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武侠小说去哪个网站,或玄幻小说,完全无从下笔?

注意:本文仅代表笔者的一些浅薄见识,可能会存在诸多纰漏,请多多指正和批评!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小说在世界小说中独有的一种小说形式。但是在中国古代,小说,最早被称为传奇或话本,就已经为众多文人所不齿,难登大雅之堂,武侠小说更是其中的稀有物种。最开始武侠小说甚至没有专门的分类,和其他通俗类小说混在一起,后来到了民国以后的时候,才有专门的名称,而且也被很多人认为是饭后消遣的娱乐读物,只是因为几位武侠大家的创作才渐渐被世人所承认和认可。但是到了最近这些年,随着这些大家的纷纷离世,以及娱乐至死的创作环境等等因素,武侠小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渐渐衰落,虽然还没有彻底死掉,但是感觉已经不远了。不过尽管武侠小说的创作趋近式微,武侠精神却并没有随之消亡,灵魂不灭。武侠小说起源于司马迁耗费一生所著的《史记》,其中就有《任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这句出自《战国策》,但是刺客列传里有专诸和聂政的传记),“士为知己者死”(刺客豫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秦的荆轲),这些刺客和任侠满腔热血,只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战,不惧生死,这算是最早关于侠客精神的描写。不过很多刺客和任侠在战国就已经出现了,只是为正史所不齿,韩非子就批判说“侠以武犯禁”,行侠仗义会破坏法治。直到汉朝司马迁才为他们正言,同时也寄托着司马迁自己的感情在里面。这个时期的侠义精神主要侧重在个人对君王和国家的忠诚,个人对朋友的义气。后来魏晋时期出现了诸如干宝的《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对于侠客的记载。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中就改写了《搜神记》里的一篇叫做《三王墓》的小说,光听《三王墓》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一说《眉间尺》和“干将莫邪”,知道的人肯定会多一些。这个时期的侠义更加丰富了一些,多了一些内容,诸如复仇等等。时间推进到了唐朝,唐代出现了传奇这种文学形式,袁郊所著《甘泽谣》之《红线》被称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后来诸如聂隐娘、虬髯客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都被写进了传奇里。唐朝因为文化多元,四方称臣,侠义精神也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扩充,不仅仅是开始着重描写侠客们的高超本领和武功,还开始体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安邦定国等思想。传奇到了宋代发展成为话本,语言和思想上更加贴近平民。虽然侠义精神和唐朝想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话本这种小说形式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而到了明清,也就是四大名著创作的年代,像《水浒传》这样的长篇巨制也随之诞生,语言也更加贴近白话文。诸如《七侠五义》、《三侠五义》等等则对后世的近现代武侠小说影响深远,有很多著名的设定,比如轻功、暗器等等都出自这些小说。民国时期,出现了专门创作武侠小说的作家,比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等等。《卧虎藏龙》还被著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这些小说家前承明清,后启当代,小说的世界观、设定和思想得到巩固和发扬。他们用自己的笔去描述着一个又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不停地为武侠小说的基石添砖加瓦,这预示武侠小说辉煌的时代即将到来。现在人提起武侠,有几个名字是绕不开的,金古梁温黄,即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和温瑞安,其中金庸和古龙的成就在五人之中是最高的,可以说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除了这五位武侠大家之外,台湾武侠自成一派,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总体来说成就无法与金庸和古龙比肩。