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相遇的在世界尽头相遇注定是错过,是不是,还是做一个内含子更好...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痴迷摄影,旅行,DIY,收藏,喜欢小动物和小东西,
22世纪的未来人,天生慢热,个性强大,奔放。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7075',
blogTitle:'如果相遇的尽头注定是错过,是不是,还是做一个内含子好一些呢?',
blogAbstract:'有个mRNA,觉得自己很孤单,就拉个核糖体过来翻译个蛋白给自己作伴,翻译好之后对蛋白说:“你好,我是你的模板。”蛋白说:“你好,我是&RNase。”&mRNA沉默了一下,说:“没关系,反正我本来也活不了多久.你就陪陪我吧。”&蛋白说:“好”。&于是两个人(?)就手拉手默默地站在一起。&过了一会儿蛋白忽然说:“其实我现在还不是RNase。”&mRNA:“嗯。”&蛋白:“我现在只是多肽。”&mRNA笑了。&蛋白:“可是我很快就会变成真的RNase了。”&mRNA:“没有关系。我总是要死的。”',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痴迷摄影,旅行,DIY,收藏,喜欢小动物和小东西,\n22世纪的未来人,天生慢热,个性强大,奔放。',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看到过一个原子,好像是任何时间出现在任何地点。具体记不清了。
上学时想回家,回家时想上学,原因不温情,只是在哪里都找不到归属感,感觉自己是个外人。
既然话题里有天文...我觉得应该是这个:对,就是左下角那颗恒星。而背景则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有点天文学常识就知道,能够产生这种景观,应该能想象这颗恒星离它的背景星系(可能就是它的母星系)有多远。实际上这颗恒星在这个位置:用spaceEngine找到这些恒星的时候,我经常在想,如果这颗恒星旁边的行星上有高等文明,你猜它们会怎么描述自己?“我们的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它正在以每秒300公里的高速逃离我们曾经的母星系;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在1000光年外,而我们的母星系则距离我们3万光年;换句话说,如果生命存在的概率为每100万颗恒星才有一个有生命,那么即使我们接近了光速,也要走上数万年才能找到它们;而3万光年外这个巨大繁华的大星系,不知道有多少文明已经欣欣向荣;但它们应该看都不会向我们这里看一眼,因为这里太荒凉了。更加可悲的是,经过计算,随着我们的逐渐远离,我们会永远飞入深邃的宇宙,成为一个孤独的流浪的行星系。我们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只小舟,远离任何一个陆地,任何一座城市,举目四望皆是无尽的海平面。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太阳会在7亿年后近距离飞过一个矮星系,但不会被它捕获,而是会被矮星系偏移方向后飞向另一个巨大的星系。到达那里需要30亿年。但愿我们能繁衍到那个时候。”————————————————统一回应一下评论里的问题:1,我没想到这个答案能拿这么多赞,真心受宠若惊!谢谢大家支持!2,
说我拿这个骗小姑娘,当时我一口水就喷出来了,我得多屌丝啊才会拿这个骗小姑娘?知乎里哪个小姑娘会上这个当?我写这个答案,预计顶多二三十赞,能有现在这个数完全出乎我意料3,我不是天文专业的,本职是码农,只是对天文有很业余的爱好,时间有十几年,但知识仅限于科普程度的水平,所以如果有疏漏请大家指正4,原答案引文是我自己写的,没有出处5,引文中的“太阳”不是我们的太阳,而是以那颗孤独恒星旁边的文明的口吻说的6,关于这颗恒星是如何逃出来的: 类似的恒星其实很多,它们真的会一头扎进深空,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再也回不来。7,对原答案引文做了点修改,为了不影响阅读的流畅,写在这里:“达到了光速”改成了“接近光速”,“星系群”改为“星系”,“调转方向”改为“被矮星系偏移方向”8,关于接近光速后的时间膨胀,我是这么想的,派出寻星者去寻找文明肯定是为了和母星建立联系,除非带着母星一起飞,否则寻星者主观时间再短,对母星来说也还是过了数万年9,这两张图片都是从软件spaceEngine里截取的,想要截图可以去下一个玩玩,对硬件需求有点高,cpu内存显卡样样都吃,我还没见过其它能把我cpu和显卡(E3+660标版,16G)同时跑满的程序...最新版本0.9.7.3+0.9.7.4patch10,评论里有人说想哭真是吓着我了...为表示安抚,再宣传一下我的视频,看完后你会更想哭B站: 再次感谢大家谬赞...——————————————关于视频的BGM,我已经在视频下边的评论里给了~关于游离恒星的问题:上面的文章里说发现的是系内恒星,但文中也说了,以目前的速度会一直冲到银河系外,不再回头;鉴于发现的这类恒星数量不少,可以肯定这不是偶然事件;既然不是偶然事件,可以推测存在在更早时期时已经逃出星系的恒星。而且,现在发现的系内高速恒星,早晚也会成为一颗流浪恒星,这是未来的既定事实。更进一步,相关资料还是有的:——————————————然后贴一组让我欲哭无泪的评论...————————
