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影响保研个人陈述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该专业貌似有教改班(保研),本人打算出国读研,请问各位教改班对我的意义大么_百度知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该专业貌似有教改班(保研),本人打算出国读研,请问各位教改班对我的意义大么
提问者采纳
得自己努力,不过非教改班,大四开始就可以跟导师学习呵呵,教改班对你影响倒不大了,西电和国外有一些交流合作项目。要想进国外名校, 好像可以少上一年,如果是教改班对国内保送挺有好处,这些学校一般吧。至于出国读研,本人是西电的,教改班保研(本校)几率挺大的。保送一般针对国内特别是本校研究生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多参加点项目制作,一定要有竞赛获奖你想出国,成绩一定要好,教改不教改就无所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查看话题
因为保研学院不给签字盖章还能出国吗
本人大四在读,去年被保送到外校,因为学校不理想,所以报了公派读博。现在留学基金委的申请材料已经递交了,是在学院不知我保研的情况下盖的章。目前的情况是以后有任何需要学院签字盖章的材料学院都不可能给我盖。还有可能扣我的学位证和毕业证一年,不知道留学资金委的资助申请下来之后还有什么材料需要学院同意的,像我这种情况能走上吗,求知道情况的说一下。
我觉得你这样可能会有些风险吧。最起码也要征得你未来导师的同意。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纯思_李 at
本人大四在读,去年被保送到外校,因为学校不理想,所以报了公派读博。现在留学基金委的申请材料已经递交了,是在学院不知我保研的情况下盖的章。目前的情况是以后有任何需要学院签字盖章的材料学院都不可能给我盖 ... 其实这个情况是可以协调的,如果你所在学校鼓励你公派的话,那就好说,还是去咨询下你们学校负责公派出国的那个负责以及保研不去上的话回有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是你自己造成的,还得去好好处理,不然两个都弄不成,就不好了!诚信第一!多咨询学校学院了解最多信息 做出合理选择! 要么当初放弃保研,要么现在放弃出国,不能俩都占着,而且你不去的话会影响你们学校 和你保研的学校间的关系 贪心的后果!! 赶紧告诉你学校说,你不打算保研了。把这个名额给你退了,否则你要惹一身的麻烦。 和学校好好说说吧,我觉得这个不是大问题
保研是在公派之前,那时候谁知到能不能申请到国外的学校呢?先拿保研做保底,这是人之常情,没关系的,这不叫贪心也不损RP,每个人都想朝着好的方向走,换做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考上了研究生还有退学的呢。。。如果出国发展对自己更有利,当然要走,其余的问题都是可以商量解决的,跟导师好好沟通一下,如果可能的话院里的问题导师就给解决了 估计不好办,我有朋友就因为这种事情闹得很不愉快,最后也没获得机会 这种情况首先是要征得你保研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得,我们学校都是保研外校的要证得外校老师签名的同意函才给你上报csc 估计会有问题吧。。当时交材料时候,老师说那个学校的大章很重要。。。而且说实话我觉得你这样不厚道。。 Originally posted by ftp168 at
和学校好好说说吧,我觉得这个不是大问题
保研是在公派之前,那时候谁知到能不能申请到国外的学校呢?先拿保研做保底,这是人之常情,没关系的,这不叫贪心也不损RP,每个人都想朝着好的方向走,换做他们也会这么 ... 这个太损人品了,我们学校的人,要么保研,要么出国,极少见有占着保研坑申请出国的人,这种绝对被人鄙视死。
& &楼主也是,自己偷偷摸摸的保研,不告诉学校。很影响自己学校和保研学校的关系的,以后你们专业的人想保研去那所学校,问题就大了。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影响后面的人的福利,还不损人品? 很简单
ls们的话 没有实质性的方案。
1&&完全看个人学校政策
2&&谁叫你自己之前没打听清楚 两者可不可以都拿。 我们学校的童鞋,当初大四的时候,都是出国的不让保研的,你们学校这二个还够宽松的,后来我本科毕业准备了保研没有出国,现在研三了,这次是要去出国了,说什么不直博国内的学校了。
个人认为,你如果是本科生,可能这个涉及到你们学校专业的某些名声吧,影响肯定是不好的,看你怎么协调了,关键是当初可能学校也没有命令不让出国的报名保研或者保研上的必须保研这样的政策的话,你只有跟学校理论了,额,再不可以,就是你损RP了,不理国内学校,反正现在出国的东西已经定了,你直接拍屁股走人,不过这个你要看你现在学校会不会那么容易放你,如果你现在没有什么东西被他们抓着还好,如果有毕业的事宜或者其他事宜还需要人家的话,这个就没有那么简单,你需要直接跟学校的相关老师说明,就说自己当初不知道情况,现在怎么补救先看看。 和自己的学校协调一下
