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明星在人民大会堂开过农村最开放演唱会会?


9月22日、23日,安七炫和吴建豪的演唱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昨天,记者了解到,现场出现“混乱”:歌迷爬上大会堂会议桌,迫使演出中断了几分钟,以维持秩序。此后,网友纷纷谴责,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歌迷们的疯狂是否应该有个度。据参加现场演唱会的目击者称,当时参加演唱会的八成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大都穿着印有“建豪”或是“炫”的服装或拿着气球,个别还在脸上用墨彩写上了他们的名字。一浪高过一浪的“尖叫声”几乎让人忘记那是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在演唱会到高潮时,发生了一起“事故”:不少歌迷涌到前排,挡住了后面的视线,后排歌迷则干脆爬上大会堂会议桌和后排凳子上,为偶像助威。另外,整个会场上还扔满标语牌和废纸屑。第二天,演唱会现场照片在网上流行。有网友责备,人民大会堂是一个庄严的地方,而且,人民大会堂桌椅和其他现场设施都比较贵重,歌迷们的“疯狂”应该有个度。昨天,主办方丁先生称,选在人民大会堂开演唱会,只是为了提高演唱会规模,他们也考虑过人民大会堂的特殊性,对入场歌迷的保安措施比一般在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更加严格。至于现场出现歌迷爬桌子、乱扔东西的事,丁先生说,这在演唱会发生是很正常。而且,当时演唱会也暂停了几分钟,就是为了维持秩序。据悉,之前人民大会堂一直都是举行歌舞剧、音乐会等高雅音乐会,只是从今年开始,才开始承接流行音乐演唱会。北京一家演出经纪公司方先生也告诉记者,鉴于场地特殊,作为承办演唱会单位,应更多考虑增加保安等。版中链接明星演唱会进驻人民大会堂每年8、9月,都是明星在北京开演唱会的高峰期,与去年不同,今年,很多明星将演唱会现场搬到人民大会堂。今年8月11日、13日、15日,任贤齐、黄品源、张信哲、林忆莲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梦圆·星空·夏”系列演唱会。据悉,张信哲人民大会堂开唱时,也发生一些混乱,原本被划为媒体区的一些座位票却被出售或当作赠票送出,导致持记者证的记者频频被持票而来的观众轰赶,甚至发生争执,使现场一度十分混乱。好在张信哲江湖经验丰富,没受什么影响。8月17日,许巍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夏日漫步”个人演唱会。随后,林俊杰的个唱也在9月的人民大会堂上演。王璐/文
[曲艺家篇] 梁玉嵘:璀璨“星腔”,珠玉之声露峥嵘发布时间:2008-07-30 09:29:32 “星腔”第四代传人梁玉嵘,在将传统粤曲发扬光大的同时,自己的星途也逐步走向灿烂。“星腔”创始人小明星英年早逝。  资料图片梁玉嵘的柔美扮相。(资料图片)能文能武的梁玉嵘。(资料图片)出道以来,鲜花、掌声一直伴随着梁玉嵘。 记者观察
 一样悲欢逐星腔  在了解“星腔”之前,你一定要知道它的创始人小明星,要知道她身世坎坷、一生飘零,知道她英年早逝、空留悲音。所以,星腔是悲切的,即便是喜悦的曲词,其中也掺杂丝丝幽怨。
