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耶鲁念书今夜你会不会来成为书呆子

米契爾-看啊,星星!
作者:張文亮
寒冷的冬夜,
十三歲的米契爾牽著父親的手,
在屋頂的木台上看星星。
「爸爸,天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星星呢?」
「喔,星星是上帝給天空的裝飾,
就像綠色的草場土點綴處處的紅、黃小花。」爸爸回答道。
「那,上帝為什要創造星星呢?」
父親低頭看著小女兒發亮的小眼晴,
「是為了要提醒我們:
上帝是確實不改變的,
要堅定我們對祂的信心。」
「為什麼星星跟上帝的確實不變有關呢?」
「整個天上的星辰,就是個準確的時刻表,
比格林威治(Greenwich)時間還準。
幾千、萬年來分秒不差。」
「哇,真的?!」米契爾驚訝地叫著。
「噓!小聲一點,不要吵醒了媽媽、姊姊,不然......」
米契爾摀著嘴點點頭。
「每一顆星星的位置都不改變,
一直循著特有的軌道在運轉。」
米契爾輕聲道:「那我怎麼能知道呢?」
父親在木台上架起望遠鏡,
「來看,那是巨大的牧夫星座的α星,
妳看天琴座的織女星多麼的可愛,
還有天鵝星座多麼的美。
太美了,太美了,真是太美了!
一個人要看星星才知道浩瀚字宙的美。」
米契爾與父親靜靜地看了好久
「爸爸,您知道嗎?剛剛我自己向上帝做了第一個禱告喔!」
「是什麼呢?」
「主啊,求你明天賜給我們一個無雲的夜晚。」
  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海岸線外,蔚藍的大西洋中,有個美麗的海島。古老的印第安人叫它「楠塔基特」(Nantucket),意思就是「天邊的土地」。
  這裡是美國東部捕鯨船的海上避風港。成群海鷗在高聳的燈塔旁鳴叫,弧形的白色沙灘,安撫著遠地傳來的波浪。十五歲的米契爾坐在沙灘邊的樹蔭下,心裡難過的想著剛剛同學們對她的嘲笑。
女孩子數學強有用嗎?
  那時,女子師範學院的老師正在發考卷:「米契爾三角數學最高分,她算得最準確。微積分也最高分,她推導得最用心……。」
  米契爾安靜地接下成績單,同時聽到後面的同學們在說:「數學唸得那麼好有什麼用?愈會唸書的女孩長的會愈難看!」
  「是啊!最後還不是找個男人嫁了,數學能用來煮飯、帶孩子嗎?哪像我,數學雖然不太好,卻是最有氣質的淑女。」
  「昨天我媽媽說,最好嫁給捕鯨船的船長,銀行裡的錢都是他們的存款,船長的妻子住在街上最好的房子裡。船長才不會要那種書呆子做老婆。」
  就米契爾而言,了解數學的困難度,遠低於周圍女同學的價值觀對她造成的壓力。她後來在一片小紙籤上寫道:
水井的星星
  米契爾(Maria Mitchell)生於一八一八年八月一曰。她的祖父是楠塔基特島上的木桶工人;她的父親從小就沒有受什麼教育,當別人家的男孩都上船去捕鯨,他卻留下來自修數學、自然科學、語言學與天文學,後來不僅擔任島上小學的校長,也是傑出的天文學家。
  米契爾家有八個兄弟姊妹,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對父親熱愛的天文學有興趣。例如她的哥哥安得烈(Andrew),為了能賺更多的錢,就上船捕鯨,她的姊姊撒拉(Sarah),就能很專心地學好裁縫,不像米契爾從小就愛問一些怪里怪氣的問題。
  有一個冬天的夜晚,星星特別明亮。一家人聚集準備吃晚飯時,十歲的米契爾穿著厚厚的棉懊,黑色的頭髮上還沾著水漬,興沖沖地跑進來嚷著:「爸爸,爸爸,猜我發現什麼?」
  「發現了什麼?」
  「我去打水的時候,發現水井中有一顆星星。」米契爾興奮得很。
  「那是天上星星在井中的影子。」父親答道。
  姊姊責問:「妳打的水呢?我們等一下要泡茶,還在等妳的水。」
  「水?我忘了,對不起!」米契爾低聲道。
  「唉,這個孩子為什麼老是心不在焉?」母親憐愛地說:「吃完飯再去提水罷。」
  飯後,米契爾又出去提水。
  「奇怪,女兒怎麼一桶水提那麼久,會不會掉到井裡去了?」母親不安地嘀咕著。這時米契爾興奮的跑進來,大叫:「水井裡的星星會動,真的......真的會動。」
父親的眼睛突然明亮起來,他猛地想起一件事,跳起來,叫道:「一起去看。」就跟女兒一起跑出去。
  母親笑道:「哎,這封父女真是一對寶,到現在我們還沒水喝茶呢。」
  冬夜的星空下,傳來父親的聲音:「水井是人類在地上最早的望遠鏡,早期希臘的科學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就是用星星在水平中的移動,成為第一個算出地球周長的人。」
  這顆井中的星星,從此導引米契爾走向天文數學的路上去了。
  以後在課堂裡,一堆女孩在磯磯喳喳地說著捕鯨船上的英俊水手,米契爾卻談她的星星:「每一顆彗星都有一個神秘的軌道,例如Enche彗星,它的方向是來自太陽旁邊。我如果每天記錄它的移動位置,就可以知道它的軌道,並且能算出彗星再來的時間,不管是三年或三千年後。」米契爾此舉惹人訕笑,因為當大多數女孩都等待男孩追逐時,她卻去追逐彗星。
  一八三六年,冬天的雪花落在秋日最後一片黃葉上,米契爾走在斜長的黃昏夕照下,與她的天文好友梅森(Ebenezer Mason),一路上有談不完的天文星星。
  梅森是牧師的孩子,楠塔基特島上另一個愛看星星的男生。不久米契爾去唸女子師範學校,梅森去耶魯大學。兩人不斷通信,探討星星的位置,與複雜的數學計算。遙遠的星星拉近了兩個年輕人的感情距離。
  米契爾大學畢業後當老師,兼替捕鯨船校正經緯儀。她用星星的準確位置與出現時刻,能夠準確的校正經緯儀,反而獲得許多捕鯨魚船長的喜愛與追求。但是固執的她,一心等待梅森的歸來。
  一八四0年冬天,耶魯來信:「梅森以最優異的成績自耶魯大學畢業,但因染上肺炎,不治去世。國家痛失最優秀的一位青年天文學家。」那一夜,米契爾仍照常去看星,水流般的眼淚沾濕望遠鏡的接目孔,使滿天的星星看來一片水霧模糊。米契爾吸了一口氣,對父親說:「我今晚不能看星星了,我懷疑以後還會不會再上來。因為……因為每一顆星星都讓我想……想到他。」那一年冬天好像特別漫長、特別寒冷。
  冬天過了,米契爾又堅強地登上天文台。一八四五年,她研究天上的雙子星(DubIe stars)。仍然有許多追求者,但是她終生再也沒有接受另一位男子。
  一八四七年十月一日子夜兩點,米契爾仍在天文台上觀測,忽然看到在北極星上5度的北方位置,出現微弱的光芒。她揉揉眼睛,不太可能的,那個位置上應該沒有星星。她知道在深夜裡長期獨自觀察,很容易在疲憊中產生幻覺,雲影、混沌的星塵……都是誤差的原因。
  安靜一下,再看,亮光仍在。她看了一顆世人未知的彗星,正快速奔馳而來。她的父親趕快以電報傳消息報到德國天文學會(Nachrichten)。
  「第一位發現彗星的女性天文學家––米契爾」不久成為各地的頭條新聞。丹麥國王送她金質獎章,美國總統恭賀她,國務院表揚她的成就,史密森協會頒給她首度的女性研究贊助,美國科學院又接受她為首位女性院士,許多雜誌爭相報導這位有毅力的堅強女性。她頃刻成為全國知名人物。
  不久,她又提出「太陽黑子」的研究論文。早期的人相信,那是遮蔽太陽的一些星雲;她是第一位駁斥星雲之說的人,她說黑子是太陽上面具有垂直深度、能夠旋轉出現的氣穴。她又相繼發表有關土星與木星的衛星研究。
一代奇女子
  瓦薩女子學院(Vassar Female CoIIege)請她去擔任天文學教授,這所女子大學擁有當時第二大的望遠鏡(最大的一支在哈佛大學)。米契爾寫道:「我的一生雖然沒有孩子,但是藉著教學,把我的生命與一生學習的精華給出去。」
  米契爾的影響不只在天文學上,她對女性的工作權有很大的貢獻。她教出的女學生都以數學見長,成為各地天文台、電報公司、電機事業爭相雇用的人才,而這些高薪工作,有助於提高女性的工作地位。
  一八七三年米契爾組合一群傑出的基督徒,包括布蕾克葳爾(Elizabeth Blackwell,第一位女醫生)、開普俐(Ada KepIey,第一位女律師)、布朗(Anto-inette Brown,第一位女牧師)、愛瑋莉(Alida Avery,第一位女性物理教授)等人,爭取到女性的投票權,從此世界各處的女性才有參政權。
  她的呼聲促進了許多一流女子大學的產生,如著名的衛斯理(Wesley)、史密斯(Smith)等女子大學,培育了無數的傑出女性。
紅薔薇之歌
  一八八八年,米契爾進入校門,發現一千多個她教過的女學生,站在她的面前,每個人的衣襟上都別著一朵紅色薔薇,來上老師的最後一堂課。女學生齊口朗誦:
  米契爾哭了。
  她死於一八八九年六月二十八日,葬於父母的墳旁。在星空之下,她永不孤單。
.Baker, R. and J. B. Merlen. 1962.
