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君֜越的性价比如何?是否君越1.5t和2.0t哪个更值得购买买?


2022-04-07 13:11:07
170点赞
608收藏
228评论
序索尼全新一代微单A7M4自发布到现在一直奇货可居,海鲜市场上大多涨价两三千元,能真正通过官方渠道与旗舰店通过抽签、抢购方式原价拿到的幸运儿少之又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我终于找到渠道并成功原价买到了A7M4。那A7M4怎么原价预定?是否值得买?如何选存储卡?有啥配件推荐?我用我的体验给大家一个答案。是否值得买?我在使用1个月后,对A7M4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这些内容并不一定全面,但代表着我一个索尼老玩家的感受。与旗舰同源的影响处理器A7M4这一次采用的是与旗舰A1相同的影响处理器,再加上索尼全新3300万像素的传感器,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画质非常优秀。看到许多测评都提到的一个点就是说到A7M4画质非常优秀,无论是照片与视频,都跨入了商业摄影的入门门槛。我简单说一点我感触最深的画质改变,就是暗光下拍照,我们用欠曝的方式到后期拉亮,他跟A7R3会有明显的差异就是噪点控制得更好,而且噪点不会是A7R3一样那种彩噪,更方便我们进行后期。举例如下。这是一张几乎在不可见光下拍摄照片的原始截图,同样的镜头、参数,使用A7M4与A7R3分别拍照。在拉到同样亮度的情况下,左边A7R3可以看到外圈有明显的彩色早点,左边A7M4则看不出来,其实不是没有,而是7M4没有彩色噪点,也没有彩色的色带,噪点看起来不明显,后期也更好处理。多到记不住的自定义按键前后转盘、屏幕旁的转盘,加上新增的可锁定转盘,A7M4可自定义的转盘就有4个,再加上可以自定义的C1-C4以及其他按键,让我一个业余爱好者直呼“够了、够了”。我用了两个月,自定义按键都没有使用完,这一点索尼真的是给得很到位,尤其是我原来主力机是A7C,这简直是从贫困到顶级富豪的转变。图文/视频双修党的福音A7M4之前,视频党上A7S系列,图片党上A7R系列,而A7系列在视频与图片都降低最少2个段位下的一个入门组合。而A7M4对比当前最新的A7S3与A7R4,在视频与画质上仅仅就只有半个段位的差距,再加上控制按键那超越A1的舒适性,简直是视频照片双修党的利器啊。屏幕与菜单终于及格了!欢呼吧A7M3与A7C的屏幕都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失真。在相机屏幕上过曝了,照片放在电脑上面看,没有过曝。在相机上看颜色是这样,照片放到电脑上看,居然是另一种色温。一个相机的屏幕有这种错误真的是非常非常低级的,而且还出自于电视大厂索尼,真的让人匪夷所思。A7M4更换了102万像素的屏幕,尺寸不变,虽然对比上一代只是增加了12万像素,但它终于做到不失真了!终于做到所见即所得了!更换了与A7S3一样全新的菜单并可以触控操作,是屏幕的另一个重要改变,好笑的是因为过于熟悉A7C的菜单,刚开始上手A7M4我居然有一点不习惯,好在优秀的菜单逻辑让人能更快更舒适的上手。很奇怪,屏幕与菜单逻辑,两个最基础的功能,在别的品牌都非常普遍实现的功能,索尼刚做到及格了,我居然感动了。3300万是否够用?左边是A7M4的3300万像素,右边是我之前A7C(A7M3)的2400万像素,整体分辨率的提升对比起来还是非常明显的,那够用了么?我用这张图作为例子,3300万像素,拍出来的ARW分辨率是7008*4672,而我们平时在网络上输出的照片,网站允许上传的大多都不会超过2000(长边)的分辨率,这代表什么呢?着如果裁切的话,2000分辨率所占据的面积是这么多,这还是在网站允许最大分辨率是2000的情况下,实际上大多数网站的图片都是1200或1400为主。为此,除非是需要进行超大幅面的高精度的广告打印,否则A7M4的分辨率绝对满足大部分网络媒体、婚纱摄影等用户的需求,完全不需要担心。对焦的王: 永远是索尼这满屏的对焦~还有谁说不?人脸对焦,已经是让我觉得非常够用的了,大法没有管那么多,人眼、狗眼、鸟眼!我估计再往下,苍蝇眼会出来么?说对焦,索尼永远是你哥。性价比水桶机优秀的画质优秀的操控,还不到一万七的价格,结合索尼本身就已经处于无敌级别的对焦能力,再加上10-bit色深与4:2:2色彩采样,A7M4进一步把水桶机的定义提升了一个档次,你挑不出A7M4在这个价位上任何的性能短板了。