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陕西人事说话口音一样吗?内蒙有多少山西的后裔...

河南全省以山西移民最多,许多河南人普遍称祖籍山西洪洞县_河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9,855贴子:
河南全省以山西移民最多,许多河南人普遍称祖籍山西洪洞县收藏
近代河南民间追溯祖籍源出一般有两种,一是世代居住在中原的,人称“土户”;二是祖居外省而内迁的。在内迁者中祖籍山西和江西的较多,信阳南部诸县民间,大多称“祖籍江西”。但全省以山西移民最多,许多人普遍称“祖籍山西洪洞县”,民间流传着“问我祖先在那里,山西洪洞大槐树”、。江西迁来的移民后裔,多见于信阳地区诸县,他们的祖先分别在明初和明末清初迁来。新县泗店王湾所居住的王姓为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德安府辗转迁入,至今已25代;光山县罗陈乡大刘村刘姓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因战乱由江西芦州瓦子村迁来,如今其子孙已发展到方圆20里40余个湾子900多户5000余人。江西迁来的移民中,明末清初迁来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来自江西省乐平县瓦西坝筷子巷,如新县周河西村张氏家族,至今已13代;光山县南向店王岳村熊姓家族,今已发展到11代800余户4000余人,散布于南向店、殷棚两乡间20余里范围内。在光山、新县等地,祖籍江西乐平县筷子巷人至今一直保持着祭祖时要在作祭品的猪头上插以筷子,以示不忘祖先为江西筷子巷之人。
移民们完全是被迫的。他们从山西各地押到洪洞县。明初中原人口锐减,于是政府从破坏较少的山西迁出人口。山西南部的洪洞县,人口众多,靠近河南。明政府在洪洞广济寺建立机构,从山西征调百万贫民,在此处**,然后陆续发往河南。   穷家难舍啊!移民们完全是被迫的。他们从山西各地押到洪洞县,然后清点人数,绳子绑成一串,漫漫向南走。走走回回头,老家是看不到了,只见广济寺大槐树郁郁苍苍,大槐树上老鹳叫声凄凉。从此,“洪洞县,大槐树”就成了山西移民共同的记忆,传了几百年。   在押解过程中,只有把绑手的绳子解开,才能方便。河南人说上厕所叫“解手”,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你的小脚指甲是分瓣的吗?有人说,那是血统纯正汉人的标志。  看看四周有人没有,偷偷脱鞋看看,你的小脚指甲是否分瓣——外侧小,内侧大,剪掉后,长出新的还是两瓣。  近日,新浪微博上疯传这个消息。调查表明,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组研究证实这和山西移民有关。
  七省调研:河南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  其实,在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拿到了他们的学术论文。  论文显示,他们在晋、陕、豫、苏、浙等7个省7个社区共调查2122人,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89岁。  在河南,他们选择了禹州市浅井乡的一个村,全村共分3组,全部为调查对象。342人中218人小脚指分瓣,占到了63.7%。  但是,和晋、陕、豫、苏、浙等其他省相比,河南并不是最突出的。山西79.51%的受访者中小脚指甲分瓣,陕西79.17%的人小脚指甲分瓣,然后是河南(63.74%)、浙江(62.54%)、江苏(62.45%)、福建(37.8%)、江西(36.84%)。  这些省份是怎样选出来的?  郝卫国介绍说,这次调查以山西洪洞县为起点,一路向东南,经过几个历史上山西移民数量和次数最多的省份,直到历史记载中与山西移民无太大关系的福建省。  研究结果:跟山西移民迁移路线基本吻合  这些调查表明了什么?蕴涵了怎样的意义?  调查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南向北,越靠近山西、陕西地区,瓣状甲的概率就越大。这种差异和山西大移民的人口迁移路线基本上是吻合的。
山西人说话根本就听不懂不知道说的啥玩意
听老人们讲过这件事。大槐树,
洪桐县属于山西哪个市?
我祖上一定是湖北的
因为我离湖北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频道头部广告调用
“赵氏孤儿托孤人”后裔山西寻根
  中新网临汾4月12日电 (屈丽霞
沈宗珍)“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故事里的托孤人程婴更被作为数百年来的忠义典范。程婴后人,来自安徽怀宁的程学斌、程瑞琴一行5人日前来到山西襄汾,为这位名传千古的托孤人进香扫墓。
  春秋时的晋国,大夫屠岸贾灭赵族,赵朔的朋友公孙杵臼与程婴商谋,设计救赵家唯一的孩子“赵氏孤儿”。程婴牺牲掉自己的孩子和公孙杵臼,把赵氏孤儿赵武藏匿山中。赵武后长大成人,为赵氏家族报仇雪恨,程婴选择自尽,了却他对公孙杵臼先死的愧疚和当初为赵朔“殉难”的初衷。
  程婴后裔程学斌五人来到“晋国古绛城遗址”,探访了被杀赵家一族的墓地“九冢坟”、“赵盾墓”、“程公村”以及程婴藏匿赵氏孤儿的“藏孤洞”,当地老百姓给他们讲了当地流传甚广的程婴传说。
  在程婴墓前,五人摆上供品,进香祭祀,诉说认祖祭祖的喜悦。程瑞琴说,程氏在安徽怀宁始于元末明初的程九万,程氏后人尊他为“九万公”。“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先生就是九万公的后人,而程瑞琴五人都是程长庚的宗室后代。
  程学斌带着清道光七年的《程氏族谱》,程瑞琴带着在各地图书馆查找到的唐、宋时期相关资料前来,并把这些珍贵资料的复印件留下,供程氏后人和赵氏后人深入研究。
  据介绍,在程氏族谱中,有十四世祖婴公“建庙山西绛州太平乡大赵村”的记载,后来辗转与赵氏孤儿后人、山西省襄汾县研究赵氏孤儿多年的赵祖鼎老先生取得联系,印证了程婴墓所在地就是襄汾。
  族谱中记载的“太平乡”应当是如今的汾城镇,“大赵村”就是襄汾县赵姓集聚地赵康镇。赵康镇如今尚存晋国古城墙遗址,还保存着赵盾墓碑,襄汾县《赵氏孤儿传说》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完)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右侧调用-广告
右侧调用-本站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山西方言跟陕西方言有多少相通之处?_百度知道
山西方言跟陕西方言有多少相通之处?
