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宝宝飞升问题。懂行的进

问:高分老鸟来....85的人物最
答:85级的任务最高到100级的宝宝
带宝宝的计算公式是你的等级+15级就是你可以带宝宝的最高级别《问道》娃娃地劫任务全面解析看完秒懂
娃娃地劫任务全面解析看完秒懂。
问道热门活动,领取免费元宝!
17173问道新区活动群:欢迎您
第一劫:大闹天宫 (需要打3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82 以元婴(血婴)状态找到门派师祖,通过交谈领取该任务。
第1战:进入龙宫大殿触发与龙宫守卫战斗。
怪物特点:怪物为10只龙宫守卫相对来说攻击力还是相当的弱的。龙宫守卫必须一回合全部解决,因为如果龙宫守卫有任何剩余那么下回合自动补充1只满血守卫,注意螃蟹怪会反震。
建议:必须带火眼金睛,队伍人员配合起来把所有的龙宫守卫都秒剩少量的血,最后全部用5法砸龙宫守卫。
第2战:与龙王对话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龙王带领9位龙女侍女参战。龙王抗异常非常高而且速度很慢,5300道金F不上 4600道的火偶尔睡上但下回合自动解。龙王会拉死亡小怪,注意金头陀怪会反震。
建议:睡手把小怪睡上,先打死龙王,省的他来回拉小怪。打死龙王剩下的小怪很轻松搞定了。
第3战:找本门师尊后对话,挑战自己。
娃娃自己去点就行,怪不会攻击,几个回合后自动出对话框,选择第二项结束战斗。如选第一项则继续战斗继续等几回合后又会出现同样的对话,然后回复龙王,得经验262.6W,钱137.2W。
第二劫:妖王封印 (需要打3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87 以元婴/血婴状态找到天墉城的清风道人,通过交谈领取该任务。
第1战:与幽冥涧的地狱牛头对话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怪物法伤还算不错其他没什么特点。5300道金封怪都容易漏1--2个。注意年轻道人占一个位置。
建议:水拉个防7减少伤害。不建议睡杀,年轻道人会秒4打醒怪物。而且建议进入战斗的时候看看幽魂多还是小鬼多,如果幽魂多就杀,如果幽魂少就让娃娃跑重杀。因为幽魂血少很好杀,幽魂血比小鬼少1半。
第2战:任务给一个蓬莱岛坐标,找到坐标消灭妖王(注意时间限制1小时)
怪物特点:主怪不易被F。小怪会给主怪拉血。
建议:打手全部5法秒,最后睡手睡就行。
第3战:去幽冥涧找地狱牛头引诱妖王现身发生战斗。
任务注意:此战斗和第二场一样。但引诱妖王需要收集20个怨鬼舌、20个龟壳和20个粉花瓣交给地狱牛头。
第三劫:祸出东海 (需要打7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92 以元婴(血婴)状态与东海渔村老板对话接到第三劫任务。
第1--5战:分别要去五龙山寻找金之芒、终南山寻找木之缘、乾元山寻找火之灵、骷髅山寻找土之根、凤凰山寻找水之晶。
当到达各个山头的时候在山上来回走动就会触发任务,吃香不触发任务。
怪物特点:怪物伤害逐渐增加,但他开始的时候秒的非常非常少导致很多回合后才会有高伤害出现。怪物血一般在40W ,3500以上道忽视50 的火睡5很稳。建议:打手们使劲5法秒,最后由睡手睡。要快点杀完别太磨蹭虽然怪物的伤害底数少,但是抗性也逐渐增加。第一回合怪打人1-10血,3个回合后怪打人就1000 血了,所以要快点杀。第6战:去东海渔村东南方向(228,188)找到镇海明珠。
怪物特点:主怪火属性带9只小怪。主和小都是物理和法术都会的。伤害一般打一下1W血。
第7战:去找东海渔村的药店老板询问情况(途中由大号带队否则元婴/血婴带队会遇到小鱼精,杀多浪费
时间还得逃跑)在药店老板那得知东海渔村有鱼怪。出了药店元婴/血婴带队在东海渔村乱跑就行。遇到
小鱼精就跑 遇到大的才杀。注意:跑的时候元婴/血婴跑就行 他跑了就全跑了。
怪物特点:没啥特点就是加强版CY似的。。
第四劫:师徒情深(需打9次最少)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等级≥97级时 以元婴/血婴的状态去找揽仙镇药店王老板处接到任务。
第1--3战:去揽仙镇(243,188)、(351,121)、(25,130)杀死灵妖。
怪物特点:怪物数量为队伍数量*2 怪物法伤很强经常使用5F。秒1下1W多血。他们死了后能被拉起来。
建议:水拉个防7 ,其他人秒 ,最好把小怪全部障碍上 否则会拉死的怪。
第4战:去绝人阵(52,28)除掉灵妖王。
怪物特点:主怪高速(2000 的速度)且不易F,F了也是1--2回合解。而且主怪未死的话在某一回合一下子把倒地的所有小怪全部拉起来而且血几乎拉满。
建议:一定要先把主怪杀了,他一下子就能把倒地的所有小怪拉起来而且血拉的几乎就是满的很变态的,杀了主怪后小怪就很容易搞定。
第5战:收复20个灵妖(最少需要5场战斗):去揽仙镇药店王老板对话(途中要大号带队,元婴/血婴带队会遇到不必要杀的小怪)。
收复灵妖的方法:去无名小镇杂货店购买20个妖劫咒。在揽仙镇走动会遇到灵妖(怪物数量=队伍人数)。以5个人的队伍为例遇到5个灵妖,
进入战斗建议先冰上1个灵妖完了把剩余的灵妖用5法秒死。那么会剩下1个活着的灵妖和4个倒在地上的死亡的灵妖(千万不要全弄死,要不没时间收了)。这时元婴/血婴点击妖劫咒使用妖劫咒点击死亡灵妖的尸体进行收妖。收完了还剩下一只灵妖了就这只灵妖不可以收(因为打死他就结束战斗了没时间收)所以最好让元婴 /血婴逃跑其他大号不动就行(你要是有时间可以杀了那只剩下的灵妖),元婴/血婴逃跑出去大号自然出去了,那么会收了4个灵妖。反复做5次即可。
第五劫:道义无私(需要打3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等级≥102级时 以元婴/血婴的状态去东海渔村客栈老板接任务。
第1战:打败东海渔村(134,53)的青牛精。
怪物特点:主怪抗异常较高4800道的火很难睡上,且带有反震50%(你物理攻击他2W你也掉1W血)主怪还会混乱带有小怪爱使用5F打人,且主怪能自己给自己拉血。
建议:先5F杀小怪,最后才杀主怪,剩主怪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抓紧秒他,他老自己给自己拉血的(像驯鹿的狗头军师)。
第2战:去绝人阵(11,125)打石牛妖王。
元婴/血婴自己去送死就完成,不用带BB,元婴/血婴死了不掉东西,原地让人救了。
第3战:向绝人阵的恶灵鬼王讨回东海渔村的孩童。
怪物特点:主怪会使用遗忘且带有50%反震,小怪带有天书。小怪死了尸体不消失,其他小怪可以拉死了的小怪。但是不拉主怪,主怪死了尸体消失。
建议:先把小怪F了,其他人先杀主怪,主怪死了不复活,后杀小怪用,障碍不稳的话,容易小怪来回的拉,带高秒打手去。
第六劫:上仁无为 (需要打3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107 以元婴/血婴状态 找到炎神领到任务。
第1战:去东昆仑(118,122)降伏袒护桃灵仙子的妖魔。
怪物特点:一共3只怪且血量非常少,唯一特点就是不容易封,要强杀,如果先杀最左面的怪物,其他剩余的2只会发狂变厉害且血量也增加到80W。
建议:先杀中间的和右面的怪,最后才杀左面的,省得怪物发狂和血量增加(变为暴怒的状态)。
第2战:去东昆仑(60,215)附近寻找桃灵仙子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怪物只有5只,打人1下1W血左右,不能F,强杀的。怪物死了尸体不消失会被其他的同伴拉起来。
建议:一直用5法强杀吧。
第3战:与炎神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怪物会给自己拉圈和罩而且很难F,主怪会使用游说之舌,会把你的BB吹下去。而且当天兵被杀的少了的时候主怪会召唤一名新的天兵出战。
队伍配置要求:要有名水拉防 带几个如意BB和多点血BB 以免被主怪游说跑了都。
建议:多带几只BB去,以免被主怪游说BB不出来。可以选择一直5F一直秒的方法或者先杀主怪的方法。如果是一般队伍建议一直5F秒因为天兵的血少一会就被秒死了主怪少天兵就会召唤但他每回合只招1名天兵这样他就少出手一次以免他用游说BB而且天兵也少了呀打我们的怪就少了。如果是厉害的队伍可以选择集中先杀主的,顶着小怪的。
第七劫:轻偌寡信 (需要打3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等级≥112级时 以元婴/血婴的状态去念心道人。
第1战:去东昆仑山顶(205,33)寻找万年雪草时触发战斗。
怪物特点:左面的抗物理是物理怪,右面抗法是法怪。且左面的会使神龙罩 右面的会使如意圈。 死亡死尸不消失,能被同伴拉起来。
建议:把2只怪都秒没血再一起杀掉省的他们拉。有带神圣之光或漫天血舞BB就更好了。
第2战:与风月谷的云游大仙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辨别真假。杀死真身就完事。不容易障碍需要强杀,带上火眼吧。杀完了真身后会立即进去第2场战斗,第2场战斗中怪物先出手把队伍中成员障碍住接着一下怪秒死队长,就算完成了。
第3战:再次与云游大仙对话发生战斗,此次战斗为杀自己的影子,对面的队伍和自己的队伍一样的配置。
建议:杀法1:全队成员把垃圾宝宝点参战,好宝宝点掠阵。最先参战BB野生的最好哈。让对面的影子也带垃圾BB,让我们BB死了后可以掠阵,杀他们就小菜了。
杀法2:元婴/血婴自己出马,也是垃圾BB打头阵 好BB掠阵的方法。你元婴/血婴啥装备都没有就别去送死了。
第八劫:慈以至勇(需要打5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等级≥117级时 以元婴/血婴的状态去找本门师祖接到任务。
第1战:与本门童子讨教。怪物特点:不能F童子而且童子会使用本门障碍技能。童子攻击不算太高不拉防打1下1W血,拉了防打的更少。
建议:水拉个防,有如意BB就上圈,就轻松杀。
第2战:在幽冥涧打枭魉魔尊的手下。
怪物特点:极难障碍,主怪高速至少4000以上或者更高。主怪善使用5F,小怪善使用秒5和大秒。
建议:如果穿着改5套的话,拉完防7后一般小怪就没什么伤害了。秒5打人一下才几滴血也就是大秒能打的动我们。如果觉得扛得住就直接5F。如果扛不住的话先杀主,主速度高攻击力高。
