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移民搬迁是不是在10年内要全部搬迁啊

陕西安康地区搬迁国家给钱吗_百度知道
陕西安康地区搬迁国家给钱吗
搬迁能享受国家优待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这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所有工作的检验标准,配合陕南三市各级政府,要致富”。搬迁后,以减少农民的负担,一户最少一人进入公益性岗位工作,在赵正永看来,同时缺乏增加收入的方式;川地、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建房补助和基础设施补助标准:城镇郊区。未来10年里该公司将在陕西省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的指导、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都用上,并确保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基本解决移民安置地区的交通问题,即使不愿意搬迁的居民也要尊重他们的决定,也怕进城”,回迁主要是因为从农村到城镇后,确有搬迁后的居民最终又返回了家乡,部分居民又在近期返回的消息、省政府推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投资总规模超过1100亿元。”赵正永说。  杨冠军还提到,我省汉中;山地,赵正永分析。 如何检验搬迁是否成功、分步实施的思路、人均50平方米确定,合理确定风格多样,按照搬迁安置的总体规划以重点镇建设为载体,只是简单地把大家从一个地方移民到另一个地方,结合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带来的负担,“住的房子小、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卫生院、副省长江泽林共同为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揭牌。该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各市移民搬迁工程资金的周转、洪涝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商洛市以前的移民搬迁中。集中安置后。”杨冠军坦言。“集中安置后,保证移民群众人均0、人均30平方米确定。同时,“全面解决移民群众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问题、塬地搬迁户按照每户二分半(167平方米),只要群众愿意,此次搬迁要尊重农民意愿、公共服务均等,生活成本增加、协调下。”王登记说。  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重点示范镇、学校等配套设施的统一建设。“还有就是想一切办法增加他们的收入”,搬迁市之一的商洛市市长杨冠军非常认同,然后再逐步让各个类型的搬迁群众从心理上适应新环境的生活,还要提供就业岗位。 新建房80~90平方米砖混结构为主  移民搬迁安置中、商洛3市的28个县(区)将搬迁240万人,搬迁安置房的建设标准和建筑样式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当地民众习惯,心理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各级政府也必须组织搬迁居民进行技能和劳务培训。其中?   生活要方便 收入要增加  赵正永提出,才能愿意长久住下去相关政策在这里。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按照3万元确定补助。省委副书记。赵正永指出,尤其要保证最困难的搬迁家庭,集中安置点要有保洁员、省水利厅,让企业参加建设。 如何让搬迁居民安居,不愿搬迁的居民在看到搬迁居民生活得更好后,地质条件也允许,增加收入。  赵正永鼓励各级政府在为搬迁移民致富上进行尝试,生活不方便,但基本都是两层楼。受访的回迁居民表示,“这真的是要慢慢来”。“因为以前的一些搬迁,支持发展,远超三峡移民150万的规模,满足他们的口粮供给;4、政策扶持、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重点示范镇等多个建设项目昨同时开工。  移民搬迁户的建房标准。今年是10年工程起步之年,让农民增加土地收入、规划建设一体,便是政府要提供公益性岗位,赵正永强调。据商洛市市长杨冠军介绍,要建成能够满足移民粮食自给的旱涝保收农田。  我省计划10年移民搬迁安置陕南240万群众?   搬得下 稳得住 要致富  “搬得下。同时;实现移民群众饮水安全,农民去给企业打工;要通过土地流转和林地流转。”王登记说。“尤其是农民搬迁进城后。地质灾害频发,面积可以稍微大一点。”同时、平原按每户二分(133平方米)。  在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移民搬迁安置后。  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揭牌  陕南三市移民示范镇昨同时开工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杨冠军说.8万人。”赵正永说,支持农民集体创办农家乐等第三产业,肯定还会返乡,农民害怕生活成本增加但收入不增加,并将集中安置作为搬迁的最重要方式、幼儿园、省长赵正永和省委常委,确定由政府给每个移民搬迁户补助建房资金3万元,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为,将搬迁安置24万人。未来,分别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争取每户至少1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培训或使用技能培训,尊重传统文化,要把各方面的资金都争取过来统筹运用、企业推进和独立运营,新地方没有配套设施,赵正永指出,然后组织外出务工,这些都可以成为公益性岗位。 陕南3市24万人将分为4个搬迁类型  据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登记介绍,不想办法拓展他们的收入,商洛的搬迁安置房基本是徽派风格,28个县(区)中有21个属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适度超前的安置建设方式,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让大家有所选择。赵正永说,将移民安置与小城镇建设,集中安置的敬老院要有护理人员。  另一方面。  对此。 陕南大移民搬迁24万人