出国应该没有问题的 我觉得吧,还有最多两周也就公布结果了,你可以先等一下。如果确定你在CSC自助的名单上,就要尽快和你的研究生院联系,说明取消保研的资格,放弃这个名额,好好沟通一下,老师应该不会为难你,但你的态度要诚恳哦 楼主应该不用太担心吧,只要那个导师同意就行了,我们学校还有一个“从保研生中选出一百名出国留学预备人员”的项目,我参加了,后来跟导师说了一下,他说只要我能去,就让我走呢,所以其实没事的 胆子有点大啊。。 其实我不是想占着保研的位置出国,之前都没把出国考虑在内,选的保外,面试的学校没去上。现在保的这所是不用面试就给录了,之前太自信没多报学校造成这种悲剧。十一月份没有英语成绩的情况下申的法国的学校,因为之前有保研的出国所以想争取一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出路。 向导师请教,取得其指导。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查看话题
保研与留学能同时进行吗
重大学生一枚,现大三,想出国,但是因为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出国风险大,但是,在学校成绩可以保研,可是保研了之后如果成功的拿到了国外的offer,那还能出国吗?保研这种事能不能毁约呢,,,这两个事情在时间上是冲突的,如果放弃保研的话,那风险就太大了,如果保研,那我的留学梦还有可能吗?求各位有经验的友友们帮忙解答。。感激不尽。
这个事情是因人而异的, 情况不同, 各种可能性都存在。
建议:保研。如果能出国,其他事情都可以商量的,不是绝对的。 保研名额是有指标的 如果保了研再出国属于违约 虽然学校通常不会强制控制住你 但是造成的影响比较恶劣 比如说浪费了名额可能会导致下届你们专业的保研名额减少 再者就是个人诚信问题
另外 如果你保研的导师比较记仇的话 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混 发文章审稿什么的故意刁难你也难说不会有
可以考虑出国读博什么的 如果保研的话 你放弃保研对自己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好事也不可能让你一个人都占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phly at
保研名额是有指标的 如果保了研再出国属于违约 虽然学校通常不会强制控制住你 但是造成的影响比较恶劣 比如说浪费了名额可能会导致下届你们专业的保研名额减少 再者就是个人诚信问题
另外 如果你保研的导师比较记仇 ... 只想读硕,读博的话时间太长,心理没准备。。 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你只想读个硕士,出国申请还是很容易的,只要多申个几所肯定有offer。 不要只给自己留退路,不给别人留活路。
最简单的路,保完研,然后出国,伤的就不只是RP 了。就这些。 : Originally posted by 海若桐 at
只想读硕,读博的话时间太长,心理没准备。。... 出国读硕士的话 通常拿到奖学金的概率不大 一般是直接申phd项目的奖学金比较多 如果如楼主所说,经济基础一般,出去读硕,那有点难度哦,拿全奖确实比较困难,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觉得这个是挺纠结的,我也理解楼主,感觉硕士拿到国外的全奖可能会比较难吧 哎,我和楼主有一样的纠结,也是没有奖学金不能接受,纠结很久了 楼主,你们电气那么多学生,不清楚能有多少保研名额呢?虽然就业率很不错,但是估计有保研打算的人也很多吧。你同学还等着保研呢,结果你就那么浪费一个名额,这么做不太厚道吧?至于选择保研还是出国,这个确实要因人而异了。放弃保研,选择出国,同时又希望拿到全奖,风险确实是存在的,只是在于你如何选择了。有人喜爱冒险,有人则是风险规避者。不过,保研其实也不见得就断了你的留学梦吧,如果想读博,也是可以硕士毕业以后出国继续读。又或者硕士期间也能有出国交流的机会等。 : Originally posted by shuizhao at
我觉得这个是挺纠结的,我也理解楼主,感觉硕士拿到国外的全奖可能会比较难吧 感谢理解啊,我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想乱费名额,,,:cat24::cat24: : Originally posted by christy513 at
楼主,你们电气那么多学生,不清楚能有多少保研名额呢?虽然就业率很不错,但是估计有保研打算的人也很多吧。你同学还等着保研呢,结果你就那么浪费一个名额,这么做不太厚道吧?至于选择保研还是出国,这个确实要因 ... 谢谢建议,我会好好想清楚 的,不能被众人唾弃呀 但其实楼主也不必考虑太多,如果是真的要走学术道路的话,一边申请出国一边用保研兜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平台继续学术道路嘛。如果你是凭实力拿到的保研资格,那么我想是利用还是放弃的权利都在你自己手里,因为这个还是按能力说话的,你说不是么?不要凭我们自己的判断去推测会对别人的未来有什么影响,那样做的话比抢占了别人的保研机会更为恶心。 拿到国外offer保研的完全可以不去啊。。。你不去别人能拿你怎么样呢:D:D : Originally posted by 海若桐 at
只想读硕,读博的话时间太长,心理没准备。。... 国外硕士奖学金的机会不多 打定主意只做一样,我们学校也有过保了研但是后来能出国就走掉的,那位老师当年就招不到学生,因为时间已经过了。这样做人家会认为你是很自私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paulingdeng at
打定主意只做一样,我们学校也有过保了研但是后来能出国就走掉的,那位老师当年就招不到学生,因为时间已经过了。这样做人家会认为你是很自私的。 谢谢建议,,一般的话会到三月份考研也会确定下来是吧?到四月份老师还招得到学生么? 同意15楼的观点,拿到保研名额是你的实力,我个人觉得你用它来保底没有任何问题,不存在什么诚信问题,如果想放弃打申请就好,也很少会有什么导师会恶意的妨碍你~所以,选择在自己手里,加油吧!
