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0列传 子女列传

三国志10女武将列传_游戏_腾讯网
您所在的位置: &
天气:  
三国志10女武将列传 
日14:27  
  夏侯氏
  生卒不详
  夏侯令女,曹爽从弟文叔之妻。早寡而无子,其父欲改嫁之,女截耳自誓。及爽被诛,其父复将嫁之,女又断去其鼻以明志,泣曰:“吾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时,尚欲保终;况今灭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之行,吾岂为乎!”司马懿闻而贤之,允其乞子自养。
  辛宪英
  191—&#年
  辛毗之女,辛敞之姊,羊耽(羊祜之叔)妻。有大识,时司马懿谋曹爽,言爽必败。爽司马鲁芝邀敞行,敞不决,宪英对曰:“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执鞭而弃其事,不祥莫大焉。”敞从其言,不失大义。
  王氏
  生卒不详
  冀城校尉赵昂妻。其夫赵昂与姜叙、杨阜谋破马超,因其子赵月随马超为裨将,归问其妻。王氏厉声曰:“雪君父之大耻,虽丧身亦不惜,何况一子乎!君若顾子而不行,吾当先死矣!”后马超破,果死其子。
  徐氏
  生卒不详
  孙权弟孙翊妻。美而慧,善卜《易》。翊部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杀翊,妫览复谋徐氏。徐氏伪许之,诱二贼于自宅,密使翊心腹旧将孙高、傅婴除之。人赞曰:“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李氏
  ?~263
  蜀江油守将马邈妻。邈不以国事为重,欲待魏兵来而降之,李氏大怒,唾邈面曰:“汝为男子,先怀不忠不义之心,枉受国家爵禄,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耶!”邈羞惭无语。及邈降,自缢身死。
  郭贵妃
  生卒不详
  曹丕妻。安平广宗人郭永之女,甚有颜色;其父尝曰:“吾女乃女中之王也。”故号为女王。自丕纳为贵妃,因甄夫人失宠,郭贵妃欲谋为后,与幸臣张韬议。时丕有疾,韬乃诈称于甄夫人宫中掘得桐木偶人,上书天子年月日时,为魇镇之事。丕大怒,遂将甄夫人赐死,立郭贵妃为后。
  蔡夫人
  ?~207
  刘表妻,蔡瑁之妹,生子刘琮。刘表亡,立子刘琮,复降曹,与琮同为曹操所杀。
  卞氏
  生卒不详
  瑯琊开阳人﹐本出身舞伎,后为曹操妾,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嗔不易容﹐乐而有节,贤德知礼,不尚奢华。建安二十四年,操拜为魏王后。
  杜氏
  生卒不详
  秦宜禄妻。绝色。曹刘合攻吕布于下邳,布属秦宜禄求于袁术,留杜氏下邳。关羽数请操以杜氏,及城破,曹见之,乃自纳。生子秦朗,操以为养子,拜魏前将军。
flash小游戏
劲 爆 推 荐
最 新 专 题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国志10怎么根据自动列传评价孩子是否是天才?
三国志10怎么根据自动列传评价孩子是否是天才?
听说自动列传最后几句显示是否是天才,怎么看?
  自动列传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能力,主要是说的列传最后句,前面说的都是父母,生日之类的。超级天才的评语:会沉着地分析现况,并随机应变(80%以上不会是菜鸟,五围九十或以上);一般天才的评语:不失其冷静之心其他的评语像什么紧急关头会艺高胆大之类的话,95%是向着父母的属性,也就是说你自己和老婆的属性综合在孩子身上(当然除父母是天才外),也就是说,这样的评语没多大意义,L吧!其二: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但很费时,就是回家问老婆。  以上的不太准下面的还行  这里我也把老婆的话大概作个分析:  统率=良将武力=猛将智力=智者政治=才士魅力=德人  以上均为初期天才的信息  无资质:能力在20-30左右  普通:能力在30-55左右  有所心得:能力在55-80左右  以上为80以下老婆给的评语,如果初期老婆是这样给的,那我要深表遗憾了,L吧!(不用怕L费时,其实养那么多菜鸟孩子已经远远超过了L的时间,我L二十次出了个天才,第一个为五围九十以上,第二个五围95以上)。  现为80-90间孩子的数值:  统率=虎臣武力=刚之者智力=俊杰政治=贤人魅力=世之美士  (魅力不知对了没有,记得好象是吧,忘了抱歉~这些评语其实已经要到孩子中期才能见到了,呵呵,如果是天才,你会见到的)  现为90以上孩子的数值:  统率=万人之敌(孙子转世)武力=一骑千人(天下无双)智力=一世之奇才政治=(忘了)魅力=一世之美玉  (这已经是后期的评语了,有了五围如此评语的孩子,何愁天下不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三国系列游戏领域专家三国志10mod的历史模式能维持多久,几年以后事态发展将不受历史控制,滑出轨道?
热门搜索:
出售功夫派猴子打伏魔塔网通猴子 要的加q私聊 我可以载图 最少600QB
热门搜索:
&中华三国志空城计&中怎么占领空城?
查看: 256|回复: 0
『中华三国志&稳定版&』v.19a ()
11:21:57 上传
下载附件 (110.84 KB)
http://game.ali213.net/forum.php ... 674&fromuid=2094712
http://game.ali213.net/forum.php ... 214&fromuid=2094712
下载(v.19a,覆盖v19): /share/link?shareid=&uk=
下载(v.19a完整版):
免安装绿色版: /share/link?shareid=&uk=
自动安装版:/share/link?shareid=&uk=
(另,如WINRAR不能解压。请改用7zip解压 ﹣ 题外话,免费的7Z较收费WINRAR好得多多声。。。)
v.19 地图,司马军与曹军正酣战中。(注:有生成虚拟子女)
13:48:21 上传
下载附件 (1.77 MB)
13:56:27 上传
下载附件 (1.9 MB)
13:56:39 上传
下载附件 (1.46 MB)
http://game.ali213.net/forum.php ... 674&fromuid=2094712
http://game.ali213.net/forum.php ... 214&fromuid=2094712
下载(v.19a,覆盖v19): /share/link?shareid=&uk=
下载(v.19a完整版):
免安装绿色版: /share/link?shareid=&uk=
自动安装版:/share/link?shareid=&uk=
(另,如WINRAR不能解压。请改用7zip解压 ﹣ 题外话,免费的7Z较收费WINRAR好得多多声。。。)
// 已命名修改版v.19a
修正更改游戏难度时没调整实质参数
修正单挑不战死选项启用后仍有战死情况
修正军团方针下的攻占城池目标,会在重编军团时会消失
修正武将列表中,实质人物列表阔度不断减少(回退人物比较多时选择框过长的修正)
// 已命名修改版v.19
- 游戏本体
新增单挑演示,单挑可能会战死(可设置)或被俘 by breamask,整合by k
更新地图 by caibao2009
新增190, 194, 197, 200, 207, 251年剧本 by 酷热7、o哀之咏叹调o、髀里肉生o0
新增各式特种兵种的剧本 by phllylover
更新三12头像、城池图片 by 酷热7
大幅优化程序,游戏更快更稳定
城池可扩建,由一格城扩至五格及十三格城*
新增战斗女声
改进兵粮的显示*
小地图上显示军队*
称号如只限兵种,则优先使用该兵种,如白耳兵统领会优先使用白耳兵,步将会优先使用步兵
AI不再没收宝物
限制巨型扩建为一次
游戏起始两年不遇天灾
减少赈灾时消耗的资源*
增加使用加号键和减号键缩放地图*
武将列表显示部队武将是否在城
武将列表显示新增副将战斗力,调整战斗力算法,身价不计算宝物
武将出生时没有称号(如年龄影响能力为开启)
调整设置画面
新增自动存档间距设置
不再读取环境设置,读存档时必会采用在游戏开始画面设置的环境设置(如单挑演示、播放音乐等)
不许读档设置改为不许存读档,只许自动存档
- 游戏修正
修复遭受攻击时反复提示的BUG*
修正人物比较多时选择框过长的BUG*
修复左侧建筑列表栏在建筑之上时弹出菜单*
修正对话框在某些情况下会消失,导致假死现象