与A7M3、A7C对比,所有参数都有明显提升了;与A7R4对比,它在像素上差了一点点,但又在视频上强了一点点;与A7S3对比,视频弱点但有了最起码的4K60,而且拍照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大法的精准刀法,总能让你找到购买他的理由。每一个用户都会希望自己手上的产品,是毫无弱点十项全能的,比如索尼A1,但奈何A1的价格实在不符合大部分人,于是A7M4就是降级版的A1,成为了普通摄影爱好者心中的十项全能机型。我想这也是A7M4许多人宁愿加价也要去买的原因吧?怎么选存储卡?A7M4共有两个存储卡槽,卡槽一可以支持索尼自家的Type A卡与SD卡,卡槽二只支持SD卡。索尼自家的这张A卡写入速度高达700MB/s的写入速度和800MB/s的读取速度,按理说这么强劲的卡无脑入就行了,但是大家一看价格.....160G需要3599的价格,而且,读卡器还得一千多。那,我们应该怎样为A7M4选卡?选卡受视频与拍照两方面的原因影响,我们先从视频角度来说。视频说到视频选卡,我们就要先简单理解一下A7M4视频的三种格式,我把三种格式的简单情况都列在了上图,其中第一个HS只有4K,后面的S跟S-I有4K与1080两种分辨率,那算下来,A7M4就一共有5种视频模式可以切换。先说三种4K分辨率下的三种编码,大家可以看到,只有S-I编码下,才需要用到V90及索尼A卡,其他HS与S编码下的4K视频,完全可以使用V60卡就可以满足了,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打算拍摄S-I格式的4K视频,那一张V60卡就可以满足其他两个编码模式下4K拍摄的所有需求。想要知道S-I与HS、S两种编码的区别,大家去搜索帧内压缩(S-I)与帧间压缩(HS、S)的区别就好了,个人认为如果是用来上传网络,目前的带宽下是没有区别的。接着到1080分辨率,在这个分辨率下A7M4就只有H264的两种编码格式了,同样还是S-I的体积太大问题,就算在1080分辨率下也需要V90级别的卡才能满足,同样的如果不实用S-I格式的话,V60的卡就完全满足大家的需求啦~视频选卡小结:S-I帧内压缩的方式虽然能带来最高的画质,但只要不是过于高级、专业级的商用视频需求,普通商单、上传网络等情况下都没必要采用XAVC S-I格式拍摄,因此单纯视频这方面,V60的SD卡就可以满足很多需求,V90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不差钱还是A卡吧。照片相机拍照片会先存入缓存,然后缓存再写入到存储卡。缓存等于是一个中转站,卡等于是大仓库。理论上如果中转站(缓存)这满了,相机就会停止工作,等到中转站全部运送到大仓库(存储卡)。测试方式如下:连拍选择高速连拍~文件格式三种都进行尝试。其中未压缩一张照片在70MB/张左右,无损压缩在38MB/张左右,已压缩在36MB张/左右。缓存写满容量:长按快门,直到连拍变成缓慢写入的声音,通过快门声听取拍摄的数量,乘以写入的照片数量,得出总容量。每秒写入容量:长按快门到缓存写满,松开快门后,屏幕左上方会出现待写入张数,用这个数量乘以照片容量,除以写入从开始出到结束的时间,为写入时间,再以此求出每秒容量。这种笨办法测试不是决定的精准,但是能很好的看出不同级别卡之间的区别。因为我测试的电脑只有USB3.2 gen1,所以索尼A卡厕所没有达到最高,请留意。测试分析:金士顿的V30卡,标称速度虽然写90MB/S读170MB/S,但在三种压缩模式下写入速度都比较慢,10张左右的连拍还好,超过这个数就要等待了,但在软件测试与拷贝环节上,写入与读取速度又都还行。我买这张卡的目的就用来做街拍与延时视频拍摄使用,因为这两种环境下都没有连拍需求,专卡专用。索尼的V60三中压缩格式下写入速度超过标称值,但在软件测试环境,我这张卡无论是搭配金士顿还是索尼的原装读卡器,在crystalDiskMark下都出现了写入只有80-90MB/S的情况,而且测试10次有5次会磁盘消失,需要重新拔插,换电脑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估计是单张卡的品质问题。金士顿V90在写入速度上与软件测试上,也大大的超过了标称值,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目前是我的主力卡,要知道这个还是TF红卡加了个卡套的测试结果,如果是红卡SD的话性能可能会更好。而索尼的这张A卡,无敌,贵不是它的问题,是我的问题。通过上图测试可以得出照片卡小结:V30的卡,连拍写入速度较慢,适合不太使用连拍的用户、延时拍摄专用卡以及对价格敏感的用户。V60的卡,连拍、写入速度都对比V30有很大的提升,但连拍仍会出现卡顿,适合需要连拍对价格不太敏感,单独作为照片卡使用的用户。V90的卡,各方面的速度进一步提升,无损压缩已经可以实现无限制连拍,适合对卡要求高、连拍多、希望兼顾视频卡、但又不想买索尼A卡的用户。