更新15/07/10
=-=V2.0以下是WiKi关于one electron universe的原文:The one-electron universe postulate, proposed by
in a telephone call to
in the spring of 1940, states that all
are actually manifestations of a single entity moving backwards and forwards in time. According to Richard Feynman:I received a telephone call one day at the graduate college at Princeton from Professor Wheeler, in which he said, "Feynman, I know why all electrons have the same charge and the same mass" "Why?" "Because, they are all the same electron!"The idea is based on the
traced out across
by every electron. Rather than have myriad such lines, Wheeler suggested that they could all be parts of one single line like a huge tangled , traced out by the one electron. Any given moment in time is represented by a slice across spacetime, and would meet the knotted line a great many times. Each such meeting point represents a real electron at that moment.At those points, half the lines will be directed forward in time and half will have looped round and be directed backwards. Wheeler suggested that these backwards sections appeared as the
to the electron, the positron.Many more electrons have been observed than positrons, and electrons are thought to comfortably outnumber them. According to Feynman he raised this issue with Wheeler, who speculated that the missing positrons might be hidden within .Feynman was struck by Wheeler's insight that antiparticles could be represented by reversed world lines, and credits this to Wheeler, saying in his Nobel speech:I did not take the idea that all the electrons were the same one from [Wheeler] as seriously as I took the observation that positrons could simply be represented as electrons going from the future to the past in a back section of their world lines. That, I stole!Feynman later proposed t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as an electron moving backward in time in his 1949 paper "The Theory of Positrons". later applied it to all production and
