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深圳市 深圳塘朗山穿越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场 在哪

核心提示随着垃圾数量的增多,它变得愈发无法逃避数亿吨的建筑垃圾每年都被悄悄倾倒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周围。参考消息网月日报道中国为了给城市发展提供土地而拆除旧建筑,尤其是暴力拆迁工程,已产生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后果。外媒指出,近年来,拆迁和重建正使中国日益面临另一个令人不悦的事实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特别是房地产行业,近十年里由于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发展速度超过一般行业的发展速度,伴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呈现爆炸性的增长趋势,建筑垃圾多了,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更影响了生活环境,目前各地方天下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产业。但就目前国内处理建筑垃圾的模式是否合适,我们对国。一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计算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建筑面积尚未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按照房产证或拆迁许可证等的证载面积计算,没有证件的房屋按照实测面积计算;已拆除的房屋建筑面积按照测绘管理部门提供或确认的地形图计算;单位面积垃圾量民用房屋建筑按照每平方米。城市更新改造产生的大量建筑废弃物何去何从?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拆迁建设项目给出一个新答案近万吨的建筑废弃物实现就地转化综合利用,创造综合效益近亿元。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建筑废弃物"零排放"示范项目。月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率有关部门到南科大建设工地现场调研,对这一建筑废弃物。新型建材机械蒸压砖设备"机器换人"提高了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资源的利用率。墙材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强度大。过去,墙材企业习惯于通过提高工人劳动报酬福利来吸引工人来厂留厂,不仅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也加大了企业管理难度。现在,受劳动力供给日趋紧张的影响,加之,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企业单靠提高报酬。长久以来,人们无不为大量建筑垃圾的最终去处而烦忧,日前,"一种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墙地砖"环保型发明专利技术应运而生。其不仅利用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煤渣煤岩石炉渣粉煤灰建材非金属固体垃圾等废材料生产出符合要求建筑砌块,同时也为我国禁用粘土砖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建筑用砖的生产渠道。据太原百意环保科技。一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计算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建筑面积尚未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按照房产证或拆迁许可证等的证载面积计算,没有证件的房屋按照实测面积计算;已拆除的房屋建筑面积按照测绘管理部门提供或确认的地形图计算;单位面积垃圾量民用房屋建筑按照每平方米。郑州生产的移动破碎站作为资源利用生态道路核心技术的一部分,近万立方米的建筑废弃物及渣土在道路工程中得以转化应用,为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天下科研院所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对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美化城市的重要性,。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堆放场所建筑废弃物产生的渗滤水一般为强碱性并且还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硫化氢以及一定量的有机物,如不加控制让其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外媒中国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回收利用不足参考消息网中国为了给城市发展提供土地而拆除旧建筑,尤其是暴力拆迁工程,已产生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后果。外媒指出,近年来,拆迁和重建正使中国日益面临另一个令人不悦的事实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月日称,尽管这个问题常常遭到掩盖,但随着。城市建筑垃圾乱倾倒乱堆放影响城市环境,曾经是城市管理当中的一大难题,群众意见较大。近日,付某富驾驶赣C号轻型自卸货车,满载建筑垃圾并倾倒在和平路快到与布龙路交叉路口的地点,办案人员调查发现,付某富还曾驾驶该货车在龙华新区多地多次倾倒建筑垃圾。这不仅会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还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一是建筑垃圾。从上世纪年代初开始的大规模工程建设,使建筑垃圾量逐年上升。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已达亿立方米,成为垃圾的主要来源。二是生产生活垃圾。我国城镇人口在亿以上,每人每天约产生千克以上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每年城市生产生活垃圾总量在亿吨以上。以上两种垃圾每年的总量约在。消除建筑垃圾污染需多管齐下据报道,在北京市朝阳区管庄远洋一方润园号院南侧,建筑垃圾已堆积成近层楼高的小山,附近小区的居民基本不敢开窗透气。两年来,居民多次投诉,小区物业也向城管和街道反映,但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垃圾山越来越高。城市建设在带来繁荣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烦恼,有所建则必然有所弃。年,在深圳市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深圳市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投资亿多元,建设了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厂塘朗山环境园。"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是资源放错了地方。"华威环保研发管理部经理关宇说,垃圾包围城市的现状让很多人忧虑,其实这些建筑废料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关宇一年多前加入华威环保,在他看来。据有关专家分析,合理利用建筑废弃物不仅环保节能,而且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粗略估算,到年,我国至少新产生建筑废弃物亿吨,如将其中转化为生态建筑材料,将创造亿元的经济价值,而其社会效益将更为可观。建筑废弃物被作为再生资源可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今后必将会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载时请注明本信息来源于:建筑废料 ----
