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如果 宅》。。。。大家都知道转自谁的哈,我也不...

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ZT:东三菱见闻录(又名:白骨洞探秘)
转自应届生BBS,悲剧啊~
& 本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随意对号入座,特此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三菱见闻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 就在2010年这个SB年,我经历了这辈子上的最大的当。所谓的上当,自然要从本文说开去。马可波罗写过《东方见闻录》,描写了当时令欧洲人相当崇拜的亚洲各国的繁华景象。今天,我想写一写东三菱见闻录,描述一下当时曾令我相当崇拜的东三菱的“繁华”景象。& & 所谓东三菱,是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的简称。该银行由原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而成。而东京银行的前身是横滨正金银行,其二战前的上海分行就是现在的外滩工行大楼,十分具有日本武士建筑的特色。东京三菱银行在2005年时,以1比1换股的价格,并购了当时处在破产边缘的原日本第四大银行:日本联合银行(该银行由东海银行和三和银行合并而成,而三和银行曾经亦是由三家不同的银行合并而成)。合并后的正式名称是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不过由于东京三菱银行在日本的名气要远远超过日联,所以合并后人们还是习惯性地称其为东三菱。此次合并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银行业合并,也使东三菱一跃成为日本第一大银行以及世界资产规模排名第一的银行。此后,东三菱更是摘下大摩20%的股份,成为摩根斯坦利的第一大股东,硬生生让著名的大摩变成了其子公司。后来,东三菱更是把全球战略发扬光大,并购了美洲联合银行在美国的所有网点,硬生生地让著名的美洲银行也变成了其子公司。其在美国现在的所有网点都是从原来的美联银行变来的。不可否认,日本银行并得够欢的,不仅自己人跟自己人并,还并到外国去,这种发展策略显然比单纯在国外开设新网点要快得多,可以一夜之间让自己从在美国没有一个网点变到全是自己的分支机构。在日本,东三菱几乎只招东京大学、早稻田等名校的毕业生,日本家庭都以自己的子女能进入东三菱为荣。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金融银行集团,东三菱对我的吸引力曾经是那样大。而且,当时日联银行放弃了三井住友银行开出的高得多的并购价,偏要和出价平平的东三菱合并,这不由使我感到,即使是对于被并购的一方来说,东三菱的吸引力也是如此之大。在别的同学还只知道什么工农中建交的时候,东三菱就一直是我从小的梦想,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后来的失望也才会这么大。可以说,我学习日语的初衷和动力几乎全部来自于东三菱,从小把它当成毕生的职业目标来追求。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乖学生,考试从不作弊,上学从不逃课,现在社会上像我这种读大学都不逃课的人真的已经几乎找不到了,可是为了东三菱,我曾经狠心逃了课去听东三菱的校园宣讲会。那天是个大雨倾盆的下午,我浑身全部淋湿,叫出租车去的复旦大学宣讲会。现场真是热闹非凡,座无虚席,还好我到得早,挑了个前三排的座位,后面来的人已经是人挤人的状态了,可想而知该银行在校园的受众率有多高。而且很多同学都不是日语专业的,人事部副部长市川达也先生的全日语介绍居然都貌似听得很懂(唉,明显都是日语饭)。最后收简历的时候,居然还有一位母亲带着女儿的简历特地从北京赶过来。她女儿是北大的,简历拿出来吓死人,从第一页开始就获奖一直获到最后,女儿要参加期末考试,所以托母亲特地赶到上海现场送简历。人事部还劝她妈投北京的东三菱,她女儿偏要投上海的。还有我的一位日本海龟朋友,崇拜东三菱崇拜得比我还厉害,投简历无果,她就每个月投一次简历,网投一次再邮寄一次,一直坚持了1年半,总算收到广州东三菱的面试通知,特地买了飞机票赶去广州面试,落选以后又投了上海分行和北京分行,不断赶到外地去面试,搞得像参加超女海选一样,搞到最后一个地方也没进。这些事情在现在的我看来实在太疯狂了,但在那时,我会觉得非常理解,因为我们都曾是对东三菱着了魔的人。以前,常听某个同学说,宁愿放弃了东三菱的信贷职位也要去四大,我很不解,当时,东三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四大。但现在,不要说四大,我觉得东三菱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日本小企业。在东三菱工作的那段时间,最初每每出现工作不顺心的事情时,我还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可是后来越来越不对了,我发现这银行可以说好的地方真的不多,让人失望的地方可以罗列一大堆。我开始完全想不通这家银行这么好的口碑以及日本第一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从东三菱辞职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一听到日语就感到恶心。当然,我其实是以偏概全了,也许日本东京母行是个好地方,也许其他部门并没有那么糟,但这些实际情况怎么样我已经再也没有机会知道了。日资银行的上海分行毕竟主要由中国人来运营,里面的很多操作流程和规定都和日本母行有很大出入,这些也不是我们这些卖命干活的可怜员工可以干预的,但它毕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三菱在员工心里抑或在社会上的声誉。东三菱让我痛心的地方,不在于它本身做得让我失望,如果是一家普通的企业,我做得不开心顶多再跳槽,我只会有点小失望。重点在于,东三菱不是普通的企业,也不只是一般的顶尖金融集团,它是我从小的梦想,它曾经在我心目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从东三菱离职时,比我从其他地方辞职更让我痛心,我有种终生的梦想都破灭似的钻心的痛。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一样,追逐了这个梦想这么多年,才发现这里不仅不是我的梦想,而且都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银行。如果要像以前小学时给语文课文分段那样给我的人生分段的话,我觉得从我出生算起一直到从东三菱离职,可以足够分上重重一段了。那时候,我有种只要从这里离职,哪怕找不到工作,我的人生都能算重生的感觉。以前,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挫折,都给自己打气,傻傻地假装劝告自己明天开始就有新的太阳了。哪知道和东三菱比起来,以前的那些都是假重生,离开东三菱,那才叫真重生,也许会比生死之类的重生更加精彩。& & 诚然,也许是我娇生惯养,对工作单位的要求太高。但一切评价都是有比较而言的,我们不能说这个好,那个不好,只能说哪个比哪个好,或者哪个的什么方面比另一个的什么方面好,任何东西的评价都是相对的。在金融危机工作那么难找的现在,一个中国大学毕业生能够找到东三菱这样的企业入职无疑是很光彩的,不管东三菱内部如何混乱,至少在外人看来还是很有派头的,日本第一大银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金融集团,是个人人向往的公司。而且,不管东三菱的工作多么忙、多么苦,它毕竟给了你一份工作。但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拿到很多公司的offer,东三菱只是选择之一而已,我们都是找得到其他更好工作的人,并且东三菱的薪水体系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这是事先已经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我对东三菱的向往完全来自于其在国际上的美名以及道听途说的人文气息,所以当我放弃了其他银行的高薪,几乎是在所有家人的反对下来到这里,发现并没有换来什么人文气息时,我才后悔,所以我不感谢东三菱,反而觉得自己的人生中有一段时间被它耽误了。我一到东三菱,第一感觉是,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忙的银行,忙不说,银行业务居然可以变成这样,完全颠覆我对银行业务的理解,听说实习的大学生都没人愿意去。忙死忙活要是为了利润,为了贷款投放指标而忙也就算了,但这里整天就是忙些没有意义的流程很死的操作活。我觉得自己到东三菱像是来学农的,来锻炼生活的。某天同学聚会,碰到在其他中资银行工作的同学,我就讲了东三菱的某个业务的工作流程,一个同事马上说,这样的工作我一天都做不下去,我肯定当天就辞职了。当然,辩证地看,每个银行也都有其各自忙碌和轻松的部门。同样这点工资,路经有些课时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一天不干活,桌上堆满报纸和吃的。所以我说,所有的事情不能一帮子打死,不能以偏概全,如果我在东三菱遇到一个很好的部门,我现在这篇文章也许就会是全在表扬东三菱,也许我就会在东三菱待一辈子,照我这种注重人文气息的性格,哪怕薪水低了我也不会跳槽。但毕竟我现在实际遇到的情况不是这样,如果什么事情都靠假设来吃饭那就没底了,至少不怎么好的经历被我遇到了。