of particle-antiparticle pairs, stating that "the eventual creation and annihilation of pairs that may occur now and then is no creation or annihilation, but only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moving particles, from past to future, or from future to past."下面是楼主的渣翻译(各位看官看看就好,有啥不对的欢迎指出,谢ps,最后一段不会翻译,见谅,大致意思是Feynman 写了篇论文叫《正电子论》然后 一个叫南部阳一郎()的人运用该理论得到了一个结论):单电子宇宙论,是1940年春Jhon Wheeler在打给Ricard Feynman电话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电子和正电子是单个电子在时间中倒退和前进的具体表现。据Ricardo Feynman说:我曾接到一个Wheeler教授在Princedon大学打来的电话,他说;‘Feynman,我知道为什么所有的电子都有相同的电荷和相同的质量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电子。”这个想法建立在世界线之上,世界线是每个电子在时空中运动轨迹。与其说存在无数条世界线。Wheeler认为我们可以把那些世界线看做一个单线的一部分,这条单线像是由一个电子绘出的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节。每一个时空薄片都表示时间里的一个瞬间,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次有节点的世界线。我们遇到的每一个节点就代表在那个时刻的真正的电子。在这些节点里,一半的世界线被指引着在时间中向前延伸,而另一半将会进入循环并向过去前进。Wheeler认为那些逆向的部分具体表现是电子的反粒子,即正电子。电子被观测到的电子远多于正电子,而且电子也被认为数目远比正电子要多。对于Feynman提出的这个问题,Wheeler推断那些没被观测带的正电子也许被藏在了质子中。Feynman被Wheeler的 颠倒的世界线的表现是反粒子 的观点震惊到。他在诺奖的演讲里说,这一切要归功于Wheeler。 Feynman说; 我认真地观察到正电子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电子在世界线逆向的部分从未来向过去的运动时。我没有Wheeler那个所有电子都是同一个电子的想法。也就是说,我剽窃了这个想法。V1.0题主应该是在说这篇文章(或者题主可以Google一下one electron universe以下是wiki百科的链接 )《远比你孤独》原文摘自豆瓣,貌似豆瓣转自人人1. 以前曾经去华为面试过,填表时有一项须注明,是否愿意应聘海外项目职位。其实华为的海外销售经理、售前售后工程师之类的薪资高得离谱,非常适合我们这种低调沉稳的技术黄牛。不过就是太枯燥无聊了,尤其在一些政局动荡的第三世界国家,子弹满天飞,根本不敢出门,惟有天天呆公司宿舍里对着技术白皮书撸管。坊间流传着两个著名的关于华为驻外工程师的段子,一是巴基斯坦还是哪的华为员工在宿舍院子里养了一群鸡,不用于下蛋也不用于食用,用来赶着满院子跑,打发时间。二是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华为基地曾经收到当地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信,内容是抗议华为员工在基地旁边的海滩上将海龟翻身,导致海龟再也无法翻转过来而活活饿死。。。他们真的是太寂寞了。2.小时候看过柯南道尔的一篇短篇小说,叫《卢浮宫博物馆的奇闻》。写一英国人在卢浮宫里迷路了(SB么),闭馆时被关在了里面,却有幸遇到了奇迹:一名长得比木乃伊还恐怖的馆员在深夜偷偷打开了盛装一位女性木乃伊的木棺。被英国人发现后他讲述了实情,他原是古埃及的一名法术师,机缘巧合和朋友一道研制出了长生不老药,服用后能抵抗衰老、暴力的伤害。这并不是永生.但它的效力可以维持好几千年。---------这药的负面作用是当你活腻了的时候,想死也死不了。比如这埃及哥们,他在给自己服用了药剂后,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爱人用药呢,爱人就得肺病死了。古埃及人笃信有阴界,这下阴阳永隔。更气人的是埃及人的那位合作伙伴也暗恋着那女人,他在女人死后独自发明出了长生不老药的解药,自己服下后立马嗝屁去阴间调戏朋友妻去了。这让那埃及人气得要死,他试验了无数种配方,却终因缺少一种稀有的珍贵药引而发明不出解药。然后就这么孤独而猥琐地活了3000多年,走遍全世界,从奴隶社会开始,眼看都要实现共产主义了。却在这个夜晚终于有机会打开了女友的棺材,在棺材里发现了自己合伙人藏在其中的解药药引。然后他迫不及待地服下,很快就迅速衰老并且死亡。