借用古人的一句话,天下才共一石(一石等于十斗),金庸古龙各得四斗,梁羽生、黄易、温瑞安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这一阶段的武侠小说创作也被称为新派武侠。其实新派武侠的发端倒是从梁羽生而起的,梁羽生与金庸是好友,他们同在香港的一家报社工作。当时在香港出现了一场打擂台的比武赛事,报社想写一篇文章,然后梁羽生被推了出来,写了一篇《龙虎斗京华》的小说,发表在报纸上,结果一炮而红,当时的报纸卖得特别好,大家都喜欢看这篇半纪实半创作的小说。梁羽生的文字功底没话说,而且古典诗词写的也还可以,在他创作的武侠小说中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文人浓浓的书卷气。梁羽生写的小说套路大体上变化不大,从那部《白发魔女传》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喜欢写正邪两派势力之间跨越信仰的爱情,以此来制造冲突。梁羽生创作的武侠小说并不多,大概三十多部,但是他奠定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核心思想,即以侠为主,以武为辅。而在他之前的旧武侠小说以及更早的武侠小说都是以描写高超的武功为主,刀枪剑戟,你来我往,互相厮杀,甚至非常血腥和暴力,从《水浒传》里就能窥见一点端倪。但是梁羽生则提出武侠小说的核心是描写侠义精神,武功只是手段和添彩的一笔而已。梁羽生尽管本身在武侠小说中的成就不及金庸和古龙,但是他毫无疑问是新派武侠小说创作的奠基者。萍踪侠影,侠骨丹心,斯人已逝,空留绝响。梁羽生先生已经逝世,不过他的创作风格还被后人模仿和继承着,譬如当代王晴川的《雁飞残月天》就可以看出梁羽生的影子。说完梁羽生,就不得不提到金庸,其实二人在某些创作风格上是比较相近的,比如行文典雅,娓娓道来,还有就是都喜欢将主人公置身在历史的背景和洪流下,以表现人物在其中的选择和挣扎。而且金庸也十分赞同武侠小说的重点应该在表现侠义精神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更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从而使武侠小说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金庸小说里还融合了许多中国古典以及现代的优秀思想,使得武侠小说不再仅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用来消遣的娱乐读物,而赋予了其文学性。前面说到,金庸曾经一同与梁羽生共事过,后来他索性辞职单干,创立了明报,他看到了之前《龙虎斗京华》对报纸销量的促进,所以自己开始动笔构思武侠小说,在自己的报纸上连载。最开始他想到了一个民间故事,那就是乾隆其实是被狸猫换太子的,他以此创作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剑恩仇录》。他在这部小说里,贯彻着新派武侠小说的思想,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历史和家国的思考。金庸特别会编排戏剧冲突和场面,打斗场面也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你来我回,描写得非常详尽和合理,这就是金庸的小说容易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因。金庸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没有落于俗套和脸谱化,每部小说主角和重要配角的性格非常鲜明,让人难忘。随后金庸创作了《碧血剑》,以明朝名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为原型,当时已经是明末清初,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除了描写抵抗清朝入侵之外,其中还穿插着金蛇郎君这条江湖意味浓重的故事,还牵扯了明朝公主的朝堂秘事。但是最终清军入关,袁承志也不得不流亡海外,归隐山林。这部小说带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主人公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自己所帮助的闯王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明君,而金蛇郎君式的江湖悲剧也一直重演,但是爱情的光辉在人性的贪婪中从不会褪色。《碧血剑》之后则是著名的《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小说的世界观和背景是一脉相承的,从南宋末年的蒙古崛起一直跨越到明朝初年的洪武建国。