(3rd printing).
America's First Woman Astronomer-Maria Mitchell, Julian Messner, Inc., New York, U.S.A.
.Mack, Pamela E. 1990. Women of Science. Straying from their orbits-women in astronomy in America, pp.72-116.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U.S.A.
來源:我聽見石頭在唱歌
作者介紹:美国中学是否存在反智主义倾向?如是,它的根源是什么?
先说明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基本来自美剧。大概电视剧会有夸张的地方,但总不会太脱离现实。具体表现就是: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好的学生遭到嘲笑与排挤,被冠以nerd或geek之类多少带有贬义色彩的标签,而且似乎大家追求的都是popular,只有做到了popular才算成功【一般是外形好、运动型的学生】中国的学校应该很少有这种现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总体上比较认同的还是成绩优秀的人。当然中国可能有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弊端,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到了反智主义的程度也不是好现象。与朋友讨论这个问题,他的说法是“这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在这里应该是指代美国社会的上层建筑或上层阶级)有蓄谋的愚民政策”,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有点太过阴谋论了,我想知道这种现象在美国或者欧美发达国家有什么历史文化或者社会心理上的根源。
按时间排序
写在前面的话:个人觉得知乎将会成为一个影响我国发展进程的网站,尽管它可能最终也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它将成为中国新的价值观确立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最终的使命应该不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而是与世界分享你的思考。作为一个平凡个体的思考。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全文引用一个比较权威的观点,我个人认为这样其实很不好。让更多的人知道精英们的思想比不上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辩证的接受精英的观点,产生自己的思考才应该是这个平台完成的任务。所以我觉得所有问题最后都变成一个权威的观点没有价值。大家老说未来靠我们几代怎么怎么样,但如果我们还是被动地接受权威的观点,中国的价值观依然是无法确立,依然是从一个沼泽到另一个沼泽。混乱和混乱。还是应该思考,止步于迷信权威,依然无法解决我们混乱价值观的问题。所以我更喜欢那些有一点纰漏,但是是自己思考的答案。正式回答问题:先说结论,反智的根源是大众教育。不仅仅是美国,欧洲现在也是反智盛行。戛纳最佳影片有一部叫《我的小鬼们》,推荐大家看看,看看法国现在的教育状况,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大众越来越普及,反智也必然会盛行。但是反智不意味着不好,那些靠智商就能生存的人尽管会被大众教育折磨,但是他们为了获得生存的优越条件,还是会前赴后继将社会向前推进。前面很多回答里面说的书呆子怎么怎么样,那些受歧视的是死读书的人之类的观点。我觉得就完全是在扯淡。BUG型样样牛逼的人在人群中究竟是非常少数。你智商不够高,演化出来了社交这种功能,不代表那些靠智商就能生存的很好的人也需要社交这种功能。他们基因的进化就不需要社交这种东西。自己不完美也别要求别人完美。所以这个问题根本其实就非常简单,不涉及什么读书好体育好之类的玩意儿。就是单纯的为什么教育越发达的国家反而不是在学习上很牛的人受到该有的尊重。这个问题就是这么单纯。把所有原因都说到的话,第一是因为大众教育导致知识不再是神奇的稀缺资源,而且随着现代知识越来越难,智商再高也仅仅是一个部分的一个螺丝钉,顶多是稍微大一点的螺丝钉。进而拥有知识的人不再那么权威那么不可或缺,所以学习好体育差的人就不再能扮演权威的角色。第二是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一般经济实力较好,大的环境竞争也比较优良。人民都生活在一个较为安逸的环境,基本的生存技能完全用不到那么高的智商。学习差不意味着未来生活会差,所以学校的环境就会无限类似于社会的环境,脸好看,身体强壮,社交能力好,这些因素成了根本的竞争因素。根本的原因就这两条。反智是存在的。如果把这里的智当作是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无限探索的话。还有一个额外的因素是人类根本还是以消费为主,而不是以发展为主。我这两年在从事高三学生的培训工作,我明显的感觉是学生越来越难教,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高三班主任,你的感觉应该比我更加明显。我国的教育也是在向欧美的那个方向发展。但是呢,反智不是坏事。我们还是应该更加提倡大众教育。反智一定程度上是在促进智的发展,尽管不是直线发展。因为那些靠智商生存的人还是得靠智商生存。他们不会因为社交越来越重要就能突发地进化出社交能力。他们还是会靠推进世界的发展来获得生存的优越条件。所以不用担心什么反智。从集体的因素来看,人类还是会不断认识世界。至于那些高智商的书呆子,或者在知识获取上执着的人在初中高中受到的欺凌,理论上也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如果发展的好,最终还是会比那些身体强壮头脑简单的人获得更优越的生活环境。我国现在还会对学习好,其他一塌糊涂的人提出表扬,大家还会因为一个人学习好就崇拜他。这是好事儿,随着我国的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少机会享受这些待遇的。期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反智?搞笑吗?美国人很爱国,他们不见得有多傻,有很多人没有成为精英,可是人家的生活依旧精彩,不见得是一定是要物质上的成功,即使米国平凡的各行各业都有了不起的人物,职业精神很值得佩服,他们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社会会给他们应该有的尊重,包括对待各种价值观和文化。
中国这种现象怎么可能少?