我在东三菱时做的是事务部门,法人课的情况如何不敢随便说,但听说有的部门像法人开发课也是忙得一天连个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令人遗憾的不只是忙,而是忙得没有意义,很多事情做和不做效果是一样的,可流程却规定一定要做,归根结底还是事务企画课那帮不做事情,只知道给其他部门制定繁重规则的人造的孽,把蛮好的银行搞成这样。但我不管,我不怕苦,忙得有意义我就干,忙得没有意义我就走,所以我就走了。东三菱作为世界最大的银行集团,在日本招东大毕业生,在中国招北大清华毕业生无可厚非,听上去在两国的招聘是对等的。但问题是,它在日本招一流的东大人才,给的也是一流的国际银行的工资。而在中国,它招的是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一样也是一流的人才,给的却是三流的薪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东三菱中国区做的同事很可怜,也许某些人在没有其他更好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了这里,也许很多日语专业的同学直接应聘国有银行困难而选择东三菱做几年作为自己进入金融行业的跳板,但即使是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该只发这么点工资。说得难听点,一个大专毕业的工商银行柜员绝对赚得比这里某些清华的信贷课同学多。我有很多同学在国有银行做柜员,有些甚至是中专生学历,你们想,一个中专生的工资要是只比清华毕业的客户经理的工资少一点点的话,那这个节目绝对可以上中国达人秀了。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同学中收入最高的是在中资银行做,欧美银行虽然比不上国有银行的收入,可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日资银行来说是绰绰有余了。& & 我不是应届生,来东三菱之前在其他地方做过两年,但就是我以前的工资也要超过东三菱好多了。我跳槽到东三菱后的工资还没有我在原单位第一年拿得多,当然,这里面也有我自己的因素,因为我面试的时候为了求得录取,故意把自己本来的工资说得很低。如果说那些愿意降低薪水到东三菱来的人属于稀有动物的话,那在我身上,这个工资降低的幅度已经更离谱了,我自己都开心地接受嘲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自愿来东三菱,大家可以看出我曾经曾经是多么喜欢这家银行的程度了吧。& & 工资低也就算了,你不要提也就算了。那个课长居然还总在我面前显摆,说我这个工资是她花了很多努力才和人事部争取来的,还叫我好好干,叫我值这份工资。课长总是在我面前强调给了我很多工资,好像我对不起她似的。晕,我在前单位的工作量比这里少10倍,钱还比你多2倍,你东三菱开给我的实际工资(考虑进单位劳动时间)让我牺牲了20倍的工资,你居然还在我面前说给了我这么多工资叫我好好干。课长,您真的觉得东三菱的工资值得炫耀?不要说银行了,就是日企里也是算超级垫底的水平。(众所周知,日企工资本来就不高)课长,你是井底之蛙吗?我面试的时候就是因为太喜欢你们银行了,怕原来的工资说得太高你不要我,我就假装说了个超级低的工资,没想到你居然真的就在这个我自己提的这么低的工资上加了500块给我,还说是自己争取来的。拿到录取通知书,看到这个超级低的工资的我,居然最后还是到你这里来报到了,我已经傻得可以,你居然还在我面前老是提这个工资数字叫我好好干。好吧,也许你觉得我白天就干这么点活对不起你给我“争取”到的这份这么“高”的工资,我也不敢说我为部门做了多大贡献,但凭心而论,外面的银行工作的时价是,就我被你说的白天就干这么点活,在其他银行可以拿到的收入绝对可以吓死你。所以我想提醒现在在东三菱工作的朋友们的是,你们现在的工资并不是像你们想像的那样比外面的银行低,而是可以说低到顶了。国有银行的灰色收入不说,奖金不说,高温费过节费不说,就光工资这一项单独拿出来拼,日本银行也完全不具备竞争力,你们的确是“好”银行,但你们只是对日本人好,日本随便派个领导过来,给他们在虹桥租2万块的公寓,拿中日两边的工资,但你们对中国员工则只是剥削,居然还打着广告说提供给员工富有竞争力的薪资,居然还说高于外资银行平均水平,这真是比统计局还黑。我知道银行利润不好,所以奖金低情有可原,我既然来了东三菱,就不是为了钱来的,我面试的时候就说过,就算东三菱有一天不再像从前那样辉煌,我仍然会在这里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哪怕穷,哪怕自己的家是个狗窝,和同事一起努力的汗水仍然能让我有成就感。但问题是,银行利润不好影响的只是我们中国员工,他们日方领导的薪酬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这怎能让我们不受气。这叫我们还怎么和你一起荣辱与共?对于面试时说的那些话,现在的我想抽自己嘴巴。人家说同甘苦共患难,东三菱是患难的时候让员工来分担难,甘却都被某些领导拿去了。不错,你们的确给员工加了八金,但你们出去问问,再差的国有银行哪个不是加八金?不错,你们五一节的确是发了卡,但你们出去问问,人家国有银行光一个高温费就发了几千。于是我就在想了,这里这么多优秀的员工,你凭什么叫他们在这个地方干这么长时间,单从忍受力上来说,他们就比我优秀得多。东三菱的很多同事都是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日语达人或者金融会计达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今天,难道你们找不到比东三菱钱多又轻松的工作么?你们是如此优秀,难道甘于拿和工商银行大专生柜员一样的工资么?中资银行虽然国际排名不如东三菱,但好歹是中国人开的,这里可是中国,不是说外资银行不好,而是说,在中国就得去中资银行。曾经的我也是十分向往外资银行,现在才真的知道,外资银行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面试时要外语,工作时又要外语,发的却不是外国水平的工资,是乡下民工的工资,还自称有竞争力;而国企呢,面试工作都是中文,工作又轻松,事情少钱又多,职业发展岗位晋升等机会也远比你外企好。从东三菱跳槽后,我去了一家国企,感觉比东三菱好上千百倍。当然,有的同学说不喜欢国企这种懒惰浮躁的生活,那别人上班太空睡觉你可以看自己的书学习自己想学习的内容啊,何必在外资银行忙得昏天暗地都没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当然,我承认上班是不应该做自己的事的,但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好么。就算你想做投行,国有银行也有投行部的。而且国企的年金和补充公积金都是超出国家标准给你加的,我也是到了外资银行才发现怎么加的公积金那么少。外资银行可没地方给你加那么多公积金,国有银行虽然也有很蛮横的领导,但福利一分不会少你的。人家说,在中资银行做,光灰色收入就够日常开销了,一个月给你加6000块公积金,买房压力就小很多了吧。我现在总结下来,做银行最好做国有银行的海外分行,既能享受国企的福利,拿海外和国内双重工资,又能感受外国的氛围。最糟糕的就是去国外银行的中国分行,比如东三菱。因为在这里,你的上司不是同胞,外国人总归要剥削你的,而且收入还要从外企,外企就是灰色收入少得可怜的代名词。我一直不喜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当然,人各有各的活法,我是那种情愿牺牲薪水也要每天准点下班的人。人活着既是创造价值也是享受的,如果只为了赚钱,一点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到头来的确是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自己忙死累死早死,到头来一点也没享受到。& && &(未完待续)&&&&&&&&&& 第二章& && & 本来我期待自己到了东三菱之后会出现一个双赢的结果,银行找到需要的人才,我也满足一下自己在国际性大银行工作的需求。可发展到后面其实是一个双输的结果。银行方面花了很长时间让我熟悉这里的流程,到头来我还是走了,银行白白“培养”我,银行输了;而我呢,到了东三菱以后,既没有变成高薪,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企业文化,更是耽误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段宝贵时间,我也输了。其实我才是输得更惨。对于银行来说,一个人辞职了大不了再招一个,再差的银行都有人会排着队来应聘,银行到底是银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是在外界不明真相的群众的眼里有着良好声誉的全球500强企业,银行业历史上最大并购案的辉煌缔造者——东三菱。但对于我来说,以往的职业生涯因为来到东三菱而中断了,以后我该何去何从,受伤害更大的应该是我,我的职业生涯规划都被影响了,如果现在辞职有谁会要我,我每天晚上都上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但都没有什么好点的企业在招聘。当时的我有种濒临生命终点的感觉。因为我看重我的职业生涯,我才要快点挣脱这里,如果有的人觉得找不到下家前先在东三菱混一阵也挺好,我不敢苟同,因为我是裸辞的拥护者。当我发现一个地方不适合我时,我就觉得自己不能浪费时间再待下去了,我一定要换地方,因为生命和时间是很宝贵的。& && & 洋洋洒洒文章写到这里,其实我只是才刚刚开了个头。我这篇文章要讲的是东三菱见闻录,具体的见闻会在下面逐一讲到。