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魏蜀吴三国哪个好国的综合国力最弱?

魏蜀 吴三国分别是怎样灭亡的? 赵子龙是怎么死的?_百度知道
魏蜀 吴三国分别是怎样灭亡的? 赵子龙是怎么死的?
提问者采纳
因年老体衰,因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反叛魏国,改国号为晋魏蜀 吴三国,互相打打杀杀, 而说到赵子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病死的,蜀国就被魏国所灭,魏国和吴国就被晋国所灭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赵子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魏吴蜀三国荆州之战的得失分析_黑鹰_新浪博客
魏吴蜀三国荆州之战的得失分析
荆州为三国期间的战略要地。魏、蜀、吴在此进行了二次大的战役。
第一次是赤壁大战,孙刘联合击败了曹操。此役最大的赢家是刘备,占领了荆州四郡,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进而,占领益州和汉中,与魏和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是孙权,保住了父兄留给自己的基业,避免了俯首称臣的后果。曹操虽败,也有所得。占领了襄阳和樊城这两块战略要地。保住了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
第二次荆州之战是则是魏吴两家联合,击败了刘备。从现实利益看,此役最大的赢家是孙权,获得了资源丰富的荆州。但从长远利益看,最大的赢家是曹操,两个对手自相残杀,孙刘联盟的实力总体上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特别是夷陵之战后,孙刘已经很难对曹操构成实质性威胁了。最大的输家当然是刘备,损失了关羽等一批优秀将领和有生力量。同时,也失去了向外发展的战略要地,偏据蜀地一偶,再难有作为。就发展而言,由汉中向北发展,道路崎岖,补给困难,非用兵之主要线路。这也是诸葛亮六伐中原失利原因。后来的夷陵之战,刘备不顾多数人的反对,冒险执意进攻孙权,争夺荆州。为关羽报仇是其次,夺回战略要地是主要目的。
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作为荆州的主将,关羽自然要承担丧师失地的责任,但这是次要责任。其主要责任应该由刘备及其以诸葛亮为首的幕僚来承担。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在短短的几年里,立足荆州,巧取益州,攻占汉中的一系列胜利,使得包括刘备和诸葛亮在内的领导层充满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为接下来一系列失败埋下了伏笔。具体分析,刘备集团在处理荆州的问题上存在如下不足:
1、未与盟友进行战略沟通与协调。
刘备取得汉中后,势力进一步壮大,并于是219年7月自称汉中王。随即,关羽开始进军襄樊,发展势头如此迅猛,这必然引起孙权的不安。此时,最重要的是与孙权集团进行充分的沟通,打消其疑虑,找到两家利益的平衡点。共同商讨进攻最大敌人的策略。仅仅要求关羽“东和孙权,北拒曹操”是不够的。这是两大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岂是关羽能做好的事情。对孙权来说,尽管刘备的迅速壮大对自己不利,但最大的威胁还是曹操。只要刘备能够表现出足够的合作诚意的话,他是不会主动进攻刘备的。在处理孙刘两家关系上,关羽骄傲自不必说,但刘备和诸葛亮自大的程度比关羽差吗?
2、未对北攻襄樊进行周密的战略部署。
挟汉中胜利之威,趁吴魏合肥争战之机,再接再厉,进攻襄樊,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也符合“隆中对”中诸葛亮当初的谋划。然而,仅安排“一名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面对实力远大于自己的敌人,即便没有孙权的偷袭,能有几何胜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刘备亲率主力进行前往荆州,支持关羽北进,并与进攻合肥的孙权遥相呼应。至少也应派兵精兵强将增援,加强荆州的防守,并令周边的将领如刘封和孟达等进行策应。这样,即便进攻无果,也断无后顾之忧。刘备集团领导层轻视曹魏,忽视孙吴才是荆州之失的根本败因。
3、未在战争进行期间审时度势,及时收兵。
当襄樊战争进入到胶着状态时,屯兵坚城之下,刘备集团如果能够保持对战局的及时了解的话,不难做出见好就收的决定。任由关羽与不断得到增援的曹军血拼,本身就是一大失策。
4、向孙权发动战争前,缺乏系统和周密的策划,重蹈覆辙。
夺取荆州后,孙权一直为刘备不肯善罢甘休而惴惴不安。刘备无论从事业发展上,还是从感情上都不能接受这种失败。但在如何通过与孙权的斗争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个问题上,刘备集团又一次表现弱智。
正确的选择是:军事与谈判结合,在战争初期,孙权也表达了和解的愿望。对孙权来说,没有战胜刘备的把握,两败俱伤是必然的,如果刘备与曹丕联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则吴国休矣。因此,刘备通过打压结合的手段恢复或部分恢复自己在荆州的利益是完全有可能的。
进攻孙权,夺回荆州。从战略上是正确的,刘备显然比诸葛亮、赵云等更有战略眼光。但刘备集团却选择了单纯靠军事行动解决问题的方案,但自己又没有占胜对手的绝对实力。再次犯了关羽屯兵坚城之下的错误。结果,相持日久,将士疲惫,而孙权一方则以逸待劳,伺机而动,最终一举击败刘备。这一回,除了实力严重受损外,刘备也搭上了自己。此役一失,蜀国也几乎只剩下苟延残喘的力量了。
荆州之败对刘备集团的打击是沉重命的,有三个人应对此负责:
第一责任者是刘备。作为集团的领导人面对大好形势,对关系着国家命运的重大战役缺乏认真的策划。前面骄傲自满,粗心大意,丢失荆州。后面,用兵无法,一意孤行,夷陵惨败。多年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