期待大婶从文化历史角度分析欧美文化这一现象@翟文喆
知友@尚萌的回答已经很好了,在此以亲身经历作为补充。背景:目前正在某美国私立高中上学,相对绝大多数公立高中学风更好,但没有顶尖私立高中那么精英化、竞争激烈。来美国前,我对社交的理解很单薄:不就是交朋友么?来后才发现,远非如此简单,美国中学有自己的「阶级制度」,我称其为Boarding School Hierarchy,并以此发展出一个小理论,内容如下:在Boarding School Hierarchy中,学生群体分为三层:Cool, nice和nerdy。1. Cool/ Socially powerful特点:(1)十分喜欢且擅长社交;(2)互相来往的学生来自cool和nice阶层。成员:大部分是在本地长大的富裕白人孩子。成绩分布:所有。2. Nice/ Socially capable特点:(1)比较或十分喜欢且擅长社交;(2)互相来往的学生来自所有阶层。成员:不限。成绩分布:所有。3. Nerdy/ Socially awkward特点:(1)不喜欢/擅长社交;(2)互相来往的学生来自nice和nerdy阶层。成员:不限。成绩分布:通常成绩较好。总结出这个「阶级制度」后,我有些惊讶,因为我发现:造成这三个阶层区别的决定性差异,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是否喜欢及擅长社交,以及交往的是什么人。许多cool学生的成绩很好。也就是说,popular程度和社交指数成正比,而并不和学习成绩成反比。所以我认为美国学生并不一定「反智」,只是「不在意智」,在他们看来,成绩是个无足轻重的指标。当然,和中国相比,大部分美国学生的确没那么在意成绩。在中国,学霸可以因为学习好,而且仅仅因为学习好就受到尊重,在美国这是很难的。美国人普遍不像中国人那么在意学习成绩,我认为原因有:在美国……1.于升学,成绩没那么重要(学习成绩不是决定升学的唯一因素);2.于生活,升学没那么重要(过上舒适的中产生活不像在中国那么难,上所普通大学甚至不上大学也可以达到小康、买房买车);3.美国文化:智识本身并不极受尊重,体育、商业等更加被推崇。【注】1.以上内容全部来自我的生活经历和切身认知,因此一定有局限性,无法代表所有美国学校及美国学生的情况;2.我的理论尚处雏形阶段,十分粗糙,难免有疏漏和谬误之处,如果你发现请指正。感谢你读到这里。
并不是故意反智,平民孩子如果想读哈佛耶鲁也是很大可能的,只是他们处于比较轻松的社会氛围内,感觉没太大进取心而已。很多人只想要自由愉快的生活就满足了。而精英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沿着阶层路继续下一代人生,环境影响而已。至于学校时期,天了,青春期荷尔蒙严重期当然是长得帅有肌肉还会约会的橄榄球队长更吸引女生注意力了……书呆子想泡妞可以讲笑话玩浪漫找找个人魅力啊,干嘛就说人家是反智←_←以及,中国社会也存在反智,那个才叫严重呢。美国确实有阶层固化,但阶层固化并不严重。别忘了美国总统时常爆冷,出身平民都不算事儿。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然后变成上流人士。
我仅想提示一点,许多回答都吧把成绩作为学习兴趣的证明,我认为好成绩并不能说明学习兴趣以及聪明程度,而且题主的描述也并非如此。许多私立名校中的优秀学生即便拥有很好的成绩,这对于他们来说更经常的是取得(或巩固)社会地位的条件之一,甚至也是收欢迎的加分项之一。对于他们来说好成绩并不说明了对考试所覆盖的知识的真正兴趣。更加不能把名校学生等同于此处所提的nerd,geek。
美国许多名校,比如藤校,很多时候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并不打算投身科研的,以领导者作为目标,他们并未必对物理天文语言学知识兴趣浓厚,他们也许没有像公立高中的啦啦队长那样“弱智”得一眼望到底,他们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甚至文学艺术知识信手拈来,然而应该承认的是他们想的并不是了解客观世界的规律更多一点或者挑战自我思维能力的极限,他们更多的心思用在了研究西装的毛料、珠宝的工艺上。诚然这些人作为社会公认的精英有理由或者好的名望和积极的评价,但他们的价值观也是与geek nerd们背道而驰的,这个例子并不太能够作为题主的前提下的反例。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的功利主义读书也不能作为中国反智主义不风靡的原因(当然中国是否存在反智主义有待商榷,只是引用部分评论的观点而已),因为此处探讨的“智”,值得并不是好成绩乃至不是读书量,而是对探究科学规律的浓厚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发挥,中国的geek,nerd群体诚然与取得较高文凭考试表现出色的群体吻合度较高,然而并不可以等同起来。比如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偏科严重的小geek成为老师家长担忧的对象,这种对某一领域兴趣强烈的人往往不愿意花费经历在其他学科或者是重复性的做题工作上,这样是难以在考试中有顶尖的发挥的,而很大一部分在各学科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事实上表现出的是极强的目标性和执行力,这个群体与美国出身良好致力于成为领袖的精英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美国社会流动性非常低的。这些电影针对人群非常明确。
如所说,“精英读书,屁民反智”这句话不假,但是上升的“阴谋”未免夸大其词。依我愚见,美国社会普片存在的“反智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种族阶层的深刻分化而导致的亚文化分化。  从族裔角度讲,非裔以及拉丁裔由于自身民族种族特性和社会阶层低下的原因,其群体社会中十分盛行“读书无用论”的反智主义。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亚裔,由于来自文明极度发达的东亚母国,并且在学习上极具天赋,并且急切希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因此亚裔即便是在社会地位较低的情况下,其对于教育的重视也不会低于白人精英,在亚裔群体社会中一般不存在反智主义的问题。  从社会阶层来说,由于美国“学区”的划分和私立学校的存在,导致生源剧烈分化,社会精英阶层学区(高房价)的公立学校和学费甚高的私立学校学风浓厚,要求严格,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基础素养与中日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不会存在反智主义;相反,平民阶层学区的公立学校,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学生,一无学习传统、二无学习环境、三无学习热情和能力,大多所谓“快乐教育”“个性教育”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反智主义想不产生都十分困难。  从实践来看,平民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局一目了然,精英阶层的后代还是精英,无产阶级的后代还是无产阶级。可以这么说,美国的“快乐教育”和其导致的“反智主义”实际上是阻碍美国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这种原因由于其“快乐教育”的政治正确性以及“反智主义”的潜移默化性而令美国平民无法抗拒甚至欣然接受。  以上来看,对于美国文化的探讨,绝对不能一以概之,而是要放到美国多种族多阶层的背景下去分析。我国教育专家对于我国教育大加抨击而倡导的“减负”“快乐教育”完全是建立在对于美国教育文化的片面认识上,而这种片面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于美国精英社会的认真考察之上,而是建立在被美国国内广为诟病的平民教育的肤浅认知之上。我国作为东亚国家在教育方面与美国精英社会教育十分类似而仅仅缺乏部分创新意识(其中很大原因是学术体制导致的而不是“负担过重”导致的),完全不需要去学习那种效率低下、培养沙发土豆的美国平民教育。
就用看过的美剧《摩登家庭》来分析一下吧。菲尔家有三个小孩:大女儿Haley漂亮受欢迎,但只能去社区大学读书,父母说她可以嫁一个百万富翁;二女儿Alex聪明读书好,但没什么朋友,父母说她可以进名校挣大钱;小儿子Luke不受女生欢迎、运动不好还有点呆,父母就。。。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中产家庭里不反智,不是只追求漂亮和魅力,觉得孩子越笨越好。他们是把成绩放到和其他因素差不多相同的地位,不管哪一方面有优点都是很好的,而不是像我们把成绩作为唯一标杆。三个孩子和他们的外公家里的继子Manny都读同一个高中,一间较富裕社区的的公立中学。有一集是学校开类似家长会的校园参观日,二女儿Alex的老师就非常强调成绩,布置了一大堆作业和补习。妈妈Claire一下子手足无措没记清,但其他同学的家长就有备而来,各种厚重的课本和笔记都有准备。虽然学校大体来看漂亮运动好的孩子最受欢迎,生活丰富多彩一呼百应,但所谓nerd的孩子们也有很多,也能聚成一股力量。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交圈,内部有着smart is sexy的规则。如果不是发生bully现象,这两个群体应该是没什么太大交集的,彼此关系更像是两个群体间的相互鄙视。(有点像是大学里专心学生工作的和专心学习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哈)Alex就说过,以后Haley的追求者都是给她的追求者们打工的。再说,美国大学录取的规则很多样化,真正的社交达人和学霸都能去到不错的大学。《歌舞青春》里男主是靠唱歌和篮球两项特长去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而且如果仔细想想这些电影,其实想受欢迎也相当不容易,特长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打比赛不是说赢就赢;社交圈还有派系间的争斗,今天的女王明天可能就成了配角。做哪行也不容易,要易地而处,不仅是不屑做,而且也做不好吧。总之,不管走哪条路,要做好的话都很考验才智和能力。popular kids占优势的好莱坞觉得nerds太呆只会死读书;nerds占优势的知乎觉得他们很蠢被愚民,都是对于不同道路不同价值观的偏见吧。
有这样一件听来荒谬的事:卡特琳娜飓风以后,新奥尔良的教育质量大大提升——因为飓风把公立学校全刮倒了。为什么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如此之差?因为它们由政府资助,向普罗大众提供教育。僧多粥少,公立学校老师的素质往往堪忧。更糟糕的是,由于生源问题,公立学校的问题学生比较多。而被指派去教育这些问题学生的,往往是最无能的老师。这个不幸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的教育系统。在这样糟糕的环境里,学生们无法感受知识的美好,而是深深受美国媒体上泛滥的名人文化影响,把「受欢迎」看得无比重要。关于「为什么聪明的孩子往往不受欢迎」这一点,看 Paul Graham 的那篇文章就知道了。那么,为什么「受欢迎」或者「融入」一事在高中显得格外重要?想想吃午饭的情景就知道了:高中以前,座位往往是老师指定的。时间一到,你只要和大家一起领饭,然后在自己的座位上吃就可以了。但高中很少有特别统一的午饭时间,选座也是自由的。于是,你必须思考自己要坐在哪里,然后想办法融入那里。融入失败,就意味着你要一个人吃饭——这对高中生是很恐怖的事情。学校是最为等级分明、僵化的机构之一。
