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矿招聘有好煤矿要卖吗

<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
山西价值2亿国有煤矿被卖37.5万&
来源:法制网
  蹊跷的“红顶化”
  尽管诸多声音将5年前的那场转卖,呈现出斑驳的颜色,不过,作为忻州市政府在10月份就表示:在整合市纪委派驻保德督导组和县委、县政府调查组力量的基础上,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开始调查,调查情况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但截止到本刊记者发稿前,官方仍未对是否“贱卖”给出结论。
  事实上,在2007年那场“贱卖”之后,有关山西晋保煤业有限公司的戏,不仅没有结束,甚至一曲接一曲,越唱越精彩。
  日,徐建军、兰金明分别转让山西晋保煤业有限公司的股份给李爱军、江硕夫,由江硕夫担任总经理,张怀宝任执行董事。
  日,经山西省工商局核准,山西晋保煤业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山西忻州神达晋保煤业有限公司”。同年8月31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批准山西忻州神达晋保煤业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整改,将该矿区面积由原来的3.529平方公里扩大到10.0724平方公里,该区域包括了与原扒楼沟煤矿毗邻的桑塔则矿的开采区。
  通过此次整改,山西晋保煤业从原来的一个接近枯竭的贫矿,眨眼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富矿。
  据当地煤矿老板告诉记者,在当时山西全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改制“国进民退”的大气候下,一个民营煤炭企业能够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实属“罕见”。
  日,张怀宝、江硕夫将其在煤矿的股份分别转让给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龙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李爱军个人。
  有趣的是,本刊记者从相关材料上发现,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并未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盖章,也无人签字。469万的股价到底是何人付款,不得而知。而此时,距离晋保煤业变更名称为神达晋保已经有一年之久。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7年,负责将扒楼沟煤矿“贱卖”给张怀宝等人时任保德县煤监局局长的李新生,此时已调任忻州市煤管局的副局长,而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忻州煤管局下属的国有企业。
  山西晋保煤业更名为山西忻州神达晋保煤业有限公司之后,又从一个私企戴上了国有的“红顶”,此间有何关联,不能不让人深思。
  日,山西晋龙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及李爱军又将其在山西忻州神达晋保煤业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质给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换取借款共计人民币7亿元,用途不明。
  在几天矿区的调查中,记者脑中虽然装着无数的问号,仍然无法查清皑皑白雪下,神达晋保煤业那“谜”一样的历史,却不得不每天面对着矿区百姓艰辛的生活。
  矿区民生困局
  扒楼沟村村民赵明今年61岁,他的家紧挨着公路,距离晋保煤矿约500米。这个赵明20多年来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在日晚,“突然听到墙上传来像老鼠咬东西的声音,天亮起床一看,地下掉了不少墙上的石灰和泥土,过道门也打不开关不上了。水泥地上,从门槛到后墙出现了一条长达九米,宽二三厘米的裂缝。”赵明回忆。
  家里在一夜之间成为危房,第二天赵明老俩口就搬家了,不敢继续住下去。
  与众多居所被毁的村民一样,赵明也认为与晋保煤矿的大规模开采有直接关系。为此,赵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找晋保煤矿的两个矿长不下二三十次。
  第一次找到矿长刘存祥,他让技术员来看了看赵明的房子后说:“经过技术测量,超过煤矿200米的地方,与我们就没有关系。”赵明让他写保证书,保证他们一家出了事与煤矿没有关系,但晋保煤矿拒绝出具任何书面材料。
  看到煤矿置身事外,赵明又找到乡政府,乡政府与县政府倒没有不理不睬,不仅乡干部多次来现场查看,连县政府能源办的白贵生主任也曾来过,乡县两级多位领导最后给他的答复是:“这事我们也做不了主,你找煤矿去吧!”