索尼A卡,无敌,所有连拍都没有限制,写满为止,不差钱就上,适合土豪。推荐什么配件?永诺 50定永诺索尼口全画幅50定焦头,是我去年下半年入手的一款国产镜头,也是我至今为止最常用的挂机头。永诺的镜头也买了好几个了,永诺有一点我非常喜欢的就是,对网友提出的意见非常的重视,比如终于去掉了红圈、遮光罩终于卡扣好用了、对焦环加大、造型设计上进步了等等。再加上镜头底部有防尘防滴橡胶环,增加了两个快捷按键在机身上,全金属机身重量395g,DSM的马达在拍视频的时候对焦非常安静!各方品质多非常不错,所以在A7C的时候我就一直用来做挂机头。比较意外的是,这颗50定居然采用的是Sonnar结构,松纳结构通俗的说是蔡司光学镜头里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有非常多非常传神的镜头,说一个最近的比如索尼FE55za,就是这个结构的。Sonnar结构的镜头特点就是在于锐度很高。索尼的FE55蔡司定焦优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核心的缺点就是紫边太严重了,而永诺50定对比这款FE55,除了镜片组由变成了11片(蔡司8片)外,核心是增加的镜片组有一个低色散镜片。因此永诺这款50定对比蔡司55定的色散控制就要好了不少。在这样的结构结合九光圈叶片,整体的效果就比较不错了。色散控制得如何?我截取上图红框位置来看看。F1.8下仅有轻微的紫边,收到2.5减少不少,再收一点基本逐渐消失,紫边控制非常不错。在日常的使用下,光圈F1.8下的色散控制也非常好,这是早上11点晴空万里下的细节放大,紫边不敢说没有,但是基本已经是可以忽略不计了。同样在这种大树下与天空交合的位置,色散严重的镜头,在这种画面下绝对满是紫边,而永诺这个50定却没有这种情况,可以说永诺是照着55蔡司的缺点做了很有针对性的改善。焦外圆圈到位了,也不再有国产镜头常见的洋葱圈了。成像的锐度非常优秀,而且也没有蔡司55头那么严重的色散。用来扫街真的是非常配。许多时候搭配7M4,不是特别高的要求下,我都裁切来当成准微距用...因为刚搭配A7M4没多久,出片也不太多,基本都是随手拍的东西。永诺YN50mmF1.8S索尼口全画幅自动定焦大光圈人像镜头1999元京东去购买 斯莫格 兔笼斯莫格在兔笼以及金属扩展件领域,是业内的top1,这一点相信没有人会反对。A7M4这样的机型如果不能搭配斯莫格兔笼,那就是典型的买了好牛却舍不得买根好绳子了。斯莫格给A7M4出了三款兔笼,从最基础的底板,到L型板,再到正正全包围的兔笼。喜欢简便且没有脚架竖拍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底板,但不符合我的使用习惯。喜欢简便,又有脚架竖拍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L型板,但是要注意板子的短边位置会影响屏幕一定角度的翻转。我选择的是全框兔笼,为了更全面的扩展性是一个原因,核心还是全框给相机提供了一个保护,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减少磕碰。这款全框兔笼也是采用底部+侧边锁双向锁定设计,且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A1、A7S3及A7M4三款机子的机身的特点,可以通过更换切边锁适配三款机型~兔笼顶部共有两种款的落空,其中还是1/4的为主,并带有冷靴接口,此外屏幕可以随意翻转不受影响。顶部的接口都往前移了,确保遮挡热靴以及顶部操控区域的使用。底部取出电池需要打开卡扣,图片上部可以看到有个凹槽,是为了外接供电电线的出口,避免放在平台上或是上架子啥的会有凸起,设计细节比较到位。侧面同样是各种接口,乍一看还以为是A7M4的本体,这做工细节真的是非常不错。在扩展件上,提手与手柄是最建议大家选购的两个配件,提手在你外出拍摄、旅行时候会特别的给你安全感,我在家也是一直使用的状态,真的非常方便。估计是考虑到A7M4机型略大,需要更好的握持感,斯莫格这套A7M4兔笼套件中握把明显比之前实木款的握把要更长一些,锁定螺丝也用换成了梅花结构,普通用户可以手拧锁定了。手柄则是看自己使用习惯,更多是拍视频的时候方便握持使用,如果不习惯单手握持的,买两个左右手双握持也是很常见的方案。耳提手对我目前来说更多的作用是在不拍摄的时间内拿机器更方便,当然以后拍视频用到的扩展需求也是重点。提手锁定虽然只有一个螺丝,但左右两边带有定位针,与兔笼上面两个小孔是对应的,螺丝拧紧之后不会出现左右旋转的情况。斯莫格一贯的细节,产品整体完全没有毛刺,边缘都做了圆边,虽然是金属的但绝对不会感觉到有尖锐磕碰。