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跳舞。想找一些在东莞的女孩(11~14)喜爱夜蒲2 继续跳舞流行...

以前我喜欢一个人现在我喜欢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佳佳游欧洲之 惊艳瑞士,我喜欢
把blog上面瑞士的东东放到这里咯。到达苏黎世只有清晨6点20分,在Bahnhof晃了3圈才找到旅行服务中心,打听一下苏黎世湖的方向,本来以为瑞士象德国一样可以拿到免费的城市地图,可是没有,花了3CHF问那个大妈买了一份。我在那里是转车去Schloss-laufen看莱茵瀑布的,所以只给了1个小时的预算。出了火车站,在Bohnhof大街暴走,一个人都没有哦,冷冷清清的早晨,只有电车偶尔驶过。瑞士算是欧洲最安全的国家了,所以人身安全不用担心,嘿嘿,其实我信奉我的名言“一没财二没色安全的很”。没多久看到了皮具品牌BALLY的总部,好像没有什么感觉耶,就象在香榭丽舍大街看到LV专卖店一样,脑袋中一点想法都没有,哎,不是一个追求时尚的人哩。花了20多分钟来到湖边,漆黑一片,只有路边的昏黄灯光印衬在湖面上,按照地图,沿着湖边的一条小运河回到火车站。河对面不时有电车经过,淡黄色的灯光映照在河面上,还有那古老优雅的建筑的倒影随着水纹左右荡漾着,宛若一个贪睡的宝宝躺在摇篮里迟迟不肯醒来。河水如此之清,底层卵石清晰可见,还有那一群群野鸭,欢快的鸣叫着,追随我的脚步一路游来,大概以为我会给他们带来早餐吧。如果不是异国建筑的提醒,我会以为自己是在古镇周庄或是吴镇的小街上呢。接近火车站的时候,跨过小桥,水面上浮着一对白色天鹅,他们因我的脚步而从梦中醒来,但是转了转脑袋又俯身睡去,也许习惯了人们的友好,他们的警惕性低了很多。由于绕道回来耽误了点时间,错过了去沙夫豪森(Schaffhausen)的火车,只好选择S-bahn,到温特图尔(Winterthur)换车,在Neuhausen下车,沿莱茵河徒步走。这段河流流速不慢,最让我惊叹不已的是河水之清澈,如同一块温温润润的一的翡翠,河面上飘着成群的野鸭和几只优雅的天鹅,生活是如此安逸。河两侧是徒步旅行的小路(Wanderweg),可以顺河欣赏沿途的美景,也可骑车旅行。沿河走了大约30分钟,终于看到了号称欧洲最大瀑布的莱茵瀑布(Rhine Falls)。沿着山路自上而下建有不少观光平台,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饱览壮丽的美景,有些平台距瀑布仅咫尺之遥,站在上面能感受到磅礴的水气扑面而来,千万股水流幻化成一条银白色的绸缎在面前飞泻而下,而巨大的轰鸣声似乎要淹没周围的一切,仿佛要搅乱你的心跳,不禁让人叹服造物的鬼斧神工。这莱茵瀑布和中国的黄果树瀑布相比虽然算不上雄伟壮观,但是,既然被称之为欧洲第一瀑布,就一定有它值得欣赏的地方。湍急的水流奔放的冲刷着河道,两岸葱郁的树木静静的舒展着腰肢,还有远处教堂的钟声青翠悠扬,偶尔经过的路人带着开爱的狗狗,让我狂欢喜。比较有意思的是我发现瀑布中央的岩石下面有楼梯,大概人们可以乘船到达那里,然后顺台阶攀到岩石顶端,从上面俯瞰整个大瀑布,并亲身体验一下这气势磅礴汹涌而下的水流,看着近在咫尺的波涛冲击脚下的岩石,可惜我去的时候是周日,大部分人都在家好好休息呢。看完了雄伟的瀑布,按照计划,我要前去小国列支敦士登,但是不想按原路返回,再说时间也不允许,只要问一对老夫妻怎么到Schloss-Laufen车站(1路或者6路的站点),打算乘公交车去Schaffhausen换车,得到的结果是走过去很远,我可以搭车去公交车站。HOHO,瑞士人也很nett阿。开车大概走了10分钟,那对夫妻把我放在1路车站台上,我运气很好,只等了3分钟就来车子了。在周末每个小时只有3班车子,间隔比较长,错过了这班我就错过了我的火车,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一个小时了。10:31-11:56,Romanshorn;12:00-12:18,Rorschach;12:21-12:59,Buchs SG。折腾了3趟车来到了瑞士东边的这个小镇,出门跳上前往VADUZ的邮车,距离大概是30分钟。这个BUS是20分钟一趟,大概是每个小时的0,20,40都有的.到VADUZ POST这一站下,因为有好几站都有VADUZ这个词的,差点坐过了。555555,本来抱着侥幸想去服务中心在护照上盖章的,事实上那个弹丸之国严格遵守周末休息的制度。害得我只能匆匆忙忙寄张明信片了。