第3战:打枭魉魔尊(坚持几回合就完成)
怪物特点:就1只枭魉魔尊,会混乱,血超级多1500W,不需要打,坚持几回合后出现对话框(出对话框后选择第二项直接结束)。如果选第一项,则继续,直至把玩家全部打死,这里死亡不会掉东东,原地复活。
建议:水拉个防御,就顶着他的攻击几回合就可以了。
第4战:去找本门师尊指点
怪物特点:10个怪,开火眼金睛辨别真假就是了,怪不可F。
第5战:杀枭魉魔尊
怪物特点:主怪高物理攻击,会召唤小怪最多召唤2名(1回合召1名小怪)。右面的小怪喜欢给主怪拉死亡缠绵,左面的喜欢拉心。拉上死亡缠绵的主非常狠,很容易1下打死1个BB。话就要多带几只哦。
建议:有水的话拉个防御,有土的话拉躲避,一直大秒主怪就行,主怪死任务就完成。
第九劫:以哀泣亡(需要打4次和杀100个雪狐)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等级≥122级时 以元婴/血婴的状态去找雪域冰原的无底洞一探。无底洞在雪地的右上角(268,22)
第1战:点无底洞触发战斗。
怪物特点:大小怪都不能封,主怪会使用神龙罩而且主怪死了尸体不消失,有可能被小怪拉起来。怪物都爱使用秒5和大秒。
建议:水拉个防御,用5法秒。最好。
接下来需要杀100个雪狐。建议算个雪狐南荒巫术 去杀这样速度快。(千万千万不要吃铃铛呀 吃了1小时不遇任务了 )
第2战:杀雪域灵狐(在雪地杀雪狐引雪域灵狐出现并杀了它,得有耐心啊 遇到雪域灵狐真慢)
怪物特点:还是辨别真假 有一个是真的杀了即可完成任务,怪物不可封。唯一不同的是秒这些雪域灵
狐的时候都掉血而真的雪域狐狸不会回血,其他的会回血。
建议:用5法乱秒一会看看哪个血少的最多就应该是假的了。
第3战:打天兵 在点无底洞时触发任务。
怪物特点:天兵不能封,死亡尸体不消失,能被同伙拉起来。伤害一般大秒一下1.5W左右
建议:水拉防,其他人直接5法秒,一起秒死他们就不被拉了。
第4战:点无底洞再次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大小怪都不能F,小怪死了下回合就自动替补上新的小怪而且会连击会使用乾坤反转。
强杀就行。
第十劫:静筑虚极 (需要打4次)
任务领取:当元婴/血婴等级≥127级时 以元婴/血婴的状态去无了尘接任务。
第1战:与无了尘对话并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刷5只剑 不可F 中间主怪是金系旁边的2个是火系 最外面的2个是水系
建议:水拉个防7 ,都用5F秒怪。
杀完第1战后替人辞别好友,在辞别好友的过程用需要帮王老板找40个百灵丹和40个九圣散,接着要帮张老板杀100个剑魂(推荐使用剑魂南荒巫术)还得给钱老板500W金钱。
第2战:找到卧龙坡的玄武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封不了,要强杀的。和第1战类似,不同的是小怪死了,尸体不消失会被拉起来 主怪死了尸体会消失的。
建议:不用F,拉个防御 直接5F秒就好了。
第3战:与东昆仑的无了尘对话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怪速度1800左右,不能封,死了不消失会被拉起来,起来就有20W血 法伤高打的真狠。
建议:拉防立圈强杀。
第4战:保护玄武(点玄武发生战斗)
怪物特点:5只木属性的怪不易封,主怪会使用毒。怪速度1800左右,高秒善使用5F打一下很疼。
建议:水拉防,多带如意BB。一个一个杀吧,如果用5F还得拉兰,怪伤害很高,速度快的几乎没回合必倒。
手机看攻略,电脑玩游戏两不误!
加点再也不需要切来切去啦~
【专区_《问道》】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与相关的文章有: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我的图书馆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为什么很多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与快乐?独立、有主见又坚强?为什么他们健康、阳光又富于创造力?……旅美作家蔡真妮深入美国社会并在美国生活多年,是一位从学龄前到高中生不同年龄段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结合自己三个孩子的养育经历,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美国家庭和学校里的感人有趣的故事,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我们揭示出美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尊重、理解与宽容,同时,也令我们深刻领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作者出国前曾经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对国内的教育现状和父母在培养孩子问题上的迷茫的有较深的感受和理解。书中在介绍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给中美教育的差异,从家长的角度提出了弥补不足,缩小差距的方法与措施,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可借鉴性。书中的理念和经验能满足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孩子的家庭需要,尤其适合0-18岁孩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阅读。
  推荐序:让孩子快乐长大
  很少有文章能让我如此畅快地一气呵成,从决定给真妮作推荐序的那一刻起,脑海中一下子涌现出太多太多想说的话,争着抢着见诸笔端。所以,请原谅我的语无伦次,我想,换作任何一位她的“粉丝”,都可能会像我这般激动吧。
  作为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我曾经把真妮博客的链接,一次次发给同样做了妈妈的亲朋好友;
  作为一个育儿版面的编辑,我曾经把真妮的文章,一篇篇地登在报纸上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有所收益;
  乐此不疲的原因,是因为喜欢真妮的文章和她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智慧。
  身为女人,羡慕真妮的成熟之魅;身为人妻,羡慕真妮的持家之道;身为人母,更是羡慕她的育儿有方。羡慕之下,也深知这些可不都是白来的,所以我非常愿意推荐真妮的这本书给各位,相信定会让你有所悟、有所得。
  今年夏天有机会在北京见到了真妮,相聚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很喜欢她在我问出每一个唐突的问题后,略微沉吟,一字一顿慢慢地说出她的答案。从那份谨慎中感受到她的用心思考,远比滔滔不绝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
  文如其人,真妮的文字,不华丽但让人觉得舒服、踏实,是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其中更不乏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很多人通过博客,向真妮咨询家庭育儿中的问题,一直做健康媒体报道的我,客观地说一句,真妮“答疑解惑”的水平绝不亚于一个心理科的医生。我看过很多相关方面的文章,文笔精不精彩暂且不表,关键是要看能不能说到咨询者的心里去,真正让人有所触动,进而帮助调整心境,真妮的文字,是有这个能力的。
  最该说说的,自然是真妮的育儿心得,大儿子阳光又懂事,小儿子活泼又可爱,中间还有一个漂亮聪慧古灵精怪的小女儿……让人羡慕得简直都要嫉妒了。
  现在年轻的妈妈们,很容易就陷入焦虑中,对孩子的期望也不仅仅是学习好,成绩高了,甚至连孩子的性格都要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改造,也因此受着一轮又一轮的煎熬:孩子淘气,发愁他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挺乖,又担心他会吃亏不能适应社会……
  真妮的三个孩子,三种性格,换作以上那种爱焦虑的妈妈,不得愁死了,但是她乐在其中。她对我说: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不要去妄图改变它,但是你可以引导他,重要的是让他快乐。她的三个孩子都很快乐。
  说起自己的女儿,真妮忍俊不禁——她就是那么风风火火,现在为了防止她冲过来打翻我的咖啡,我在电脑前工作时干脆戒掉一切吃喝。朋友们都替我发愁,女儿家应该淑女些。但是,她很快乐。我相信如果我硬是去给她扳,一定可以把她扳成一个所谓的“淑女”,但是这样做的恶果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等着你。
  父母该本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引导孩子呢?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快乐长大,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相信,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不一样的感悟和启发,让我们都来好好读一读吧。
  1.1 “尊重”比成绩更重要
  我家女儿凯丽今年上五年级,一次我去她的班上做义工,帮忙布置“秋季Party”,看到班主任老师让两个孩子发已经批完了的考卷。她在把考卷递给他们俩的时候,做了一个鬼脸说:“记得要没有表情噢!”