  尽管政府方面如此答复,但实在没有办法的赵明还是坚持去找政府,希望自己的虔诚能感动政府,促进事情的解决。十几次交涉后,赵明能记住的只有一句话:“你先回家,这事要慢慢解决。”
  11月25日,下午四点多,在距晋保煤矿北边一两公里处,张来富家的山地里,记者随处可见深一米多,长十来米宽达半米的裂缝。而在槐树坪,四五十亩曾经生产着土豆、黄豆等粮食作物的山地,已经无法耕种,成了一两米高的塌陷区。
  不仅如此,距离晋保煤矿不远的流经南河沟乡的大河,从2006年开始,流量年年减少,到目前,已经处在几乎断流的程度。偶尔出现水流,也是从煤矿抽出来被污染的黑水。
  晋保煤矿不断地扩建,对煤矿来说是好事,对村民们来说,是灾难。
  晋保煤矿认为,在自己经营屡攀新高的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实惠”。据了解,煤矿开采这么多年,村民们得到的福利是:扒搂沟村民每户一年三吨煤,刘家坡和南河沟村每户一年两吨煤,杨家沟每户一年一吨煤。因为有了晋保煤矿的“恩赐”,原本由县里给予村民的煤炭,则自然被取消。
  虽然每年冬季,每户村民会分得数量不等的煤炭,但村民们也开始忍受数年来房裂、地陷、山塌、水干。对于塌陷的耕地,晋保煤矿每亩补贴200元,可村民们失去土地,不得不去城里租房打零工。这些微薄的补助,对村民们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赵明告诉记者:“我没啥大的奢望,能有个安全的房子住,生活能保得住吃喝就行了。”就现实而言,赵明的确是在奢望了。
  记者在当地调查了解到,原来是村民们吃水的地方,现在已经有三四年没水了,2011年不得不打了三百多米深的水井。
  为了能给自己的生活争取多一点的希望,扒楼沟村100多名村民,在2012年的5月份,自发把煤矿往外运煤的公路堵塞了两天。第三天,县里来了20多名警察,把村民们赶到乡政府会议室,说开会解决问题。
  参加会议的有县能源办的白贵生主任、公安局一位副局长和乡里的霍乡长。这些领导要求,村民要赶紧把路让开,至于生存问题,政府会帮村民们尽快解决。
  其实这是村民们第二次堵晋保煤矿的大门,早在2011年七八月份,几十名村民已经堵了一次。当时煤矿的大老板郭绪田承诺:“把村里的荒山栽上树,好好绿化一下。”结果到今年春天,郭绪田也没有给村里栽上一棵树。
  相信了政府官员们承诺的村民们,不再去堵路,可再去县信访局、土地局等相关部门,与领导们继续沟通时,却很难见到领导们的身影了。
  刘家坡村51岁的马兴,全家9口人,2011年上半年搬到县城,现在靠给车充气补胎生活。马兴更愿意回忆:以前在家里养猪放羊,还有一个加工厂,日子过得很红火。而现在,他的两儿一女都租住在城里,2011年煤矿只给了6000元,远远不够付房租。
  往常这个季节,正是马兴这些庄户人家最为忙碌的时候:打谷子,打黄豆,磨土豆粉,地里的玉米早掰下来了。可记者在晋保煤矿附近的几个村庄走访时,偶尔还能看到雪地里大片的玉米尚未采摘,而马兴告诉记者,他家今年啥都没种,地都塌陷了。
  从他们的眼神和语气中,记者分明能够感受到,一起塌陷的,还有这些村民们对当地政府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希望……
  本刊对此案将继续关注。
  (文中村民均系化名)
作者: 编辑: 申深
##rep-begin##
##username####commenttime##
##commentcontent##
##rep-end##山西价值2亿国有煤矿37万贱卖 责任人仅被警告
来源:法治周末 
  “烂尾新闻”是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有许多轰动一时、反响强烈的新闻报道,在一段时间后往往不了了之。被曝光的怪现象或贪腐案,也跟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媒体监督兴冲冲而来,最终静悄悄收场,是为“烂尾”。
  2012年10月,《法治周末》曾以《山西保德一国有煤矿整合怪相价值2亿余元的国有煤矿卖了37.5万元》为题,深入报道过一起国资“贱卖”事件。今年2月4日,山西省忻州市公布了对保德煤矿转让过程中涉嫌违规的处理结果,4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留党察看、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
  当地政府将这起事件最终定性为“拍卖程序不严”,恐怕在事实和法律层面都站不住脚。根据忻州市调查的结果,扒楼沟煤矿在净资产转让过程中,确实存在执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清产核资、审计、招标(拍卖)等程序不严的问题。
