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一生的转折点是的第一个女朋友是谁?

女朋友结婚之前瘫痪了-55BBS 我爱购物网
&&女朋友结婚之前瘫痪了
女朋友结婚之前瘫痪了
也有单纯的爱不是吗?女人为爱而性的,并不是因性而爱为什么爱一定有性呢?有一个朋友的女朋友,在他们订婚之后,出车祸下半身瘫痪了,他很爱她的,他们还是结婚了,而且很幸福请问他们之间的爱有性吗?有很多真实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不一定所有的爱中都会有性的存在的
8条其他回答
are   Chris Medina曾经是星巴克的服务员,他向和她相恋8年的女孩求婚并且约定在两年后结婚。但是后来那个美丽的女孩因为车祸事故使脑部受到重创,康复后智力只有2岁,生活完全不能够自理,但Chris仍然不离不弃,依然选择了和她结婚。 后来Chris参加了美国偶像,为的就是想赚到更多的钱让妻子受到更好的治疗过上更好的生活,虽然最后还是止步于全国24强,但
这首歌已经牢牢地印在人们的心里 !有一种感情,能让旁观者为之动容,那就是爱!   《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在24强预选中,一对患难夫妻感动全场,评委拉丁天后詹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泪洒演播厅。据报道,《美国偶像》目前正在进行男女24强预选,63位选手,将有39人被直接淘汰出局,克里斯?梅迪纳(Chris Medina)就是其中的一位。不过,克里斯?梅迪纳的被淘汰,却让人依依不舍,当然,这并非克里斯?梅迪纳歌唱能力多么优秀,而是,克里斯?梅迪纳的事迹,确实非常感人。2009年,克里斯?梅迪纳与未婚妻胡莉亚纳(Juliana)结婚时遭遇车祸,胡莉亚纳因此脑瘫,如今只能坐上轮椅度日,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克里斯?梅迪纳义无反顾,肩挑起了照顾患病未婚妻的重任。克里斯?梅迪纳是本届《美国偶像》评审詹妮弗?洛佩兹最喜欢的选手之一,但随着赛程的进行,克里斯?梅迪纳在众多强大对手的冲击下,不得不提前出局。詹妮弗?洛佩兹对于这个结果,按耐不住自己的悲伤,在演播厅宣布克里斯?梅迪纳淘汰后,泪流满面,并哭泣着说,“我很高兴能认识像克里斯?梅迪纳这样有情有义的男人,他的出局让人难舍难分。太残酷了,早知道,我就不做这个评审了。”在另外两位评审摇滚巨星史蒂芬?泰勒(Steven Tyler)和兰迪?杰克逊(Randy Jackson)的安慰下,詹妮弗?洛佩兹才控制住情绪,录制接下来的节目.   也许说很多很多话,做很多很多介绍。都不能涵盖他对女友深深的爱,如果能让我们明白到:什么是最糟糕的?而它也不过如此,永远打不倒我,击败不了我们之间的爱。   也许刚开始只是被他深情的唱着《 are
》而吸引,但是单曲中穿插着断断续续的画面:他单膝跪地向美丽的女友求婚,女友感动的不知所措、他们那本相簿里记载着这么多年来一切美好的事物,里面一个很帅的男人和一个很美丽的女人、 他扶着出车祸后女友走路、帮她坐上轮椅、换上鞋子......所有的动作,都包涵着他深深的爱,不离不弃的爱!   看到现在的他和以前的他的区别吗?长头发、啤酒肚,这是用什么换来的?!用爱。   有谁能用下半辈子无怨无悔的去照顾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人?我们都不懂得用自己一辈子换自己爱的人健康快乐的这种牺牲,是多么伟大而幸福的。他的爱已远远不止是爱~  单曲   are
  歌词   英文   Any you are, I am near   Any you go, I'll be there   Anytime you
my name, you'll see   Ho single promise I keep   Cuz
kind of guy
I be   If I
you need me most    are
  If you really don't mean them    you say them    are
  If they're only for good times   Then it's on    it's love   Yeah, you see them as lover's
  They never go a   They live on, even
we're gone   And I kno angel
say   Just from me and no I'm meant    To be
I am and I'm gonna be   Standing right beside her tonight   And I'm gonna be by your side   I
never leave
she needs me most    are
  If you really don't mean them    you say them    are
  If they're only for good times   Then it's off    it's love   Yeah, you see them as lover's
  They never go a   They live on, even
we're gone   Any you are, I am near   Any you go, I'll be there   And I'm gonna be here forever more   Every single promise I keep   Cuz
kind of guy
I be   If I