  专业一点的说法,作为粤曲平喉的一种流派,星腔具有感情细腻、低回宛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特点,在行腔运气、吐字转板、声韵格调等方面自成一家。小明星的演唱技巧和唱腔特色首先表现在拖腔上。小明星针对自己中气不足的弱点,控制用气,扬长避短,唱到某些仄声字,往在吐字后突然休歇,缓一口气,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可见星腔天生是属于女人的,然而,那些在喧嚣尘世间不得不强颜欢笑的人,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应该都能从星腔中得到共鸣。当“啊”字音发出去,飘进人的耳朵,心中顿生的是诗般的感慨,生活中无休止的苦楚与辛酸,大千世界中千般坎坷万般艰难,想必都会在脑海中瞬间闪现;而吐字后的“突然休歇”,仿佛重挫之后生命的短暂停歇,不言而喻的疲惫与伤感,都在一阵空白中飘飘而逝。
  小明星去了,但星腔不灭。时至今日,平喉四大名家的唱腔,仅“星腔”得以广泛流传。这或许是对星腔的创始人最大的告慰。星腔的几代传人,李少芳、黄少梅、梁玉嵘等,无一不在尽力使星腔发扬光大,并赢得一代又一代观(听)众的青睐。其中,星腔第四代传人梁玉嵘很年轻,她以她的努力和实力以及成就,证明了星腔不一般的魅力,并且告诉所有的曲迷:所谓的星腔断层,是不存在的。梁玉嵘站在前辈的肩头上,以一喉之声为星腔的跨世纪传承搭建起一座桥梁。
  对于曲迷而言,耳中听到的“星腔”,也许再也不是那种悲戚戚的感觉,而是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个性”。如梁玉嵘所说:“小明星的时代,战争连绵,因此当时的听众听‘星腔’多是‘伤心人听伤心曲,断肠人恋断肠声’,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就不是怀着那种心情来听曲了。”然而记者却以为,只要生活中还着阴影,只要人们对现实还抱有不满与叹息,即便怀着欢快的心情用星腔去歌颂新生活,也一定会蕴含着某些酸涩的滋味。  主角
  梁玉嵘,广东佛山人,1970年12月生,国家一级演员,粤曲平喉“星腔”演唱家。1988年起成为广东音乐曲艺团主要演员,师从劳艳娟、黄少梅等老师专习粤曲“星腔”演唱,在深得“星腔”精髓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迄今已出版发行个人专辑80款以上。多次赴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演出,享有很高知名度。曾获“牡丹奖”、“星光奖”、“文华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多种奖项,曾被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跨世纪之星等称号。  成长之路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者  “梁玉嵘”这个名字,乍听之下颇有老一辈曲艺家的味道,事实恰恰相反,梁玉嵘非常年轻,她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超越了她的年龄,让人惊讶与仰慕。在她大红大紫之前,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琐屑的成长故事。
  
  萌动时期
  梁玉嵘刚读完幼儿园,就随着爸爸到处演出。她父亲当时是佛山青年粤剧团的团长兼主要演员,小玉嵘喜欢看爸爸演出、听爸爸演唱,也偷空跟爸爸学了一些粤剧的基本功。上小学后,学习用功的小梁玉嵘尽管没怎么在粤曲方面花心思,然而还是“偷学”了一两首曲目。很喜欢听何丽芳唱曲的妈妈,常常把曲写在本子上,晚上对着本子哼唱。小梁玉嵘就睡在妈妈旁边,妈妈唱一句,她就跟着唱一句。后来,梁玉嵘的姑姑在香港带了一些粤曲录音带过来,梁玉嵘觉得这些很好听,就爱上了听录音带,经常能听到一些香港名家唱的粤曲。
  曲艺之乡佛山很兴“私伙局”(粤曲发烧友们自娱自乐)。有空时,爸爸会带着小玉嵘去玩儿。一些发烧友见了梁玉嵘,要她唱曲。小玉嵘就跟发烧友对唱了一首《帝女花》。发烧友们告诉她爸爸,说你家姑娘唱得不错,应该好好培养。然而因为生活太飘零的缘故,爸妈并不想让小玉嵘往粤曲方面发展。