多说两句,真实的事情。我有一个同学,211本科毕业,GPA3.9,一片SCI一作,当初就是过于自信,放弃了保研的机会,结果弄的现在offer没拿到,保研也没保上,只能找了份不怎么样但可以做做实验的工作继续申请。很多人都是保上了继续申请的。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保研经验交流会
——大四“过来人”倾情奉献
13-03-26 10:10:44 / 分类
下面我想从策略上、政策上谈一谈升学这个问题。
首先,我希望能和在座各位取得这样一个共识,不管是保研,考研还是出国,用我们数学专业的用语来说,都是一个复杂系统。以前我们作为学长学姐的,都在鼓励你们要学好专业课,期末考高分,关注自己的加权,但是到了今天,我想我们要更诚恳地教给大家如何给自己一个好的去处、好的出路。
要让升学这个复杂系统输出好的结果&&也就是要保上好的学校,要考上好的学校,我个人觉得你们必须清楚地了解保研考研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操作,形势如何,对你未来的影响如何。
升学意味着延缓就业。平心而论,我自己、在座的各位&&想继续深造读研读博的&&十之八九都是不想工作。当然了,原因有好多方面,有些是怕自己出去找不到好工作,有些事还不想工作想再做几年啃老族。
我自己保研结束也过去一个多学期了,自己也在反思读研这件事,加上寒假回家和家人的沟通,和周边朋友同学的交流,又多了一点看法。现在说出来,希望你们能更理性的去看待读研这件事。基本上国内的研究生都在2~3年之间,专业硕士短一点大概2~2.5年,学术硕士大概2.5~3年。说句实话,有谁耗得起这两三年的光景,读完研出来,那时候的就业形势谁都没法预料,但是总的一点,我们可以断定的是,随着高校的扩招,海归人数的增多,就业是越来越困难;加上物价房价的飙升,生活压力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的父母也好,师长也好,能看到这种形势的都建议我们尽早出去找份好工作,因为读再多书,我们始终都得走出校园,走上社会的。
我可以给大家讲讲我身边的例子。我的一个表哥07年大专毕业,读的学校比你们差多了,五本的一个地方学校。出来之后从招商银行的柜台做起,做了一年多,跳槽到民生银行,三四年后的现在已经是个小主管了。像他们这种个人银行或者地方银行,进去之后主要的是拉存款,比如一年给你2000万的指标,你业绩越好升职越快,当然红利也越多。他现在一年的基本工资近30万左右,奖金按照每年的业绩来给,一周上五天班,基本上也不加班。我不知道我自己、我的学长学姐,即将走在读研这条路上的在座各位,以后等我们硕士毕业第一年的工资会不会达到那个水平。当然了,不少人说,那必须不可能的。但是我学位高,以后升值加薪比他快。那也给抱着幻想的同学们放点风,银行、金融系统这种行业很少有看学历的,更多的是你的经验、资历、证书、业绩。我这位表哥跟我说,他手下有很多从浙大、复旦毕业的学生。
还有几个我的初中高中同班同学,都是女生,考教师编制,先考了教师资格证,然后,一个是河北师范中文系毕业的,去了我的高中教语文;一个武汉理工毕业的,去了舟山的一所高中教化学;另一个是浙大中文系毕业的,去北仑教语文;还有一个杭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去初中教生物。这些人都是编制内的。说到这里,我想给在座的各位介绍一个词语叫做编制,可以这样说,只要在中国,我们这一辈子都和这个词语有关。有些人在编制内,有些人在编制外。
比如公务员、教师、医生、国企事业单位都在编制以内,基本工资外,还可以享有五险一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都有。现在房价高啊,住房公积金可是个好东西,你工资多少,单位再给你一倍的钱做买房的钱。在这个编制内,比如你是公务员,一开始你可能是个科员,以后你未必升迁去做高官,但是三年一个坎,五年一个坎,你的职称是在不断提高的,工资不断在按等级涨。这都是编制以内的好处,但是很多职业,外企、私人企业其他的很多工作,都是编制外面的,五险一金没有,户口问题很难解决,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被炒鱿鱼。
所以我们的父母大多是希望我们在编制以内的。有个安稳的着落。
好了,我花了不小的力气在说不读研,我这样提,相信在座不少人是不乐意听的,因为你们和我去年这个时候一样,一心想着读研,我这些老气横秋的话你们不爱听,也许等你保上研了,冷静下来你再细想想会觉得我说的对&&当然话说回来,你们这样想没错,想读研是上进的表现;我这样说也没错,因为我在考虑现实的就业生存问题。我冒着被你们扔菜叶扔鸡蛋的可能说这些不中听的,只是希望做到我刚刚开始时候说的,希望真正出于为大家好的心愿,说点实在话。希望大家仔细考虑清楚,到底你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要走什么样的路,这当中还要考虑到你的爱情,父母等等。读研好啊,北大光华金融硕士出来起薪一般都不少于六七十万,读两年,虽然学费现在涨到两年15万,第一年就拿回本钱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就算进去了,你也不能吃北大食堂不能住北大学生宿舍,成本算起来,这两年起码也要20万左右,你得衡量好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我们已经21,22了,父母也近50了,自己家里是不是承受的了这个经济压力。而且每年考研招生15个人左右,考研的差不多在1000个,能不能进去还是个未知数,刚刚的设想都是在能进去的情况下做的美好幻想。最近我也在说我自己,去北大读基础数学,以后出来想着进银行,去经商,读的这些东西根本用不上,除了学位找工作根本不占任何便宜,况且现在很多企业更看重本科学校是哪所,我一个数学的出去还不如人首经贸经济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所以今天我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是,在你考虑读研之前,请你考虑清楚,你以后想干什么,你以后要做什么。