界营销其实就是实现品牌叠加,创造1+1≥2的营销效果。最直观的销售逻辑是实现各品牌消费群体的叠加,联合在不同圈层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口碑的品牌,向更多消费者传递企业的文化和价值,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业内分析认为,当品牌在白热化竞争中难以通过口味有效建立品牌“护城河”,跨界联名打法更能贴合年轻消费者的兴趣点,对于提升品牌的感知度、好感度均大有裨益。  对于白酒企业期望影响更多的或未来潜在消费人群,不断尝试捕捉未来人群进行跨界突破的营销策略,黄钰在积极肯定的同时也坚定地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去争抢和顺应消费者,最重要的前提是抓住产品质量不放松,我们希望用最优品质的产品去说话,让更有声势的传播去影响更多的跨圈层消费群体,从而带动品牌高速发展。”  对此,朱丹蓬也认为,好的跨界营销能赋予品牌形象新的价值,但如何持续吸引并留住消费者购买,是跨界联名营销战略面临的最大问题,品牌推出网红联名产品不能只是“一锤子买卖”,还需要思考以及制定长期计划,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877108',
container: s,
size: '660,80',
display: 'inlay-fix'
});
})();
12月9日至10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举行,25家企业负责人获评“2023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名单如下:王传福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果敢坚毅、谦卑自持。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者,是让马斯克都紧张的中国企业家。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比亚迪一飞冲天,实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置身于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之中,他坚持“技术为王”,在新能源赛道上演加速度,昂首挺立在世界新能源汽车舞台中央。王祥明华润集团董事长他是华润第四次转型的总工程师,也是一位务实坚定的改革者。身为中国最大的多元化民生央企的掌门人,他要兼顾责任意识和竞争思维;作为有着85年发展历史的企业文化传承人,他又必须把握传统和革新的边界,这不仅需要极强的魄力,更需要博大的智慧。曾毓群宁德时代董事长低调专注,敢闯敢拼,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十年不到,宁德时代便以科技创新抢立产业潮头,动力供应全球。除了在电池材料结构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他还推动效率升级,刷新了中国制造的质量标准。他坚持推动绿色能源事业发展,为能源革命做出卓越贡献,并获得2023年诺贝尔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不管行业如何波澜起伏,他始终步履不停,屹立潮头。雷军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他是对自己最狠的企业家。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从互联网到硬件,再从手机到汽车,他的每一次选择和转型,都是人生阅历的巨大翻新。他从不畏惧陌生和困难,多线作战之下,他一边将业务不断横向跨界拓展,一边将技术不断往纵向底层深掘。他是永不满足的攀登者,正引领公司迈入更加智能化的未来。李彦宏百度董事会主席、CEO他熬得过万丈孤独,也看得见星辰大海。他坚持技术信仰,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过去10年来坚持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今年终于迎来开花结果。他坚信每一家企业都生而不同,也应该创造不同。如今,他等来了属于他的人工智能时代。丁雄军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带领公司完成了一场“蜕变”。在激流时刻,他推动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推动营销渠道、数字化改革,持续走向年轻化,同时深化国际化布局。在他的带领下,改革的硕果累累,品牌拥有了更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一个更美、更高质量发展的公司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王兴美团执行董事、CEO兼董事长13年来,他带领公司在各式战争里摸爬滚打,从“千团大战”到外卖争斗,从酒旅战役到“万物到家”,疆土版图越来越大。今年,公司又讲起了新故事——外卖首次进军香港市场,科技领域则拥抱了最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危机感是促使他向上的动力,在他看来,商业领域从来不存在成败之分,只有生死之分。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2023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他带领公司又一次站在技术革命前沿,提出了“AI for All”的企业使命。