虽然其中为了凸显人物形象,而适当对历史做了一些改编,比如将镇守襄阳城的名将写成了胆小庸碌之辈,比如蒙古皇帝蒙哥是被杨过杀死的。《射雕英雄传》主要是写的宋金恩怨,不过当时金朝已经衰落,蒙古铁骑以惊人的气势统一着大漠。而到了《神雕侠侣》,蒙古已经大军南下,直指南宋中心。而《倚天屠龙记》则直接跳过了蒙古建立元朝,直接跳到了元朝末年,明朝驱逐鞑虏的时候。这三部横跨数百年的长篇巨制里,很好地将家仇国恨和江湖恩怨结合在了一起,虽然也有夺取《九阴真经》和屠龙刀之类的江湖意味浓厚的情节,但是矛盾冲突已经不仅限于此,比如射雕英雄传的主角郭靖和杨康就是因为立场不同,而自然地站在了对立面。杨过也因为杀父之仇的个人情感和抵抗蒙古的国家情怀而矛盾。张无忌则带领明教教众驱逐鞑虏,最后虽然被朱元璋暗算,但是他毅然舍弃了自己教主的权力,拱手让给朱元璋,让他得以统一中国,建立明朝。家仇国恨,江湖恩怨两者都没有偏废,既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豪情万丈,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缠绵悱恻,华山论剑更是家喻户晓。在《射雕》三部曲成书的间隔里,金庸还创作了《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和《白马啸西风》,《雪山飞狐》创造了开放式结局,因为连金庸本人都纠结那一刀究竟劈没劈下去。《飞狐外传》则和《雪山飞狐》一脉相承,互为整体,是《雪山飞狐》的前传。这两部作品则更加侧重表现江湖恩怨,书中的侠义精神也更偏重于个人的品性。而《白马啸西风》则算是金庸小说中的一个异类,篇幅虽不长,但是却像是一首大漠的塞外民谣,空灵别致,而又伤感惆怅,那些都是很好的,但是我不喜欢。而《鸳鸯刀》同为金庸小说里的中篇篇幅,读来却轻松幽默,最后揭开谜底,即仁者无敌的时候,更是让人出乎意料。以上算是金庸小说创作的前中期,但是金庸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寻求突破和创新。他开始将笔墨转向对于人性的刻画和描写,灵感来源于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的《连城诀》就是金庸的第一个尝试。《连城诀》与金庸之前的长篇小说相反,并没有对历史背景做过多的创作,而将笔锋转向了江湖人心的险恶。主角狄云可以说是金庸小说中的最惨主角也不为过,他的师父一直利用自己,他的青梅竹马,喜欢的女人最终并没有嫁给他,他还被冤枉,打入囚牢,每天受到折磨。最后好不容易逃出去,却只能隐姓埋名,剃成光头,但也因此被误会成是血刀门的弟子,受到武林所谓正道的追杀。在追杀的过程中,他和血刀老祖逃到了雪山,雪山险峻,环境恶劣,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所谓的武林正道纷纷露出自己真实的丑恶嘴脸,甚至为了活命不惜吞噬同伴的尸体。狄云虽然最后武功大成,得以报仇雪恨,但是他喜欢的师妹却因他而死,他也意识到这样的世界已经没有任何留恋的价值,所以带着唯一理解他的水笙还有师妹的孩子,来到雪山,归隐山林。紧随其后的《笑傲江湖》也继承了这样的风格,《笑傲江湖》里对朝代的描写更加含糊,似乎是刻意隐去年代不写,但是不写反而是一种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的概括和隐喻。五岳剑派、日月神教等等虽然只是江湖势力,但是都可以找到其原型。而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则象征着权力,得到它的人可以一统武林,号令天下,然而代价是自宫,也就是放弃自己的人性,变得不男不女,不人不鬼。在《连城诀》与《笑傲江湖》之间创作的《天龙八部》,则以三个主角的视角来展开。虽然故事背景明确提到是在北宋年间,也就是在射雕英雄传之前,而且表现了北宋、辽国、金国、大理以及吐蕃等诸国明争暗斗、相互割据的宏大场面,但是《天龙八部》的主题不再是强调为国为民的大侠风范,而是借这个框架去描写“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乔峰身为丐帮帮主,义薄云天,却被揭开身世,得知自己是契丹人,出身辽国耶律这个显赫的家族。他原本想的是与帮众一起快意恩仇、行侠仗义,并且地域辽国等外族入侵,但是他的身世却让他的立场彻底倒转过来。他原本以为自己是被诬陷的,所以一直寻找仇人的身份。几经波折之下,却被丐帮的蛇蝎美人所误导,想去找阿朱的父亲报仇。但是阿朱不想让父亲被杀,无奈之下只好扮成父亲,被乔峰亲手杀死。乔峰悲痛欲绝,塞上牛羊空许约,而他也最终得知,自己原来真的是契丹人。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前往塞外,投身自己原本视若仇敌的辽国。而段誉是大理段氏王族的年轻公子,机缘巧合之下,他学会了逍遥派的上乘武功和六脉神剑,还变得百毒不侵,但是喜欢他的女子居然都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就连阿朱也是,因为父亲段正淳风流成性,四处留情。