在那个卖邮票机器上买邮票,写好以后扔到房间旁边墙上的邮箱就OK了。不过忙中出乱,从自动贩售机上买了1.7欧的邮票,555555,寄往中国要1.8欧呢,不知道邮局会怎么处理阿?更晕的是,我忘了写邮编,希望那封明信片好运吧。那个小国跟瑞士的小镇没什么区别,只是接壤的地方有块蓝色的牌子写着“自此您进入了Liechtenstein”。哦,还有山腰上有座皇宫,住着这个国家的皇室,可惜不让参观。出去寄了一张失败的明信片,我觉得去这个小国是个绝对的败笔,除去来回5.6CHF的车票和5CHF的邮票不说,单单路上花的一个小时就是一大浪费,我在那个国家只待了20分钟,好不划算阿。14:10-14:25,S14:59-15:37,T15:45-16:25,Luzern。又是3次倒车,我来到了著名的卢赛恩。这个依山傍水的城市最具有瑞士特色,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端庄秀丽。比较郁闷得是浪费了半个小时在它的火车站,开始是找旅游中心,可惜关门了,没有拿到简易地图,小店有卖得但是7CHF,太详细了对于我这种走马观花的旅行不实用,再也不会办跟在Celle旅行似的傻事了,偶有限的银子要花在刀刃上。花了1个多小时把这个城市的2处象征性景点看了一下。一处是带着屋檐的卡佩尔桥(Kapellbrücke),长200多米,屋檐的梁上有着三角形的彩绘,本以为是600多年前的古迹,谁知道它只是不到10年的仿制品,由于1994年的一场火灾,这座古老的木结构桥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是我却几乎看不出因被破坏而新建的痕迹,瑞士工匠那种以新做旧的工艺水准,着实让人佩服。还有一处便是被马克.吐温称为世界上最感人的一个垂死狮子(L鰓endenkmal)的雕像,这是为纪念在普法战争中牺牲的786名瑞士雇佣兵而建造的纪念碑。当我漫步在湖边和古旧的建筑群中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雅致,而且是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雅致。从狮子那边走出来,找到了一家瑞士军刀的专营店,花了30CHF买了一把瑞士军刀,其实红色的底色加白色十字非常符合瑞士国旗特征,单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个蓝色的刀面好看的不得了,所以舍弃红色买了很有与众不同的蓝色,唉,为了这把刀子,我从苏黎世飞回来的时候要把那个5公斤重的背包给托运,还为它在杜塞尔多夫机场等了10多分钟哩。嘿嘿,瑞士制造、瑞士购买,这可算是地道正宗的瑞士军刀了吧。17:55-19:25,Interlaken Ost。这段是黄金线的一段,可惜天色渐暗,没能好好看风景,好可惜啊,只能隐隐约约分辨出湖泊或山峦的外形,……不过,我在车上好好睡了一觉,重感冒的症状好了一点,但是头还是疼耶。在Interlaken再次办了晕事。我以为自己订的旅店在Lauterbrunnen,在火车站转了3圈想买去那里的车票,我的Eurail可以享受25%折扣,但是发现售票大厅关门了,完全不知道的车票该怎么买,拖住一个站台工作人员问了一下,原来可以上车买,昏倒!我怕被认为是逃跑的。20:04-20:24花了5CHF去了Lauterbrunnen,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旅馆,把我急死了,晚上八点多在荒山野岭转悠不是件好事情哦,突然在路边发现加油站里有个老爷子在加油,冲上去问了一下,他告诉我一个让我昏厥的消息,我的旅馆在Interlaken,这意味着我还得花5CHF再乘回去,……难怪我事前看旅馆说明的时候它分别提到从东站或西站怎么走,小小的Lauterbrunnen是没有什么东西站之分的。又累又气自己迷糊的我好想哭哦。不过,运气好的一点是坐在车子里的老太太说反正我们也要去Interlaken,顺便带你一程好了。呵呵,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首先是把他们的女儿和外孙女送回家,就在2个城市中间的小镇。然后是他们把我送到了旅馆的门口,我感动的都说不出话了。唉,21点钟,来到了那个balmers herberge旅馆,订它的房间是因为它可以提供对折券,买火车票省钱。可是没有弄清楚它的方位很是失策阿。