提问者采纳
在晋中,这两边的人说话很相似。走西口讲的是山西祁县,方言和与陕西很近的晋南有差别,他们的山西话都不标准。不要在方言上较真,这些演员几乎没有山西人山西河津和陕西隔河(黄河)相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陕西方言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杂谈]中国各省人的血统来源:你是谁的后裔
&&&&【提要】《[杂谈]中国各省人的血统来源:你是谁的后裔》由66test友情收集整理的,谨供需要中国文化的朋友参考。内容如下:
&&&&1.河北、京津:多为中原汉族与契丹、女真人混血后裔。明代朱棣曾从安徽调遣数万士兵驻守天津卫,因而天津大部分居民又糅合了安徽人血统。&&&&&&&&北京故宫美景&&&&2.东北:多为齐鲁汉族与鲜卑、室韦、契丹、女真混血后裔,其中东北的朝鲜族人有高丽血统、满族为女真人后裔、达斡尔族为契丹族直系后裔、赫哲族为古靺鞨人直系后裔。 军情第一站&&&&&&&&东北林海雪原美景&&&&3.内蒙古:多为蒙古人与汉人,外蒙古东部和呼伦贝尔草原为蒙古族人血统来源地,蒙古族是室韦的一支。鄂伦春族为古室韦人直系后裔。&&&&&&&&内蒙古蒙古包美景 军情第一站&&&&4.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古中原汉人保留较多,也有部分为汉人与鲜卑、匈奴、女真混血后裔。据考证中原汉族文化主要起源于山西的丁村文化、河南的仰韶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米尔军事论坛 &&&&&&&&山西绵山美景&&&&5.甘肃:多为汉人与匈奴、突厥混血后裔,甘肃境内的裕固族来自于回纥。&&&&&&&&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甘肃月牙泉美景&&&&6.青海:多为汉人与藏人,青海境内的土族来自于吐谷浑。撒拉族、东乡族均为古代西戎的后裔。&&&&&&&&青海湖美景&&&&7.宁夏:多为汉人与回族人,宁夏人血统较复杂,宁夏回族多为汉族与党项族、突厥族、波斯、阿拉伯、蒙古的混血。&&&&&&&&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宁夏沙坡头美景&&&&8.新疆:境内多为汉人与维吾尔族人,维吾尔人来自于回纥,回纥本为突厥的一支。突厥还有一支名塞尔柱突厥,他们逃至小亚细亚,逐渐发展壮大后攻灭拜占廷帝国,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今天演变成土耳其共和国。所以中亚五国、土耳其人都是新疆人亲戚。哈萨克人为突厥人与古乌孙人的混血后裔。&&&&&&&&新疆沙漠美景&&&&9.苏沪皖:多为中原汉族与江南土生汉族混血,江南土生汉族发源于河姆渡文化。&&&&&&&&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苏州园林美景米尔军事论坛 &&&&10.浙江:多为中原汉族、江南土生汉族与东越、东瓯人混血后裔。东瓯人是夏朝遗民,战国末年迁至浙江南部地区。&&&&&&&&杭州西湖美景&&&&11.福建:多为汉族与闽越混血后裔,福建的畲族是闽越的土著居民。台湾的高山族也来源于闽越。&&&&&&&&转自米尔军情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福建土家楼美景&&&&12.江西、湖南、湖北:多为汉人与土家人、苗人,土家人来自古中原汉族。&&&&&&&&洞庭湖美景&&&&13.广东、广西:多为汉人与南越人混血后裔,两广和福建的客家人为中原汉族直系后裔。广西的壮族为古南越居民。广西的京族与越南人同源。&&&&&&&&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广州的城市美景&&&&14.海南:为汉人与南越、闽越混血,海南黎族说闽语,黎族为闽越直系后裔。&&&&&&&&海南观音大佛美景&&&&15.贵州:多为汉人与西南诸夷混血,贵州境内的侗族、布依族都是古夜郎居民。&&&&&&&&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黄果树大瀑布美景 军情第一站&&&&16.重庆、四川:多为中原汉族与古巴蜀汉人,部分人有西羌人血统。据考证巴蜀文明起源于三星堆文化。&&&&&&&&乐山大佛美景&&&&17.云南:云南人的血统极其复杂,大部分为汉人与南诏人、白蛮人等西南诸夷混血。云南的白族是大理国的建立者。云南的傣族与泰国人同源。云南的纳西族来自于古羌族。&&&&&&&&米尔军事论坛 &&&&大理白塔美景米尔军事论坛 &&&&18.西藏:大部分为藏族人,藏族来自于古吐蕃人。古吐蕃人又是羌人迁到青藏高原后形成的。&&&&&&&&正在朝圣的藏族人&&&&……
特别声明:  (为了行文方便,我把流行于关中以及陕南、陕北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统称为陕西话。)
如果你曾经长居西安,又有过走南闯北的经历,你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
  在成都,在济南,在长沙,以及在中国许许多多其他的城市,你如果一张嘴说出普通话,一般会被认做外地人,但是在西安,你如果一口普通话,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被认做外地人。可以说,长久以来,西安是陕西城市中“陕西味”最淡的城市,陕西话,河南话,普通话,三种语言在西安三足鼎立,谁都不占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以前,这种现象在国内大城市里可以说是很罕见的。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因素,反映了西安这座城市,似乎“陕西文化”的底子并不那么浓厚,这又是为什么呢?
先讲历史吧,明清两代,西安虽然号称西北重镇,但是一直以来由于陕西民生不裕,灾荒战乱频繁,西安人口一直不旺,清末,西安城关人口11万,不仅比不上很多省会城市,甚至比不上一些富裕的府级、县级城市比如扬州、汉口。民国建立后,西安历经灾变,人口增长一直不快。但是抗战爆发,却使得西安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大家都知道1938年花园口炸堤一声炮响,给西安送来了那么多河南人,但是那个时代还有很多文化机构、企业以及经济文化精英从沦陷区迁入了西安,比如西北大学的前身国立北平大学也是这个时候迁入西安的。对西安来说特别幸运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西安一直没有受到战火波及,而许多当时大都市,都受到战火摧残,比如长沙的“文夕大火”,比如太原的半年围城,都导致了在人口数量大幅下降,被西安甩在身后。战争,在那时给中国许多地方带来的是毁灭和停滞,给西安带来的是繁荣和发展。
可以说在建国以前,西安文化中的非陕西因素已经开始扎下根来,如果正常的话,假以时日,这些非陕西文化因素一定会被西安本土的陕西文化融合同化。但关键时刻到来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认为,这绝对是西安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拐点。先看个数字对比,济南市,虽然经历了1948年的攻城战,1949年市区人口64万,西安当时是53万,济南比西安要多上10万。但仅仅过了30多年,济南的城市人口就远远的被甩在西安后面,到了1990年,西安市区人口增加到270万,增长了四倍多,是全国大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从1952年到1982年,工业产值增长了74倍。西安从一个普通的西部省会城市,一跃进入全国十大城市之列。可以说,民国末年到建国前30年,是西安自宋代以来在全国地位提升最快的一个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是西安自明代以来在人口和经济比重在全国最高的一个时代,那是西安近千年来的一个发展顶点。
有点扯远了,扯回来,西安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中央政府,始终把西安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在西安迁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工厂、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东北、华北和东南等先进地区,迁来了大量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家属,这些企事业单位分布在西安四郊,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方言岛。西安自清末以来,陕西话一统天下,河南话自成一派的局面,就此完全改观,今天,在西安的很多地方,普通话已经取代了陕西话和河南话,成了市民日常使用的语言,也是很多小孩出生后的母语。