更多相关信息:
破碎筛分设备
工业制粉设备
制砂洗砂设备热门活动: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耿玲赴深圳走访阜阳籍务工人员
查看: 1541|
摘要: 2月8日至9日,市政协主席耿玲在市招商局和临泉县有关负责同志陪同下,赴深圳开展“接您回家”活动,走访看望阜阳籍务工人员,参观考察阜阳籍人士创办的企业,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8日上午,耿玲一行先后来
&&&&&& 2月8日至9日,市政协主席耿玲在市招商局和临泉县有关负责同志陪同下,赴深圳开展“接您回家”活动,走访看望阜阳籍务工人员,参观考察阜阳籍人士创办的企业,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8日上午,耿玲一行先后来到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厂、深圳智丰家具有限公司和深圳畅翔威科技有限公司等阜阳籍人士创办的企业,看望慰问阜阳籍务工人员代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向他们介绍阜阳的新变化、新政策、新机遇,诚挚邀请他们回乡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在8日下午召开的阜阳(深圳)老乡座谈暨招商推介会上,耿玲向常年在外辛苦打拼的阜阳籍老乡表示慰问,并简要介绍了阜阳的发展情况、投资环境。她说,去年阜阳生产总值11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阜阳正在大变样、大发展,有许多创业的优势条件和优惠政策,蕴藏着无限商机,希望大家多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宣传家乡新形象,助力家乡大发展,一如既往地为家乡提供信息、推荐项目、引进资金、招徕客商,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 王金全 赵雨薇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阜阳新闻网
电话: 邮箱:
颍淮论坛 &
ICP: &&皖网宣备110002号
阜阳日报社主办
法律顾问:阜阳民扬律师事务所 于孝兵律师深圳南山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当前位置:&&&&&&&&&&&&&&&
生态文明,写在科学发展的旗帜上
——南山区“生态立区”战略工作掠影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南山区在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坚持“绿色南山”、“生态立区”发展战略,把优化环境作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将“生态优先”原则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理念,走出了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低碳”引领高新产业发展
&&&&南山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在经济、社会领先发展同时,南山区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先后提出了“绿色南山”、“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并把“安居”作为城区建设的首要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载体,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实施生态细胞工程,着力打造“最适宜安居、创业和发展的现代化海滨城区”。
&&& 改革开放初期,南山区被定位为轻污染工业区和能源基地,尤其是蛇口工业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内配备厂房、港口、铁路等设施,工业企业逾千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破解节能减排难题成为当务之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 南山区委、区政府班子在招商引资中高瞻远瞩,抓准时机启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以高、精、尖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依托,构建高水平、上规模的特色产业走廊,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打造高竞争力、高延 伸力的工业低碳城区。
&&& 几年来,南山区的“腾笼换鸟”有序推进了产业转移置换。其中,整体搬迁了蛇口工业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关闭了南头半岛近40家印染、电镀、线路板企业,引导森帝木业、新基德、广进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或转产;全力推动旧商业区和旧工业区改造,成功改造10多个旧工业区,在南油工业区建成动漫城,在华侨城工业区建成LOFT创意产业园,在蛇口建成“南海意库”、医疗器械产业园等。
&&& 南山区本着科技立区、创新为先的理念,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成为“深港创新圈”最重要的实体。至2009年底,南山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15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6家;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13.3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0%以上。
&&& 同时,南山区结合“深港创新圈”建设,实施“大孵化器”策略,融合深港科技力量,逐渐发展成为创新环境最适宜、创新机构最密集、创新人才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突出的自主创新先锋城区。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山区提出了建设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先锋城区、深港合作示范区与和谐社会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其中,一项重要决策是发展先进环保产业,以辖区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建设华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环保技术研究院。
&&& 根据规划,“一园一院”建设工作将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建设环保产业孵化器,孵化20至30家环保中小企业,成立环保技术研究院。第二阶段是建设环保产业园,吸引环保龙头企业进驻。具体包括,充分利用南山区环保龙头企业集中、高新技术产业最具优势的特点,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才、技术、品牌、信息、资金和管理等优势,整合深圳市现有环保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建设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环保技术研究院,同时,成立环保产业联盟,设立环保产业基金。利用园区的辐射作用,将环保产业发展成为辖区的另一支柱产业,力争3至5年内在园区新培育3到5家上市公司,新培育3到5家总部企业。
