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赵家院子什么时候拆迁

吉林日报 - 多媒体数字报
第07版:特别关注
&&&&&&&&&&
——聚焦长春棚户区改造 陈恒平 本报记者 曾庆伟 姜忠孝
  拔地而起的回迁楼。
  棚户区回迁小区的保安员在巡逻。
  母女高高兴兴看新房。
  密如蛛网的电线
  棚户区拆迁前杂乱的室外天线。
  长春市宽城区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解答棚户区动迁户关心的问题。
  住房问题一直是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省委、省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今年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长韩长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省人民郑重承诺:要重点抓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这件实事,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这项牵涉上百万人切身利益的大工程,一件政府为百姓服务的连心事,一直牵动着众人的目光。  我省的棚户区改造进行得比较早,2005年下半年就提出了计划,2006年,长春、吉林等城市就打响了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当年,长吉两市拆迁面积就占全省计划拆迁面积的1/3。  长春市共有108块棚户区,面积713万平方米,人口达34万。连片平房屋挨屋,胡同又窄又深又曲折。室内天棚低矮、黑暗、潮湿,杂物就近就便堆放,有的柴火堆垛上了屋顶,有的旧物盖住了山墙。进入棚户区要选择天气,雨天土路泥泞,极难进出。即便进入小巷,窄的地方伞都撑不开。赶上冬天进入那里,家家都烧炕、烧炉子,冒出燃烧不充分的黑烟。风不大时,棚户区的空气就会被灰尘颗粒严重污染。在春暖花开时,居民随意倒在路边的垃圾堆就会发酵变质,难闻的味道散发得很远,蚊蝇大量孳生,环境卫生相当糟糕。无论何时,到棚户区找个厕所很困难,三五栋房才有一处公厕,到了如厕高峰,大家要排队去。由于很多旱厕年久失修,有的没有及时清理,进入公厕很难找到可立足之处。  棚户区住着大批企业职工,多数下岗择业无门。很多来城市谋生的人,因为棚户区房费低廉、就近出行便利,纷纷入住。一些无籍房、私建房成了本地户用来增加收入的谋生渠道。有些住了几辈的老户,没有能力改善住房条件,就接出小偏厦子供一家老小居住。久而久之,棚户区就变成了房子纵横交错、人员成分复杂、管理真空的居住地。  这里住着的打工族每天早出晚归。有的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靠捡废品谋生,有的则是职业乞讨者。他们每天从棚户区走出,辛苦谋生;到了晚上,又从四面八方回到棚户区落脚休整。日复一日,过着室内无排水设施、无集中供暖、无管道煤气、无室内厕所的“四无”生活。忍受着公共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差、住房建筑质量差、社会治安差的“四差”环境;无奈和暂时的选择,令棚户区有了私搭乱建浮房多、外来租住户多、无稳定工作的低保户多的“三多”特点。  2006年,棚户区改造的号角在长春吹响。省、市政府决定长春的城市建设将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  喜讯传来,犹如春雷在棚户区居民心头炸响。告别棚户区的生活,住上崭新亮堂的楼房,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连做梦都不敢做的事就这样要变成现实了。这场变革,这份激动,无需粉饰就能演绎出多彩的故事,于是一幕幕生活场景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9月4日,当记者踏入位于长春市宽城区鞍山路棚户区地块时,被这里正在拆除的住房“剖面图”惊呆了。这里是市机床厂、木材厂、面粉厂和铁路房产等遗留下的70多栋平房。一栋拆了一半的住房,露出的墙面是泥坯板墙,清一色的漆黑墙体,厨房有的两家共用一处,两个大锅台,中间仅能容一人通过。私搭的房子,墙只有一层砖,棚顶也有很多孔洞,而这个屋,却有着可以住三口人的土炕,可以想见居民是怎样挨过寒冬和风雨天的。  在长春市一食品厂退休、今年74岁的王芳荣与两个儿子在这里生活了30年。27平方米的一间大屋,与邻居共用厨房。各自烧火时,两人一起掏灰都蹲不下。可王芳荣却说,大坯板墙围起的家,不漏雨,冬天火炕一烧,暖暖和和,条件允许时还可安个地炉,这样的家虽清贫却极好支撑,这是她舍不得走的一个原因。丈夫去世后,她独自养育两儿一女,没钱买酱油,也没借过一分钱。如今这个房子的格局,随着孩子成长而发生了变化,靠北的几平方米小屋,进去就是一铺小火炕,王芳荣和17岁的孙子住在这里。王芳荣说,孩子不再愿意住火炕,扒了大炕之后就支了两张床,大儿子夫妇住一张。如今,大儿子全家还与她住在大屋里,小儿子一家则住到屋前的浮房内。收入少,孩子多。她说,把木头柈子摞到屋顶晒干,再买上两吨煤,天天烧炕花不了多少钱。  这样的生活只有王芳荣较适应,孩子们却天天想住大房子。  