在他的掌舵下,联想凭借自研技术,开启包括“研产供销服”各价值链在内的全面智能化进程,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全球标杆企业。他的愿景是,通过为大模型提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助力人工智能普惠早日实现,让更多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方洪波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他是一个坚定的变革者。立足时代,他带领公司持续颠覆、进化,以科技推动变革,在专注to C业务存量升级的同时,坚定点燃了公司发展的“第二引擎”,面向to B转型,实现增量发展。2023年,他在“稳定盈利,驱动增长”经营原则下,坚持降本增效,加大对绿色、智能、健康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发布局,进一步推动全球突破,带领美的在新起点上,迎接一个“更新十年”。谭旭光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他是国企改革的先行者,用13年时间,打造了一艘营收数千亿的工业装备航母。在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下,他带领这艘“航母”逆势增长,各项指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海外业务表现也大幅提升。他不惧挑战,勇攀高峰,带领企业向更宏伟的目标不断前行,为打赢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战精心准备、未雨绸缪。朱共山协鑫集团董事长33年来,他只做一件事,就是“能源的搬运工”。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他带领公司不断转型,不断变革。他独具技术慧眼,始终走在创新前沿;他不惧技术变革,更不怕自我颠覆。历经“四起三落”的行业颠簸,他深信一条商业真理:要想不被周期和变化淘汰,就只能自我改变,自我淘汰。丁世忠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32年来,他把一家生产鞋的小作坊,发展成如今市值2000多亿元的中国运动服饰行业老大,打破了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双巨头”的市场格局。他擅长并购,多个并购案例被投资人当作学习的范本。他放眼全球,立志做出一个世界级的中国品牌,他希望“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周鸿祎三六零公司董事长兼CEO他是最心直口快的企业家,在互联网时代,他敢为人先,单兵作战,屡创奇迹。他也对世界永葆好奇心,今年在做好公司管理者的同时,他真正做到了文体两开花,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也玩起了攀岩、飞盘等时髦运动。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他一反常态,不再剑拔弩张,他说在数字化经济建设中,互联网公司要甘当配角,赋能传统行业。王文京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他甘于寂寞,深耕企业服务领域30多年,将中国的企业软件做到与海外平起平坐。他坚信最朴素的使命,做用户之友,为客户提供真正价值。从财务软件起家,拓展到企业管理软件,再到数智商业创新平台,在坚守专业价值的同时,他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拓展新领域。周云杰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成为张瑞敏的继任者,是机遇,也是考验。接棒两年来,他持续推动管理革命,聚焦实体经济,布局智慧居住、产业互联网,时刻保持与时代同行,业务实现了逆势增长。他经历了公司内部多个岗位,他的蜕变,也是公司生态型组织的最佳体现。刘汉元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他带领公司以营收2148亿元的成绩,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进入光伏行业的10多年间,他坚持以技术创新、变革效用来驱动企业做强做大,用技术创新带领企业穿越行业周期,让高纯晶硅产销量居全球第一。过去一年,他打通产业链上多个环节,最大化地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服务、支撑全球能源转型。王来春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她白手起家,创业20余年,智能制造是她的船,生产线是她的桨,最前沿的技术和趋势是她的风帆。从代工做起,借由iPhone红利,成为“苹果代工之王”,市值超过2000亿元。“果链”标签背后,她自主研发产品,将中国制造推向高端;她还积极变革,业务多点开花,汽车赛道表现亮眼。在她眼中,做企业不是短期的得与失,而是长期伴随企业的能力和价值。李宁李宁公司董事长过去,作为体操王子的他在赛场施展精湛的平衡技能;而今,他在商场中同样举重若轻。过去3年,公司面对一系列变革难题:既要专业也要市场,既能单干也能团结,既要敢赢也不能怕输;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他运用微妙而高超的平衡智慧,解开层层缠绕在公司身上的矛盾绳结,释放增长活力。