循环经济助南山“华丽转身”
&&& 月亮湾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立,是南山区委区政府的重要环保举措之一。该园区以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社会协助、市场运作模式实施。综合利用该片区月亮湾电厂等5大电厂、污水处理厂和周边工业区、居民区相辅相成的有利条件,以餐厨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综合利用、电厂热能综合利用、污泥综合处置和中水分质回用为园区产业链条的核心,实行能量、物质等的再生、循环和梯级利用。
&&& 产业园发展途径为:提高三种效率,即几大电厂可用余热的利用率,将从目前的不足2%提升至15%,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利用率从目前的63.3%提升至88.4%,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率从目前的75.3%提升至90%。另外,月亮湾生态工业园区将以餐厨垃圾处理、电厂热能综合利用、污泥综合处置和中水回用为园区产业链条的核心,辐射多个相关联企业,通过能量、物质等的循环利用,构成循环经济网。该园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22亿元,并能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786吨/年,粉尘排放量300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801720吨/年,将其按照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拍卖价格折算,减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的年环境效益将高达1.5亿元,合计经济和环境效益可达2.7亿元。
&&&&同时,通过对森帝木业实行土地功能调整、停产搬迁;大力整治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印染厂废气污染,南头半岛空气污染治理成果显著,辖区居民专门制作了“一诺千金”的牌匾送给市区政府。
&&&&经济增长方式日益优化,成功实现了从资源拉动转向创新拉动、从制造拉动转向总部拉动、从低端拉动转向高端拉动的三个转变,形成“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逐步完成了从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有效过渡。
&&&&2009年南山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720.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0:59.9:40.1,产业结构达到历史最优,人均GDP达到17.55万元,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8.9亿元,预算内财政总收入达38.45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第三产业增长13.6%,实现增加值690.36亿元。
&&&&落实“节约资源”的发展策略,南山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还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
&&&&泰格公寓位于蛇口片区,2004年该项目启动以来,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至装修的家居布置和管理的全过程,都采用世界最新的绿色节能建造和管理技术,使建筑达到绿色、节能、节水、节地和高舒适、低消耗、低污染物排放等要求。该项目采用了多项建筑节能措施、技术和产品,无论是直饮水系统、热泵热水系统,还是建筑本体节能、机电设备和绿色建材选用等都考虑了环保、健康和循环再生利用的要求,节能率为63.7%,超过“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要求的50%节能率。项目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银级认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LEED认证的房地产项目,被评为2005年建设部综合科技示范项目,另外还获得2006年全国工商联合会精瑞绿色生态建筑金奖。
漫步南山,无处不飞花
&&&南山依山傍水,独特的城区环境,让南山人的绿色环保情结,在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2006年开始,南山区委、区政府把每年的四月定为“全民植树月”,全民植树月活动从3月12日植树节开始启动,已经成了这个绿色城区不可或缺的全民盛会。
&&&南山绿化建设的目标是做到“寸土必争,地角必绿”,“植树成林、造福百姓,花栽满城、美化南山”,构建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和谐环境。
&&&如果你行走在深南路上,会看到从麒麟立交往西,路两边的绿化带里树影浓浓,黄榕、高山榕、刺桐、红继木高矮错落,红绿相间,让人赏心悦目,显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美丽。2006年4月,南山区第一届全民植树月就是从这里拉开了帷幕,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等领导带领着区委区政府各部门人员在这里种下了绿树红花,洒下了汗水。
&&&爱绿护绿,在南山形成了文明风尚。南山区向南村侯王庙有株百年古榕十分引人注目。当地村民回忆说,前几年,这株古榕树干基本枯死,村民立柱撑起树干,又给树干抹上厚厚的黄泥,终于使古榕复活。1995年5月,村民在立柱上镌刻“辉煌台”字样,庆贺古榕“枯木逢春”。它的旁边还有株300年树龄的古榕,每逢节假日,村民都在树上张灯结彩。这株古榕虬干横展,仿佛巨臂,村民在枝干下立柱,上书“古榕神风”四字,一来为枝干加固,二来为古榕扬名。
&&“想致富,先修路”,修路碰到了古树怎么办?在茶光路茶光村段,一棵古树在人行道旁显得特别惹眼。树高20余米,胸径有2米,需两人合抱。2006年,茶光路开建。南山工务局的郁龙清工程师说,按照当初的规划,这棵古榕树需要搬走。开工前,他们与茶光村商洽青苗补偿问题。这个想法一提出,茶光村村民就说,树是他们的保护神,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好不要搬迁。经过论证,南山工务局决定,把人行道向北挪一点,把靠北的车道稍微收紧些,这样既不增加建设费用,又保护了古树。&&&&
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开展
&&&2007年,南山区结合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进一步深化了绿色系列创建内涵,启动了从各行业、各领域到社区、街道,再到行政区的生态细胞建设工程,区政府和辖区8个街道办签订了责任状,并对照生态指标体系,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引导各行各业及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实施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等环保行为。
&& 目前,全区8个街道全部成为深圳市“生态街道”,74个社区建成生态社区,国家级生态区也于今年以全优指标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的技术核查。2008年,南山获评全国第二批绿色社区创建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全区绿色系列创建名列全市首位,累计创建包括企业、医院、商场、机关、学校、家庭等在内的绿色单位1300多家,建成青青世界、南山垃圾发电厂、华晶玻璃厂3个环境教育基地。