第二责任者当属诸葛亮。尽管他的责任是为刘备管理后方并为前方提供军需支持。但在襄樊和夷陵战役的重大战略决策方面,他作为首席谋士有责任为刘备提供周密和妥善的策划。
从时间上看,襄樊战役发生在刘备即位汉中王的同一个月,应该是刘备称王后的第一个重大决策,诸葛亮显然是决策的参与者。诸葛亮如果不是被胜利也冲昏了头脑的话,应该不难对襄樊战役进行周密的战略筹划。易中天先生认为荆州之失诸葛亮没有责任,我实不敢苟同。诸葛亮后来的谨慎,与此也不无关系。
在夷陵战役之前,诸葛亮在不能劝阻刘备进攻孙权的情况下,就应该为其谋划最佳的战略方案,刘备决心进攻孙权,已经是关羽阵亡一年半多了,其决定应该理性的,不会带有过多的感情色彩。如果诸葛亮能够周密策划并与刘备进行充分沟通,结果应该会好得多。
第三责任者才是关羽。就荆州战役而言,关羽是尽职尽责的。
就关羽当时的心态来说,战前,由于刘备入川的几年,战友们纷纷立功,自己坐守荆州,寸功未立,自然急于求战。前期水淹曹魏七军收获颇丰,在襄樊久攻不下之际,面临退兵则前功尽弃的局面,坚持战斗,欲收全功,也在情理之中。
就才智、将略和所部的实力而言,面对曹、孙两个集团顶级谋士、将领和庞大的军事力量,关羽单独面对任何一方,均据下风。遭到两个强大敌人的同时进攻,失败实属正常。
但千年来,关羽一直独自背负“大意失荆州”罪名,实属冤枉!为皇帝和名人文过饰非,揽功推过,大概是也是文史作家一个职业特点吧。
再说孙权,作为三国中实力第二的集团,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联合刘备打击实力最大的曹魏,力争取而代之,然后,再图刘备。然而,他在一些见识有限的部下的怂恿下,不顾发展大局。贪图一时之利,夺取了荆州。却使联盟的实力大损,丧失了打击曹魏军事实力。即便是在魏国政权斗争激烈时,也难有机会。当司马氏将政权稳固后,蜀吴两家的末日也相继而至了。
以史为鉴,当今中国处在类似三国的环境中,形成了美、中、俄三国的博弈的局面。以美欧为主导的集团实力最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列第二,地位恰似吴国。而俄罗斯为排名第三。如何在大国的博弈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需要我们不计前嫌,不计眼前得失,团结和支持一切欧美集团以外的力量,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决定我们的行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75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是时候,换个姿势关注TA
关注 功能升级,收割 TA 的最新动态
扫我下载最新九游APP
查看: 366|回复: 9
最后登录积分215精华0帖子
Lv2初学乍练, 经验 2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5 经验
& && & 本人偏好吴国,占据大半个中原,还有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魏国国土面积虽然大但是大半部分是落后地区;蜀国只有一个成都平原撑腰,国力太贫乏。不过人物来讲我还是欣赏蜀将姜维--诸葛亮北伐的继承者,文武双全,只是身于蜀国,由于国力匮乏十出岐山与诸葛亮一样寸土未得(说白了就是争汉中那一块),作为一个绝世人才,可惜了。不知要是姜维身出国力强生之国,估计会灭邓艾几次了把
最后登录积分4373精华0帖子
Lv9略有小成, 经验 43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7 经验
高顺,夏侯惇,吕布,郭嘉,贾祤,
最后登录积分4009精华0帖子
Lv9略有小成, 经验 40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1 经验
喜欢魏国。喜欢典韦。郭嘉。最讨厌蜀国了大耳贼刘备甚是虚伪。
最后登录积分1076精华0帖子
Lv5略有小成, 经验 10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4 经验
洛阳落后……长安落后……吴国才叫落后……你去看一下吴国的人口情况
最后登录积分926精华0帖子
Lv4初学乍练, 经验 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经验
最后登录积分1292精华0帖子
Lv5略有小成, 经验 12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经验
喜欢奸雄& &&&喜欢天生鬼才郭奉孝& & 喜欢古之恶来& & 典伟& &&&喜欢虎痴& &许褚
最后登录积分4486精华0帖子
Lv9略有小成, 经验 44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4 经验
果断贾诩贾老头
最后登录积分1846精华0帖子
Lv6略有小成, 经验 18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 经验
刘备死前把诸葛亮喊到跟前说,如果阿斗无法辅佐就自立为王。本来诸葛亮有称王之意。被他这样一说就放弃了。所以蜀国毁在诸葛亮不够心狠。儒家军师型人物。不像枭雄
最后登录积分3218精华0帖子
Lv8略有小成, 经验 3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2 经验
<font color="#7207012 发表于
洛阳落后……长安落后……吴国才叫落后……你去看一下吴国的人口情况
魏除了小部分的平原,剩下基本就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最后登录积分3218精华0帖子
Lv8略有小成, 经验 3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2 经验
<font color="#0018408 发表于
刘备死前把诸葛亮喊到跟前说,如果阿斗无法辅佐就自立为王。本来诸葛亮有称王之意。被他这样一说就放弃了。 ...
这是三国演义剧情,我说三国志,蜀国输在刘备伐吴那场仗,一战就损失了20W多
安卓平台下载
苹果平台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蜀吴三国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