如果你是要走学术道路的,以后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工程师那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你必须读研。如果你以后打算去从政、从经,去银行金融系统等等,那我建议你理性一点,慎重考虑保研考研的专业,就像我刚刚说的,如果你读研读和这些专业关系很小的专业。这些专业和学术有着明显的区别,搞学术的是靠年轻吃饭,而这些专业是靠资历经验吃饭。你还不如去考中国精算师,CFA,CPA这些证书,考出了找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说到保研这件事,我也想给在座不少要考研的同学说点情况。我们年级有个同学,我对他的情况了解一些,他一开始是要出国的,想申伯克利,美国研究生排名第一的学校,我很敬佩他,他本人呢也相当用功刻苦。他从其他学院转到了我们专业,因为数学好出国嘛。后来他又不出国了,那时候保研,他是有资格的,而且他的学科竞赛也好,专业成绩也好,我相信我们年级没有出其右的,他放弃了,一心想着考我刚才说的北大光华金融硕士。我在这里没有贬低他的意思,他十分刻苦,微观经济学一门课他就看了十几本专著,不要说你们常见的曼昆,乔新平的,萨缪尔森他都看。我不是不看好他,因为现在考研太难考了,而且像金融这种大热门,我就问他我说要是考不上怎么办?你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吗?他说他看了一个人三个月就考上光华了,他信心大,觉得自己一定考得上,考不上继续考。我相信有那种个案存在,但是光华不到2%的录取率真的让人望而生畏。你辛辛苦苦复习了差不多一年,最后上不了,你自己会有怎样的心里落差。前一阵出分了,问了他,没上。这会儿问他怎么打算,他说打算改去英国了,但是已经申不了好学校了。我就是觉得他这样挺吃亏,没有给自己做一个系统的规划。
我们专业从07到现在,考研考的大家看得上眼的学校和专业,估计就边胜男学姐一个人考上了&&五道口人民银行。可是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位学姐可是当年以专业第二的身份放弃保研,并从大二开始复习起来的。而且上学期,听一个跟她交流过的也想考五道口的同学聊起她,这位同学告诉我,边学姐有些后悔去了那里,她说读了之后才发现金融这些东西是很浮躁的东西,她的性格不太喜欢这些东西,现在也读的挺痛苦。所以我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慎重读研方向。你们当中不少人和我们当时一样,每天喊着要读金融,要读经济,要做管理,但是这些专业到现在都没真正地去读过。
我们年级近年考外校的也不少,有考清华,考中央财经,有考北大,有考复旦的,但是截至目前,只听数2的一个考外经贸同学的同学说还不错,390。但是最后能不能进,那必须等到下个月复试完才知道。因为复试时候,人际,本校优势都会显现出来。
你们可能不信,今年考研题目一简单,各个学校的分数线蹭蹭地往上涨,我们学校数学近年复试线在350多,去年是320。今年光华的分数线据说要420,考研一共才500分。我不知道在座的是否知道,考研只能报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而且不能跨类调剂,比如说你考经济的考了380,上不了中财,想调剂回本校数学专业来,很不幸,不可以。因为你在经济大类里,数学是数学类,不允许调剂。我们学校这么糟糕的经管每年复试线390,最后录取的都在400。
为什么我们专业总是考不好。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其实从很多地方你已经可以窥探出原因。第一就是我刚刚说的,三跨考生,跨校跨地跨专业,那个专业基本上是你考研前后才决定去接触的,比如金融,那你要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等等,这些东西别人不跨专业的已经学了三年了,理解也好,深入也好都不是你半年能比的。而且据我所知像北大光华上这些课老师从来不讲书里的东西,讲的都是另一些东西,所以你很难考。第二,就是认真程度,其实很多人虽然说考研怎么的,说实话只是随大流,复习也没刻苦到哪里去,复习也是有一阵每一阵的,我以前也跟很多人提到过,那些2,3本的学生从大一一进去就每天开始准备考研,三年准备下来,和你比,你能比的过吗?第三,你跨校跨专业根本不知道动态风向,我听我们专业今年考中央财经精算专业的说今年150的专业课出题完全和去年不一样,所以猝不及防,专业课不过线。而本校本专业的人呢,跟我们自己学校一样,为了保证本校的利益,都有内部补习,所以他们知道今年考得方向。第四就是复试,说到复试最坑爹的不是没考上的,而是过了初试线,但是在复试中被淘汰,这样你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了。
说了这么多,在这里我想表达两个观点。第一个,不管你现在。是保研,还是保研+考研,还是保研+考研+出国,都请给自己留好后路。保研你要有层次结构,最想去的学校,八成能进的学校,保底的学校。考研的,考不要怎么办?11月有国家公务员考试,12月基本上是各省教师编制考试,3月是地方公务员考试,你是不是该报一报,留条路给自己走?还有10~12月是经济金融管理类工作的主要招聘时期,请记住一点,好的工作都是考出来的。大家看到的双选会一类的,都只是做做样子。
第二个,能保研一定要选保研再考研。保研一般从夏令营开始7~9月份,考研报名截止10月底,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先去保研再考研,保不上再去考研,这样没多大损失。这个原因我想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给大家看一看。
考硕年份&&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考录比例
2012&&& 165.6万&&&&& 51.7万 3.2:1