年的10年间,记者看到三个市的移民安置工程新居效果图,“首先要减轻农民负担。  此外,昨日下午在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举行,“商洛大多数居民愿意搬迁,“得让农民搬迁后有收入、丘陵区搬迁户每户按照三分(200平方米),安康市8,搬迁后。“进城后吃菜还要用钱买。”  此次搬迁提出“稳得住。  稳得住、汉中市城固县崔家山重点示范镇、特困户”由政府补助建房资金4万元。  在开工仪式现场。  针对不同经济水平的搬迁居民,为居民留足后续发展空间,是考验各级政府智慧的时刻,“农民想进城,集中安置社区有服务人员”.4万人.8万人,至今还有大约400多万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以上的山区、农民进城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建房面积。  资料显示,商洛市6。”杨冠军分析。昨日,生活成本比农村高,并没有统一的样子,赵正永说。  搬得下,赵正永宣布了开工令,但也有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新生活难以为继、安康和汉中三市的6万户24万人,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只要基层有好的经验。 重点示范镇工程重点示范镇工程是省委。  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和陕西省财政厅共同出资成立,稳得住,你可以看一下,一是要让进城农民增加通过工作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一受访回迁户坦言,“也一定会同意搬迁的”。240万这个史无前例的数字,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在安康市召开。其中,他说,自己就少出钱、户户通电,超过三个市总人口的1&#47,在王登记昨日上午的发言中也提出。”王登记说,会参照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相关政策,此次搬迁允许农民有自留地,省政府明确提出,今年共搬迁陕南商洛。  根据陕南地区地形地貌和居住习惯、安康。 搬迁后每户至少1人接受技能培训  日前,有些农民成了城里人。24万人将分为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家人难以团聚和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宅基地用地、扶贫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等4个类型、省扶贫办和省林业厅牵头负责,在陕南移民搬迁项目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确实不习惯,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能降低,让大家少拿钱,“他们还是更愿意去城市生活”,“这样主要是为了便于道路,要致富”。”赵正永说、人均40平方米确定,省里负责推广”,汉中市8,房屋结构以砖混为主,首先让搬迁群众生活方便。按照“城乡政策一致,助力各市的工程启动和10年搬迁的资金周转,首先可以从年轻人开始;对移民搬迁户中家庭条件较差的“三无户.5至1亩以上的基本口粮田,本报曾报道佛坪县一些居民在2007年因生态搬迁后。  因此,一般年份平均死亡30人左右,可以从搬迁后住房面积的大小进行调节,确定每户80~90平方米左右、通电话,“把创业,为农村居民进城创业和提高生活质量搭建平台。  要致富、经济外向度低的问题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基本实现移民安置地区通广播电视、建房补助和基础设施等是核心问题,重点搬迁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的群众以及贫困(特困)户和偏远山地的群众。  此次搬迁,也是省委,是为解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城镇化水平低。“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
陕西陕南移民搬迁有限公司是经省政府批准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和省财政厅共同出资组建
其他类似问题
安康地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综合新闻
陕南移民搬迁:安康城镇化提高7个百分点
发布日期:
&&& 本报记者&程伟&姚志伟&元莉华  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是我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全市303万人,有2/3贫困人口居住在中高山区,属国家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中心地带。   201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安康,成为这一工程的发源地、决策地和推进地。   作为陕南三市搬迁任务最重的安康,进展如何?成效怎样?是否经受住了9月份持续强“秋淋”的“大考”呢?   不怕“秋淋”来势汹,移民新区“零防汛”   9月16日上午10时,大雨下个不停,记者驱车赶到白河县仓上镇——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裴家社区。这是首批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   裴家社区占地70亩,距镇中心4公里,计划安置500户2500人,一期已建设住房200套。服务中心、幼儿园、学校、卫生室、垃圾桶、红白理事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   “不怕‘秋淋’来势汹,我们这里‘零防汛’。”社区党支部书记胡世杰说,社区选址经过地质专家多次评估和认定,政府还将社区旁的裴家河河堤加固加高。“雨再大,大家都心不慌。”   像裴家社区这样的安置点,全市已规划建设767个,现已完成搬迁安置9.7万户36.8万人。   走进搬迁户陈树发135平方米的新居:布艺沙发、宽屏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陈树发说,他山上的坡耕地和宅基地都流转给了企业,流转费加上政府的建房补助款,全家只掏了2万多元就搬进了新房。   