东三菱的很多方面都让我很失望,但也许有的人并不感冒,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很忙碌钱很少的工作,有人喜欢座位很拥挤的工作,那也无可厚非,或者有的人觉得东三菱还挺不错。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他们和我在谈论的可能并不是同一件事情,还有就是我前面说到,任何好与坏的评价都是通过比较产生的,一直在东三菱做的人不会觉得东三菱怎么太不好,但和外面其他银行的操作流程比的话,东三菱的漏洞就太大了。但不管怎样,既然有人对这家银行失望,至少说明它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我开始零零碎碎谈一些我的印象。& && & 首先从应聘说起,应届生的招聘情况本人没有亲身经历,我说的是社会招聘的体验。我当时应聘了一个叫信贷助理岗。我知道钱肯定不多,但当时想积累一些国际信贷业务经验,对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是有好处的。如果确实学到东西,我也愿意学以致用,在东三菱奉献一生。终于有一天,接到了东三菱的面试电话,我兴奋至极,想好好发挥一下。结果,第一轮面试的时候,人事部的小姐居然跟我说信贷岗位他们不缺人。晕,既然不缺人,这个信贷助理的招聘广告居然一直挂在网上,难道就光骗点击率么?然后,人事小姐问我,现在有个其他事务性的岗位,问我愿不愿意尝试。我靠,原来是设好了套让我钻啊,怎么办,来都来了,如果应聘这个操作岗,以后也许哪天信贷岗位有缺额了,我还有机会转岗。而如果放弃这个机会,我想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应聘东三菱了,因为一般企业只给一个应聘者一次机会。所以我到后面就还是应聘了那个人事小姐推荐的事务岗位。第一轮面试其实也没问什么问题,也就是自我介绍等常规问题。就这样,我通过了第一轮面试。第二轮面试时,人事部的小姐还在,但旁边多了一个某部门课长,女的,第一眼印象本来不错的,貌似像个好人,那天我发挥得很好,我甚至没有想过这辈子还能发挥出第二次这样的面试状态(即使是后来跳槽到现东家的面试,状态也赶不上这次),我甚至没有想过这辈子还会再去参加其它地方的面试(当时我天真地逼自己相信,即使再苦再累,东三菱是我从小的梦想,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会在这里干一辈子,其他地方开出再高的薪水我也不去。)想想,以这种面试状态,很难让我没有第三次面试(晕,外资银行居然要面三次)。(顺便说一下,让人很不舒服的一点是,这个课长面试时跟我强调,他们只招一本的,意思里好像我是二本院校,被录取等于是我捡到外快了,着实让人火大。在上海,像对外贸易、海事、上理等的很多专业的高考分数都要超一本线,某些专业还比复旦高。但这个课长貌似完全不懂上海哪个大学好,就像一华师大同学跟我说,面试的时候考官问他,你华师大毕业的怎么不去做老师?晕死,都什么年代了,师范院校毕业的就一定要做老师么?还有的招聘单位的招聘要求写出来一看就是外行,什么“要求会计专业、英语专八”,晕死,他不知道会计专业的英语再好也不能考英语专八吗?)。第三次面试是人事部的领导和某副行长。令我意外的是,这个行长居然开始泼我冷水,说了很多东三菱的缺点,说我进来了以后肯定会后悔的。晕,哪有这样的行长,自己说自己银行不好,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不是故意把自己银行说得很差来考验我的忠心?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于是当即表示说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缺点,我有思想准备,愿意同东三菱共谋发展。没想到行长居然又接着说,说我没有必要来。还说这里的办公环境比较差,一层楼就要有四五百人,和国有银行一层楼没几个人办公、空荡荡的情况截然相反。当时的我就是傻啊,行长都这样暗示叫我别上当别来了(话说这行长rp真不错,是东三菱少有的讲实话的和比较谦虚,还有平易近人的领导),我还拼命说日本银行好,其结果当然就是我顺利被录取了。从前东家走的时候,我甚至连最后一个月的高额工资都没拿,全额放弃掉了。其实我和前东家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当时只是天真地以为自己真正的职业生涯终于开始了,没想到后来被证实是倒退了。& && & 到了东三菱第一天,我就吓了一大跳。工作的地方在东方明珠旁的汇亚大厦。这个银行包了三个半的楼面,听上去很阔气,可是。。。。。。每层楼居然有四五百个员工挤在一起干活。太恐怖了。三个楼面1500个人,靠,这么多人居然就挤在那么小的三个楼面里。随便找家中资银行,一层楼面最多也就30个人到顶了。在这个日本银行,工作区域找不到大片的空地方,活像个难民集中营。国企和欧美企业的办公室一般位子都是用隔板隔开的,每个人的活动区域有很大一块,我知道正宗的日企都是家族史管理,办公桌没有隔板,实际每个人的座位区域其实只相当于国企的一半,桌子上放了台电脑以后,剩下的写字区域就更少了。国情不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中资银行一个很普通的员工可能就有一间很大的独立办公室,而在日资银行,就算是上海分行的行长、副行长也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他们三个人总算是有了自己的独立办公桌。整个银行唯一有自己房间的领导就是总行行长,不过他的办公室看上去我觉得更想保卫室或者是门卫室,日本人在这方面也太扣了。如果是普通的日企,租个半层楼面干点小活,挤一点也就算了。可是1500多个人这样并排挤着,是不是有些夸张呢?感觉就像学校里的计算机上机考试的教室那样,只不过这个教室要大到一整层楼那么大,因为日本银行一层楼就是一个大房间,中间没有立柱,就像为麦加朝圣者统一安排上机考试的座位一样。一个科在其他企业里可能是一个大房间或者是一整层楼,但在东三菱,一个课就是2到3排的电脑座位,往前走几步,一个课又过去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不是用房间墙壁隔开,而是就挂块牌子,来说明这里是什么课。讲话声稍微大点,整层楼就都听见了,毫无私密性可言。前面我说这个银行租了三层半,最上面的半层美其名曰食堂,其实只是一个没有人烧菜的用来吃饭的房间罢了,而且根本坐不下这么多人,而且这个食堂在不吃饭的时间还要充当会议室。楼下的员工实在挤不下,他们就在食堂边上搭几个小房间给员工办公,就像是上机考试的小机房。发展到后面,经费不够,他们在东银中心的房子租不起了,居然让分在那边的人回到陆家嘴本部,那没地方坐怎么办,就把本来就没有几个的更衣室硬是改建成办公区域。这边的人开个会都找不到一个像样的会议室,要么就是大家集合得近点站着开,要么就是到这层楼唯一一间库房一样的小房间,一个连墙纸都已经泛黄的破旧房间,把里面桌子上的东西搬掉点,临时开个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居然还有这样的办公条件,真是闻所未闻,即时是在普通小企业,这样的条件恐怕都没人愿意干活了,何况这么大的银行。人家瑞穗名声再怎么差,到底环境阔气。人家三井住友同样是日本银行,又有房帖,人数也少,环球金融中心的办公环境绝对比这里宽松。这里一层楼居然才设一个厕所,天底下哪有这种事情,人家商场么也有好几个厕所来。这么大的银行,500多个人的一个楼面,才一个厕所,3、4个吨位,这怎么过日子,节约成本居然节约到这种程度。& && & 硬件差的例子还有呢。业务用的扫描仪,打印机一天到晚坏,也没人来修,修了还是坏,耽误了业务还说人家速度慢。那个打印机上还写着BTM三个字,晕,合并以前的打印机还拿来用,都用了7、8年了,连插头都坏了还在用。像这种打印机要是在其他公司的话,2年就全部折旧摊销报废掉了,东三菱居然还在用。用也可以,你给我修好啊,一天到晚坏掉,晚上关机的时候居然不是关电源,因为电源坏掉了,居然是天天直接拔插头一刚。东三菱的每层楼有个“书库”。天哪,这地方如果可以称为书库的话,那简直是我见过的最差的书库,这样子的地方都能称为书库,简直晕倒。“书库”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每天都要去的,因为印鉴卡(居然连个人客户也有印鉴卡,哪天工行要是也这样搞,估计全部累死)啊,书类资料啊(每个客户的资料一有更新,就要做系统数据更新和纸质资料更新与废弃,我从未见过哪家银行还需要在系统里做,如果东京本部也这样搞那早晚大家都得死,因为东京那么多支行,就像我们的工商银行一样,这个客户今天到这个支行更新资料,明天到那个支行更新资料,电子版的台帐可以流转,但你们倒是说说看,纸质文件怎么办?我系统里这个支行查下来更新过了,更新的文件却在那个支行的书库里,几千几万家支行,可能这样操作么?不要被弄死啊。其他银行哪里有这么多无聊的步骤。)都放在那里。那个书类的排列真叫一个乱字,地方本来就不够,还不按照顺序排,一会儿这个橱,这个橱排满了,新的序号一下子排到了很远的另外一个橱,也没有人来整理一下。废弃的资料装箱堆得书库满地都是,连路都没法走,箱子堆得盖过了柜子门,橱无法打开,每次打开要先把箱子搬开,拿完资料再给他搬回去,资料放回去的时候还得重复劳动再搬一次,这些废弃资料隔一段时间就会堆满,你不去喊一声,我估计它可以一直堆满到你连书库门都进不去。我对着这幅垃圾堆的景象拍了一段视频回家放给我妈看,她也吓死了,叫我快点跳槽。& && & 硬件差的还有什么?没有午餐供应就不说了。在陆家嘴找个地方吃饭确实不容易,那他也应该给个饭贴啊,也没有。不过我这里想说的差硬件,还有电脑系统。在该银行合并以前,原日联银行的环球数据系统其实要比东三菱的smile系统先进,合并了以后,所有数据全部导进了smile系统。这个系统是东三菱的主业务系统(当然还有其他一大串质量都比较低的,像小朋友玩具一样的辅助系统),据说80年代到现在从未改善过。此种说法我无法考证,但就本人用下来,觉得这个系统还不如中国80年代的系统。