而他唯一深爱的人,王语嫣却对他不屑一顾,王语嫣只喜欢自己的表哥。段誉苦求王语嫣不得,却得知了自己原来并不是段正淳的儿子,而是自己厌恶的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的儿子。虚竹身为少林寺的小和尚,只想吃斋念佛,与世无争,但是却因为误打误撞解开珍珑棋局而被无崖子传授多年的修为,他卷入了逍遥派的斗争中。他被天山童姥掳走,每天能尝到宫廷的美酒佳肴,还有梦姑与他相会,紧接着他吸取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多年的内功,还学会了逍遥派诸多上乘武学,但是他并没有期望所有的这一切。笼罩着主角光环之下的,是他刚与亲生父母相认就阴阳两隔,生离死别。虽然某些情节可能太过巧合,但是《天龙八部》书中的人物大多数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求而不得,得而不求。金庸似乎从这个时候开始对武侠小说做了许多的反思,也加入了佛教等哲学思考,因为以往的武侠小说主人公总是得到各种奇遇,不仅武功天下无敌,而且还能受到万人敬仰,被很多美女环绕。《天龙八部》里主角虽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奇遇,但是他们无疑是痛苦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所以乔峰最后在雁门关自尽,而段誉也失去了自己的父亲,王语嫣也走了,去陪他疯癫的表哥(新修版),虚竹的结局稍微好一点,与梦姑结成连理,但是也失去了双亲,原来远离尘世的清修生活也一去不复返。在写尽武侠的人间悲欢后,金庸又写了《鹿鼎记》,写完之后就封笔了。《鹿鼎记》里金庸已经完全没有表现以往小说里的慷慨豪迈的侠义精神,也没有尖锐地批判人性的黑暗,而是以韦小宝这个江湖混混的角度,轻松诙谐地去讽刺,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金庸此时有着看透世态炎凉的达观和慧眼。韦小宝除了讲义气之外,是个活脱脱的市井痞子,他圆滑善变,说谎面不改色,讨好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所以他深得康熙信任,最后当上了鹿鼎公,还娶了十几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反而是一代大侠陈近南却没有什么好下场。也许从《鹿鼎记》开始,武侠小说其实已经走入了一个瓶颈和末路,因为金庸本人已经将武侠小说所有的套路都写尽了,已经到达了顶峰,无法再往前突破。但是剑走偏锋的古龙却独辟蹊径,发现了武侠小说另外的可能性。其实古龙早期的小说是带着浓厚台湾武侠小说的风格,但是台湾武侠也深受梁羽生和金庸的影响,叙事古典朴实,但是情节诡谲扑朔,一波三折。金庸小说里的主角各有特点,有憨厚稳重的郭靖,有豪迈不羁的乔峰,有洒脱逍遥的令狐冲等等,但是古龙小说的主角其实很多都有些相似之处,大多数也许都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孤独、嗜酒、浪子是古龙小说中众多主角的共同特点。古龙一生创作小说将近百部,但是其中有很多是被借名发表的,而且有些小说并没有写完,最后由台湾武侠的一些名家代为续写完毕,所以真实数量大约在五六十部左右。古龙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其中前期中规中矩,受古典小说影响较大,其中也不乏出彩的作品,例如《剑毒梅香》、《护花铃》、《浣花洗剑录》及《名剑风流》等等。同一时期的台湾武侠诸多作家风格都与此相近,也有不少写得不错的,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而从中期开始,古龙小说开始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著名的《武林外史》、《萧十一郎》、《绝代双骄》、《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传奇》、《欢乐英雄》均在这个时期创作,古龙开始打破传统武侠小说的叙述方式和情节套路,以沈浪、萧十一郎、小鱼儿、李寻欢和楚留香为视角,展现江湖和人心的诡谲多变,同时歌颂爱情、友情的伟大,古龙并没有像金庸那样将武侠小说着力于描写主角的侠义精神,而是对于主角的伟大人格进行重点刻画,当然李寻欢那种将挚爱让给朋友的行为除外,仅仅只是古龙本人的自我陶醉。而且古龙小说里的招式并不像金庸等人小说里那样一板一眼,一招一式,而经常虚写,只要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足够强大,那么就是必胜的,而且招式越是简单,威力则越大,比如阿飞的剑,看起来只是两片铁拼在一起的,但是一旦使出,没有人能逃得过,李寻欢的飞刀也被赋予了李寻欢这个名号“小李飞刀”而例无虚发,天下第一的天机老人则因为恐惧自己的名声扫地,而被第二的上官金红趁虚而入。