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朵贸易在央视节目中提及的理念中央7是什么节目?

2018-04-06 22:58
来源: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宣布对华加征关税时,一再强调美国遭受了不平等的贸易,使得美国对中国存在较高的贸易逆差。那么中美贸易之间的逆差出现在哪里?中美贸易之间到底是互补性还是竞争性?我们通过一组数字来了解一下。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集中在机电和轻工消费品。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前三类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1985亿美元、占比46%)、杂项制品(510亿美元、占比12%)、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425亿美元、占比10%)。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则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集中于机械行业、汽车行业、航空行业和光学、医疗设备行业等。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前三类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339亿美元、占比22%)、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293亿美元、占比19%)、植物产品(170亿美元、占比11%)。中美进出口互相排名第一的都是机电和机械这一个大类别,但其中的差异在于,两国互相出口的技术含量差异。综合来看,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轻工业已实现转移,所以只能依靠从中国进口。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的技术含量差异,美国从中国进口低端产品,出口中高端产品。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美国很多产业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政府不让它出口,有能力的不卖给中国,当然出口就少,就会有逆差。
此外中美贸易的互补性还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分工不同。以苹果手机为例,按照2009年数字计算,一部在中国组装制造的苹果手机批发价为178.96美元,其中仅有6.5美元的价值是在中国产生的,其余都由美国设计商和韩国、日本等零部件供应商获得。也就是说,美国的贸易赤字可以分解为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等国的贸易赤字,如果将这部分剔除,当年美国对中国在苹果手机上的贸易赤字就从19亿美元减少到7300万美元。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额达到了5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4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从美国进口15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中美贸易顺差为2758亿美元,与美方统计的3752亿美元,相差近千亿。专家表示,中美统计数字上的差异源于算法不同。在全球价值链时代,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传统的算法将全部顺差都统计在终端产品出口国头上,无法客观反映贸易失衡与价值分配。而增值算法,则能真正显示出一国在价值链中的获利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如果考虑统计的原因,考虑转口贸易的原因,考虑服务贸易的原因,中美贸易的顺差实际上只有美方公布逆差的三分之一,并不那么大。最近几年,他们(美国)的经常项目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达到了4.9%,现在只有2.3%,就是说他(美国)的经常项目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已经大大减少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CTV7频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