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低年级初中数学三角形公式的教学如何与高年级衔接

试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5年
试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摘要】: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小学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提高。而小学高年级处于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衔接点,如何做好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对学生初中的后续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33.6【正文快照】:
一、对初小数学教学衔接进行探讨的必要性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小学的数学成绩很好,可到了初中成绩却有所下降呢?这就需要我们中小学数学教师共同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初中的数学教学与小学相比,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蓝锦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敬;;[J];时代教育;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月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4期
巴桑卓玛;;[J];西藏教育;2013年01期
张丽萍;罗成广;;[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8期
;[J];人民教育;1978年Z1期
南希·C·惠特曼
,晓冰;[J];外国教育动态;1982年03期
刘新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年01期
邓国尧;[J];现代教育论丛;1993年06期
吕金林;[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周文珍;[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1期
梁凤兰;;[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军;;[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5年
郭启庶;;[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国超;[N];伊犁日报(汉);2009年
驻马店市遂平县石寨铺镇一中
李爱玲;[N];驻马店日报;2014年
安塞县坪桥镇中心学校 陈秀秀;[N];延安日报;2011年
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中心小学
朱柯益;[N];科学导报;2011年
江都市第三中学
王文;[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
武维民;[N];光明日报;2014年
赵小雅;[N];中国教育报;2012年
靳晓燕;[N];光明日报;2011年
孔凡哲?杨述春;[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会红;[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对中小学数学衔接方面的几点做法_学科网
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对中小学数学衔接方面的几点做法
作者:Ada徐
阅读:1112
备课习题试卷,尽在数学学科网
数学学科网,最新最全的资源尽收于此
热门文章推荐
Copyright &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08:08
查看: 1525
想请问一下老师,小五结束后进入初中,想在学而思上初中的数学班,如何通过学而思杯来选拔?谢谢!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3-30 08:26
值得思考。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0:08
应该是按照学而思杯的成绩吧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0:17
可是我们学杯应该考的是5年级的内容,要录也只能录到6年级,而不是初一。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0:38
本帖最后由 宝贝快长大 于
15:47 编辑
来围观一下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1:19
lianzhi2004 发表于
可是我们学杯应该考的是5年级的内容,要录也只能录到6年级,而不是初一。
那就是六年级再考一次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2:10
还是得问一下老师,对于5年级后上初中的孩子,五年级的杯赛成绩可以直接录初一吗?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2:11
宝剑之精 发表于
那就是六年级再考一次了?
六年级不上,也就不考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3 小时
金币:2531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2:54
我们也面临这样的甜蜜纠结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3:00
daisy828 发表于
我们也面临这样的甜蜜纠结
太好了,终于有人做伴了。我们孩子小五之后,还想继续在学而思上,可就是不知道学而思是如何规定的。5年级的孩子如何能够通过学而思杯到初一。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3 小时
金币:2531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3:15
lianzhi2004 发表于
太好了,终于有人做伴了。我们孩子小五之后,还想继续在学而思上,可就是不知道学而思是如何规定的。5年 ...帮顶,等老师出来回答
用户等级: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1 小时
元宝:1217
金币:1843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3: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3:45
helenaliu36 发表于
这个报名即可吧?如果要上高端班型,测试通过应该就行。
那就是说,不是通过5年级的学而思杯。孩子现在正在学而思上。
用户等级:研究生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126 小时
元宝:6431
金币:64873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3:45
lianzhi2004 发表于
太好了,终于有人做伴了。我们孩子小五之后,还想继续在学而思上,可就是不知道学而思是如何规定的。5年 ...小5班直接找隋秀岩老师吧,大波要等人系MD以后,现在应该师资排不开。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3:46
lianzhi2004 发表于
那就是说,不是通过5年级的学而思杯。孩子现在正在学而思上。
但是看学而思的规定,初中高端班是通过6年级的学而思杯来录取的。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7 小时
金币:3809
<em id="authorposton15-3-20 13:48
无言ok 发表于
小5班直接找隋秀岩老师吧,大波要等人系MD以后,现在应该师资排不开。
谢谢!我知道了。
大富翁勋章
金币数达30000时,可申请该勋章
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500并且注册天数≥300或者总在线时间≥800
在线时间等级3
在线时间满3000小时将自动发放,之前等级勋章将收回。
论坛元老勋章
论坛元老勋章,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2500并且注册天数≥700
Powered by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问题;中枢镇初级中学李永亮;摘要:现行的小学与初中独立建校和教学的做法,不利;关键词:衔接原因策略自主;一、问题的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改变了传;二、初中一年级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是从算术到代数、从常量到变;1、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扎实;虽然小学数学内容的容量和难度不是很大,但
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问题
中枢镇初级中学
摘 要:现行的小学与初中独立建校和教学的做法,不利于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分析其产生障碍的某些原因,与小学高年级的教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才能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衔接
一、 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改变了传统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分开编制的做法,合成一本颁布出版。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加强了小学和初中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模式和办学条件的影响,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是仍然沿袭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的做法。这种办学模式事实上造成了小学与初中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割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不利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给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某些障碍。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哪些障碍以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小学高年级教师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与小学有关的学习障碍; 然后重点分析如何使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策略,使即将结束小学生涯的小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上逐步与初中接轨,为升入初中打好基础。