  两个孩子点点头,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按照名字将考卷发给了每一位同学。
  发考卷为什么不能有表情?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真是太奇怪了。
  搞活动的中间我逮到一个机会悄悄地问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老师回答说:“是这么回事,发考卷的孩子看到一份好成绩时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羡慕赞赏的表情,而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则会露出同情的表情,这样会让成绩不好的同学感觉很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同,但是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他们到了现在的年纪应该懂得怎样去保护别人的自尊心。所以我让孩子们轮流发卷子,面无表情地发,这样每个人都学会把尊重别人放在其他事情比如成绩之上。”
  发考卷这么一件小事,老师都能和“尊重”联系起来,想到不能伤害部分孩子的自尊心,可见美国学校对于“尊重孩子”看得有多么重。老师不仅自己尊重孩子,还要教育学生都学会去尊重别人,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但学校如此,美国的父母对孩子也是尊重有加。
  一次,我们参加一个美国人在家里举办的盛大宴会,男主人是一所大学的副校长兼一个大系的系主任,那天学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好几位。宴会开始之前,在客厅里男主人和几个教授端着酒杯站在那儿高谈阔论着政治经济等问题,这时主人家三岁多的小儿子跑过来喊爸爸,他马上对其他人说声失陪,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蹲在儿子面前,问道:“嘿,伙计,有什么事儿?”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递给爸爸,原来是盖子打不开了,让爸爸帮忙给打开。爸爸帮他打开了盖子,孩子高兴地说了声“谢谢爸爸”,然后跑走了。
  在高朋满座的场合,当年幼的孩子要和爸爸讲话、为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让爸爸帮忙的时候,爸爸立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事当做头等大事来办,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人对孩子的尊重,还体现在细微具体的生活小事上。比如,大人和孩子说话时都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主人常常会拿些零食出来给小孩吃。这个时候,中国孩子一般都要看一下父母的眼色,等父母发话了才动手,而美国父母不表态,拿不拿,吃不吃,都是孩子的事,自己决定好了。中国父母把孩子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当成孩子懂事的指标,而美国人则认为孩子从小就应当学着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为自己负责,父母不应加以干涉。
  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多中国父母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懂什么,当然要听父母的;而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想法。
  因为尊重,所以美国人不会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遇到问题会和孩子和颜悦色地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尊重,孩子懂事以后,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会偷偷翻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
  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对美国父母当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说自己孩子“不争气”“没出息”,他们认为父母在情感上伤害孩子也是一种犯罪。
  想让孩子帮忙,美国父母一定会说“请”字,孩子帮了忙,一定会说“谢谢”;父母误会了孩子,说错了话,也一定会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自尊自爱,同时也给予他人尊重。
  在生活上,美国父母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的表现。
  有人曾质疑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会流于疏于管教,其实这是两回事。美国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和礼貌的要求非常严格,认为这也是尊重的教育,是要学会尊重他人。大多数美国孩子都待人友善,懂礼貌,心态阳光,独立意识强,和别人打交道时大方得体,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了应有尊重后形成的良好人格和素养。
  1.2 “一百零一句”表扬孩子的话
  我家小儿子三猪三岁时,小小年纪就有了口头禅,不管自己还是别人做了什么,他都要缀一句“Good Job!”(干得好!)
  有一天,我和幼儿园的老师说起这事儿,老师笑着问我:“你平时怎么表扬他?”我想想好像自己说的就是“Good Job”这一句。
  老师说:“这就对了,孩子都是跟大人学的,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这句话一定是被你用了无数次以后,在他心里被强化成了最有力量的表扬话。”
  老师建议我以后试试其他表扬鼓励孩子的话,淡化这句“Good Job”的作用。
  原来是我这当妈的语言单调造成了孩子的毛病。
  下一次再见到老师,她拿出一张纸递给我说:“这个或许对你有帮助。”接过来一看,上面打印的是:101句表扬孩子的话(101 ways to praise a child)。
  我看了之后大受启发,表扬孩子的话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啊!
  1. Good Job! 干得好!
  2. Excellent! 太出色了!
  3. You tried very hard. 你很努力了。
  4. You’re so sweet. 你真贴心。
  5. Thank you. 谢谢。
  6. Good for you!这对你太好了!
  7. I can see the progress. 我已经看到了进步。
  8. You’re special. 你是独特的。
  9. Wow!哇!( 叫绝声 )
  10. I trust you. 我相信你。
  11. That’s amazing!这太令人惊叹了!
  12. How nice!多好啊!
  13. Great!太伟大了!
  14. You’re adorable. 你真可爱。
  15. I’m proud of you. 我为你骄傲。
  16. I knew you could do it. 我知道你能做到。
  17. Awesome!了不起!
  18. Super!好极了!
  19. You’re a good helper. 你是个好帮手。
  20. You’re exciting. 你真令人激动。
  21. You’re beautiful. 你真美丽。
  正文 1.2 “一百零一句”表扬孩子的话(2)
  福哇txt小说吓载站 更新时间: 7:06:02 本章字数:1238
  22. That’s incredible!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3. How smart!多聪明啊!
  24. Well done!完成得很好。
  25. Beautiful work. 完美的工作。
  26. You made my day. 你给了我美好的一天。
  27. You are so responsible. 你真负责任。
  28. Let’s try it again. 让我们再试试。
  29. You really tried. 你尽力了。
  30. You’re so creative. 你太有创造力了。
  31. Great work!做得太好了。
  32. Fantastic!太奇妙了!
  33. You can do it!你能做到!
  34. Bingo!做对了!
  35. You figured it out. 你解决了问题。
  36. That’s the best. 这是最好的。
  37. You did that very well. 你做得非常好。
  38. Good learning!掌握得很好。
  39. You’re a good listener. 你听讲认真。
  40. You’re so much fun. 你真是太有趣了。
  41. You’re caring. 你有爱心。
  42. Wonderful sharing. 极好的分享。
  43. You’re a winner. 你赢了。
  44. You’re a treasure. 你真是个宝。
  45. Bravo!欢呼!
  46. You’re wonderful. 你真是太出色了。
  47. You are precious. 你是宝贵的。
  48. Remarkable job. 出色的工作。
  49. Terrific!太妙了!
  50. You have a great sense of humor. 你非常有幽默感。
  51. You make me happy. 你让我快乐。
  52. You’re incredible. 你令人难以置信。
  53. You’re on target. 你达到目标了。
  54. Looking good. 看上去挺好。
  55. You make my life complete. 你让我的生命完整。
  56. Outstanding!杰出的!
  57. Dynamite!顶呱呱!
  58. Marvelous!非凡的!
  59.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出色的表现。
  60. You’re a real trooper. 你真是一个勇士。
  61. Nothing can stop you now. 现在你已经所向无敌了。
  62. What a great imagination. 多奇妙的想象力。
  63. You’re improving. 你正在进步中。
  64. You will make it. 你一定会做成的。
  65. Way-to-go!干得好!
  66. Now you have got it!现在你掌握了!
  67. You’re catching on. 你正在赶上来。
  68. I respect you. 我尊敬你。
  69. Nice work!完成得很好!
  70. You’re on your way. 你在前进中。
  71. That’s remarkable. 成绩显著。
  72. Beautiful!( 做得 )漂亮!
  73. Great discovery. 伟大的发现。
  74. Magnificent!壮丽!
  75. Super work!超级完成。
  76. You’re a good friend. 你是个好朋友。
  77. You mean a lot to me. 你对我十分重要。
  78. Hip!Hip!Hooray!万岁!( 喝彩 )
  79. Phenomenal!太惊人了!
  80. You have discovered the secret. 你已经发现了秘密。
  81. Thanks for helping. 感谢你的帮助。
  82. You’re a darling. 你好可爱。
  83. I like you. 我喜欢你。
  84. You’re fantastic. 你太神奇了。
  85. Neat!干净!
  86. That’s good manners. 真有礼貌。
  87. You are so important. 你太重要了。
  88. You’re growing up. 你长大了。
  89. You’re getting better. 你做得越来越好。
  正文 1.2 “一百零一句”表扬孩子的话(4)