you need me mostI'm forever keeping my angel close   中文:   你在与不在 我就在你身你走或不走 我都在那里 你任何时候轻呼我的名字 你都会看到   我是如何信守对你的每个诺言   由于我就是这样的家伙   所以不会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   你都说了些什么啊   当你不知所云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   你都说了些什么啊   如果这些如此美妙   却于瞬间崩塌   当情至深处   你看那些由心底爆发的呐喊   他们永不褪色   即使你我都已逝去 他们仍将永存   我知道 是上苍赠与我的天使   我知道 是我命运的安排   今晚我会守在你的身旁   我会一直在你身旁   当你最需要我的时候 我绝不离你而去   你都说了些什么啊   当你不知所云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   你都说了些什么啊   如果这些如此美妙   却于瞬间崩塌   当情至深处   你看那些由心底爆发的呐喊   他们永不褪色   即使你我都已逝去 他们仍将永存   你在与不在 我就在你身旁   你走或不走 我都在那里   我会一直在这里   信守我的每个诺言   由于我就是这样的家伙   所以不会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   我会永远紧紧守护着我的天使
不会有事情,因为如果真是遗传的话不会只是一代人中的其中一个,祖辈中应该还有其他人会是瘫痪。先天性瘫痪可能是因为染色体发生变异(也就是基因变异造成的)。先天性瘫痪也可能是在胎儿时期由于母亲营养不良或者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所以你可以放心的和你女朋友结婚,祝福你们美满!说简单点先天性就是指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决定了的身体情况。遗传和先天性不能相等,遗传是祖辈的基因决定的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草率,你女朋友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应等她对你有信心了再举行婚礼,你爱她并不等于你们婚后就能幸福,爱情不是婚姻的全部,婚姻是否幸福,还取决于双方的性格是否相投、是否有责任心、能否相互包容等等许多细节,这些你都考虑到了吗?组建一个小家庭不容易,双方父母要搭上半辈子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甚至还要借钱,一旦不合,离异带给双方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慎重吧,不急于一时
亲.据我所知,是金她妈拒绝Eric吧 据台湾媒体报道,金喜善的官方网站,因为遭受到Eric以及其他神话团员的Fans们攻击,使得网站整个瘫痪,到23日为止,整个网站仍然无法运行。
事情的起源,在于前阵子神话的团员Eric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我有交往1年9个月的女朋友,如果我想要结婚的意念确定,我会以另类的方法向女友求婚”。至于Eric的“女朋友”,大家都一致认为是金喜善。
对于Eric发表的言论,金喜善的母亲则表示,“Eric是喝醉了吗?虽然很谢谢他喜欢我们家的喜善,但是我从来都没想过要他当我们家的女婿”。金喜善母亲的言论一传开,许多的Eric歌迷以及神话的歌迷感到相当的生气。
从20日开始,金喜善的网站充满了对于金喜善以及母亲的批评,之后金喜善的影迷们也开始反击,造成网络的瘫痪。
对于这样的情形,Eric则表示,“我从来都没有说过我的女朋友是金喜善,我不想再说什么了”
我非常的依赖电脑,但我不觉得我这样是不好的。我还没结婚,也没女朋友,所以把电脑当成我“老婆”一样。定时给他更新系统,定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真的生怕它哪天不高兴就跟我翻脸罢工了,因为我太依赖它了,我的工作很闲,离开电脑的话,我等于和这个世界失去了联系。我会吃不下睡不着。说实话,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记得有一次它中病毒了,大概瘫痪了一个下午。我觉得我的生活就全乱套了。。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就想尽办法把它修好,在修好的一刹那,我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记得这种感觉当年和女朋友分手复合时才体会过一次。。嗨!!!我觉得我没有错,电脑也没有错。所以,这应该是好事吧
楼主,当看到你现在状况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讲道理给你听,而是批评你。先说其中一点,自己是一个唇腭裂,在我们出生的时候,父母没有把我们毁掉(造个孩子多容易啊),说明他们已经非常爱我们,在你出生那一刻他们已经承受了相当大的痛苦(看到自己孩子是唇腭裂,你说父母伤心吗?),并为以后慢慢长大的你,做好了承受痛苦的心理准备(他们肯定想到了,如果把你抚养大,你以后会在常人面前自卑或者其他之类的吗?其实你们的父母早已想过,早已为这一切做好了准备,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爱你)。不说你从小到大上学、吃穿花销多大,想想他们从你那么小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你还觉得自己没有目标感吗?父母都没那么压抑、忧郁、不快乐,我们凭什么那么压抑忧郁不快乐?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农村的孩子,母亲是捡破烂的,靠捡破烂供应他上大学,后来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孩子竟然不让母亲在学校门口送钱了,原因就是:嫌母亲给自己丢人。我这里不是讲道理给你听,而是通过这些小故事把一种思想传递给你,让你感受到那种重新振作起来的力量。