棚户区是住户密集区,它的变迁影响着住户、暂住户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拆不拆,何时拆,一直是棚户区居民关心的热门话题。9月8日,记者在南关区东安屯洮南路发现,等待拆迁的居民,一听到有关棚户区改造的话题,就纷纷聚拢过来。洮南路的棚户区是吸纳其他棚户区回迁户暂住的地方。一个棚户区拆迁户搬来,要带着数十年的生活物品,显得十分拥挤。这里的棚户区已安置保洁员清扫,巷道间干净了不少。为了夜间照明,还安了简易路灯。不过,这里仍存在着房屋质量差、生活空间狭小、流动住户间冷漠的现实。51岁的赵丽娟指着被孩子踢球撞碎的玻璃,不时抱怨,因为自己是外来户,玻璃被打碎也没人告诉她谁是肇事者,她只能用塑料布简单钉上。  这里的棚户区居民有很多担忧,其中有对动迁住不起楼房的担忧。负责洮南路保洁的57岁的李景华是本地住户,她说要是房子扒了,住不起咋办?本想住着平房养老,可是一直有消息说这里马上就拆,这让她很无奈。她住的是有60多年的老砖房,8年前花了1万元买下的,使用面积17平方米,并盖了两处浮房,出租收入每月100多元。她不论走到哪儿,只要看到有木头柈子就蹲下拾起来,积少成多,储备到足够的过冬和日常生活的柴火。“一铺大炕暖和着全家,很知足。”虽然大白天进屋像下井,找东西像捉蚂蚱一样难,开了灯后,屋里也不亮,可是这里却让患脑瘤病的丈夫和她有一个不必担忧的家。一旦换了环境,时常不明原因就摔倒的丈夫会受到奔波之苦。还有房子拆迁了,回迁后要缴纳的费用、增加面积的房款和物业费等,咋办?  长春市建筑公司工人于跃生住的地方是东安屯有50多年历史的张家窑,他是在院子里出生长大的。他说,原来这里住着13户老邻居,现在只剩3户。老户相处融洽,门闩上或锁上都放心,随着老户搬走,流动人员涌入,治安问题严重,有些胆大的贼白天就进屋行窃。  棚户区是低标准的生活区,这里的家庭成员,有的所在单位破产、改制或搬迁,有的已经下岗。没有收入时,通过搭建无照房屋获得租金等收入。有的则是靠无籍房解决住房问题。更多的家庭经济上本来就困难,加上成员患病致贫,始终走不出棚户区这个圈子。  棚户区的居民称自己生活的地方是“贫民窟”,虽然土一点,脏一点,咋的也算有个家。9月8日,在东安屯洮南路的一间出租房内,正烧炕的李国财家因炕不好烧,足足冒了10分钟的黑烟,附近住户都聚过来看,怕这样的烟蹿到邻居的屋里引起中毒。50岁的李国财靠收废品谋生,原住桃源路棚户区哥哥的房子,因那里动迁,回迁后哥哥要收回房子,李国财一家三口便又到洮南路棚户区安家。每月租房费200元,主要用来放置废品,因其妻子和儿子都有病,他为两人申请了低保,才勉强维持着生活。这里要是拆了,他们到哪里住呢?解决住的问题成了他们的最大担忧,目前他正在积极申请政府廉租房,否则这里一拆,他家就没钱租到便宜房了。  对于棚户区改造,很多家庭陷入两难的境地。要房也愁,要钱也愁。聚在一起的居民,说出大家最大的困惑,就是每家仅有十几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一旦动迁,不要房子吧,没有能力再购房;要房子吧,回迁后的补交房款很多人拿不起。为此,很多家还是选择顶楼这个最后的出路。桃源路住着光明仪器厂的123户居民,去年4月30日动迁,有很多人选择货币安置,手里拿着钱很难买下中意的房子,结果时间一长,手里的钱却因房价上涨买不到最低标准的住房了。这些动迁户的教训,让后来准备选择货币安置的棚户区拆迁户打消了念头。有一些选择回迁的住户,也常因不了解回迁政策产生各种忧虑,回迁的过程常是在煎熬中度过的。是否能在政府的拆迁过程中获得补偿?等待回迁时,能否公正地选到理想住房等等,一直是棚户区居民拆迁及回迁时常探询的问题。很多居民特别看中回迁操作的透明度。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说,自己分到哪个屋,都是最后养老的地方,如果不按搬迁顺序,就有可能选择7楼以上的高楼层,自己出入就会有很大不便。为了让拆迁户消除顾虑,政府和开发商承诺让回迁户背着行李就能回迁入住,可是对挑屋、选号的顾虑却没能消除。另外,房屋的格局、质量和装修作价等,也受到很多棚户区拆迁户的关注。一位老大娘来到桃源路的回迁工地现场,看到64平方米面积的房子有一条没有用的过道,认为设计不合理,她却找不到人反映意见。大娘说,住棚户区时自己的房子眼看要倒了,现在看到又结实又气派的大楼心里挺高兴,可是能否让住户消除顾虑,绝非一个拆迁地块的小事,因为只要有一处做得不好,人们就会对公平拆迁失去信心,也不利于政府加快棚户区改造的步伐。  能够看到住了几十年的环境变个样,还能在原址上建成统一管理的高档住宅区,而且自己也能够生活在其中,这是棚户区居民多年盼望又不敢想的事。东安屯洮南路一带的棚户区居民,这两年特别盼拆迁准确消息的到来。“去年说是拆这里,却拆了铁岭屯;今年说肯定拆这里,结果拆了桃源路,你说愁不愁人?啥时真把喜讯盼来呀!”对于拆迁的盼望,大家一直当做最大的心事,压在心底。  房屋是棚户区居民的最大财产,让房子增值,是他们对棚户区多年生活的期盼。盼棚改政策落实,而且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家庭受益,是不少动迁户最牵肠挂肚的事。桃源路的马大爷因为房子临街,拆迁时刚装修,本以为不会得到多少补偿,结果连坐便器都给了钱,还领到半年的安家费,如今他正为能住上最满意的楼层而盼望着。马大爷说,特别有信心住进满意的楼房,因为拆迁中他遇到了有信誉的拆迁公司,让他对回迁充满信心。  旧房子夷平了,老地方建起了高楼大厦,吸引力增加了不少。在桃源卫生院附近住过的拆迁户、80岁的陈云亭已记不得来这里多少次了。9月8日,他又来到这里,指着南侧一栋楼说,那是日伪时期建的房,他住了近30年。