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民工在宁波市民工学校上学就这么难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通宵排队也得不到一个名额 民工子女上学咋这么难
浙江在线?教育07月12日讯
“民工子女上学咋就这么难呢?”来自安徽的张先生反映,他的儿子今年9月要上小学,本月7日晚上,他让妻子连夜去温州市区东屿小学排队报名。8日上午,他交齐了所有材料。9日学校打来电话,称暂住证有问题,张先生的孩子不能上学。  张先生称自己来温工作已七八年,目前在市区上班,他的儿子2005年3月份出生。7月6日,张先生看到报纸上刊登了《鹿城区小学招生方案出台》后,就立即准备相关报名材料。7日晚上,张先生就让妻子杜女士去排队。当晚10点多,杜女士带着小板凳、蚊香等,到市区东屿小学排队。“当时我是排在第十七位,后来人越来越多,到天亮时,有40多人。”杜女士说,自己几乎一个晚上都没睡,还要忍受蚊子的叮咬。  终于熬到8日上午8点半,东屿小学开了门。轮到杜女士时,她就把报名材料交给学校老师,包括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乡镇政府有效证明);在鹿城区有效居(暂)住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社保卡等。“当时那位老师把材料收了进去,做了登记,并没有说有问题,于是我就回家了。”杜女士说,回到家把报名的情况跟老公、孩子说了,全家人都很高兴。  不料,9日中午,东屿小学的一位老师打来电话,告诉张先生,他的暂住证有问题,孩子不能上学。“当时我的脑袋一下子懵了,这可怎么办啊?”张先生马上联系了其他学校,包括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均被告知没有名额了。随后,张先生来到鹿城公安分局南门派出所,这里是他这几年办理暂住证的地方。“民警告诉我,我的暂住证是有效的,而且还愿意提供我这几年在温州居住的证明。”张先生说,“如果孩子今年不能上学,那就要耽搁一年。”  记者看到,张先生暂住证上的有效期限是从日至日。“我估计是因为暂住证上的这个日期,说我居住未满一年,但暂住证是一年一换的啊。”张先生昨天到南门派出所,打了一张在温州居住满一年的证明。昨天,东屿小学校长告诉张先生名额已满,请另寻其他学校。  鹿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外来人员子女招生工作由学校具体负责,今年到鹿城区报名的人员比往年增加不少,不能全部满足外来人员的需求。该负责人表示,春蕾民工子弟学校尚未开始报名,张先生可以去那里报名。  记者 叶海鹏
温州网C温州都市报
教育新视野
总监:曹漪洁
副总监:杨晓燕
责编:裘竹如
编辑兼设计:何俊
记者:俞雯祺
记者:原野
记者:成竞
摄像记者:史洪亮
营销总监:吴文建
广告联系电话:2
战略合作:郭认可
市场拓展:茹亿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社
联系合作!外来人口子女上学咋就这么难(组图)
外来人口子女上学咋就这么难(组图)
.cn 日13:55 华商网-华商报
  外地户口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西安的一道门槛本报记者 强军 摄  安徽人张老板把孩子转到西安来上学的愿望落空后,决定撤回老家,让孩子在身边成长、学习  洛阳人王师傅(右二)的孩子在西安上学,一同工作的伙伴们很羡慕
  作为内陆的开放城市,如今,西安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了。每天,人们都可以看见他们,在这并非家乡的城市努力工作着。他们当中,有人已扎根西安数十年,像本地人一样工作、纳税、生儿育女,甚至淡忘了乡音;可有人却总觉得自己始终没有真正融入西安。
  他们的烦恼很多,但最让他们头疼的是:日渐长大的孩子该去哪里上学?