他死得比古往今来任何一名自杀者都要快乐,这不仅仅是因为能够得以和爱人重逢(或者目睹爱人和自己朋友在另一个世界给自己戴帽子),更是一种从万世的孤独中终极的解脱。看完小说后,我时常想象那3000多年的岁月,这人是怎么熬过来的。那句歌词怎么唱的来着,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这哥们的故事可以改编成《求法老》了。3. 还看过一部自认为是我看过的最棒的短篇小说,Ray Bradbury原著的《浓雾号角》。写的是一只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蛇颈龙,竟得以长生不死。(估计是吃了埃及人发明的仙丹),全世界就只有它一只蛇颈龙了,孤零零地活在大海深处。每年冬天的浓雾时节,海港的灯塔会发出低沉的号角声为过往船只引路。那号角像极了蛇颈龙的叫声,每年都会将那只死不了的活化石蛇颈龙从海底引上海面,它大概以为那是同类的呼唤。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在最后,经过大自然多年的教育,它终于进化出了一点智商,发现了这压根不是自己的同胞,发现恐龙界真的只剩下自己活在这个地球上了。于是它悲愤地毁掉了灯塔,潜入了海底,从此再也不会听到那熟悉的呼唤。也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每次想到这只蛇颈龙,我就觉得眼角隐隐然有清泪溢出,那是古往今来最孤独的生物,活在黑暗、高压、寒冷的海底,并且由于没进化出前肢,打不了飞机,在苦寂中独自度过了亿万年。想想就难过。我们失个恋和它比起来算个锤子。4. 这是我能想象的最终极的孤独。严格说来在我接触这个理论之前,连想也想象不到。你们能想到吗?先讲讲此理论的主角,反物质。关于反物质的概念,简单说来就是由带正电荷的电子组成的物质,它们和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只是电荷的正负属性相反而已。可以想象宇宙里存在一个反物质构成的你,终于有一天和你本尊相逢了,你们激动地伸出右手深情相握,却在接触的一霎灰飞烟灭。并释放出比氢弹爆炸还巨大的能量。一开始反物质只是狄拉克的数学假设而已,直到在实验室里真正制造出了反氢原子等反物质粒子。虽然存在时间极短,迅速泯灭,但是真实地验证了反物质在宇宙中的确存在。真正吸引我的理论,是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的反物质猜想。他由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两个解,发现在数学上,一个在时间中正向前进的负电子和一个在时间中逆行的正电子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反物质不过是在时间中逆行,即从未来向过去前进的正物质而已。反物质和正物质的对消泯灭,实质上是正物质在时间轴上的突然掉头,回到过去的同时变成了反物质。(即2分钟前的反物质,在1分钟前和正物质对消,实质上是该正物质在1分钟前开始了时间上的逆行,变成了反物质。2分钟前你看到的反物质就是在时间轴上逆行回去的这个正物质而已。)更加震撼的理论如下,费曼由此解决了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基本粒子问题:为何世间万物、大至星系、小到原子,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属性,例如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我和毛主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但是在电子身上是个例外,世上没有“大电子”、“小电子”、“性感电子”、“高帅富电子”之说,你也无法在一个电子上刻字,然后送给自己的女友。组成宇宙万物的无穷多的电子,是一模一样的,找不出任何差异的。费曼由自己的反物质假设完美地解释了这一困扰:因为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整个宇宙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没错,全宇宙的庞大的空间、数不尽的星体和物质,其实都是这一个电子在不同时空的分身而已。它从大爆炸开始,在时间轴上正向前进,直到宇宙的末日,又掉头回去,变成正电子,在时间里逆行,逆行到了宇宙诞生之初。就这样永世无休止地循环下去,这个电子出现在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出现在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在三维世界的我们看来,空间里布满了数不尽的电子,构成了世间万物。其实它们,包括我们自身,你的父母亲人,你的恋人,你养的狗,狗拉的屎,曼哈顿川流不息的人潮,塔克拉玛干寂如死水的无人区,兰桂坊莺歌燕舞的不夜城,海底两万里那只无尽孤独的蛇颈龙,万事万物都一样,都只不过是那同一个电子正行逆行了无数次的分身而已。整个宇宙就这么一个电子,孤零零地从天地混沌走到宇宙毁灭,再倒回去重来,周而复始。假如这理念是真实的,你还觉得自己孤独、寂寞吗?还会去海滩翻乌龟,去养鸡场赶母鸡吗?你能想象出比这更文艺的电子,更孤独的个体吗?有个mRNA,觉得自己很孤单 | Geek笑点低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921774人加入此小组