修正人物列表中,不能依有没有技能选目排序
修正计略增疲累度对我方有效
- 游戏修改
修正剧本修改器的武将能力受年龄/疲劳度影响
调整头像资料夹格式,预设头像放在Default中,玩家头像可放在Player中
游戏音乐改用mp3格式
67XX系影响只影响敌主将/自己
有*的是 by k
额外剧本,额外宝物的剧本: /share/link?shareid=&uk= (by asmz2002、酷热7、o哀之咏叹调o、髀里肉生o0 )
额外功能: /share/link?shareid=&uk= (如城池被攻击时降内政、同城配偶有机率生子、自动说服无势力俘虏、各项AI资源强化等等)
旧地图: /share/link?shareid=&uk=
旧版低解像度地图: /share/link?shareid=&uk= (by 剑无54)
(解压后可放在MOD资料夹中,并使用JSGME.exe启用)
游戏说明及修改教程电子书:/share/link?shareid=&uk= (by 人骚骚兮夜无眠)
剧本生成器v3.4: /share/link?shareid=&uk=
- 调整生成影响编号,避免与v.19的影响出现冲突
- 生成影响、称号时放在剧本中,不再更改CommonData
原作者clip_on原帖: http://game.ali213.net/thread--1.html
使用绿色版时注意以下面的步骤安装:
新玩家按以下步骤:
安装游戏目录下 Redist 文件夹里的 DotNet Fx 3.5,如果不能:
下载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
下载地址:/downloa ... d-9ab0d7
WIN7系统:
在控制面板---程序----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里,把Microsoft.NET framework 3.5.1前面的勾打上。
2.安装游戏目录下 Redist 文件夹里的 XNA FX Redist
3.把Font文件夹下的字体文件复制到系统文件夹C:\WINDOWS\Fonts下。
4.开始玩游戏。
源码(最新开发版): /luiges90/ZhongHuaSanGuoZhi/tree/master (如欲参与开发可以直接fork那里的代码再开发,不必要问我的了。完成后开pull request吧。)
// 已命名修改版v.18d
修正水上部队不能占领陆上港口
修正事件不可重覆设置无效
修正207剧本中刘备都城设置错误
// 已命名修改版v.18c
修正生下虚拟子女时有可能会跳出
修正不能研究楼船
修正攻城时,部队视野范围内有敌军建筑时自行撤退
修正覆盖存档时,没有覆盖设定。留意如果储存与读取在同一位置,则不会覆盖,以加快存档进度
// 已命名修改版v.18b
修正存档、读档有可能会跳出
修正剧本编辑器读剧本可能会跳出
修正忠诚可能会少于0
修正不能委任工作
修正侦查、伏兵、点火不能使用
修正部分指令的说明文
修正灾难相关影响导致灾难完全失效
// 已命名修改版v.18a
修正有时候不能存档
修正游戏开始时部分势力技巧无效
改用旧界面
调整征兵AI
修正不能委任工作
// 已命名修改版v.18
- 游戏修正
建筑影响对开局时移动中武将有效
子女绝对忠诚选项不再影响夺城回来的子女
修正剧本中各建筑的连接错误
修正火矢使出后火攻效果仍存在
武将身价不受疲累度影响
运输队不应回城增援
修正部分势力技巧无效
武将回城后立即工作
修正子女性格可能为未知
修正献帝头像
- 游戏本体
改进界面图片及字型 by caibao2009
代码优化,游戏速度较以前更快 by 最爱艾氏兄弟
调整工作AI by 最爱艾氏兄弟
大幅改动兵种,新兵模 by 酷热7
增加各影响名称 by asmz2002
大幅修改部队伤害的计算,随攻防相差增加而减少,强力部队不再无敌
增加资料详细度设置,范围1-9,如果不想在武将、建筑等列表显示太多资料,可以调低,也会增加难度
部队如在城旁,点入城时立即入城
建筑详细资料中设施及粮道日耗钱改为月耗钱
武将列表显示该武将是否以编作副将
武将列表中有部队带领一栏不再包括运输兵
增加部队待命指令,不移动不攻击
玩家部队没目标时自动回城
部队指令位置调整
人物列表显示医治技能
固定妃子维持费
只限在野武将在空白城起义
调整后宫、征兵设施AI
修改部队爆发(变红、变录)条件,勇猛度愈高、冷静度愈高、爆发率高
AI工作时考虑资金粮草是否充足
增加年龄影响能力选项
储存游戏时储存游戏设置及剧本设置,读档时将不受再改动的设置影响
- 游戏修改
修正67xx系影响计算错误
修正计略系影响零兵时不被消灭
修正影响系统的错误
所有建筑容许使用5/13格图
计略影响系不要对己方有效
加入技能、特技、称号习得成功率
增加游戏开始、结束的条件
事件武将(编号)可在任何地方令事件触发
剧本可设置CommonData数据如建筑类型等,只用于该剧本
支援存档加密,详细可见剧本资料夹中的README
// 已命名修改版v.17c
修正部队能瞬间转移
修正AI兴建设施无视条件
// 已命名修改版v.17b
修正AI出兵时可能会跳出
减少忠诚下降幅度
加入一城搏天下剧本原型
// 已命名修改版v.17a
部队入城时如有城池在旁,立即入城
修正剧本一开始时等候良久才到下一回
AI工作时考虑耐久、资金/粮草/人口增长情况
修正编队疲累队可能会少于0
调整进贡AI,更勤于进贡
AI把军团更细分
AI准备攻城时如中间有其他城池,会先攻击该城
AI策略考虑额外被捕率,间谍不再被捕
修正部分影响错误
// 已命名修改版v.17
- 错误修正
不容许AI花超过20秒在每城出兵,避免游戏后期部队过多时因AI花过多时间出兵而导致假死。可在游戏中设置时限。
修正军团“军备输送”方针AI,军团运输兵力后其武将会自动回城
修正国士之风及与势力技术有关的影响
AI撤出物资时,不要向已满的城池输送
修正部队没有目标时没有自动攻城,及会移动以攻击目标
修正重新任命武将补充部队时,不会自动撤销之前任命的武将
修正武将移动时,补充工作没有重设
修正城中部队士气有可能过百
修正疲累度可少于0
修正读档后城池没钱时,城池扩建设施失效
修正AI纳妃时不考虑资金
修正连环计使用鼓舞时对敌军有效
AI自动搜索时只考虑忠诚、疲累度零的武将
修正部队抵达己方城池时不入城
其他跳出错误的修正
其他跳出错误的修正 by majorcheng
- 介面调整
附上通用MOD启用器(JSG Generic Mod Enabler, JSGME.exe),玩家下载游戏MOD后可放在MODS资料夹中,并使用该启用器启用或停用
运输队到达目的地时可选择是否回城
安装版现会在开始功能表中设置各程序(如剧本编辑器)的捷径
在工作时可看见更多相关资料
加入武将列表中的技能显示
更改技能名称,四个善攻/善守改为步/弩/骑/水攻/守。
游戏跳出时会生成一个错误的LOG,玩家如发现游戏跳出,可把该LOG档案附上存档上传,以便制作组修正。 by YPZhou
可用方向键移动画面 by YPZhou
- 游戏本体
地图改用300x300高清地图 by caibao2009,旧地图可另外下载
调整后官所需的资金损耗,与妃子数相关
兵力伤害只对主将计算、计略成功失败只对智力最高者计算
大幅减少主动放俘虏增加外交度
调整武将能力的计算方法
调整爆发机率
年龄有效时,年龄低时能力也低
调整势力技巧AI
新增一些条件及影响
修改忠诚度每日降低判断 by majorcheng
AI工作方针调整 by majorcheng
// 已命名修改版v.16
- 错误修正
修正船无法进入及占领陆地的建筑,如部分港口
修正全建筑显示收入的排序
修正剧本编辑器有时候不能增加技能
修正剧本编辑器多次加入经验五维
修正自动录用/褒奖的说明文
修正后宫图片只会显示第一张资料夹中的图片
各项优化/修正(建议 by 最爱艾氏兄弟)
调整武将及资源调动AI
减少AI拆除再建的情况
- 游戏本体
大幅加快存档速度
增加酷热7制作的地图及剧本
新增编队、武将疲累度,在城外出征时疲累度增加,在城内时减少,疲累度高时武将及编队能力下降。可在选项中设置增减量
新增外交中的包围圈、停战 by majorcheng
电脑解盟显示 by majorcheng
修改忠诚判断,忠诚超过110的话忠诚不会下降 by majorcheng
目标部队被击破后,部队会自行寻找没反击目标或进行攻城
调整武将综合能力及战斗力的计算方法,加强称号对综合能力及战斗力的影响
调整称号等级
处斩武将降名声
降低水军战力
势力显示增加计算官职的城池数
一个城池内可有多个武将同时逃脱
(更旧的版本更新可见 /luiges90/Zhon ... elease/WhatsNew.txt )
Powered by三国志10怎样占领空城_百度知道
三国志10怎样占领空城
大哥,出征的对象不能选空城?