&&&南山区还致力推动环境教育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社区、从社区到社会的全面辐射,实现环境教育在对象、阵地、内容和领域等多个方面的“全覆盖”。目前全区公办中小学100%成为各级绿色学校,其中4所学校获全国首批“国际生态学校”命名,引领了学校环境教育的国际化步伐。今年7月,南山区获国家环保部授予的全国首个“全民环境教育实验区”称号。
构建环保统一战线
&&&南山区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全民实践低碳生活与绿色消费行为的生态文化体系。
&&&通过实行环保审批公开听证制度、环境违法有奖举报制度、聘任环保社会监督员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民主决策与环境监督,增强了环保部门与企业、市民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全社会对环境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构建了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
&&&2006年,南山区以月亮湾片区为中心,成立了全市首个“政府——企业——居民”三位一体的环境保护联络小组,搭建起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构建政府与社会“共治”污染、共建生态社区的环保统一战线。居民在平台中作为监督、联络的主体,通过走访、沟通,在基层环境管理中形成居民顺势而为、有序参与、和谐共商的环保议事机制,开创了基层环境民主的新篇章。环保联络小组通过走访、调研,促进了市区政府在全市环境整治的“梳理行动”、垃圾焚烧、“油改气”工程、餐厨垃圾处理等项目上的科学、民主决策。同时,推进了与香港就屯门建设垃圾发电厂一事的协商交流,实现了居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维护片区的和谐、稳定和促进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山区还结合每年“6·5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保节日,组织机关、街道、企业、学校等各界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在全区各社区工作站、住宅小区、商业中心、工厂、道路、公共场所等设置环境宣传栏、环保文化长廊,在社区图书馆设置环保书刊专柜,定期组织社区环保文艺汇演,并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环保专栏,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大力宣扬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目前,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倡导低碳绿色生活已成为南山区全体居民的生活理念和自觉行为。
&&&今天,在南山,超过一半的面积洋溢着绿色,星罗棋布的社区公园像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城市插图”,分布在道路、建筑物之间。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漫步于南山的大街小巷,满城叶绿花香。“深圳最是好去处,南山无处不飞花”是南山居民宜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宜居南山,让生活更美好
南山八街道夯实生态文明“细胞工程”
&&2007年,南山区结合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了绿色系列创建内涵,启动了从各行业、各领域到社区、街道,再到行政区的生态细胞建设工程,区政府和辖区8个街道办签订了责任状,并对照生态指标体系,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引导各行各业及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实施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等环保行为。目前,南山全区8个街道全部成为深圳市“生态街道”。
办公楼穿环保“外衣”
&&&在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的创建上,南头街道积极探索,在辖区推广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环保理念。如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带头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细节做起,掀起文明节约之风;并实施机关办公大楼节能减排改造,投资35万元,采用纳米自洁涂层新材料,给办公楼穿上了环保生态“外衣”,节约了清洗用水,率先起到节能减排模范作用。至2010年底,南头辖区共创建了市级绿色商场1家、市级绿色社区6个、市级绿色学校10个、省级绿色学校3个、国家级绿色学校1个。
循环经济走出新路
&&&2010年,南山街道月亮湾片区大气污染得到进一步有效治理,月亮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稳步推进。餐厨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南山热电和月亮湾电厂投资1.5亿元的油改气和移动供热项目运行平稳,气源供应已取得积极进展,充足供应后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污泥干化项目建设按计划进度如期实施。
保护水源卓有成效
&&2010年,西丽街道水源保护区三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果。街道从完善环境保护体系、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保障机制等3个层面破解三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引导三村进行产业置换。截至目前,三村共淘汰置换“高耗能、高物耗、技术含量低”企业70多家,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且无工业污染的企业20多家。
&&同时,街道还积极引导水源保护区三村股份公司和群众主动参与河道清淤、环卫保洁等各项环保工作,推动“宝库计划”的全面落实。并开展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一年来在水源保护区清拆乱搭建2.6万平方米,清理各种垃圾约550吨。经过多年的努力,西丽水库水质保持良好,水环境质量稳定。
营造宜居生态环境
&&清晨,漫步侨城,享受绿树、丛林带来的自然气息;挥杆高尔夫球场,迎来新的一天……走在沙河街道华侨城的林荫道上,很难想像这块占地6平方公里、地势高低起伏、绿化覆盖率高达70%的土地,在25年前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滩涂,而今这里既有大片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绿地,也有依山就势、融入自然的建筑,更有一条条如彩带在绿色中蜿蜒伸展、将自行车骑行变成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自行车专用道;华侨城中的平均气温比同期其他区域要低2摄氏度,到处山青水绿、林木葱茏,四季花香、百鸟竞翔……自然生态的保护,能使社区居民与身边的山水保持最近距离的对话:宜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蛇口街道结合自身人文、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环保活动,并通过积极进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提升社区环境整治水平。