二、初中一年级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
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是从算术到代数、从常量到变量、从直观形象的实验几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论证几何的过渡和转变过程。这种变化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了障碍。当然,初中生数学学习产生障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谈以下几点。
1、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扎实
虽然小学数学内容的容量和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初中各部分内容都是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学习的。如有理数、方程、函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证明、统计与概率等。有一部分学生对小学的概念和计算技能没有很好掌握,影响了初中的学习。如初中的有理数四则计算,主要是在小学非负有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负数的计算,其计算技能的熟练程度与小学数学四则计算的基本功是直接相关的。
2、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
小学生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而决定了小学教师通常采用操作、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比较细腻,知识间的坡度小、思维跳跃小,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的增加和知识难度的增大,每堂课数学知识的容量、抽象性和逻辑性加大,教学进度快,思维跳跃大,导致部分学生不适应。
3、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初中数学无论从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对于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和定理,教科书大多是通过设Z“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归纳”等栏目。让学生通过这些探究性活动,归纳得出结论,再对结论进行说明或论证,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初中比小学的课程多、难度大,教师无精力辅导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记笔记、独立完成作业等。自学能力的形成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教师和家长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指导得较多,使得多数小学生缺乏自学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进入初中后,部分家长在数学方面已无能力辅导孩子,这些原因使学生失去依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所适从。
4、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水平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借助操作和直观等手段,另一方面也要运用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以及简单的演绎推理的方式。如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需要借助实物操作进行探究,通过几组数据归纳出体积公式,这其中应用了合情推理;再通过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当学生升入初中后,随着变量和演绎推理证明等知识的引入和增加,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判断推理证明的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如在初中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时,尽管法则的学习过程有数轴作为直观手段,但是法则的总结概括以及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还具有一定的抽
象性。再如学习“如果两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直线平行”时,需要运用演绎推理来证明,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从而造成学习障碍。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初中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初中数学的特点及初中生学习障碍的原因,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使小学生打好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基础,升入初中后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外,还要重点掌握在初中阶段学习所必须的重要知识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四则混合运算。初中数学无论是数与代数领域,还是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是通过代数式的运算和几何证明来解决问题,其中运算占主要部分。从近两年的中考数学统计分析发现,涉及运算的题目占大多数,推理证明不足30%。与教材中涉及运算内容和设计推理证明内容的分布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运算的重要性,初一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有理数的运算,这是初中阶段学习整式、二次根式、方程、函数等代数式运算的基础。而有理数运算主要是小学学习的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增加了负数和乘方的运算。也就是说,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来自小学的四则运算。因此,在小学打好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学生理解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练习,使学生在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面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达到较高的正确率。
2、 加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训练。在小学阶段,运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传统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在初中阶段,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为复杂,运用传统的算术方法很难解决,方程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为了更好地与初中进行衔接,打好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小学高年级,教师应把列方程作为主要解决的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使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下面举两个案例。
案例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问题。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案例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案例1是小学有名的“和倍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倍数关系,分别求这两个数是多少。通过两个案例的对比可以发现,案例2是与之数量关系类似的稍复杂的和倍问题。由此可知,小学的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初中的基础,初中的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小学内容的近一步发展。
3、 渗透推理证明意识。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是结合直观和实际的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培养空间观念。在传统的观念中,小学几何是实验几何,很难在演绎推理证明方面有所渗透,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对部分初中生而言,这部分知识又是学习中的难点,下面通过具体说明。如下左图,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在初中要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证明对顶角相等。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渗透这一思想呢?下面给出最简单的证明:
因为∠1和∠2,∠1和∠4分别组成平角,
所以∠1+∠2=180°,∠1+∠4=180°,
∠2=180°-∠1,∠4=180°-∠1.