说是空城,但是也是有人民的,所以你要派部队去打另外,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派间谍术高的人去扇动和说服,游戏刚一开始有这方面的介绍,如果比较能辩,可以不用废一分钱就能占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9条回答
选择出征,到了空城会有战斗,但你是不能的操控,几天后就会有结果了。只要你的兵力不是少地可怜,一般都能占领的。然后就能为新的都市调动武将、设置太守什么的了。
选择出征,到了空城会有战斗,但你是不能的操控,几天后就会有结果了。只要你的兵力不是少地可怜,一般都能占领的。然后就能为新的都市调动武将、设置太守什么的了。
出征当然可以 如果你是浪人可以起义 不过空城很好占的
空城不能离你太远,中间不能有别的势力阻隔,要一个个打
出征就是了
出征就是了
让手下去打
三国志10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羽冒进,刘备默许,才导致隆中对的最终变形的。总的来说诸葛亮对时局走势的判断非常之准确,怎么能说注定不成功呢?&br&&br&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关羽的军力在水淹七军后被三方都估计过高,承担了与实力不匹配的压力,最终一下子溃败。而这个溃败就算朝中有人预见,也无法进言,但这是政治问题,与隆中对本身的对错无关。
关羽冒进,刘备默许,才导致隆中对的最终变形的。总的来说诸葛亮对时局走势的判断非常之准确,怎么能说注定不成功呢?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关羽的军力在水淹七军后被三方都估计过高,承担了与实力不匹配的压力,最终一下子溃败。而这个溃败就算朝中有人预见,…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名曰赤兔”。而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有关于“兔头马”的品相的描述,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兔头、半兔头的马,特征是鼻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头。“飞兔”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离俗》中,“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意思是,这种马跑起来像兔在飞,所以得名。“古”总不外夏、商、周三代,而根据夏代出土的飞兔纹残陶器推测,飞兔的传说可能早在夏代就已经出现。又传说,西周时期,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三万里,堪称“飞兔神马”。&br&&br&而从赤兔马的颜色看,当是枣骝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色。这种颜色正是现在中亚一带草原马的典型毛色。从赤兔马的毛色与头相看,这是中亚一带,也就是古代所说的西域地区所产的马。西域36国从汉武帝刘彻时起属于汉朝。婼羌、楼兰(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今乌恰县)、莎车、疏勒、尉头、姑墨(今阿克苏县)、温宿(今乌什县)、龟兹(今库车县)、尉犁、危须、焉耆、姑师(车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三十六国中,西汉时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统称为西域。这是广义的西域。 狭义的西域,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 和葱岭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地区。&br&&br&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汉武帝时期从大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武帝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br&&br&由上推论,西域汗血宝马(今考据为土库曼斯坦产)通过官方正式引入并且大规模饲养是在汉武帝时期。而由《吕氏春秋》以及现今学者对马相的考察可判断,西域马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为各国所知。&br&故伊犁马、山丹马甚至汗血宝马在三国时期的存在并非讹传而是实有。&br&山丹马驮力:1982年测定平均驮重101.7千克,在海拔米山路坡路,爬山涉水,历时5天,行程200千米,平均每天行走40千米。速力:秒,秒,秒7,秒8。&br&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br&伊犁马力速兼备,其工作能力可以三河马媲美。骑乘速力:1000米为1分13.6秒,1600米为2分8.7秒,3200米为4分25.3秒,50公里为1小时42分31秒。显然与山丹马有一定的差距。&br&&br&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据言,一般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br&&br&若论急限速度200公里,以众知友的算法来看,七天也就跑1400公里,还不算马的耐力能否连续7天连续奔驰,就以汗血马的记录,84才跑完4300公里,遑论三国末期的魏国官方能有多少匹价超等金的汗血宝马,显然史料记载过于夸张。&br&&br&但众位忘了古代有驿站的存在。&br&&br&驿站是国家出现以后,政府专门为传递公文和军情所设置的通信机构,至今已有4000年历史,其建设和营运费用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出。早期的公文和军情,主要依靠人力步递,故在春秋时期,人们把边境内外传递文书的机构叫做“邮”。邮距为25公里,是一个成年人当天能往返的距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设置的“十里一亭”,是乡以下以维持治安为主体的行政架构,用于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和治安职能,而在交通干线上的“亭”又兼有公文通信功能,被时人称为“邮亭”。这种“邮亭”就是秦代以步行递送的通信机构。&br&&br&&strong&汉初&/strong&“改邮为置”,即改人力步行递送为骑马快递,并规定“三十里一驿”,传递区间由春秋时的25公里扩大为150公里。结合实情约可推知,此处的150公里应为当时官方设定的驿站传递公文通信时一匹马持续奔驰的一般距离,如若不然,秦时就已有十里一亭,这里为何不设100公里或者50公里一驿?&br&&br&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公文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达。&br&&br&《后汉书*和帝》记载:东汉元兴元年,“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此处即可见驿站的威力。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啊!还死者继路!汉时一里约400余米,以伊犁马或者山丹马的速度,十里只需要约8分钟!若有人说也许驿站没有用到这么好的马,这可是皇帝贡品啊,不用好马用神马?况且如果催逼到致死的极致,汉时的蒙古马或者中原马也差不多可以到这个程度吧。&br&&br&史载唐玄宗时期:“妃欲得生荔支,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资治通鉴)。宋人认为,古时称贵妃爱吃的贡荔来自岭南可能是当时人怨恨,故意指说远地,以恶其名。实际上当时的贡荔来自涪州 ,即今重庆东北,距长安约2000里左右。宋人考据的涪州地方志——“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但若以极限的十里一置,五里一候,2000里仅需34小时(这里的2000里是现今计量长度,与十里一置的”里“不同,经换算约34小时,不知道有没有因为粗心算错)。&br&&br&到这里言归正传,问题中作者说“邓艾司马昭和钟会的这几次书信诏书联系,24日洛阳诏书―――成都邓艾收到写回信―――洛阳司马昭回信―――成都邓艾收到再回信分辨、同时钟会密报―――正月初一司马昭收到密报决定出发去长安。