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200字的作文134字以内的作文“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四川省人民医院组织观看《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 【来源:
省卫生厅沈骥厅长与省人民医院干部职工一起观看刘奇葆书记在国防大学的形势报告录像《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日讯(记者 张进春)3月1日下午,四川省人民医院组织观看了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在国防大学的形势报告录像DD《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省人民医院300余名中层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参加观看。
  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主持并观看,他指出:刘奇葆书记的报告从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三个方面,以详实的资料、客观的陈述、精辟的论断,科学回顾了我们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的光辉历程,科学描绘了四川发展的美好前景,是一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精彩报告,更是一堂丰富生动的形势教育课。
  沈骥厅长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省卫生厅在第一时间组织厅干部和工作人员观看了《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本周内卫生厅直属22个单位将分别组织观看。沈厅长说,学习、领会刘奇葆书记的报告将会更加坚定我省医务工作者服务百姓的决心,凝聚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激励我省医药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创先争优,为建设西部卫生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李元峰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听了刘奇葆书记的报告很受启发和鼓舞,作为医务工作者,四川省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将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并将报告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医护工作中,在岗位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loading...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从悲壮走向豪迈 四川感恩祖国·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
第009版:文娱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
从悲壮走向豪迈 四川感恩祖国
&&&&“感恩祖国——‘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晚会”正紧锣密鼓筹备&&&&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来临之际,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获悉:为诚挚表达四川人民的感恩之情,全面呈现三年来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辉煌历程,为“感恩祖国——‘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电视晩会”,正在成都紧锣密鼓地筹备。&&&&据筹备组有关人士介绍,这台名为“感恩祖国”的大型文艺晚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晩会将以电视特别节目的方式,重点反映四川人民感恩祖国。同时,通过精彩的文艺节目形式,重点描述三年来,四川的灾后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新家园、新面貌、新生活、新气象,讴歌和弘扬伟大的“5·12抗震救灾精神”。&&&&昨天,华西都市报从省委宣传部文艺处了解到:晩会已正式邀请到50余位艺术家和明星。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的省内外典型模范人物以及援建英雄,也将同台演出。&&&&据悉:“感恩祖国”晩会的全部演出人员,将达近千人,是四川近些年来规模最大的晩会。北京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劲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和许多北京演员都已经接到了“感恩祖国”晩会剧组的邀请。&&&&记者从剧组了解到:“感恩祖国——‘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电视晩会”,编导组以四川电视台为主力军,同时也邀请了央视春晚的大牌节目策划人加盟。晩会以电视传播的方式,依托电视现场连线、真人现场讲述、大型LED互动插片、舞台歌舞演出等形式,精彩演绎三年来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辉煌历程中丰富的精神内涵。&&&&据悉,这台特别节目于4月10日至5月2日排练,5月3日至9日合成、彩排,5月10日正式演出。届时,四川卫视将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及20家省级卫视(18家对口援建省市、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分别播出。&&&&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恩湖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_地方频道_新华网
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
日 12:42:29
【字号 】【】【】【】
  ——“突破性进步”:重建民生飞跃、百姓满意。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灾后恢复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是民生。我们坚持把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和安排,切实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
  在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两年时间基本完成530万户住房重建。2010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了板房校舍,学校和医疗卫生、康复机构基本完成。
  在重建中,民生设施提升显著。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可供震时避险的场所。我们的学校是高标准设防,一般是8度设防。灾区还布局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民生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群众自己讲的是,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说的就是住房和基础设施。灾区老百姓流传的一句话,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在重建中,民生难题有效解决。我们把安民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扩大灾区就业,扎实做好安全温暖过冬、扶贫帮困等工作,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我们在民生方面花了很多力量。地震造成20万人失地,我们通过调剂、土地整理解决了很大问题。有少量的异地安置,尽量在村内、乡内、县内安置,跨县跨市的一部分,省里还拿出两个农场安置受灾群众,没有一个受灾群众移到省外去。对“三孤”人员进行了很好的安置。地震后新增“三孤”人员1449人,其中孤老635人、孤儿630人、孤残184人,社会福利院等集中安置1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孤儿的问题大家更关注,一开始全国各地很多的家庭都想领养。我有个熟人看到电视上的孤儿指名道姓的要领养,好几个同志也打电话要领养。地震孤儿630多人按照亲属的顺序,就领养完了,剩下80多个残疾孤儿由政府抚养了。还有就是对地震中死亡孩子的家庭,我们提供再生育服务,这也是一项很得民心的惠民工程,灾区拟再生育家庭5422户,已出生婴儿2556名。家庭有了新的生命,就能很快走出地震阴影。灾区重建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最成功也是最值得总结的一条经验。安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为灾后重建营造了和谐环境。
  ——“再生性跨越”:重建原地起立、发展起跳。
  我们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改善发展条件、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的关系,努力实现“原地起立”基础上的“发展起跳”。
  一是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灾区基础设施实现根本改善。截止到目前,交通恢复重建项目完工87%,投资完成90%。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经济干线完工64条,干线公路需重建4847.8公里,已完成3954.7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81.6%;农村公路需重建29028.4公里,已完成25495.8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87.8%。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从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铁路,震后开工16个月建成投入运营。水利重建项目完工82%;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94.9%。电网和电源重建项目完工95%以上。38个重建城镇中30个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北川、汶川县城重建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其余8个城镇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生态环境加快修复,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抢险救援能力在抗击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我省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救援行动中得到检验和体现。
  二是灾区产业发展迅速恢复,并新建了一大批支撑灾区发展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2440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98.3%恢复生产,10704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工98.2%。东汽、二重、阿坝铝厂等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再创生产经营新高。东汽过去在德阳汉旺镇,是地震中受损最大的一个企业,用一年的时间迁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新的东汽。国外同行来看了后都惊叹不已。在灾区重建中新批准和建设了一批省级产业园区,与18个对口支援省市合作,规划建设了24个特色产业园区,已落实产业合作项目438个。灾区建成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兴起。在重建中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39个极重灾县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优越性窗口”:重建全国支援、人类创举。
  四川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取得这样的进展和成果,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中央作出“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部署后,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响应,全力为中央分忧、为灾区解难。各援建省市派出得力的干部队伍和施工力量参加重建工作。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援建省市坚持完成对口支援任务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到目前为止,各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860个,已到位资金769.57亿元,竣工项目88%。香港、澳门确定援建资金145.69亿元,已到位45.81亿元,完成40%多。
  李长春同志2010年6月到四川视察,看了一些地方,后来到了绵阳市安县的晓坝镇。晓坝镇是一个异地新建的城镇。群众自发出来欢迎,万人空巷,涌上街头喊“共产党好”。长春同志很感动,动情地说我们是在分享共产党的荣誉,一定要为群众办事,并要求把重建后的灾区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要通过“三基地一窗口”,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这项工作我们正在配合中宣部推进,已经产生了效果。2010年以来,港台地区的一些青少年来到灾区参观,香港的唐英年先生带了1000名香港学生过来,他们看了以后都很受教育。
  对口援建的启动实施,极大增强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大力倡导自立自强自救、坚定坚强坚韧,引导灾区人民树立主体意识、主动意识、主导意识,以重建家园的工作实绩回报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关爱。温家宝总理到青川灾区时,看到农民在自家新建的房子上有两条标语,一条是“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另一条是“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看了十分感动,称赞灾区人民这种自力更生精神,让我们做宣传。这两条标语是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自力更生是灾区人民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感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四川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紧急调运大量救灾物资;四川人民感同身受,纷纷捐款捐物,倾情支援他们战胜灾难。
) 【字号 】【】【】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篇作文4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