贾少谦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他是土生土长的“海信人”,51岁成为海信新一代掌门人,为这家营收近2000亿元的家电集团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以技术创新助推第二增长曲线,以管理升级驱动企业进化,以内部改革激活组织效率。作为一名管理者,他温厚而谦和;作为一位改革者,他坚定而执着,因为他始终牢记目标——“百年海信”。张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他是“企二代”,又是“创一代”。棉纺织与电解铝,红海产业“双料第一”的硕果,未曾束缚他继续前行。他从一线“最硬的骨头”着手,他征战海外,强化上游;狠抓科技,向终端进军,拉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他是制造业转型的强力舵手,战略先行敢投入,极致成本不松懈,既着眼未来和趋势,又体察当下和人心。他是“链主”企业领路人,带动上下游企业串珠成线、织链成网,让企业、产业与城市共生共荣。他的目标是打造“百年制造企业”。丁水波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他是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的“陪跑人”,亲自带领团队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的专业跑鞋,陪伴众多跑者走向冠军之路。他也是企业的“领跑者”,引领公司几次转型,深耕专业跑步领域,实现跑鞋的销量全球领先。他还是“长跑者”,深耕体育运动服饰产业近40年,对产品保持热情,善于差异化竞争。高德康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他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打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产品销量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在企业陷入低谷时,他深研技术,不断创新升级品质工艺,聚焦主赛道,让产品在新国潮兴起时,成为国货品牌之光。他将一件羽绒服做专、做精、做透,持续做了47年,这考验着他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智慧,也是难得的匠人精神,是时代稀缺的品质。范现国今麦郎董事长他一手打造的方便面品牌是中国80后、90后集体的童年回忆。创业之初,他通过差异化竞争,深耕下沉市场,创造出一个中国本土企业的逆袭神话。他紧跟消费趋势变化,善于品类创新和品牌定位,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他打响高端市场的突围之战,带领品牌成功蜕变,跻身国内一二线市场。王卫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民营企业家乘风破浪、高速发展的史诗。过往30年,他从低价代理起步,完成企业的直营制改造,将一家又苦又累的传统企业,打造成高端化、品质化的数字转型标杆。过去3年,他掘金红海,挥别“内卷”,完善供应链,调整组织,聚焦核心价值,让企业重回增长,跻身世界“500强”。他的事业目标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三。梁汝波字节跳动CEO作为张一鸣的亲密战友,他一贯低调而温和,努力确保字节跳动按照张一鸣的想法前行。2023年,字节跳动经历了惊涛骇浪,TikTok海外频遭危机,国内调整频繁,但依然是全球估值最高独角兽之一。如果说字节跳动是一台精密高效的机器,他就像一个管家和机械师,更换零部件以及增添润滑油,这个难度并不比建一台新机器更低。责任编辑:岳文燕
在与瑞幸咖啡联名推出酱香拿铁两周后,茅台再度在跨界联名领域出手,与德芙官宣推出产品酒心巧克力。9月16日,茅台与德芙联名推出的茅小凌酒心巧克力正式开售,单颗售价接近20元,多个销售渠道均“秒光”。有网友调侃,“茅台开始一滴一滴卖了”。此前,茅台曾于去年联手蒙牛推出茅台冰淇淋,至此,茅台成功推出年轻化三部曲。 贵州茅台 董事长丁雄军在茅小凌酒心巧克力发布仪式上表示,茅台与玛氏的合作,是中华老字号+国际知名品牌的品牌联合,至此,茅台完成了喝、吃、品、饮、带周边产品的延伸开发,“+茅台”周边产品开发也将告一段落。业内人士认为,任何品牌都要保持年轻化,茅台的一系列尝试是主动向年轻消费群体靠近的突破。而事实上,不只是茅台,去年以来,不少酒企加快了跨界步伐,如 五粮液 、 泸州老窖 等。
酒心巧克力上架“秒光”9月16日15时30分,茅台与德芙联名的“茅小凌”酒心巧克力在多个平台开售,但不少网友表示,点开购买页面均已售罄。15时31分,第三方小程序也显示,“茅小凌”酒心巧克力礼盒均已售罄。茅小凌酒心巧克力有两种口味——经典口味与减糖口味,分别有三种规格。其中,经典口味的20g(2颗)、60g(6颗)、120g(12颗)装,每颗都添加2%的53%vol贵州茅台酒,价格分别为35元、99元、169元,减糖口味三种规格分别为39元、109元、179元。产品详情页介绍称,“减糖”是指相比同品牌黑巧克力产品,糖含量减少不低于50%。据茅台方面介绍,经典口味每100g能量值为2194千焦,减糖口味为1990千焦。计算下来,经典口味一颗(10g)约17.5元,而减糖口味一颗约19.5元。与19元一杯的“酱香拿铁”相比,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太贵了”。“太贵了,两颗39块,那一颗就跟一杯酱香拿铁(19元)一个价了。”截至目前,记者在电商平台德芙官方旗舰店看到,其商品页面仅有一款两粒装礼盒,目前显示预售中。