等于传信兵在24日~30日这7天之内就有一去一返一去一返总共洛阳和成都之间有四趟路:7天跑完4个3100里!”&br&&br&就以玄宗时期贵妃吃荔枝三日2000里来算,那么7天撑死也就两个3000里。这里想问下提问者,是否可能存在洛阳下诏之前邓艾已经发信上表发兵东吴这个情况,如果存在的话,那么就是3个3000里。而邓与司马、钟与司马之间的信除了诏书,均关乎三国一统以及叛乱,所以我个人认为这里往来的信件应属国家特级机密,传递速度应该是极限速度。这样算来,3个3000里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是4个3000里,当然不排除可能,但这样的话死掉的马和人那可就太多了...额。&br&&br&史载应该有夸大的成分,但我觉得作为一名称职的史官,排除掉个人主观因素以及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历史的记载还是相对来说挺真实客观的,尤其这里无关乎帝王善恶,而是书信来往的时间记载。古时谏官胆大敢直言,好的谏官甚至不怕死,相当有节操的史官也是数不胜数的。”百度百科中——“起居录则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严格把控与记载,早在周已有,那是称为‘内史’。历经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而不衰,皇帝皆无全干预,但这种风气却被李世民打破。至此以后,有唐以来,帝王阅著并非罕见之事,却使得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br&文中大部分关于马的数据来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名曰赤兔”。而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有关于“兔头马”的品相的描述,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兔头、半兔头的马,特征是鼻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
开头先引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对吕布的评价&br&&br&&blockquote&评曰: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br&&/blockquote&&br&这里我认为在今天来看这样的评价是恰当的但又有些争议,人和国都是以利益为第一要素来考虑而且不要脸的,但凡事都只看眼前利益真的是太过短视,也太过贪心。&br&&br&不管是后汉书、三国志还是演义,都能看出吕布这个人少谋略没心眼儿,比方说他和袁术结亲这事。&br&&br&&blockquote&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并求迎妇。沛相陈珪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将为国难,於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br&《三国志魏书七》&/blockquote&&br&陈珪设计破坏吕布和袁术的结亲,简直简单到不行,直接说“曹操大腿粗,将军您还是别抱袁术了”。后来儿子陈登又大摇大摆去找曹操商量怎么里应外合害吕布,不光如此顺便还从曹操那儿给自己整来两千石的俸禄,吕布当然很生气说我是指望你去给我跑下来个徐州牧,结果官没下来你自己倒是发财了?并且要砍死对方,陈登不急不忙的说:“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饑则为用,饱则扬去。其言如此。”&br&&br&大意大家都懂,就是说曹公他想要磨一磨你个小妖精,一下子对你太好的话你就不喜欢他了~&br&&br&实际上陈登早就跟曹操合谋好要弄死吕布了,这次陈登出使就是拜托曹操尽快动手的......&br&&br&所以说对喜欢的人千万别玩什么心眼儿,趁着还喜欢的时候能对人家多好就对人家多好,谁知道什么时候俩人就疏远了呢,至少别给自己留......不能再说了我要哭了。&br&&br&扯远了...接着说吕布他居然就这么接受了!觉得可能真是曹操想要吊一吊人家胃口呢~这不是傻是啥= =&br&&br&这还是吕布有生以来难得的一两次“放弃眼前利益去寻找更大的利益”,结果还不如那个见肉就吃的原则呢。&br&&br&这就是吕布被人诟病的原因,节操和野狗一样(杀丁原、杀董卓、背叛刘备、背叛袁术、跪求曹操饶命),计谋差,同时气量也不大,在后汉书中有他贪小便宜并且不肯接受高顺逆耳忠言的情节,位于列传六十五,在此不表。&br&&br&所以说吕布在演义中被塑造成这种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认为史书上记载的吕布可能和现实还是有所不同,他要是那么蠢的话估计也没法成为一方诸侯,毕竟杀丁原刺董卓这些事都不会是简简单单的跑过去手起刀落那么容易。&br&&br&我心目中的吕布,大概是一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武功高超、刚愎自用、英雄气短的一个武将。&br&&br&这和火凤燎原里的形象是接近的,在火凤里就是因为太贪心太急功近利,才让战神陨落在白门楼上。
开头先引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对吕布的评价评曰: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这里我认为在今天来看这样的评价是恰当的但又有些争议,人和国都是以利益为第一要素来考虑而且不要脸的,但凡事都只看眼前利…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谁叫咱们玩个三国游戏还得靠日本大爷出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谁叫咱们玩个三国游戏还得靠日本大爷出呢……
&blockquote&甲 “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就在这个地方。&br&乙 啊,怎么回事儿?&br&甲 他没跟赵云说什么……&br&乙 哦?&br&甲 继续笼络人心。&br&乙 噢。&br&甲 拿着孩子:“小冤家,为你险些丧我一员大将,要你做甚?!”啪——&br&乙 这……&br&甲 把这孩子扔地下了。&br&乙 这一下子孩子就得捧坏了。&br&甲 没摔着。&br&乙 啊?没摔着?&br&甲 嗯。&br&乙 抱起来愣往地下扔能没摔着?&br&甲 咱们要是抱着孩子往地下一扔就摔死了。&br&乙 他这一扔,那孩子也够呛的。&br&甲 刘备摔不着。&br&乙 怎么会摔不着?&br&甲 他跟咱们长的不一样啊。&br&乙 这碍着模样什么事了?&br&甲 龙眉凤目,两耳垂肩。&br&乙 噢。&br&甲 双手过膝。&br&乙 哦。&br&甲 俩手过髁膝盖儿。&br&乙 哦。&br&甲 他胳膊长啊。&br&乙 啊!&br&甲 他拿着,这儿一哈腰,吧唧,搁那儿了!&br&乙 哎哟。&br&甲 这孩子到地下还没转过身儿呢,又回来了。&br&乙 这是怎么个意思呢?&br&甲 就为让赵云看。&br&乙 哎。&br&甲 我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疼,我为了你,你还不给我卖命去吗?&br&乙 对。&br&甲 不是有心把孩子摔死。&br&乙 嗯。&br&甲 真要是那样儿,你干吗摔呢?&br&乙 嗯。&br&甲 攥着腿儿往树上一抡,啪!&br&乙 那还不死?&br&甲 就说他这个人。&br&乙 对,这人是不怎么样。&/blockquote&&br&引自相声《歪批三国》&br&文字版:&a href=&/view/530096.htm?fr=aladdin#2_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歪批三国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