关于西安的普通话扎根,可以与上海做一个比较,上海也是一个移民城市,上海居民里,有大量来自苏北、安徽和山东的移民,那么这些来到上海的移民,怎么没能像西安一样,在上海形成一个个说江淮官话、冀鲁官话的方言岛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城市和移民的规模和性质不同,上海在鸦片战争开埠前就已经是一个25万人的城市,到1911年更是超过了100万,造就了一个数量巨大的上海本地市民群体,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文化语言熔炉,而后来的讲其他方言的移民,是分期分批的进入上海,很容易被周边的上海居民在语言上同化,就如同一袋盐撒入一桶水,如果一下子倒进去,可能桶底还有点盐会沉淀一会,但是如果是分成很多次倒入很少量,你就很难在水里分辨出盐粒。而西安不一样,一是本地人口基数不大,从清末到民初,西安经历了辛亥革命满城屠城和镇嵩军围攻这两次死亡居民数万人的灾难,再加上1930年代陕西大旱,全省人口损失惨重,导致人口增长在全国范围来讲一直不快。而花园口决堤,大批河南人来到西安,很快就在西安形成了自己的聚集区,有了河南语言文化的一个小圈子。建国以后就更不用说了,伟大领袖一声令下,几十万外地移民在很短的时间内来到西安。有一个统计数字是建国以来直到1990年,西安市人口增长的32.5%是外来移民贡献的,也就是说,那四十年西安西安净增的200万人口,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外来移民,这个数字是不包括移民后代的,也就是说,外地人来到西安,不管生了多少小孩,也不会算在那32.5%里,考虑到那些年是生育高峰,同时移民当中年轻力壮的居多而老人小孩比例不高,我有一个推断,西安市区的户籍居民中,建国以后来到西安的移民及其后代可能超过180万。强度高,规模大的外来移民,是西安本地的陕西文化无法一下子同化的。
  第二,西安移民的居住特性决定了陕西文化无法同化他们。在上海,虽然也曾经有安徽、山东等地移民的聚集区,但是那只是自发形成的不稳固的聚居,这些移民和上海本地市民的交往是频繁的,跟上海籍的雇主、同事、邻居、同学、老师的交往,很容易使移民和他们的下一代被上海话所同化。西安不一样,兴庆公园南的交大校园,徐家湾的红旗厂区以及西安四郊许多别的大院,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稳固的聚居区,移民们不需要经常性的和本地老居民打交道,自然也没有学习陕西话的必要性。这些单位的家属区和子弟学校,更是陕西话难以攻克的堡垒,使得移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没有被同化。简单的说,在那些年的上海,你不会说上海话可能会寸步难行,但是在西安的那些大院里,你的同事、同学、邻居乃至副食店里卖肉的大嫂都说普通话,你不会说陕西话,根本没有关系。
  第三,上海的经济文化优势,是西安不能比的。外地移民来到上海,往往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自发移民,上海本地的海派文化,是当时受西方影响最深的先进文化,上海本地居民相对于外来移民,还具有经济优势,这些都增加了上海话的吸引力。通俗的讲,上海人时髦,上海人有钱,外来移民对上海文化(上海话)是仰视的。而西安不一样,对那些因为国家指令来到西安的移民们来说,本地居民在经济上并不占有优势,本土的文化对于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移民来说,更没有吸引力。西安本地人穷,西安本地人土,陕西文化(陕西话)对外来移民没有吸引力。我有一次相亲,对方是一个祖籍山东,出生在西安的美女,聊天发现她一句话陕西话都不会说,她生活的家属院是陕西本地人占优势的,按理说是容易被同化的,但是据她说她小时候一说陕西话就会被她妈妈打,叫她不要学,所以她就没学会,这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时至今日,我还听说过初中生学说陕西话被家长骂的。同时,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外来普通话把原来说西安本地话的小孩子同化的现象,也是不少的,尤其是女孩更多一些。
综上所述,到80年代,西安已经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说普通话的市民群体,90年代,又有很多三线的工厂和科研院所从陕西各地迁到了西安,比如航空623所从耀县,航天7171厂从凤县,都来到西安,南郊电子城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三线厂所迁西安,又为西安带来了十几万说普通话的人口,进一步奠定了西安市区不同于陕西其他地方的文化风貌。就拿我现在居住的家属院来说,这个单位是60年代从北京迁到陕西三线,又迁到西安的,单位的职工家属大多是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的籍贯除了一部分北京人,其他的来自全国,甚至还有祖籍广东、海南的。前两年,单位在家属院里举办露天消夏晚会,前面的节目是职工和家属自己编排的舞蹈歌曲什么的,很多人围成一圈看的津津有味,最后的压轴节目是单位工会从外面请来的专业演员表演秦腔,结果节目一开场,围观群众竟然呼呼啦啦走了一多半,弄得主办人员好不尴尬。可走开的围观群众的理由很充分,听不懂,不感兴趣。还有个本论坛的例子,楼下有个帖子调查本坛网友的西安认同感,选择认同自己是“西安人"的竟然占到55%,远远超过认同自己是“陕西人”和“在西安的陕西人”的。虽然那个调查可能投票人太少,在比例上说明不了问题。但在西安市民里,认同自己是西安人但不认同陕西文化的确实有很多,在这些人心中,自己是西安人,但不会说陕西话,不喜欢吃面食,听不懂秦腔,这些是很正常的,跟“忘本”扯不上一点关系。
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以大院子弟为代表的西安外来移民后代与建国前定居西安的说陕西话、河南话的本地居民的交流融合在不断加强,很多年轻人也学会了一口椒盐陕西话,更有一些把陕西话说的很流利,吃凉皮、结婚四样礼这样的陕西文化因素在外来移民中也开始潜移默化的扎根。有人也许会说,慢慢的,这些原来的外来移民也会被同化成陕西人了。不过,因为时代不一样了,在古代,人员交流少,信息传播慢,使得外来移民与原籍地的交流很困难,不得不慢慢入乡随俗,但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上播的,电视上说的,课堂上教的,全都是普通话,不断的给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市民的精神世界补血,陕西话同化普通话,在西安几乎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相反的,普通话实际上在不断的影响、同化西安本地的陕西话,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听西安年轻人说西安话,比起老年人说西安话好懂的多,因为如今西安年轻人说的西安话,已经和他们的父辈、祖父辈大不相同了,这种新派西安话的特点就是在语音和词汇上向普通话靠近,而且靠近的趋势还在持续中。不单是西安这样,全国各地都在发生,比如上海话如今分成新派、中派和老派,长沙的新湘语,总的趋势都都是年轻人的语音向普通话靠近。同样的,广州的广府白话口音,近年来有向香港的白话口音靠近的趋势。这就是强势文化的力量,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如果说上海话由于上海本地文化的强势和与普通话差异性的巨大,还能抵抗一下普通话的影响的话。那么西安本地话向普通话的趋同,几乎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越说越多,经过建国以来的不断移民,融合,发展,西安已经成了一个地处陕西,但与陕西不太一样的地方,西安本地的大众文化,已经绝不是单纯的一个“陕西”所能说明白的。在西安,你可以强调汉文化,唐文化,秦文化,这些都是西安的底蕴,但过分强调西安文化的陕西特色,已经是不合时宜的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发展出一种扎根西安本地,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就叫新西安文化。希望所有的西安人都为此努力吧。
  补白:关中方言语音和中古汉语语音的关系
  我对语言学知道的不深。但是听一些陕西网友说,陕西话就是秦人的语言,就是唐太宗说的语言的直系后代这种不恰当的说法,总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汉语语音是在不断发展的,而与唐代的汉语标准音也就是雅言最相似的并不是汉语普通话,也不是身为北方话一员的关中话,而南方的各种方言却保留了很多唐代古音的成分,北方汉语在宋元时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语音变化,已经跟唐代语音有了不小的差距,关中话也不例外。
  汉语语音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从声母上讲,唐代守温和尚总结了当时汉语30声母,与如今的普通话和关中话最大的不同,是塞音有三套即全浊音、半浊音(送气音)和清音,但是在如今的普通话和关中话只保留了送气音和清音两套即b、g、d和p、k、t,而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代表的吴语仍然保留着三套塞音,如果你注意听吴语区的人说话,会发现他们说b、g、d三个音有时候会跟我们不一样,声带是振动的。从韵母来讲,宋代的《广韵》总结了当时汉语的200多个韵部,这在普通话和关中话里已经大大简化了,普通话里的韵母已经很难跟《广韵》找到对应关系了,而南方的闽南语,粤语都还保留着很多的古代韵母。从声调上来讲,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而在普通话和关中话中入声已经消失,入声字变为了其他三声了,而南方各方言还普遍保留着入声,比如上海话有8个声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广州话有9个声调,“平、上、去”各分阴阳,入声分成三类。