而在线下,这款茅台巧克力同样一盒难求。根据官方预告,联名巧克力将在全国106家Ole精品超市和全国34家茅台冰淇淋旗舰店等线下渠道销售。据证券时报报道,上线首日,线下门店已出现排队等候现象,有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十几盒。茅台推出年轻人三部曲而就在茅台酒心巧克力推出的前两周,茅台与瑞幸咖啡联名的酱香拿铁刷屏社交媒体,让不少年轻人喝上了第一口茅台。“酱香拿铁”单杯定价38元,券后售价为19元一杯。根据9月5日瑞幸咖啡官方微博消息,酱香拿铁刷新单品单日销售纪录,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单品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去年5月,茅台联手蒙牛推出茅台冰淇淋,成为第一个拥抱年轻人的尝试。2022年12月底,丁雄军曾对外透露,自2022年5月29日上市以来,约有340万人购买和品尝过茅台冰淇淋,约有4亿人知道和了解茅台冰淇淋。根据贵州茅台2023年半年报,酒店业务及茅台冰淇淋业务营收2.2亿元。“酒一直都会是贵州茅台的核心业务。我们完成了喝、吃、品、饮、带的周边产品和一系列的延伸开发。我们要拥抱年轻,拥抱Z世代的用户,所以有了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和今天的酒心巧克力。”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在茅小凌酒心巧克力发布仪式上表示,至此,“+茅台”周边产品开发也将告一段落。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快消品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已经成为消费主力,是各家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很多酒企玩“跨界”,并不是真的要踏入该行业,而是通过低成本的跨界方式取得消费者对于其品牌的关注度,尤其是热衷于猎奇的年轻消费者。冰淇淋、咖啡、新茶饮、巧克力等,无一不体现着鲜明的年轻化特征,准确地切中了Z时代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和爱好。“ 白酒 +”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营销手段,成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成为白酒企业寻找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茅台陆续推出酱香拿铁、酒心巧克力,是继茅台冰淇淋之后,主动向年轻消费群体靠近的又一次突破,旨在打破大众对茅台的刻板印象,向消费者展现茅台创新、活力、潮流的另一面。酒类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则表示,跨界营销对主品牌价值与运营要求较高,如果跨界产品研发不当,跨界就可能会稀释主品牌价值,不合时宜的品类跨界更会混淆消费者心智,影响品牌形象。多家酒企跨界动作频频而从整个白酒行业来看,在多元化消费趋势下,如何在存量市场找寻增量空间,成为各家酒企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我国白酒行业市场集中度逐年增长,白酒行业CR5从2019年的33.20%增长至2021年的40%,两年间上升了6.8个百分点,行业的市场销售额继续向龙头企业靠拢。8月2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695.76亿元,同比增长20.76%,是近五年来半年营收增幅首次超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80亿元,同比增长20.76%。“抓住年轻人,就是抓住茅台的未来。”丁雄军此前曾表示,茅台冰淇淋不是简单的消费商品,而是一个战略级产品,是培育年轻消费者茅台酱香口感,推动茅台品牌年轻化、时尚化的重要抓手。除茅台以外,多家酒企也加快了跨界的步伐。 酒鬼酒 在9月11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就对外表示:“跨界合作是提升品牌关注度、培育新消费群体的有益方式,公司会在 综合 考虑品牌定位、产品目标客群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去年以来,泸州老窖、五粮液、 山西汾酒 、 古越龙山 、 洋河股份 、 舍得酒业 等酒企纷纷在雪糕、咖啡等领域做出跨界动作。五粮液今年推出了一款文创雪糕,该产品采用五粮液经典瓶装外观和华丽复古的国酒风格包装,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五粮液还与永璞咖啡联手打造“五两一咖酒馆”,并推出两款联名咖酒。六年前,五粮液曾与施华洛世奇合作推出“五粮液·缘定晶生”产品。洋河股份(002304.SZ)推出过“蓝海寻宝”海之蓝文创盲盒和“遇见珍宝”双沟圣坊文创盲盒雪糕,其中部分款含有3%的海之蓝酒。泸州老窖同样推出一款联名钟薛高的“断片雪糕”,其中含有52度的白酒。此前,泸州老窖也曾推出酒心巧克力星球版,与茶百道联名推出奶茶“醉步上道”。此外,山西汾酒也曾和丹麦的爱顿博格推出“汾酒酒心巧克力”、江小白与蒙牛推出酒心巧克力冰淇淋、古越龙山与钟薛高推出黄酒青梅口味雪糕、舍得酒业联合圣悠活共同推出冰淇淋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台的发展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