  在佛山第三中学读初二时,广东音乐曲艺团来招生,本来不想报考的梁玉嵘,在一群合唱团朋友的“唆使”之下,也去考着玩儿了。没想到,朋友当中只有她一人收到了复试的信,考虑很久之后,梁玉嵘决定先不告诉爸妈,自己一个人跑去复试。不久,又来了一封信,这次是要她去广州考试。梁玉嵘不得不把消息告诉爸妈。然而爸妈并没有生气,转而很支持她去考。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埋没女儿的天赋。爸爸还买了两盒录音带给梁玉嵘听,一盒是何丽芳的名曲,一盒是黄少梅的《子建会洛神》。爸爸告诉她,黄少梅老师的腔调叫“星腔”。这是梁玉嵘第一次接触星腔,当时她觉得星腔“拐来拐去”的很难学,于是就选学了何丽芳的《抗婚月夜逃》。
  因为爸妈要上班,爷爷带着梁玉嵘去广州考试,地点是平安戏院。那时,曲艺团招收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3-18岁之间,梁玉嵘才12岁多,又比较矮小。因此,考完后,评考老师在是否录取梁玉嵘上有意见分歧。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群曲艺名家面前,梁玉嵘唱了她的广州考试曲目《抗婚月夜逃》,得到了白燕仔的认可。白燕仔说,这个女孩很有前途,一定要录取。其时,梁玉嵘算是拿到了曲艺团的“入场券”。
  
  摸索时期
  被曲艺团录取之后,梁玉嵘等人被送去粤剧学校学习。上课分平喉组和子喉组,白燕仔主教,劳艳娟教星腔。梁玉嵘系统地学星腔就是在这个时期。梁玉嵘学唱腔很快,老师唱两遍,她就学会了,而且第二天不会走样。因为她掌握了一个窍门,她能把这些唱腔记录成简谱。劳艳娟常常叫其他同学跟梁玉嵘学,她无形中成了“小老师”。
  梁玉嵘毕业的时候,粤曲并不怎么景气,那时流行歌曲逐渐开始大行其道。梁玉嵘与几个曲艺团的同事,组成了一个4人的女子乐团(梁玉嵘弹扬琴,一个拉二胡,一个弹古筝,一个弹琵琶),每晚在当时的富豪酒店演奏3个小时,每人能得到25元的报酬,要“上缴”曲艺团15元。这对于每个月只有60元工资的梁玉嵘们而言,已经很开心了。那个时候的梁玉嵘和她的同事,对于艺术有着非常天真的热忱。
  1990年初,海珠花园酒家做了一个曲艺茶座,那应该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曲艺茶座。每天那里都有演出,需要很多新面孔,梁玉嵘就去了那里。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机。从那个时候开始,她踏上了舞台演唱粤曲的路。  谈艺录
  我的任务是创新
  记者:前两年你还出过流行歌碟,你觉得唱流行歌曲与唱粤曲有何不同?
  梁玉嵘:流行歌要求声音比较放松。我录的是发烧碟,一天录一首,每首需要3个多小时录完,如果没休息好,第二天就不能唱了。录粤曲要求不会那么高;另一方面,我唱粤曲已经很适应了,所以感觉轻松一些。流行歌咬字不能太实,而粤曲要求比较实,字正腔圆,每一句话都要非常清楚,
  记者:唱粤曲跟演折子戏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梁玉嵘:演戏比唱曲辛苦很多,表现力也丰富很多,我可以用身体语言去表现一个人物和他的心情;而唱曲主要是用声音去感染别人,没有特定的场景来配合。
  记者:你是星腔的传人,你对星腔有什么看法?
  梁玉嵘:星腔能够流传到现在,还很受人们的欢迎,有它的魅力所在。它最大的特点是旋律流畅,音乐性非常强,很适宜表现一些文弱的人物。小明星出生在那种年代,能独创这样一个流派,非常不容易,而且能一直流传,更是难得。当然还有其他接班人的功劳,比如李少芳、黄少梅老师,他们把接力棒接过来,在保留小明星唱腔精华的同时,融合了自己的特点而有所发展。他们发展了星腔,从不同角度推动了星腔的发展。
  记者:你未来有什么艺术目标?