现在的中国银行业都已经是电子记帐了,日本银行可能是出于考究,他们是实行电子记帐加手工记帐(太考究了,全世界的银行都是单人临柜制,就日本的银行想得出来双人临柜制,同一件事做两遍,怪不得效率低)。双轨记帐我不反对,但这个smile系统充其量就是一个很低端的记帐系统,外带点查询功能,我见过的最差最繁琐的银行系统都比这个好。在我还没有来东三菱之前,听说这里的系统是全英语的,像天书一样,感觉很国际化,很有挑战性。但没想到,真的来了一看,英语确实是英语,只不过这些英语的目录翻成中文的话,根本就是一个傻瓜系统。只不过就是顺着数字序号选择需要的功能,点进去输入数据,再打印出来,顶多再查询一下。我完全不相信东京母行也在用这么烂的系统,东京也不可能用这么低级的系统。这个其实只是smile系统中国版,日本版肯定要先进得多,不然那么多支行岂不瘫痪,日本这么发达的一个国家的最大的银行,难道会用这样一个连小霸王学习机都不如的系统来做会计操作?用这个smile系统打印出来的东西还要专门跑老远到另一个部门的一台打印机上去拿。(晕,其他银行都是一个操作员配一台打印机,自己干自己的活)这里不但要跑老远去拿纸,而且整个课,甚至n个课的不同会计业务的所有台式机的打印终端都只从这一台打印机上出来。而且,连在同一台打印机上的电脑只要还没有发送业务,比如还在输数据,其他的电脑就一条线全部被吊着,一发送时,打印机又拼命把所有人的业务都一起打出来,造成拿个打印文件还排队。叫我适应这样的生活,我情愿乘时光机器回到70年代去做纯粹的手工记帐。这里的核印系统也令人啼笑皆非,还弄了个专门的说明书,号称一直在升级,其实质就是把印鉴卡扫描进一个系统里,让其他人可以通过内网看到,从而判断客户的印鉴是否是真的。我真是晕死,这里居然核印是靠眼睛的,市面上那么多伪造的公章,用肉眼看都一模一样,用眼睛就能分辨的话,还要核印系统干吗?其他银行早就已经在采用自动验印系统了,估计现在已经发展到高智能验印了。没想到日本银行到2010年了还没有一个自动验印系统,连个手动验印系统也没有,靠眼睛看一刚。用手扫描,用眼睛看,那这个系统还算什么系统,不就是一个照相机、扫描仪么?上海大概找不出第二家银行没有自动验印系统了,这个银行的电子科技水平实在是完全和时代脱节,不说日本东京不可能是这样的水平,就是放在朝鲜、越南,我想都找不到这么落后的银行系统。三井住友和瑞穗的情况估计好不到哪去。到我离职那会儿,听说东三菱要升级用自动验印系统了,晕,它这个时候倒想起来了,人家其它银行已经到高智能电子识别的阶段了,它才刚刚想起来要自动验印。不进则退,即使你改正了错误,但人家也在进步,所以你还是永远落后于人家。系统差的问题其实要分开来看。工商银行的系统号称是非常棒,人工智能化非常完善,但他们把大量的钱花在了系统研发团队上,员工本身的工资却都很少。有的公司虽然系统也不怎么好,但他们把放弃开发新系统省下来的经费发给员工当工资,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好不好关我什么事,再苦的活还不是照样干,只要想到我们,有钱就行了。可是东三菱的情况是,系统差得要死,照道理说,他既然不搞研发,就把钱省下来点给我们发发工资也好啊,可是系统差,工资却也低,那么这部分钱去哪儿了呢?看看那些日本派来的高层的吃喝玩乐,拿着东京上海两份工资就知道了。一般国有银行设计个系统全国都在广泛运用,日本银行在中国就这么几家分行,它会花巨资给你研发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系统么?他顶多就会叫几个稍微懂点电脑知识的日本人(是几个人,而不是研发团队)设计个smile系统中国版来忽悠人。这样的系统大学电脑学得好点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用用心应该都能设计出来的吧,这样的系统居然能放在世界最大的银行集团里用,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未完待续)&&&&&&&&&&&&&&&&&&第三章& && & 再来说说制度,严格的制度,不,是变态的制度。首先,上班电脑不能上网(为了工作,这勉强可以理解,虽然其他大部分银行都可以上网,不过现在大家都能手机上网,所以这点暂且可以无视),不能插优盘(到这一点为止,我已经无法理解了,没有一家银行是这样的),当天的活当天干完,电脑下班前全部清空(估计全宇宙都没这种规定),还有更厉害的,所有的邮件、文件都要加设密码(说到这一点我简直要疯了,如果说设个开机用户密码,设个系统密码还能理解的话,普通的word文件都要设密码,那简直让人气到要杀人了,这难道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日企文化?),密码要定期更换,每4期的密码不能一样。我看日本母行发过来的所有邮件和文档都不设密码,这只能说明,设密码的规定是中国区自己人搞自己人。& && & 接着往下说,这个银行居然不允许放废纸篓,这也太不注意卫生了,据说是为了怕银行凭证丢失。晕,世界上这么多银行,我第一次听说不能扔垃圾的银行。垃圾是可以扔,不过要走到很远的地方的一个统一扔的垃圾箱,自己的座位边是不允许扔垃圾的。这不是掩耳盗铃么?银行的操作风险不是因为你不允许放垃圾筒,凭证就不会掉的。好几天我感冒咳嗽得一塌糊涂,一次次跑到老远扔垃圾又耽误干活,我就自己套个袋袋,把生活垃圾放在袋里。这其实和放废纸篓没什么区别。这地方不准扔垃圾,偏偏垃圾又特别多,业务打印出来的纸头都先要把纸边撕掉,有那么多东西要撕要扔,又不让我们丢垃圾,这活还怎么干?& && & 还有,传真居然要审批。你要传真的话,嘿嘿,可不是像其他单位那样说传就传滴。首先,你要做传真封面,写传真申请,写明传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传,难道没有不用传真的办法了么等等,领导审批通过以后,要双人或三人进行传真。传真前要先登记在册,哪天谁传了什么东西给谁,诸如此类,然后去传真间(晕,居然还设专门的传真间,你以为是中央情报局啊),接着要对传真机进行解锁(晕死,传真机居然也设密码,这不是影响干活效率么,银行门关得好好的,信息怎么会泄露出去,有必要对银行自己人都设密码么),然后一个人输传真号,另一人进行号码核对并大声念出(我都快笑出来了)。什么?你以为可以传了?No。到刚才为止,只是给你机会发送测试页(晕,快疯掉了)。对啦,传真前一定要先发送测试页,确认对方收到,号码没错,再发送正件。传真完以后,还要对方敲一个接受到的章(所谓的Will Follow),再反传回来,作为档案留底装订,和传真封面订在一起。反正就是,你在其他银行一秒钟可以传过去的东西,到了这里要费大半天工夫,耗费好几个人一起搞这个事情,最后还会产生一份传真档案,这份东西估计最后要进那个堆满破箱子的书库保存n年才销毁。我写到这里,其实还只是传了一份东西过去,如果你还想传其他的,对不起,把这个流程再走一遍,你说是不是大家都不要干活了?& && & 再说一个,交接本。这个银行啊几乎是人手一本交接本,有的部门是一个课一本。如果是我给你一样重要的东西,交接签个名也就算了,可是这个银行,所有的交接都要留下记录。比如,我给你一张报关单,就要写在签收本上,几月几号,谁给了谁一张报关单,关单号码是多少,签收到后面,做笔业务没多少时间,时间全用来交接了,如果给我一叠报关单,是不是要把每个关单号都抄到交接本上去了?而且交接本上敲完章不算,还要复核的人再敲章,什么东西都要双人见证,然后签收的人再敲章。整个银行的人看上去都挺忙的,跑东跑西在交接,其实效率很低,因为这些事情在其他任何银行都会被当成是神经病。你把一叠报关单给人家,接受的人也怕讲不清楚,他也要一张一张地核对号码。要是大家都这样,那不要干活了,这点报关单输到电脑里可能几秒钟一张,抄交接清单倒要抄老半天。给客户的回单也都要客户签收(中资银行从没听说过有这种事情)。比如你去工商银行存钱,柜员会给你一式两联的单子,你填好签个名,一联给他做传票,还有一联自己做回单,像这种事情需要签收么?就算客户把回单掉了,不是可以补打印么?客户提过的钱系统里不是都有记录可以查得到的么?谁会来赖你呢?不是说签收制度不好,可万事做过头就是神经病了。像工商银行这种工作量,一个柜员一天就要面对六七百个人来存钱,人人都要他们签收,那这点活一个月都干不好。东三菱一天才有几个日本人来存钱。人家工行一天业务量是你几百倍,东三菱就是因为传真要传老半天,封个信封要反复检查,更新个客户资料都要输进系统,什么都要交接,所以一天才只能开这么几个户,所以效率才这么低。什么东西都要留底,留到后面,底都没地方放了,复印件还在不断增加,其他银行压根没想过要留底的东西到了东三菱,全部要留复印件,要留交接记录。怪不得人家说,东三菱八个小时工作时间有四个小时在写交接签收,虽然讲得有点夸张,但对于想练字的同学,或许还是福音呢。嘻嘻。& && &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叫做“最终退行”。每天有两位同事要留下来作最终退行。首先,这两个人要干一件事:修K(仅事务部门)。这其实是由日语词汇集计(syuukei)的发音而来的。其过程大致相当于日终平账。在中资银行,哪怕是再烂的业务系统,只要下班账平了打印日终流水核对传票以后装订就可以了。但东三菱银行喜欢一件事情做两遍,它明明已经电子记帐了,却还要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地进行双保险,也就是再加一层手工记帐,于是就出现了集计这种事情,它大致可以理解为手工记帐这个模块的日终平账。要把每天各个业务小组的不同传票按帐号规律统一计算装订(帐号规则过于繁琐,实在没有必要,没见过这样做日终平账的),部门汇总后,全分行的总会计课还要再作大集计。日本银行可真够大变的。集计完以后,这两名留下来的同志要检查一下每个人的电脑是否已经关掉,破烂打印机扫描仪的灯是否还亮着,抽屉是否锁好(钥匙居然还不能带回家,真是莫名其妙,)如果被检查出来,或者第一个人没检查出来而复核检查的人却检查出来了,或者谁电脑没关,那可是大差错(这点我很不理解,在国有银行,电脑开着隔夜都不会有人管你,从来没人检查这方面,更不要说受处罚了)。