所以∠2=∠4
再看右上图,在初中要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在小学阶段同样可以类似地得到证明。
4、渗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在小学阶段,有关数的性质和计算范围仅限于非负数,而且往往不考虑0的特殊情况,如有关整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内容往往不考虑0,这种思维定势带到了初中。在初中,学习有理数的性质和计算时,常常要考虑0的存在。如此反差使初一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障碍。有些学生出现如下比较低级的错误判断:任意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a一定是一个负数,任何有理数的平方都是正数等等。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严密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小学高年级教师应有长远眼光,在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5、 培养高年级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刚升入初中的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3 B 1 C
较难适应初中的学习。由于初中数学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大、难度大,学生只凭一堂课的时间很难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甚至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知识。基于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提倡“三先”“三后”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动笔。因此,小学高年级教师要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三先”“三后”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提醒学生每天进行预习,在教学中应控制讲授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做习题的余地。使学生在课堂内能够有自主看书、自主思维、自主练习的机会。教师应精讲、选讲,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6、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同时,也能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通过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之所以有一部分初一同学跟不上教学进度,数学学习形成障碍,与他们没有正确的适合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有关。因此,初一数学教师一开始就要指导好学生的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环节。一是做好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对照事先布Z的思考讨论题进行预习准备,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获。二是听课和笔记,问题是怎样引入的,例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做笔记不能像小学一样,为了便于全部都记下,而应该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及一些相关说明。三是指导好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总结,新课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单元总结,画出知识结构图。
总之,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合理衔接和过渡是教师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要求,理解新教材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编写理念,掌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根据小学、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尽快完成过渡,尽快适应学习。要想在数学上取得成功并不是采用题海战术,往往是紧紧抓住了数学的本质和灵魂――思想方法。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逐步地达到用有限的模型解决变化多端的数学问题,学会举一反三,这就是数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海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简介
2.田载今、李海东: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58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问题等内容。 
 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问题宾阳县武陵镇初级中学 吴世贵 摘要: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分开,会导致教学中的脱节,不利于教学。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许多不利的...  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问题宾阳县武陵镇初级中学 吴世贵 摘要: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分开,会导致教学中的脱节,不利于教学。七年级学生在 学习数学中存在许多不利的...  8 1 摘 要 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数学成绩,做好农村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邵美琴 1.问题的提出与现状分析 最近在网上浏览到...  浅谈初中与小学数学的衔接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初中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 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  学科:初中数学 单位:沭阳县沂涛初级中学 作者:刘中楼 初中数学教学中“初小”衔接问题的策略与研究[摘要]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师关注、 : ...  浅谈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初一学生考虑问题较单纯,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一个问题的认 识,往往注意...  浅谈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对策众多数学成绩优秀的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很长的一段时 间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等问题出现。有的学生甚至害怕数学,厌 恶数学...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隐藏&& 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推荐初中升高中英语衔接论文题目阅读
热门初中高中数学衔接论文参考资料阅读
同类论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数学三角形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