甲 “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就在这个地方。乙 啊,怎么回事儿?甲 他没跟赵云说什么……乙 哦?甲 继续笼络人心。乙 噢。甲 拿着孩子:“小冤家,为你险些丧我一员大将,要你做甚?!”啪——乙 这……甲 把这孩子扔地下了。乙 这一下子孩子就得捧坏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太过偏激。&br&从人们同情弱者角度、忠义角度 带入了蜀国势力角色。&br&而渴望强大和成功的人选择了奸雄,同时也选择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r&吴国相对追求安逸,造福一方百姓的角色。加之富有英雄气概的孙坚、孙策英年早逝,只留下善弄权术的孙权,两边不靠。&br&&br&罗贯中挺狠的。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 都是人家孙坚干的,为了衬托刘关张三人,竟然篡改历史,写孙坚大败。&br&真实的历史可能比不上比小说精彩渲染,但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太过偏激。从人们同情弱者角度、忠义角度 带入了蜀国势力角色。而渴望强大和成功的人选择了奸雄,同时也选择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吴国相对追求安逸,造福一方百姓的角色。加之富有英雄气概的孙坚、孙策英年早逝,只留…
先排除诸葛亮,诸葛亮死时候瞻8岁,况且这8年诸葛丞相一直在忙北伐大业,除了戒子书没看到过诸葛亮怎么教育儿子,为什么会扯上诸葛亮。&br&&br&再补充一句,诸葛乔是过继的,教育的好不好主要还是看诸葛瑾了。&br&&br&不好意思又回来了,说一下曹操和刘备的差距。&br&&br&不同意阿斗很牛逼的论段,他是否有实力还得史实说话,我说汉献帝也很牛,只是生不逢时环境压抑,这没根据。其次,即便他处理某些事时的确明智,但要看,他的比较对象是曹丕。曹丕8岁弓马娴熟,如果要讲曹丕事迹拉开说估计半天也讲不完。&br&&br&差距拉开的原因3点&br&&br&首先,曹操25个儿子,正室所出就5个(算丁夫人扶养的曹昂),刘备有记载的不超过5个,这个差距如何弥补?人家分母大,选择机会多不是吗?曹操如果就生5个儿子,我们就看不到曹冲这种奇才了好么。同样,刘备一直生,或许哪天就对路了出个曹丕那样的。&br&&br&其次,立嗣观念问题,刘禅当世子基本上很早板上钉钉。曹操拖啊拖,他都是魏王了还没有立谁的意思,这说明什么?曹家竞争机制还是不错的。&br&&br&最后,才是最主观教育方式,曹操讲究会文的学武,会武的学文。劈刀令之类的还是有记载的。&br&&br&还是曹操最聪明,你们拼命成长,长好了老夫挑人上人,这是一种更宏观的教育方式。
先排除诸葛亮,诸葛亮死时候瞻8岁,况且这8年诸葛丞相一直在忙北伐大业,除了戒子书没看到过诸葛亮怎么教育儿子,为什么会扯上诸葛亮。再补充一句,诸葛乔是过继的,教育的好不好主要还是看诸葛瑾了。不好意思又回来了,说一下曹操和刘备的差距。不同意阿斗…
这。。。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意义啊;&br&我的观点是,&b&诸葛亮不仅可以比拟管仲、乐毅,更是比管仲、乐毅还要伟大、全面的人杰&/b&。&br&&b&管仲&/b&做的事儿主要有:&br&1)担任&b&齐国国相&/b&,&b&设立学校,明定兵制与基层管理制度,鼓励贸易&/b&,使齐国国富民强(&b&内政能力&/b&);&br&2)&b&推荐人才&/b&,人称其位(&b&眼力&/b&);&br&3)辅佐齐桓公&b&北定山戎,南击楚国&/b&(没打赢)(&b&军事&/b&);&br&4)提出&b&“尊王攘夷”&/b&口号,&b&会盟诸侯&/b&(&b&外交、战略&/b&);&br&5)提出&b&经济思想&/b&,有&b&《管子》&/b&传世(&b&立说&/b&);&br&&b&乐毅&/b&做的事儿主要有:&br&1)担任&b&燕国亚卿&/b&多年(具体政绩不明);&br&2)向燕王提出&b&合纵伐齐&/b&的建议(&b&战略&/b&);&br&3)&b&担任五国联军统帅&/b&,下齐七十二城(&b&军事&/b&);&br&而&b&诸葛亮的事迹有&/b&:&br&1)提出‘&b&天下三分&/b&“的思想,为季汉以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战略方向(&b&战略&/b&);&br&2)担任左将军府长史、汉中王相、季汉丞相,同法正等人&b&共同确定《蜀律》,鼓励发展工商业,&/b&使季汉富强(&b&内政能力&/b&);&br&3)为刘禅留下了&b&蒋琬、费祎、董允、姜维&/b&等人才,保障了自他死后季汉二十年的政治与军事安定(&b&眼光&/b&);&br&4)协助刘备平定益州,&b&率军平定南蛮&/b&,后来北伐之时以几万之军队与魏国的曹真、郭淮、司马懿交手,并&b&在弱势之时一直保持优势&/b&(&b&军事&/b&);&br&5)&b&善巧思&/b&,改革连弩、木牛流马(&b&发明&/b&);&br&6)有&b&诸葛氏集&/b&传世,阐述了诸葛亮的军政思想(&b&立说&/b&);&br&7)在孙刘荆州之争、夷陵之战、孙权称帝时都&b&坚持了孙刘联盟&/b&的方针(&b&外交&/b&);&br&8)有《&b&出师表&/b&》和其他作品传世,是著名的文学家(&b&文学&/b&);&br&综合的来看,&b&管仲和诸葛亮都在内政、军事、战略、外交、立说等等方面都有建树,虽然管仲在外交、立说上更出彩,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能力明显更高于管仲,而诸葛亮在发明、文学方面也有建树;相对于他们二人而言,乐毅明显不够全面&/b&;&br&之所以我认为葛公优于管仲,&b&还是因为葛公那种为了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伟大人格&/b&,相对于担任官职前的二混混管仲(当兵临阵脱逃,做生意多分东西),葛公&b&在人品上&/b&确实要更加优秀;&br&就酱~
这。。。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意义啊;我的观点是,诸葛亮不仅可以比拟管仲、乐毅,更是比管仲、乐毅还要伟大、全面的人杰。管仲做的事儿主要有:1)担任齐国国相,设立学校,明定兵制与基层管理制度,鼓励贸易,使齐国国富民强(内政能力);2)推…
不请自来,这个问题我太想回答了,如有硬伤,请各位不吝指教。&br&&br&&b&诸葛瑾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典型&/b&,无论怎么看都无可挑剔。他德行纯正,可以待继母如生母般供养,也可以在通好刘备时和孔明退无私面,可以在满朝噤声时坚持为虞翻说情,也可以从不触犯逆鳞保得善终;有着“权亦重之,大事咨访”的政治才能,也可以在外独领一军;有着可以看出诸葛恪非保家之子的眼光智识,也散发着让陆逊为之折服、孙权视为骨肉的气量和魅力;不是江东大族,却官居高位誉满朝野;文笔缜密大气,还有着别人无法匹及的特长:脸特长。&br&&br&可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人,光芒却被自己的二弟和儿子所掩盖,甚至连远在曹魏的堂弟诸葛诞,都能折腾出更为轰轰烈烈的事迹。如果按桓温”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的标准来看,那这个如瑾瑜般的男人显然是失败的,在繁星璀璨的三国,恐怕他也只能在”背景帝“这一方面独占鳌头。知道鲁肃与孙权卧谈江东版隆中对的人,恐怕很少知道诸葛瑾与鲁肃并见宾待;知道诸葛亮两次促成孙刘结盟的人,恐怕也很少注意到那边诸葛瑾同样奔走周旋功不可没;陆逊种个菜悠然撤军,诸葛瑾是那个不知所措的背景,诸葛恪在孙权面前各种抖机灵,他老爹居然也能躺枪成为素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看到那个”诸葛瑾之驴“的段子,日后让我无比尊重的子瑜,当时在我脑海中的存在感居然还不如那头被诸葛恪牵回家的牲口...&br&&br&之前我总是会为之遗憾,他的优秀事迹在史料中一抓一大把,却没有夺目的光华。可正因如此,子瑜的一切才显得尤为可贵。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有太多的人拥有为世人异之甚至自己都无法驾驭的才华,我们沉醉于他们的风采,却看不懂他们的内心,有太多的人试图挑战高于自己能力的抱负,我们感动于他们的执着,但如果身处那个时代,却难以抛弃一切与之同行。不是谁都可以如魏武般雄风,昭烈般不屈。但是子瑜却树立了一个普通人可以触到的样本,促使其努力的典范,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根木条决定的,人也是此,也许最长的那根是上限,决定了我们有可能达成什么样的功绩;但最短的那根才是下限,决定了我们命运的结局。过于耀眼的光芒容易让人骄矜,看不到深处的忧患。曹操丧子于宛,关羽败走麦城,曹植屡被迁封,孙权几近绝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诸葛子瑜告诉我们,&b&就算是普通人,没有出奇天赋,但只要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坚韧的心志,也可以通过后天磨砺,不断加长木桶最短的那一条,实现自己的抱负;就算是普通人,没有出奇的天赋,也同样可以不失本心,不负此生&/b&。&br&&br&这是诸葛亮无法带给我的感悟,同时也是诸葛瑾最让我尊重的地方。