  然而事实上,“拍卖程序不严”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无论清产核资、审计、招标(拍卖)哪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被低估价值,或是在没有充分竞价的情况下被卖给唯一的买方。这几乎意味着,从定价到确定买家的全过程,都只是走个形式,一切都操纵在看不见的手中。这样的运作过程,确实表现为“拍卖程序不严”,然而其背后还有着更为恶心的场景:一双双贪婪之手控制着拍卖,将原本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财富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从法律层面上看,贱卖国有资产并不是轻罪。根据刑法第169条的规定,相关责任人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将被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即便真的如忻州市的调查结果所说,有关责任人员仅是由于“把关不严”,“不慎”使国有资产被低估了价值,也绝不可能如此轻描淡写地用一句“下不为例”或者一句“没有经验,当作是交学费”来搪塞。因为,相关责任人的“把关不严”,同样造成了严重后果,足以构成刑法第397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这一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重大损失”的解释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很明显,保德煤矿被低估贱卖的国有资产,远远超过这一数额。
  在刑法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忻州市政府仅仅适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来认定事件性质,并以党纪处分取代刑罚追责,显然是值得商榷的。西哲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假如所有因“把关不严”、“不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都只换来薄薄一纸“党内处分决定书”,那么这几乎是在鼓励官员以各种方式贱卖国有资产、侵吞国家财富。这样的“处分”,其恶果甚于10条“烂尾新闻”,因为它既让官员们滋生恶胆,又让老百姓寒心失望,可谓不智。
  而作为社会正义屏障的法律,在官员主导的国有资产转让这一处处黑幕的暗箱中,绝不应该再保持被动超然,而应该更为积极主动,才能砸开一道缝,透出一缕光,不再让“烂尾新闻”成为公众心中的痛。
[编辑:最最大懒猫]山西忻州国有煤矿被指贱卖 调查称系虚假拍卖|贱卖|山西忻州|国有煤矿_新浪新闻
&&&&&&正文
山西忻州国有煤矿被指贱卖 调查称系虚假拍卖
  央视网 (记者王莉莉 报道)21日,记者从山西省忻州市政府了解到,针对去年10月媒体连续跟踪报道“保德县南河沟乡扒楼沟村价值2亿余元人民币的国有煤矿,2007年被以37.5万元‘贱卖’”的消息后,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报道刊登当日就安排市纪委牵头,市检察院、市煤管局和县纪委、县检察院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报道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展开调查。
  经过调查,上述煤矿贱卖问题已基本查清。而在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发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扒楼沟煤矿未能严格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履行清产核资、审计、招标(拍卖)等程序,且保德县经贸局配合出具了补充文件,办理了虚假拍卖手续。
  对此,忻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涉及的责任人员已进行立案调查,并责成行业主管部门对拍卖公司违规执业行为进行处理。对调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将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将适时公布。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山西保德价值2亿余元国有煤矿卖了37.5万元
.deal-share-links{overflow: margin-left:25 width:600}.deal-share-links a{float: margin-right:10 border: font-size:12 line-height:16
  村民们介绍,扒楼沟村煤矿最多时有村办煤矿、乡办煤矿、国有煤矿及无证黑矿,共有六七个矿井口。      扒楼沟煤矿建于1958年,当时其性质为地方国有煤矿。上世纪90年代他们上班时煤炭不畅销,每吨煤价为20元左右,扒楼沟煤矿职工为了养家糊口,工人们纷纷离开煤矿,外出打工。2000年以后,煤炭价格逐渐上升,涨到几百元时,工人们想回来上班,煤矿却不愿用他们,用的大多是外地人。其原因之一是煤矿出事故后,外地人很好摆平,本地人要价高,难处理。      记者看到:日,扒楼沟煤矿法人代表张明孩(矿长)和乙方代表康平、张怀保签订了一份《扒楼沟煤矿新井承包合同》。      说起煤矿承包,张明孩也是个关键人物。      一份简历上显示,张明孩,男(保德县南河沟村人)初中文化,单位为保德县煤管局。1970年至1980年在扒楼沟煤矿工作,1981年至2000年在保德县煤管局工作,2001年至2002年在扒楼沟煤矿任矿长。      