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直饮净水器净水器怎样避雷?

这就是自来水中的杂质太多了,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如果想减轻这类情况,可以考虑安装一个前置过滤器,不过前置过滤器过滤出来的水还是不能达到饮用状态。所以还得在饮水的位置安装一个厨下净水,至于怎么选购,我下面就来细细说来。1、厨下RO净水器的过滤方案滤芯是厨下净水器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决定了过滤效果。这里主要介绍常见的RO反渗透厨下净水器,尽管他们的滤芯配置多样,但通常包括PP棉、活性炭和RO膜。PP棉滤芯主要用于过滤大颗粒物质,避免泥沙、铁锈等物质直接接触RO膜,毕竟RO膜的成本有点高,在RO膜前增加PP棉滤芯,是为了保护RO膜并延长其寿命。而PP棉滤芯的制作工艺主要有熔喷和折叠两种,它们都以聚丙烯材料为基础。熔喷工艺是通过高温加热聚丙烯,使其通过细孔喷成丝状,再卷绕而成。这种结构特点是内紧外松,拦截面积主要集中在内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堵塞,进而影响水流速度。相对来说,折叠PP棉滤芯则采用了类似口罩的折叠方式,增加了过滤面积。其中,通量和出水速度是正相关的,通量越大,出水速度也就越快。我给出的选购建议就是优先考虑折叠PP棉滤芯,其过滤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活性炭滤芯活性炭滤芯是利用空隙结构和吸附能力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等污染物。值得一提的是,活性炭滤芯对余氯的吸附效果是三个里面最好的。活性炭滤芯按照制作工艺来划分,又可以分为三种:颗粒活性炭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和烧结活性炭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通过将活性炭碎成小颗粒,并用超声波封装在滤瓶中制成,成本较低但吸附效果和稳定性相对较差,长时间使用还可能会出现掉碳粉的情况,那不是净化器就失去作用了;压缩活性炭滤芯则是将活性炭粉与无机粘合剂混合后高压成型,提高了过滤效率,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风险,但是由于过滤精度不够均匀,吸附效果中规中矩;烧结活性炭滤芯采用的是炭棒形式,内部由细小的碳粉组成,经过搅拌、脱模成型和高温碳化等步骤制成,所以这其中的碳粉含量是最高的,吸附效果也最好。说明了一圈,哪个效果最好,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优先考虑烧结活性炭滤芯就可以了,这款滤芯有着最佳的过滤效果和吸附能力。RO膜滤芯RO膜滤芯的品牌众多,RO膜滤芯的品牌众多,但是陶氏杜邦是其中绝对的王者,尤其是其出色的RO膜。陶氏杜邦的滤芯与普通RO滤芯相比,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脱盐率上。陶氏杜邦的滤芯的脱盐率高达98.5%,通常不低于98%,而普通RO滤芯的脱盐率可能仅在96%左右。脱盐率作为衡量滤芯净水能力的重要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质的健康程度。除此以外,陶氏杜邦的滤芯在寿命方面同样表现出色,通常能够使用2-3年之久。在卷制工艺和材料的选择上,陶氏杜邦的滤芯也达到了业界顶级水平。当然,除了陶氏滤芯,市场上还有其他品牌的RO滤芯可供选择。例如,国产的汇通、时代沃顿等大品牌,在脱盐率方面表现还可以,不过只要其产品质量过硬,通过相关检测,同样值得信任。尽管陶氏杜邦的滤芯在业界堪称“领头羊”,但国内滤芯品牌也具备自身优势,就比如说会更适应我国自来水水质,脱盐率虽稍逊于陶氏,但也能将TDS值控制在较低水平,且使用寿命同样可观。最重要的是,国内滤芯价格更为亲民,相比陶氏杜邦的滤芯,普通滤芯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像是小米是杜邦、世韩、东丽混用;而美的是陶氏GE混用;352和COLMO用的是杜邦。所以在选择RO滤芯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综合考虑不同品牌滤芯的性能和价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当然,如果是土豪,陶氏杜邦的滤芯一步到位比较好。