但是《欢乐英雄》则是其中比较特别和例外的,它写的是四个怪人,因为某些机缘巧合而聚集到了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但是非常投缘,可以为对方两肋插刀,整体风格轻松诙谐,但是却感人至深。到了后期,古龙个人风格更加明显和成熟,这一时期创作的《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陆小凤传奇》、《英雄无泪》、《七种武器》等等,古龙小说的语言开始像着散文化的方向靠拢,情节也脱离了常规,处处能看到西方小说深厚的影响。《天涯·明月·刀》的开头便是如同散文和诗句一样的语言,浪漫而神秘。《流星·蝴蝶·剑》则是受到了《教父》的启发,书中的孙玉伯其实就是西方所说的教父,虽然是黑道,但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建立着自己的秩序。而《七种武器》则表面上写的是七种绝世或者玄奇的兵器,但是表现的却是人性的光辉和伟大。长生剑比不上笑的锋利;厉害的不是孔雀翎,而是直面危险的信心;碧玉刀再美丽也比上诚实;多情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仇恨;霸王枪霸道,但是更霸道的是勇气;离别钩名为离别,但是其实是为了相聚。第七种武器有人认为是《英雄无泪》的箱子,千变万化,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至于大名鼎鼎的《楚留香传奇》和《陆小凤传奇》则开创了武侠小说中的系列类型,灵感则来自西方的侦探小说,楚留香和陆小凤其实就是神捕,凭借着聪明智慧揭开武林中的一桩桩悬案。古龙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嗜酒如命,所以他也如愿以偿,不顾身体垮掉,坚持饮酒以自解,空留遗憾,令后世扼腕叹息。说完了梁羽生、金庸和古龙,就剩下黄易和温瑞安了,总的来说,黄易算是自成一派,而温瑞安风格则继承古龙。黄易特别能写,其小说基本都是百万字级别的长篇巨制,不过风格都比较相近,黄易喜欢在小说里探讨武侠小说武学的道和极限,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一切皆可入武道,例如《翻云覆雨》和《大唐双龙传》,而《寻秦记》则开创了穿越系小说的先河,虽然书中性描写过多,不过对于历史和谋略的描写还是不错的。而黄易创作的其他小说则都是玄幻类型的,可以说是如今网络小说的鼻祖,这里就不细说了。而温瑞安则是武侠“五绝”中唯一还健在的,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逆水寒》和《布衣神相》等等,温瑞安的武侠小说优点很明显,文字灵动,情节尚可,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逻辑不够严谨,结构有时候未免过于松散。因为温瑞安是高产型作家,不仅仅只是创作武侠小说,他还尝试和创作了各种各样类型的小说。在四位武侠宗师等人纷纷与世长辞后,武侠小说面临着后继无人,或者说后继有人,但是并没有能与他们比肩的人出现。而且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中国除了正统文学之外,网络文学开始慢慢兴起,许多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就连刘慈欣这种大牛也曾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科幻小说。与之相对的,实体文学反而开始渐渐没落,武侠小说也仅仅只在今古传奇、武侠故事等文学刊物上发表。所以有些学者开始提出大陆新武侠的概念,跟金庸古龙那一辈的新武侠区别开来,大陆新武侠作者大多是年轻一辈的作者,在继承老一辈武侠小说传统的同时,也锐意进取,风格更加现代而多样。这里仅仅只列举一些有名的大陆新武侠作者,而网络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武侠小说,例如《剑来》、《死人经》、《雪中悍刀行》等等小说则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之内。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说的是由武侠作家孙晓创作的《英雄志》,《英雄志》如今还在连载,中间停载长达十年,而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也见证了孙晓的风格日趋成熟。《英雄志》主要是开创了架空武侠小说这一新类型,虽然故事背景是在明朝景泰年间,但是历史事件与真实历史并不一样,只是借用了真实的历史背景。