  收入都够得上“白领”儿子却难以上初中
  眼看快开学了,可13岁的男孩方方至今还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上初中,父亲彭先生虽整天为此发愁,却又束手无策。这一切的烦恼都因为他们的户口不在西安市。
  十几年前就来到陕西的重庆人彭先生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采购总监,他的妻子是汉中人,几年来,夫妻俩都在西安工作,去年才从汉中将上六年级的儿子方方转到西安来上学,谁知从此麻烦就来了。当时托人转学到小寨的一所小学时,学校就提前声明将来需要自己联系初中,因为户口不在本地,没有指标。彭先生想着让孩子先正常上学,上初中的问题以后再说。今年,方方小学毕业了,11门课程10优1良,还被学校评为“文明学生”。
  为儿子上初中的事,彭先生早早就奔走了,暑假前在附近的一所公办中学登记了两次,然后几乎是天天去问消息,可后来校方说不能接收,交钱也不行,因为户口不在本学区,求了好多次也没结果。后来又去找教育局,得到的答复是让自己联系。就这样,在西安举目无亲的彭先生跑了很多天,看了很多脸色,儿子上学的问题还是没影儿。
  面对记者,彭先生显得气愤又无奈。他说,他并不是交不起钱,因为自己和妻子的收入都够得上都市的“白领”了,可就是因为户口问题,想交钱都没学校收,这事实在令人伤脑筋。
  本想让儿子来西安转学太难愿望落空
  在端履门,有一个卖天津包子的张老板,不仅包子味道鲜美,人也热情厚道,因此总是顾客盈门。他和妻子都是安徽人,一年前来西安创业。
  昨日上午,记者在张老板的包子店见到了他暑假从老家来的儿子,再过几天,他又要托人把儿子送回老家了,而原本是打算留在身边上学的。张老板告诉记者,儿子今年已经14岁了,开学要上初中二年级,多年以来一直由亲戚照顾。考虑到西安的教育水平在全国都很高,所以在生意较为稳定后,他就一直盘算着把孩子留在西安上中学。
  但是,由于户口不在西安,当张老板带着儿子到附近的普通中学报名时,学校提出是否有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或者省、市级三好学生证书,如果没有就算交钱也不能接收,而那些证书,张老板的儿子一样都没有。再联系其他学校,碰到的情况都差不多,不是要获奖证书,就是说学生已经招满了。无奈,张老板只好决定让儿子还是回安徽上学。
  让张老板想不通的是,国家不是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吗,难道不是本地户口、没有获奖证书的学生,就不能享受义务教育?记者了解到,他和妻子已准备在不久后离开西安,撤回安徽老家,好使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地呆在一起。
  蹬着三轮心有梦想要供女儿读到大学
  来自河南洛阳农村的王师傅今年37岁,他的西安“市龄”已经足足十年了。27岁时,王师傅和妻子一起来西安闯荡,现租住在永宁村,7岁的女儿就在附近的小学上学。他蹬三轮车的收入就是一家人全部的经济来源。
  王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出晚归,虽然很辛苦,但他很知足。比起单身一人在外拉车的伙伴们,他的生活丰富得多,有妻子和女儿在身边,惟一的遗憾就是小孩上学的费用太高了,而且学校特别难联系。人家一听户口不在西安,就让多交钱,小学还好点,收钱少,听说中学一张口就是几千甚至几万,有的交钱还不要。
  王师傅拉车的收入很不稳定,一个月下来,除维持温饱、支付女儿上学的花费外,所剩无几。但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在这个城市长久留下来,供女儿上中学、大学,让她过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此时此刻,正在看报纸的您,是否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烦恼,或者有解决问题的好建议,欢迎发表看法。
  热线电话:029-8429337,时间:下午4-5时。本报记者 李琳
】【】【】
新 闻 查 询
新浪商城推荐
佳能数码相机
市场最新动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每日2条,28元/月
--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30元/月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精彩推荐:&&&&品牌家纺2折出清&&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分享→
樱花麻将机
发表于: 11:20
今年儿子从老家来常州上学,没想到报名这么困难,辗转跑了几个学校,结果都已各种理由拒绝,每到一个学校 开口第一句就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外地的孩子就比本地的低人一等呢??? 今早去了一家小学,到了那里,还要提前登记什么的……才能领号牌去报名,我们之前也不清楚这些,结果号牌都 领不到,更别说去报名了,后来来了一位家长,本地的,人家什么都不用,只要一个本地户口簿就行了。 谁能体会我们这些外来人员的心情呢?我们又该怎么跟自己的孩子解释呢?真纠结……
本帖评分记录
不到万不得已就别在这里读书,没几个学校教育水平真的很高,还装的跟什么似的分外地本地的,在老家读书又便宜不知道有多好
用真诚感动朋友用爱心感动世界用微笑美丽自己
樱花麻将机
老家是挺好的,只是孩子不在自己身边,感觉孩子挺可怜的,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于心何忍……
外地户口簿,暂住证,租房1年以上合同,工作合同。这几个证件。然后去暂住地归口小学报名。
樱花麻将机
归口小学?在哪呀?公办的还是私办的?