再一次检查每个人的抽屉和部门内所有放资料的抽屉,要一个一个去拉,你拉完,另一位复核的同事再拉一遍,你们两个人全部拉完,每天还有一位最终退行的领导最后再检查一遍。换句话说,每天回家前,就要3个人拉一遍所有人的抽屉。谁要是抽屉没关,哪怕这个人已经回家,也要把它重新叫回单位,让他长记性,这叫做信息安全制度,它是怕万一谁抽屉没锁好,泄漏了客户信息,晕,你银行的大门不是要用门禁卡么,谁会泄漏你信息。要泄露的话我随时都可以把行内信息带出去,还会让你知道?这种愚昧的制度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了,让我的大脑无比膨胀。据说这些都是会影响部门考核分的,有点类似于国有银行的平衡计分卡体系。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些现在还坚守在东三菱岗位上的难兄难姐们。你们来东三菱是因为你们不知道这里是这样滴,但你们来到这里知道了这里是这样的了以后还不走,只能说明你们心肠太软类。你们比我坚强,像这样的工作我就算失业也不愿意干,是我娇,你们吃得起苦,你们值得我尊敬。& && & 再有就是封信封。在其他银行,开户都是当场开完拿回单,而这里,大部分的开户都是没法当天开的,所以户开完后要把回单寄给客户,要客户签收以后把签收联返还寄回后专夹保管,连日本母行的董事来上海调研完之后,都说BTMUC的制度太繁琐。快递寄给客户前,还要做电子台账登记,纸质台账登记,复印快递信封留底,经办、复核、课长三人敲章。正式寄的时候还要把快递和邮件收发室的阿姨作交接,由她们寄。我刚去时权限不够,自己的私章在交接本上敲完之后,还要找个有权限寄的人帮我再补个章,再让收发室的阿姨敲接收章(吓死我了,光寄个快递要5个人敲章,连寄封信都要权限,在中资银行里随便做做的事情,在东三菱可以专门就寄信写个业务操作流程了)。每年两次帐户清理寄对账单,几百几千个信封,所有事务部门的同事都会被召集起来,两个人一个经办一个检查,从早封到晚就专干封信封。封信封的要求很多,对账单的折法和放进去的方向千万不能放错,遇到有回单箱的客户挑出来(晕,它的系统就不会分开打印,只打印没回单箱的么),遇到行员要挑出来不寄(一样的问题,它干吗不进行打印区分设置),甚至还有看到退信不寄的规定(我快疯了,退信你还放进去,再换个人挑出来,你吃饱了没事做啊)。要是分错一个,或者把某张放反掉的话(其实客户不会在意打开信封的时候,字面是否朝外,也没有规定只有字面朝外才是尊敬客户),只要被捅出来,道歉信就要从经办人写到课长,再写到中国区行长,行长要专程去日本母行道歉以示警示,这种行为已经是变态中的变态,神经病的高级阶段了。& && & 有些部门刚入行的员工要每天写学习日记,还要给老师批改,连续写三个月,有的还要用英语写。写学习日记是个好方法,这点我承认,但也应该以员工自觉为主。强迫员工每天写学习日记,可事实上并不是每天都有东西可写,浪费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就像小儿科,像读书的时候老师盯着你做回家作业一样,其实,业务多做自然会熟练,业务流程抄写一遍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每天写学习日记的做法让我感到很低级,而且每天还要汇报自己今天什么时间干了那些活,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笔业务来得实在,感觉这银行实在像个幼儿园。有的部门做错事了还要张榜公布,侮辱人格,就算一样被欺负,我情愿被自己同胞欺负也不想被小日本欺负。& && & 东三菱在银行业务的流程上也是非常奇怪,简直可以说和外面的其他银行脱节。这里的业务不是难,而是思路、套路怪,同一件事总喜欢找不同的人干个两遍、三遍,把时间都花在签收、封信封上,而且具体的业务流程也很令人感到无法理解。我完全无法从思想上接受这种每个文件都要加密码的行为,虽然暂时在行动上是妥协了,而且加个密码也花不了几秒,但思想上我感到这是一种恶心的行为,银行在这样变态保守的制度下是没有发展的,它的具体业务作业方式已经超出了我能承受的思想底线。一般来说,每家银行在同一种业务上都会有些各自不同的做法,因为每个银行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定,但总体来说,业务流程八九不离十。比如,你原先在工商银行做柜员,现在你跳槽到农业银行继续做柜员,你会发现会计系统变了,交易码变了,也许日终结算的制度变了,也许新的银行的很多规定在旧银行是没有的,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很快适应解决的,从业务本身来说,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迅速上手。简而言之,跳槽的话,一般新银行需要重新熟习的独特的流程占20%,以前银行的共同经验占80%。所以,一个人在建设银行做了5年信贷,他跑到中国银行去能很快适应,如果再跳槽去民生银行,也能很快上手,因为需要适应的新东西只是少部分。但东三菱的业务制度和外面的社会好像是两个星球来的一样。一个人在东三菱做了n年,同一个岗位到了其他银行,发现80%的流程都要重新学习。反过来的情况也一样。因为,一般的银行,同一笔业务中80%的流程都是照着人民银行或者银监会统一来的,20%的流程可能是自己行里个性化的,所以跳槽的人就算频繁跳槽也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个性化的步骤即可迅速上位。但东三菱的大部分制度都和外面完全两样,直接造成外面跳进来的很难习惯这里的作风,这里跳出去的又很难习惯外面的做法。我到了东三菱,我发现很多时候我完全不明白同事在说些什么,与其说不明白,倒不如说我思想上无法接受这样的活为什么要用那样的低效率的方式来干,所以产生了主观上的排斥。而我的思维,他们也听不懂。我从小到大从未遇到这种情况,和东三菱的人,特别是长期在事务部门做的员工交流起来特别困难,他们似乎很难理解我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流程都不知道,还要特别跟我介绍;而我这边也同样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跟我说这样的流程,外面的银行没有一家是用这种流程操作的。而渐渐地,我发现强迫自己适应东三菱的工作感觉后,我和原来中资银行的同学聊天时,觉得谈话特别吃力,好像我被夹在了两个世界当中,思维异常难受,真的是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一直要在两种思维之间切换,一种是极度简约高效的思维,另一种是极度繁琐低效没有意义的流程,我主观上想接受第一种,但现实情况却是我不得不接受后者来维持生计。尴尬的思维轨迹把我安排到了命运的风口浪尖,我从未想过今生还能经历这样的思维冲撞,而且是明知前一种思维好,我还硬要去冲撞它。我本以为自己对金融行业的嗅觉还是挺敏锐的,没想到到了东三菱变成了一百样不知道的大傻瓜,因为在这里,本银行自己的制度占了主导地位。我还一度天真地以为自己学到了新东西,但和其他银行的朋友交谈之后才醒悟,在这里学的本行制度再充实,除非我在东三菱做一辈子,不然以后再跳槽时,到那时候我才会变得真正的一无所知,因为日资银行做的业务给你带来的职业经验,在外面其他银行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不像你在其他银行间互相跳槽的话,以往的业务经验有很大一部分是共通的,是到了新地方还能继续使用的。更重要的是,就算我在东三菱做一辈子,我都不想去接受这样的流程,因为它本身除了是繁琐的,更是不科学的、低效的、无知的,在东三菱工作就像井底之蛙,我因为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我走了;但那些从没有看过外面世界的员工呢,他们中的有些人很可能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地接受了这里的思维,直到有一天想走时,才发现自己的思维已经完全被禁锢到无法改变,此时再回过头来再到处去外面面试也没人要了。我并不反对严谨周全的流程体系,但我无法接受虽然严谨但极度低效的制度,这样的严谨已经没有意义了。我认为银行制度应该寻找到一种严谨和简约高效之间的平衡,显然东三菱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及格的。(未完待续)&& &第四章& && & 就拿银行公司开户来说。其他银行开个户,只要客户拿来的资料,审一审有没有过期,人行系统查一下信息对不对,就可以开户了。在这个步骤里,东三菱基本上按照人民银行规定,但繁琐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在其他银行,一天可以开几十个户,只要客户来银行,我们就要给他办业务;但在东三菱,柜台开户是预约制,要提前几天先和客户排时间场次。假设半小时排一场,一天也接不了几场。而且,这里接柜要2个人同时接(太浪费人力了,2个人半小时可以干很多其他事情呢),而且接客还不在柜台(真是匪夷所思),和客户会面要到一间专门的小房间(没有窗,非常闭塞的像审讯室一样的一间很小的房间),主要是审核客户的凭证和开户资料是否齐全合规,还要核印(用眼睛核的,其效率可想而知,听说现在终于上线改用自动核印系统了,但我估计肯定是自动核印里最傻的系统,工作效率不会有显著提高)。碰到有的客户凭证一直填错,那可就真的要在这个“审讯室”浪费半个小时呢。不像在中资银行,这个客户表格没填好,我可以叫后面一个号码先上来办,见缝插针,效率高。在中资银行,由于是当场为客户开户,审核通过的同时,往电脑里输点信息,会计主管授个权,一个户就开好了。而在东三菱,到从前面的“审讯室”出来为止,这个户还一点都没动过呢,仅仅是收齐了资料,然后让客户先回去。接下来,经办的同事就开始“开户”了(晕,有半个小时时间,人家银行老早就连审带开搞定n户了)。怎么开呢?首先,要取号。哈哈,没听说过吧。一般银行开户时,号码是系统按一定规律自动随机生成打印的,所以这方面不用花精神。