《英雄志》也是系列小说,分为许多卷册,初期发表的几卷非常平庸,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仅仅只是奠定了《英雄志》整部小说的世界观、设定和基调,《英雄志》和主流武侠小说不太一样,如果说主流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那么《英雄志》则是一部《黑色史书》,四名主角各自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在时代的浪潮中载沉载浮,他们各自选择着各自的命运,残酷而真实,杨肃观成了独裁者,秦仲海则举起了造反的旗帜,卢云则坚守初心,就算失去一切,伍定远成为朝廷高官,却陷入权力斗争,左右为难。书中的人物命运常常无法由自己掌控,透露着人生的沉重和世事的无常。就连卢云这样真正干净的人,也忍不住在高山上大吼命运不公,天道盲目。《英雄志》的中后半部开始真正写出了属于孙晓自己的一片海阔天空,出彩的情节也越来越多,风格在趋于成熟和稳定的同时,也开始多变,不拘一格。风歌创作的《山海经三部曲》,即《昆仑》《沧海》《灵飞经》,还是前传短篇《铁血天骄》,《山海经》创作之初就是紧承金庸的射雕三部曲,行文风格也极力效仿金庸。《铁血天骄》算是风歌的早期作品,模仿和穿凿痕迹严重,不予置评。而《山海经》也并未达到射雕三部曲的高度,情节和故事编排尚可,人物塑造也较为鲜明,也融合了作者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不过重点还是放在了对武学的探究上,思想性较为一般。小椴的《杯雪系列》《开唐系列》等作品,带些梁羽生的味道,古典文学气息浓厚,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颇有些味道。不过他的小说文化积淀有余,但是缺少了厚重的意味。九把刀的杀手系列,还有《少林寺第八铜人》等武侠类型的小说,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语言和故事也非常前卫和现代,不过比较看人。金寻者的《大唐三部曲》,即《大唐行镖》、《大唐乘风录》、《大唐御风记》相当有趣,文字诙谐幽默,一气呵成,在笑与泪中展现了唐朝侠客的逍遥豪迈。沧月的武侠小说更加偏向于玄幻,代表作有《听雪楼系列》、《七夜雪》等等,文字华丽绚烂,想象玄奇新颖,但是偏向言情化,不做过多评价。时未寒模仿古龙《七种武器》而创作的《名将军系列》,包含《破浪锥》、《碎空刀》、《窃魂影》、《偷天弓》、《换日箭》、《绝顶》、《山河》等系列中长篇小说,前几部作品带有很浓重的古龙风格,颇得真传,后几部则为了故事需要,风格一变,叙事更加现代化,但是也变得平庸起来,不过对于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的描绘还是不错的,以架空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主角许惊弦和宿敌明将军对于天命的抗争。王晴川的《飞云惊澜录》《雁飞残月天》等作品则走的传统新派武侠的路子,很明显能看出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等人的影子,兼容并蓄,自称一派,故事性和思想性都没有落于下乘。其他的还有许多作者,这里就不一一点评说明了,还有一些中短篇(系列)小说非常出彩,例如杨虚白的《挥戈系列》,方白羽的《千门系列》,鼠七里的《无刹刀客》《死斗之海》,马舸的《幻真缘》《傲君刀》,赵晨光的《清明记》等等作品都各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总的来说,大陆新武侠作品中有一些还是可圈可点的,都想要去继承发扬甚至开创自己的风格,但是现如今,创作武侠小说的作者越来越少,许多人也转而去写其他的小说类型,比如玄幻、穿越、历史、盗墓等等受到欢迎的题材,而武侠小说渐渐无人问津,所以不可避免,而又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娱乐和网络小说大行其道,现代人生存压力太大,根本没有闲情去阅读那些在通俗小说里较为严肃的武侠小说,只想看些零碎和轻松的,而同时正统文学也在受到网络文学的冲击。所以学者所说的大陆新武侠的复兴时代也许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悄然衰落了。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得需要好好去思考与解决,这就是新人入门的一篇写作,大神们可以绕道了。全文较长,希望网络小说写作新手们能够认真的看完,从而看看自己适合不适合写作。当然如果觉得写的不错的话,那么就顺手来个关注哦。1.自己看了很多小说你说看了很多的小说,看的是哪个类型的小说呢?是自己专心想写作的小说吗?还是自己看小说是漫无目的的看,漫无目的地看小说,虽然轻松自在,但是却仍然不能提高自己写作的能力。这就是很多人一直在看电视剧,电影,仍然不能很自如的拍摄十几秒的短视频。