  福哇txt小说吓载站 更新时间: 7:06:05 本章字数:753
  90. You brighten my day. 你照亮了我这一天。
  91. That’s perfect. 太完美了。
  92. You’re such a joy. 你真让人高兴。
  93. I like the way you did that. 我喜欢你做它的方式。
  94. Good planning!计划得好!
  95. You have a wonderful smile. 你的笑容真美丽。
  96. You make me feel good. 你使我感觉好极了。
  97. You work hard. 你工作努力。
  98. Good thinking!思路很好!
  99. A big hug!一个热情的拥抱!( 身体语言表扬孩子 )
  100. A big kiss!一个大大的吻!
  101. Say,“I love you”—— often. 把“我爱你”挂在嘴上。
  后来,我在很多美国人家里都发现了这101句赞美词,一般都把它贴在冰箱上、门上、起居室里等显眼的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美国父母每天都会对孩子说些赞美的话,也会每天给孩子拥抱和亲吻,“我爱你”更是随时挂在嘴上。
  最关键的一点是:父母的赞美和欣赏要发自真心,不能敷衍了事。
  我觉得上面那些话不仅可以用在孩子身上,也可以在和配偶、朋友、同事等人打交道的时候使用,不一定局限在101句,可以根据中文的特点分场合地点地恰当运用,效果一定比“挺好”“不错”“对”这样普普通通的字眼好,会成为人际关系中绝佳的润滑剂。
  1.3 表扬和夸奖孩子的几项原则
  美国社会一直奉行赏识教育,适时地表扬和夸赞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是夸奖孩子也有一定的原则章法,如果夸奖被滥用,不仅达不到鼓励孩子的目的,还可能让孩子变得骄纵和自大。要使夸奖真正能够打动孩子,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原则一:表扬要具体。
  父母要很具体地指出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能走过场一样泛泛地说:你做得不错,要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比如客人走了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叔叔给你东西的时候你马上说谢谢了,真有礼貌。”孩子写完字后挑出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对他说:“妈妈喜欢你写的这些字,每个都干干净净,没有出格。”他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告诉他:“你让小朋友玩你的玩具了,妈妈很高兴你肯和小朋友分享你的东西。”
  孩子对于真诚的有内容的夸奖是来者不拒的,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产生真正的满足感。
  原则二: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而不是表扬结果。
  如果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夸奖孩子“你真聪明”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孩子用心看书、很用功、考前做了充分准备。因为一个人聪明与否是天生的,孩子自己无法改变,而努力认真却是孩子可以通过自律做到的,表扬强化了他认真准备的行为,下一次他会再接再厉。
  过多强调孩子的聪明,孩子会自忖聪明,而不去努力,甚至以卖弄聪明的方式来讨大人的喜欢。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大浮躁,进而看不上不聪明的同学,而当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时,又会产生自卑感。如果大人的着重点放在奖赏孩子认真努力的行为上,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踏踏实实的准备而来。
  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夸她漂亮就不如说“你笑得真甜,你很有礼貌”。因为外表不是她能决定的,大人过多地在意外表,会让孩子以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进而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会使孩子在观念上产生混淆,对她的成长不利。而微笑有礼貌这都是她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外界的表扬强化她的礼貌行为,她就会成长为一个总是面带笑容的有礼貌的孩子。
  一个小孩数学不及格,父母要鼓励他下一次考及格,如果他真的及格了,父母要和孩子讨论的是成绩为什么提高了,从中找到他努力学习的痕迹进行表扬,对孩子付出的心血进行赞赏,不能单单去强调“及格了”这个结果。
  父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给孩子设立目标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之外。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尽相同,表扬能够让孩子做一件事更有热情更有兴趣更加努力,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会超出他的能力之外,父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设立的目标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最终会使孩子陷入沮丧和自我贬低之中,到最后破罐子破摔,什么表扬还是批评都不会管用了。
  夸奖、赞赏最适合用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好的性格特点上,在学业上专长上,要看到孩子的长项在哪里,因势利导,鼓励孩子在他擅长的方面做得最好。
  原则三:在孩子失败后鼓励。
  很多父母的习惯定式是孩子取得了成绩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要批评责难。实际上当孩子失败了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这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
  有一个孩子参加一场很重要的柔道比赛,他竭尽了全力还是在最后关头以微小差距输了,孩子下来累得都要虚脱了一样。这时候,他爸爸没有露出丝毫失望之色,上来使劲搂住他说:“儿子,好样的!和对手拼到了最后一秒钟,我为你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自豪!”这个孩子因为爸爸的鼓励在比赛场上变得越来越敢打敢拼,后来得了州少年比赛的冠军,而最大的收获是他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是充满了不畏失败、坚韧不拔的精神。
  父母要鼓励孩子不害怕失败,不追求完美,敢于尝试直至成功。从失败体验中建立起来的成功会让孩子变得自信强大。研究显示,在竞赛中后来居上者一般比一路领先者更体现出一份自信来。
  原则四:公开场合表扬孩子好的行为。
  中国父母常常喜欢在人前夸别人孩子,贬低自己孩子,这是最损伤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孩子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孩子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上、习惯上让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来,让孩子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点小事,比如孩子很贴心,出门会帮妈妈拎东西,对强化孩子良性行为的效果都极大。
  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表扬的一定是孩子好的性格与行为,不是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者荣誉。若是后者,性质就变了,成了炫耀,同时也违背了原则二,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同时,“人前表扬”和“人前表演”也绝不能混为一谈,有的母亲喜欢让孩子在人前把“特长”表演一番,这有作秀及与人攀比的嫌疑,容易让孩子变得虚荣。
  原则五:不要事先赞扬。
  有的父母在孩子考试前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肯定能考好,爸爸妈妈等着听你的好消息。”这样表面看似鼓励赞扬的话实际上会给孩子增加压力。经常听到某某考生临场发挥不好,都是孩子心理承受了太大压力所致。
  父母的态度应该是告诉孩子:考试就像平时做作业一样,要有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即可。
  原则六:少用物质奖励。
  不少家长喜欢采取物质奖赏的办法,许诺孩子如果考试得了高分,或者弹钢琴考过了级,便给孩子买贵重的物品或者领孩子去旅游等,可结果却往往不令人满意。
  为什么呢?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老师对A组的孩子们许诺,“只要画得好,就给你们奖品”,而对B组的孩子们只是告诉他们“我想看看你们自己创作的画”。两个组的孩子们都画了画,但是心理学家通过暗中观察,可以看到A组的孩子们大多都是被动地画着什么,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被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却都是兴致勃勃地在创作。最后检验画作,B组孩子的画充满了创意,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这个实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龄组里都进行过,得到的结论完全一样。
  按常理推断,对孩子们的绘画成绩给予奖励,会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水平,然而事实却正相反。心理学家解释说:奖品虽然可以强化某个行为,但它会使人的兴趣集中在奖品上而对被奖励的行为本身失去了兴趣。
  画画属于短暂的一次性活动,物质奖励尚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需要孩子长期努力才能见效的行为,比如学习,物质奖励就更不适宜了。
  如果家长告诉孩子期末考试考进前十名就给孩子买台电脑,那么孩子暂时为了奖品会冲冲刺,但是这种刺激会使孩子渐渐丧失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属于釜底抽薪的行为。真正想让孩子学业上有长进,就得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精神,让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解决难题本身有兴趣才行。
  最后要说的是,大人表扬孩子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候比说的话更重要。夸奖孩子时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实事求是,不能明夸暗讽、言不由衷和夸大其词,孩子非常敏感,父母一次的虚伪会让孩子不再信任你的言辞。
  有时,一个爱的眼神,一个紧紧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1.4 孩子的独立来自父母的培养
  有一次,“妈妈俱乐部”的几个妈妈约好一起带孩子到餐馆去吃午饭,那天去的是一家比较正式的西餐馆,孩子们基本上都在三四岁左右。
  去中餐馆吃饭是点来的菜大家分着吃,而西餐是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所以一个人点了一样就不能再点另一样了。小孩的菜单和大人的不同,每个小孩都领到了两支蜡笔和一大张游戏纸,上面有各种涂涂画画的游戏,背面印着菜单,列着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有汉堡薯条、比萨沙拉、意大利面条等等,还有几样是这家餐馆的特色食品。
  我家三猪爱吃比萨,我把菜单上的食物名给他念了一遍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吃比萨。”
  同去的另一个中国妈妈坐在我旁边,悄悄跟我耳语:“想吃比萨到快餐店吃就好了,|福$哇%小!說@下*載&站|到这里来当然要点没有吃过的,你给他点个新奇的东西,他肯定高兴。”
  我看看菜单,向三猪游说另外两种这家餐馆的特色菜,三猪不为所动,大声坚持:“我就想吃比萨。”
  那个女友的孩子听三猪说要吃比萨,也跟着嚷嚷:“妈妈,我也要吃比萨,我也要吃比萨。”
  坐在三猪旁边的老外小女孩本来都跟妈妈说好了要吃的东西,听到两个男孩点比萨,就扭头问她妈:“妈妈,我可不可以改主意?”她妈回答:“在服务员过来记下你点的东西之前,你都可以改主意,一旦他记下来,去告诉厨房准备了,你就不可以变了。”
  女孩点点头说:“那我换一样,我也点比萨。”她妈妈点点头说好。
  而女友和她儿子一直在拉锯,孩子要点比萨,妈妈坚持让他点其他的:“比萨可以到比萨店去吃,妈妈在家里也可以给你烤,到餐馆来吃饭就是要尝尝不同的食物。”孩子撅着嘴都要哭了:“我不想尝新东西,我就要吃比萨。”妈妈小声哄他:“听妈妈话,妈妈为你点的东西你肯定喜欢吃,比比萨好吃一百倍。”
  服务员手拿笔纸过来记菜名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告诉服务员他们要吃什么,只有女友没让孩子说话,她替孩子点了。
  等到大家的饭都上来了,三猪和女孩一边大嚼比萨,一边吃配的胡萝卜条蘸酱,好不快活,其他的孩子也都兴高采烈地吃着自己点的食物,只有女友的男孩闷闷不乐,看着眼前的食物,不动弹。其实在大人眼里他妈妈替他点的食物看着真是比比萨要好很多,可他就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女友劝道:“你吃啊,真的很好吃的,你尝尝就知道了。”拿起一块鱼条递到他嘴边,孩子不得不张口含住,慢慢嚼着,毫无兴致可言。
  唉,这时候,孩子吃的不是饭,吃的都是失望和沮丧啊!孩子天生就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本能和意愿,想要独立自主,可如果连最简单的点一样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做不到,“独立”一词从何谈起。
  孩子从这件事中得到的信息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都是愚蠢的,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如果这样的意识一再地被强化,孩子的独立性就慢慢被抹杀了。
  这位妈妈平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也总说要培养孩子独立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是遇到事情却忍不住越俎代庖、要替孩子做决定,不让孩子自己做主。这样孩子怎么能学会独立呢?独立不是说孩子到了十八岁,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变得独立了,它是个渐进的过程,是孩子从小就由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累积起来的意识和能力啊!