  对唐代古音保存最多的,应该是闽南语,这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结果,举个例子,绝大部分唐诗,用闽南语读起来都比普通话和关中话押韵,比如李白《将进酒》的头四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四句用普通话和关中话来读,都不怎么押韵,但用闽南语读就不一样了,下面用字母拼音拼一下这四句的闽南语读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kun put kian hong ho ci sui thian siong lai,
  奔流到海不复回,pun liu to hai put hiu hai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kun put kian ko tong bing king pi pik huat
  朝如青丝暮成雪。tiau ju ching si
boo sing suat
  在闽南语里,“来”、“回”的韵母相同,都是“ai",而且声调相同 “发”和“雪”的韵母相同,都是“uat”,而两个字声调相同,这样,用闽南语读这四句唐诗,就朗朗上口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文化的力量,从其后果和影响力来看,远比赤裸裸的战争来的更深远!
自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实行“摊丁入亩”赋税改革,宣布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后,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接近实际,全国各地均出现统计人口激增的现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西安境内人口激增至120万人,道光三年(1823年)又增至140万人。近代西安人口虽有因清末战乱、民国18年(1929年)灾荒而出现短暂的回落,但整个民国年间人口规模下限仍为107万,而且,民国3年(1914年)和民国37年(1948年)均突破2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人口持续上升,1990年比1949年增长1.68倍。这一增长幅度,超过历史上的所有时期。与元始二年(公元2年)相比,1990年西安市境内人口增长了7.8倍。  
另外,还有一处错误,陕西的河南人主要是清末修筑陇海线的时候,河南人修铁路留下来的。所以,河南人主要居住在铁路两侧。当然,也有花园口逃难来的,河南人移民分布在陕西主要是西安北郊,铜川一代。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 13:36:00
回复 3#     另外,还有一处错误,陕西的河南人主要是清末修筑陇海线的时候,河南人修铁路留下来的。所以,河南人主要居住在铁路两侧。当然,也有花园口逃难来的,河南人移民分布在陕西主要是西安北郊,铜川一代。  ----------------------------------  希望多多指正,历史这东西,需要还原,也需要一个负责任的解读。
另外,河南人不能被同化的问题,以前也搜集过资料,发现全国各地河南人都,都是自成村落说自己的话,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导致的。好像台湾的陕西村也说陕西话,俄罗斯的陕西村到现在为止也说陕西话。    比如山东人走到哪里都是说山东话,陕西的山东移民后裔,也不是解放后国家行政指令导致的。基本也是因为战乱灾荒,移民来,自发的形成村落。自然讲自己的家乡话。问题在于陕西人接纳了这些人。    陕西人的接纳从一点就可以看出,陕西自己也产稻米,我小的时候计划经济时代陕西户籍的人,分配的米的量是非常少的。印象中我们一家五口,一个月好像就一斤米。米集中起来给谁了?给了高校的这些南方来的人了。      
国人的乡土情结根源依然在于其漫长的农业经济以及与之对应的集权文化下的道德宣统。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行,语言的演变和交融已渐渐产生新一轮的融合,乡土情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预计方言最终会逐渐消亡的命运也一定会伴随着新生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发展特性的新的社会对话和沟通方式一并到来!
语言这东西就更难说清楚了,你可以说,由于战乱人口南移,所以现在的陕西话已经不是唐代的发音了。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还是举哪一个例子,中学语文课本中,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家在蛤蟆陵下住”,如果用陕西话,你就会发现“蛤蟆”是“下马”,而且西安城里目前还就有一个下马陵(好像是董仲舒的墓)。其他专家的论证我就不找了。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而这一生命力也必然会在受其传播的群体中经历若干个时代而延续,我们也丝毫不怀疑这种延续的时间的持久性,但如果放在更长的历史长河中来看待和观察语言的演变,我们也许可以更清晰的捕捉到隐身于语言之下的社会主体结构的变化和支持社会主体结构不断扬弃和整合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力表现模式上来的历史发展脉络。
还有,支持三线建设,你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支持三线建设的企业分布于主要分布于陕西的秦岭山中,比如西安的南山里面,还有就是汉中啊安康啊这些地方。你是没有办法根据这个把陕西和西安割裂开来的。秦岭山中的那些企业牵出来,也就是近二十年间的事。对于陕西乃至西安主体文化的影响有限。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陕西的政府机构,有着山东帮、陕北帮、保皇党的传闻。个人感觉这才是陕西乱象的根因。
很多年轻人也学会了一口椒盐陕西话,更有一些把陕西话说的很流利  --------------------------------------------------  不敢苟同,前两天做出租,出租司机一口标准的陕西话,聊了一下才发现老家是在湖南的。相反我这个老家在长安县的人反倒陕西话说的不太标准了。陕西人很传统,秦始皇的那种车同轨书同文的文化,对陕西人影响还是比较深的。所以,既然国家让讲普通话,很多陕西人虽然学不会普通话,但是对于说普通话的人确有一种很自然的尊重。所以很多上学的陕西人在外就自然而然的讲普通话,就好像香港人讲英语的感觉一样。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支持陕西人讲陕西话。
我听西安年轻人说西安话,比起老年人说西安话好懂的多,因为如今西安年轻人说的西安话,  --------------------------------------  这不是西安独有的现象,各地省会的方言,都要比郊县的方言要好理解。
楼下有个帖子调查本坛网友的西安认同感,选择认同自己是“西安人"的竟然占到55%,远远超过认同自己是“陕西人”和“在西安的陕西人”的。虽然那个调查可能投票人太少,在比例上说明不了问题。  -------------------------------------------  可以再调查一下,西安人是不是陕西人,看一看结果
徐家湾的红旗厂区以及西安四郊许多别的大院,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稳固的聚居区,移民们不需要经常性的和本地老居民打交道,  -------------------------------------------------  交大不知道,但是红旗厂陕西人,说陕西话的人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第一,城市和移民的规模和性质不同,上海在鸦片战争开埠前就已经是一个25万人的城市,到1911年更是超过了100万,造就了一个数量巨大的上海本地市民群体,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文化语言熔炉,而后来的讲其他方言的移民,是分期分批的进入上海,很容易被周边的上海居民在语言上同化,就如同一袋盐撒入一桶水  --------------------------------------------  你小瞧了大三线的企业了,三线的企业中人员的本身构成就是天南海北的。本身就是普通话为主的。换句话说,你说的这些企业本身就不存在,企业层面的“方言”。所以,对于西安的影响和现在的深圳类似。
河南话自成一派的局面,  ---------------------------  河南话至今也还是自成一派。