喷漆的工艺、厚度也绝对是非常让人满意的,不会用着就露白什么的。每一个斯莫格的配件都考虑到了安装便利性,都是内置了拆卸工具的,这一点简直是良心到极点。包括兔笼底部这个银色的小扳手,用磁吸牢牢吸住在底部,同时有小六角与一字螺丝刀的功能。此外兔笼是送贴膜的,这贴膜贴合度真的是没得说,话说你们看得出我贴膜了么...SmallRig斯莫格索尼A7IV专用拓展框套件SonyAlpha7M4兔笼3660兔笼+手柄+上手提+线夹1309元京东去购买斯莫格 三脚架斯莫格这款3760三脚架是我在买A7M4兔笼的时候一并购买的,造型上跟传统三脚架无异,整体造型上小一圈。让我买这个脚架成为我第二个脚架的核心原因,核心原因就是这个液压云台。按理说699的脚架再给搭配的液压云台能好到那里去...但出于对斯莫格这个品牌的信任,本着不行七天无理由的想法就入了。结果斯莫格没有让我失望!这个液压小云台别看着小,用起来真的很舒服,也非常的够用。用上这个后,一些简单的运镜可以用脚架解决了,转动能替代基础的小范围平移。上下也能非常稳定的通过云台实现,平时简单拍点小视频,完全就不需要上导轨了!脚架锁定用的是旋钮方式,普通用户完全够用。云台底部有着斯莫格的传统:磁吸扳手,用户在外面很轻松可以把它变成独脚架。高度上,四段式脚架,再加上两段中轴,最高达到了185的高度,实际上能用到这个高度的用户真的是少之又少。两个脚上提供1/4螺纹孔,可以方便大家外接扩充,不过我目前还没用得上。中轴上有一个绑带,脚架本身不是很重,绑绳很方便日常携带,平时出去很方便。云台底座采用双头螺纹设计,1/4跟3/8都能兼容。毕竟现在新的微摄影与微视频设备都采用小螺口,但传统的摄影脚架等设备又都是大螺口,这一点斯莫格考虑得非常到位。而且还送了一个手机支架。斯莫格在照顾新旧两种媒体需求的差异上,都能带来不错的体验。从我个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说,基本就让我把原来的大脚架闲置了,现在需要用到5KG以上设备的机会都不太多了,小巧轻便并且带有液压云台,这些点都不得不让人很喜欢。 SmallRig斯莫格三脚架视频摄影相机支架便携摄像三角架3760【专业级】微单摄影摄像脚架699元京东去购买金士顿 存储卡对视频慢动作与连拍需求不大的,有非常需要性价比的,或是用来拍延时视频的,金士顿这张蓝卡是非常好的选择~256G经常价格在260元可以拿下,算下来1元1G真是超级划算。 金士顿(Kingston)256GBSD存储卡U3V30相机内存卡高速sd卡大卡4K超高清拍摄读速170MB/s写速90MB/s279元京东去购买那如果又不想上索尼的A卡,又希望性能可以达到较好的水平,兼顾视频拍摄、照片连拍以及电脑上的拷贝速度啥的,金士顿红卡会是比较好的选择,考虑一卡多用给大疆啥用的,跟我一样上TF这张红卡,速度略慢于SD但是性价比很高。金士顿(Kingston)256GBTF(MicroSD)存储卡U3V908K手机内存卡单反相机内存卡读速285MB/s1399元京东去购买如果没有TF卡的使用需求,加一点钱直接上SD版本的红卡,速度也会飙升很多。金士顿(Kingston)256GBSD存储卡U3V908K相机内存卡高速sd卡大卡读速300MB/s写速260MB/s1799元京东去购买我是怎么原价买的?A7M4的涨价,大家都看到了,目前A7M4原价购买,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京东、淘宝旗舰店抢购;2.索尼官方APP抽签;然而这两种方式,我都尝试过了,许多人也都尝试过了,幸运儿实在太少了。我这里讲一下我自己实现原价购买,从预订到拿到机子合计15天左右的方法。那就是,线下预订。打开索尼官方www.sony.com.cn,鼠标放在左上角索尼产品处出现菜单,选择红框的门店查找。选择体验型零售店,省份城市区域,选择数码影像产品,然后就会出现你所在区域的索尼代理商店面地址,前往这些店面,支付定金预定即可。所有的索尼代理商,都不允许加价出售产品,A7M4都是可以原价预定的。为了杜绝炒货的现象,索尼也对代理商作出了各种规定,如果遇到加价预定的情况,欢迎联系索尼客服进行投诉。当然,同样也可能出现店内员工与其他人合伙操作下订然后自己出售的方式,但无论如何,我们预定的话等待一定时间是可以拿到机器的!建议大家预定的时候可以问问,目前预定排队的人数,尽量多问问几个店,或许会有惊喜哦。建议大家在索尼授权专卖店预约的同时,同时也在网上参加抢购,说不定就会获得双份惊喜哦!总结关于A7M4,我到手也就2个多月,很多体验还比较初级,等到一定时间后,我再来给大家分享更多的内容。希望我的购买经验能帮到大家。欢迎大家点个关注,这将对我持续给大家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非常有帮助!