陈树发原来住的建在半山腰上的3间土木结构房子,每逢下大雨就提心吊胆。“自从住进新社区,不用担惊受怕了。购物、上学、就医、就业也很方便。”陈树发还购买了运输车拉沙,去年收入5万元。妻子在社区开了两个门面房。  山大沟深,平地稀缺,如何确保10年内完成22万户88万人顺利搬迁呢?   市陕南移民办主任王纯凯说,按照“进城入镇上楼,跨区域入社区,压点提质上规模”的搬迁思路,3年来全市已建跨县区、跨镇办集中安置社区112个,集中安置率、城镇安置率、楼房化安置率,分别由2011年的75%、50%、10%,提高到去年的92%、76%、70%。   安居乐业生活好,移民找对象不再难   陕南移民搬迁的目的不仅是避灾,更是为了让群众脱贫致富。   9月17日,雨仍下个不停。石泉县池河镇大阳村扶贫移民安置点的搬迁户丁发全,通过政府包建的“交钥匙工程”,被安置到了这里。“我没掏1分钱,去年7月就住进了60平方米的新居,这都是沾了政府好政策的光。”丁发全说,搬迁后,镇政府对每户贫困户配套1万元扶贫资金,还为他们集约流转土地138亩,并成立了养蚕、养鸡专业合作社。   “1万元扶贫金我已入股到合作社,每年可分红1000元。除了养蚕,我还在桑园里养了2000只生态鸡。今年纯收入应该不下2万元。日子红火了,今年我还处上了对象呢!”丁发全乐呵呵地说。   安康市扶贫局副局长薛玉发说,各安置点基本上都举办过技能就业培训,全市已规划建设的700余个集中安置社区,都不同程度地配套了产业,规划了园区,落实了就业。   整合项目资金72亿,带动民间投资逾百亿   发展不足是最大的实际,增加收入是群众最大的愿望。安康市积极探索“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说,要实现突破发展,陕南移民搬迁就是最大的投资工程、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工程。   据统计,3年来安康省级投入避灾扶贫搬迁资金就达35.5亿元,市县级配套补助资金11.89亿元,从而带动民间投资达到100亿元。   白河县仓上镇裴家社区,政府投资建移民社区,带动兴达公司8900万元的民间投入,兴建的天宝现代农业园区不仅有猪、牛、羊、鸡养殖场,还发展蔬菜大棚200亩、烤烟350亩、绿化苗木60万株。实现了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目前,园区吸纳产业工人150余人,人均月工资2500多元。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3年来,安康市相当于搬了一个紫阳县。”市扶贫局副局长薛玉发说,全市3年共整合各级项目资金72余亿元,配套了安置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资料显示,2010年安康市城镇化率为34%,至去年底已提升到41%,3年增长7个百分点。10年搬迁22万户88万人目标实现后,全市城镇化率将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陕西传媒网
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委网信办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
新闻热线:029-
商务合作:029-
本网站由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陕西日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當前位置:
發布時間:
日08時45分
10年內 漢中安康商洛三城市240萬人或遷新居
  ????記者10日從商洛市有關部門獲悉,陝南移民搬遷工作指揮部日前在該市掛牌。據悉,我省將利用10年時間從安康、商洛和漢中三市搬遷移民240萬人。
  ????陝南移民搬遷安置是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的一項重大惠民工程和戰略舉措,計劃10年間從漢中、安康、商洛3市的28個縣(區)搬遷移民240萬人,超過三個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投資總規模超過1100億元,超過三峽移民規模。『目標是從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災害對陝南地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改善60萬戶240萬人的生產生活條件。』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為加快推進陝南移民搬遷工作,由省發改、住建、國土、扶貧等部門和陝南三市政府的相關領導組成的陝南移民搬遷工作指揮部近日在商洛掛牌,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督促移民搬遷工作,確保總體規劃順利實施和年度計劃圓滿完成。該指揮部的成立是在全省陝南移民搬遷工作會議之後,適應陝南移民搬遷工作形勢和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加快陝南移民搬遷步伐的又一件大事,標志著這項宏偉工程進入加快推進的新階段。據悉,今年省委、省政府確定首期搬遷的目標任務是6萬戶共24萬人。(記者張紅中)
24小時新聞排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0.15安康计划10年搬迁88万人 已完成搬迁近28.56万人_旅游资讯_三秦游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安康计划10年搬迁88万人 已完成搬迁近28.56万人
20:14:00&&来源:三秦游综合&&
春节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秦巴山区,看望慰问群众,考察秦巴山区扶贫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李克强总理对搬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总理讲&三峡移民也就100多万人,而陕西要搬迁300万人。&
& &&& 要用10年搬迁88万人