说句不好听的话,NERD和GEEK在哪里处境都一样。老师都会认同成绩优秀的,但同学也就未必了,除非你身边的同学都是NERD和GEEK。在你初中学习成绩第一时候,同班不学习的橄榄球(篮球、足球)队长在睡你心目中的女神;在你高中学习成绩第一时候,同班不学习的橄榄球(篮球、足球)队长还在睡你心目中的女神;在你大学学习成绩第一时候,同班不学习的橄榄球(篮球、足球)队长依旧在睡你心目中的女神;只有等你进入了社会,机会才有可能扭转。NERD和GEEK的人生就是默默忍耐等着逆袭的那天,所以不要去感到悲伤。
美剧主要靠什么人养活?靠的是中层下层的老百姓!为什么哪些人是中层下层?因为他们的一直生活、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这就是他们曾经的、现在生活。美剧这样拍,就是为了迎合老百姓,顺着老百姓的思维!他们看电视,要的是放松,要的是fun!老百姓越是喜闻乐见,收视率越高你拍的学业枯燥无趣、学习竞争激烈的精英学校生活,老百姓看着太累太费脑子,就算再有教育意义,他们也会烦金融政治法律医学高富帅们,要么忙着挣钱,要么忙着花钱享受实打实的东西,他们的生活、思维水平,比美剧精彩多了,谁还会整天感兴趣这些不真不假的屌丝生活?屌丝数量,毕竟是远大于高富帅的,美国也一样
2004年考研英语 TEXT 4Americans today don't place a very high value on intellect. Our heroes are athletes, entertainers, and entrepreneurs, not scholars. Even our schools are where we send our children to get a practical education — not to pursue knowledge for the sake of knowledge. Symptoms of pervasive anti-intellectualism in our schools aren't difficult to find."Schools have always been in a society where practical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llectual," says education writer Diane Ravitch. "Schools could be a counterbalance." Razitch's latest book, Left Back: A Century of Failed School Reforms, traces the roots of anti-intellectualism in our schools, concluding they are anything but a counterbalance to the American distaste for intellectual pursuits.But they could and should be. Encouraging kids to reject the life of the mind leaves them vulnerable to exploitation and control. Without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to defend their ideas and understand the ideas of others, they cannot fully participate in our democracy. Continuing along this path, says writer Earl Shorris, "We will become a second-rate country. We will have a less civil society.""Intellect is resented as a form of power or privilege," writes historian and professor Richard Hofstadter in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a Pulitzer Prize winning book on the roots of anti-intellectualism in US politics, religion, and educ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our history, says Hofstadter, our democratic and populist urges have driven us to reject anything that smells of elitism. Practicality, common sense, and native intelligence have been considered more noble qualities than anything you could learn from a book.Ralph Waldo Emerson and other Transcendentalist philosophers thought schooling and rigorous book learning put unnatural restraints on children: "We are shut up in schools and college recitation rooms for 10 or 15 years and come out at last with a bellyful of words and do not know a thing." Mark Twain's Huckleberry Finn exemplified American anti-intellectualism. Its hero avoids being civilized — going to school and learning to read — so he can preserve his innate goodness.Intellect, according to Hofstadter, is different from native intelligence, a quality we reluctantly admire. Intellect is the critical, creative, and contemplative side of the mind. Intelligence seeks to grasp, manipulate, re-order, and adjust, while intellect examines, ponders, wonders, theorizes, criticizes and imagines.School remains a place where intellect is mistrusted. Hofstadter says our country's educational system is in the grips of people who "joyfully and militantly proclaim their hostility to intellect and their eagerness to identify with children who show the least intellectual promise."
禁不住想全文引用Paul Graham在《黑客与画家》一书里的一篇文章,文章名是《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文章比较长,但很好的回答了题主的问题。另外,向任何对编程感兴趣的人推荐《黑客与画家》。补注:题主提到历史文化或社会心理上的根源,这两方面原文都有详细讨论,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下面是原文==========================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转载)【作者:保罗.格雷厄姆,原文链接:】   初中时,我和好友里奇画了一张学校食堂的餐桌分布图,每张桌子都标上了人气指数。这件事的难度并不高,因为选择坐在一起吃午饭的人,受瞩目程度往往都很接近。我们把所有桌子从A到E分成五等。坐在A桌的人不是校足球队的成员,就是啦啦队的成员。而E桌的人好像都有一点轻微的唐氏综合征,那时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弱智”。  我和里奇在D桌。一般来说,只要你不是外貌猥琐,这就是你能分到的最低档次的桌子了。我们把自己的桌子列为D桌,倒不是故意谦虚,而是无法自欺欺人。因为学校里每个人的级別都是明摆着的,我们想骗自己也骗不了。  我后来认识很多人,读书的时候都被称为书呆子。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书呆子”与“高智商”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而这些人在中学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学生,你越喜欢读书,就越不受别人的欢迎,因此“书呆子”和“受欢迎”之间,有一种更强烈的负相关关系。这样看来,“髙智商”似乎导致了你不受欢迎。  为什么会这样?要是你眼下还在读中学,你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很蠢。无可争议的事实就是,除了这样以外,似乎很难想象还能有什么别的结果。但是,的确会出现别样的情况。比如,在小学里,聪明的学生就没有受到排挤。再比如,毕业后踏上社会,聪明也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据我所知,在大多数国家,事情也没有如此严重。只有在典型的美国中学,做一个聪明的学生才是一件麻烦事,你的日子会很不好过。这究竟为什么?  解开这个谜的关键是把问题换一种提法。为什么聪明的小孩没有让自己变得受欢迎?如果他们真的很聪明,为什么找不到受欢迎的诀窍呢?他们在标准化测试中表现得这么好,为什么就不能在这方面也大获成功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其他小孩妒忌聪明学生,所以聪明的学生不可能受到欢迎。我倒希望这种解释是对的。回想起来,要是初中里真的有人妒忌我,那么他们一定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种妒忌隐藏得无法发现。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聪明真的令他人妒忌,这反而会招来女生。因为女生喜欢被其他男生妒忌的男生。  在我就读过的学校,聪明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一样东西。同学们既不看重它,也不唾弃它。如果别的事情都相同,那么大家还是愿意自己变得聪明一点,因为这总比做个笨人好。但是总的来说,智力在大家心里的分量远远不如相貌、魅力和运动能力的分量重。  所以,如果智力本身与“受欢迎”无关,为什么聪明的小孩一直不受同龄人的欢迎呢?我认为,答案就是他们真的不想让自己受欢迎。  