2022/4/28来看一下,顺带修改一部分内容DDR5内存相比于首发的时候已经降价显著了,但是我依旧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性价比偏低,理由还是售价略高了首发的时候是售价高昂,现在是售价略高,一对DDR5 5600MHz 32GB的内存价格现在还有2000左右(打游戏的时候D5 5600MHz开始才有和高频D4内存媲美的能力)而我如果自己单独去买一对比较好的DDR4 3600 16GBx2的内存,也才一千块左右,这就便宜核多了我之前发过一个12900K的评测:在这个评测文章里用的内存是DDR5 6000MHz CL36的,这种DDR5内存就能在游戏、生产力用途里面全方位胜过DDR4 3600 C14内存可以说单说DDR5和DDR4,未来依旧是DDR5的,但是现在性价比的主场依旧是DDR4的我也从其他评测里面了解到,DDR5 4800MHz/5200MHz的内存打游戏无法胜过DDR4 3600MHz,甚至部分高帧数网游还会差的有点多,这里主要是D5起步频率不高而且跑在Gear2下所以内存延迟偏高,而成熟D4内存跑在Gear1下的延迟表现是非常可观的,再加上打游戏的时候成熟D4内存带宽需求基本够用,所以现在暂时是D4内存更适合普通人,等过几年显卡性能上一个新台阶了,D4就可以淡出高端市场了这些问题理清了应该就少了很多问题了,当然DDR5内存带来的最直接的优势是带宽高了,哪怕是DDR5 4800MHz的内存带宽也比常规D4 3600要高,对于部分吃内存带宽的场景来说会更适合考虑一些,比如说密集计算类型应用,用D5内存就会友好很多,越高越好目前DDR5内存要购买的话,建议从5200MHz起步,因为DDR5 4800MHz C40内存的效能并不好,而且和5200价格差距比较小,所以我觉得可以5200起步如果是专门打游戏的用户来选D5,建议D5 6000MHz起步,基本上也就圈定高预算玩家了中高预算的玩家、追求性价比的玩家在当下阶段尽可能的去选择用DDR4内存搭配,可以从3600MHz开始选择。我听板厂的人说,要想DDR5内存掉到今天DDR4内存的价格,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得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DDR4内存肯定会退出主流舞台,这是时间问题,等未来DDR5内存开始可以XMP 7000+,然后卖到比现在D4内存略贵的状态时,D4内存就基本可以退场了。如果研究电脑配置、想DIY一台好电脑可以看看下面这些文章台式电脑组装具体硬件推荐台式电脑多用途配置单参考(DIY配置单合集)【保姆级教程】台式机CPU选购指南【保姆级教程】台式机主板选购指南【保姆级教程】台式机散热器选购指南【保姆级教程】台式机内存选购指南【保姆级教程】电脑硬盘选购指南【保姆级教程】台式机电源选购指南如何选购合适的显卡?个人观点哈,仅供参考:每一波ddr最值得买的都是200倍频的那一款。例如sdr200,ddr400,ddr2 800,ddr3 1600,ddr4 3200,以及ddr5 6400。时间会证明一切,你看看二手市场最推荐的老款内存是不是我说的频率就懂了。所以,ddr5什么时候入手最划算?ddr5 6400普及的时候入手最划算。但如果你现在急于购机,那买个低频的过渡也不是不可以的。不过个人是建议现在买ddr4 3200
想入手苹果手机的话,到底是选最新的iPhone15还是买之前的更有性价比呢?在iPhone15系列发布出来以后,在这最新的4款新iPhone中选哪个更好呢?iPhone到现在也发布到了第15代了,虽然这几年经常性的挤牙膏导致在快充、续航、信号方面被其他手机厂商超越,但是iPhone依旧拥有目前最强的手机处理器、完善的iOS生态、简单流畅的使用体验,所以iPhone依旧稳坐全球最受欢迎的宝座。(图源网络:IT之家)网上对iPhone的评价褒贬不一,说实话,这些评价看看就行,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最适合你的产品是什么,不过既然你选择看下去了,那就好好了解清楚,选出最合适你的手机吧~iphone手机比安卓机好在哪里iPhone手机到底比安卓机好在哪里呢,说真的,你要我直接说,我也说不错,但是可以明白的是不只是iOS深得人心,其实苹果真正的优势还是在于在细节把控方面是没有一个厂商比得上的,而且这么多年积累的用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总而言之,我觉得iPhone的优势可以用几个词概括:省心、安全、细节1、省心每年都是固定9月份发布最新一代机子,而且最大只有4款,对比隔壁安卓机,基本上一年就发布一群,看得眼都花了。