  梁玉嵘:我一直想多吸收些年轻的观众,我觉得粤曲应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培养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我觉得我的任务是创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或者唱腔、思想方面,都要有适合年轻人的作品。
  天道酬勤,星途灿烂
  对于年轻的梁玉嵘而言,现在总结她的艺术生涯未免过早,因为她在艺术上要走的路还长,成就应该远远不止如此。我们只能说,她在“星腔”上“划过”的艺术轨迹是璀璨的,每一段“轨迹”中的“标签”,都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1990年,第一盒专辑录音带问世
  1990年初,当时的海珠花园酒家曲艺茶座开办,梁玉嵘踏上了舞台演出的路。机缘巧合,梁玉嵘父亲有一个朋友是珠江音像出版社的经理,他听过梁玉嵘演唱之后,认为梁唱得很好,可以出录音带。那个时候,梁玉嵘说,能出录音带的演员是“很厉害的,像完成人生一件很大的工程”。乐队的几个老师很支持梁玉嵘,从选曲到录音等程序,一手帮她操办。
  早已适应了舞台演出的梁玉嵘,在演出过程中已经没有任何紧张感了,听的人越多她越兴奋。然而第一次出录音带她却很紧张,心理压力很大。第一盒录音带《艺海同歌小明星》出来后,梁玉嵘自己听起来,能感觉到那种不能发挥自如的味道。然而市场反应还不错,销量很好。从那盒录音带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星腔”终于有接班人了。梁玉嵘也渐渐感觉到自己的曲迷多了很多。
  
  1993年,第一个个人演唱会
  在曲苑内摸爬滚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梁玉嵘,人气逐渐旺起来。她的第一个个人演唱会,早于1992年便已经筹备,并于1993年1月上演,这在粤曲界算是一个奇迹。筹备演唱会伊始,一些反对的声音便开始响起。梁玉嵘说,曲艺界开个人演唱会是很难的,老师辈的人们,一般都在五六十岁才会开个人演唱会。而那时候的她不过刚20出头。
  演唱会是由广东电台、广东电视台、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音乐曲艺团联合主办的。但经费是个难题,他们就用广告补偿,并请梁玉嵘亲自出去拉赞助。这个过程很辛苦,一个客户出资3000元,10个也就3万元,与现在相比,显然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是这样的操作,竟然拿到了10万元的赞助费。
  演唱会有了资金,也就开始正式启动,拿到的10万元赞助,也都基本上都用到了演唱会的开支上。许多老师、朋友都参与进来,包括香港的一些嘉宾也过来帮忙。梁玉嵘说,这么多人帮助她一个人,她还是觉得有点受宠若惊,挺过意不去的。那时,流行歌是很兴伴舞的,曲艺还没有,他们就在这次演唱会上,加入了一些伴舞,打破了曲艺演唱会的常规。开完演唱会后,反响很大,影响很广,香港、澳门等地陆续开始请梁玉嵘出去演出,她的演出机会变得多起来;同时,也吸引了很多人去海珠花园酒家曲艺茶座听她演唱。
  
  1995年,珠三角巡回演唱会  1995年,代表广东参加全国第二届曲艺节并获得牡丹奖的梁玉嵘,回广州之后便开始筹备自己的巡回演唱会。演唱会由8家电台联合主办,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巡回了12场,连续12个晚上。巡回演唱会完后,梁玉嵘整个人几乎趴下了,声带疲劳得不行了。
  珠江三角洲巡回演唱会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梁玉嵘的艺术事业上了一个台阶。很多唱片公司要帮她出碟,于是,那之后梁玉嵘出了很多个人专辑。媒体也开始大力关注这位粤曲新星,梁玉嵘经常去参加一些活动,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采访也一个接一个。在多方面的宣传配合之下,梁玉嵘的艺术事业直线攀升。
    1997年,梁玉嵘唱腔艺术研讨会
  以募捐为目的的“梁玉嵘爱心慈善演唱会”在1997年成功举办后,有很多专家参加的“梁玉嵘唱腔艺术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梁玉嵘的名字,也因此到达了中国的心脏地带。北京的专家很懂唱腔,没有因为语言的隔阂而对她的艺术成就评价有所偏颇。那次研讨会,对她的唱腔艺术有了很大帮助。因此,1997年过后,梁玉嵘的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0年,香港红馆个人演唱会,新加坡演出