  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大便之后,妈妈帮他擦了屁股,他气得大哭,说:“我要自己擦,我会擦!”我家三猪三岁多,每天要自己选衣服裤子袜子穿,我拎出一件又漂亮又舒服的衣服,他头摇得像拨浪鼓,非拣那又破又难看的往身上套。我会由着他自己选,这是他为自己做决定的开始。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可以做主的不外乎吃饭穿衣这些小事,如果父母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自信和独立精神就会不断地得到加强。再稍大些,孩子能够决定的事情就会重要一些,比如想参加哪些课外活动,读哪方面的书,直至后来,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有什么职业规划……这种自我设计的能力和自信是孩子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
  常听到父母抱怨,我家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其实对于“不听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不听大人的哪些方面的话?如果是行为上道德品质上的问题,那么父母一定要把好关,让孩子明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如果是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孩子自己有主意,说明他的独立意识比较强,父母何不让他做出选择呢?这种时候,父母的意见和孩子的意见很难说谁的更正确,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意志能够得到实现,但是,孩子的意志呢?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实现?
  等到他能够实现自己意志的时候,他是否有能力去做呢?
  父母挂在嘴边的话是:“孩子懂什么?大人不替他做主怎么行?”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从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如果父母总是替他做主,他永远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没有犯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等到他进入社会必须自己做决定之时,他的懦弱不独立不敢负责的性格已经形成了,孩子的职业生涯和家庭关系都会因为这种“依赖型”性格而难以成功。
  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从眼前看,父母为孩子做决定好像对孩子有利,长远看,说得严重点,是害了孩子。就好比小鸟小时候,大鸟会衔食喂它们,等到有一天,必须把它们推下巢让它们学会飞,自己去觅食,这个时候它肯定饥一顿饱一顿,但是它学会了飞行与觅食,就独立了,可以自己生活。大鸟如果不放手,一直喂小鸟,那么小鸟一定养得胖胖的,它可能歌唱得很美,舞跳得很棒,可是它一辈子都不会飞翔,不会自己觅食养活自己。
  父母不放手的孩子就是那些不会飞翔的胖胖的小鸟。
  有网友和我通邮件,谈她的婚姻出现的问题,我每给她一个建议,她都要说,我回去跟我父母商量一下。我说你都结婚了,怎么还不能自己做决定呢?她说从小到大自己就没做过什么决定,小事上包括穿什么衣服,搽什么牌子的面霜,大到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和谁结婚等等都是父母替她拿的主意。她工作后曾经在几个女友的怂恿下买了一件羽绒服,回家[福哇小說下載站]后那件衣服从样式到价钱都被她妈批得一无是处,最后逼着她去给退了。她说小时候就是这样,爸爸和她都不能买东西,买回来都要被骂。那一次买羽绒服的时候她想着自己都工作了,或许妈妈不会管了,结果还和以前一样。其实,她婚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和她的不独立、她父母对他们小家生活干涉太多有关系。她的老公不是在和一个妻子生活,而是和一个被父母牵着线的木偶生活在一起,最后实在受不了了,要离婚。这个妻子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她自己却无力改变,因为从小形成的行为模式,到成年已经定型了。
  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必定从小就是个独立的孩子;而一个独立的孩子,一定是父母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出来的。
  我女儿凯丽五岁开始学游泳,班上一共有八个孩子,都是五六岁的年纪,其中有六个是女孩,游完泳她们会一起去更衣室的澡堂冲澡。我和另一个中国妈妈都陪着女儿进去帮着扭水龙头调水温,为女儿洗头。因为大人都穿着衣服,一不小心就被淋了一身水,每次我们两个人都是湿淋淋地走出来。而那四个老外妈妈却都聚在外面聊天,根本不管孩子在里面洗得如何。旁边的一个女孩扭不动水龙头请我帮忙,还有一个水温调不热也让我帮着调。
  一开始我寻思这些老外妈妈怎么就知道自己聊天,都不管孩子。后来我意识到,人家并不是不关心孩子,这是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呢!遇到问题大人不在场,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在解决不了问题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啊!
  曾经和几个妈妈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话题转到什么样的妈妈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我们都回想了小时候的成长历程,大家的妈妈受教育程度和职业都不一样,有的妈妈是农村妇女,有的是知识分子,有的是工人还有教师等等,讨论到最后,大家的一致结论是:对孩子关心爱护的同时也给孩子充分自由的妈妈是好妈妈,最差的妈妈就是那种事无巨细都要管得死死的妈妈。
  所以,父母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吧!做一个孩子眼里的好父母吧!在家中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孩子的意志也有得到实现的机会。也许他们选择错了,但他们会从失败中学到宝贵的教训,他们更会从成功中得到自信和满足,这是孩子形成自信独立人格的关键。
  1.5 美国老师重建孩子的自信
  朋友的老公来美国进修,她和女儿小英暂时留在中国生活。小英上幼儿园大班,写字总是写不好,歪歪扭扭的,作业本每一页都擦得黑乎乎乱糟糟的,老师总跟小英妈妈反映要在家里加强训练。于是妈妈就每天陪着小英做作业,可一看她写字妈妈的火气就“噌噌”地往上冒:“你看看你这都是写的什么东西!你能不能用心一点、仔细一点?你给我重写!”小英重写之后,依旧是歪歪扭扭的,妈妈气得用手指使劲戳她的脑袋,问:“你这是不是猪脑袋?嗯?你像谁了?我怎么会生下你这么笨的孩子?”