不请自来,这个问题我太想回答了,如有硬伤,请各位不吝指教。诸葛瑾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典型,无论怎么看都无可挑剔。他德行纯正,可以待继母如生母般供养,也可以在通好刘备时和孔明退无私面,可以在满朝噤声时坚持为虞翻说情,也可以从不触犯逆鳞保得善…
这个嘴仗不止现在有,早在魏晋时代,孙策袭许这事就已经有了争议。&br&&br&江表传:孙策率军去讨伐陈登那老狐狸哦,军到丹徒的时候,孙策领着骑兵护卫跑出去打猎,碰巧遇见三个人。孙策嗷一嗓子就喊上了:你们什么地干活?对方答曰:我们韩当将军部下的干活。孙策曰:韩当部下我都见过,怎么就特么不认识你们呢!于是张弓便射。对方拉弓还击,射中孙策脸颊。&br&&br&九州春秋:孙策听说曹操那老小子去打柳城了,于是立刻起兵北上,但是这小子过于相信自己的勇武,走到哪都不设防备,于是就被人家嘎嘣溜脆的刺杀了。&br&&br&孙盛:以上这些书都在扯犊子!孙策虽然威名赫赫,占有六郡,但黄祖好死不死卡着他的上游,陈登又极其腹黑的离间他的心腹,而且其境内豪强宗族也并未臣服,这时候孙策哪有时间率军劳师远征去袭击许都?又怎么可能把皇帝迁到吴、越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呢?再说啦,孙策是那种能够审时度势的家伙吗?&br&&br&裴松之:我不能同意楼上的说法。刘表那厮根本就毫无进取兼并之心,就算他在上游,又能拿吴越之地如何?从孙策的举动看,他的目的明显是要先击陈登。但是,这一步棋又并不只是要图谋陈登那么简单哪。那时候吴越之地,祖郎、严白虎这些配角都已伏诛,只剩下些山越野人,有啥好担心的哟。孙策若是真的北伐成功,大权在握,那么淮、泗之间,哪里不能放皇帝呢?又为啥非要把皇帝迁到吴越之地去?另外我要表扬一下那几个许贡的门客,这几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刺客,感恩识遇,舍生忘死,真特么让人佩服呢!&br&&br&看看,就算是离着三国那么近的孙盛、裴松之,对这事的看法都不同。&br&&br&那么,孙策到底有没有可能袭许成功呢?&br&&br&建安五年,袁绍引兵南下。颜良攻白马,绍将兵黎阳。四月,曹操救白马,斩颜良,诛文丑,差不多也就是这时候,孙策死了。&br&&br&按江表传的说法,孙策确实是奔着陈登去的。至于究竟有没有袭击许都的打算,还真不好说。总之,如果孙策没有死且成功战胜陈登,那么至少,他就有了一条可以直至许都的路。&br&&br&但是也要注意,即使是在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之际,曹操也并非没兵可安后方。比如,刘备就曾偷偷摸摸跑到曹操后方,联络黄巾旧部,准备给曹操捣一点乱。这时候,曹仁紧急率军出征,成功驱散叛贼,收复各个叛县。&br&&br&也就是说,就算前线战事吃紧,曹操依旧能拿出一部分兵力来稳固后方。&br&&br&当然,孙策的队伍远非黄巾乱贼可比。但即使这样,许都附近的守备也相当有力量。夏侯惇守许昌,李通守汝西,曹洪守宛城,再加上守广陵的陈登,就成为了一道完备的后方保卫线。&br&&br&所以,就算孙策真的攻略广陵成功,恐怕他也没办法视其他势力如无物般直取许都。那样孤军深入,恐怕是在找死。&br&&br&唯一的可能性,只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但官渡之战十月就结束了,曹操是否会给孙策抵近许都的机会,还未可知。
这个嘴仗不止现在有,早在魏晋时代,孙策袭许这事就已经有了争议。江表传:孙策率军去讨伐陈登那老狐狸哦,军到丹徒的时候,孙策领着骑兵护卫跑出去打猎,碰巧遇见三个人。孙策嗷一嗓子就喊上了:你们什么地干活?对方答曰:我们韩当将军部下的干活。孙策曰…
&b&英雄&/b&……这词查词典或者维基百科就行了。 魏明帝时期的刘邵在其著作《人物志》第八篇《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以上摘自维基百科)&br&一般可以理解成“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br&剩下的纯是个人理解问题。&br&&b&&br&&/b&&br&&b&枭雄&/b&这个比较特殊,上面没一个说到点子上的。枭是食母恶鸟。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说文解字》中“枭”这个字的造字法也说明问题,“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很明显看出来,不是什么好东西。&br&《文选》里收了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说曹操“除灭忠正,专为枭雄”,而五臣注说:“枭,恶鸟也;雄,强也,言曹操如恶鸟之强也。“——这是我认可的对”枭雄“的解释。&br&因此&b&”枭雄“一向有”恶“和”强“的两重意思&/b&,其中”恶“主要指&b&难制、反噬旧主之恶&/b&。曹操被陈琳这么说就是因为当时他刚脱离袁绍自立;还有常被人说枭雄的刘备,也一直有反噬宿主的恶名啊。&br&剩下的就要看语境了。&br&&br&&b&奸雄&/b&,就是”奸“而”强“,在变强或强大之后,使用的手段被人认为比较奸诈、富有权术。曹操为啥常被叫做奸雄,就是因为一直有手段不正、玩弄权谋之嫌。不过,曹操在完全脱离了袁绍之后,再也没被叫过“枭雄”~所以差别还是很明显滴。
英雄……这词查词典或者维基百科就行了。 魏明帝时期的刘邵在其著作《人物志》第八篇《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以上摘自维基百科)一般可以理解成“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剩下的纯是个人理解问题。枭雄这个比较特…
杨威利是纯粹的理想化人物,不适合用现实中已有的人物来类比。&br&&br&单看&b&政治&/b&,杨拥护的是&b&终极理想化的自由民主政治&/b&,&b&极端的反独裁&/b&,从他差点干掉了莱因哈特却因为自由行星同盟宣布投降就主动放弃胜果看来,还带有&b&极度的反军国色彩&/b&,杨说过“和个人的性命相比,国家的存亡这种东西不过是小事罢了”,可见还有&b&极端的人本主义&/b&。这种人物根本不可能活在三国里面,那个时代连民主这种概念都不会有。总之杨这个人虽然作者一直把他描写成一个干什么都无所谓的懒散性格,但其实是个非常极端的人,&b&理想化程度很高&/b&,因此三国背景下看待杨的话,首先必须抛弃掉他的政治色彩,&b&如果一定要比的话,那我只能推一下荀彧(还是不像……)&/b&&br&&br&再看&b&军事&/b&,杨在&b&态度上是现实主义者&/b&,在被追问如何才能打仗稳胜的时候,杨不得已这样回答:“十倍于对方的兵力,充足的补给,正确的指挥”,但&b&在实际战斗过程中,&/b&杨是&b&高度的投机者&/b&,这是没办法事儿,作者一直逼着杨在“兵力不如对手,补给不够,手下指挥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和对手作战,杨的战术带有着&b&毛泽东的游击战的风格&/b&,杨的战术,最终全是靠分割对手,集中火力,一点击破,也就是&b&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其实个人感觉这是很多三国游戏里大家会采用的战术,比如你用公孙恭开局,兵力,资源,武将全不如电脑,怎么打,靠的就是各个击破,拉开损失比。&b&一定要说像是谁的话,杨的军事风格像司马懿+贾诩,&/b&像司马懿也就是以守为攻,分割对手,避免决战,但司马懿这是在优势情况下采用的拖延战术,而杨拖不得,所以他还必须有像贾诩的时候,也就是抓住时机,集中兵力歼灭被分割的敌人,还得靠奇策空手套白狼。&br&&br&&br&如果&b&真的活在三国&/b&,杨肯定会选择隐居,然后&b&最多去当个史官,恐怕还是野史官&/b&。杨之所以从军是因为老爸不给上大学的钱,而只有军事学校免学费,也就是说杨没有家世,出身商贾却又胸无大志,但应该会变成读书人,既然不是文盲,恐怕被抓到前线当兵还不至于,但由于没有政治野心,大概会一头扎到书堆里面去吧,至于主公是谁,他肯定不在乎,而且自己不是作战者,肯定不会主动献策,既然如此,&b&他的军事才能会一辈子被埋没吧。&/b&
杨威利是纯粹的理想化人物,不适合用现实中已有的人物来类比。单看政治,杨拥护的是终极理想化的自由民主政治,极端的反独裁,从他差点干掉了莱因哈特却因为自由行星同盟宣布投降就主动放弃胜果看来,还带有极度的反军国色彩,杨说过“和个人的性命相比,国…