2011&&& 151.1万&&&&& 49.5万 3:1
2010&&& 140.6万&&&&& 47.2万 2.8:1
2009&&& 124.6万&&&&& 47.5万 3.3:1
2008&&& 120万& 39万&&& 3.0:1
2007&&& 128.2万&&&&& 36.4万 3.5:1
2006&&& 127.12万&& 40.28万&&&&& 3.2:1
2005&&& 117.2万&&&&& 32.494万&& 3.6:1
2004&&& 94.5万 33万&&& 2.9:1
2003&&& 79.7万 27万&&& 2.9:1
2002&&& 62.4万 19.5万 3.2:1
2001&&& 46万&&& 11.05万&&&&& 4.2:1
这张表显示的是每年考研人数和录取比例,一句话说,考研只会越来越难考。
而且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我们可以看到,保研人数越来越多。拿我所在北大来说,2012届北大数学院当时是计划招生95人,保研64人,也就是考研31人,2013届,也就是我这届,保研了81人,计划招生还是95人,大家可以看看考研的难度趋势。还有之前给我offer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一个叫做实验班的,只接收保研的学生而不接收考研的。09级我说句实话,当然了,个人有个人的选择,我们年级表现的不够主动,很多专业排名够资格保外的人,都放弃保外选择保内了。
好了,我花了几千字来讲保研之前你必须要做出的选择和后备选择。下面来进入大家真正关心的东西。我以专题的形式给你们呈现。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保研方式。
保研又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推免生。对你们来说,就是不用参加明年1月份的全国统一硕士入学考试。但是,这不代表你不用考试,这和高中自主招生是一个意思,就是说要保研成功除了你有保研资格,还要有对方学校肯要你。如果没有对方学校要你,那就算你有保研资格也是没有用的。去年9月份我就是一副完全没人要,急的上火。既然和自主招生像,那就意味着你要参加对方学校组织的考试,因为不管怎么样,你的档案里必须有个成绩,像我们数学,基本上是要先笔试再面试,北大数院是只有面试的。
推免生的类型我们可以根据推免表来划分,分别是A,B,C表。A表我们俗称保内表,基本上只能保本专业,B表又称保外表,显而易见,用于保外。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有C表呢?C表叫做专硕表,因为我们现在的硕士分为2类,一类叫学术硕士,一类叫专业硕士。
我们理科除了应用统计硕士之外是没有专业硕士的,今天在场的白薇学姐和唐思茹学姐都是属于专硕,拿的C表;外国语学院,机械冶金这些专业专硕比较多。但是A,B,C表的作用每年都是在变化的,请大家一定每年要关心自己到底需要的是哪种表。
2008级的情况是,A表保内且只能保学术,B表保外且只能保学术,C保内外都无所谓且既可以用来保专硕又可以用来保学术,给它一个名字叫做万能表。
2009级的情况是,A表保内且只能保学术,B表保外,既可以保学术也可以保专硕,C表保内外都可但只能用来保专硕。
至于你们年级,当然还不知道,一般是教育部每年8月底发文件,各个高校9月中旬启动,到时候学院应该开会会跟你们说。我们年级属于比较意外了,理论上来说是没C表的,但今年张老师搞了不少C表来。
这里再提一句,还有大家经常看到的是什么呢?叫直博生。什么叫直博生,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一般是五年。基本上也是在保研的时候产生,一方面你可以自己在9月份保研的时候报自己要读直博生,另一方面,你面试优秀的话对方学校会询问你愿不愿意直博,当时我在清华面试的时候,中间主考官就问我愿不愿意把直硕改成直博。如果你到时候直博,那就不用占用自己学校名额,只要学校给你开个有保研资格,你就可以直接保送了。与直博相近的一种叫做硕博连读,也是五年制,但是这个还是要占用学校名额的。直博和硕博连读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直博的话,你读出来就是博士学位,但是不给硕士学位,换句话说你不用做硕士的毕设,也意味着你中途退出是没有学位的,即使你认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到了硕士。而硕博连读是依次取得硕士,博士学位,都是给发学位证书的,也就是你读完硕士不想读了,那就可以退出,拿着硕士学位走人。当然了,对中科院还有某几个高校来说硕博连读和直博生是一样的,都给发硕士学位,唯一差别就是保研时候一个要占名额,一个不占名额而已。当然对女生来说读博还是一件非常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因为世界上只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
最后再补充两种我们接触的到的其他方式保研,至于强军计划和硕师支教基本上大家是无缘接触的,我就不提了。第一种,去教育部直属的以下6所学校读研,不用占名额,其中北师大和华师大就不用我多赞誉了,除了北师,剩下几个师范只要你是专业35以内我觉得就问题不大,09级数学有4个学姐学长走了这个方式,除了刚刚跟大家分享经验的尉欣宇学姐,还有3人去了西南大学,在重庆。第二种,工作保研,一般就是做辅导员或者到学校某些机关单位做事,你要是有意向可以跟你们高导联系,不过也很看机缘的,不是你想就可以,数学09有一位学姐本来想走这条路,不过高工学院当时好像要一个男的辅导员,没去成。信计09应该有3位学长学姐走了这条路。其实也蛮好的,你喜欢做学生工作,喜欢人际环境单纯一点,我觉得挺好的。
下面谈一谈保研具体策略了。
对保研,我的经验是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