&&内伶仃岛保护区内生态资源丰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据不完全统计,岛内现存植物600多种,动物17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生物20多种。蛇口街道在岛上设置了社区工作站,负责岛上事务管理,通过人、财、物的投入,有效保护了岛上的原生态物种,促进了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使内伶仃岛建设成为一个以保护珍稀物种为主的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基地。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近年来,招商街道加强与辖区企业互动,推动绿色工业园区的建设。街道以服务企业经济发展为契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辖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亮点纷呈。
&&辖区企业招商地产公司,继泰格公寓之后,又把南海意库打造成了建筑绿色改造示范项目。没有大拆大建,一幢原来的厂房经过精心设计,采用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在节能、节材、节水、环保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各单项节能技术实现综合节能65%;通过生态补偿措施,增加建筑室内外环境的“绿量”,减缓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热岛效应”,并采取措施减低建筑在使用中的“三废”排放。
城市建设体现节能
&&粤海街道辖区既有高新技术园区这样的高新产业密集区,也有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这样的商业文化繁华片区。结合辖区特点,街道突出运用最新环保成果,来推进辖区的城市建设。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中水回用、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工作,于去年取得阶段成果。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总投资2224.3万元,设计工程规模为每天处理用水4000吨。该工程为全地埋式,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通风、消防、异味处理和垃圾外运等因素,正式投产后经过处理的出水,既可作为景观水的补水,也可作为周边大厦和商场的中央空调的冷却水,以及用于绿化、冲洗道路,或作为市政洒水车的补给水。通过中水回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充分发挥了中水的资源化利用功能。
产学研结合奉献智慧
&&桃源街道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将环保工作作为民生工作来抓,积极支持辖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深圳市中信华威建材公司与辖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成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研究中心,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道路。该公司积极响应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号召,在资源利用方面积极探索,发扬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投资1.3亿元建设12万平方米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工厂,生产各种新型建筑环保砖,变废为宝,年消耗建筑废弃物100万吨,产品广泛运用在机场、地铁等建设领域,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您当前的位置:&&&&&&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思考
来源:&&&& 发布日期:&&&&编辑:鞠丽
核心提示:北京市市政路桥集团工程师曾波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思考”为题做报告。他介绍了建筑垃圾资源化背景、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现状、建筑垃圾产品应用及技术路线、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
北京市市政路桥集团工程师曾波
& &日,机制砂石人工骨料的生产和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协同相关专家、企业,对如何制备优良品质机制砂石的人工骨料(含建筑垃圾再生人工骨料),以及机制砂石的应用技术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北京市市政路桥集团工程师曾波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思考”为题做报告。他介绍了建筑垃圾资源化背景、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现状、建筑垃圾产品应用及技术路线、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
& &一、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背景
& &(一)建筑垃圾定义
& &建筑垃圾是城市固体废弃物之一,主要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水泥块及其它废弃物。
& &(二)建筑垃圾产生的影响及危害
& &1、天然资源过度开采会带来破坏有限耕地和相关设施、破坏景观,植被荒漠化、河道和路基设施损毁等影响。
& &2、建筑垃圾对土地及环境的影响。如:简易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垃圾围城,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私拉乱倒,难以治理,产生二次清运,破坏道路及河道。
& &(三)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必要性
& &1.治理环境污染,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需要
& &现有建筑垃圾简单式的填埋方法,不仅造成严重污染,还大量耗用土地资源。仅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3500万吨,其中: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垃圾约1000万吨,这部分建筑垃圾如果能实施循环利用,每年就可节省土地近2000亩。
& &2.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需要
& &利用建筑垃圾制成粗细骨料,代替部分天然骨料来配制成部分再生产品,可节省大量天然的矿物资源,对解决砂石资源的短缺、打击非法采砂、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建筑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显著的效果。
& &3.循环经济的需要
& &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改变对建筑垃圾的传统观念和传统处理做法,大力推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的形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 &二、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