2、判断RO滤芯优劣的方法RO净水器的过滤效果,实际上与其所采用的RO膜页数和品牌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是因为RO滤芯的核心部分就是RO膜,它是由多层膜片卷制而成,所以,RO膜的页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过滤效果。一般来说,RO膜的页数越多,意味着膜片之间的层次更为丰富,能够更有效地拦截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页数越多越好。因为当RO膜页数过多时,水流经过的阻力会增大,可能导致出水速度减慢,影响使用体验。不过我是建议采用7页膜就能达到不错的过滤效果了,同时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出水速度。除了RO膜页数,我们还应该关注RO膜的过滤技术。在净化过程中,RO膜可能会遇到滤芯堵塞的问题。滤芯堵塞不仅会降低出水速度,还可能缩短RO滤芯的使用寿命。就比如说,美的华凌等等一些先进的RO净水器采用了旋流进水技术。这种技术能充分利用RO滤芯的内部空间,增大膜面积,从而提高过滤效率,同时增强抗污堵能力。3、额定净水量&通量的科普通量很大程度决定了你一天能喝多少水,要是每次你想快速喝杯水,200ml的水量都得等上十几秒,岂不是很影响你的喝水体验。所以,在选购RO净水器时,一定要优先考虑通量较大的产品。其中,通量和出水速度是正相关的,通量越大,出水速度也就越快。 具体来说,额定净水量是指在不更换滤芯的情况下,净水器能够净化的总水量;通量则是指净水器在24小时内能够净化的水量,通常以加仑(G)为单位;出水速度是指每分钟能够出水的量,单位是升每分钟(L/min)。因此,在选择净水器时,除了关注过滤效果外,额定净水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因为额定净水量也直接关系到滤芯的更换周期和使用成本,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选择额定净水量较大的RO净水器。4、RO净水器的使用成本消费者之所以对RO净水器的使用成本吐槽不已,主要是因为许多人在购买时并未充分考虑到RO滤芯的成本周期。RO净水器通常由复合滤芯和RO滤芯组成,其中复合滤芯的价格相对亲民,但RO滤芯的单价却相对较高。有些品牌甚至将一根RO滤芯的价格定在了1500元以上,想想都觉得价格太高。当然,我也并非完全否定RO滤芯的高价。如果某个品牌的RO滤芯拥有独特的专利技术,且在保证净水效果的同时,其使用寿命能够明显超过普通RO滤芯,能使用较长时间,那价格较贵也不是没有道理。而厨下净水器作为家庭长期使用的家电,后期的耗材成本是不容忽视的。大部分净热一体机年均换芯成本在300-600元之间,部分型号甚至近千元。虽然有些品牌会明确标出每年的换芯成本,但为了不被误导,我们在购买前还是得自行学会换算。计算方法:将额定净水量内需要更换的所有滤芯的价格相加,再除以额定净水量,即可得出每升水的耗材成本。但是,滤芯成本高并不意味着净水器不划算,关键是要保证过滤质量达标,避免缴纳真正的“智商税”。安装全屋净水方案,我在下面这篇文章中有提到:
现在家庭装修是越来越高档,高档的住宅里,家用净水器的漏水问题是消费者比较头痛的问题,且不说是漏水打湿地板或者泡坏地板,要是漏水到楼下还可能造成邻里关系紧张甚至是引发诉讼。虽然是这样,但是消费者在使用家用净水器过程中最容易遇见漏水问题。那么家用净水器漏水原因是什么呢?作为用户该如何去避免呢?家用净水器漏水的原因总结如下:
1、家用净水器本身的质量问题,包括家用净水器零部件的质量、家用净水器组装的精细度,试压测试和检验质量。家用净水器零部件主要是接头(接插件),根据消费者反映漏水的家用净水器很多是接头质量不过关、不耐压、不耐用,不耐水锤冲击。还有连接使用的PE管质量很差,同心度不够好,管壁厚薄不均匀,不耐压。
2、家用净水器漏水的另外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工人没有正确连接好家用净水器内部的各个部件或者没连接稳定。
3、还有就是净水器安装过程中没把机子和水管相连接的接头扭紧。
4、家用净水器的外观筒体的材料质量太差也会造成漏水。 家用净水器漏水问题总的来讲,有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员工的操作不当问题等。漏水预防产品漏水涉及到材料应用、配件装配等生产工艺问题,厂家在产品原材料采购应该严格控制,挑选优质的原料供应商,对供应商送过来的材料进行检查,在确保百分百合格的情况下才允许入库。在一线的生产工人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工人将组装方法熟记于心,避免漏接、螺帽没拧紧等情况的发生,对已经安装完成的产品进行试压测试,确保产品不会发生漏气等情况。在一个注重细节的公司其产品质量无容置疑。 