据职工和煤管局人士透露,张明孩原是保德县煤管局的司机,李新生曾任保德县煤管局局长。张明孩2001年“空降”到扒楼沟煤矿当了矿长。有职工认为,张明孩来时就动机不纯,与其说是来当矿长的,还不如说是煤管局的李新生派去出卖煤矿的。因为他刚去不久煤矿就承包给了李新生的内兄张怀保。      针对扒楼沟煤矿低价拍卖的事实,保德县经信局办公室原主任高艾斌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局有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但实际操作是煤管局,其他国有企业由经贸局负责改制,煤矿改制由煤管局负责,2010年以前,安监局和煤管局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名义上是保德县经贸局拍卖,实际上如何评估、改制都是煤管局说了算。而煤管局没有国有资产处置权,他们必须得打经贸局的旗号。国有煤矿改制由煤管局改了,职工上访却找我们来了,两个局都互相扯皮。”最后,他总结道:“县政府不最后拍板,我们不敢随便改制。”      2010年,保德县经贸局更名为保德县经信局,当时负责拍卖扒楼沟煤矿的老局长,如今已退休,知情者说,老局长已被某煤矿以几十万元的高薪请走。对此,保德县一机关工作人员直指要害:“不是他水平高,而是过去他们掌权时一些企业欠了其人情债,如今还而已。”      据了解,价值两亿余元的煤矿卖了37.5万元,在山西乃至全国也实属罕见。      而知情人说,张怀保等人37.5万元购得国有煤矿主要靠的是李新生。      保德县煤管局工会主席翟乃林说,李新生在保德县煤管局先后当过副局长、局长。县煤管局和安监局以前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安监局长由县人大任命,而煤管局是个二级局,局长不需要人大任命,安监局长兼煤管局长。从2010年开始,县煤管局和安监局分开了。      日上午,在忻州市煤炭工业局,副局长李新生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2007年8月他从保德县煤炭局调到东关镇任党委书记,2010年调到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任副局长,李说他分管安全,而扒楼沟煤矿是2007年11月转让的。李声称扒楼沟煤矿37.5万元转让与他无关。      过去晋保煤业和现在神达晋保煤业老板是谁?好多村民和矿工都不清楚,村民印象中张怀保、郭绪田都是晋保煤业的大老板,而兰金明、徐建军虽然合同中有股份,但却不为外人所知。      但保德县有人传言,晋保煤业有暗股的人很多,时下的神达晋保煤业也有地方官员在其中参(暗)股。    强行职工退股后高价转让      在一份日的《扒楼沟煤矿职工入股协议》中,记者看到,甲方是张怀保,乙方是扒楼沟煤矿职工代表张底明。2004年煤价的上涨,职工要求在扒楼沟煤矿入股,职工们争取到的入股比例合计是10%,需投资款400万元。入股期限是日到日。甲方考虑到乙方职工的困难,愿无偿赞助乙方职工股份投资款64万元(每位职工2万元,不入股的职工不赞助),除此,32名职工需要每人投资10.5万元,合计336万元。其中50万元作为风险抵押金,100万元作为新井的投资款。当时,有职工因为拿不出那么多投资款,还有卖掉股份的,或让亲戚朋友合伙一同入股的。      据职工们回忆,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甲方游说乙方煤价要跌,要求乙方退股。于是,乙方中个别人开始动摇,但好多职工满怀信心,不愿退股。甲方此时说,要退都退,后来强行让职工们退了股,每个职工除本金外分到50多万元的红利。职工们说,当时的情形是不退股就不给分红。      事后,职工们分析,张怀保等人逼他们退出股份,为其以后将煤矿顺利转让、大把赚钱扫清了障碍。      矿工们说,2009年,张怀保等股东将37.5万元购买的煤矿以2.6亿元的价格再次“转让”。      兰金明给记者出示的一份落款为日的《股权转让协议书》,该决议书中表明,张怀保等三股东转手将37.5万元购得的煤矿以2.6亿元的价格“转让”。其中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公司出资10884.43万元,占40%股份;山西晋龙能源有限公司出资8163.32万元,占30%股份;李爱军出资8163.32万元,占30%股份。      神达晋保煤业法定代表人江硕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神达集团成立时忻州市政府注资两亿余元,剩余资金为贷款,共兼并了15个煤矿。我开始在宁武县国有煤矿上班,2001出来自己开煤矿。现在晋保煤业价值在30多亿元。”      万元购买了煤矿,2009年转手卖了2.6亿元,2012年该煤矿价值达到30亿元,保德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这确实是真的。(李应厚)
标签:煤矿贱卖
本栏目最新文章
圣诞节(Christmas或Cristo Messa ),译名为“基督弥撒...
热门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煤矿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