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这个答案,我一定会嘲笑他。在学校里不受欢迎,你的日子就很难过,有人甚至因此自杀。所以,要是你跟我说,是我本人不想受欢迎,那就好比你在说,我在沙漠里快渴死了,却又不想喝水。别搞错了,让自己更受欢迎,这才是我要的。  但是事实上,我并不是那么强烈地渴望这个。我更想追求的是另一件事情——聪明。这不仅仅意味着在学校得到好成绩(虽然某种程度上这也挺重要)。我真正想要的是,能够设计奇妙的火箭、写出漂亮的文章、理解编程原理。一句话,我想要做伟大的事情。  那时,我从没试过将梦想分门别类、一一排序。要是我真做了,就会一眼看出聪明是排在最前面的。如果有人许诺,使我一举成为全校最受瞩目的学生,代价是从此智力平庸(请允许我在这里自命不凡),我是绝不会答应的。  虽然“书呆子”饱尝不受欢迎之苦,但是为了解除痛苦而让他们放弃“聪明”,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愿意的。对他们来说,平庸的智力是不可忍受的。不过,要是换了别的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多数人会接受这笔交易。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反而是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即使是那些智力排名在前20%的学生(我在这里假设智力可以测量,那时的人们似乎都相信这一点),谁不愿意用30分的成绩换来别人的友爱和钦佩?  我认为,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书呆子”的目标具有两重性。他们毫无疑问想让自己受欢迎,但是他们更愿意让自己聪明。“受欢迎”并不是你在课后时间随便做一做就能实现的,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学中,在这里,所有人为了个人魅力都会进行激烈竞争。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阿尔伯蒂有一句名言:“任何一种艺术,不管是否重要,如果你想要在该领域出类拔萃,就必须全身心投入。”我很想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人比美国的中学生在塑造个人魅力方面更加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相比之下,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Navy SEALS)成员和神经外科的住院医生都成了懒汉。他们至少还有假期,有些人甚至还有业余爱好。但是,一个美国的青少年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受欢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我并不是说这些青少年有意这样做。某些人确实是,小小年纪就成为了权谋家,但是大多数人不是。我在这里真正想要表达的是,青少年每时每刻都想融入群体之中。  举例来说,青少年往往很关注服饰。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让自己赢得大众,他们的目的只是要穿得好看。但是穿给谁看呢?无非就是其他小孩。同伴的意见成为他们判别事物的表示标准,这不仅体现在衣着上,还体现在他们做的几乎每一件事情上,就连走路的姿势也不例外。所以,他们为了把所有事情“做对”,所付出的任何努力,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实际上都等同于努力在使自己变得更受欢迎。  书呆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认识到“受欢迎”需要付出如此之多的努力。一般来说,对于那些高度困难的领域,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意识到成功需要不间断(虽然未必是自觉的)付出。举例来说,大多数人似乎认为,绘画能力与生俱来,画家就像髙个子一样,是天生的。事实上,大多数“会画”的人,本身就很喜欢画画,将许许多多时间投入其中,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擅长画画的原因。同样的,受欢迎也不是天生的,而是要你自己做出来的。  书呆子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他们脑子里想着别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读书或者观察世界上面,而不是放在穿衣打扮、开晚会上面。他们就像头顶一杯水来踢足球,一边踢球,一边拼命保持不让水洒出来。其他人都在一门心思玩足球,遇到这样的对手,自然能够毫不费力地击败,并且心里还奇怪,对方怎么如此无能。  就算书呆子心里想着变得与其他小孩一样受欢迎,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因为那些受欢迎的小孩从小就在琢磨如何受欢迎,打心底里追求这个。但是,书呆子从小琢磨的却是如何更聪明,心底里也是这样追求的。这都是受父母的影响,书呆子被教导追求正确答案,而受欢迎的小孩被教导讨人喜欢。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把“聪明的学生”和“书呆子”当作同义词,好像它们完全可以换着用。事实上,只有在我上面谈到的这种环境中才能这样使用。所谓“书呆子”,其实只是指这个人的社交技能不够强。但是,你到底需要多“强”的社交技能,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在普通的美国学校中,成为“强人”的标准高得吓人(或者至少是十分特别),即使你不是很“呆”的人,相比之下,也只能算是呆子了。  仅有很少的聪明小孩,能够分配出足够的心思,去关心如何让自己受欢迎。他们往往碰巧还具有俊俏的外表、运动员的体格,或者受人瞩目的兄弟姐妹。不然的话,你就别无选择,只能成为书呆子了。这就是为什么聪明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比如11岁到17岁,有着一生中最糟的人生经历。人生的这个时期比其他任何时期更多地受到你的受欢迎程度的影响。  11岁以前,小孩的生活由家长主导,其他孩子的影响有限。孩子们不是不关心小学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但是后者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小学毕业以后,这种情形开始发生变化。到了11岁左右,孩子们逐渐把家庭生活当作寻常事了。他们在同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并认为那个世界才是重要的,比家里的世界更重要。实际上,如果他们在家里与父母发生冲突,反而能在那个新的世界中挣得面子,而他们也确实更在乎那个世界。  但是,问题在于,孩子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原始的世界。如果你听任一群11岁的孩子自行其是,最后就会发生小说《蝇王》中的情景。我同许多美国孩子一样,在学校里就被要求阅读此书。这可能不是巧合,有人可能希望借此向我们指出,我们这些孩子就是“野蛮人”,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残酷和愚蠢的世界。对当时的我来说,领会这些意思有点太难了。虽然这本书读起来让人觉得完全可信,但是我一点儿没有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当年,他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告诉我们,我们这些孩子就是“野蛮人”,我们的世界愚不可及。  要是不受欢迎仅仅意味着不受到关注,书呆子们可能觉得还能忍受。不幸的是,在学校里不受欢迎等同于被歧视和被欺负。  为什么会被歧视和欺负?所有现在还在学校里读书的人可能会又一次觉得,怎么会有人问出这么蠢的问题。怎么可能会有其他结果呢?当然会有其他结果。一般来说,成年人就不会去欺负书呆子。为什么小孩子会这样做呢?  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在心理上还没有摆脱儿童状态,许多人都会残忍地对待他人。他们折磨书呆子的原因就像拔掉一条蜘蛛腿一样,觉得很好玩。在一个人产生良知之前,折磨就是一种娱乐。  孩子们欺负书呆子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好受一些。当你踩水的时候,你把水踩下去,你的身体就会被托起来。同样,在任何社会等级制度中,那些对自己没自信的人就会通过虐待他们眼中的下等人来突显自己的身份。我已经意识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美国社会中底层白人是对待黑人最残酷的群体。  但是我认为,孩子们欺负书呆子的主要原因也与追求“受欢迎”的心理有关。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受欢迎?个人魅力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你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结盟。秘诀就是不停地设法使自己与其他受欢迎的人变得关系更密切。没有什么比一个共同的敌人更能使得人们团结起来了。  这就好比一个政客,他想让选民忘记糟糕的国内局势,方法就是为国家找出一个敌人,哪怕敌人并不真的存在,他也可以创造一个出来。一群人在一起,挑出一个书呆子,居高临下地欺负他,就会把彼此联系起来。一起攻击一个外人,所有人因此就都成了自己人。这就是为什么最恶劣的以强凌弱的事件都与团体有关的原因。随便找一个书呆子,他都会告诉你,一群人的虐待比一个人的虐待残酷得多。  如果说其中还有一丝安慰,那就是书呆子不妨记住,这种虐待不是针对个人的。一群孩子成群结伙地欺负你,那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这一伙人需要找一件事情一起干,这就好像一群人成群结伙地去打猎一样。他们实际上并不恨你,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  因为书呆子是不受欢迎的,处在学校的底层,所以全校学生都把书呆子当作一个可供欺负的安全目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受欢迎的孩子并不欺负书呆子,他们不需要靠踩在书呆子身上来垫髙自己。大部分的欺负来自处于下一等级的学生,那些焦虑的中间层。  麻烦的是,这样的人数量庞大。受欢迎的学生的分布并不是金字塔形的,而是像一个倒放的梨子,底部逐渐收窄。最不受欢迎的人数相当少。(我相信,在我们画的餐桌分布图中,称得上D桌的,只有我所在的那一桌。)所以,想要欺负书呆子的人比被欺负的书呆子多得多。  与不受欢迎的小孩保持距离,可以为你加分;那么与他们关系密切,就会为你减分。我认识的一位女性说,她在髙中时对书呆子有好感,但是害怕被人看到她与书呆子说话,因为其他女孩会因此取笑她。不受欢迎是一种传染病,虽然善良的孩子不会去欺负书呆子,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依然会与书呆子保持距离。难怪聪明的小孩读中学时往往是不快乐的。