他的单位是色织布厂,当时分了这套住房。他儿子大了,买了一处小平房,结果两家全拆了,都在等这里的楼房交工入住。  9月10日,柳影路南棚户区回迁房如期交工。  10栋崭新建筑,小区封闭管理,吸引了回迁户的目光,也吸引着路过此处的市民,他们对回迁户羡慕不已。“真是好福气”的赞叹不时传来。草坪葱绿,垂柳依依,这哪有曾聚满2851户的棚户区平房的旧影子?笔直的甬路两侧是一幢幢整齐的楼群,粉刷一新的墙体,通透亮丽的窗子,敞开的大门,都似乎在欢迎着从暂住地赶来的老住户们。李静和梁淑香是柳影街道6委的邻居,她们一起来看回迁房。在一处64平方米的楼门前,李静推开坚固的防盗门,检查着声控设备和装修细微处,最后详细观察房屋的布局。她发现墙体粉刷一新,厨房瓷砖到顶,卫生间安上了坐便器,屋里门窗合体,空间分布合理,她高兴极了,笑声格外响亮。  同为回迁户、74岁的王占华一直笑呵呵地在小区里走来走去。他说回迁后要让孩子们看看他和老伴养老的“安乐窝”。他说,工程施工的时候,自己隔三差五就来一次,虽然进不去工地,可每天的工程进度他都看在眼里,相比之下,觉得质量没有问题。说到房子真正看完后的感觉,他说就是看了看哪个地方要放点啥,因为搬了几次家,旧家具都淘汰了,需要因地制宜地安置几件适用的家具。  看着房子一点一点建起来,然后近距离感受新家的变化,这些棚户区回迁户盼了许久,一朝变为现实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柳影路棚户区有一处名为宋家洼子,这里过去地势低洼,本地户住一阵把房子卖了,后来户买到手的认倒霉。在宋家大庙棚户区住了20年的赵雅玲,是一汽集团的内退人员,买房子那一刻,她就一直等待着投资升值的一天。如今站在属于自己的小区里,她非常激动。原以为这里居民住房密集,没有开发价值,本来要继续住平房的,一直住到晚年,没想到党和政府出台了棚户区改造政策,让棚户区的居民走出棚户区,让自己的房子值了钱,而且还住上了新楼,怎能不激动?她儿子今年22岁,到了要结婚的年龄,有了房,对孩子的未来生活也是个转机。赵雅玲选择了64平方米的户型,还需要借两三万交房款,可是这已让她很知足了。她特别希望选到一楼,一来方便患脑梗的丈夫出入,二来可以搞经营。  要说激动还得说回迁户赵家选,他想出一个表达感激的办法,就是准备拿1500元钱请工程管理人员吃顿饭,以此感谢他们及时建成了高质量的回迁楼。虽然工作人员都表示有规定不许参加回迁户的吃请,不过对赵家选对他们工作的认可特别欣慰。据了解,赵家选是收废品的回迁户,回迁房屋面积大,而且是首批排号的第一户,他的房子到手后,一下就能改变生活状况。  棚户区改造,改变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有了更好的生活空间,也激励他们努力去提高生活质量。一位老大爷说,以前捡点破木头柈子就能过冬,现在要养楼,就需要增加收入。记者在桃源路采访过的陈云亭,打算把儿子的另一处回迁房出租。“出租养房,回迁房就会成为增值的财产。”记者在洮南路采访过的保洁员李景华,正通过努力工作等待着房屋的拆迁。正是对未来的渴望,让她浑身充满力量。沉浸在看房喜悦中的赵雅玲,也正打算开食杂店添补家用。  据承担柳影路南地块施工任务的长春建工集团吉裕工程管理公司的董本革介绍,柳影路南棚户区改造建完的6.3万平方米住宅楼,可安置880户居民回迁。考虑到居民的特殊需求,建了一个自行车棚,3个停车场。虽然绿化面积有1.2万平方米,道路铺装5000平方米,甬路达6000平方米,增加了一定数量的保安、保洁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费用很大,但考虑到回迁户的经济条件,他们准备用共建房出租收益,抵销回迁业主的部分物业费。“近1万平方米的共建房租金,用来补偿物业费,就是想通过这项措施做到对回迁户的物业扶贫。”董本革介绍说,柳影路地块回迁后,还要建立公共服务区域,随着生活用品区、副食店、超市、洗衣店的建立,可以服务2万多人,也能吸纳大批回迁户就业,为他们提供岗位以增加收入。  长春市需要和正在改造的棚户区面积有713万平方米,涉及到34万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解决好他们的住房问题,无疑是一项民心工程。如何推进这项工程的有序开展,做到让棚户区居民满意,是长春市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开展的工作。目前长春市棚户区分布集中在宽城区和南关区,对于密集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政府部门是如何安排和解决的呢?记者走访了南关区及宽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南关区今年计划棚改地块中面积最大的东安屯地块,占地面积87.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8万平方米,拆迁居民3947户,企业56户。东安屯棚户区改造完成后,伊通河畔将不再有棚户区。从2006年起,宽城区利用3年时间,集中拆除与改善23块棚户区、房屋面积196万平方米。其中,宽城区3年棚户区改造计划总投资133亿元。  针对棚户区居民关心的动迁问题,政府部门表示,一定落实好棚改政策。房屋安置中,对房屋所有人实行“拆一还一”政策。在49平方米以内增加的面积,按建筑成本结算,偿还的房屋面积和新增加面积产权归自己所有。有关货币补偿方面,货币补偿按照“拆一还一”,不足49平方米的补到49平方米的优惠政策,本着房屋安置与货币补偿基本等价的原则进行,对低保户和无照房屋等也作照顾和补偿。