我还听说过初中生学说陕西话被家长骂的。同时,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外来普通话把原来说西安本地话的小孩子同化的现象,也是不少的,尤其是女孩更多一些。  --------------------------------  西安本地人说普通话的现象,我就是一例,我不是女孩,我也会说河南话,能听懂部分的上海话。但是就像我在公开场合不说陕西话一样这不代表什么同化。因为我周边的环境中不存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外来普通话。而且我想如果,你把你所谓的经济上占外来优势的人来跟我比普通话的话,我想他们还没有我说的标准。  
陕西文化、西安文化中的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样重要。除了创新之外,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尊重,文化之间的平等相待。(陕西本土文化不缺乏创新意识)    陕西目前的文化多元性,实际上就是成因于陕西本土文化对其他外来文化的平等对待和尊重。就像陕西村落用接纳了外来的逃难的灾民一样,陕西文化同样包容了,那些用暴力组织自己孩子学习陕西话的举动。因为陕西文化理解那种对文化的独立性和传承的渴望。    同时,陕西文化对其他外来文化的尊重,平等相待,也恰恰是陕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认为也是陕西文化中非常优秀的一部分。也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平等和尊重导致了,目前陕西文化多元性的现状。而这种文化特征在唐代体现的最为明显。    为什么长期以来人们都意识不到西安是一个移民城市?因为陕西这种对不同文化的平等尊重的态度,使得西安很少发生那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就很少这方面的新闻,导致的结果是外地的人都觉得西安不是一个移民城市。    
西安本地人穷,西安本地人土,陕西文化(陕西话)对外来移民没有吸引力。我有一次相亲,对方是一个祖籍山东,出生在西安的美女,聊天发现她一句话陕西话都不会说,她生活的家属院是陕西本地人占优势的,按理说是容易被同化的,但是据她说她小时候一说陕西话就会被她妈妈打,叫她不要学,所以她就没学会,这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时至今日,我还听说过初中生学说陕西话被家长骂的。同时,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外来普通话把原来说西安本地话的小孩子同化的现象,也是不少的,尤其是女孩更多一些。  ----------------------------------------------  我相信一定有祖籍在上海的山东女孩,你的意思是这样的女孩多数都被上海人同化了,是吧 ,呵呵。
其实所谓同化,一方面是因为其文化本身的张力,另外一方面语言作为附属于经济层面和社交层面的对话工具,语言的同化我们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文化的和谐共生之道似乎更有价值,因为无所谓优劣,需要区分的就是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代下文化自身选择的一种自然的扬弃。
还是那河南人来说吧,近些年《河南人惹谁了》让大江南北都意识到了河南人的文化独立性给各地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但是在这种舆论氛围中,陕西人确是为数不多的总是试图从一种公平公正的角度上说话的人。人们这时候反过头来才发现,原来大量的河南人已经在陕西生存了多半个世纪了。    尽管二虎守长安已经证明了,在军事上陕西人并不是打不过河南军阀,但是在对待落难的河南人时,对于河南的文化,陕西还是采取平等和尊重的态度。    
印象中我们一家五口,一个月好像就一斤米。米集中起来给谁了?给了高校的这些南方来的人了。  -------------------------------------------  换句话说,很多所谓拥有着优秀文化,文化的人对所谓的西迁并不认同的时候,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陕西人对他们的认同和陕西人为了欢迎他们所做的付出。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国家处于战略目的,西迁并不是所有省份都欢迎的。西迁在当时来说,给当地的老百姓和政府带来的是更多的负担而不是利益。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陕西文化的这种远见和包容,确实给陕西带来了一些红利。但如果将所谓大三线的支持看作是对陕西人的施舍或多或少有些偏激了。
作者:sowecy
回复日期: 15:21:00    其实所谓同化,一方面是因为其文化本身的张力,另外一方面语言作为附属于经济层面和社交层面的对话工具,语言的同化我们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文化的和谐共生之道似乎更有价值,因为无所谓优劣,需要区分的就是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代下文化自身选择的一种自然的扬弃。  --------------------------------------------------------------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  “西安本地人穷,西安本地人土,陕西文化(陕西话)对外来移民没有吸引力。”所以祖籍山东的西安女孩子都不会讲陕西话。弃了陕西话。  “上海人时髦,上海人有钱,外来移民对上海文化(上海话)是仰视的。”所以祖籍山东的上海女孩子都会讲上海话。扬了上海话,是么。呵呵    我想你自己都能看出那其实不是文化的魅力,能闻到其中的那种铜臭的味道。
作者:@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回复日期: 17:04:00
回复 23#       作者:sowecy 回复日期: 15:21:00      其实所谓同化,一方面是因为其文化本身的张力,另外一方面语言作为附属于经济层面和社交层面的对话工具,语言的同化我们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文化的和谐共生之道似乎更有价值,因为无所谓优劣,需要区分的就是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代下文化自身选择的一种自然的扬弃。    --------------------------------------------------------------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    “西安本地人穷,西安本地人土,陕西文化(陕西话)对外来移民没有吸引力。”所以祖籍山东的西安女孩子都不会讲陕西话。弃了陕西话。    “上海人时髦,上海人有钱,外来移民对上海文化(上海话)是仰视的。”所以祖籍山东的上海女孩子都会讲上海话。扬了上海话,是么。呵呵        我想你自己都能看出那其实不是文化的魅力,能闻到其中的那种铜臭的味道。.    ---------------------------------    经济的内在驱动力的确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文化流向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如果我们只是把眼光放在经济因素的制约上,那么我们就无法得到一个更客观的语言演变的原因的结论,也就是说,谈论任何问题都需要从其所在特定的环境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这和过分渲染的所谓经济决定论是不搭调的。    另外,希望所有关乎语言或其折射的社会问题的讨论,都尽量围绕其主体进行,而不是简单的断章取义。这样,也会往往导致我们对问题的选择性的孤立评价和思考。    再次欢迎各位版友参与对西安话及陕西发展渊源的探讨中来,无所谓正确与否,各抒己见就好。
呵呵,你还是好好看看你的帖子把,是不是我断章取义,我相信你自己心理会有一杆秤的。
还是那句话,陕西文化的优秀的地方就是对其他文化的尊重。这一点,我一直在体会和努力做到,我觉得是你同样应该认真体会的。
兼收并蓄,文明开放的盛唐遗风到底在当今的陕西还留有几成,这个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体会和认识,对于大一统的结论和评价似乎也很难找到一个公允的标准。    不过,对于言论自由我则是举双手赞成,尽管很多时候言论自由的结果并不怎样理想,但对于话语权则是无论如何都捍卫的,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让其子民三缄其口,那么这样的时代无疑是最坏的时代,这样的国家无疑是最让人无语的国家,这样的政府则成了最需要变革的政府了!    陕西文化渊源流长,绝非一两个帖子就能理出脉络来,还是那句话,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好!