新人进步奖
化龙巷网站·新人进步奖
好像还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
&&&& hen wu nai
非主流个性图片 - 非主流空间唯美意境素材图片/gexing/
亲亲宝贝2010
化龙巷网站·试用达人
外来子女上学为何这么难?
[quote]引用第4楼樱花麻将机于07-08 18:35发表的&&:归口小学?在哪呀?公办的还是私办的? [/quote人家一激动&& 归属写成归口了&&你还继续问&&
~人生短短几十年 每天都在倒计时&&笑看成功和失败 什么都是浮云~
樱花麻将机
樱花麻将机
已解决,谢谢各位了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广告热线:400 970 0519 转 8888 投诉受理:400 970 0519 转 9999 法律顾问:江苏日月泰律师事务所 费小强 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号&经营性ICP:苏B2-号&电子公告服务许可文件号:苏通[号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浙江频道--人民网
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来源:&&&&&
最近,听到一位农民工心急如焚地反映,他的孩子原来通过择校在市区一所公办小学读书,今年夏天该“小升初”了。几天前,班主任老师在家长会上告知,希望农民工子女尽快落实就读初中,否则他们只有回原籍读书。但是,他家不仅夫妇俩都在这里打工,而且整个院子熟识的人家也基本“人去楼空”,孩子回原籍无人监护、照顾,自己鞭长莫及,不仅担心孩子不能学有所成,更担心孩子无人管束而变坏。
公办学校实行“零择校”,无疑是一种重要而且有益的举措。对户籍在城区的学生而言,这在坚持教育公平、制止在择校方面的各种不正之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对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却意味着面临难以逾越的巨大挑战。应该说,由于城区教育资源短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设定一定条件势在必行。政策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须同时具备以下四条“硬杠子”: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父母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持有当年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父(母)确在当地有相对稳定职业,持有效劳动合同原件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父母双方暂住在本区一定时间并有相对固定住所,等等。不过,无法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在少数。像前述那位农民工,只符合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父母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两个条件,该如何是好呢?这里读书没份,回原籍又不可能。这种情况不仅使外来务工人员陷入两难困境,其实,也会对本地经济社会建设造成负面影响:要是务工人员被迫放弃打工回去照顾孩子,将使目前“招工难”的现状雪上加霜;要是孩子被迫放弃读书,社会上将因此增加一些闲散人员,加大社会管理难度。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群体,应该给予极大的关注,因为他们已经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今年春运期间,就有农民工反映,铁道部实行网上购票,其实剥夺了农民工排队购票的权利。在孩子入学方面也要注意,以前各地就在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在日益关注民生的今天,我们不应该顾此失彼,更不能在这方面倒退,一不小心在把本来可以通过择校在城区就读的孩子挡在校门之外,甚至在事实上剥夺他们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有没有既坚持政策的严肃性,又兼顾农民工的利益的两全之策呢?在此建议:一是尽量充分挖掘城区公办学校资源,尽可能多地接纳部分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二是利用闲置学校校舍,开办民办初中,教育部门在添置软硬件方面给予适当资助,并在收费、师资质量、教学水平等方面把关,使外来人员子女大体上能享受与城区学生相当的教育质量;三是安排外来人员子女到部分生源不足的县市区农村中学就读。
总而言之,在坚持实行“零择校”政策的前提下,尽量想得周到一些,尽量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就近女入学作出适当制度安排,千万不要误了孩子!
(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编:吴志清、翁迪凯)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波市民工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