回迁户,按拆迁先后顺序排列入住楼层榜,在建的回迁楼户型是49、54、64平方米,建设后的物业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于居民对建设工程的意见,可以直接将问题向所在区的城市建设局反映,有关工作人员会责成工程施工方予以解释,并采纳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回迁费用问题,政府和开发商一定考虑回迁户的承受力,让居民顺利回迁。对于支付费用困难的回迁户,会通过解决工作岗位予以帮助。对于未划用拆迁范围的棚户区,将进一步加强卫生、治安管理,还要通过铺装道路、安置垃圾箱(斗)改善那里的环境。对于棚改政策落实,政府部门表示,他们还要加强开展工作人员政策解读工作,让拆迁户做到心里有数,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  (本版图片均为陈恒平提供)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1 &&(2  就在宣布全年保障房1000万套开工计划已经实现的同时,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承认,其中存在约1/3的“挖坑待建”情况。为此住建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此类房屋年底前务必完成地基结构的施工。
  各地在保障性质量的方面一定要制订好有关政策、明确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绝不能让保障房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人都管,人人都不管”的“模糊地带”。
  建设保障房、缓解住房难,方方面面付出很大努力,一砖一瓦、一居一室,都来之不易。因为失察,让人钻了空子,轻则造成浪费、减少供给,重则滋生腐败、引发不公。
政策篇:多项措施助力保障房建设
资金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土地供应要坚持民生优先,把宝贵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满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
土地篇:把宝贵资源用在刀刃上
监管篇:实行"三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辽宁省保障房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省住建厅要求勘察、设计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等要按各自职责,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负终身责任。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无论其在何职何岗,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图片样式2_1
图片样式4_2
图片样式4_1
图片样式5_1
品质篇:建设改造一片 带动提升一方
北京35个保障房设计方案下月公展  ·····
图片样式5_2
图片样式6_2
图片样式7_2
国外在解决困难群体住房方面可借鉴的经验    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住房,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做法。例如,美国政府对40%左右家庭提供直接住房资助或政策支持;新加坡85%的家庭住在由政府提供的组屋中。【】
图片样式8_2
图片样式8_3
图片样式8_4
新闻样式1_1
新闻样式1_2
新闻样式1_3
新闻样式1_4
新闻样式1_5
新闻样式1_6
新闻样式1_7
新闻样式1_8
图片样式9_2
图片样式9_3
图片样式9_4
新闻样式3_2
新闻样式3_3
新闻样式3_4
图+说明+列表1
图+说明+列表2
图+说明+列表3
图+说明+列表4
新闻列表汇总
图片样式10_2滚动
体系篇: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
  棚户区改造  &&&&·&&&&·&&&&·  公共租赁住房  &&&&·&&&&·&&&&·  廉租性住房  &&&&·&&&&·&&&&·&&&&经济适用房&&&&&&&&·&&&&·&&&&·&&&&限价房&&&&&&&&·&&&&·&&&&·
视频新闻报道
部委篇:资金土地护驾保障房
 国土部 月底抽查保障房供地
 住建部 保障房工程开局良好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有效举措。保障房既要重视建设,也要关注分配,更要始终恪守其“社会保障”的公共属性。····
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省级财政加大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二)优先供地,确保土地供应。大多数地区根据住房保障计划,积极落实年度土地供应。