  小英含着泪,一遍一遍重写,可是越写越糟,妈妈就越来越气,气极了一把夺过她的写字本撕个粉碎,扔到地上。
  小英低头看着那些写满了字的纸片,脸上的泪水“哗哗”地往下流。
  她变得越来越内向,脸上很冷淡的样子,很少笑。妈妈给她报了才艺班,她死活都不去,说自己学不会。妈妈说得严厉了就低着头不吭气。老师说小英上课从来不主动发言,也不怎么和别的孩子玩,在班上就像个影子一样。
  就在这时,小英爸爸给她们母女寄来了去美国探亲的手续,妈妈领着小英到美国来探望爸爸了。
  按照年龄,小英在美国上了小学一年级。她在中国时就不爱讲话,到了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更加怯生生的。第一天上学回来,她告诉妈妈别人说话都听不懂,她不要去上学。
  妈妈说:“不上学怎么行?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话是这么说,妈妈在心里面非常担心孩子的适应问题。
  可是很快,妈妈发现小英变了,她的表情变得活泼起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说话也多了很多,叽叽喳喳的,经常笑出声来。
  小英妈妈看到孩子的变化,心里很纳闷。
  刚到美国,妈妈自己什么都要从头适应,并没有花很多心思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变化应该和学校有关。她仔细问过小英上学的情形,搞清楚了小英的变化得益于她的老师。
  美国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是全科制,他负责哪个班,那么这个班的算术、语文、科学、历史这些主课统统都由他来教。一个班只有二十个学生,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非常深的了解,也会有很深的影响。
  小英刚来时,老师看到她语言不通,怕她无法跟上班级的活动,就把班上的女生排了班,每天都有一个女同学负责陪伴小英:领她一起上厕所,到食堂吃饭时帮她打饭,课间带着她去操场,排队时拉她一起站好。老师看到小英上课时唯唯诺诺的,就努力挖掘她的长处。小英会做超出十位数的加减法,老师不住地表扬她数学学得好,很厉害,让她到前面算题给大家看。小英看不懂英文,老师只写算式,让她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老师还把她的数学作业贴到墙上让同学们学习。小英喜欢做手工,老师为了增强她的自信,特意把她做的手工摆到教室的展台上让同学们欣赏。
  小英写中文歪歪扭扭,写英文也好不到哪里去,依然是乱七八糟的。小英写字时,老师站在旁边左看右看,挑出一个写得比较好的字母说:“你看,你这个字母写得多整齐好看啊!如果其他的字母都写成这样,就更好了。我知道你是个聪明又努力的孩子,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对吗?”小英听老师这么说,不住地点头,然后就静下心来一笔一画地用心写,慢慢的,每一个单词都写得比较工整了。
  因为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小英努力地学习,参与班上的各项活动,到一年级学年结束时,已经变成全班各方面表现最好的学生了。同时,她的性情也大变,十分活泼开朗自信。
  小英的妈妈每次去开家长会,老师都会和她讲小英多么可爱多么努力,取得了多么巨大的进步。
  小英妈妈一开始听老师这么讲,一个劲地摇头否认,说这孩子身上有很多缺点。老师听了,表情变得很严肃地说:“孩子如果有任何问题都是我们大人没带好,老师没有教好。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如果一定说有,那都是大人的问题。我很幸运能够教到这么好的孩子。”
  妈妈听了很惭愧,人家老师能看到孩子的优点,自己做母亲的却看不到。她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从老师对待小英的态度中得到很多启发,联想到自己以前对待孩子的方式,心中感慨不已。她自己从美国老师那里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渐渐地也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方式,在家里对孩子也尽量少批评,多鼓励。
  小英上四年级的时候,考上了学校的天才班,这个在国内时像个影子一样自卑的小女孩,如今是学校里学习最好的孩子之一,朋友多多,神采飞扬。
  1.10 女儿的乐器选择
  女儿凯丽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规定学生在这一学年可以任意选学一种乐器,学校提供相关课程。
  之所以从四年级才开始学,我想是因为学习乐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学乐器还需要自理能力和自治能力,因为孩子要记住哪天有乐器课,有课的时候得背着琴去上学;平时要自己安排练琴时间;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的乐器像萨克斯管,小的孩子根本吹不动。
  开学伊始音乐老师就会领着学生们到音乐教室去实地考察各种乐器,放各种曲子,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小提琴、双簧管、萨克斯管、架子鼓、长笛等等乐器的音色和演奏的感觉,然后孩子们可以随便试,吹拉弹打,最后自己决定要学什么,没有兴趣的人干脆什么都不学也可以。
  学年终时学校会举办汇报演出,升入五年级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上乐器课,还可以申请参加学校乐队练习深造。
  这一天女儿回来告诉我,她决定学“viola”。这是什么东西?听都没有听说过。女儿解释说,和小提琴很像,放在肩上拉的,但是比小提琴声音低,我猜应该是中提琴。
  上网一查,果然。都知道马友友拉大提琴,小提琴家更是数不胜数,听说过哪个名家是拉中提琴的吗?——没有。
  因为中提琴一般就是伴奏用的,很少有独奏的曲子,在乐队中是绝对的配角。不像小提琴表现力丰富,可以独奏,在乐队中的位置也举足轻重。朋友们的孩子都选的是小提琴。
  我在心里就觉得女儿有点傻,这乐器选得不好。如果放在以前,肯定当场就把这番话说出来了,可现在经过美国文化的熏陶,知道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人只有通过做选择,才能证明自己是在生活着,别人替你选,不管那人是谁,都会变成那人的傀儡。
  我把满心的不如意憋在了肚子里。
  学校老师只负责教琴,学生必须自备乐器。因为孩子一直在长,琴的大小要随时更换,所以,大多数家长都选择去琴行租琴。
  我们和女儿来到琴行里,店员量了量她的胳膊,然后拿出了一个合适尺寸的琴来。
  我一看,这不就是小提琴吗?
  店员解释说,成年人演奏的标准用琴,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大,但是像女儿这样的小孩用琴,两种乐器的尺寸是完全一样的。
  两种琴的琴弦也只差出一根,中提琴是CGDA,小提琴是GDAE。
  租琴的价格是每个月二十元左右,如果格外再加三元钱买保险,租的琴出现损坏店里负责维修更换。
  孩子她爹盯着琴一直在沉思,就在我要签租琴合同的时候,他开口说:“孩子的姑姑从小学小提琴,我记得她有一整套各种尺寸的琴,如果现在凯丽用的中提琴和小提琴尺寸一样,可以问问姑姑是否能把她的小提琴寄来给凯丽用,孩子有个自己的琴感觉多好。”
  我马上给姑姑打电话,姑姑满口答应。这时,我更加希望女儿选的是小提琴,多省事啊,琴来了立即就可以用。
  很快收到了琴,姑姑顺便还寄来了一把更小的琴,说是送给小儿子三猪拉的。
  这也太早了一点吧?
  后来发现此举极英明,三猪看姐姐拉琴,豁出命去抢,幸亏给他另备了一把。
  要把小提琴变成中提琴必须换琴弦,并不是只换掉那一根不一样的弦,而是要把所有的琴弦都换个位置,连买带换整套琴弦要花一百多美金。
  我看着女儿心想:真是的,你学小提琴不好吗?又省钱又省事又有前途。
  于是,我若无其事地问她为什么不选小提琴,女儿把头率性地一摆:“我不喜欢小提琴的声音,太高了,中提琴的声音刚刚好。”
  真奇怪,我平时说话无论大声小声她经常是听不到的,怎么突然耳朵变得这么敏感了?
  我的内心里一直在做思想斗争,要不要说服她改学小提琴?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天,想明白之后很感谢女儿:
  是她在学琴,这是她的选择,作为父母,只有尊重一途。我最终三缄其口,花钱将琴弦换掉,由着她学那个“viola”去了。
  因为她的不一样的选择,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平时一直标榜自己是个宽容、讲平等的母亲,但真遇到事时,依然想以“为你好”做借口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孩子身上,在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一点上,还远没达到自然而为的境界。
  因为是女儿自己选的琴,所以她兴趣高昂,每天练琴都兴高采烈的,好像摆弄新玩具一样,家里时不时响起“杀鸡杀鸭”的声音,慢慢的,也可以听出调了。
  到了五年级,女儿依然兴趣不减,想继续拉下去,我们到琴店去给她买了一把真正的中提琴。
  1.11 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那么,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一、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什么“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他得到过什么奖。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精神科医生认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了学校和社会。
  二、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
  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认识,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学习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拿到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在赫赫有名的大制药公司里工作。在公司里她常常感到窝火,因为那些美国同事技术知识都远不如她,却个个自我感觉极好,张口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这个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她,却总是在找自己的不足,开会时从来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做得多么好,实际上她比所有的人贡献都大。她觉得和美国人相比,自己在实力上最强,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为这个她在公司里失去了很多机会。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学了,她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后,感慨万千地说,美国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个脑子明显有毛病的孩子,老师都是一直在鼓励,十道题做对了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到前面将那一道题算给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励他继续努力,没有分毫的讽刺挖苦。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没有自信吗?哪里像我们小时候,考试没考好,父母说骂就骂,违反了纪律,老师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点尊严可言?