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不说让他们为自己骄傲,至少让他们看到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开心,为让他们以后过上好日子而努力,你觉得这个不可以是人生中的目标吗?男人不应该让自己活在狭小的世界里,其实除了男女关系外,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可以这样告诉你,即便你之前“所谓的女朋友”没有和你分开,你们结婚的话,你现在的结果也不一定比现在好多少。我想你肯定体验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得到你所期待的东西后,你才意识到原来他并不是那么重要。”当你得到女朋友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经济状况依然困扰自己,无法给对方一个幸福的生活,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为生活中的小事(如柴米油盐)而争吵,最后可能大家都不愉快。我们是比别人稍微有点缺陷,但是想想那些比我们更多缺陷的人,我们已经是很幸运了。我们呢若想拥有和常人一样的理想生活,那我们最起码的要比常人加倍努力,你扪心自问你努力了吗?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21岁患肌肉萎缩,高度瘫痪,全身只有两个手指可以动,却在这样的高度瘫痪的情况下,完成了那些很多肢体健全的科学家没有完成的工作,他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个你可以百度上搜下霍金的资料。自信心的建立:第一,你得先觉得生活中,我们还有事情要做。第二,锻炼身体,你每天早晚20个俯卧撑(根据身体承受逐步增加),俯卧撑看似简单,但他并不是局部的锻炼,全身肌肉都能锻炼到。锻炼可能不是立竿见影,如果你坚持半年以上,你就发现其中的力量,自己不但自信心建立了(你发现自己有毅力坚持一个事情,并且从未间断过,那么其他事情,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还有一个好身体。最后无需强迫,你自己就愿意做,因为不做你身体不舒服,最后你的生理功能也会增强。楼主可能会鄙视我,我说的话,可能是所有回答者里最不中听的一个,如果这些不中听的话,能挽救你失落的心灵,能让你重新感受父母的那份爱,我甘愿承受
1.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2.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3. 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4. 收起枪,别跟任何人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 5. 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 6.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以死亡的想象沉思生命
他徘徊于悼别与憧憬之间
以独白的句式承诺无所悔恨的人生 那是一个俄罗斯青年曾经响亮的名字
那是一个朴素时代曾经不朽的世界名著 被遗忘的格言
抄在被遗弃的塑料日记本的扉页上
昔日的偶象
淹没于今天眼花缭乱的明星排行榜 而1974年的春天
保尔?柯察金几乎是你唯一的阅读 那些温暖的逃学的下午
断墙外低矮的树林里
你沉醉于最初的崇拜
也惶恐于最初的迷恋
你持久地、秘密地
想念着冬妮娅
想念着歌唱在山楂树下的美丽少女 倾刻间
缠绵的露水吞没于革命的激流
心碎的冬妮娅
凝视着保尔的一脸忧愁
昨夜的爱情与明天的斗争
对峙在这告别的黎明
而在美丽与神圣之间
英雄只能有一种背叛 艰苦地
你跋涉在繁体字的丛林中
幻想革命与爱情的完美妥协
期盼神圣与美丽握手言欢 而结局终于来临
在一个冬天的车站
你目睹了他们最后的相逢
最后的决别 风雪中的保尔
手握铁镐的布尔什维克
以“公民”称呼自己最初的恋人
无言的冬妮娅
凄楚的冬妮娅
在泪光里承受着无情的阶级蔑视 保尔坚定地踏入风雪
踏入冬季的烈焰
这是苏维埃的革命之火
一个英雄必经的考验
而此刻你终于明白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低矮的树林里
你捧着泛黄的书页
少年的眼神凝视着天空
阳光在泪水中映出彩虹 吟诵着保尔的名句
意志的力量使你颤栗
而冬妮娅,当你再次默读她的名字
有一种感觉几乎令你窒息
你正历经热烈而脆弱的年龄
只能以敬畏代替模仿
以眼泪代替血 1974年
彷惶而无从堕落的岁月
一个布尔乔亚的少女
成为你仅有的心事 二十多年前的初夏,我恋上了冬妮娅 那一年,“文化大革命”早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革命没有完,正向纵深发展。 恋上冬妮娅之前,我认识冬妮娅已近十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高小时读的第
一本小说。一九六五年的冬天,重庆的天气格外荒凉、沉闷,每年都躲不掉的冬雨,先是
悄无声息的下着,不知不觉变成了令人忐忑不安的料峭寒雨。 强制性午睡。我躲在被窝里看保尔的连环画。母亲悄悄过来巡视,收缴了小人书,不
过说了一句:家里有小说,还看连环画!从此我告别了连环画,读起小说来,而且是繁体
字版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把革命描写得引人入胜,我读得入迷。回想起来,所以吸引人,是因
为他描写伴随着恋爱经历的革命磨炼之路:保尔有过三个女朋友,最后一个女友才成为他
的妻子;那时,他已差不多瘫痪了。质丽而佐以革命意识的达雅愿意献身给他--确切地
说,献身给保尔代表的革命事业。革命和爱欲都是刺激性的题材,象时下的警匪与美女遭
遇的故事,把青少年弄得神情恍惚,亢奋莫名。但革命与癌症的关系我当时并不清楚,究