(三)各地将保障性住房安排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区域,便于居民出行和生活。
(四)各地普遍建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考核制度。
(五)加强管理,严格准入退出管理。【】
 英报:全世界关注中国房地产命运  外媒:中国把建保障房视为“政治任务”  外媒热议保障房:中国下决心不让房地产脱缰  
百姓·“搬新房”“展新颜”
各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
“十二五”规划
2011年安排
十二五”期间,北京计划新增保障性住房100万套。
今年北京要新开工建设和收购20万套保障房,力争竣工10万套。【】
“十二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建住宅约1.3亿平方米,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将占新建住房总套数的六成。
上海市计划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500万平方米,包括经适房50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800万平方米和公租房200万平方米。
重庆将强化住房保障的政府责任,大力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建设,覆盖城镇住房困难家庭、进城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地来渝工作人员等人群,力争解决占城镇人口30%以上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建成公租房4000万平方米。
重庆将完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今年新开工公租房1350万平方米。
“十二五”期间,深圳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总建筑面积1616万平方米,用地供应总量为5平方公里,安排资金投入约为691.65亿元,并计划通过实物与货币相结合的方式,为40.8万户符合条件的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安排住房保障。
2011年深圳将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6.2万套,其中新开工3万套,竣工1万套,拟协调安排用地126公顷,安排资金145亿元。【】
将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用房、人才专项用房这五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列为破解“十二五”住房难问题的重要任务。
杭州市政府落实约171亩土地,预计可建公共租赁住房约37万平方米,可解决约6000户家庭的住房困难。【】
未来五年内,南京市要完成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2000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新开工面积中要竣工1100万平方米,预计将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27万套,其中廉租住房1万套,经济适用房住房3.2万套,公共廉租房3.5万套,限价商品房1.3万套,拆迁安置房18万套。
明年将新开工经适房、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等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
未来5年,天津将新增保障性住房40万套,比“十一五”期间增加20%。
天津2011年将新建保障性住房19万套、1200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建设485万平方米、10万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3.8万套;限价商品住房 5.2万套。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
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曙光大道东侧什么时候棚户区改造?_百度知道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曙光大道东侧什么时候棚户区改造?
我有更好的答案
建议参照2012年齐齐哈尔拆迁暂行管理办法的文件。具体文件在老城投公司,现拆迁办所在地查询。你可以自己去看一下相关的拆迁文件!地址,沃尔玛北临100米即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棚户区改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