  她说:“像我这种全校第一的尖子生都被打击得自信全无,别说那些差生了,难怪那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要破罐子破摔了。”
  美国的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
  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示范过。
  教育学家们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结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就会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用努力进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细小的感觉,给孩子培养出一份自信心来。
  三、赞赏使孩子自信。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当对孩子多一些赞赏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和赞美,不要害怕会把孩子给“夸得不知天高地厚”“夸得骄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当孩子遭遇失败或孩子行为有过失时,不能对孩子全盘否定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能盛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
  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
  我女儿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级和另外一个班级合作排练一台节目给家长们做汇报演出。那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两个班的学生家长们都拿着相机摄像机,一排排地坐好。孩子们轮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诵、演小话剧。我注意到,诗朗诵是大家轮流念的,每个同学的演出机会基本相同,都有三四次独立表演的机会。能力强的孩子会把台词记下来,背着讲,而有些孩子则手拿台词照着念,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长们最热烈的掌声。
  200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的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学校必须提高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缩小或消灭劣势群体(如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在学业上的差距。其实,美国的学校不仅仅是在学业成绩上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在文艺体育各项活动中,也尽可能地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给每一个人参与的权利。
  小学的运动会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参加比赛的,篮球足球棒球等运动队还有管乐队弦乐队,谁想参加谁就报名,不是根据个人水平甄选的。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观众们都是掌声雷动给予孩子们鼓励。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讲,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有的小孩讲话没个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语,老师会表扬他的观点特别,勇气可嘉。
  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进行表扬,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
  最开始接触到美国学校的老师,我以为自家孩子比较幸运,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后来发现,几乎每个老师都是这样,才知道鼓励学生发现孩子的长项是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美国的父母认为孩子身上显现出的性格行为上的缺点,大多数都与父母的教育不当和榜样欠佳有关。
  所以,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带孩子的父母。
  四、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否认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看把盘子给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一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孩子要尝试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会说:“得了吧,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别丢人现眼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2.5 美国小学的数学教学
  刚出国不久,有朋友讲起他上三年级的女儿转学到一个新学校,校长想考察一下孩子的数学程度,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能不能从1数到100?”我当时听了大张着嘴半天没合上,太难以置信了。等到我自己的女儿在美国上三年级的时候,才知道三年级时能数到100的孩子真是很不错的水平了。
  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不做重复练习,很少有机会去练习数到一百。
  女儿在学前班时就开始学数学,学的范围很广,从学看钟表认时间、认识钱、认识尺子,到分数、统计、几何都学。听着有点吓人,我们在中国时要到初中才学几何呢!可老师发回来的学业成绩单上真有“统计”、“几何”这些项目。
  所谓的“统计”,就是一张纸上面画了各种动物,让孩子统计一下,共有几只羊、几只牛、几只马、几只豹子、几只斑马,再统计一下野生的动物一共有多少,在农场里生活的动物一共有多少。
  几何,就是学习各种形状,让孩子自己画出各种几何形状的实物来印证所学的形状,比如画一个气球表示椭圆形,画一个太阳代表圆形,画一个门代表长方形。
  至于分数,就是学习一块比萨饼分成了八块,你吃了一块,你吃掉了八分之一。
  这些数学概念等到孩子上一年级还会学,到了二年级还要学,到了三年级还在学!
  我听到很多中国家长抱怨美国的小学在浪费时间,同样的知识每年都要重复学。其实,这正是他们的教学体系的特点。虽然是同样的知识,但是,每高一学年,所有的数学概念都会在原基础上加深,引进更深更广的概念。这种方式,不管什么程度的孩子,最终都能学会掌握。
  比如学习计量单位的应用,学前班时只是让孩子知道尺子的用途。到了一年级,就学习用尺子来量东西,一支铅笔是多少厘米,一块橡皮是多少厘米。到了二年级,就介绍不同的长度单位,如果量两个城市的距离要用公里,量身高要用米,量一张纸要用厘米,老师会让孩子做些选择题来巩固这些概念。到了三年级,就要学习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国内的小学,数学叫算术,以算为主,美国的学校从头到尾就叫数学,他们认为加减乘除不是数学,是计算能力,而数学是逻辑,是推理判断,是应用。
  所以,美国学校教数学,是让孩子们理解数学概念,理解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对于计算能力根本不去训练培养。我女儿到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教他们使用计算器,允许孩子使用计算器进行某些基本计算,到了初中和高中计算器更是必备的学习用具之一。
  这就是美国人普遍心算能力差的原因,他们在学校根本没有练过。
  女儿在三年级时,每天的家庭作业是语文阅读十五分钟,数学做一页练习,作业仅限于周一到周四,周五是周末不留作业。下面的练习内容是开学一个多月时拿回来的作业,是复习巩固钟表知识的练习。
  第一道题:a标示出差一刻到六点,b显示在a时间基础上过了两个小时十五分钟后的时间。
  第二道题:a画出八点半,b画出四小时二十分钟之前的时间。
  第三道题:a标出十一点二十分,b标出三小时四十分钟以后的时间。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做这种题都是列出算式的,但是,我看女儿做这张作业,就是在表盘上比比画画推导出来的,并没有去计算。我问她老师是怎么规定的,用什么方式做这种类型的题?她说老师没有规定,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结果就行。这种推算实际上就是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列算式虽然算起来很快,结果也不容易出错,但是少了动脑思考的过程。这两种解题方式训练的效果不同,前者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后者更适宜于考试出好成绩。
  美国年年重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好处在于让各种资质的孩子都能学会基本的数学概念。一个孩子在一年级不理解某个概念,到了三年级开窍了可能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么这样会不会埋没了好学生的天分呢?
  答案是:不会。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但是也绝对给好学生机会冒尖出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如果发现某个学生有数学天分,会推荐给学校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他的水平会让他去跟着高年级上数学课。如果一个孩子的阅读理解的水平高,那么经过评估就可以让他跟着高年级去学英语。假如一个孩子各科成绩都超前,可以选择跳级。到了四年级,学校还成立“天才班”,把成绩好的孩子聚到一起,老师格外给开小灶,给“天才们”提供适合他们水平的学习材料。
  我有个朋友的儿子数学很棒,他在小学四年级时就到初中去学数学了,学校特意派个义工每天送他过去,再接他回来。等他上了初中,又要到高中去上数学课,这时他的年纪虽然可以单独行动了,但是因为高中离得比较远,学校又专门安排了一辆校车接送他。
  前两年我回国时为了让女儿学中文,把她送到了幼儿园的学前班去,幼儿园要求孩子必须到妇幼保健院做体检。体检中有一项智力检查,那个医生让女儿从一数到二十,女儿当时在美国已读完小学一年级,还算流利地用英语数了出来。医生随后让她倒着数一遍,女儿立即晕了,歪着头皱着眉怎么也数不回去,她从来没倒着数过。
  出来后她还一个劲问我,那个医生为什么要让她倒着数?在美国学数学都是和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学的,学习“钱”,就是让孩子拿着各种硬币进行组合得出各种数目来,学习除法时,问你有十二个人,一张桌子坐四个人,需要几张桌子。会算的用除法,不会算的一张张地画桌子和人,摆也能把答案摆出来。他们不训练孩子实际上用不到的技巧,比如倒着数数,生活中没有什么地方会用到这个技能,所以学校根本不会让孩子做。
  等女儿进了国内的学前班,我发现还没上学的孩子,数学已经做到两位数的加法了。看看上面那张作业的最后一道练习题,女儿他们三年级的孩子还在复习一位数的加减法。
  在运算能力上,两国孩子相差的何止是一个数量级!