《三国演义》我只在三年级看过少儿版,忘了→_→题主提到的问题在《三国志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中的记载是这样的:&br&&blockquote&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br&&/blockquote&我觉得曹操所谓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里的“英雄”二字值得我们想想。刘邦、朱元璋是英雄,难道韩信、常遇春就不是英雄了吗?&br&&br&我觉得当时曹操的意思是刘备是能为他所用的英雄,而不是说是能和他争霸天下的那种英雄。曹操这么说其实只是一种交际手段,说说好话恭维一下对方而已。我们可以看到在《先主传》里还有这样的记载:&br&&blockquote&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br&&/blockquote&这可以看出刘备和曹操那时候的关系那是相当好的,一起吃个饭互相恭维一下很正常嘛~&br&&br&曹操当时心里盘算的是,我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你会觉得我对你有伯乐之恩啊,肯定能好好给我干活。但是很不幸的是,刘备心里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套,然后很自然的把曹操的话想成了另一种意思,觉得曹操这是把他当成了能争天下的有力对手啊,所以吓了一大跳。&br&&br&曹操原本就是个爱才之人,本意也是希望刘备能为他所用,自然不会想到杀刘备。个人认为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一个过失,他显然低估了刘备装怂的能力。至于等刘备带兵离去后才想到杀,那是因为听了程昱和郭嘉的话,立刻看透了皇叔的本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只可惜“追之不及”啊!&br&&br&至于刘备如果真被曹操杀了,历史会怎么变化这个不好说。无非是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会出现别的有势力的军阀,天下依然四分五裂,不过个人感觉这种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被刘备干掉的势力主要也就是刘璋那一块和一些小杂碎,没什么势力有和曹操争衡的潜力。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曹操能统一中国,因为刘璋这人和刘表比较像,也是守城还行,没什么进取心,曹操真打过去,基本趟不住,打下蜀地以后基本曹操的版图就有了中国的三分之二了。孙权没有强有力的盟友,人口上也处于劣势,被曹操消灭也是迟早的事了。
《三国演义》我只在三年级看过少儿版,忘了→_→题主提到的问题在《三国志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中的记载是这样的: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我觉得曹操所谓的“天下英雄唯使君…
这个时候不选我,你们说得过去吗,更别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了
这个时候不选我,你们说得过去吗,更别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了
来自子话题:
早上说了一堆,才发现没有回答楼主的问题。&br&&br&历史中成王败寇,田丰,沮授水平如何,因为袁绍军为曹操所败,他麾下那谋士团也随之消失,没有更多的记载了解他们,所以无法和立有详细传记的人物做比较。&br&&br&但我们可以先定位他们的级别,田丰很早就是有名的名士,被太尉府征辟,举茂才,选拔为侍御史&br&,只不过他弃官回家。沮授同样举茂才,很有名气。再加上荀谌三人都是直接从韩馥麾下转入袁绍阵营。&br&&br&但荀谌不同,他和郭図、辛评是颖川集团的谋士群。就是他们弄得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对袁绍军起家贡献最大。袁绍的侄子高干也是一个人物。&br&&br&最开始二人是受到袁绍重用为主要谋士的,田丰还只是名气大受袁绍重视,沮授给袁绍设定了平定河北四州,集结天下豪杰,并且迎天子的战略。&br&&br&而袁绍灭了公孙瓒,就是田丰的计谋,居然不得而知,但以灭了公孙瓒这水平而言,已经是很高了。&br&&br&孙盛:“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后,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言去邦,就有道可也。”&br&&br&朱敬则:“神人无功,达人无迹。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也。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br&&br&晋代历史学家孙盛直接把二人评论为张良、陈平之辈。&br&&br&因此完全可以把田丰、沮授、逢纪、郭図、审配定位为曹操的荀彧、荀攸、贾诩这些重要谋士的地位。就好比颜良、文丑的定位可以如同曹操的五子良将一样重要,但没有具体记载的话,无法得知那二人的作战水平是否与五子良相提并论。&br&&br&田丰的缺陷在于性格过于刚直,在韩馥麾下时就因此不受重用,再到袁绍麾下时间久了还是如此。谋略本该是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技能,过于刚直就会授予限制,田丰的性格多少对袁绍而言多少也有自己的问题。审配和田丰相似,两人到像是好友。&br&&br&其实沮授和田丰两人的风格有很大的区别,田丰权略多奇,从他劝说袁绍奇袭曹操就可以看出,是十分善于出奇制胜的谋士。跟他同类型的有贾诩、荀攸一类。&br&&br&沮授则是属于稳重一类的谋士,从他洞察到袁绍让三个儿子分领州郡是祸害,再到迎天子的策略以及劝说袁绍跟曹操打持久战,都可以看出沮授之谨慎与细密。和他同类型的谋士有诸葛亮、张昭。&br&&br&沮授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曹操认定若早与他相见,天下可能早得。不过像曹操这种吹嘘话,也只能信一半啦。&br&&br&沮授、郭図、逢纪、审配除了给袁绍出谋献策之外,他们还统领军事,能力很全面,不是纯粹的谋士。&br&&br&袁绍军出现的问题是高层内斗,这一点我认为袁绍军的谋士团规模远比当时曹操军要强大,早先袁绍就靠自己世家的名气收拢了一大堆名士,其中荀彧、荀攸、郭嘉等人投靠了曹操。但加上袁绍随后平定河北,势力雄厚,麾下的谋士团很可观。可能就是有了这么一个规模,才形成派系斗争。&br&&br&所以要在人才济济的袁绍军当上主谋,没有本事才怪。荀彧、郭嘉等人倒像是没受到足够的重视才走人。&br&&br&在袁绍军的派系中,大致可以分为沮授、逢纪、审配一派,还有就是淳于琼、郭図、辛评、荀谌、孟岱、蒋奇为一派。田丰为人刚直,不参加派系斗争,因此可能两派都不待见他。&br&&br&逢纪是袁绍第一主谋,替袁绍设计夺去了冀州,他的名气和荀攸齐名,只是也很阴险害死了田丰,遭到审配的不满。审配和逢纪都统领军事,逢纪虽然知道审配讨厌他,但也不因此跟审配交恶,反替其说话,头脑之灵活,实属一流谋士。最后更一手拥立袁尚为继承人,可见其手段,连更强势的郭図都奈他不得。&br&&br&《英雄记》:“纪聪达,有计策。”&br&《后汉书》:“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br&&br&郭図为人奸诈弄权,但不能说他没有本事。他基本上就是颖川派的领头人,弄倒沮授之后,权势极大。这类人到不是没有谋略,是被算计的手段用错地方了。甚至逼走了张颌、高览两位大将。说他督军颜良,还让颜良战死,没有武略是真的。&br&&br&但郭図也曾经劝袁绍迎献帝,在当时也是有远见的谋士哦。他只是不爽沮授、张颌那些人而已,灭公孙瓒也出谋划策。&br&&br&三国演义只不过想通过袁绍杀了田丰,沮授两个忠臣而导致兵败,是一名庸主,所以才十分渲染这两个人物。袁绍的其他谋士或有些缺德,但绝不是什么不入流的谋士。
早上说了一堆,才发现没有回答楼主的问题。历史中成王败寇,田丰,沮授水平如何,因为袁绍军为曹操所败,他麾下那谋士团也随之消失,没有更多的记载了解他们,所以无法和立有详细传记的人物做比较。但我们可以先定位他们的级别,田丰很早就是有名的名士,被…
带过很多项目,很多时候都因为自己不负责任、懒、有心无力等各种原因,项目一塌糊涂。&br&这时候再回来看三国,&br&&br&很多下属就是善谋而不善执行,很容易让上级高估自己的执行力和推动力,而很多上级日理万机,很容易把擅长发表靠谱意见的下属,当成真的业务骨干。
带过很多项目,很多时候都因为自己不负责任、懒、有心无力等各种原因,项目一塌糊涂。这时候再回来看三国,很多下属就是善谋而不善执行,很容易让上级高估自己的执行力和推动力,而很多上级日理万机,很容易把擅长发表靠谱意见的下属,当成真的业务骨干。