&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把城市建筑废物资源化处理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垃圾已从单一的废弃物转变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新型资源并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
& &(一)发达国家建筑垃圾产业化特点
& &主要特点:政府及社会重视及接受程度高;政府宏观政策控制到位,企业利益有保障;
& &拆除、运输、处置及终端处理政策齐全规范,应用推广制度健全;总体循环利用产业健全,预分类制度健全,回收处理产品的领域广,地区发展基本平衡,市场良性竞争。
&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置流程示意图
& &(二)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领域
& &韩国政府2003年制定了《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2005年、2006年经历了两次修订,明确规定了国家、政府、订购者、排放者及建筑废物处理商的义务,规定了建设废物处理企业的设施、设备、技术能力、资本及占地面及规模等许可标准,制定循环骨料的品质标准及设计、施工指南,循环骨料的品质认证要求及取消规定,义务使用建筑废物再生骨料的工程范围和使用量,违反该法不同的罚则;实现了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的全过程监管;目前,韩国国内建设废弃物处理企业已达300多家,从事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
& &日本中央政府到部门管理机构几十年来制定了《推进建筑副产物正确处理纲要》、《建筑废弃物对策行动计划》、《建设再循环法》、《建设再循环指导方针》、《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废弃物处理指定设施配备的有关法律》、《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再循环法》、《废弃物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10多项规划、法规、制度。东京在1988年对于建筑废物的重新利用率就已达到了56%,很多地区,目前建筑废物利用率已达100%,而且,要永久循环,优先使用。
& &美国每年有1亿吨废弃混凝土以再生骨料的形式被循环利用,占全部骨料总量的5%(美国每年骨料总用量超过20亿吨)且逐年提高;再生骨料中约68%用于道路基层和基础,6%用于拌制新混凝土,9%用于拌制沥青混凝土,3%用于边坡防护,7%的用于一般回填,其他应用为7%。
& &德国二战后的德国,一方面面临着重建用建筑材料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要将建筑废物从毁坏城市中运走。城镇废砖总量达到400万~600万m3,循环利用这些建筑废物不仅可以降低现场清理费用,而且可大大缓解建筑材料的供需矛盾。至1955年来,前联邦德国建筑废物再生工厂加工了大约1150万m3废砖集料,并用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废物征收每吨500欧元的处理费用。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废物处理厂就在德国,每h可加工生产1200t建筑废物。建筑废物被大约200家企业消纳再生,在大约450个工厂(场)内实施经营利用,年营业额达20亿。
&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在发达国家已发展为成熟的产业,现有的法规制度完善、设备及应用技术成熟,产业化程度和资源化率均较高,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此领域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 &三、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现状
& &(一)我国建筑垃圾现状及发展方向
& &我国正处于高速大规模基本建设时期,已有建筑面积400亿m2。以每年新增20亿m2的速度发展。每年消耗约90亿t的砂石(骨料),14亿吨水泥。正常建设产生巨大量建筑废物,非正常也产生大量建筑废物。汶川一次性产生1.15亿吨,玉树400万吨。
& &1、我国建筑垃圾的特点
& &我国建筑垃圾槽渣土类的建筑废物多数以回填和加工砂石骨料的方式利用;拆除类建筑废物会由社会人员进行自发处理,钢筋、木材、塑料、整砖等凡是可以卖钱的建筑废物都被捡走,剩余价值较低;集中、成片拆迁是我国目前建筑废物产生的又一特点,拆迁量大,建筑废物集中,不及时处置,带来的危害更大;砖瓦类含量高。
& &2、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现状
& &据调查,各地建筑垃圾的主要去向是以填埋为主,有资源化利用的城市仅占调查城市的5%,实际再生利用量与建垃圾产生推算总量相比,还不足1%。
& &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流程示意图
&&&(二)国内建筑垃圾相关政策及产业化发展情况
& &在当前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已逐渐意识到--“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目标已成为新时期下的一项重要的、紧迫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为此,国家、省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部分城市已率先开展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1、国内建筑垃圾相关政策
& &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和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 &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
&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版
& &第三条: 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
&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推广能够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
& &第三十二条: 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 &日实施的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第四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应当委托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
& &第四十五条: 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应当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并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收取的费用专项用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不得挪作他用。
& &第四十七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 &部分城市建筑垃圾相关政策
& &2011年6月,北京市出台了《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前,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8家,年处置能力达800万吨;