他们有其他的兴趣,没有多余的精力用来使自己更受欢迎。你在其他地方有所得,就会在这个地方有所失。不受欢迎使得书呆子成为全校攻击的目标。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噩梦般的情景并非出自任何有预谋的恶意,而仅仅因为这个特殊的环境。  对我而言,最糟糕的日子是初中。孩子们内部的世界刚刚形成,一切都很严酷,聪明的孩子与普通的孩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慢慢开始显露。几乎每一个和我讨论过的人都同意,人生的最糟糕时期是在11岁到14岁。  在我读的学校,八年级的时候(也就是我12~13岁的那一年)曾经发生过一件引起轰动的事情。有一个老师在等校车的时候,偶然听到一群女生在议论某个书呆子如何被欺负,她深感震惊,第二天就向全班发表了言词恳切的呼吁,请大家不要如此残忍地对待同学。  她的呼吁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那时,最触动我的是,她居然对这件事感到震惊。这是不是意味着她以前对此一无所闻?她觉得这一切是不正常的?  没错,成年人不知道孩子们内部发生的事。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在抽象意义上,成年人知道孩子的行为有时是极端残酷的,这正如我们在抽象意义上知道贫穷国家的人民生活极端艰难。但是,像所有人一样,成年人不喜欢揪住不放这种令人不快的事实。你不去埋头探寻,就不会发现具体的证据,就会永远以为这件事是抽象的。公立学校的老师很像监狱的狱卒。看管监狱的人主要关心的是犯人都待在自己应该待的位置。然后,让犯人有东西吃,尽可能不要发生斗殴和伤害事件,这就可以了。除此以外,他们一件事也不愿多管,没必要自找麻烦。所以,他们就听任犯人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小集团。根据我读到的材料,犯人内部的关系是扭曲、野蛮、无孔不入的。处在这种人际关系的最底层可不是好玩的事。  总体上看,我就读的学校与上面说的监狱差不多。校方最重视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待在自己应该待的位置。与此同时,让学生有东西吃,避免公然的暴力行为,接下来才是尝试教给学生一些东西。除此以外,校方并不愿意在学生身上多费心思。就像监狱的狱卒,老师们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是放任自流的。结果,学生就像犯人一样,发展出了野蛮的内部文化。  可是,为什么离开学校以后,真实的世界却能友好地对待书呆子呢?答案似乎很简单,因为那是成年人的世界,他们都成熟了,不会把书呆子挑出来欺负。不过,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答案。监狱里的成年人不也照样以强凌弱吗?而且很显然,上层社会的阔太太之间也是如此,在曼哈顿的某些地方,女性之间的交往听来就像高中时代的延续,同样充满了各种算计和勾心斗角。  我认为,真实世界的关键并非在于它是由成年人组成的,而在于它的庞大规模使得你做的每件事都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效果。学校、监狱、上流社会的女士午餐会,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些场合的成员都好像关在封闭的泡沫之中,所作所为只对泡沫内部有影响,对外部没有影响。那么很自然地,这些场合就会产生野蛮的做法。因为它们不具备实际功能,所以也就无所谓采用的形式^。  当你所做的事情能产生真实的效果,那就不仅仅是好玩而已了,发现正确的答案就开始变得重要了,这正是书呆子的优势所在。你马上就能联想到比尔·盖茨。他不善于社交是出了名的,但是他发现了正确的答案,至少从收入上看是如此。  真实世界的特点是,它极其庞大。如果总体足够大,即使是人数最少的少数派,只要聚集在一起,也能产生可观的力量。在真实世界中,书呆子在某些地方聚集起来,形成自己的社区,智力因素成为那里最被看重的东西。有时,这种因素甚至会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大学的数理学系,书呆子甚至会夸大笨拙,以显示自己的聪明。约翰·纳什^非常钦佩诺伯特·维纳^^就学维纳的样子,经过走廊的时候都用手扶着墙走路。  我13岁的那一年,对世界的全部认识,就是身边看到的一切。我以为,我所经历的种种扭曲的事件就是世界的样子。看上去,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也是一个乏味的世界,我不太肯定哪一个更糟一些。  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中过得并不好,我觉得一定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我没有意识到,作为书呆子,我不适应周围环境,某种程度上正说明我领先了一步。书呆子已经在思考的东西,正是真实世界看重的东西。他们与别人不一样,不把所有时间用来玩一种耗尽全力但又亳无意义的游戏。  我们的感受,有点像一个被重新塞进中学的成年人。他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听什么音乐,用什么暗语。在别的孩子眼里,他就像一个彻头彻尾的外星人。不过,成年人很清楚不用在乎别人怎么想,我们就没有这种自信了。  许多人似乎认为,聪明的小孩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应该与“正常的”小孩待在一起。也许吧。但是,至少在某些情况中,书呆子感到不适应的真正原因是其他人都是疯子。我记得读髙中的时候,有一次在体育馆观看校运动队的出征大会,啦啦队把对手的模拟像扔到看台上,观众一哄而起,把它撕成碎片。我感到自己仿佛是一个探险家,正在目睹某种奇特的部落仪式。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会向13岁的我提供一些建议,主要告诉他要昂起头看世界。我在那个年纪根本不知道这一点,而我身边的世界又虚假得像奶油夹心蛋糕一样。不仅是学校,整个小镇都很虚假,不像真实的世界。为什么人们要搬到郊区去住?为了养育下一代!难怪郊区生活是如此地乏味和贫瘠。整个镇子就像一个巨大的幼儿园,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有意识地造出来的。  在我生长的这个地方,感觉整个世界就是这么大,你根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没有别的事情可做。这一点都不令人意外。郊区就是故意这样设计的,与外部世界隔离,不让儿童沾染到外界有害的东西。  至于学校,不过是这个虚假环境中关住牲口的围栏。表面上,学校的使命是教育儿童。事实上,学校的真正目的是把儿童都关在同一个地方,以便大人们白天可以腾出手来把事情做完。我对这一点没有意见,在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社会,对孩子不加管束,让他们四处乱跑,无疑是一场灾难。让我困扰的,不是把孩子关在监狱里,而是(a)不告诉他们这一点,(b)把这监狱的大部分交给犯人来管理。孩子们被送进来,花6年时间,记住一些毫无意义的事实,还要身处在一个由四肢发达的小巨人管理的世界,那些巨人们只知道追逐一个椭圆形的、棕色的球,好像这是全世界最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简直就像一场超现实的鸡尾酒化妆晚会,如果孩子畏缩不前、瑟瑟发抖,他们就会被视为怪人。=============================评论分割线=============================感谢你看到这里。插几句话。这里不考虑中美教育制度的优劣,只谈论学生的感受。美国学生的感受看Paul的文章就可以(还有
的答案)。我只评论自己一直痛恨的中国中学。中国的中学显然比美国中学更像监狱,但是:(a)中国的老师和家长从一开始就承认这一点,并且反复强调......每个学生从进入中学开始就明白,前面等着的是漫长的苦役,因此早有心理准备......(b)中国的这个监狱不由犯人管理,或者说,在这个监狱里,认同感和成就感不是由其他犯人提供的。获取认同感和成就感的唯一方式来自于不间断的考试,就像一次次的智力试炼。不管这些考试有多少真正价值,考试成绩至少是跟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成正相关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nerd只要会背书会计算,就能在中国的中学里过得很好。这是不是好事,我不知道,个人认为并不好,自由的缺失会极大的限制创造力,而且,中国的教育制度把那些不能量化的聪明忽略掉了;这里是否真正体现了对智力的重视,我无法判断;但是,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中国的中学制度,就像中世纪的修道院那样,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给某种特定的思考类型的年轻人提供了保护伞和安逸的环境,让他们得以专注在纯粹的智力活动上。================================
下面开始讨论题主提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的根源了。================================  生活在这个扭曲的世界,不仅仅对书呆子,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充满压力的。就像任何一场战争,胜利方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成年人肯定不可避免地看到了孩子们在受苦受难。他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那是青春期在作祟。成年人对自己说,孩子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身体内部新出现了大量的化学物质——激素。激素在血液中奔流,把所有事情都搞得一团糟。整个社会系统一点问题也没有,孩子们到了这个年纪,不可避免地会感觉很糟糕。  这种看法无所不在,甚至孩子们自己都相信了。但是相信这种话可能一点帮助也没有。你告诉一个人,他的脚天生就是坏的,并不能阻止他去怀疑他可能穿错了鞋子。  我就不太相信这种理论,凭什么说13岁的小孩自己有问题。如果这是激素过多的生理问题,那就应该普遍存在。可是,蒙古的游牧民族在13岁时难道也是这么空虚吗?我读过许多历史资料,找不到任何一条20世纪之前的历史事实支持这个理论上应该普遍存在的现象。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青少年学徒看上去过得很开心很投入。当然,他们彼此之间也有争斗和阴谋诡计(米开朗基罗小时候就曾经被其他小孩打断过鼻子),但是他们并不疯狂。  就我所知,青少年因为激素而行为失常的理论与美国中产阶级迁至郊区的进程是同步出现的。我认为这不是巧合,青少年是被迫去过这种生活的,他们是被逼疯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徒是整天劳碌的牧羊狗,而今天的青少年则是神经兮兮、供人玩耍的哈巴狗。他们的疯狂源于到处都是一片可怕的无聊。  我读中学的时候,自杀是聪明学生中永恒的话题。虽然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真的自杀,但是不少人有这样的设想,其中一些人可能还真的尝试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杀只是一个姿态。