在选择方面就给了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而且由于每年只有几款机子,处理器也是用的一样的,根本不需要关注性能差异,对于一些选择困难症的用户真的太良心了。2、安全这个主要体现在使用层面上,APP只能通过一个渠道下载,通过苹果官方的验证,真的少了不少广告,而且苹果把权限交回了给你,这就是值得你放心的点。通俗易懂的来说,iOS直接告诉你才是这个手机的主人,APP的权限你说能给才能给,而且应用能不能在后台运行,主要还是看我关不关闭他的后台刷新。而且无论是图片识别,还是文字识别,都是在你的手机上工作,不需要上传到服务器,在这方面,真的蛮可以的了。3、细节苹果细节程度是你想不到的,也是老生常谈了,我就说一个你不一定知道的,立体声双扬声器,没想到吧,这玩意早就是苹果的标配了,而且如果你用的是苹果的官方音乐软件,现在也可以直接使用空间音频了。再说一个冷知识,苹果可能是全网最晚支持5G频段的厂商,但是是支持得最全面的,基本覆盖未来五年后的频段。这些小细节,苹果都不会在发布会上告诉你,有些事情真的只有苹果会去做!而且在传统的理论是一步一步来,而iOS的设计理念就很不一样,你的想法和手势是并行的,只要你想到了,马上就可以做。做错了没事,屏幕会第一时间响应你的决策变化,大不了我们再来一次。苹果手机的优缺点1、硬件层面苹果手机的硬件缺陷:(1)苹果自带的20w快充充电速度真的不算快了,而且就算用上了苹果官方的充电器,速度也只能达到30w的快充速度,相较于其他手机品牌动辄150w的快充速度,在2023年这个时候真的是不够看。(2)自从iPhone8以后苹果就取消了指纹解锁,相较于安卓用户又少了一个多样化的解锁方式,希望下一代iPhone能把他加回来。(碎碎念:虽然不可能)(3)信号!真的很差,而且这次的iPhone 15 Pro Max尽管从以前的不锈钢的材质换成了钛合金材质,还采用了和上一代一样的一整条天线贯穿整个顶部,但是还是摆脱不了信号没有安卓手机好的标签。苹果手机的硬件优势:(1)苹果手机的质感真的很不错,现在手机不是有一个颗强大的芯片就是一切了,而且特别是之前出的远峰蓝真的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磨砂质感的玻璃背板,再搭配上钛合金又或者是之前的铝合金,真的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不过现在安卓手机也做的相当不错,但是把他和苹果摆在一起,你绝对会更多望向苹果那个方向。(2)尽管苹果取消了指纹解锁,可是他的面容的解锁速度也是相当的快,更何况现在带上口罩也能解锁,其实没有指纹解锁好像也无伤大雅。(3)可能你会觉得芯片现在的性能都基本过剩,但是我还是要提一嘴,苹果目前的芯片是领先其他手机厂商一大截,更何况现在15系列还提升了游戏性能,甚至还能在手机上玩3a大作,这不就说明苹果的硬实力还是很值得一看的。2、软件层面苹果手机的软件劣势(1)相较于安卓系统和鸿蒙系统,少了不少可玩性,因为苹果系统比较封闭,很多APP都得等苹果商店上架后才能开发下载,而且有些还是只能收费或者订阅的,可玩性真的不高。(2)如果是安卓用户,首次跳到苹果就无法适应操作,比如说滑动屏幕右侧边缘就是返回上一层,而苹果系统里没有这项操作,所以从安卓转到苹果会很不适应。(3)苹果手机的拍照比较真实,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往往不尽人意,而且相较之下,安卓手机拍照时会自带美颜,会自动优化画质,特别是OPPO之前出的那款x6,一上手自拍就真的一整个爱住了,狠狠拿捏了女生的心。苹果手机的软件优势(1)苹果系统一直以来以稳定流畅为主要特性,而且在反应机制,硬件加速,过度动画方面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在这方面最大的体现就是流畅好用,而且基本上大众消费者对苹果的认知就是流畅稳定,我还记得我一台iPhone6s就用了6年之久,目前还是完全不卡顿的,苹果的耐用性还是有目共睹的。