竟是革命为了爱欲,还是爱欲为了革命?革命是社会性行为,爱欲是个体性行为;革命不
是请客吃饭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而爱欲是偶在个体脆弱
的天然力量,是“一种温暖、闪烁并变成纯粹辉光的感觉”…… 象大多数革命小说一样,爱欲的伏线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中牵动这革命者的
经历,但革命与爱欲的关系相当暧昧,两者并没有意外相逢的喜悦,反倒生发出零落难堪
的悲喜。在“反”革命小说中,革命与爱欲的关系在阴郁的社会动荡中往往要明确得多。
帕斯捷尔纳克写道,拉娜的丈夫在新婚之夜发觉拉娜不是处女,被“资产阶级占有过”,
于是投奔“资产阶级”的革命;日瓦戈与拉娜的爱情被描写成一盏被革命震得剧烈摇晃的
吊灯里的孱弱烛光,它有如夏日旷野上苍凉的暮色,与披红绽赤的朝霞般的革命不在同一
个地平线。 爱欲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处于什么位置?它与那场革命的关系究竟怎样?从一
开始我就下意识地关心冬妮娅在革命中的位置。我老在想,为何作者要安排保尔与冬妮娅
在冰天雪地里意外重逢?在重逢中,保尔用革命意识的“粗鲁”羞辱初恋情人的惊魂,说
她变得“酸臭”,还佯装不知站在冬妮娅身边的男人是她丈夫。 这样来叙述自己的初恋,不知是在抱怨革命对初恋的阉割,还是在报复初恋中染上的
资产阶级的蓝色水兵服和肥腿裤上的异己阶级情调。出逃的前夜,保尔第一次与冬妮娅搂
抱在一起好几个小时,他感到冬妮娅柔软的身体何等温顺,热吻象甜蜜的电流令他发颤地
欢乐;他的手还“无意间触及爱人的胸脯”……要是革命没有发生,或革命在相爱的人儿
与温柔之乡紧挨在一起的时候戛然而止,保尔就与资产阶级的女儿结了婚,那又会是一番
故事。 他们发誓互不相忘。那时保尔没有革命意识,称革命为“骚乱”。 热恋中的情语成了飓风中的残叶,这是由革命意识造成的吗? 这部小说我还没有读完第一遍,大街上、学校里闹起了“文化大革命”。我不懂这场
革命的涵义,只听说是革“资产阶级”的命;所有资产阶级都是“酸臭”的,冬妮娅是资
产阶级的人,所以冬妮娅是“酸臭”的。可是,为什么资产阶级的冬妮娅但爱抚会激起保
尔这个工人的孩子“急速的心跳”,保尔怎么敢说“我多么爱你”? 我没空多想。带着对冬妮娅“酸臭”的反感,怀揣着保尔的自传,加入“文化大革
命”的红小兵队伍,散传单去了。 其实,一开始我就暗自喜欢冬妮娅,她性格爽朗,性情温厚,爱念小说,有天香之
质;乌黑粗大的辫子,苗条娇小的身材,穿上一袭水兵式衣裙非常漂亮,是我心目中第一
个具体的轻盈、透明的美人儿形象。但保尔说过,她不是“自己人”,要警惕对她产生感
情……我关心冬妮娅在革命中的位置,其实是因为,如果她不属于革命中的一员,我就不
能(不敢)喜欢她。 “文化大革命”已进行到武斗阶段。“反派”占据了西区和南区,正向中区推进;
“保派”占据了大部份中区,只余下我家附近一栋六层交电大楼由“反派”控制,“保
派”已围攻了一个星期。南区的“反派”在长江南岸的沙滩上一字儿排开几十门高射机关
枪,不分昼夜,炮击中区。 不能出街,在枪炮声中,我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就在那天夜里,自动步枪的阵阵扫射通宵在耳边回荡,手榴弹的爆炸声不时传进我阵
阵紧缩的恐惧中;总攻交电大楼的战斗在我家五百米远的范围激烈进行。清晨,大楼冒起
浓烟。“保派”通宵攻击未克,干脆放火,三面紧缩包围。死守的“反派”们终于弃楼而
逃。 我家门前的小巷已经封锁了,三四个与冬妮娅一般大的女高中生戒守在这里。时值七
月,天气闷热,绷紧的武装带使她们青春的胸脯更显丰实,让人联想起保尔“无意间”的
碰触。草绿色的钢盔下有一张白皙、娇嫩的脸,眼睛大而亮丽。重庆姑娘很美……她们手
中的五六式冲锋枪令我生羡,因为保尔喜欢玩勃朗宁。 她们的任务是堵截散逃的“反派”队员。对方没有统一制服,怎么知道那个提驳壳
枪,行色匆匆的青年人是“反派”还是自己人?唯一的辨识是同窗的记忆。提驳壳枪的青
年男子被揪回来,驳壳枪被卸掉,少女们手中的冲锋枪托在白皙柔嫩的手臂挥动中轮番砸
在他的头上,脸上、胸脯上……他不是自己人,但是同窗。 我第一次见到了单纯的血。 惊颤之余,突然想起了冬妮娅;她为什么要救保尔?她理解革命吗?她为了革命才救
保尔吗?保尔明明说过,冬妮娅不是自己人。 革命与爱欲有一个含糊莫辨的共同点:献身。献身是偶在个体身体的位置转移。“这
一个”身体自我被自己投入所欲求的时空位置,重新安顿在纯属自己切身的时间中颠簸的
自身。革命与爱欲的献身所向的时空位置,当然不同;但革命与爱欲都要求嘲笑怯懦的献
身,这往往让人分辨不清两者的差异。 没有无缘无故的献身,献身总是有理由,这种理由可称为“这一个”身体自我的性情
气质。革命与爱欲的献身差异在于性情气质。保尔献身革命,冬妮娅献身爱情。身体位置
的投入方向不同,本来酝酿着一场悲剧性的紧张,但因保尔的出逃而轻易地了结。保尔走
进革命的队伍,留下一连串光辉的业绩;冬妮娅被革命意识轻薄一番后抛入连历史角落都
不是的地方。 保尔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献身革命,献身革命要经历许多磨炼。奥氏喜欢用情欲的磨炼
来证明保尔对献身革命的忠贞,但有一次,他用情欲的磨炼来证明保尔对献身情爱的忠
贞。在囚室中,保尔面对一位将被蹂躏的少女的献身。同情和情欲都在为保尔接受“这一
个”少女的献身提供理由,而且,情欲的力量显然更大,因为,保尔感到自己需要自制的
力量,同情显然不需要这样的自制力。事实上,被赫丽丝金娜的“热烈而且丰满”的芳唇
激起的情欲,抹去了身陷囚室的保尔“眼前所有的苦痛”,少女的身体和“泪水浸湿的双
颊”使保尔感到情不自禁,“实在难于逃避”。 是冬妮娅,是她“那对美丽的、可爱的眼睛”使保尔找到在自制的力量,不仅抑制住
情欲,也抑制住同情。这里根本就没有某种性道德原则的束缚,仅仅因为他心中有“这一
个”冬妮娅。保尔的“这一个”身体自我的爱欲只趋向于另一位“这一个”身体自我,她
是不可置换的。 革命意识使保尔的情欲力量改变了方向。与冬妮娅临别前的情语被革命意识变成瑟瑟
发抖的、应当嘲笑的东西。革命意识的觉醒意味着,“我”的身体自我的情欲必须从属于