& &2011年11月,北京市市住建委出台《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导则》。
& &2012年2月,北京市交通委出台了《建筑垃圾绿色车队规范要求》及补助政策。
& &2012年3月,北京市住建委出台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使用办法(征求意见稿)》。
& &深圳--日实施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
& &许昌--日发布的许政办[2011]26号令,关于《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细则》文件的执行。
& &沧州--沧州市已依据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对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罚实行最新政策。
& &四川--日发布的川建发[2009]24号令,关于《四川汶川地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实施指南》文件的执行。
& &山东潍坊--2009年发布的潍政办发[2009]32号令,关于《关于进一步推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文件的执行。
& &2、国内部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
& &上 海:1992年,发布了《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并于1997年进行了修正。上海市建筑垃圾运输以车辆运输为主、车辆运输加船舶转运为辅,车、船均采用了GPS定位、IC智能卡监控技术,有效实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船作业状态监控管理。
& &建筑垃圾末端处理通常采取回填标高、围海造田、堆山造景等方式。2003年-2005年,以标高回填、工程回填、绿化用土等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约占年产量的60%;以围海造田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占年产量的30%:其余10%以临时堆放、弃置等方式处理。
& &深 圳:日,全国首部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的地方性法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深圳将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该条例,深圳市政府鼓励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回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将给予政策优惠或者资金补贴,鼓励投资兴办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
& &深圳每年新增建筑废弃物接近1000万吨,以前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填埋场。深圳市华威建材公司投资1亿多元建立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厂,主要生产再生砖产品,年处理能力可达到100万吨建筑垃圾。
& &河南许昌:政策:《河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许昌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关于印发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 &管理标准: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审批、统一清运、统一收费、统一处置、统一管理。
& &管理模式:实行建筑垃圾清运处置特许经营。 设备是从德国购进两台RM100移动式破碎设备,产品结构方案用再生无机料和再生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达80%。
& &云南昆明政策:《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和《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此外《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实施细则》也即将出台。
& &管理:1)运输实行联单管理;2)运输车统一安装GPS监控系统;3)鼓励引导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政府投资工程比例不得少于30%,社会建设项目比例不得少于10%)。
& &企业:从事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共6家。
& &河北沧州管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报批流程
& &企业:沧州市政总公司
& &技术支撑:河北省建设厅科技成果《城市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于市政道路基层研究 》
& &设备:移动式破碎设备“破碎王设备RM80、RM100”
& &产品结构方案:再生无机料、再生砖及制品
& &应用途径:自我消纳
& &通过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进展情况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在建筑垃圾处置规模、设备保障能力、应用技术及产业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我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现阶段政府部门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推进力度正在逐渐加大,部分省市在此领域的积极尝试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在我国正在全面升温。
& &四、建筑垃圾产品应用及技术路线
& &(一)、建筑垃圾再生应用产品
& &建筑垃圾的用途广泛,可以被分离成单组分成为分粒径骨料进行二次应用,也可以简单除杂之后混合使用用于回填、绿化等用途。根据组分、当地的实际需要和有效消纳等原则主要有下列几项应用。
& &回填是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中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经过相应的试验,泥土类为主的建筑垃圾经过简单的除杂工艺可以用于非承重位置的回填、堆山造景和绿化用土等用途。
& &路用无机材料
& &建筑垃圾经过系统的处理工艺,得到不同粒径的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路用无机材料,用于路基垫层、道路底基层和道路基层等路用无机材料。
& &路用无机材料是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中最广泛和最经济的应用方式,最广泛是因为路用无机材料的用途很广泛,用量很大,最经济是指其不需要对骨料进行复杂的工艺处理即可用于二次生产,且具有一定附加值。
& &流动性回填混凝土
& &流动性回填混凝土(以下简称“回填混凝土)是利用建筑垃圾细料添加水和水泥类固化剂,形成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材料进行流动化回填,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回填材料,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物基坑回填、城市管道施工的基坑回填、桥梁台背回填、挡土墙墙背回填和地下狭小结构回填等回填施工工程中应用,特殊开发的材料还可用于城市市政工程的快速施工、抢险施工工程中。