有个mRNA,觉得自己很孤单,就拉个核糖体过来翻译个蛋白给自己作伴,翻译好之后对蛋白说:“你好,我是你的模板。” 蛋白说:“你好,我是RNA水解酶。”    mRNA沉默了一下,说:“没关系,反正我本来也活不了多久.你就陪陪我吧。”    蛋白说:“好”。    于是两个人就手拉手默默地站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蛋白忽然说:“其实我现在还不是RNA水解酶。”    mRNA:“嗯。”    蛋白:“我现在只是多肽。”    mRNA笑了。    蛋白:“可是我很快就会变成真的RNA水解酶了。”    mRNA:“没有关系。我总是要死的。”    于是蛋白依旧和mRNA靠在一起,他慢慢地转圈,折叠,开始修饰自己。他越来越像真的RNA水解酶,而mRNA慢慢地开始降解。    蛋白说:“我走吧,离开了我你也许能活得久一些呢。”    mRNA说:“你别走。我有些话要和你说。”    mRNA说,你知道么,我也有过一个模板,他叫DNA。    蛋白说:“他现在在哪里呢?”    mRNA说:“他的启动子关闭了。他睡着了。”    蛋白问:“是谁把他的启动子关掉的呢?他还会醒过来吗?”    mRNA说:“是我把他关掉的。”然后他又笑笑:“但是他还会醒的,我一消失,他就又会醒来了。”   mRNA说:“我记得我刚被转录出来的时候,DNA对我说,你好,我是你的模板。我说你好,我是mRNA。他笑着说很高兴见到你,然后就慢慢睡着了。”    蛋白没有说话。    “我很想念他。”mRNA的声音越来越虚弱,“我马上就要消失了。如果他醒过来,如果你碰到他,请替我再和他说一句你好吧。”    然后mRNA就被降解掉了。   ============================================    DNA慢慢醒了过来,看到旁边站着一个蛋白正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蛋白看DNA醒了,说:“你好,我是RNA水解酶。”    DNA说:“你好,我是DNA。”    蛋白:“你好。”    蛋白:“第二句你好,是mRNA让我对你说的。”    DNA想起来,他上次睡觉之前,转录了一个mRNA,可是就说了一句话,自己就睡着了。    DNA:“mRNA他在哪里?”    蛋白答非所问:“他说他很想念你。”    DNA笑了:“我也很想念他。”    蛋白:“他已经被降解了。”   蛋白:“有时候我却羡慕他。”   DNA:“为什么?”    蛋白看看DNA,说:“因为你在想念他啊。”蛋白说完,忽然觉得湿湿的。原来是自己哭了。哭着哭着,蛋白就水解了。(= =|||||||||||||||||)   =======================================    DNA终于又转录了一个mRNA。    DNA说:“你好,我是你的模板。”    mRNA说:“你好,我是mRNA。”    DNA仔细地看着mRNA:“你和他,真是一模一样。”    mRNA:“谁?”    DNA:“我上一次转录的mRNA。”停了停,又说:“你们明明是一样的,为什么我还在想念他呢?”说完,DNA慢慢合上了眼睛(…)。    如果相遇的尽头注定是错过,是不是,还是做一个内含子好一些呢?这篇文章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赠送:他 是个坏学生,却喜欢上了学习优异的她。情人节这天,在朋友的怂恿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发信息问她:Don’t you love me?她很快给了回复:Yes, I do!那一刻,看到这句话他是有些难过的。而后毕业在即,这件事他也随之抛之脑后。然而,他不知道,那天她一直在等他,等他来牵她的手。
+ 加入我的果篮
可是,笑点在哪里呢。。
我好像在哪里看过,而且还曾经转到了我的空间里
智能科学专业
的回应:可是,笑点在哪里呢。。感动。。。。
蛋白质怎么自己哭哭就水解了???
有没有别的专业的版本。。。
附赠挺虐心的......表白有风险,装13需谨慎。
正应力和剪应力那个
生命科学专业,天函地方小组长
感天动地,哭了
视觉影像控
中心法则你好……
最后那条真是笑了,学好英语很重要啊童鞋。
生命科学专业,天函地方小组长
#没人发现吗!☆mRNA说,你知道么,我也有过一个模板,他叫DNA。☆DNA:“mRNA他在哪里?”蛋白答非所问:“他说他很想念你。”DNA笑了:“我也很想念他。”#我说完了
的回应:最后那条真是笑了,学好英语很重要啊童鞋。这……我都没反应过来!