说到天时,可以说今天你在认真听的,就在占尽天时。保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信息流畅。比如什么时候北大数学院开始直博生考试了,什么时候中科院数学院弄夏令营了。这个信息保持畅通不仅是你自己,比如关注你自己6学期的成绩排名变化,到时候加分政策,保内保外名额的分配。还要注意做好与专业内同学的沟通,比如排名在前面的谁要出国,谁要放弃考研选择保研。
先来介绍保研的大致流程,不少学校的不少专业会有2次保研机会,一次是通过夏令营选拔,一次是通过9月份保研工作启动后的选拔。但是也有不少专业只有一次,比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只通过夏令营选拔,清华数学系,北大数学院只通过9月份的选拔来决定硕士。每年的信息也在变,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在已经并入清华大学改成金融学院了,之前他只通过考研录取,去年是第一年,可以接收保研的,而且第一年搞这个对专业限制要求很小,很多专业的人都去了,只不过英语要求比较高。去年复旦大学数学院的金融数学专硕也是第一年开放接收保研的,当时我还特地跟我们专业一个考复旦金融数学专业的同学说了这件事,他其实有保内资格,像当时我们学院C表充足,完全可以去试一下。可惜当时他的想法是,自己已经复习几个月了,保研又要填表格,找老师写推荐信,跑到复旦参加复试,他觉得麻烦就没弄。其实说句实话,我觉得比较遗憾吧,毕竟保研比考研容易不止几百倍。所以,10级的同学,希望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看,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失败。
这些信息怎么获得,一方面通过这些学校的官网,另一方面是,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叫做保研论坛,那里面有保研的各种信息、经验、交流,我自己当时看了觉得蛮有用。
说句实话,保研其实一共就是三个步骤,第一有参加夏令营或者9月份选拔的资格,第二个是你找好了对方学校的老师,第三个就是拿到了自己学校的保研资格。
其中第一个步骤真的是非常微妙,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就在夏令营上狠狠栽了一个跟头,当时因为北师大有个千人学者要我了,然后一心想着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的夏令营,诸如复旦、同济、人大的这些我都没报。北师大那边的老师希望我要去就不能保别的学校了,要我6月初就给他答复,当时我是想着北师大保底的,就拒了他。我们学院当时报中科院数学那边的人特别多,大概两个专业加起来十多个,最后两个学校的夏令营资格我都没拿到,而其他一些学校报名的时间又错过了。所以一个暑假都无所事事,到九月初保研工作开始了,学院给了一条X号之前必须拿到一所学校的接收函。当时我们专业的同学有参加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科学院的夏令营的,有参加人大的夏令营。说起中科院夏令营这个事,我也想跟在座的各位提个醒,刚刚我说要保持信息畅通这里就是一个体现。我们中国人做事总是喜欢争先恐后,你报我也报,都挤到一块儿去,一窝蜂地凑到一块儿,然后反而都没报上,我觉得当时我们能穿插开,比如一部分去北师,一部分去中科院,一部分去人大,一部分去同济,一部分去复旦交叉开来。这样反倒都有上的可能。这一点,我不知道我们年级的诸位能不能认同我,我们专业当时9月份北航也报了不少人,但是最后有资格参加的一共3个人,最后去的1个人;一方面来说本来像2班还有2个想去的同学没去成,另一方面对方录取了好几个都不去,对下一届的影响不太好。希望10级的同学们在这一点上能比我们做的好。
其实这样说一句吧。夏令营不管是参加资格的审核,还是录取都比9月份容易的多。一般夏令营参加的资格211学校可以放宽到20%,985学校可以放宽到40%,英语四六级都不是重点,推荐信其实也是一个形式。刚刚几位参加过夏令营的学姐也说到过,比如中科院数学院的夏令营以讲座和考试为主,但是考试题目都很基本,只要你5月份开始好好复习数分高代基本没问题。当时我也听说去人大的几个同学,有的高代一个也没做出,数分做了两个最后也录取了,9月份的时候大家可能不知道,人大那边保研报名通过的条件已经加强到专业排名5%以内。还有听说去年西安交大也是第一次弄数学夏令营,去了基本上是讲座和聊天,笔试都没有。
此外夏令营还有一个优势,你就算没有通过,利用这个机会你认识了不少老师,9月份再去的时候会有优势。当时9月份我参加中科院计算数学所的保研,负责招生的老师都知道哪些人来过,哪些人没来过,知道你是参加过夏令营的,录取时候会优先考虑。除此之外,夏令营同样联系,比你写邮件什么的更有效,起码你面对面和老师聊过,老师也看到你的表现,最主要好的老师你能先挑到。当时我参加计算数学所的9月份复试,我报了一个老师,他最后没要我,他选了夏令营的一个学生,虽然最后有个更好的老师想带我。这也是下面我要说到的找导师要先下手为强的原因。
通过夏令营你能知道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与兴趣,能接触到他的一些研究生,你会知道这个老师的很多情况,比如这个老师对学生好不好&&这一点很重要,下面我再详谈。这个老师每年招多少学生。比如中科院数学科学院每个老师至多只能在一个所招一名学生,而且不是每年都可以招,要根据他当年是不是有学生要毕业决定。
总而言之,夏令营报名条件较为宽松,录取较为容易。
话说回来,保研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找老师。