  不过,听一位在美国大学任数学教授的朋友讲,过度训练计算能力会抑制数学思维能力。以美国的教育方式,有数学天分的孩子深入学下去,会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会建立模型并进行推理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会拥有强大的整合创新能力。
  这可能也就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历届获奖者中,美国籍的获奖者总人数最多的原因。
  2.6 高中生当义工
  我家两个大孩子都喜欢巴尔的摩国家水族馆,所以,儿子高二那年就买了年票,成为水族馆的会员。随后陆续收到他们发来的邮件,介绍针对会员开展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号召会员去做义工,到麦克亨利国家保护区清理垃圾。
  我家距离那个做义工的公园有一百六十公里远,周六一大早七点钟全家人坐上车向目的地进发。
  到那儿之后发现,来做义工的人可真不少,大多数为高中生,他们成群结队地搭伴而来,年龄稍小一点的孩子都由父母陪着来。儿子去登记处登记,之前我已经把申请表、家长同意书、同意媒体拍照等等表格填好传真给他们了,所以,儿子的名字已列在名单上,没费什么工夫就办好了。儿子得到赠送的另一个公园的门票,还有一件印有此次活动名字的纪念衫。
  组织者还提供早饭和午饭给义工们享用。
  看他们组织得这么隆重,参加者是不是得工作一整天啊?实际上干活的时间只是九点到十二点,吃完午饭活动就结束了。
  我们后来领着两个小的孩子到别的地方玩去了,中午回来接儿子,问了问他干活的情况,他介绍说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由工作人员带领,分片清理公园地面和水边的垃圾。儿子的小组是儿子和另一个小伙子用耙子把树叶耙到一起,小组其他人把树叶铲起来装到大垃圾袋中,然后有人负责运走。
  八岁的女儿听了哥哥的叙述,看到大家身着统一服装,团团坐在那儿聊天、吃饭,羡慕死了,一个劲嚷:我也能捡垃圾,下次我也要来。去报名处问了问,人家说这个公园的清洁工作十二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做,他们欢迎女儿到十二岁的时候再来。
  我在公园里四处走了走,发现整个保护区偌大的地方,他们只是清洁了外围栅栏和水边很有限的一小片地方。
  站在那儿照了几张照片,跟老公笑说:“我以为我们就够傻的了,单程开一个半小时的车送儿子来做义工,可是这组织者比我们还傻呢!组织这场活动的开销大概请人来干这些活也够了,还不用操这么多的心。”
  其实大家都明白,干活并不是组织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下一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奉献精神,他们在培养孩子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品德。
  那一年儿子多次往返于巴尔的摩参加这个水族馆举行的义工活动。秋天的一次天气比较冷,人来得有点少,我临时报名也跟着去参加了清洁工作。那次儿子站在海水里打捞水面的垃圾,我在岸边捡拾垃圾,看着儿子干活一丝不苟的样子,很为他自豪。
  一上午干下来,拾起来的垃圾装在袋子里堆得像个小山一样,看着很有成就感。
  在美国,有统计超过三分之二的高中生都有过做义工的经历,所做义工的范围很广,可以到食物银行帮着分发食物给穷人,到老人院陪伴老人,也有人到特殊儿童中心帮助残疾孩子,到医院、图书馆去当义工……还有各种非营利性慈善机构都需要义工的奉献来降低运营成本。
  美国的教育自始至终强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要有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认为志愿者精神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做义工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考查学生在高中做义工的情况,作为社会活动方面的一个指标。想申请读医学院的人,如果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没有当义工的经历,学校根本不会予以考虑,因为他们认为学医的人首先要有奉献和服务人群的精神。
  因为义工有太多种不同的选择,时间上有短期的长期的,服务对象也不同,怎么样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义工、如何参与、怎么规划时间,都需要孩子动脑筋安排,这也是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一个手段。
  做义工培养了孩子的爱心、传递了这份爱心,并让孩子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他们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高中阶段去参加义工活动,还有助于他们认识社会、理解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心怀感激,更加热爱生活。
  2.10 早上学与晚上学
  在美国,小孩五岁开始上学,第一年上学前班,只上半天。我们这个地区儿童上学年龄是生日截止在八月三十一日前,九月一日以后出生的小孩就要等到第二年再上学。
  但是很多幼儿园也提供学前班的教学,人人可上,不限制年龄。孩子学完学前班的课程之后,幼儿园会发给一个证书,证明孩子学前班毕业了。拿着这个证书到小学,就可以直升一年级,不用再在学校上学前班了。
  很多中国父母的做法是,如果孩子是在九月一日后出生的,一般都选择让孩子在幼儿园上学前班,第二年再到学校上一年级,这样就和当年八月之前生的孩子一起读一年级,不用晚一年上学。
  这么做的理由,一方面可以少付一年的托保费,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早上学比晚上学好,早上学可以早受教育,早学知识,不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
  我家女儿凯丽是八月的生日,正好赶上当年上学。她上学前班时,我到她班上去做义工,发现有个小男孩个头明显比其他孩子大,神态看着也成熟,班主任老师有事就会喊他帮忙:接个电话、找个东西、排队查点人数什么的,俨然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后来我看到班上学生的花名册,发现那个孩子比凯丽大了一岁半还多,是头一年一月份出生的。按照年龄他应该前一年就上学的。再查查,还有两个男生一个女生都比凯丽大一岁,那个女生的生日是八月二十七日,本来正好可以当年上学,可是她也晚上了一年。
  我们中国人都希望孩子早上学,不到年龄想办法送进去,而这些老外孩子为什么到了年龄还要晚上一年?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和另一个老外义工妈妈聊天,就问了她这个问题。
  她说:“很正常啊,在这里大家都有让孩子晚上一年学的传统,尤其是男孩子。主要是因为男孩开窍晚,在家里多待一年孩子会更成熟一些,在学校的表现就会好很多,不会有挫折感。小孩子都愿意和大孩子玩,小的听大的,大的领导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另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时,年龄大一岁,个子高身体壮些,自然就表现好。
  等到了青春期,女孩子已经懂事了,同年龄的男孩子还朦朦胧胧的,女孩子有所表示他们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如果男孩的年龄大一岁,正好也开窍了,可以去追女孩子,在学校里会受欢迎人缘好。青春期的孩子都要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拿到驾照,那是孩子独立的一个标志。可孩子只有到了十六岁才可以考驾照,那些晚上学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早一年拿到驾照,一下子就自由了,在同学中别提有多牛了,会特别有自信,而女孩子们也都喜欢和有车的男孩交往。年龄小的男孩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有驾照的同学开着车扬长而去,自己还要去坐校车,心里的挫折感特别强,人家都独立了自己还是小孩。”
  她想了想又补充说道:“有的父母让孩子晚上学一年还有个原因,你知道孩子上了大学就飞了,晚上一年学,父母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多待一年。”
  原来晚上学的好处这么多!
  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她讲的前面几条,还是很有道理的。六七岁的孩子,年龄差了一岁各方面差距都挺大。女儿班上这几个晚上学的孩子个头高不说,心智明显成熟些,心眼多,明白老师的意图,做什么事都是领头的,像凯丽这些年龄偏小的孩子,都是在后面跟着的。国外培养孩子看重培养“领导才能”,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小孩,基本上谁年纪大谁就是小头头,领导地位这时候就已经开始确立了。
  而体育运动更能看出差别。
  凯丽参加足球队,那些女孩都比她高比她壮,她明显就处于弱势。班上晚上学的那个女孩比她大一岁,两个人一起抢球,凯丽很难碰到球。
  参加篮球队,人家站着投篮五个球可以扔进篮筐里三个,凯丽个头矮,手臂力量也不够,一个球都投不进去,跑起来投就更不行了。
  二年级时她自己要求不参加篮球队了,实在是差得太多了。踢足球怎么说还能跟着跑跑,她又特别喜欢踢,就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今年她上五年级了,踢球时她在身材上的弱势才不那么明显了。
  后来有机会认识一个中国台湾妈妈,她的大女儿是九月二日出生的,孩子五岁时她正在当地的小学当老师,她就去找校长,希望学校通融一下让自己女儿当年上学,只差了两天而已。校长说她是本校老师,通融一下是可以的,只是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让孩子早上学。她回答说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习文化知识,孩子已经认字了,可以自己读书,数学加减法都会了,其实就是直接上一年级都可以的。
  校长对她说:“孩子的成长并不能单纯用识字和算术来衡量,那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学业在教育中占的比重就更低了,孩子的品德、心理、与人交往能力、行为规范这些才是重点。孩子的童年就这么五六年,上了学就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跟上了套一样,你何不让孩子多享受点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呢?她十七岁上大学和十八岁上大学有什么本质区别?”校长又劝她:“在班上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往往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挫折感少,自我评价都高,实际上孩子晚上学倒是有些优势的。孩子的感觉和自信心比他学了多少知识重要得多。”
  这个中国台湾妈妈听从了校长的建议,让女儿第二年再上学,后来她的小女儿也晚上了一年,两个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极出色,属风云人物,后来都上了美国顶尖的大学。
  当年我了解了美国人的这个传统后,比较了凯丽和其他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凯丽不仅年龄小,还属于开窍比较晚的孩子。在凯丽升二年级之前,我就找校长商量能否可以让她在一年级留一年。校长没同意,他说孩子能跟上就不要留。没上学前家长可以这么做,已经上学了就不合适了,孩子看到朋友们都上二年级而她却还在一年级,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对孩子的心理不好。
  唉,怪就怪不了解当地人的文化,要是当初让凯丽在家里多待一年,她的感觉和表现肯定要比现在好很多,同时学业上交友上也都会不一样。
  三猪今年已经五岁了,他是一月份生日,秋天时就可以上学了。朋友有个女孩比他大两个月,前一年十一月份出生的,现在已经在幼儿园上学前班,她妈妈说她学习挺好的,等到今年秋天上学时,她就可以直接上一年级了。
  而我打算让三猪明年再去上学,到时会比那个女孩矮两级。可是在班里他大概就是最大的了,就会是那个跑来跑去帮老师做事的小帮手。
  2.11 中美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创建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有着完整的智能“光谱”,人类智力是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他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八种,分别是:
  1. 言语—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在能够顺畅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描述发生的事件以及和人交流的能力。
  2. 音乐—节奏智能(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指感受、辨别、记忆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在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方式表达音乐的能力。
  3. 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在对事物间的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拥有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
  4. 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在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并能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
  5. 身体—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在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6. 自知—自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拥有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 交往—交流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在能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的反应。
  8. 自然—观察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指能够辨别环境( 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 )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加德纳教授打破了传统智能理论所信奉的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一元的说法。他对于上述人类的八种智能每一种都建立了检测标准。每个人在这八种智力上都是有强有弱,其组合、运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有其智力独特的地方。相对于过去只能测量狭小范围智商的IQ测验,加德纳的理论将人的智力开阔化,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我们老祖宗说的“行行出状元”提供了现代的理论根据。
  加德纳教授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他们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现代的美国学校,都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安排教学活动,给孩子提供发展八种智力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的每种潜能都有机会获得发展,并不仅仅是单一的采用由老师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了把体育、音乐、接触自然、合作、独立思考、自我认知、社交等各个方面兼顾起来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加德纳教授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中国来考察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回去后他将研究成果写成了《 To Open Your Minds 》一书,在书中,他举了这么个例子,很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教育思维。
  他们夫妇来中国的时候,把当时只有一岁半的儿子本杰明也带来了。每次全家从外面回到酒店,加德纳都是把钥匙给本杰明,让他去开房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道宝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