就像其他青少年一样,我们都喜欢有戏剧效果,而自杀看上去就非常富有戏剧性。但是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有时真的是非常悲惨。  被其他小孩欺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还有别的问题存在,甚至可能是更糟糕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没有得到真正的工作,没能发挥我们的才能。人类喜欢工作,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你的工作就是你的身份证明。但是,我们那时做的所有事情根本就是无意义的,至少那时看来是这样。  最好的情况下,那些事情也不过是遥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的练习。它所面向的目标是如此遥远,以至于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练习这些到底是为了干什么。更常见的情况是,那些事情不过是一系列随意设置的绳圈,你被要求一个个跳过去。你在学习中遇到的文字都是专为考试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出题,而不是为了讲清楚问题。(南北战争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等到考试的时候,就会有一道题:请列出南北战争的三个主要原因。)  而且,没有办法回避那些事情。成年人已经达成共识,认定通往大学的途径就是这样的。逃离这种空虚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它屈服。  过去的社会中,青少年扮演着一个更积极的角色。工业化时代到来前,青少年都是某种形式的学徒,不是在某个作坊,就是在某个农庄,甚至在某艘军舰上。他们不会被扔到一旁,创造自己的小社会。他们是成年人社会的低级成员。  以前的青少年似乎也更尊敬成年人,因为成年人都是看得见的专家,会传授他们所要学习的技能。如今的大多数青少年,对他们的家长在遥远的办公室所从事的工作几乎一无所知。他们看不到学校作业与未来走上社会后从事的工作有何联系(实际上,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联系)。  如果青少年更尊重成年人,那么成年人也会更接受青少年。经过几年的训练,学徒就能担当重要的职责。即使是那些刚招收进来的学徒,也能用来送信或打扫场地。  如今的成年人根本不接受青少年。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在办公室工作,所以就在上班的路上,顺路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关着,这有点像他们周末外出度假时,把狗送到寄养的地方。  与此同时,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被迫面对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它与当前的其他许多难题有着共同的起因,那就是“专业化”(specialization)。当工作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时,我们就必须接受更长时间的训练。工业化时代来临之前,儿童最晚大约在14岁就要参加工作,如果是在农庄(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参加工作的时间就更早。如今,只要一个青少年读大学,他就要等到21岁或22岁才开始全职工作。如果再读更髙的学位,比如医学博士或哲学博士,可能要拖到30岁才能完成学业。  当今的青少年在生产活动中,根本就是毫无用处的。他们只能在诸如快餐店这样的地方充当廉价劳动力,而快餐店也看出来了,充分利用了这个事实。对于除此以外的几乎所有行业,青少年都会带来净损失。但是,他们又太年轻,不能放任不管,必须有人看着他们。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用几个成年人看守所有小孩。  如果事情只发展到这一步,那么我们就是在描述一个监狱,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监狱不是全日制的。问题在于,许多学校实际上真的停留在这一步。学校的使命据称是教育儿童,佴是并没有外在的压力监督他们把这件事做好。所以,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很糟糕,孩子们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就连认真读书的孩子也是如此。许多时候,我们所有人——包括学生和老师——都只是做做样子,走过场而已。  我在髙中上法语课的时候,课程内容包括阅读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我觉得,学生中不可能有人的法语水平高到可以自己读懂这本巨著。所以,像班上的其他人一样,我参考了Cliff's Notes的导读本。后来,学校有一次专门针对《悲惨世界》的测验,我发现里面的问题都很奇怪,到处都是很长的单词,老师上课时从没有用过这些词。这些题目是从哪里来的?原来也是出自Cliff's Notes。老师们也在使用这个导读本,我们双方都是在敷衍了事。  公立学校肯定也有很优秀的老师。我读四年级时遇到的Mihalko老师就是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想象力的老师。他使得那个学年如此令人难忘,以至于三十年后,他的学生依然在谈论这段往事。但是,像他这样的老师只是个别现象,无法改变整个体系。  几乎在任何团体中都存在等级关系。成年人在真实世界中形成的团体,一般来说,都存在某个共同目标,团体的领导者往往由最善于实现目标的人担任。学校就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内部形成的团体没有一个共同目标。但是,等级关系却不会缺席,所以孩子们的等级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短语描述这种情况,即在没有任何严肃标准的前提下,产生排名的情况。我们会说情况“倒退至人缘比赛”(degenerates into a popularity contest)。这正是大多数美国学校中发生的事情。某个人的排名不是根据他的真正能力,而主要根据他专攻排名的能力。这就像路易十四的宫廷。没有外在的对手,孩子们就互相把对方当作对手。  如果存在对于真正能力的外部测试,待在等级关系的底层也不会那么痛苦。球队的新人并不会怨恨老队员的球技,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如此,所以很髙兴有机会向老队员求教。老队员可能也会因此产生一种传帮带的光荣感(noblesse oblige)。最重要的是,老队员的地位是通过他们本身出色的能力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排挤他人获得的。  宫廷中的等级关系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这种类型的团体贬低了每一个成员的人格。底层成员对上层成员毫无敬意,而上层成员也没有传帮带的光荣感。这里的一切就是杀与被杀的关系。  美国中学的学生内部,就是这种关系的社会。因为除了每天把小孩聚集在某个地方,关上几个小时以外,学校并没有其他的真实目的,所以学生内部形成这种关系也就很自然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直到不久以前才恍然大悟,校园生活的两大恐怖之处——残忍和无聊——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美国公立学校的平庸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度过了不快乐的六年,还带来了严重后果。这种平庸直接导致学生的叛逆心理,使他们远离那些原本应该要学习的东西。  许多书呆子可能都与我一样,直到高中毕业多年后,才去读中学里的指定读物。但是,我错过的绝不仅仅只是几本书而已。我对许多美好的字眼都嗤之以鼻,比如“人格”、“正直”,因为成年人贬低了这些词。在他们嘴里,这些词似乎都是同一个意思——“听话”。一些孩子因为具备所谓的“人格”和“正直”,而受到夸奖,可是他们不是呆得像一头大笨牛,就是轻浮得像一个不动脑筋的吹牛者。如果人格”和“正直”就是这种样子,我宁愿不要它们。  我误解最深的一个词是“老成”(tact)。成年人使用这个词,含义似乎就是“闭上嘴巴,不要说话”。我以为它与“缄默”(tacit)和“不苟言笑”(taciturn)有着相同的词根,字面意思就是安静。我就对自己发誓,我绝不要变成“老成”的人,没有人能够让我闭上嘴巴。可是事实上,这个词的词根与“触觉”(tactile)相同,它真正的意思是熟练的碰触。“老成”的反义词是“笨拙”(clumsy)。进入大学以后,我才搞明白了这个词。  在这场激烈的人缘争斗中,书呆子并不是唯一输家。他们不受欢迎,只是因为他们分心去干别的事了。还有一些孩子则是主动放弃,因为他们对这个过程感到厌恶。  青少年都不喜欢孤独一人,即使具有叛逆心理的青少年也是如此。所以,当他们选择退出这个系统时,他们往往会一群人一起退出。在我读过的学校,叛逆心理的主要焦点在于毒品的使用,尤其是大麻。这帮孩子穿着黑色的演唱会T恤,被称为“怪人”(freak)。  怪人和书呆子属于同一个联盟,他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虽然在怪人的群体中,绝不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至少看上去如此),但是从整体上看,怪人还是比其他孩子聪明。我本人更多地属于书呆子阵营,但是我有很多怪人朋友。  怪人使用毒品,是为了建立他们之间的社交纽带,至少一开始如此。因为毒品是非法的,所以一起使用的话,就创造出了一种共同反叛的标志。  我在这里并不是说糟糕的学校教育是孩子使用毒品的唯一原因。只要你碰过毒品,一段时间以后,毒品就会自行推动你的行为。而且毫无疑问,有些怪人使用毒品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逃避其他问题,比如家庭问题。但是,至少在我的学校,大部分孩子使用毒品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叛逆心理。14岁的孩子开始抽大麻,并不是因为他们听说这样有助于忘记烦恼,而是因为他们想要加入一个不同的团体。  不当的管制导致叛逆,这并不是新鲜事。即使毒品本身就是麻烦的来源,学校本身依然无法推卸主要责任。  校园生活的真正问题是空虚。除非成年人意识到这一点,否则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成年人,是那些读书时就是书呆子的人。你想让你的孩子读八年级的时候和你一样不快乐吗?我可不想。那好,有什么事是我们可以做的?肯定有的。现行体系中没有什么事是必然的。它是现在这个样子,大部分是因为没人去改变它。^你也许会说,成年人很忙。观看孩子在学校的文艺表演是一回事,着手改革教育制度又是另一回事。可能只有少数人有精力从事改革工作。那么我要说,我觉得最难的部分,其实是能否意识到你该做什么。  还在学校里读书的书呆子不应该屏息凝神,等着全副武装的成年人某一天乘直升飞机从天而降来拯救你。