那个旅馆简陋的够可以,浴室在走廊只有浴帘阻挡,4张上下铺还是摇摇晃晃的e,与华理的宿舍及其相似哦(但是华理的宿舍没有那么宽敞),墙壁的隔音效果也不怎么样,好在我累的不行了,那天晚上倒也睡的不错。房间不过EUR19.07也甭想怎么样好了,凑合吧。在房间里,认识了一个西班牙裔的美国JJ Jeniffer,学数学的,她很牛的,工作腻歪了,辞职欧洲游,已经在外面待了3个星期了,下面一站去意大利。她很娇小玲珑,而且面孔有点象亚洲人,我开始还以为是中国人呢。跟她天南海北的聊了一个多小时来了个韩国JJ Ji-hyun Kim,她学法语,也是牛人一个,在韩国的工作放下不做,跑欧洲来玩了。真是佩服死她们两个了!23点多,大家都累了,准备休息了。我只是洗洗涮涮了一下就和衣而睡了,反正第二天5点半就起,赶第一班车去少女峰。唉,劳累的一天哦。拼途网友回复:::name8-)拼途网友回复:::pic拼途网友回复:::youqing拼途网友回复:::pic拼途网友回复:::name8-)::pic拼途网友回复:不会吧,苏黎世的地图可以免费索取啊 ::je balmers herberge原来这么差啊?还好因为少女峰的天气关系我临时改变行程而没有住它 :/14拼途网友回复:来自发达国家的女生好像更喜欢旅游。把工作辞职到世界各地旅游真挺多的,我觉得还是她们挣钱多的原因,然后以后也不打算养家。我认识的日本mm,ZYE很喜欢法语,法国,也是把税务师工作辞了,来法国旅游兼学法语拼途网友回复:呵呵,瑞士各大城市的地图都可以免费索取拼途网友回复:呵呵,瑞士各大城市的地图都可以免费索取[/quote]不知道啊,我去苏黎世火车站的旅游中心问的,要钞票的。去阿姆斯特丹也是的,那次一生气没买。拼途网友回复:不单单是女孩吧,曾经见过一个比利时的GG到中国到处乱窜,自称没钱了就回去找工作,为下一次辞职旅行做准备。人家的老年生活有保证啊,想我们不攒好养老的钱是不成的。拼途网友回复:心醉的少女峰
相传,里昂是一个叫罗讷的男人河与叫索恩的女人河合二为一生出的孩子。我们昨天消磨3个小时的地方;“旧城区(VieusLyon)”位于索恩河西岸,是里昂的旧市区,那些古老的豪宅,竖格窗,空中花园,瞭望塔,螺旋楼梯,有顶的小步道,每一处细节,无不流露出文艺复兴风格的迷人气质,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重头戏哦。在车上,我们看到了昨晚夜色笼罩的白莱果广场(PlaceBellecour)露出了真面目。这个巨型广场是城市中心,一度被称为皇家广场,一座高大的路易十四的威武骑马雕像是广场上最重要的、也可以说唯一的点缀。我们在老城区旁边下了车,一路往北走,道路两旁保存着许多15到17世纪的古色苍然旧宅居,橙红色调鲜艳醒目。在索恩河畔不远处,我们看到了斑剥古老的圣让首席大教堂PrimatialeSt-Jean,这座教堂并不算特别宏伟,但却以资格老、地位高著称,它已有近千年历史,兼具罗曼和哥特式风格。据说,里昂大主教享有首席大主教的地位,因而他的座堂冠以首席大教堂的名称。这里曾目睹过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加冕的典礼,也曾于日欢庆过法王亨利四世与王后玛丽·德·美第奇的盛大婚典。教堂旁边是考古园,也就是三个旧教堂的遗址,它开始以罗马风格建成,以后延续至哥特式的风格直至末期。不同风格的演变从教堂的拱廊可见一斑,它的正门展现了14世纪时期教堂正门的设计特色,大圆花窗,由6个三叶型的圆圈组成,中间镶一朵六瓣儿的花朵。可惜得是正门上320个圆形浮雕中200多个已被新教徒在1562年毁坏,50个雕塑也未幸免于难。然而,16、17世纪以来的天文钟依然如旧,每天照常敲响四次,它旁边的唱诗班学校,建于12世纪,罗马风格的正门,令人赞叹,展现了大教堂的财富。拾级而上富尔维耶尔山丘,我们经过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MuseedelaCivilisationgallo-romaine),它依山势而建,极富创造力,充满巧思的设计。告别博物馆,沿着蜿蜒的道路,我们最后到达被视为里昂标志的圣母院BasiliqueNotre-Dame。这座教堂建于19世纪,为了纪念里昂未遭受普鲁士人的进攻而建造,外观由拜占庭和中世纪风格融合而成,以大理石装饰,玻璃闪耀着五彩斑斓的花纹,内有精美的镶嵌画和壁画。右边相连的圣母礼拜堂塔顶上,马利亚塑像亭亭玉立,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站在教堂左侧的平台上,俯瞰里昂景色,那一望无际的红瓦屋顶恰似一片红云在一丝一缕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完全没有老城市的沉闷气氛。