& &夯扩桩填料
& &建筑垃圾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置于地基中,可不受外界影响,不会产生风化而变为酥松体,能够长久的起到骨料的作用。
& &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夯扩桩具有桩基的承载特性,结构形式简单,竖向承载力高,施工工艺简单,无需场地降水,且可消纳大量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砌块类应用
& &建筑砌块也是目前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中一种较为广泛的应用方式。建筑垃圾在经过系统的除杂破碎工艺之后,得到砌块所需粒径的骨料,在经过配料、搅拌、压制和养护等工艺,得到不同类型的建筑砌块。用建筑垃圾制作成建筑砌块,不但可以消纳部分城市垃圾,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同时砌块的制作原料成本也较低,降低砌块使用成本。但消纳垃圾量较小,需要场地面积较大使其不利推广的一个的因素。
& &砂浆类应用
& &生产砂浆需要最主要原料就是砂,但是由于天然黄砂资源价格不断上涨,且越来越少,很多厂家将目光瞄准了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细骨料,相比天然骨料不仅能节省成本,还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用于砂浆的建筑垃圾细骨料需要比较好的料源和比较复杂的处理工艺才能使其满足砂浆的性能要求。
& &再生混凝土和再生水泥
& &再生混凝土和再生水泥是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中一种较为高端的处理方式,再生混凝土是将混凝土砌块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置新混凝土的技术。
& &再生水泥是将废弃混凝土与石灰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细后入窑烧制可得到不同标号的再生水泥,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较为高端的处理方式,对于骨料的处理成本较高,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也较高。
& &(二)、产品定位原则
& &建筑垃圾在进行产业化处理时能够生产很多衍生产品和很多用途,各地在进行产业化产品定位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不能盲目跟风。产品定位主要基于下列几个原则。
& &政策保障
& &虽然住建部2005年就已经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各地方城市也相应颁布了一些配套的政策和实施细则,但是整个建筑垃圾产业链还是不够完善。相关的政策不仅应对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有效的规划界定和保障,还应对建筑垃圾产业化的运行过程和产品的的应用提供有效的保障。
& &地域特点
& &建筑垃圾产品的应用还应根据各地实际的地域特点生产不同产品,有些区域因为当地资源的限制。例如河北沧州,当地缺少骨料资源,几乎所有的建筑用骨料需要外运,运输成本造成了材料成本较高,当地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大量用于路用无机材料,不仅解决了缺乏骨料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国外的日本和荷兰等国家等自身骨料资源较为缺乏,因此对于再生骨料的需求量很大,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都在90%以上。
& &最大化处理
& &在进行产业化产品规划的时候,应考虑对建筑垃圾进行最大化处理,最大化处理的意思为保证将建筑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消纳建筑垃圾。因此在大规模处理时,路用无机材料和回填用材料是较为合理的产品选择。
& &(三)、技术保障
& &建筑垃圾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需要成熟技术的支撑才能真正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国内对于建筑垃圾的研究相对来说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为建筑垃圾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
& &我国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有:
& &2010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布实施了《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
& &2011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质监局发布实施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 (GB/T)和《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 &2011年12月,国家住建部发布实施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
& &五、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
& &制约建筑垃圾资源化推广的三个主要方面:
& &1、政策层面
& &政府部门缺少统筹规划,实施推进及监督保障的政策难以落实到位,使产业化很难开展。急需政府扶持的政策:出台可行性的建筑垃圾料源政策(应包含拆除分类政策;从业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如处置补贴、运费及投资补贴等;出台建筑垃圾从业企业及再生产品享受税收减免的政策;出台建筑垃圾再生应用政策,如对市政府和相关委办工程中要求应用量达到30%,建筑垃圾产生企业回用量达到30%等,解决产品出路。
& &2、技术层面
& &应结合国情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应用方向,明确再生产品种类,并随即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如:产品标准、施工验收标准,保障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顺利应用。同时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配套相应资金支持。
& &3、产业层面
& &完善产业化支持政策,如:土地支持政策,免税政策,建筑垃圾绿色车队政策等;设立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管理;建立相关执法监督机制,规范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应用的相关环节,确保从业企业利益;对组建建筑垃圾处置厂投资30%的政府配套资金或其他金融政策扶植;给予建筑垃圾处置企业特许经营权,等等。
&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规及配套政策还很不健全,管理机制、技术规程、产品推广应用及收费补贴制度等方面还急待完善。在此,衷心希望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时能充分听取从业企业的建议,统筹解决建筑垃圾产业化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共同确保建筑垃圾产业化在我国能够顺利推进发展。
没有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塘朗山穿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