革命,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革命中比有那么充沛的身体自我的原生性强力。 “九?五命令”下达,所有武斗革命团体在领袖的指示下交出各种火器。大街上热闹
非凡,“保派”武斗队正举行盛大的交枪典礼。典礼实际是炫耀各种武器;解放牌卡车拖
着四管高射炮,载着全副武装的战斗队,在市区徐徐兜圈。 我被一卡车战斗队员吸引住了:二十个与冬妮娅一般大的少女端坐卡车上,个个怀抱
一挺轻机枪,头戴草绿色钢盔,车上还趴着一位女高中生,握着架在车头上的重机枪,眉
头紧锁--特别漂亮的剑眉,凝视前方。少女的满体皆春与手中钢枪的威武煞人真的交相辉
映。 傍晚,中学举行牺牲烈士的葬礼。第一个仪式是展示烈士遗体,目的不是为了表现烈
士的伟大,而是表明“反派”的反革命意识的残忍。天气仍然闷热,尸体裸露部份很多,
大部份尸体已经变成深灰色,有些部位流出灰黑的液体弥散着令人窒息的腐气;守护死者
的战友捂着洒满香水的口罩,不时用手中干树枝驱散苍蝇。 一个少年男子的尸体。他身上只有一条裤衩,,太阳穴上被插入一根拇指粗的钢钎,
眼睛睁得很大,象在问着什么,眼球上翻,留下很多眼白。 草坪上躺卧着一具女高中生的尸体,上身盖着一截草席,裸露着的腰部表明她上身是
赤裸的;下身有一条草绿色军服短裤。看来她刚“牺牲”不久,尸体尚有人色。她的头歪
向一边,左边面颊浸在草丛中,惨白的双唇紧贴着湿热的中国土地本来,她的芳唇应当期
待着接纳夹杂着羞怯的初恋之吻;没有钢盔,一头飘散开来的秀发与披满黄昏露珠草叶织
在一起,带点革命小说中描写的“诗意”。她的眉头紧锁,那是饮弹后停止呼吸前忍受象
摔了一跤似的疼痛的表情……一颗(几颗?)子弹射穿她的颈项?射穿胸脯?射穿心脏? 我感到失去了某种生命的维系,那把“这一个”身体自我与“另一个”身体自我连在
一起的感觉。我想到趴在车头上紧握重机枪的女高中生的眉头,又突然想到冬妮娅,要是
她也献身革命,跟保尔一同上了那列火车…… 武斗团的赵团长向围观的人群发表情绪高昂的演说。“为了……(当然不是为了这些
死尸的年轻)誓死血战到底!”然后从腰间别着的三支手枪中拔出一支左轮枪,对着天
空,他的战友们跟着举起枪。葬礼在令人心惊肉跳的鸣天枪声中结束。 革命的献身与爱欲的献身不同,前者要求个体服从革命的总体性目的,使革命得以实
现,爱欲的献身则只是萦绕、巩固个体身位。:“这一个”爱上了“另一个”的献身,是
偶在个体的爱欲的目的本身,它萦系在个体的有限偶在身上;革命不是献身革命的目的本
身,它要服从于一个二次目的,用奥氏令人心血上涌的话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
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斗争是革命,“解放全人
类”是这种革命的二次(终极)谜底。为了这个目的,个体必须与自己的有限偶在诀别,
通过献身革命而献身到全人类的无限恒在中去。在无限恒在中有偶在个体的终极性生存理
由,弃绝无限的全人类,有限偶在的个体身位据说就丧失了活着的理由。无限恒在与有限
偶在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紧张的,克尔凯戈尔吟哦道:“弃绝无限是一则古老传说中所
提到的那件衬衫。那丝线是和着泪水织就、和着泪水漂白的,那衬衫是和着泪水缝成
的。”“反”革命的小说《日瓦戈医生》表达的正是这种“弃绝无限”,所以,它充满了
为了无限的革命中惊恐得发抖的泪水。 在基督临世之前,世界上的种种宗教已经星罗棋布,迄今仍在不断衍生;无论哪一种
宗教,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寂静的还是迷狂的,目的不外乎要把个体的有限偶在身体挪
到无限中去,尽管这无限的蕴含千差万别。有神明,有大全,有梵天,有天堂,有净土,
有人民。但革命的无限恒在使魂萦受灾的个体爱欲丧失了自在的理由;弃绝革命就意味着
个体偶在的“我”不在了。 在诸多革命中,许许多多“这一个”年轻身体的腐臭不足以让人惊怵,陈示许许多多
的“这一个”青春尸体,不过为了革命的教育目的:这是个体为认同“人民”必须支付的
代价。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有许多优秀的少女”和他们“一道进行残酷的斗争”,
“忍受着一切的困苦”。他要冬妮娅加入残酷的斗争,象他的政治辅导员丽达一样,懂得
何时拔出手枪。 武斗过后,在军事管制下,中学生们继续进行对个体偶在的灵与肉的革命,到广阔天
地大有作为。那时,我已经过了中学战斗年龄,广阔天地令我神往。下乡插队的小火轮沿
长江而下,驶向巴东。在船上,我没有观赏风景,只是又读了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我发觉自己的阅读速度大有长进,识繁体字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十多年前的初夏,我恋上了冬妮娅  那一年,“文化大革命”早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革命没有完,正向纵深发展。  恋上冬妮娅之前,我认识冬妮娅已近十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高小时读的第  一本小说。一九六五年的冬天,重庆的天气格外荒凉、沉闷,每年都躲不掉的冬雨,先是  悄无声息的下着,不知不觉变成了令人忐忑不安的料峭寒雨。  强制性午睡。我躲在被窝里看保尔的连环画。母亲悄悄过来巡视,收缴了小人书,不  过说了一句:家里有小说,还看连环画!从此我告别了连环画,读起小说来,而且是繁体  字版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把革命描写得引人入胜,我读得入迷。回想起来,所以吸引人,是因  为他描写伴随着恋爱经历的革命磨炼之路:保尔有过三个女朋友,最后一个女友才成为他  的妻子;那时,他已差不多瘫痪了。质丽而佐以革命意识的达雅愿意献身给他--确切地  说,献身给保尔代表的革命事业。