你在漫无目的的浏览的时候根本没有增加自己的技能。你确定自己想写网络小说的话,写哪个题材、男频、女频、玄幻、言情、穿越、古装等等各种小说题材,选定一个方向,然后有方向的去看这个方向出名的几大小说,不断学习,找到小说的结构和脉络,以及小说中的爽点等等。2.想在网上写小说接下来说一下写作目的,我想很多人觉得这个话题并不值得讨论,有点浪费时间。实则不然,相反,这个问题你的写作目的将会指导你的写作方向,当你在写作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回过头来想想,我为什么要写作,很多问题会变得豁然开朗。社会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马斯洛需求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者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应到我们的写作中,我们任何人都应该想想,我想要写作,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什么方面的需求呢? 这就是我们昨天提出“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了。看完所有关这个问题的留言,我总结出三类目的。一:赚钱或者爱好与赚钱的统一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写作为了赚钱应归为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将写作作为谋生的一种渠道,单纯想通过写作获得生活所需,以赚钱为目的进行写作。鉴于我们讨论的是网文写作,这种写作动机就不得不明确一个问题,网文写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商业化写作。所以如果本身并不是写作天赋过人又想通过写作赚钱,就必须加强写作技巧的学习,还应刻意地去迎合读者群体。二:纯兴趣爱好这种把写作当爱好的写作目的如果要归类到马斯洛需求理论,应属于第三层次:情感需求。许多人写作就是为了自我感情的抒发,抱着这样的写作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去考虑读者的喜好,什么开篇三万字一定要吸引住读者,男女主一定得设定个读者喜欢的类型,什么情节会让读者不爽等等这些你都不需要去考虑,你只需要考虑你自己想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把它讲明白就好了。三:梦想追求毫无疑问,当写作上升到你的人生追求与梦想的时候,这个时候写作于你而言,就是需求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了。为了不让梦想成为空谈,我们必须了解,通过写作来到达自我实现的前提一定是在写作已经足够让你生存、让你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基础上。先满足读者,再满足自己。3.文笔很差很幼稚文笔,就是作者能够让读者用最方便最快捷,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让读者能够心情愉悦的读出作者想要给读者看的东西。作者写的东西,读者看起来很爽,就是文笔好,反之,就是文笔很烂。 这个爽,不是情节的爽,不是主角得到好的际遇,推倒美女的爽。 而是文字整洁,逻辑顺畅,一眼看下去一目了然,读者读起来不会有艰涩难懂的感觉,更不会有反感恶心的感觉,这就是文笔好所给读者带来的爽。 也许有人就说了,文笔好不是那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描述方式么,怎么变成了你说的这个样子?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人看书,特别是看网络小说的读者,他们不是以钻研学问的目的看书的,一天看个二十万字三十万字,都是很正常的 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快,他们看书是为了消磨时间。 而且哪怕你形容词写得再华美,人家也不会很认真的看。很多很火的现代网络小说并没有很多华丽的词句,而是正常的描写和叙述,把故事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读者读着很舒服,而不是为了华丽的词语而读起来很难受。作为一名新的网络小说写作者来说,最主要的时候通顺的把自己的故事情节讲下来,等你写到三十万字以后再考虑文风、文笔的问题。4.脑子里没有故事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故事和小说有很大的区别的。