但在东三菱这样一个电子化程度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方,连取号里都有很多讲究。首先,有一本像辞海一样很厚的所谓取号本,里面有密密麻麻的事先编好的号码,只是后面什么都没写。你开哪个户,把这个企业的名字抄在后面,盖个章,再叫复核盖个章,还要盖上日期,这一行对应的这个号码就给你这个户了,把它抄下来。当然,这里面还分呢,有好几本辞海一样的旧得掉页的大本子,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帐户,比如资本金帐户、国内外汇贷款户等一连串帐户,类别不同,取号的规则也不一样,这些在中资银行都是电脑自动完成,到了这里,负责开户的员工都要背出取号规则。比如,人家客户明明要开人民币帐户,你要是背成了外币帐号的取号规则,去填了外币帐户那本取号本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这种事情在其他银行都是电脑完成的,如此地手工操作模式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复核的人里还分,什么情况下,本部门里的人可以作为复核人,什么情况下,要客户经理作为复核取号人。对了,还有一本预先取号本,就是取号前,先要系统里查一下,这个帐号以前有没有人用过,然后还要翻预先取号本,如果两者都没有,再填正式取号本。因为有的人可能今天取了帐号,但时间来不及,想放到明天开,因为隔日了,所以碰到不是当天取当天开的情况,就要在今天填写预先取号本,同样要抄客户名、双人复核盖章加日期章,第二天再在预先取号本上作销号后,才能正式开户。实在是吃饱了,那它为什么就不能哪天开,就当天直接取号呢?当然可以。但这时仍然要先看预先取号本,因为你不能保证别人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已预先取了号,如果你不看预先取号本,重复取了号,事情就乱了。其实,这根本不是问题,把两个号里一个划掉就行了,但在东三菱,这是重大差错,要写检查报告,因为规定不能浪费一个号码。就算可以倒回去,总之重复取号了,就是要受处罚。&&&&&&&&第四章& && & 就拿银行公司开户来说。其他银行开个户,只要客户拿来的资料,审一审有没有过期,人行系统查一下信息对不对,就可以开户了。在这个步骤里,东三菱基本上按照人民银行规定,但繁琐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在其他银行,一天可以开几十个户,只要客户来银行,我们就要给他办业务;但在东三菱,柜台开户是预约制,要提前几天先和客户排时间场次。假设半小时排一场,一天也接不了几场。而且,这里接柜要2个人同时接(太浪费人力了,2个人半小时可以干很多其他事情呢),而且接客还不在柜台(真是匪夷所思),和客户会面要到一间专门的小房间(没有窗,非常闭塞的像审讯室一样的一间很小的房间),主要是审核客户的凭证和开户资料是否齐全合规,还要核印(用眼睛核的,其效率可想而知,听说现在终于上线改用自动核印系统了,但我估计肯定是自动核印里最傻的系统,工作效率不会有显著提高)。碰到有的客户凭证一直填错,那可就真的要在这个“审讯室”浪费半个小时呢。不像在中资银行,这个客户表格没填好,我可以叫后面一个号码先上来办,见缝插针,效率高。在中资银行,由于是当场为客户开户,审核通过的同时,往电脑里输点信息,会计主管授个权,一个户就开好了。而在东三菱,到从前面的“审讯室”出来为止,这个户还一点都没动过呢,仅仅是收齐了资料,然后让客户先回去。接下来,经办的同事就开始“开户”了(晕,有半个小时时间,人家银行老早就连审带开搞定n户了)。怎么开呢?首先,要取号。哈哈,没听说过吧。一般银行开户时,号码是系统按一定规律自动随机生成打印的,所以这方面不用花精神。但在东三菱这样一个电子化程度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方,连取号里都有很多讲究。首先,有一本像辞海一样很厚的所谓取号本,里面有密密麻麻的事先编好的号码,只是后面什么都没写。你开哪个户,把这个企业的名字抄在后面,盖个章,再叫复核盖个章,还要盖上日期,这一行对应的这个号码就给你这个户了,把它抄下来。当然,这里面还分呢,有好几本辞海一样的旧得掉页的大本子,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帐户,比如资本金帐户、国内外汇贷款户等一连串帐户,类别不同,取号的规则也不一样,这些在中资银行都是电脑自动完成,到了这里,负责开户的员工都要背出取号规则。比如,人家客户明明要开人民币帐户,你要是背成了外币帐号的取号规则,去填了外币帐户那本取号本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这种事情在其他银行都是电脑完成的,如此地手工操作模式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复核的人里还分,什么情况下,本部门里的人可以作为复核人,什么情况下,要客户经理作为复核取号人。对了,还有一本预先取号本,就是取号前,先要系统里查一下,这个帐号以前有没有人用过,然后还要翻预先取号本,如果两者都没有,再填正式取号本。因为有的人可能今天取了帐号,但时间来不及,想放到明天开,因为隔日了,所以碰到不是当天取当天开的情况,就要在今天填写预先取号本,同样要抄客户名、双人复核盖章加日期章,第二天再在预先取号本上作销号后,才能正式开户。实在是吃饱了,那它为什么就不能哪天开,就当天直接取号呢?当然可以。但这时仍然要先看预先取号本,因为你不能保证别人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已预先取了号,如果你不看预先取号本,重复取了号,事情就乱了。其实,这根本不是问题,把两个号里一个划掉就行了,但在东三菱,这是重大差错,要写检查报告,因为规定不能浪费一个号码。就算可以倒回去,总之重复取号了,就是要受处罚。& && & 取号取完之后(晕,搞了半天帐号才刚取完),还不能开户,要先做“本人身份确认”,就是把客户信息填到行内的另一个狠傻的系统里,然后打印出来。然后打电话给客户,询问是否允许开户,算是一种告知。(要是采取当天业务当天办,客户就在边上,哪用打什么电话?)接着,要写“a-type”,把客户信息、帐号抄一遍,然后开始开客户号,在电脑里中英文资料都输一遍。输完开账号,到一个几十个人共用的打印机上去拿纸。印鉴卡要填好,要命的是印鉴卡上居然要把这个客户开过的所有的帐号都抄上去。然后拼命敲章,什么“非制裁名单”章啊,“本人身份确认”章啊等等,反正就是一连串的章就对了。以后碰到客户更换印鉴,那可真是练字来了。该报人行的要报人行,人行的信息要打印出来,敲很多章上去。碰到核准类帐户,还要经办者自己在上班时间走到人行去(靠,其他银行这都是快递员做的事情好伐)。系统里输完后,还要download(我至今不知道这个功能到底有什么用)。荡好之后,要进另一个很傻的系统,再输些东西进去。还没完呢,都好了以后还要到一个叫label的系统(晕,这么多系统,这个比前面两个系统更傻)里,输入帐号啊,地址啊,再打印出来。(这个系统还不能在自己的位子上操作,要到一个专门的共用电脑上,只有这个电脑有这个程序,但问题是该电脑上总有一个人在往里面输地址信息,她天天在那里输,似乎一天只干这一件事,我就不明白为啥不给她单独配台其他电脑,这样占着不是耽误我们其他人的工作效率么)。& && & 最后,把一大堆资料按照“严格”的行内顺序touch起来(touch是东三菱专用语,指把很多书类文件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批,用订书机订起来。我在其他单位工作了两年都几乎没怎么用过订书机,没想到日本银行一百样业务都要touch,订书钉用得特别快,上班时闭上眼镜就听到整层楼的几百个人都在不停touch,久而久之我极度讨厌订书机的声音)。Touch完后,所有资料交给复核者就可以了,复核者复核完,课长再复核,没什么问题,当天就可以下班了。第二天,轮到值日的人还要进行后续的扫描印鉴卡,合同敲章等工作,还要把回单寄给客户,还要等客户回单寄回(参见我前面讲过的封信封的章节),不断地登台账,反正就是将繁琐进行到底就对了。(离职这么久了,居然这些过程还能记得起来,我实在太佩服自己了,这种“教育方式”真是令人永生难忘)。就前面这一连串工作,在随便哪家国有银行或者欧美银行,只要在系统里输完数据拼命按回车再打印就行,不用填什么a-type,也不用在印鉴卡上抄账号,也没有什么download,验印全给电脑,几个系统的功能用一个系统就可以完成,地址也直接打印出,一天就算开100个户也不用从座位站起来跑到老远去拿打印的纸,也不需要双人审核或者什么checker,只要打印前领导输个密码即可。报人行啊,去人行啊都有专门的人来做。也不用搞什么touch,传票顺序自由,更重要的是,本来就没什么传票,就开户申请书和执照代码证什么的,用不着跟库里资料比对,也不用查什么kyc系统,也没有什么预约单啊,反社会调查啊,本人身份确认啊(有了身份证,本来就确认了),取号啊,开个户很快的事情,这是流程决定的事情。我不反对流程的严谨,但任何事情复杂过头就没意义了。我不反对忙,若忙得有所值,再忙也无所谓;忙得无所值,至少可以混口饭,也行。但东三菱不仅忙得无所值,它忙的内容令我感到恶心,完全不去考虑怎样的工作又轻松效率又高,而且对我来说我也不缺这碗饭,所以我就走了。& 销户的做法也很令人吃惊。其他银行都是客户卡里钱拿光再销,这里却是先销帐户然后余额转到一个中间帐户,再问客户余额如何处理,比如客户要贷记划转他行,那就再把这笔钱从中间帐户划出去(虽然贷记凭证上写的汇出帐户是已经被销掉的那个帐户)。所以你们公司帐户里要是还有余额,你到国有银行去用贷记划转出去再销,柜员会叫你明天再来销,因为贷记今天出去,明天有被退票的可能。我倒要问问东三菱,你把钱都弄到中间帐户了,那万一被退了票,这钱进哪儿?你连帐户都已经给人家销了。再比如个人客户无余额销卡,在其他银行,只要把客户的借记卡放在键盘上一刷,卡号和身份信息就一起自动跳出来,然后只要拼命按回车就行了。