在圣母院的纪念品商店,我们发现一本关于里昂的中文介绍,很多人都想买,索性跟售货员讨教还价一番,但是比较失望的是我们得到的答案是non,不过他们的明信片有折扣的,单张50cent,但是10张只要4.2欧,所以我们很多人凑起来买,把那售货员气了个半死了,嘿嘿。还有一个姐姐买了超长铅笔,大概有50cm吧,很好玩哦,但是仔细看标签竟然是中国制造耶。::tx||:cry:来两张照片就好了。||很是怀念里昂上山下上的路,开着很过瘾,呵呵!::pic我上次就是第戎没去,::youqing另,lz的签名好耳熟:-?||顶自己的老巢。下次有机会介绍一下lyon的特色fetedelumiere.||嘿嘿,我的签名是《桃色交易》最后一段景点台词||美食第一位相机不好,夜景凑合看吧河边||我24号在里昂,差点就碰到了,呵呵~~我就走马观花了一下,没LZ了解得这么清楚:)||在来点相片!呵呵::pic||嘿嘿,这张如何,专门给那些德国佬看的,谁叫他们天天给我宣讲动物权呢::lol人权他们都跟我讨论累了||:35一个,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啊,呵呵,Lyon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东东的||明明是转贴,干嘛要写原创????:-D||不好意思,行程是偶自己的,其中有些景点的介绍是网上搜的。不敢自称完全原创,也不想被指称为完全转载。||还是要支持一把||发张里昂火车站的[imgalign=left]http:tk.files.x1pnp_rgmi5o50fK1ItdKj0gpu8_yxlLrESjOwcuiRtqn-8eQKnxNEZpi_N3n5zytuS06rt6QPKIK1af4y-_V1P1v_MybHhQ-vt2nHQHv5QuFj4HNEgGsEQJcSHafAqVNWXycei8IKGkPs[img]||:cry::cry:
走出机场,选择了汽车,直接到的史蒂芬广场,在多瑙河运河旁边,刚下车的时候还在感叹多瑙河那么其貌不扬,仔细研究了地图才发现那不是真正的多瑙河哩。广场中心是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这里也是维也纳的市中心,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塔高137米,登塔可以俯瞰维也纳的市区,可惜偶没有时间上去。教堂的马赛克镶嵌的花屋顶非常独特,至于内部,已经具有教堂审美疲劳的我怎么也看不出什么特色,不过里面卖明信片的大叔人很好,因为我告诉他我要收集奥地利硬币,所以请他把找回的零钱换成各种面值的,有些麻烦哦,可是他还是很耐心的帮我了,看来跟上帝在同一个屋顶下的人的秉性就是不一样哦。::lf在附近的S-bahn买了维也纳天票,开始在它的地铁站乱窜。第一站是Karlsplatz,去换U4到美泉宫,不过出去看看风景再说。首先看到的是国家歌剧院Staatsoper,它建于1869年,世界四大著名歌剧院之一。建筑内部装饰十分华丽,观众席可容纳1600多人。环绕剧场四周的包厢有五层,装饰最气派的要数中间的皇帝包厢了。剧院每年至少上演50场歌剧和20场芭蕾舞剧。下午123点各有一场内部游览,可惜时间太紧,没有赶得上,其实对于我这个人文素养匮乏的人来说,参观不参观好像是一样的。挨着剧院的是,阿尔贝蒂纳美术馆Albertina,阿尔伯特公爵是奥地利女王特蕾萨的女婿。他酷爱艺术,收藏有大量的欧洲艺术作品。美术馆在1919年由奥地利政府接管以他的收藏为基础不断扩大。展品中包括米开朗奇罗、达芬奇、拉菲尔、丢勒、鲁本斯、伦勃朗、普桑、克里木特、塞尚、克利等欧洲著名的艺术家六万多件杰出的绘画和上万件版画作品。自从进了卢浮宫,我对博物馆是怕怕了。在地上晃了20多分钟,赶往美泉宫SchlossSchoenbrunn,也叫做“舍恩布龙宫”。在城西边,是昔日奥地利国王的夏宫。1694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利萨下令兴建。曾经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避暑宫。奥地利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曾长期住在这里。