一是从材料来说,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故事核就像相声的包袱一样,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核来展开的。讲相声开始是卖关子,等到把包袱一抖开,人们就会发笑。写故事也是先把读者引向歧途,等故事核揭示了真相,故事也就完了。有一篇故事叫“爱在肚里”,是讲有个包头工送一个女人住院,对她好得不得了,大小便都要她在床上拉在痰盂里,说是怕她受凉,同室的女病人非常羡慕。可后来才搞清,包工头与这个女的谈恋爱,女的不干了,男的要她退东西,她都退了,就一个金戒指不肯退,男的就抢,女的就吃下去了,于是男的把她送到医院,等戒指屙出来,他就把女的扔在医院跑了。这个就是故事核。而小说则不同,可以有这样的核心情节,也可以没有这样的核心情节,它可以通过人物的性格来引出情节,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活动来反映主题。二是从表现方式上来说,故事用的是叙述的方法,小说用的是描写的方法。小说最常用的场景、人物肖像、动作形态描写和对话,故事就很少用。比如:那是一个秋风习习的夜晚,高强手拿一本杂志,早早来到了电影院门前,只见一张大大的海报映入眼帘:愤怒的天使,这是一部从美国进口的热门大片。他看了看表,7:02分,电影开映二分钟了,她还没来。是不是没有看到我手里的杂志已经进去了?或者是出了什么事了?他不停地看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是进去好还是再等等。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白连衣裙的姑娘飘然而至,黑黑的长发如瀑布般披在肩上,手里也拿着一本杂志,乌黑的大眼睛上下扫描着高强,樱桃小口微微一启,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你就是高强?高强没想到她会这么漂亮,激动得语无伦次:我,我是,你,你就是白洁?这就是小说的写法。如果是故事,就应该这样写:那天晚上,高强第一次跟女朋友在电影院门前约会,两人都手拿一本杂志做为联络标记。电影是一部从美国进口的热门大片,叫愤怒的天使,都开映二分钟了,白洁还没来,高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是进去好还是再等等,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来了一个穿白连衣裙披长发手拿一本杂志的姑娘,问他是不时叫高强,高强没想到白洁这么漂亮,竟变得语无伦次起来。你可以仔细比较这两段表现方式的不同,就知道什么是描写,什么是叙述。小说是写的,更倾向于文学语言;故事是讲的,更倾向于口语。(简单说也就是:小说是读的,故事是讲的。)三是从表现的主体来说,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场景、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情节也是由人物的性格所决定并发展着,有时候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只能按照书中主人公的性格向下走。如果把写小说比作走路,事先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中途有岔道,有上坡下坡,充满曲折,走到哪里是哪里。因此,一部好的小说,留给你的是那些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那些事。现在年轻人写小说,是不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的,说的都是作者自己的话,人物立不起来,活不起来,没有鲜明的性格特征题中问题你说你没有故事,其实你没有写出自己小说的大纲来,没有大纲的小说很容易扑街和太监,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网络小说写作,首先完成大纲的编写,只有这样才有后面的场景描写等等。当然写了大纲也不一定小说就一定按前面的设定走,也许后面写着写着就有更好的创意。对于新手来说最应该找一个网络小说写作的教程来看一下,网络小说并不是凭借自己臆想出来的,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因此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要放平心态,认真的学习,慢慢理解里面的知识,等你写出五十万字以后,这些知识就似乎又从来没有学习过。因为你已经完全融会贯通了。或者认真读一下这些文档,也会让你提升很多,就知道如何下手了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武侠小说去哪个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