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公司防护的公司有了解的吗?

  如何防范钓鱼网站  1. 通过查询网站备案信息等方式核实网站资质的真伪;  2. 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3. 要警惕中奖、修改网银密码的通知邮件、短信,不要轻易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4. 不要在多人共用的电脑上进行金融业务,如在网吧等。  如何防范网络虚假、有害信息  1. 及时举报类似谣言信息;  2.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3. 要注意辨别信息的来源和可靠度,要通过经第三方可信网站认证的网站获取信息;  4. 要注意打着“发财致富”“普及科学”、传授“新技术”等幌子的信息;  5. 在获得信息后,应先去函或去电与当地工商、质检等部门联系,核实情况。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1. 不贪便宜;  2. 使用比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宝、U盾等支付工具;  3. 仔细甄别,严加防范;  4. 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  5. 不要轻信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  6.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如何保护网银安全  1. 尽量不要在多人共用的计算机(如网吧)上进行银行业务,发现账号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修改交易密码并向银行求助;  2. 核实银行的正确网址,安全登录网上银行,不要随意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3. 在登录时不选择“记住密码”选项,登陆交易系统时尽量使用软件盘输入交易账号及密码,并使用该银行提供的数字证书增强安全性,核对交易信息;  4. 交易完成后要完整保存交易记录;  5. 使用完网上银行后,应点击“退出”按钮,在使用U盾购物时,在交易完成后要立即拔下数字证书Key;  6. 对网络单笔销费和网上转账进行金额限制,并为网银开通短信提醒功能,在发生交易异常时及时联系相关客服;  7.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办理银行卡及信用卡;  8.不要使用存储额较大的储蓄卡或信用额度较大的信用卡开通网上银行;  9. 支付密码最好不要使用姓名、生日、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也不要使用12345等默认密码或与用户名相同的密码;  10. 应注意保护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资料,不要把个人资料随便留给不熟悉的公司或个人。  网上购物安全措施  1. 核实网站资质及网站联系方式的真伪,要到知名的、权威的网上商城购物;  2. 尽量通过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切忌直接与卖家私下交易。在完成交易后,保存交易订单等交易信息;  3. 在购物时要注意商家的信誉、评价和联系方式;  4. 在交易完成后要完整保存交易订单等信息;  5. 在填写支付信息时,一定要检查支付网站的真实性;  6.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直接使用个人的银行账号、密码和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时要慎重;  7. 不要轻信网上低价推销广告,也不要随意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网上炒股安全措施  1. 慎重保护你的交易密码和通讯密码;  2. 尽量不要在多人共用的计算机(如网吧)上进行股票交易,并注意在离开电脑时锁屏。若办公室上网交易,不要在无防备的情况下离开电脑;  3. 网上炒股应注意核实证券公司的网站地址,防止钓鱼网站,并下载其提供的证券交易软件,不要轻易相信小广告;  4. 要及时修改个人账户的初始密码,设置安全密码,发现交易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修改密码,并通过截图、拍照等保留证据,同时向专业机构或证券公司求助。  防范假冒网站措施  1. 使用U盾等证书,留意商业银行网站的预留信息验证;  2. 直接输入所要登录银行网站的网址,不要通过其他链接进入;  3. 用户在登录网站后留意核对所登录的网址与官方公布的网址是否相符;  4. 登陆官方发布的相关网站辨识真伪;  5. 安装QQ电脑管家、360上网助手等防护软件,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6. 当收到邮件、短信、电话等要求客户到指定的网页修改密码时或通知客户中奖并要求客户在领取奖金前先支付税金、邮费时务必提高警惕。  如何防范网络非法集资诈骗  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观念;  2. 要时刻紧绷防范思想,不要被各种经济诱惑蒙骗,摒弃“发横财”和“暴富”等不劳而获的思想;  3. 在投资前要详细做足调查工作,要对集资者的底细了解清楚;  4. 若要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证券,应通过合法的证券公司申购和交易,不要轻信一些非法从事证券业务的人员和机构,以及小广告、网络信息、手机短信、推介会、雇人游说等方式;  5. 社会公众不要轻信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的任何承诺,以免造成无以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  受骗后该如何减少自身损失  1. 及时致电发卡银行客服热线或直接向银行柜面报告欺诈交易,监控银行卡交易或冻结、止付银行卡账户。如被骗钱款后能准确记住诈骗的银行卡账号,则可以通过拨打“95516”银联中心客服电话的人工服务台,查清该诈骗账号的开户银行和开户地点(可精确至地市级);  2. 对已发生损失或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3. 配合公安机关或发卡银行做好调查、举证工作。

作者丨山志出品丨北京一等一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公安部于2020年7月研究制定了公网安〔2020〕1960号《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保制度和关保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网络安全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简称“等保”)工作、积极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简称“关保”)工作开展将是网络运营者2021年网络安全工作的重点。在落实等保和关保两个制度时,网络运营者明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间的关系是开展网络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行业内讲“关保基于等保护高于等保”,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一口号呢?本文通过分析下列几个关系对“等保和关保”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等级保护对象的关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与等级保护定级的关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与等级测评的关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关系?基本概念若要了解“等保”与“关保”两者关系,首先需明白二者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的工作内容,具体情况如下表:关系分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等级保护对象的关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象是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直接作用的对象,主要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关系分析:等级保护对象是针对边界明确、可独立定级和明确保护措施的信息系统、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由支撑关键业务及其关联业务稳定运行、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构成。在《网络安全法》中要求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纳入等级保护中,因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等级保护对象的一部分,是等级保护的重点保护对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与等级保护对象定级的关系识别认定流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认定流程大致可概括为:定级流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流程大致可概括为:关系分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与等级保护对象定级分别作为开展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确定保护对象的重要手段,是开展等保、关保工作的前提。二者在资产识别、梳理层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却是两项不同的工作内容,而等级保护对象的识别梳理、定级边界确定、定级对象关联资产分析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认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与等级测评的关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通过合规检查、技术检测和分析评估完成,具体评估流程为:评估工作准备(调研、方案制定)、工作实施、工作总结(风险研判、报告编制、结果反馈);等级保护测评包括测评准备、方案编制、现场测评、测评结论分析、测评报告编制。关系分析:第三级以上的等级保护定级对象每年至少一次等级测评,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可自行或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CII地风险隐患每年至少一次检测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与等级测评的目标对象和检测力度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检测评估与等级测评不能混为一谈,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等级测评的情况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测评估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关系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的目标是保障业务整体安全,即业务连续性与安全可控性;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目标是有效发现、解决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基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等级保护的重点,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运营者而言,应当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边界划分,确定定级对象,开展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监督检查)工作,针对关键的业务系统,确定支撑其稳定运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并进行重点防护,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识别认定、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事件处置)工作。基于等保:等级保护是基础,即baseline,“关保”的保护对象是等级保护对象的一部分;是在等保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梳理,“关保”的安全防护是在等保的安全建设整改的基础上开展;“关保”的检测评估内容包括等级保护的等级测评、安全建设情况等。高于等保:“关保”的安全防护、监测预警、事件处置环节从技术到管理、从过程到方法都有所细化、提升,在技术层面更加强化,管理层面更加明确;安全要求力度要求高于等级保护,增加动态风控相关要求,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无论是等级保护还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其终极目标都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提升网络安全综合防控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安全公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