当然不一样。&br&首先比较一下两个人的出身。曹操是宦官后代,大多数人鄙视他都是鄙视他的出身。而小恶魔是顶顶大名的全国第二人泰温·兰尼斯特公爵的嫡出正统后代,没人能从出身上贬低他一丝一毫,小恶魔被人贬低和歧视主要还是他的侏儒身体,曹操再矮至少也是个正常人的身高长相,而小恶魔是实打实的侏儒,因为脑袋大还让他母亲难产而死(这一点他爹耿耿于怀以至于想把他遗弃掉或弄死)。&br&曹操无论做什么都是大开大阖,很显露,用的是阳谋;而小恶魔则多从计策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很多时候问题解决了,大家都不知道是谁主导的,更不会去感谢小恶魔,这也造成了小恶魔一直以来的悲剧的压抑——他有功,没人感谢他,他有过,成千上万人来指责他辱骂他虐待他,就拿最最显著的黑水河之战来看,没有他把老龙王曾经打算玉石俱焚的龙火翻出来,最后干掉二鹿的舰队,君临城根本挺不到提利尔和泰温的援兵赶到就被攻陷了。&br&小恶魔在卷三最后的爆发,完全是从小到大泰温大人、他老哥老姐等人酿成的。他青梅竹马的恋人,被他父亲说成是妓女,还让他哥跟兰尼斯特的所有军人一人OOXX一次,即使这样,可能他真就信了恋人是妓女的事,而卷三他哥良心发现的吐露真相,才让他彻底的歇斯底里,他的恋人从来不是妓女,父亲完全是在戏弄和欺骗自己,再上哥哥姐姐还是个乱伦货,小恶魔作为一个普通人还能克制这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br&而曹操呢,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任何敢于违背他旨意的人都被抹杀掉了,他的大开大阖更像泰温和劳勃的综合体,既有阳谋也不乏阴谋,但也不像泰温那样始终一潭死水,也会像劳勃一样对酒当歌任意豪侠,原谅曾经的敌人也像劳勃一样,如果是泰温得了天下,这些曾经龙家手下的大贵族不知道要被弄死多少。
当然不一样。首先比较一下两个人的出身。曹操是宦官后代,大多数人鄙视他都是鄙视他的出身。而小恶魔是顶顶大名的全国第二人泰温·兰尼斯特公爵的嫡出正统后代,没人能从出身上贬低他一丝一毫,小恶魔被人贬低和歧视主要还是他的侏儒身体,曹操再矮至少也是…
就”华王优劣“的故事来讲,反应出来的确实是王朗背信弃义,华歆信守承诺。王朗初时的确抱有帮助别人的善心,私以为是真心,只是他的善是在自己酒足饭饱,置身事外之后的小善,一到关键时刻,自私自利的人性就暴露出来了,其实这是我们大多数人会做的事情。而华歆,我认为他的善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大善,他不会为了一时的怜悯而做出他认为有损大局的事情。其实我觉得他刚开始的拒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可能已经考虑到后来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所以不想累人累己,才拒绝的。但在王朗的坚持下,他对局势有了侥幸的心理,加入没有盗贼,说不定就救了一个人呢。后来盗贼追来时的更反映了他的敢作敢当,勇于承担。&br&&br&我向来觉得勇于承担是非常难得的品质。尤其在现在,世事很难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我们不保证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对的,但我们可以做到事情发生之后,若有不如意的结果,勇于承担,不抱怨。&br&&br&其实,每个人的品质如何,都要放在大环境下去看,甚至是盖棺定论。关于华歆,讲的最多的三个故事是“名士高风”,“华王优劣”和“割席而坐”。&br&&br& 名士高风,出自《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裴松之注引华峤谱叙:歆少以高行显名。避西京之乱,与同志郑 泰等六七人,间步出武关。道遇一丈夫独行,原得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以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br&&br&华王优劣,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br&&br&割席而坐,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br&&br&前两个故事都是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华歆理智顾大局,重信义。而”割席而坐“的故事是不是说华歆也是考虑大局呢,多获取信息,掌握全局呢。&br&&br&毕竟历史资料提供给我们的只有只言片语,我们后来人只能猜测。不过《三国志》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且对局势的发展有很强的预见性。
就”华王优劣“的故事来讲,反应出来的确实是王朗背信弃义,华歆信守承诺。王朗初时的确抱有帮助别人的善心,私以为是真心,只是他的善是在自己酒足饭饱,置身事外之后的小善,一到关键时刻,自私自利的人性就暴露出来了,其实这是我们大多数人会做的事情。…
我来做一下权威解答吧!绝对靠谱!&br&&br&一句话回答就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在现在的襄阳市境内,但绝对不是襄阳市所宣传的隆中那里!&br&&br&事实是这样的。在汉代,南阳并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更类似于一个省的名字,其区域包含了现在南阳市大部地区和现在襄阳市北部部分地区。其实,如今的南阳市所在地区原先叫宛城,为汉代南阳地区的治所所在,相当于省政府的所在地。及至今日,南阳市仍有一个行政区还叫做宛城区。&br&&br&诸葛亮说他“躬耕于南阳”,相当于在现在一个人说他来自河南,湖北一样。这里的“南阳”绝对不是一个城市的概念。&br&&br&由于历史的变迁,曾经诸葛亮躬耕的地方归了现在的襄阳市管辖。但是具体躬耕地在哪儿,已经无从考证了。诸葛亮当初住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一个山脚下的草庐而已,经过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怎么可能保留到现在??&br&&br&综上所述,现在襄阳市的隆中是一个后人意淫出来的地方,为了发展旅游,襄阳市就硬说是诸葛躬耕地。而如今南阳市为了发展旅游,也硬说卧龙岗是诸葛躬耕地。实属利益之争而已。据我所知,现在南阳市的卧龙岗其实是西晋皇帝为了纪念诸葛亮而设的祠堂(因为诸葛亮到底在哪儿躬耕确实没人知道)。此后,历代文人雅士都在那里进行祭拜。久而久之,有意或无意就被人们当成了“诸葛躬耕地”。至于襄阳市的隆中,我猜有类似的演变过程。&br&&br&总之,躬耕地是不可能确定具体在哪儿了。但是其所处地域应该是在如今襄阳市北部地区,接近南阳市的地方。所以说,不管您是去南阳还是去襄阳,都不可能看到原先的诸葛草庐了,它早就淹没在历史当中了!&br&&br&PS: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李白,我们都说李白是中国人,可如果按现在的地理位置算,李白应该是吉尔吉斯斯坦人才对。所以我认为,历史人物的归属问题,看其“文化所属”比看“地域所属”更有意义。&br&&br&如果是选择旅游目的地话,南阳卧龙岗应该优于襄阳隆中。因为卧龙岗毕竟是从晋朝就有的,里面有很多的碑文。而隆中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仿古建筑群”,历史厚重感要弱很多。既然都看不到真的诸葛躬耕地,看“老”总比看“新”强吧?!
我来做一下权威解答吧!绝对靠谱!一句话回答就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在现在的襄阳市境内,但绝对不是襄阳市所宣传的隆中那里!事实是这样的。在汉代,南阳并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更类似于一个省的名字,其区域包含了现在南阳市大部地区和现在襄阳市北部部分地…
我只能从这钟记载中看出当时写历史的人有多么不待见司马家。。。&br&&br&牛继马后,未必是真的,但毫无疑问,司马家的天下没有得到士族阶层的认可,不具备任何道统上的合法性。&br&&br&泻药。
我只能从这钟记载中看出当时写历史的人有多么不待见司马家。。。牛继马后,未必是真的,但毫无疑问,司马家的天下没有得到士族阶层的认可,不具备任何道统上的合法性。泻药。
说的太好了,我顶!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895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450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0列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