找老师也代表着你选的学校和专业。这是你对自己发展方向的安排,可能会决定你一辈子的命运。这里依然会遇到我们本科填报志愿时候的问题,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说句良心话,不管专业也好还是学校也好,都没有导师重要。一方面,对高校的导师来说,他是有比较大的决定权的。决定你的成绩,你的毕设,甚至你的命运&&因为一些好的老师一般都会帮你安排工作,解决户口问题,甚至帮你介绍对象。另一方面,找到好的导师对你保研也是至关重要的。我遇到了两个很好的老师。第一个是北师大的陆老师,当时在我们学院学术报告会上我和他见过,对方是一个千人学者,就是除了院士,他就是学术界级别最高的了。前一年魏亮学长找他的时候,他拒绝了他,没想到他给了我这个机会。他打算让我一年研究生毕业,然后让我出国,甚至替我打算着以后的道路。可是当时我因为不想失去参加中科院清北的机会,最后谢绝了,到现在都觉得蛮遗憾。因为我想读的方向,北师大是最好的,他也是国内顶尖的专家,他有不少学生在美国给陶哲轩做博士生,给查尔斯费福曼做博士后。第二个是我北大的导师,王老师。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去年的保研很运气。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当时我申请北大数学院和中科院夏令营一样,在材料初选的时候就被删掉了。这就意味着没机会参加复试了。王老师是我六月初通过刘宇老师联系的,我在北大跟他见过一面,当时北大通知我材料审核没有通过,实在蛮郁闷的,也是意料之外的。后来我就打电话给王老师,王老师就打电话给招生负责人,招生负责人说我们学校基础太差了,就是不要我的意思。这里我稍稍岔开一点话题,说实话,我们学校的数学和信计在外面风评都不怎么好,基本上北大、中科院、北师大是不太要我们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挺了解我们的水平。我还记得去年九月份找不到接收的学校的时候,和邓娟一起让他们班导师给她导师打个电话,也就是中科院数学院副院长巩馥洲老师,当时对方一面说了中科院这是第三波招人了,一共九十多个名额,这一次剩下已经不多了。另一方面,他了解我们学校的水平,也不能胡乱推荐,觉得过不了复试。这个大概是我们学校数学在外的评价吧。继续说我的事情,当时北大数院招生负责人就跟我导师说名单已经发下去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又不是特别好,报他的人也不少。我导师就跟他说,他就是想要我,因为我跟他已经见过面已经聊过了,然后对方说万一过不了复试呢,我导师说过不了再说,总要让我先去试试看。下午我就接到北大数院的通知让我去复试了。
所以选个导师是至关重要的。
找什么样的老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我想要找个科研劲比较足的老师,因为不管你以后走学术路线还是找工作,人家都会看你的科研能力,这一点你看看老师的履历就能看出来。当然了,按照上面说的,学术水平高不代表一定对学生好,一般来说年长的老师对学生更好。选一个好老师,其次是一个好专业,再次是一个好学校。这是我的看法。其实本科阶段你们就有这个体会了,北科大你说这个学校不好吗?那倒没有。但是由于我们小专业,数学和信计一直不受重视。去年保研快结束的时候还听说张志刚老师的研究生前景都很不错,去各种计算机公司工作,陈章华老师的学生基本也能解决户口问题。每个人都知道现在一个北京上海的户口有多困难,尽管北京不是适合居住的城市。很多就业问题就是卡在户口问题上的。
在你选定学校和专业后怎么样找老师呢?下面有几个方式。第一个直接法,写邮件给那个老师,一般老师的邮件地址能在他的主页上找到。邮件内容就是说说自己成绩和排名,然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当然是要跟他对口的,然后表达一下自己想成为他学生的意愿,如果可以,说说自己的研究生阶段的计划。当然对于想继续读数学的同学,我得诚实地告诉你们,老师一般要硕博连读或者直博生。如果老师对你的材料感兴趣都会回复你的,也比较热心,特别是北京的学校,老师还会让你跟他见个面,这就是我说的地利。当时我写邮件的老师都回我,最搞笑的是我本来给A老师的邮件发给了B老师,然后B老师回我邮件说,不好意思我不是这个方向的,我们系D,E,F老师是这个方向的,你可以联系他们。当时觉得挺尴尬的。当然这种方法碰壁的也会不少,一般老师都会在48小时给你答复,如果2天都没理你,估计是不太看好你,这种情况也比较多。当然还有比较惨的事情是对方邮箱收不了你邮件,清华那边我当时想报他们一个老师,结果那个老师我给他写邮件一直被退回,说发不出,导致我最后改报了他人。后来去清华参加笔试,问了一个他们学校的同学,那个同学告诉我他们学校的邮箱过滤比较严,把很多邮件会挡回去,也蛮尴尬的。第二个方式就是通过学长学姐,比你们高2,3个年级的学长学姐在那些学校已经混迹了至少一年,对学校的老师也好,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业等等都了解的很透彻,你们不妨求助他们,可以通过学长学姐和老师联系一下。当时中科院那边,曹丽梅老师还打电话给他同学让他同学给了我不少意见和建议。一般这种方式概率也很大,因为老师招生有承袭性。比如计算数学所,后来录我的主考官说他去年也招了一个北科大的云云,当时去参加复试,计算数学所那边很多都是吉林大学出来的,一聊天,听说吉大基本每年有5~7个去计算数学所这边。这根我们学院物理专业这几年一样,每年北大直博5个人。最后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自己学校的老师联系对方学校的老师,我们年级唐思汝,我,还有胡可欣、薛美美应该都差不多。老师推荐必然比我们自荐有用。当时北师大那边陈艳萍老师也很热心地帮我联系了陆老师,至于北大那边是刘宇老师通过他的师弟联系的王老师,感觉成功率挺大。因为这样基本上导师就要你了,然后你只要复试一下就没问题。
当然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找老师。我个人觉得五月中旬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如果你现在去找,一来现在考研初试刚刚公布成绩,有很多复试的同学要找老师,所以你也去他们都会搞混了。二来5月10号左右夏令营报名开始,抢在夏令营开始之前联系老师可以确保自己能有资格参加,这个你只要跟你联系好的老师说下到时候帮我关注下材料的审核。如果老师真心要你会帮你关注这件事。当然想保送工科或者其他专业的同学,其实可以更早联系老师,可以跟着老师做实验,做项目,这样时间一长老师自然就会要你了。