被缤纷色彩包围的老陕    
在许多外省人眼里,陕西就是黄土高坡文化,实际上深入进去仔细观察,会发现并非如此.就拿关中来说,渭河南岸一线有湖北移民村落,渭北则有山东移民村落,陇海铁路沿线两边为河南移民聚居区.  
不仅渭北有山东庄,陕北富县等地也有山东庄;陇海铁路以外,不仅其他铁路线上有河南人,在远离铁路的地方也有河南移民.还有安徽移民,除了在秦岭北坡的葛牌镇石船沟村,在秦岭南侧宁陕县城关镇旱坝村、龙王镇莲花村等地,也聚居有安徽移民后裔.根据宁陕县龙王镇和平村支书田仕朝介绍,和平村有祖籍安徽省太湖县田姓人500多名.  
如果我们用不同颜色在陕西省地图上标注不同省份移民所在地,会发现陕西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省份,老陕被这缤纷色彩包围着.  
  没有纯粹的老陕    
一说老陕,会给人印象,是世世代代住在陕西地盘上的人.如果我们追根溯源100年,很多人是从河南、东北迁来的,再追200年,大量的人来自湖北、湖南、安徽,继续追500年,得知山西人遍布陕西南北,追到1000年,有多少家族没有挪过窝、一直定居陕西?谁又敢说,他没有移民的血缘,祖居半坡,就是半坡原始人的后裔,更不用说是纯血缘的蓝田猿人后裔.    
以宁陕为例,据《宁陕县志》记载,清朝道光年间,县境内人口达到鼎盛时期,全县人中楚、蜀人居十之五六,江西、湖南、山西、两广、河南人十之二三,另还有山东、甘肃、浙江数省人,土著者十之一二.  
实际上很早就有大量移民迁入陕西的事件,秦始皇曾迁移天下富豪12万户约60万人到秦都咸阳;汉高祖曾迁徙六国豪强大户共十余万人入关中.    
陕西关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融合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有4大移民激烈时期:天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 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金人南下的宋元时期;朝廷动迁的明清时期.因此陕西人生活习惯是多元的.陕西在全国民族融合方面最典型.唐朝时期,世界各地民族来到长安,最后好多落户这里.现在陕西的人种最繁杂,很难辨认,哪里有个单纯血缘.谁都不能说,我就是纯粹的陕西人.  
包容大度的老陕    
由于陕西充满移民文化,移民文化无处不在,因此陕西文化宽容大度. 其中深层文化就是我们家国文化的理念,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海为家,都是一家人.这些不同地区的文化整合在一起,形成的就是多元性的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关键,各个不同区域的人,无论落脚到哪里,都能生根、开花结果,都能够互相融洽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我们民族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相当强大.  
    原本就是老陕    
要说一个家族是哪里人,时常很难确定,100年前可能在湖北,500年前可能在广东,1000年前可能在甘肃,由于战乱、灾荒,历史上家族迁移距离很大,家族所承载的文化也复杂.  
  老陕老在哪?    
老陕难脱移民血缘,老陕老在哪?  
" 文化没有交流,就不会有创新和发展,血液就会陈旧, 就像近亲结婚一样."陕西人口在不断地更新、补给过程中,给陕西带来外地文化,充实我们的地域文化,促进陕西文化发展,陕西才会在历史长河中有光辉灿烂的文化.  
"陕北民歌也好,陕南民歌也好,其实都是多元性的民歌."陕北民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宋朝范仲淹戍边时,融进南方小曲元素.陕北秧歌,也是在延安时期,东北秧歌、华北秧歌等外地秧歌和陕北秧歌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的风格,才风靡世界.多元性的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唐代文化能够风靡世界?唐代时期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全方位地融合,形成强大的唐代文化的强风.    
老陕老在历史渊源久长,从蓝田猿人一直到现在,历史发展的整个链条没有中断过.由此可见,老陕老在文化的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谨慎自谦的老陕    
除了有聚居群落的移民,实际上散居在各地的移民更多.虽然他们可能只是一家人,或一个人,但他们的语言、他们身上所带的祖地文化,都会影响周围的陕西人,让陕西人不出省就能欣赏、了解到外地的文化、民俗.无疑,无论是聚居的还是散居的移民开阔了陕西人的视野,避免陕西人孤陋寡闻.这大概是陕西人言谈比较谨慎、自谦的原因之一.    
"陕南移民文化既联系又区别于源头文化,是一种新生文化,是南方、北方文化的交融,粗犷而细腻,内守又开放,排斥又兼收,守独又包容,持重又多变."移民文化也有弊端:文化持恒不够,讲今天,讲实际,讲当下,既脚踏实地,又缺乏长远眼光,好向往大富大贵,又难以从基础做起,表现在饮食上:讲吃喝,重待客,少储蓄,饮食文化洋洋大观;表现在现当代:社会文化复杂而浮躁,经济基础不牢,少支柱,随大流,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大,恒心差.  