要完全防止家用净水器漏水可能有难度,为避免漏水情况发生严重后果,可以选用家用净水器漏水保护器 温馨提醒:消费者在长不使用家用净水器时,请关闭家用家用净水器进水阀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净水器市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市面上的产品林林总总,一眼看去似乎差异不大,但是实际使用起来,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挑选净水器的过程当中,我建议朋友们应当有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要求把水过滤一遍就行。毕竟“能用”跟“好用”,还是不同的。具体差异在以下几点格外突出。
一、早上头杯水是否可靠 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影响饮水健康的要点。 目前市面上过滤级别最高的是RO反渗透净水器,可有些机型安装好之后,负责任的师傅还是会嘱咐一句,早上第一杯水不要喝,最好开机放两分钟。 这不是师傅在故弄玄虚,而是早上第一杯水,的确有可能杂质含量比较高,对健康不利。 这事儿得从反渗透净水器的原理说起。
反渗透净水器,靠的是RO反渗透膜(后面简称为RO膜)来过滤水中杂质。因为浓水端的浓度更高,正常情况下,杂质是从浓度高的一端,往浓度低的一端渗透。所以平常压力的自来水是无法使穿过RO膜的,需要靠增压泵增压,才能使纯水透过RO膜,,杂质留在浓水端,实现“反渗透”。这也是“反渗透”净水器名称的由来。
而反渗透净水器停止工作时,增压泵也停止了工作。此时虽然进水系统关闭,但RO膜膜壳内还留有浓水和纯水未被排出。在没有增压泵施加外加压力的情况下,就会重新出现渗透压差,产生双向渗透,即纯水向浓水侧渗透,浓水向纯水侧渗透。 如间隔较长时间未再次净水,浓水中的杂质会因为渗透作用,少量进入已过滤的纯水部分,造成水中杂质含量再次回升。 双向渗透时间越长,膜内纯水的杂质含量就越高,直到两侧的浓度接近时,才达到平衡。这时候两侧水质的浓度就几乎不变了,如此一来,这样早上起来的第一杯纯水,也往往并不纯净,需要开机放一两分钟水,才能恢复水质。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有三种方案: 一是按照师傅所说,早上起来头杯水不要喝,开机放掉滤芯到水龙头之间的水,也就是被渗透后的纯水放出。 二是选用有桶机型,这样渗透后的水会被储水桶里的大量纯水稀释,降低杂质浓度,虽然说数值降低了,但钙钠镁等物质还是被喝到肚子里了。 第三种则是现在部分高端净水器采用的一种叫做零存水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零存水技术也叫作纯水回流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头杯水”的问题。带有这种技术的净水器在工作完毕后,会自动延长一小段制纯水的时间,让纯水冲洗并中和RO膜过滤前的原水,这样可以使膜前膜后都是纯水,从而避免因长时间渗透而导致晨起第一杯水不纯净的问题。
如果没有使用经验,很容易被忽略这一点。甚至很多使用净水器很长时间的朋友,也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自以为喝的水都是净化后的纯水,实际上比没过滤之前的还“有内容”。 二、纯水流速是否符合家用需求 很多净水器都会标注自己是600G、800G的“大通量”机型,出水速度快。有的产品描述里会说“只要十秒钟就能接满一杯水”。
顺便科普一下: “只要十秒钟就能接满一杯水”这种描述是非常含糊的,什么叫十秒一杯水?如果这个杯是小白酒杯,容量只有只有50ml,10秒一杯水,还有意义吗? 多少G的通量,直接可以决定出水速度具体是多少,是可以计算的。
同步一个概念,这里的G是加仑的缩写,代表着净水器24小时出水的水量,1G≈3.785L。 如果是600G,一天制水2271L,每分钟制水就是1.577L,500ml杯子接满其实得20秒,再想想那些所谓“十秒一杯水”的杯子得多小。
但其实,家庭用水,经常要接一大锅水煮汤煮面煮汤,当然是越快越好。那种所谓“十秒钟一杯水”,根本就是扯淡。一杯250ml要十秒钟,一锅2500ml就要快两分钟。真掐着表站一边干等两分钟,还是很有点着急的。 现在真正大通量的净水器,至少要1000G打底,比如352新出的1200G净水器,可以干到3秒钟一杯水,那才叫澎湃。 三、滤芯使用情况是否明晰可控 早两年的净水器,是不方便判断什么时候该换滤芯的。有时候觉得水流小的不行了,才想起来滤芯没换。等把滤芯抽出来,发现PP棉已经成了酱油色,不知道喝了多久品质莫测的水了。所以现在的机器,最好是能监控滤芯使用情况,用起来心里更有数。如果能有智能屏即时显示水质,用起来会更省心放心。
以上几点,属于选择净水器的进阶攻略,家里有过净水器的应该更懂我的意思,基础功能大家都做得差不多,我也懒得介绍。 净水器,只是管用的话日常会挺闹心,真想安心省心,还得好用才行。