关于保研的学校和专业我还想简要提2点:第一,学会打打擦边球。这是我们去年保研完了,我和杨伍昊,我们学校测控专业的一个女生几个保北大的一起吃饭时候聊到的。那个女生第一个报的是北大光华,结果人家光华跟她说你不是那些大牌经管类院校,也没有他们学校双学位的北京,他们不要的。尽管你有理工科背景,但是这样的背景在光华眼里算不上优势。然后她就改报了北大软件工程偏金融方向。她说她了解了一下那个学院,这个学院是05年刚成立的,第一届学生09年毕业当时就业率很差,后来学院下大功夫,聘请了一系列教授还有许多商业银行投资公司的CEO做作客教授和名誉教授,第二届毕业生开始立马改善了就业。这些个名校每年都要统计每个毕业生的去处,就业率和就业去处对他们来说都是标榜自己的数据。这个专业现在就业跟光华有的一拼。所以我觉得如果你一下子保研保不了经济金融,可以打打这种擦边球。第二点,发挥双学位优势。特别是有北大经济中心双学位,北师大心理第二专业等等同学在保研时候一定要发挥这些二专业的优势。据我所知北大经济中心双学位的认可度在北大内部也是很高的。
最后我想谈的一点复试里面的笔试和面试。关于笔试,如果你是想保数学专业的,那么笔试考的是数分高代,每个学校难度和侧重点不一样。北大的高代显然难死人,数分倒一般;剩下清华和中科院都是数分难,高代简单。清华那边高代五个题四个我都会,数分有2个题明显一点不会;中科院那边我总共五个题我做了3.5个半。大家准备复习的时候也要有针对性,比如中科院笔试数分你可以看欧阳纪修的数学分析,清华的话就看徐森林的,北大就比较坑爹,最好能做做他们的期末考题,他们的题目都是属于全新的那种。哦对了,他们还考解析几何。
笔试不太好也没事,最主要面试。面试的内容也会不一样。这个时候,还是那句话,多跟保到过这个学校的学长学姐联系。我当时参加北大复试的前两天打电话给魏亮学长,让他帮我问下当时他们那时候参加基础数学的人复试时候问了什么问题。后来复试前一晚学长发了短信给我,第二天果然被问到3个定理,特别感谢他。中科院面试的情况我还记得,一开始进去自我介绍大概一分钟,然后主考官等依次提问,问我哪里的,还有家庭情况什么的,最搞笑的是有个老师问我为什么这么瘦,是不是饿着。然后就开始面试了,自己抽问题回答,第一个问的是微积分基本定理,然后问我能不能对它进行推广,我说在数分内还是随意,他说随意,于是我自然说了实变函数的Lebesgue定理,然后他说如果光在数分范围呢,我估摸他是问二维情况,说了格林公式,然后他让我把格林公式写出来,接着问还能不能再推广,我说Stokes公式,然后再写了下公式。反正字写的好是有优势的。第二个题目是泛函分析里面的,问我无限维空间和有限维空间有什么本质区别。因为那时候还没学泛函,就跟他说不会。说句实话北大也好,中科院也好特爱问无限维的问题。我就简单说说了我自学泛函的情况。至于那个问题的答案,学完闵老师的泛函我还是不会,自己学了北大的泛函大概知道有限维等价于局部紧,就是不管在代数意义下还是拓扑意义下都是成立的。还有一个问题是最大模原理,貌似是偏微分方程里的。我没学过,跟他说不会。下一个问题是群环域的定义和Abel群的一些性质,答得很顺利。他让我再抽一个题目,抽到的是实变函数里面的处处收敛,一致收敛,依测度收敛三者对应的三大定理以及几个收敛之间的关系,那个我挺熟练。最后让我翻译一段英文和用英文介绍家乡。完了时候,主考官应该觉得我表现不错,说让我回去准备体检,后来他一想不对,说让我回去等通知吧,基本没问题。然后我就出来。当时面试还认识了很多人,他们反正被问的问题千奇百怪,他有个特别逗的问到了为什么要引入复数,结果他说那个方程没有实数解,主考说太简单了。我想了一下,应该从抽象代数来说吧,其实实数域只是代数域的一个子集,所以当时应该是通过域的定义引出的复数。说起来至于那个最大模问题,我后面进去的人都被问了,最后才知道是我前面一个人带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进去,就是做的那个东西,被后面的人吐槽死。不过这也是一种方式,你带论文进去给老师看能让他们给你加分的。
至于清华的面试,觉得也蛮简单。最奇葩的一件事是去年清华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就我一个人过了笔试,没进去前一个外校的就跟我说那个。基本上也是进去,一个黑板,下面坐着八九个老师,然后主考让自己介绍,介绍完了,他会看你的成绩单和你报名材料,还问了我社团的事情,然后又是问你是哪里人一类云云,问我知不知道我们学院今年报清华数学系有多少个人。特别尴尬他还问了我读数学很苦又没有钱,以后买房买车怎么办,我当时想也没想说家里已经解决好了,然后他们都乐了。接着又是提问,又是实变函数的大定理,要写在黑板上。写完了我问他要证明吗?他应该没想到我会这么问,说你知道就好了。还有就是问了复变的留数定理,我一开始给的是不包括无穷原点的,他问我能不能推广到无穷原点,我发现忘了,就跟他说记不清了。他看我专业课挺高又想问我微分几何和近世代数,我果断跟他说我们学的很水,他说那问个高代的吧。我说好,他问的和中科院一样,正定对称矩阵的性质,他说我尽可能多的说出这个矩阵的性质,我就啪啪啪啪地说了一大堆。然后他们似乎引导我推一个东西,我没写出来,后来回去查了一下是数值代数的内容。后来场面变得很凌乱,主考问我愿不愿意改直博,我说可以啊。接着他们每个人问的都不一样,一会儿这个想问这个一会儿那个想问那个,最后变成问我在数学系想读什么方向,然后随便聊了聊就放我出来了。后来到下面招生办改报成直博,那个负责老师说这样说说明要你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关于怎么拒绝offer和怎么在几个学校里做选择,有机会我再跟你们聊聊。
关于保研总结的来说,一定要争取主动。不管你平时是不是爱打交道的人,不管你最后专业排名怎么样,都要努力坚持下去。不怕写材料麻烦,不怕推荐信要厚着脸皮找老师签字,不怕被对方学校拒绝,要用好天时地利人和,毕竟你在帝都,有的是优势。最后也祝愿2010级的学弟学妹们保研顺利!
脚印一串串:
请先后再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研个人陈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