而在东三菱,要先去那个被箱子堆得路都很难走的所谓书库拿印鉴卡(我从未听说过个人客户还有印鉴卡的,你到工商银行去存钱,柜员最多叫你签个字,要是人人都有印鉴卡,那中国的各家银行得有上千亿张印鉴卡了吧,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了)。印鉴卡上要敲close章等,客户要是要提现,还要跑到现金柜台(和我们不在一起的);客户要汇到国外,还要去找汇款课(另一个部门),回单还要先和这个汇款课的人交接,他汇好以后,他还要再和客户交接。实在是吃得太饱了。其实很多人都没搞清一个问题,贷记凭证有软联和硬联,你贷记钱划出去,这个回单给你的时候,钱肯定是还没到账,回单上敲的只是受理章,不然什么叫票据交换,要交换的呀。等交换的对方收到钱时,它会有张贷记硬联的回单,这时才能确定没被退票和款项到账。& && & 不得不佩服日本银行做事情确实细心,居然每天工作完了之后还要核对业务笔数,这种事情难道电脑不会自动统计么?人家工商银行一个柜员光一天就几千笔业务,这个还要操作员自己倒过头来统计?还要把每笔业务的名称,开什么账户,账号多少都登台账,还要再找人复核,这不是没事找事么,有这点时间,相同工作量的活都能干好了,把时间都花在完全可以靠简单的系统就能做到的事上,这个成本省得可真聪明?与其付加班费给员工来统计业务量,不如稍微花点钱改善一下系统。每天还要清点哪些业务是当天没做完的,又要登台账,早上拿出来的资料没做完晚上还要放回去,待隔日再做,这叫做登隔待台账,第二天做完了以后,还要把台账上的记录销掉,反正就是不停敲章和签收就对了。要是隔日待做一直由于某种原因没做超过2个礼拜(比如,客户资料不齐,等客户送来再做。晕,不齐它干吗要收,干吗不全部退给客户,把客户资料放在自己这里好玩啊,保险箱就这么点大,早塞满了,还在往里面放资料,连耐火柜抽屉全都已经膨胀出来了),还要出指示票,这事情还没完了,我做梦都没有梦到过流程这么复杂的地方,人家说外资银行是血汗工厂真是一点没错,很多在中资银行做得很累的人一到外资银行,猛然发现原来以前在中资银行的工作才是真正的休闲广场。& && & 印鉴卡居然还有编号,空白印鉴卡居然算重要空白凭证,还要客户经理自己来领用,领用时又是登记又是敲章,领用后的印鉴卡再放回库中时,还要去那本领用登记本上销卡(即销掉领用记录,还要敲日期和名章)。真是拿卡的人觉得烦,管卡的人也觉得烦。我发现和这里的思维没法沟通,要么他们是神经病,要么我是疯子。这里的流程已经颠覆了我对银行的想象。他们有时晚上还要组织考试,据说用来做为加薪的依据,可作弊的人那么多,这依据的真实性又有多少呢,苦了像我这样从不作弊的人。更寒碜的是,居然晚饭钱还要自己出。这和国有银行即使是加班,也天天大鱼大肉单位买单的情况完全不同。那天加班,其他同事说一起订晚饭,我就订了一个,后来有人来问我收钱,我一雷。当然,钱是没多少,只不过过惯了免费午餐、免费晚餐的日子,一下子很惊讶于在银行里吃晚饭居然还要员工自己掏钱。不过想想他们连吃午饭都要自己掏钱,就可以理解了。& && &这个银行基本上都是一些小朋友在干活,老的都跳了,几个能力不强的没跳成的靠卖老做了课长,在日本银行里做到课长基本上就到头了,日本人不会被中国人做管营业的副行长,顶多给你一个管管操作的行长助理职位。我看到陈守信和徐蔚先生两位头发都白成这样了才混上行助,心想你们要是在中资银行,30岁早发财了。课长口口声声说我的工作表现和面试的时候判若两人,她也不想想,你们银行之前给我的印象和现在给我的印象也是判若两行。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样的带教方式,居然叫我问新来的人这个怎么做,才来几个月的新人就不停得带新人,老人都不知道在干吗?既然是以制度和流程为主,那么它就应该制定一个书面文本的操作流程,这样新人来了也不要什么带教了,直接看流程就可以了。他们确实有流程,不过是好几年以前的流程,很久没有修订了,而且即使是这个旧版的流程,还不能拷回家,不能打印出来,只能上班的时候在局域网里看,打开文件时还要输密码,天哪饶了我吧。据说前几年加工资加到30%,后来变到15%,再后来,课长开会说全行当年的平均水平是加5%,有的员工跟我说去年才加了200元。以这种速度,假设我现在5000块工资,要加到1万,还要等25年,还没等它加到2万我都已经退休了,但如果我不来日本银行而去其他单位做,我现在都已经一两万了,这个差距已经可以让你气到自杀了。其他单位可能没有很多钱,也可能会有很多钱,但东三菱是肯定没有很多钱。还好三井住友的总监当年终面没要我,不然我可能也没啥闲情在这里说三道四了,干活还来不及呢。& & 这里的培训体制也很难让人恭维,虽然宣传里写着一流的国际化的培训制度,什么东京、新加坡,可实际上那些都是针对上层领导的,最低层员工几乎可以说从不进行培训,不像我现在的东家一天到晚对我们进行培训,差不多每个礼拜都有带薪培训。以前,听说东三菱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培训基地,那时我心里异常激动,还以为找到了归属。结果轮到自己参加入职培训时,才发现所谓的上海培训基地只不过是东银中心很小的几间房间而已。除了两天的礼仪课程外,其余业务培训不是人事部的人在读ppt,就是通过放录像的方式展现,这又是节约成本的一种方式。我从未见过哪个银行培训用放录像的形式的。我现在的工作单位的所有培训都是上上级领导亲自授课,有时候一天好几场就连讲好几遍同样的内容,也没见人家放什么录像嘛。说到这工作时间,东三菱是早上8点半(其实是要求8点半开始干活,8点一刻基本都要做在位子上了)到晚上5点半(其实接下去还有无穷无尽的加班),而我现在的东家是早上9点到晚上5点,基本没有碰到过加班的情况。其实,加班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带回去做,因为在家里也能上公司的内网,这要是在日本银行估计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哪有什么带着手提电脑随意进出银行的事情,哈哈。& && && && && && &我写这篇文章不为了任何自身利益,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良知。因为家长和老师从小就教导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本来,别人的职业生涯关我什么事。但我会花这么长时间写下这三万字,实在是因为觉得这是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离职者甚至在职者的义务。有无数人从这里离职之后可能选择了缄默,但在我看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以后,“不把这些情况让别人知道”本身,就是昧着良心。我做不到。从曾经东三菱的疯狂崇拜者“被”逼成一个东三菱的倒戈者,我还是要感谢东三菱。没有它的“鞭策”,像我这么懒的人可能就不会再去急着找新工作,也就不会得到像我现在的东家这样这么好的工作。看来,东三菱还是我的媒人呢,呵呵。说到底,本文其实还只是个浓缩精简版,太多内容还只能算是点到为止,想说的其实还有更多,更多更离谱的事情因为时间太久我都回忆不起来了,本文充其量也只罗列了75%的大致情况,而且只能算是个提纲。真要分解开来说,那绝对可以出版一本举世畅销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了,弄不好几百年之后还能评上个什么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名著目录呢。呵呵。&(未完待续)&&&& 最终章& & 东三菱的某些部门每个月都有人辞职,行长还开秘密会议说要把人看住。今年招聘应届生还吹嘘薪资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人员这么紧张,居然还定规定说离职4个才准新招一个,情愿让那些现役员工每天没完没了地加班却不愿意招人,一味地节约成本,这是人性化的体现么?我从东三菱离职后到了现在的公司,参加新员工入职培训时,我们人事部总经理跑上来就说,在座的如果有一天从这里离开,如果是因为员工有了更好的发展,会祝福他们,同时,也会自省自己没有提供给员工更好的发展机会。你看人家的话说得多务实多贴心啊,而东三菱还开课长会议叫各课看紧员工动向一刚。东三菱前副行长徐蔚先生曾面对记者说,好的银行当然留得住人。可事实呢?& & 我在东三菱四个月,手里没有拿到过做业务用的章,这些章全部加起来差不多要有二三十个,一直要跑老远问别人借,每笔业务都要用章,事情做到后面真是火大。很少有人相信,即使在如此忙钱如此少,并且已经拿到其他下家的offer的情况下,我仍然在犹豫要不要离开东三菱。最后导致我终于提出辞职的导火索,竟然是因为没有图章。其实从深层次来看是因为领导的不关心。业务没人教我可以自己钻研,但章没有怎么干活?我跟课长申请了好几次,最后课长才批给我四个章。敲章是一连串的事情,比如我这页要敲6个不同的章,你批给我四个,我还是要跑到同事那里去借章,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跑过去还要把资料一起带去,整天来回跑既浪费时间又增加资料遗失的操作风险。后来,我问总务课的人员这个刻章怎么申请,总务说只要课长同意,想刻几个就能刻几个。晕,搞了半天还是课长不想让我刻这么多章,说什么造价贵,一个章一百多元。说到底还是不关心员工,我又不是为我自己,我是来帮你干活的,没章怎么干活,我甚至愿意这些刻章的钱自己出,我心已经诚到这种地步了,再不给我刻么,这个银行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 在来东三菱以前,我从前东家离职时,人家一个礼拜就给我办完了所有离职手续,那真叫一个效率啊。可在东三菱,因为课长出差,害我辞职报告晚交三天,而且,辞个职居然要拼命撑足你一个月才放人。我接到新东家的录取通知时,对方叫我一个月内辞职去报到。