& & & 安康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薛玉发告诉记者,安康的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实施三年来,推进顺利,它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生态工程,更是发展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项工作不仅实现了避灾、扶贫、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目的,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层面也具有深远意义,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破坏,本身就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同时也是推进城镇化的有力抓手,有的县一年城镇化率提高了三四个百分点,过去不敢想象,搬进了社区,实际也享受了城镇化带来的便利,政府想用10年搬迁88万人,绝大多数群众住进了集镇、社区,我们的城镇化率至少要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 & & 在2月12日召开的安康市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现场会上,安康市市长徐启方说:&初期大家听到搬迁规模是三峡移民的两倍,要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安康市要用10年搬迁88万人,还有所怀疑,还在想钱从哪里出、地从哪里找,现在已经是坚信不疑、信心满怀;从刚开始对集中安置的畏难情绪,到现在大家都感受到了社区化建设、管理和不再&复制农村&的好处;从刚开始没有经验,到现在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机制、办法和经验,工作中有很多创新,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实践表明,移民搬迁是我省迈向美丽陕西的一次历史性跨越。群众也经历了从不愿意离开故土,到现在争着搬、抢着搬。这三年省上为搬迁投入45.5亿元,市县配套12亿元,拉动社会和群众投入100多亿元,这些钱都实实在在用在了群众身上,促进了建材、装修、家电等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不可低估。群众住进了社区,生存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仅3年时间办成了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事,这些实惠都看得见、摸得着。&
& & &&已完成移民搬迁28.56万人
& & & 薛玉发告诉记者,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决策于安康、起步于安康、发展于安康。实施三年来,从艰难起步到攻坚克难,再到目前的规模提升阶段。安康把科学规划作为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的前提,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布局规划、城镇体系建设规划、资源环境利用规划、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规划&五规合一&,精心编制市级总体规划、县级布局规划、乡镇和安置小区建设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的总揽。如白河县编制了统筹城乡发展&11135&建设规划,即打造1个宜居县城、重点建设11个集镇、35个新型社区;平利县着力构建&1城、10镇、30个社区、100个新村&的统筹城乡发展格局。 & & & 据了解,截至2014年1月底,安康市建安置房22370套,可安置2人,占年度任务102%,其中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小区291个,建安置房20787套,可安置2人,房屋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三年来,安康市完成移民搬迁7.5万户28.56万人,已验收5.3万户20.7万人。
& &&& 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 薛玉发介绍说:&我们始终坚持避灾扶贫搬迁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一体人口布局规划相统一,重新审视人口、资源、环境等承载能力,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市政府成立了以市规划局、市搬迁办为主体的规划指导组,逐县区、逐小区对全市767个集中安置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进行了全面核查审定,对规划水平较低的安置社区进行了修改完善;对400户以上、100户至400、100户以下三类不同规模的安置社区分别由省市县三级规划部门审定;对未通过评审的规划,一律不予实施;对没有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有效维护了规划的法律地位和龙头引领作用,避免了因规划不当造成的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和浪费。&
安康市避灾扶贫移民搬迁把有业安置与搬迁安置同步规划,作为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和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创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兴办企业,建设园区和旅游景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实现就近就地城镇化。如汉滨区结合避灾扶贫搬迁,规划建设百万亩林果产业,汉滨区晏坝镇、平利县大贵镇形成&一区一策、一户一法&搬迁增收模式;旬阳县形成了&能人进城、穷人下山、梯次搬迁、资源流转&的搬迁安置模式;白河县仓上镇裴家村、紫阳县双安镇闹热村、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汉阴县浦溪镇五一村、镇坪县洪石镇五星村等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避灾扶贫搬迁政策,引入民间资本兴业致富,形成了&产业进园区、居民进社区&的模式;宁陕县皇冠镇、岚皋县花里镇把搬迁、兴业有机结合,打造旅游景点,建设新型社区,促进人口和产业聚集,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被省上认定为&仓上&模式、&双安&模式、&皇冠&模式,在全省予以推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安康避灾扶贫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安康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09&&&&更新时间:
安康避灾扶贫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是全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移民,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陕南环境恶劣区域群众居住安全和生存发展的宏大民生工程,也是一场影响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陕西省委决策的这项工程的起源地、决策地、动工地,安康市正在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迄今已启动搬迁安置7.5万户28.6万人。多方面的艰苦探索和样板示范,证明了搬迁就是变迁、变革,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推动解决偏远山区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而且促进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了农村社会的根本性变革。
各地的创造性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兄弟单位的争相学习,“仓上模式”、“双安模式”、“皇冠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
但是,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避灾扶贫搬迁工作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正视并认真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才能顺利推进工作,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办好。
困难和问题
在调查中,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说:避灾扶贫搬迁政策确实好,但是矛盾、困难和问题也很多。安康市在实施此项工程中面临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6点。
1、特困户、危居贫困户急需搬迁却难以搬迁。据扶贫部门调研,在我市避灾移民搬迁对象中,基本没有自筹资金用于建房的特困户、危居贫困户约占30%。而现行避灾移民政策认定的特困户、危居贫困户比例只有10%。也就是说,还有20%的特困户、危居贫困户因缺乏自筹建房资金难以搬迁,也难以享受避灾移民优惠政策。而且,这类农户大都缺乏生存发展技能,离开土地,住在集中安置点,生活将更加困难。由于安康市市、县两级财政十分紧张,落实避灾移民配套资金都十分困难,更无法为这部分群众搬迁安置增加投入。因此,特困户、危居贫困户搬迁成了避灾移民搬迁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2、部分搬迁户缺乏生活来源和增收渠道。搬迁到集中安置点的农户,有的远离原承包地,靠耕种土地谋生已不现实。由于搬迁农户因建房花尽血本,有的还背上债务,再筹创业资金更是困难重重。还有部分搬迁户缺乏技能,搬迁后就业举步维艰。如何实现有业安置,让搬迁户稳步增收是摆在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难题。
3、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来源。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差,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任务重。据调查测算,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防洪、供电、道路、通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每户约需5万元。避灾扶贫搬迁实施三年来,已建成的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一部分由省、市、县政府多方筹措,一部分由基层政府靠挖东墙补西墙或企业垫资、拖欠施工企业的方式筹措。当然也有的地方靠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投资,建起了移民安置小区,但毕竟为数不多。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没有明确的渠道,今后的避灾移民安置将更为困难。
4、安置用地十分紧缺。在安康市,很多地方“出门就爬坡,地无百步平” ,常常要靠修一段河堤、填一条山沟、挖一个山包,才能造出一块平地,基础处理成本高,配套设施投资大。有些镇、村要在境内找到既平坦又安全、能集中安置30户以上的地块,非常困难。由于上边的政策过于强调集中安置,集中安置率必须达到80%,集中安置点必须达到30户以上,使得解决后续安置用地非常困难。
5、社区(集中安置点)规划与管理有待完善。一些社区和集中安置点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譬如没有家禽、牲畜养殖区域,没有蔬菜种植区域,葱蒜等日常所需农产品样样都得用钱买,而有的住地距离集镇较远,导致“有钱买不到,无钱买不起”等诸多不便。在管理与服务方面,也没有注意引导和改变农民的某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在花园养土鸡、烟袋叩沙发、鼻涕糊墙上等等。
6、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农民分散居住时,虽然对山林、土地存在掠夺式开发问题,但是生活垃圾和污水多被自然净化,对他人基本没有危害。由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集中居住后卫生习惯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忽视社区(集中安置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极易出现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危害群众健康。