革命和爱欲都是刺激性的题材,象时下的警匪与美女遭  遇的故事,把青少年弄得神情恍惚,亢奋莫名。但革命与癌症的关系我当时并不清楚,究  竟是革命为了爱欲,还是爱欲为了革命?革命是社会性行为,爱欲是个体性行为;革命不  是请客吃饭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而爱欲是偶在个体脆弱  的天然力量,是“一种温暖、闪烁并变成纯粹辉光的感觉”……  象大多数革命小说一样,爱欲的伏线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中牵动这革命者的  经历,但革命与爱欲的关系相当暧昧,两者并没有意外相逢的喜悦,反倒生发出零落难堪  的悲喜。在“反”革命小说中,革命与爱欲的关系在阴郁的社会动荡中往往要明确得多。  帕斯捷尔纳克写道,拉娜的丈夫在新婚之夜发觉拉娜不是处女,被“资产阶级占有过”,  于是投奔“资产阶级”的革命;日瓦戈与拉娜的爱情被描写成一盏被革命震得剧烈摇晃的  吊灯里的孱弱烛光,它有如夏日旷野上苍凉的暮色,与披红绽赤的朝霞般的革命不在同一  个地平线。  爱欲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处于什么位置?它与那场革命的关系究竟怎样?从一  开始我就下意识地关心冬妮娅在革命中的位置。我老在想,为何作者要安排保尔与冬妮娅  在冰天雪地里意外重逢?在重逢中,保尔用革命意识的“粗鲁”羞辱初恋情人的惊魂,说  她变得“酸臭”,还佯装不知站在冬妮娅身边的男人是她丈夫。  这样来叙述自己的初恋,不知是在抱怨革命对初恋的阉割,还是在报复初恋中染上的  资产阶级的蓝色水兵服和肥腿裤上的异己阶级情调。出逃的前夜,保尔第一次与冬妮娅搂  抱在一起好几个小时,他感到冬妮娅柔软的身体何等温顺,热吻象甜蜜的电流令他发颤地  欢乐;他的手还“无意间触及爱人的胸脯”……要是革命没有发生,或革命在相爱的人儿  与温柔之乡紧挨在一起的时候戛然而止,保尔就与资产阶级的女儿结了婚,那又会是一番  故事。  他们发誓互不相忘。那时保尔没有革命意识,称革命为“骚乱”。  热恋中的情语成了飓风中的残叶,这是由革命意识造成的吗?  这部小说我还没有读完第一遍,大街上、学校里闹起了“文化大革命”。我不懂这场  革命的涵义,只听说是革“资产阶级”的命;所有资产阶级都是“酸臭”的,冬妮娅是资  产阶级的人,所以冬妮娅是“酸臭”的。可是,为什么资产阶级的冬妮娅但爱抚会激起保  尔这个工人的孩子“急速的心跳”,保尔怎么敢说“我多么爱你”?  我没空多想。带着对冬妮娅“酸臭”的反感,怀揣着保尔的自传,加入“文化大革  命”的红小兵队伍,散传单去了。  其实,一开始我就暗自喜欢冬妮娅,她性格爽朗,性情温厚,爱念小说,有天香之  质;乌黑粗大的辫子,苗条娇小的身材,穿上一袭水兵式衣裙非常漂亮,是我心目中第一  个具体的轻盈、透明的美人儿形象。但保尔说过,她不是“自己人”,要警惕对她产生感  情……我关心冬妮娅在革命中的位置,其实是因为,如果她不属于革命中的一员,我就不  能(不敢)喜欢她。  “文化大革命”已进行到武斗阶段。“反派”占据了西区和南区,正向中区推进;  “保派”占据了大部份中区,只余下我家附近一栋六层交电大楼由“反派”控制,“保  派”已围攻了一个星期。南区的“反派”在长江南岸的沙滩上一字儿排开几十门高射机关  枪,不分昼夜,炮击中区。  不能出街,在枪炮声中,我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就在那天夜里,自动步枪的阵阵扫射通宵在耳边回荡,手榴弹的爆炸声不时传进我阵  阵紧缩的恐惧中;总攻交电大楼的战斗在我家五百米远的范围激烈进行。清晨,大楼冒起  浓烟。“保派”通宵攻击未克,干脆放火,三面紧缩包围。死守的“反派”们终于弃楼而  逃。  我家门前的小巷已经封锁了,三四个与冬妮娅一般大的女高中生戒守在这里。时值七  月,天气闷热,绷紧的武装带使她们青春的胸脯更显丰实,让人联想起保尔“无意间”的  碰触。草绿色的钢盔下有一张白皙、娇嫩的脸,眼睛大而亮丽。重庆姑娘很美……她们手  中的五六式冲锋枪令我生羡,因为保尔喜欢玩勃朗宁。  她们的任务是堵截散逃的“反派”队员。对方没有统一制服,怎么知道那个提驳壳  枪,行色匆匆的青年人是“反派”还是自己人?唯一的辨识是同窗的记忆。提驳壳枪的青  年男子被揪回来,驳壳枪被卸掉,少女们手中的冲锋枪托在白皙柔嫩的手臂挥动中轮番砸  在他的头上,脸上、胸脯上……他不是自己人,但是同窗。  我第一次见到了单纯的血。  惊颤之余,突然想起了冬妮娅;她为什么要救保尔?她理解革命吗?她为了革命才救  保尔吗?保尔明明说过,冬妮娅不是自己人。  革命与爱欲有一个含糊莫辨的共同点:献身。献身是偶在个体身体的位置转移。“这  一个”身体自我被自己投入所欲求的时空位置,重新安顿在纯属自己切身的时间中颠簸的  自身。革命与爱欲的献身所向的时空位置,当然不同;但革命与爱欲都要求嘲笑怯懦的献  身,这往往让人分辨不清两者的差异。  没有无缘无故的献身,献身总是有理由,这种理由可称为“这一个”身体自我的性情  气质。革命与爱欲的献身差异在于性情气质。保尔献身革命,冬妮娅献身爱情。身体位置  的投入方向不同,本来酝酿着一场悲剧性的紧张,但因保尔的出逃而轻易地了结。保尔走  进革命的队伍,留下一连串光辉的业绩;冬妮娅被革命意识轻薄一番后抛入连历史角落都  不是的地方。  保尔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献身革命,献身革命要经历许多磨炼。奥氏喜欢用情欲的磨炼  来证明保尔对献身革命的忠贞,但有一次,他用情欲的磨炼来证明保尔对献身情爱的忠  贞。在囚室中,保尔面对一位将被蹂躏的少女的献身。同情和情欲都在为保尔接受“这一  个”少女的献身提供理由,而且,情欲的力量显然更大,因为,保尔感到自己需要自制的  力量,同情显然不需要这样的自制力。事实上,被赫丽丝金娜的“热烈而且丰满”的芳唇  激起的情欲,抹去了身陷囚室的保尔“眼前所有的苦痛”,少女的身体和“泪水浸湿的双  颊”使保尔感到情不自禁,“实在难于逃避”。  是冬妮娅,是她“那对美丽的、可爱的眼睛”使保尔找到在自制的力量,不仅抑制住  情欲,也抑制住同情。这里根本就没有某种性道德原则的束缚,仅仅因为他心中有“这一  个”冬妮娅。