  在去香港开个人演唱会之前,梁玉嵘说,如果要去香港,就一定要在红馆开个唱。2000年,她的愿望果然实现了。在她的个唱开演20天前,演唱会的票就售完了,连梁玉嵘自己都要不到票。后来只好加位,一直加位到离舞台不到2米。红馆的演唱会后,香港的反响很大,观众好评如潮。2003年,她再度在红馆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香港演完后,梁玉嵘紧接着又去新加坡做了两场演出,其中有一晚上是演折子戏。这是梁玉嵘第一次演戏,而且,第一个角色便是一位将军。梁玉嵘说:“演文弱书生压力是不大的,但一开始就演这么硬朗的将军,压力很大。”排戏的时候,因为她一直进不了角色,导演硬是坐在那里给她讲了两天戏。到了第三天,梁玉嵘便开始进入角色。红馆、新加坡的演出之后,她的事业又上一个新台阶,她的表演丰富了很多,后来即便她仅仅是站在那里唱,她都能游刃有余地找到人物的感觉。  资料链接  
  “星腔”创始人小明星  小明星(1912-1942),原名邓小莲,邓曼薇,广东三水县人,自幼丧父,家境货困。幼年学艺卖唱,11岁即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初习大喉,其后结识撰曲家王心帆,为她撰曲多首。王所撰的粤曲曲词秀丽,小明星唱来也恻婉动人,其独特的“星腔”深受歌迷爱戴。她主要的特点是咬字清晰,运腔洒脱,跌宕有度,韵味浓郁,闻才有沁人腑肺之感。
  小明星多愁善感,后染肺病,更逢战乱,经济陷入困境,于1942年农历七月十三晚,在广浆栏路“添男”茶楼歌坛登台,一曲《秋坟》唱至“只有夜来风雨送梨花”一句时,吐血昏迷台上,翌日与世长辞,年方三十。
  现在,小明星的星腔已传至第四代:李少芳、黄少梅、梁玉嵘。  印象派
  成功=勤+缘
  蔡衍芬(广东音乐曲艺团著名粤曲创作家)
  梁玉嵘的可贵之处在于出自“星腔”这棵“大树”,却非靠之“乘凉”。在舞台上崭露头角、站稳脚跟之后,即大踏步地走上“靠自己”的道路,继承流派,但又不为流派所囿,逐步开辟、拓展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香港著名女作家梁凤仪将她的出版社定名为“勤+缘”,这实际上是这位著作等身的女作家成名、成功的“二字真言”。梁玉嵘也是如此,她从习艺到从艺,都因一个“勤”字而受到师友的赞许、认可;之后,在艺术实践中,她即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缘”(时髦的说法是“机遇”),而且都能很好地把握住它。“勤+缘”,使得她在学唱前辈唱腔流派——“星腔”的芸芸后辈中一枝独秀,独领风骚,迅速在省港澳及海外华人社区中抢占市场,成为万人追听的新一代“星腔唱家”。  夫妻=爱情+友谊
  李复斌(梁玉嵘的爱人,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指挥家,作曲家)
  在事业上,梁玉嵘是一个追求变革的人。对于她的事业而言,很多人说,梁玉嵘是在搞一种新的东西,她在粤曲方面总在进行新的尝试。我很喜欢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希望听到更多这样的评价。因为我个人也从事艺术行业,在我的观点中,任何一个艺术种类,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在与她一起生活之前,对她可能并不太了解,而与她一起生活之后,对她的了解深入了,感觉她是一个立面的人物:事业上,她是强者;生活上,她却能实实在在地给她的丈夫生活、事业方面的帮助,这种帮助,并不是说介入我的工作状态,而是一些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节方面。我忙,很少有时间培她逛街、购物,但她从不会有任何怨言;在家里,当我工作很累的时候,就会有一杯茶或一碗煲好的绿豆粥摆在我面前;我去外地演出,路上,她开车,我休息,回来的时候,仍然是她开车,我休息。我的观点是,夫妻能过得像朋友那样,不仅拥有爱情,更拥有友谊,这才是长久的。  下期预告
  何萍是粤曲“星腔泰斗”李少芳的嫡传弟子,她的人生经历很丰富,在成为广东音乐曲艺团专业演员之前,曾经当过知青、教师、工人,相对于不少粤曲演员来说,她的起步较晚,却得遇明师,加上自己的努力,在广东曲坛上独树一帜。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李辉斐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杨长虹(除资料图片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最开放演唱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