而我以前就觉得买东西买“基础款”就行了,但实际使用上不是遇到这问题,就是那个需求不满足。 之前用的净水器就为头杯水问题还有通量太小了发愁,后面才注意到352的新款S130针对我比较在意的这几个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方案,纠结了很久才剁手买回来试试,
“头杯水”没了! S130采用了刚才提到的零存水技术。关机后会再工作一小段时间,使用纯水冲洗RO膜,,使RO膜前后都是纯水。这样一来杜绝了关机后的渗透问题,大大降低了清晨第一杯水的杂质含量。随时开机,都不用担心水质问题。 实际上,净水器后端的管路依旧存在滋生细菌的可能。为了彻底杀灭细菌,S130的水龙头中内置了一个UV-C杀菌灯,能够对流经水龙头的水再次进行细菌杀灭。进一步降低水质安全的风险。 大通量用着真香!352 S130反渗透净水器,是一台1200G的巨量水速净水器。所谓1200G指的是24小时可以出纯水1200加仑。折算一下,每分钟可以出水3L以上, 3秒就能接满一杯水。视频里这一大杯400多ml,也只需要5秒钟。就算是接2000ml的水煮汤,也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应该说这个速度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家庭烹饪需求了。 如果不需要1200G,也可以去天猫买1000G的S106,只是通量差别。 除了大通量的滤芯,它还内置了智能辅热功能。 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温度每下降5°C,冬季净水流量衰减约17%。在夏天不明显,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就够呛。 352的智能辅热只要温度低于20度就会开启,保证净水器还能有正常的出水速度。
顶级陶氏膜,用着还便宜 352 S130的RO滤芯使用了了业界公认口碑最好的美国陶氏RO膜。这种RO膜净水量大,净水效果好,衰减率低,再配合352的RO膜冲洗技术,能进一步提升RO滤芯使用寿命,做到三年一换,不用经常考虑更换耗材。 在整体设计上,S130的复合滤芯中还使用了新型的PP折纸初滤替代传统的PP棉棒作为第一道过滤。这种设计过滤精度更稳定,寿命是同等外径PP棉的3倍以上。按照每天净水8L计算,复合滤芯可以使用1.5年才需要更换。
换滤芯时,只需要自购滤芯,打开侧面板轻轻动手一拧一拉,就能完成。不需再付高昂的售后费用请师傅上门。 还有些小惊喜 实际使用中,净水效果会受到工作压力、温度、原水TDS、纯废比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获得更稳定高效的净水质量,352净水器会根据环境温度和当地水质的区别,由智能算法灵活的调节净水器工况,保持最高效的净水状态。 这其中包括动态调整纯废比、动态调整水泵功率,还包括了水温补偿技术——在水温低于20℃的时候,打开智能辅热,提升进水温度, 避免温度过低降低净水流量。
为了更直接的显示实时净水状态,S130还采用了智能显示龙头,打开水龙头的同时就可以看到水质状况,净水器有没有卖力干活,一目了然。 除了水龙头上的显示,使用手机APP也可随时查看滤芯使用寿命,显示用水动态,所有的使用情况都可以心里有数。 当然规避“头杯水”问题,同时加快净水速度,还有其他选择。 比如选用带桶机型也可以,改善这两个问题。比如沁园的 RU-185j,就是一个挺不错的选择。 这款净水器在RO膜后端带有一个储水桶,可以存放6升经过过滤的纯水。 而且这种带桶机型,采用了“闲时净水,忙时用水”的策略,避开了RO膜净水速度的限制。开机用水的时候,使用的是桶里囤积的纯水,所以流速比边净化边使用的无桶机型要快。也是一种低成本实现“大通量”“高水质”的方式。
而且这款机器还有一个很实用的设计,双水路分流。可以轻松切换生活水和饮用水两种模式。毕竟,用经过反渗透的纯水洗菜还是太浪费了,而用自来水洗水果又有些不放心。 沁园 RU-185j提供了双出水的功能。用经过复合滤芯和超滤过滤,去除了余氯和各种悬浮杂质的“矿物质水”来清洗蔬菜水果,更卫生,不会受到余氯等杂质的影响,也比用纯水洗菜要经济实惠。 但是,但是, 有桶机也有它自己的先天不足, 除了硕大的水桶非常占地方,橱柜小一点的还不一定好安放。 而且有桶机只是把渗过RO膜的钠镁钙等离子,用那一桶水给“平均”了,这并不等于这些提高TDS值的东西不存在了。 只是说以前普通无桶机的“头杯水”问题,被转化为“头桶水”了,以前一杯水就消化掉,现在得一桶水。
最后,如果你对净水器“头杯水”、出水速度慢、冬季出水速度更是小的可怜等问题比较在意,那352 S130净水器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用直饮净水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