老陕"不能是一抹黑"    
   关注移民文化.移民不能像一阵风一样,来了,生活了一个世纪,然后消失在芸芸众生之中.他们是带着文化符号来的,应该把这些文化符号写在当地的史记中. 希望我们的历史记录是五彩颜色,不能是一抹黑,谁也找不到谁.这些工作功德无量,而且是在真正关心老百姓,关心平民生活,比其他有些课题意义大得多.我们老说抢救文化遗产,这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作为新移民文化,其主体具有先进性,应发扬光大.多宣传,多弘扬,进而促进三秦文化资源大整合.而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我们才能清晰的提炼出陕西精神和西安特质。  
我咋感觉陕西话还是在西安占主流呀,举个简单例子,案板街的“伙计,手机卖不卖”,省体球赛几万人的陕骂等等,甚至身边朋友说,买菜、打车不说陕西话都有可能被当做外地人糊弄,本人很不喜欢陕西话,觉得土气,真心希望普通话能在西安越来越普及
啥叫陕西话,,,楼主纯粹扯呢,陕北说的是陕北方言,关中方言也是各成一派,陕南又是陕南话,,,距离西安不到100公里的柞水说话和西安都不一样,,,
本人认为上面有人说河南人是清末修建陇海铁路线的时候来的,这是不清楚历史的说法。1906年清末的时候陇海线至洛阳段尚未完全通车。陇海线陕西段是民国30年代中期才通到西安的。到1949年陇海线才横穿关中地区修到了甘肃的天水北道。河南人主要是随着铁路、煤矿、纺织业的兴起从河南来到陕西的,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一带,渭南、咸阳、宝鸡以及铜川都有大量的河南人。在那里听到河南口音很平常。我籍贯是河南的,但我是在1958年随着家长调转工作从兰州来到西安的。当时在铁路局南郊家属区的铁五小,学生中只有一个是陕西人,但他讲河南话。我来西安十多年不会说陕西话,后来见到西安本地人虽然也说西安话,但这很不标准。我们当时在学校主要通行普通话与河南话。秦腔我到现在老了都不喜欢,因为唱腔难懂,虽然其历史悠久。
@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13:36:00    另外,还有一处错误,陕西的河南人主要是清末修筑陇海线的时候,河南人修铁路留下来的。所以,河南人主要居住在铁路两侧。当然,也有花园口逃难来的,河南人移民分布在陕西主要是西安北郊,铜川一代。   -----------------------------  河南人来陕西修铁路不是清末而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民国时期的事儿了。
西安外来人口最多的是河南人,其次是东北人。其他省份来的都不是很多。所以在西安听到河南话或是东北话并不奇怪。西安话与关中周围其他地区的话音有明显的区别,例如西府岐山、凤翔一带的口音与西安话区别很大:1,啊哦普朗古疼勒很!=我的脖子疼得很!2,啊哦普朗古牙欻骨浑疼勒很!=我的脖子下巴都疼得很!3,你打气呀?=你到哪里去?4,哦跟集起呀。=我赶集去呀。5你社哩啥里可?=你说的什么呀?6,尼呀窝毛嘎是地楞增地些。=人家头发梳的整齐的很。7,娘娘,尼呀窝知识青年来咧,来咧,浑来咧。=我的妈呀,人家知识青年来了,来了,全来了。8,小且梅吃门卖货看气候。=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
陕西话音里含有一个普通话里没有而在英语里倒有的一个音素:歘(chua,国际音标应该是【tra:】)西府话有的连贯起来猛一听就像是英语:啊哦 普朗古 牙欻骨 觉巴骨 黑桃给打 腿膝包勒 浑疼勒很!=我的脖子、下巴、脚后跟、踝骨、膝盖都疼得很!
14:37:00    啥叫陕西话,,,楼主纯粹扯呢,陕北说的是陕北方言,关中方言也是各成一派,陕南又是陕南话,,,距离西安不到100公里的柞水说话和西安都不一样,,,   -----------------------------  楼主说的不对,中国话是南腔北调,语音差别很大,汉语八大官话语音差别到都听不懂的程度,难道因为语音的不同就可以否认中国话不存在吗?
我很向往少了河南帮的西安北郊
880万西安人
200万河南人 400万陕西人 200万其他地方的人
作者:@nameology
回复日期: 6:10:00
回复 36#       本人认为上面有人说河南人是清末修建陇海铁路线的时候来的,这是不清楚历史的说法。1906年清末的时候陇海线至洛阳段尚未完全通车。陇海线陕西段是民国30年代中期才通到西安的。到1949年陇海线才横穿关中地区修到了甘肃的天水北道。河南人主要是随着铁路、煤矿、纺织业的兴起从河南来到陕西的,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一带,渭南、咸阳、宝鸡以及铜川都有大量的河南人。在那里听到河南口音很平常。我籍贯是河南的,但我是在1958年随着家长调转工作从兰州来到西安的。当时在铁路局南郊家属区的铁五小,学生中只有一个是陕西人,但他讲河南话。我来西安十多年不会说陕西话,后来见到西安本地人虽然也说西安话,但这很不标准。我们当时在学校主要通行普通话与河南话。秦腔我到现在老了都不喜欢,因为唱腔难懂,虽然其历史悠久。.  ---------------------------------  虽然有入乡随俗之说,但也并不代表我们必须要认同甚至被同化,而除此之外的处世之道以及社交交融的艺术或者更为重要。
作者:@nameology
回复日期: 6:36:00
回复 38#       西安外来人口最多的是河南人,其次是东北人。其他省份来的都不是很多。所以在西安听到河南话或是东北话并不奇怪。西安话与关中周围其他地区的话音有明显的区别,例如西府岐山、凤翔一带的口音与西安话区别很大:1,啊哦普朗古疼勒很!=我的脖子疼得很!2,啊哦普朗古牙欻骨浑疼勒很!=我的脖子下巴都疼得很!3,你打气呀?=你到哪里去?4,哦跟集起呀。=我赶集去呀。5你社哩啥里可?=你说的什么呀?6,尼呀窝毛嘎是地楞增地些。=人家头发梳的整齐的很。7,娘娘,尼呀窝知识青年来咧,来咧,浑来咧。=我的妈呀,人家知识青年来了,来了,全来了。8,小且梅吃门卖货看气候。=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  ------------------------  是的,受制于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交区域,语言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不过,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方言也就慢慢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怎么没有对陕北话的分析呢
陕西西安是一座古城,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我们的城市里面有很多非陕西籍贯的新西安人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文化是相互碰撞的,同时也是相互包容的,注意是相互包容。    
西安的发展离不开陕西,西安是西安人的西安,更是陕西人的西安!      
14:55:00    陕西西安是一座古城,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我们的城市里面有很多非陕西籍贯的新西安人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文化是相互碰撞的,同时也是相互包容的,注意是相互包容。                 -----------------------------  西安的发展离不开陕西,西安是西安人的西安,更是陕西人的西安!  -------说得好!!!!
西安好呀。
城市发展,我看到了。
好文章,赞一个。生活在陕西,在西安没刻意想过这件事,此前也是偶尔和朋友聊起过,但没有楼主那么深刻和全面。
有文化,好文章
长见识了!
陕人不守时出名,但不排外。
@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14:20:00    徐家湾的红旗厂区以及西安四郊许多别的大院,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稳固的聚居区,移民们不需要经常性的和本地老居民打交道,  -------------------------------------------------  交大不知道,但是红旗厂陕西人,说陕西话的人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  交大以前不行,因为老师以南方人为主,但本地人的成份越来越大。58年就进了交大的老师,到现在恐怕已经都70以上,都退休了。等这批人过世,西安交大就是真是西安的交大了。  
-一个在西安生活了12年,至今依然有西安户籍的南方人。
籍贯是大连...西安出生西安长大...骨子里深深的刻着对大秦土地的爱。    我就是陕西人...下辈子也是!
西安还是有方言味的,只是你身在其中感觉不明显而已。
Mark了,明天再看~
想起了我那一口京片子的西安朋友。  现在天涯乃至互连网上客观点的帖子越来越难找。    先马一记,lz写的不错
这么有文化的帖子必须顶啊
最关键的因素,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文化。  另外,不知道为什么,说上海话的人,说起普通话都不带口音。  说普通话带地方口音,听着的确让人感觉不舒服。
很亲切的文。我们这个单位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从小说普通话。  
有意思的帖子。原来部队有一批西安兵,说我是西安市人:额思西安四季。可爱极了。
@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13:58:00    语言这东西就更难说清楚了,你可以说,由于战乱人口南移,所以现在的陕西话已经不是唐代的发音了。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还是举哪一个例子,中学语文课本中,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家在蛤蟆陵下住”,如果用陕西话,你就会发现“蛤蟆”是“下马”,而且西安城里目前还就有一个下马陵(好像是董仲舒的墓)。其他专家的论证我就不找了。  -----------------------------  江淮官话也是把下马读成ha4 ma3啊,貌似中国除了华北山东和东北外,其他方言都是读作ha4 ma3
挺好的,讨论得挺深刻的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究竟是十三朝古都带给人的荣耀回忆?还是古迹文物带给人的沧桑厚重?  