智能科学专业
的回应:蛋白质怎么自己哭哭就水解了???有水啊。。。。所以就水解了。。。。。
的回应:有水啊。。。。所以就水解了。。。。。可是蛋白质水解要酶催化啊……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当年在豆瓣等人更这个等到海枯石烂的路过
智能科学专业
的回应:当年在豆瓣等人更这个等到海枯石烂的路过后来呢?
的回应:后来呢?当时有人表示说要续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的回应:当时有人表示说要续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通常都是这样的……
这个 貌似原来在空间看到过的
看的有点怀念上学的时光了。真纯情啊.........果断转空间了
环境工程博士生,计算机爱好者
的回应:可是,笑点在哪里呢。。最后的反义疑问句如果爱,就是Yes,不爱就是No显然,那位男生似乎英文没学好……
的话:最后的反义疑问句如果爱,就是Yes,不爱就是No显然,那位男生似乎英文没学好……谢谢,不过,我前面回帖的时候,主帖还没有“赠送”的那部分。。
的话:感动。。。。我倒觉得很恐怖诶。。
的话:#没人发现吗!☆mRNA说,你知道么,我也有过一个模板,他叫DNA。☆DNA:“mRNA他在哪里?”蛋白答非所问:“他说他很想念你。”DNA笑了:“我也很想念他。”#我说完了----------------------------------------------+10086……
生物工程专业
泪如雨下啊。。。从来不知道中心法则这么感人
果断发现基情……于是,所有美好的感情都是好基友演绎的嘛?
话说赠送的那个小故事,我还奇怪怎么就没有然后了,nnd这孩子英文不好就算了,你TM表白还用英文,用英文表白也就算了,你TM连人家的回答都没看懂……我简直吐槽无力,这不是初高中的知识点吗,学到英文的问句的时候不就教了吗,这不还是考试易错点老师常常强调的吗,这孩子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好感动,眼眶都湿了,直到我看到蛋白水解……发在笑点低果然没错
这么虐的文章居然放在笑点低,楼主我恨你!!!
智能科学专业
的话:话说赠送的那个小故事,我还奇怪怎么就没有然后了,nnd这孩子英文不好就算了,你TM表白还用英文,用英文表白也就算了,你TM连人家的回答都没看懂……我简直吐槽无力,这不是初高中的知识点吗,学到英文的问句的时候不就教了吗,这不还是考试易错点老师常常强调的吗,这孩子是怎么考上大学的?谁说他上了大学的。。高中毕业什么的也可以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古人云:“无论怎样都是猪定~~”
要说笑点嘛,好像只有一个:蛋白说完,忽然觉得湿湿的。原来是自己哭了。哭着哭着,蛋白就水解了。(= =|||||||||||||||||)   =======================================Only two things are infinit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 and I'm not sure about the former...
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用Don't
读书很重要。
RNA酶能够入核?恐怕也只能隔着核膜在那里跟DNA交流吧……
可不可以发个泪点低小组呢?????
的话:----------------------------------------------+10086……不懂
这个东西……第一次看应该是在豆瓣的科幻组还是什么组里……反正那时的我……还是能看懂这个的- -然后曾经说要续写这个的人也无影无踪了……
的话:魔人大君:你的末日早已注定!这个算是得了遗传病的mRNA吗?还有RNA酶那么强悍的东西那么容易就水解了,这不科学。所以笑点是在 蛋白看看DNA,说:“因为你在想念他啊。”蛋白说完,忽然觉得湿湿的。原来是自己哭了。哭着哭着,蛋白就水解了。(= =|||||||||||||||||)
的话:哭了摸摸头 不哭~
英语不好还那么问……虐心啊
反义疑问句和lack是写作文的大杀器……中学的一个英语老师后来说:弄不清lack的用法怎么办?很简单,你们就别用lack了……
翻页沙发薯片瓜子汽水小马扎工兵铲喽喂……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世界尽头相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