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铁桶手机卡附近可以补卡的移动营业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网”(ID:newsxinhua),原文首发于2021年1月31日,原标题为《“你们看看谁家厕所这么装,把坐便器装在灶台正对面!”》。
  为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如厕条件,沈阳市于2016年到2020年间投入上亿元财政资金。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沈阳农村调查发现,部分地方的改造厕所存在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等多方面问题,近5年来,有一批改造厕所被村民用作堆放杂物等或彻底弃用,造成资源浪费。  1  这里的“尬厕”真愁人:  八旬村民在-20℃户外用铁桶如厕  “到晚上实在太冷,就只能在屋里‘方便’,再出来倒。”村民说。
  寒冬的沈阳,气温已跌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记者在沈阳市辽中区下万子村一户农家看到,西墙外放着一个垫着毛巾的铁桶,居住在此的一对年逾八旬的村民就用这个铁桶“方便”。  厕所前堆满了木板、秸秆等杂物,年逾八旬的村民用前面的铁桶“方便”。(新华社记者于也童 摄)
  而就在铁桶后面,记者看到一座白墙皮、蓝顶、约如电话亭大小的小房子,门口堆满了木板、秸秆等杂物。村民告诉记者,这是2018年当地为他家改建的厕所,可根本就没法用。“气温一低就结冰堵塞,咱也不能每次上厕所还都烧上热水先冲一遍。”  记者在沈阳市于洪区、辽中区走访了多座村庄,发现改造厕所“没法用”并非个案。
  “你们看看谁家厕所这么装,把坐便器装在灶台正对面。”辽中区六间房镇长岗子村一位大娘气呼呼地拉着记者走进厨房,记者看到,马桶正对灶台,没有进行任何遮挡。还有村民告诉记者:“改建厕所却没有上下水,完事我还得自己舀水冲,这不没事找事吗?”  马桶不但正对灶台、没有任何遮挡,还没有上下水。(新华社记者于也童 摄)  还有村民反映,找专人来抽清集便塑料桶也是一笔开销。“抽一次200元,要是用的勤,一年费用不少,没人爱花这钱。”
  “这就是劳民伤财,俺村几乎没人用,冬天放杂物,夏天接上水龙头当淋浴。”在于洪区光辉街道三台村,一位大娘向记者展示,她家的改建厕所里堆满了各类冬储菜。
  记者调查发现,除极少数村民家表示在夏天偶尔会用上改造厕所外,大部分村民都只将其用做储藏室,还有人私自把厕所基坑内的塑料桶挖出来当废品换钱。  2  这里的“尬厕”真气人:  浪费很大还涉多种不正之风  记者发现,一批农村改造厕所被弃用,造成了可观的财政资金等资源浪费问题,其背后则存在多类不正之风。  早已被废弃的房屋院内,崭新的改建厕所特别显眼。(新华社记者于也童 摄)
  厕所改造建设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记者在沈阳市于洪区平罗街道三家子村发现,几户早已被废弃的房屋院内,崭新的改建厕所特别显眼。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户人家已搬走10年了,当时按户装厕所,不管有没有人住都得装。”
  还有些地方,部分村民既没有拆除应该拆除的旱厕,又反复参与改建,相关工作人员也并未核对情况,导致不少村民一家有三个厕所。
  一些地方改建厕所方案严重脱离村民实际需要。记者了解到,2016年、2017年,有关部门将室内外农厕改建的补贴标准均定为2800元。于是,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的室外厕所成了基层改建的首选。但村民普遍反映,这些室外厕所没有考虑北方冬季寒冷、管道冰冻堵塞的实际情况。2019年以后,厕改方案改为以室内厕所为主,但又缺乏提供定期清理粪污等服务保障安排,造成村民生活不便。
  部分厕改工程中存腐败隐患。2019年至今,沈阳农村厕改政府补贴标准为每座室内厕所4500元、室外厕所3500元。但不少村民反映,村里通知室内厕改补贴仅为1500元且这钱也有人没领到。“当时说是政府免费给挖坑,放个塑料桶,每家给补1500元用来买马桶自己装,但我们目前并没收到钱。”沈阳市于洪区平罗街道青堆子村一位村民说。  改建厕所里堆满了各类杂物,成了村民的储藏室。(新华社记者于也童 摄)  3  根治“尬厕”  要靠科学决策、依法行政
  厕所革命成效与乡村振兴进程息息相关。专家表示,沈阳部分农村地区厕改进程中又见“尬厕”这一问题涉及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等多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记者了解到,农村改造厕所弃用率高、存在腐败隐患等问题,当地有关部门此前已有所察觉,并在2019年到2020年期间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出现了“正对灶台建马桶”“补贴上下不统一”“支付慢”等新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洪雷表示,沈阳“尬厕”反映出中央关于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法规政策在当地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厕改作为一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因未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要求进行决策导致决策质量存在严重缺陷或者发生腐败等违法违纪的情况,应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其实农村厕所改造是否实用,当地工作人员去农民家一目了然”,李洪雷认为,相关工作负责人应更重视入户检查,避免纸上谈兵,切实增强农民获得感。
  参与厕改工作的部分工作人员建议:气候寒冷、缺少上下水、粪便清理难是东北地区农村厕改的三大难点。因此,对居住条件允许的农民应以室内改造为主;缺水或用水不方便的地区推广水冲式厕所,必须先考虑解决农户的用水问题;应以村为单位统一提供抽掏服务,降低农民使用成本。  【最新消息】
  新华社“新华调查”栏目1月27日播发稿件《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沈阳部分农村厕改问题调查》,报道沈阳部分地方农村厕所改造存在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等多方面问题,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目前,沈阳已针对推进农村改厕问题整改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要求对农村厕所进行全面彻底排查,并针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工作设计上的短板和缺陷,制定整改方案,要把工作做到群众满意为止。  农村改厕既有严寒地区改厕模式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既有改厕质量问题,也有使用习惯以及后续运维服务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据悉,沈阳将在前期排查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排查工作方案,下发排查工作模板,逐户排查,一户一档,明确排查整改工作时限,从排查问题到整改落实形成闭环管理。此外,沈阳市纪委监委将对整个过程实施严格监督,对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严肃问责,让“厕所革命”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便民的民心工程、满意工程。[责任编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附近可以补卡的移动营业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