结果我实际去报到时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差点失去新工作,而且东三菱晚放人,还直接导致我后来去新东家报到的时候,错过了当月的电脑购置费用分配和高温费的发放,损失惨重啊。人事部公积金也没帮我转,居然帮我封存了,都没经过我同意,也不跟我说,害我到了新单位4个月都没加到一分公积金,让我失望至极。课长说,东三菱确实有很多人出去,但也有很多人想进来。我想对她说,想进来的人都像当时的我一样,都是因为不知道这里的情况才进来的,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是这个样子才想来,所以他们当时的以为自己想进来,但未必就是真正的想进来。而从这里出去的人却都是因为觉得不好才走的,这时,他们的想出去是真正的想出去。所以说,想进来不一定是因为银行好,只是听说银行好,或者受了蒙蔽,而想出去却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银行的不好。& & 这银行有个优良传统,就是离职的人大多都会写封e-mail的wellfare发给全行的员工表达一下感谢之类的,于是我也写了一封,只不过我把我下家的名字也写进去了。于是,课长不开心了,说我高调。我在想,就因为我一直低调,你们才觉得我好欺负,现在我都要走了,留点我在东三菱存在过的记忆不行么?我这样就算高调啦,我原稿还是用中英日三国语言写的呢,后来想想还是不要太高调,就只发了个中文版本的。人家其他人离职时群发的信都是带外语的,就我一个是只写中文的,这已经是低调中的低调了。还说我高调呢。这时候不出气,以后走了就没机会出了。而且,这企业文化也令人堪忧,我走的时候,没一个人跟我说再见,我也没跟他们说。后来,走出银行门,我觉得不大好意思(都这时候了我还不好意思,我可真是大善人啊),我给课长还有几位老师每人发了一条感谢的短信,结果居然没有一个人回我(因为同时发给了很多人,所以不可能大家都没有收到)。于是,我真的已经无话可说了。如果要问东三菱有什么优点,我想来想去,要么优点就是它加班到八点半可以打车回家,这算一项福利(问题是,其他单位哪里有什么经常加班超过八点半回家的),要么它支付加班费算一项福利(问题是,加班费本来就是国家法定支付项目,而且它还要打七折算,这叫福利?我现在的东家加班的事情真的很少,半年才碰到两三次而已,一般5点都可以下班,而且收入不下四大。& &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索尼唱片在中国的现状。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索尼唱片在中国明显水土不服,只注重包装港台和外国歌手,不重视内地歌手。很多实力派歌手怀着满腔热情签了索尼,以为自己找到了好东家,结果一个个倒戈。满文军说索尼毁了自己的青春,陆毅居然公开叫歌迷不要买索尼为自己制作的专辑,称因为其制作水准还不如盗版。索尼在中国的现状和东三菱又是何等相似啊!从表面上看,东三菱最近对中国区又增资15亿,还想和持有苏格兰皇家银行80%股权的英国政府商量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合并问题。可东三菱实际内部情况给人感觉总体管理秩序很混乱,虽然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规定,照道理说应该秩序井然,可实际效果却正相反。像其他银行顾客来了都有叫号机,一个接着一个办业务,而这里没有叫号机,窗口来了个客户,不知道谁来接,窗口里的人个个都推说自己很忙,新活一接,手里正在干的活就会被打乱。有时,我前一个活干了一半,桌子上一大堆东西,突然叫我接另外个活,我只好把手里的东西全部压缩到桌边,结果第二个活干了一半,第三个活又来了,我又只好再把第二个活再压缩到另一个桌角,到最后还要回过头再去想哪笔活干到哪个程度,而且桌子上好几笔业务的资料都混在一起,非常乱。我承认我很笨,可它招聘的时候可没跟我说要具备同时干n笔活的能力。我们平时看工商银行的柜员收钱速度也会有快有慢,动作慢的柜员,人家别的柜员好几笔钱都收好了,他一笔业务还没干完,这时,客户肯定都会涌向那个动作快的柜员,动作慢的柜员虽然会被人家批评手脚慢,但也没人会逼他几笔钱同时收吧。活总是一件一件干,一件干完再干另一件,动作快的人自己空了看见别人忙,也应该多帮点忙,你业务量上去了,自己奖金也会高。银行是个控制风险的地方,做事步骤越多带来的结果其实不是越严谨,而是越混乱,反而不利于控制风险。我还看到有的员工手里没活在看小说书,用手机在上开心网,真是忙的人忙死,闲的人闲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工作没有合理分配,应该保证每个人手里都有活干才对。我现在的东家上班时也有很多人在看自己的书,还有人上班打游戏机,我并不反对,但应该建立在整个团队的活全部干完的基础上,不能别人么忙死,你么在上开心网,这就没有道德了。像我现在东家的这个团队,大家总是一早来一起干活,动作快的人一不留神就把动作慢的人的活抢着干了,看上去好像他多干活不划算了,但最终结果是大家在上午就把整天的活都干完了,于是下午我们就可以开心地打联机游戏,领导也没什么不开心。活干完了,当然可以玩啦,这就叫干活的时候不分彼此一起干,玩的时候也一起玩,这才叫团队嘛。& & 如果找份工作能“干活轻松钱又多”那当然好,但找工作是干活,毕竟不是去睡觉的,天底下哪里来这么多又让你轻松又让你发财的活。但即使这点满足不了,如果单位能用“培训机会多、职业发展好”来弥补,那也能接受。只可惜在东三菱,前面说的那两方面都不满足。据我观察,东三菱也不是每个部门都忙得不可开交的。像20层的部分法人信贷部门,还有中台的一些审查部门,都不是特别忙。特别是会计课和一些企划管理部门,那真叫一个空啊。我每次走过,都看见那群人不是在看报纸就是在发短信。不过这些部门基本不会从外面招人,从外面应聘进来的大学生基本都被分在操作条线和比较忙的法人课。应该说,最忙的还是21层的操作楼面。我认为东三菱操作条线的忙是不值得的,因为它是假忙,纯由系统烂、制度混乱、工作效率低下造成。这三点里只要纠正个一点,东三菱的效率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有人一直叫嚣事情多,业务量大,其实,东三菱整个上海分行的业务量也没有办法和工商银行某些支行比,问题全出在流程过于繁琐,没有实际意义这一点上。就算没有经费改进业务系统,适当修订点流程又不是什么难事。书库里永远都是破旧不堪的柜子,也不知道稍微花点钱去换。会议室就那么几个,行长开会、员工培训和面试居然都逃不出这几个房间。欧美银行不说,就是普通的国有小银行,光一个小小支行的会议室数量和面积就比东三菱整个上海分行多得多。居然现在还要拆除更衣室用来改建办公区域,原来上海银行大厦和东银中心的办公室也不用了,这些都是钱越来越少的信号。即使这里的员工都是大专生,我觉得他们也受委屈了。更何况,这里的北大清华的优秀生源可以拉出一大片,这些优秀的大学生在这里做又是何苦呢?如果他们因为自己是日语专业出身,进其他银行比较困难,所以在东三菱先混个几年银行经验,这是合理的一条路。但如果是原本就学经济类专业的,我劝他们还是快点找新方向吧。在东三菱待上4年以上,基本上人就废了,钱少是小事,整个脑子都会废掉,会脱离正常人的思维。& & 当然,万事不能以偏概全,我也不是说做事务部门没出息,但总体我感觉东三菱的业务做法,外面很少有银行是这样做的,与外界脱节过大,除非你以后在东三菱混上领导,在这里干一辈子。如果你这一辈子迟早要跳槽,那我劝你早跳,因为即使你在东三菱的业务技能再出众,这些经验到了其他银行很少用的上。在这里,事务条线的制度和其他银行完全不着边,管理部门比如会计部门的集计制度既不像国有银行,也和欧美的会计制度大相径庭。营业部门不出去拉业务,全靠日本母行介绍业务过来,死工资、低工资,利润低让全行的员工都被拖着一起受累。世界上大多数银行的贷款都用的五级分类法,可日本金融厅的做法和中国银监会的分类法不接轨,之间的等级换算标准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资金部门虽然收入高,但应届生在东三菱即使是做投行业务的,起薪也不超过一万,这也太少了。像风险管理部门和审查部门做的事情基本和其他银行风险部门的事情两样,没有可比性。最不用担心的恐怕是人事部的同事了。做人事的同事从本质上来说,其日常工作内容并不是银行业务,所以不管其以后跳槽去其他任何银行或者是一般的国企或是外企做人事都没关系。而且和操作部门各家银行业务流程制度反差如此巨大相比,人事部的同学似乎不需要考虑这一层面的因素。无论在哪个企业,人事也无非就是忙些招聘、薪酬计算等常规共同性事务。所以,东三菱的人事MM处境稍微好些。& && & 2010年5月,东三菱在中国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债券,大家立马可以上网搜一下,有篇报告名叫《三菱东京日联银行2010年度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这不涉及到商业秘密,是一个对外公开的PDF文件。这份文件里引用的各种数据把东三菱写的天花乱坠,什么财务状况多高啊,什么风险管理水平多好啊,描写得好到甚至可以让一个离职者重新燃起对东三菱思念的火焰,抑或是让他们萌生想重新再回到东三菱继续受苦的愿望。报告的真实性涉及到很多专业内容,鄙人才疏学浅故不作评价,既然它敢公开发表,想必是就算有什么问题也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4-20 05:4904-20 06:1904-20 06:2004-20 06:5604-20 06:5604-20 07:0904-20 07:5304-20 07:5804-20 08:0604-20 08:23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5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宅警备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