(2)目前iPhone下载应用只能从AppStore上下载,这就杜绝一大部分的盗版软件,而且在首次运行应用的时候就会提示是否要授予软件这这方面权限,把选择的权利还给了用户,相较于安卓混乱的APP下载环境真的体验感好了不少,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真的减少了被不良软件非法扣费的情况。(3)在细节方面,一般安卓手机都是需要在音量设置或者是下拉操作界面才能把手机静音,苹果在侧边还设置了一个静音键,这么多年一直都没变过,虽然是保留这个设计很容易,但是真的很少有手机厂商能坚持这么久。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iPhone1、性价比如果考虑性价比,那首先排除新出的15系列,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划算,而且现在苹果的5G手机也出到了第四代,所以目前来说,首选还是12系列以上,不过由于12系列的续航是历代iPhone来说算是比较差的一代,所以我是不推荐。如果单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推荐购买13系列的iPhone,拥有A15处理器,打打一些日常的手游肯定是不在话下的,加上这一代苹果的拍照模式还首次加入了电影模式,拿来日常记录生活,拍一些出彩的作品也是可以的。如果选择的13pro系列,还可以体验到苹果的高刷,苹果的高刷机制是比较丝滑流畅的,用了回不去的节奏,又或者是14系列,相比于13系列多一个灵动岛,虽然说现在功能性还不强,不过拥有灵动岛的iPhone应该会是未来几年的苹果手机的形态。2、性能说真的,现在手机的使用率真的越来越高,所以更多的人更加重视手机的使用体验,如果你不在乎价格,那就放心大胆选择最新的15系列吧,毕竟目前的15系列拥有的是史上iPhone最强的性能和操作体验,而且还有独家的iPhone长焦体验。A17pro有着强大的性能,再配上6核心CPU,处理的一些效能真的大幅提升,而且在功耗方面也不会特别高,算是花小钱办大事了,而且这次全系升级的usb-c口也多了不少玩法。像是连接手柄,连接屏幕,拍视频时使用外部硬盘等等玩法,肯定是目前最强的生产力工具,所以价格也不会太便宜,如果你喜欢拍短视频的话,那肯定是不能错过15系列,而且在今年15系列加入log模式以后,相当适合一些短视频从业者。3、单手握持感目前大部分消费者也许也更在乎认为屏幕尺寸,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未来好几年的用机体验。目前来说,最适合入手的小屏手机还是13mini,在这个尺寸基本上没有对手,其他手机厂商的处理器远没有A15的性能要好,而且搭载的是5.4英寸的超视网膜XDR显示屏,显示效果真的吊打一众小屏手机,握起来真的相当服,一只手就可以把这个手机牢牢掌控,说真的,这算是小屏党的福音了吧当然,因为尺寸较小的原因,必须牺牲一些续航,这是小屏手机的通病,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单手握持感的快乐,我个人是十分推荐购买13mini、12mini。目前在售iPhone15系列哪款更值得买1、iPhone 15亮点6.1英寸显示屏,超瓷晶面板搭配融色玻璃背板灵动岛功能4800 万像素主摄,2倍光学变焦A16仿生芯片通过 USB-C接口连接设备和充电在核心性能方面,15搭载了自家研发的A16芯片,拥有高性能的CPU和GPU,可能由于电池容量和手机像素不足有所限制,但是由于苹果在软件层面的优化和芯片的高效能,15在一众手机里还是有自己的一席之位的,不过相较于前一代也就是仅仅换了一个接口,换了一个感知不强的灵动岛,5999的价格还是依旧没有高刷,没有长焦,没有快充,只能说库克你的刀法也太精准了吧。当然了,这手机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最新款的苹果,如果你想低成本体验灵动岛,没有太大的游戏需求,又或者只是拿来打打王者之类的游戏,完全可以闭眼入。2、iPhone 15 Plus亮点:同上(不是我懒,是真的没什么好说的)毫不夸张的说,这款机子就是屏幕变大的15,但是屏幕变大了,续航也变成了史上续航最好的iPhone。3、iPhone 15pro亮点6.1英寸显示屏,搭载自适应刷新率技术(最高120Hz)A17 Pro 芯片,性能再上巅峰操作按钮,快捷操作一步到位Pro级摄像头支持拍摄空间视频3倍光学变焦钛合金边框首先这款机子比上一代减重了不少,真的一上手真的变轻了不少,主要是因为用了钛合金边框,由于用了最新的A17pro处理器,硬件上支持光追,在一些游戏画面的显示效果会更好,而且在拍摄还有性能方面都是实打实的Pro级别,这下看来,这款机子唯一能说的槽点就是续航了吧,不过相较于15其他系列的机子,续航表现也不算太长,比较适合一些喜欢打游戏,又不喜欢大屏幕的玩家入手。