保尔的“这一个”身体自我的爱欲只趋向于另一位“这一个”身体自我,她  是不可置换的。  革命意识使保尔的情欲力量改变了方向。与冬妮娅临别前的情语被革命意识变成瑟瑟  发抖的、应当嘲笑的东西。革命意识的觉醒意味着,“我”的身体自我的情欲必须从属于  革命,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革命中比有那么充沛的身体自我的原生性强力。  “九?五命令”下达,所有武斗革命团体在领袖的指示下交出各种火器。大街上热闹  非凡,“保派”武斗队正举行盛大的交枪典礼。典礼实际是炫耀各种武器;解放牌卡车拖  着四管高射炮,载着全副武装的战斗队,在市区徐徐兜圈。  我被一卡车战斗队员吸引住了:二十个与冬妮娅一般大的少女端坐卡车上,个个怀抱  一挺轻机枪,头戴草绿色钢盔,车上还趴着一位女高中生,握着架在车头上的重机枪,眉  头紧锁--特别漂亮的剑眉,凝视前方。少女的满体皆春与手中钢枪的威武煞人真的交相辉  映。  傍晚,中学举行牺牲烈士的葬礼。第一个仪式是展示烈士遗体,目的不是为了表现烈  士的伟大,而是表明“反派”的反革命意识的残忍。天气仍然闷热,尸体裸露部份很多,  大部份尸体已经变成深灰色,有些部位流出灰黑的液体弥散着令人窒息的腐气;守护死者  的战友捂着洒满香水的口罩,不时用手中干树枝驱散苍蝇。  一个少年男子的尸体。他身上只有一条裤衩,,太阳穴上被插入一根拇指粗的钢钎,  眼睛睁得很大,象在问着什么,眼球上翻,留下很多眼白。  草坪上躺卧着一具女高中生的尸体,上身盖着一截草席,裸露着的腰部表明她上身是  赤裸的;下身有一条草绿色军服短裤。看来她刚“牺牲”不久,尸体尚有人色。她的头歪  向一边,左边面颊浸在草丛中,惨白的双唇紧贴着湿热的中国土地本来,她的芳唇应当期  待着接纳夹杂着羞怯的初恋之吻;没有钢盔,一头飘散开来的秀发与披满黄昏露珠草叶织  在一起,带点革命小说中描写的“诗意”。她的眉头紧锁,那是饮弹后停止呼吸前忍受象  摔了一跤似的疼痛的表情……一颗(几颗?)子弹射穿她的颈项?射穿胸脯?射穿心脏?  我感到失去了某种生命的维系,那把“这一个”身体自我与“另一个”身体自我连在  一起的感觉。我想到趴在车头上紧握重机枪的女高中生的眉头,又突然想到冬妮娅,要是  她也献身革命,跟保尔一同上了那列火车……  武斗团的赵团长向围观的人群发表情绪高昂的演说。“为了……(当然不是为了这些  死尸的年轻)誓死血战到底!”然后从腰间别着的三支手枪中拔出一支左轮枪,对着天  空,他的战友们跟着举起枪。葬礼在令人心惊肉跳的鸣天枪声中结束。  革命的献身与爱欲的献身不同,前者要求个体服从革命的总体性目的,使革命得以实  现,爱欲的献身则只是萦绕、巩固个体身位。:“这一个”爱上了“另一个”的献身,是  偶在个体的爱欲的目的本身,它萦系在个体的有限偶在身上;革命不是献身革命的目的本  身,它要服从于一个二次目的,用奥氏令人心血上涌的话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  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斗争是革命,“解放全人  类”是这种革命的二次(终极)谜底。为了这个目的,个体必须与自己的有限偶在诀别,  通过献身革命而献身到全人类的无限恒在中去。在无限恒在中有偶在个体的终极性生存理  由,弃绝无限的全人类,有限偶在的个体身位据说就丧失了活着的理由。无限恒在与有限  偶在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紧张的,克尔凯戈尔吟哦道:“弃绝无限是一则古老传说中所  提到的那件衬衫。那丝线是和着泪水织就、和着泪水漂白的,那衬衫是和着泪水缝成  的。”“反”革命的小说《日瓦戈医生》表达的正是这种“弃绝无限”,所以,它充满了  为了无限的革命中惊恐得发抖的泪水。  在基督临世之前,世界上的种种宗教已经星罗棋布,迄今仍在不断衍生;无论哪一种  宗教,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寂静的还是迷狂的,目的不外乎要把个体的有限偶在身体挪  到无限中去,尽管这无限的蕴含千差万别。有神明,有大全,有梵天,有天堂,有净土,  有人民。但革命的无限恒在使魂萦受灾的个体爱欲丧失了自在的理由;弃绝革命就意味着  个体偶在的“我”不在了。  在诸多革命中,许许多多“这一个”年轻身体的腐臭不足以让人惊怵,陈示许许多多  的“这一个”青春尸体,不过为了革命的教育目的:这是个体为认同“人民”必须支付的  代价。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有许多优秀的少女”和他们“一道进行残酷的斗争”,  “忍受着一切的困苦”。他要冬妮娅加入残酷的斗争,象他的政治辅导员丽达一样,懂得  何时拔出手枪。  武斗过后,在军事管制下,中学生们继续进行对个体偶在的灵与肉的革命,到广阔天  地大有作为。那时,我已经过了中学战斗年龄,广阔天地令我神往。下乡插队的小火轮沿  长江而下,驶向巴东。在船上,我没有观赏风景,只是又读了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我发觉自己的阅读速度大有长进,识繁体字的能力也提高了。  我仍然在想,为什么冬妮娅没有跟随保尔献身革命。第一次读时,曾为冬妮娅和保尔  惋惜:要是冬妮娅与保尔一起献身革命,成为革命情侣,该多好。现在,这种惋惜感淡薄  了许多。但冬妮娅只是出于单纯的情爱爱保尔,仍然得不到我的理解。  高中毕业生聚集的知青点“插”在布满稀疏寂寞的灌木和夹杂着白色山石的丘陵上,  折断的崖石和石缝纠结着奇异枝桠,把高中生们领入情爱附属于革命的山麓,如保尔所描  述的那样。  我们知青点的团支书是个十九岁的姑娘,算不上漂亮,但眼睛长得好看,性情爽朗,  幽默,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她与身为当地贫农的儿子的团支部宣传委员谈恋爱。在月光  下,这对令我欣慕的革命情侣(敢于冲破城乡隔离的恋人)常常离开大家,在铺满露水的  丛林中谈革命工作,交流玫瑰红的革命体会。他们从树林中回来,总会带给我们充满遐想  的革命指示。