也许会有这么一天,但是肯定不会很快到来。任何对生活立竿见影的改变,可能还是来自于书呆子自己。  哪怕你什么也改变不了,但是仅仅是理解自己的处境,也能使得痛苦减轻一些。书呆子并不是失败者。他们只是在玩一个不同的游戏,一个更接近于真实世界状况的游戏。成年人明白这一点。成功的成年人,几乎都声称自己在高中属于书呆子。  对于书呆子来说,意识到学校并非全部的人生,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学校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为设计出来的体系,一半像是无菌室,一半像是野蛮洪荒之地。它就像人生一样,里面无所不包,但又不是事物的真实样子。它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只要你向前看,你就能超越它,哪怕现在你还是身处其中。  如果你觉得人生糟透了,那不是因为体内激素分泌失调(你父母相信这种说法),也不是因为人生真的糟透了(你本人相信这种说法)。那是因为你对成年人不再具有经济价值(与工业社会以前的时期相比),所以他们把你扔在学校里,一关就是好几年,根本没有真正的事情可做。任何这种类型的组织都是可怕的生存环境。你根本不需要寻找其他的原因就能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是不快乐的。  我在这篇文章中发表了一些刺耳的意见,但是我对未来是乐观的。我们认定无法解决的难题,事实上完全可以解决。青少年并不是洪水猛兽,也并非天生就不快乐。这一点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应该都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推荐阅读《the Dumbest Generation》
我这答案纯扯淡,大家去看看@吴湘的答案吧,把我这个折叠了吧:你朋友说的没错,这就是美国政府有蓄谋的愚民政策为什么你不信,因为你看的美剧反映的都是美国屁民的生活同样是看美剧,从美剧里的信息得到的还不太一样美剧Gilmore Girls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普通的美国小镇,一个是耶鲁,金融公司,纽约时报等高大上的十里洋场只看教育,主人公Rory一直在小镇公立中学读书,后来老妈筹集了4W还是5W美金的择校费送她去了市区的百年名校Chilton高中读书,这所学校据说是常青藤预备高中在公立中学基本没人读书,大家就是嬉闹,很多人也不指望考大学,Rory也存在被女生排挤不合群的现象,就像LZ说的那样而在Chilton,人人都眼睛盯着常青藤,班里成绩优异的小孩更是非哈佛不上,再不济也要念个哥伦比亚或者布朗(原文如此,非答主个人黑),竞争极其激烈,SAT成绩人人攀比,更是到处竞选演讲做义工搞活动增加履历什么的。校长在入学第一天就交代了一系列近乎恐吓的事项:我们一周一小考,三周一大考,阅读书目单子就有十几页,需要catch up的知识点更是多,记住,进Chilton不是什么荣耀,因为能撑下来顺利毕业的,不到三分之二!大意如此,原文记不住了然后我们的主人公小姑娘就整天熬夜学习了。。。美剧里面展现的主要是类似文科生的生活(主人公理想是成为大报记者),所以比较细致的介绍了美国的语文教育,课堂模式,考试,考题风格,家庭作业等等都有稍微提到,老实说,质量很高,很令人向往当然在贵族学校里也有二代公子哥,比如截图里的这位,迟到早退不务正业,老师校长也不怎么管,后期出现的耶鲁大学里的公子哥Logan也是如此,不过大部分的所谓贵族子弟都是拼了老命念书做事的,而整天玩乐的公子哥,在自己老爹眼里的地位,类似一坨屎绯闻少女虽然也讲的是所谓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我总觉得这是CW电视台为了满足屁民的YY而捏造的所谓富人生活,仔细想想,吉尔莫女孩展现的,相对来说可能要更真实些但是结合其它美剧来看,普遍情况还是LZ说的那些,大环境没人好好念书学习,成绩好的被人叫nerd,热爱科学的被人叫geek,那么仔细想想,我觉得最可能的,应该是所谓统治者的阴谋:整体上流社会还是非常尊重科学知识文化的,尤其是家族式的有钱人,很看重学历的传承,爷爷是耶鲁,爸爸是耶鲁,孙女也必须是耶鲁的,从小也就在教育上投资,舍得花钱,各种知识,技能,都可以学,这个就类似三胖留学接受高等教育差不多而贫下中农子弟,本来生活压力就不大,做什么都可以轻松度日,整体社会氛围也自然就反智,成绩好不是优点,为了照顾智商不足的橄榄球队友朋友,还得装弱智,搞交际,要做popular的人,不要做nerd,更可怕的是,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低下,学校气氛反智,而私立学校收费极其高昂,这些,很明显就是为了让社会稳定,阶级固化,至于说美国国将不国,必将被中国超越什么的,我倒是觉得没那么严重,毕竟有钱人都不是傻子,该读书还是得读,在这些人的圈子里,可一点都不反智,人人都攀比着成绩跟学历呢,屁民自己瞎折腾,就任他们折腾去吧-----------------------------------------------------------------------------------------------------------------------随手写的一个戏谑答案,大家当真了,好吧,补充点我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推测吧评论区有朋友说的很对:任何所谓的社会跟文化现象背后,绕不开的都是经济现状问题那么首先就得问大家,为什么人人都要拼死拼活的读书?很少有人是为了提高智力水平和为了在XX学科有所图来读书的,众人读书考大学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能过好日子罢了罗永浩说过,中国特别流行的思潮是所谓的教育恐怖主义,也就是从小就吓唬你,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全完了!我个人在农村长大,说实话看身边同学朋友,没考上大学初中就辍学的,很少有过的好的,都是90后城市农民工生力军考上大学未必能混的很好,但是考不上大学,就会让你有很大几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我们社会的传统认知,从概率上说,这确实是对的但是美帝是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物资极其丰富,人民老百姓物质条件也极其发达,社会福利待遇又高,更重要的是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哪怕是做个服务员做个修理工,也能衣食无忧,在这种条件下,考不上大学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了,而教育又是很昂贵的东西,这个时候你还会一心想考大学?不是每个人都能居安思危的前面举例子的美剧大家看了就知道,主人公Rory去耶鲁读书,而儿时伙伴林高中毕业后在餐馆打工,但是林在小镇上一样住起了不错的房子,出行也都有车,而Rory毕业出去做记者,免不了吃苦受罪,既然生活水平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念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学校里面能有劝学的氛围才怪了,但是私立学校和所谓的中产家庭又不一样,在物质无忧的情况下,人必然是非常看重教育的,而且也有能力去投资,不仅仅是学校分数,各种体育,才艺,都会投资,教学质量高的私立学校,更很少有学习好反而被鄙视的情况——人人都拼命努力念书刷SAT成绩并努力锻炼自己,头削尖了要进常青藤什么的但反观中国,又不太可能,底层基数太大,生活水平又非常不好,可能我们努力很多年,才能比得上老美高中毕业生的生活水平,所以大家就得拼命读书呗PS,题主说的中国小孩成绩好就备受尊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总体上比较认同的还是成绩优秀的人这种情况也不属实——中国的高中,所谓的交际圈子都没形成,谈不上什么popul不popular,而且高中生基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所以没有啥属于自己的社交生活(这是个连早恋都不可以的世界),所以大家在乎的无非就是那点成绩排名至于美帝高中生社交时间和社交活动丰富,幺蛾子自然也就多了,成绩好不受欢迎很简单,类似职场上业绩最好的人未必是办公室最受欢迎人际关系最好的人,但成人和小孩的心理素质跟人生诉求又不一样,成年人只要自己物质条件过的舒服,自己社交圈朋友圈过的好,跟办公室的人处不好关系也无所谓,但是在青少年阶段,学校就是一切,而peer pressure会把人逼疯,虽然事后所有的成年人都认为这蠢爆了,但是对于小孩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全部,美帝这方面确实做的很差,校园欺凌情况相对还是挺严重的至于你要问美国的社会到底反智不反智。我觉得在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里的绝大部分学校,如果成绩好体育不好的人叫nerd,成绩不好体育好的人就是popular,那它确实反智——虽然我们都知道,真实的美国,未必如此
以在美国读书的经历,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反智主义极少。中国的校园剧还经常出现整天谈恋爱玩跑车最后考全校第一的呢,你也信吗?=====================================================sorry啦,题目问的是美国高中的反智倾向是否严重,我在美国念的是本科,所以算是走题了。特地找了在美国念书时的几个美国朋友问了下情况。舍友Rory是辛辛那提的,高中念的私立学校。问他高中是否有欺负过nerd,Rory很不好意思的说他自己就欺负过,原因是那个nerd不教他题目。Rory也跟我表示公立学校中反智主义会更严重。舍友Jade来自芝加哥,是体育特招生。高中在芝加哥的公立学校念的书。Jade说,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学习好以后会更有成就些,但是整个中学都充斥着瞧不起nerd的思维,所以自己也就不怎么高看nerd。最好的朋友Sean来自长岛,高中在私立学校上的。Sean说在他们高中几乎没有nerd被歧视的现象发生。为了申请好的学校,大家都在比成绩。而且大家都知道,身边的nerd说不定十年后就是你的上司。其他的就没再问了,所以美国中学的反智主义还是存在的,而且在公立学校中更明显。
追求成绩以外的东西不能算反智主义吧。。。popular翻译成中文应该叫会来事吧再说中国不也一样嘛!我爸:你得学会敬酒(喝酒)啊!我:能不能不学?不想学。我爸:要不你出国吧。。。。
这两天家里来了个美国寄宿生,聊到学校的时候她说他们的schoollife和我们的是完全不同的。她说,上课可以随便带东西去吃,想和谁坐一起就和谁坐一起,基本上上课都是在说话,学习是回家之后的事。我问到学校里真的有queen之类的吗的时候,她也回答了是,说queen都是非常popular的,在学校里吃嘛嘛香。和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当然这只是她个人的情况,这个学校个体的情况。也许美国是有这种趋势,但我觉得尚不能称作反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夜你会不会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