4、iPhone 15 pro max主要亮点,就是比Pro多了一个5倍光学变焦。目前来说,15 Pro max凭借221g的重量成为近五代最轻的机型,而且边框增加的弧度也让手感比上一代好了不少了,而且苹果在显示屏的调色是有一手的,这次15 Pro max的屏幕观感看起来真的是要比6.1寸的看起来震撼不少。而且相比于15Pro而已,只是多了5倍长焦,在一些需要长焦拍摄的场景下又多了几分从容,最后,价格比Pro贵了1000,比较适合追求完美,又愿意花钱的土豪了,当然,如果是你家那位特别想要,那确实可以狠狠牙闭眼入。其他iPhone系列手机推荐1、iPhone se3亮点4.7英寸显示屏A15残血版芯片,性能中规中矩1200万后置摄像头重量仅144克综上所述,单看性能的话,在2023年的今天,SE3还是值得买的,但是屏幕也太小了,像是打游戏、看视频,都有点美中不足的样子,不过重量倒是一个亮点,而且这款机子也是可以单手握持的,是比较适合一些需要备用机的用户。3、iphone 14系列现在iPhone 15对比14系列的升级,主要表现在处理器、屏幕设计、充电接口、全员灵动岛以及材质和重量。如果你不在乎充电接口,不在乎手机能不能打3A大作,不在乎重量,14系列还是可以入你的法眼的。这次A17pro和A16对比,也只是进行一个小升级,再加上可有可无的灵动岛,毕竟现在大部分应用都没有适配灵动岛,所以从这方面来看,iPhone14系列更值得你选择。当然苹果没有告诉你14系列的运行内存是比15系列少两个G的,15Pro系列的运行内存是8G,14系列是6G,所以14系列适合一些想体验新产品,又预算不足的用户,不着急的可以等等准备到的好物节,说不定有惊喜价格。3、iphone 13系列为什么还会推荐iPhone13系列?首先这款机子和iPhone14基本是长一个模样的,其次只是变换了颜色,而且目前来说,13的价格真的很香,加上苹果的耐久度,说真的,就算是现在A15也一定不妨碍13成为性能小钢炮,而且如果你选择Pro系列的,你还是能拥有苹果目前最新的高刷技术,这也不算落后。所以如果你不喜欢灵动岛,对灵动岛没什么特别的追求,完全可以往下看一步,看一下13系列,在我看来14和13真的没什么区别,再加上iOS的稳定更新,选13系列的机子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手机图啥,不就图他流畅不卡顿,只要玩游戏不卡不闪退就行了,这次苹果在系统上也把安全性还给你了,所以,如果你有被iOS给震撼到,就选苹果,苹果作为耐用、流畅的手机厂商,还是很值得选择的。而且每年还能只推出一个系列的手机,好像也就只有苹果在做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在坚定不移地选择苹果的原因,一台手机完完全全可以用个好几年,虽然苹果在信号、快充、解锁方式多样性方面不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安卓机,不过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手机,你选择手机不就是选那个能让你瞬间上头的功能嘛。所以,如果你喜欢小屏机的手感,可以选iPhone se3或者iPhone 13mini,不怎么落后的性能搭配上小屏机的手感真的绝了;如果你喜欢极致的性能,又不在乎预算,完全可以考虑iPhone 15系列,这是目前苹果最新的也是最强的系列,完全可以让你满意;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和性能的平衡点,那你就选择iPhone13或者14系列,目前来说,这两款机子的性能也是足够你用上三四年的,再加上由于15系列的发布,这两个系列的机子也有一定的跌价空间,所以现在入手也不算是49年入国军了。意见都给到你了,这下可不能再不知道怎么选,但是如果你对充电慢、发热量大还耿耿于怀,苹果对于你应该不是很好的选择,而且现在的手机都可以用两三年,不需要死死盯着苹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5t的君越可以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