在他们的革命热情(爱欲?)支配下,知青点的政治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宣  传委员虽识字不多,却能言善辩,做政工很有魅力。象保尔一样,他也喜欢读革命小说:  《烈火金刚》、《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  一个初夏的傍晚,我从工地回来,看到团支书浑身湿漉漉地躺在谷场的木板上,尽管  面无血色,略带微笑的表情似乎还在啜闻田野幽邃的夜色空明中轻微的气息。她跳塘自杀  了!这怎么可能,她怎么会死!青春的生命才刚刚开始,还有那么多生命的悲欢等着她去  拥有。这个姑娘难道不是将来某一天要在新婚之夜撩起脉脉温情,在将来某一天用颤然的  手臂抱起自己的婴孩的那个她吗?我不相信她已经死了,那是不可能、不应该的。我不自  禁地拉起她的手腕,希望能找回脉动。因为我的举动,在场表演性地恸哭的农妇们的嚎啕  戛然而止,好奇地看着我……她没有醒过来,我却一直在等待她那曾燃起情霞的呼吸,一  种无法言表的毁灭感成了唯一漫漫无尽的出路……  宣传委员始终没有在场。后来听说,我们的团支书死于情爱的挫伤。他作为第一个同  她发生那种最属己的、欢乐得惊悸莫名的肌肤之亲的人并没有珍惜她带着革命情愫的献  身;为了自己远大革命前程,他*不得不*轻薄他。  在猛然碎裂的心绪中,我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开始感到,保尔有过的三个  女朋友都不过是保尔献身的证明材料:证明忽视个人的正当,以及保尔在磨炼过程中的意  志力。  保尔声称,献身革命根本不必有以苦行来考验意志的悲剧成份,他并不想成为革命的  禁欲主义者。但情爱必须归属革命,已具有革命意识的保尔对冬妮娅说:“你必须跟我们  走同样的路。……我将是你的*坏丈夫*,假如你认为我首先是属于你的,然后才是属于党  的。但在我这方面,第一是党,其次才是你和别的亲近的人们。”  “冬妮娅悲伤地凝望着闪耀的碧蓝的河流,两眼饱含着泪水。”  冬妮娅的心肯定碎了,寒彻骨髓的毁灭感在亲切而又不可捉摸的幸福时刻突然触摸了  她一下。  可是,多么可爱的冬妮娅!她没有接受对自己爱的附加条件,即便自己所爱的人提出  这个条件。她爱保尔“这一个”人,一旦保尔丢弃了自己,她的所爱就毁灭了。  我当时开始觉得,那些乘槎驭骏的革命者最好不要去打扰薄如蝉翼的爱欲。革命者其  实应该是禁欲主义者,否则难免使执着爱欲的“这一个”成为革命者的垫脚石。爱欲是纯  然个体的时间,是“这一个”偶在的身体与另一“这一个”偶在个体相遇的魂牵梦萦的温  存,而革命是集体性的事件。社会性的革命与个体性的爱欲各有自己的正当理由,两者并  不相干。  我懂得冬妮娅何以没有跟随保尔献身革命。她的生命所系固然没有保尔的生命献身伟  大,她只知道单纯的缱绻相契的朝朝暮暮。以及由此呵护的质朴蕴籍的、不带有社会桂冠  的家庭生活。保尔有什么权利说,这种生活目的如果不附丽于革命身上就卑鄙庸俗,并要  求冬妮娅为此感到羞愧?在保尔的忆苦追烦的革命自述中,难道没有流露出天地皆春而我  独秋的怨恨?  在那革命年代,并不是有许多姑娘能拒绝保尔式的爱情附加条件。冬妮娅凭什么个体  气质抵御了以情爱为筹码的献身交易?我想知道这一点。冬妮娅身上有一种由歌谣、祈  祷、诗篇和小说营造的贵族气,她懂得属于自己的权利。有一次,面对保尔的粗鲁,冬妮  娅说:“你凭什么权利跟我这样说话?我从来就不曾问过你跟谁交朋友,或者谁到你家里  去。”革命不允许这样的个体权利意识,保尔的政治辅导员兼情人丽达和补偿保尔感情损  失的达雅没有这种权利意识。  冬妮娅是“从一大堆读过的小说中成长起来”的,古典小说的世界为她提供了绚丽的  生活理想。她向往在自己个体的偶在身体位置上,拥有寻常的、纯然属于自己的生活。革  命有千万种正当的理由(包括讴歌同志式的革命情侣的理由),但没有理由剥夺私人性质  的爱欲的权利及其自体自根的价值目的。  献身与偶在个体的爱欲的“酸臭”与献身于革命的粗鲁,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  事中发生了历史性的遭遇,并以无产者气的粗鲁羞辱贵族气的“酸臭”告终。它是否暗  示,那场被认为“解放全人类”的革命以灭除偶在个体的灵魂和身体用最微妙的温柔所要  表达的朝朝暮暮为目的呢?  我很不安,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爱上了冬妮娅缭绕着蔚蓝色雾霭的贵族式气质,爱上了  她构筑在古典小说呵护的惺惺相惜的温存情愫之上的个体生活理想,爱上了她在纯属自己  的爱欲中尽管脆弱但无可掂量的奉献。她曾经爱过保尔“这一个”人,而保尔把自己并不  打算拒绝爱欲的“这一个”抽身出来。这固然是保尔的个人自由,但他没有理由和权利粗  鲁地轻薄冬妮娅仅央求相惜相携的平凡人生观。  我用“文化大革命”的经历和对这场大事的私人了解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  种经历和了解是片面的,世上一定还存在着别一种不同的革命,只是我不知道。“史无前  例”的事件之后,我没有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形象已经黯淡了,冬妮娅的  形象却变得春雨般芬芳、细润,亮丽而又温柔地驻留心中,象翻耕过的准备受孕结果的泥  土。我开始去找寻也许她读过的那“一大堆小说”:《悲惨世界》、《被侮辱与被损害  的》、《白夜》、《带阁楼的房子》、《嘉尔曼〉……  这一私人事件发生在一九七五年秋天。前不久,我读到法国作曲家Ropartz的  一句话:Quinousdiralaraisondevivre?(谁会告诉我们活  着的理由?)这勾起我那珍藏在茫茫心界对冬妮娅被毁灭的爱满含怜惜的经历,我仍然可  以感到心在随着冬妮娅飘忽的蓝色水兵衫的飘带颤动。我不敢想到她,一想到她,心就隐  隐作痛……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尔一生的转折点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