很多人都说,自唐以后,西安就不再有自己的文化了,也不再有曾经雕栏画栋的大宅了。  
去年寒假,我去了关中民俗博物院,那里就好像一个古镇,里面全是从关中各处抢救来的古宅。最让我震撼的是曾经位于莲湖区红埠街的一栋老宅,简直好像宫殿一般宏伟,又很雕饰。一下子破碎了有网友说的明清西安就没有像样民宅的说法。  
拴马桩、石鼓、秦腔……谁说陕西明清就没文化?谁说西安的文化仅仅是汉唐雄风?  
任何一地的文化,都不是打造出来的,必须是这个城市所带有的独特的浓厚乡情。去过广东的人都会被岭南文化所折服,在苏州带过的人也会深深感受到江南人的灵气,在成都生活过的人会被四川人闲适的生活节奏所感染。那么,西安,怎么会没有乡情呢?  
有人说,西安的移民太多了。但是,这不代表,这座城市就不能有自身的独特文化。道北的河南梆子、东城的大厂子、西城的工业化、南城的文质彬彬、城里的商业气息……这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但这还不够。西安的文化也不仅仅是关中话、不仅是秦腔,更不仅仅是曲江、大明宫,也不仅仅是市井气息。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西安不重视发掘自己独特的关中文化,而仅仅是在彰显昔日雄风。那么,这将造成文化上的断层,最终在认知感上造成偏差。毕竟,一脉传承的关中文化,除了是西安文化以外,还是中国核心文化的代表!如果不敢于发展这些从明清逐渐传过来的本土文化,则说明我们在文化上不自信。而且,丢弃了一脉相承的文化,也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毕竟,地方的,才是世界的。有了汉唐文明与关中文化一同支撑,才真的有可能让西安重新成为“长相思”的乐土!  
这里面,则包括关中语言、关中人文、关中建筑、关中宗教、关中哲学……而最关键,的当属复兴“关学”。  
众所周知,“关中”是和“长安”齐名的古地名,同样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但是,现在,关中文化真的没落了。一个没落的中原文化,对于整个中国核心文化都将是巨大的打击。如果新设立的关中大学能够不断发展,开始自己独特的学术优势,在关中的核心——西安,开始着手文化探索的话,最终,不仅是学校的名声在外,更能够让关中文化重新绽放光彩。而这,将是双赢的。  
听着实在 哈哈、、、
却是记不太清楚陇海线是什么时候修改西安的了。不过铁路沿线的河南人主要是修陇海线的河南人的后裔,这个应该是没有错的。
作者:饮马北海
回复日期: 10:01:00    @十年后我是什么样
13:58:00      语言这东西就更难说清楚了,你可以说,由于战乱人口南移,所以现在的陕西话已经不是唐代的发音了。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还是举哪一个例子,中学语文课本中,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家在蛤蟆陵下住”,如果用陕西话,你就会发现“蛤蟆”是“下马”,而且西安城里目前还就有一个下马陵(好像是董仲舒的墓)。其他专家的论证我就不找了。    -----------------------------    江淮官话也是把下马读成ha4 ma3啊,貌似中国除了华北山东和东北外,其他方言都是读作ha4 ma3  ---------------------------------------  我想这样不能说明陕西现在的话里面没有唐音。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话里面也是去声居多这个和陕西话也比较相似。而日本是受唐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而且,如果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的话,这似乎也说明了,现在的陕西话和唐时的雅言更相近
楼主分析的很好,我从小就不会说西安话,原因就是觉得女生说很难听,甚至觉得只有“坏女孩”才会当众说此地话。后来大了,去了很多其他的省市,很少发现有西安这种以说此地话为耻的现象,一直还琢磨原因呢,现在觉得终于明白点了~~
作者:@虎年的小妞
回复日期: 11:46:00
回复 84#       楼主分析的很好,我从小就不会说西安话,原因就是觉得女生说很难听,甚至觉得只有“坏女孩”才会当众说此地话。后来大了,去了很多其他的省市,很少发现有西安这种以说此地话为耻的现象,一直还琢磨原因呢,现在觉得终于明白点了~~    -------------------------------------------------  西安的不自信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近现代西安的没落。地方方言本是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什么为耻的问题,只是,在某种观念和推定及环境因素的渲染下,才给了我们某种错觉。
  只能听 不会说
  观察到了思考了写出来了。。。。
  在西安普通话第一,工人干部。河南话第二,流氓混混。关中话第三,种地农民。
  赞,我家祖上贵好几辈都是老陕。从来也没注意过这个,只是现在去外地工作多了,每次回到西安听到陕西话就感觉特舒服,不知道为什么。呵呵,我个人感觉
  张见识了
  @lolpop
16:24:00  籍贯是大连...西安出生西安长大...骨子里深深的刻着对大秦土地的爱。  我就是陕西人...下辈子也是!  -----------------------------  顶你一下,生是陕西人,死是陕西鬼!
  有趣,  但搂住可能并不知道,上海人和上海本地人并不是一回事,  上海话也是江浙移民的语言,和上海本地话差别很大。
  作者:@metzger2012
回复日期: 20:54:00
  回复 92#   有趣,  但搂住可能并不知道,上海人和上海本地人并不是一回事,  上海话也是江浙移民的语言,和上海本地话差别很大。.
  ----------------------------------------  有空的话,希望常来这里谈谈你的看法。
  我就是不会说陕西话的西安人
  确切消息: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主持张.婷凭借身份给汉中电视塔附近某公司姓赵老板当小.三'害得那老板和老婆闹离.婚'老婆喝药自.杀未.遂!这样的人也配在电视上主持节目!我是在网站上发帖发不上去'哪位好心人帮我发上去纰漏一下啊!让这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确切消息: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主持张.婷凭借身份给汉中电视塔附近某公司姓赵老板当小.三'害得那老板和老婆闹离.婚'老婆喝药自.杀未.遂!这样的人也配在电视上主持节目!我是在网站上发帖发不上去'哪位好心人帮我发上去纰漏一下啊!让这女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本人西安人 外来的
  插不上嘴啊
  近十年西安说陕西话的人比例应该是增加了,一方面前面提到的移民都出现在几十年前,现在他们的后辈是土生土长在西安的,虽然第一语言是普通话,但是也会多少说些陕西话。另一方面,近一二十年西安没有外来移民了,主要是陕西各地的人们进入西安,成为西安市民,西安市民中祖籍陕西的人口比例应该有很大增加。
  长姿势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人均gdp比内蒙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