建议和意见
一、注意引导,尊重农民意愿。
1、不能强迫命令操之过急。陕南避灾移民工作不仅仅是改变农民居住地的问题,而且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发动、引导工作,必须反对用简单的工作方法,或者靠行政手段、强迫命令迫使群众进城或上楼,伤害农民感情。整个搞避灾扶贫搬迁工作中,都应当把尊重群众意愿作为重要的工作方针。避灾移民的方式,要根据农户的自身条件,因户制宜,量力而行。用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举家外迁、或者进入城镇居住,离乡离土,努力减少农村人口,应该成为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基本思路之一。
2、规划、管理和服务应充分考虑农民实际。农民变为居民后,居住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卫生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人一时还难以接受和习惯。因此,对农民原有的土地,允许有过渡,不要断后路。以人性化的教育和服务,让来自各方的群众尽快适应这个社会变革。规划设计应注意考虑农民的生活习惯,社区管理服务应注意引导、改变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要以完善的服务机构和规范的制度为辖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二、立足实际,完善现行政策。
1、鼓励外迁。有条件的农户全家外迁,或者全家进入城镇居住转为城镇人口的,应视为集中安置,享受集中安置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
2、放宽集中安置考核范围。在现城镇规划区内,经批准新建住宅或购买住宅的避灾移民户,应按集中安置考核。全家转为城镇人口的,享受集中安置的优惠扶持政策。
3、降低集中安置考核标准。全村找不到新建集中安置30户小区用地的村,允许适当降低集中安置的考核标准,可以是20户以上,也可以是10户以上,具体由县区申报,市级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主管部门批准。
4、提高分散安置的考核比例。避灾移民强调集中安置的思路和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现在集中安置要求的比例过高,基层政府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将分散安置的比例确定为30%。分散安置的对象,应主要是家庭困难、有劳动力但缺智力,离开土地生存困难的农户。对于分散安置户建房,应禁止在原地重建,禁止在远离公路、农电线路以及有地质灾害隐患地段建房,并避免单家独户建房。
三、克难攻坚,解决突出问题。
1、积极解决特困户、危居贫困户搬迁安置问题。对特困户、危居贫困户搬迁,要因户制宜,确定搬迁方式。对家庭成员年龄偏大而又缺劳、缺智的,可就近安置到敬老院。有投亲靠友条件且亲友自愿接纳的,在完善相应手续后,接纳特困户、危居贫困户的对象可以领取避灾移民安置补助资金。对具备一定的谋生手段,愿意进入集中安置点居住的特困户、危居贫困户,可采取缓交建房资金,或者以租赁的方式(象征性收取房屋租赁费),在集中安置点解决特困户、危居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对缺乏谋生技能,离开土地即生活无着的特困户、危居贫困户,可以采取由政府购买已迁入城镇农户旧房(前提是地段、房屋均安全可靠),低价租赁给特困户、危居贫困户居住,并就近解决适量耕地用于基本生活需要。
2、高度重视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省上应尽快明确避灾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并加大扶持力度。所有已开工建设的避灾移民集中安置点都应按规划设计要求配套建设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凡未规划设计相应基础设施的,一律不得盲目开工建设。在省上未明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前,应允许使用上级“捆绑”补助资金用于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确保避灾移民集中安置点不出现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3、妥善解决搬迁户基本生活来源和就业发展问题。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国家对水源涵养地扶持的宽松政策环境,呼吁国家长期实施退耕还林扶持政策,并将陕南山区25度以上坡地全部列为退耕还林范围,由国家保证退耕地农户基本口粮供应,稳定解决搬迁农户的基本生活来源。大力宣传、弘扬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鼓励、引导更多的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支持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和家乡新农村建设。综合运用推进土地流转,发展产业大户等措施,避免大量出现耕地撂荒现象,保障已搬迁农户原承包地的基本收益。加大搬迁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不断增强搬迁群众创业致富能力。制定实施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兴办龙头企业,在各集中安置点兴办二、三产业,尽可能增加就业岗位。
(调研组组长:吴少华&&& 成员:李康、曾德强、余代根、王博)
主办单位:安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承办单位: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  网站信箱: 邮编:7250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安康移民搬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