拿破仑曾两次住在这里,此外1814年维也纳会议在此举行。应该在Schoenbrunn下,但是我乘到SchlossSchoenbrunn了,走出来是它的巴洛克式的花园,旁边还有动物园。嘿嘿,在皇宫的后花园走走也不错哦,只是面积好大呀,我急行军了半个多小时才走到一个大广场上,看到了皇宫的背影,不过这已经让我惊叹不已了,因为在德国看到的宫殿都是一点点大小的,具有那等气势的几乎没见过。广场旁边矗立着一座小山头,上面修建有一座凯旋门,虽然历经沧桑沉淀,雄伟气势依旧。围着广场转了一大圈,精心修饰的园林体现了园丁的独特构思,但是我被零下10度冻透了,闪进皇宫暖和去了。说实话,那个美泉宫真是宰人啊,40个房间兜下来要11.5欧,加导游的话14欧。可怜我囊包瘪瘪,选择了22个房间8.9欧的票票,有点觉得不值噢。虽然宫内装饰豪华,但比起卢浮宫里拿破仑房间差远了。不过,让我惊奇的是看到了美轮美奂的皇宫里放着茜茜公主的体重计,还有装饰为中国风格的阁间,即使是节日大厅还要分大小呵呵。出了美泉宫,趁着天色还早,我杀往望景楼宫Belvedere。它也叫“美景宫”,建于年,以前是奥地利欧根亲王的行宫,后来被王室买下。宫殿分上、下两个宫。下宫UntererBelvedere1716年作为巴洛克艺术的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艺术馆之一,其中著名的是克里米的“吻”。上宫OberesBelvedere建于1723年现作为奥地利艺术画廊。两个博物馆一个都没进,只是在2宫之间的花园走了走,看到很多狮身人面像,都是美女的脸哦。花园里还有很多喷泉,只是天气太冷都冻结了,里面的树木因为阴沉沉的天空显得格外萧瑟。本来打算去维也纳爱乐音乐厅Musikverein,地图上显示就在附近,可是转了3圈都没找到,只好乘上一辆U-bahn去市中心了。让我后悔不已的是,几个小时后我重新过来找音乐厅,它就在我乱转地方的百米开外,555555。这座音乐厅建于年,是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的办公点,也是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出场所,其中的金色大厅,设有2000个座位,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好的音乐厅之一。每年1月1日都要在金色大厅演出世界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哦。乘着U-bahn看看维也纳普通市民的生活,顺便也暖和一下休息一会。找到S-bahn去市里,不然因为天气不好一会天色黯淡后相片就难看了。在U3的Herreng.Museumsquartier下的车,出来走一会就是霍夫堡Hofburg,是以前的奥地利的皇宫,现在奥地利总统的办公机构。由新堡,旧堡,奥地利国家图书馆,霍夫堡教堂等组成。茜茜博物馆就藏在宫门里面。穿过另外的宫门,我来到了英雄广场Heldenplatz,它是维也纳政治中心的广场,国宾的接待仪式通常在这里举行。广场中间的两个骑像分别是举旗的卡尔大公爵ErzherzogKarl和对面的欧根亲王PrinzEugen。两人都是奥地利历史上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广场因此得名。虽然铜像是锈迹斑斑,但是英雄本色不减当年哩。再走过去是玛丽亚·特蕾萨广场MariaTheresiaPlatz,这周围被一组气势宏大的新古典式建筑环绕,分别是自然史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中间是奥地利最辉煌年代的女王玛丽亚·特蕾萨的雕像,就是那个好似铜锈兮兮的塑像,充满历史的味道哦。自然史博物馆NaturhistorischesMuseum是奥地利最著名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品包括自然的矿物、地质、古生物、动物和植物。嘿嘿,门前的小象好Q噢,忍不住抱着拍照留念。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Museum欧洲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有从古埃及、古希腊文物到欧洲各个时期的绘画、雕塑等杰出的艺术作品。下一站我去的大众公园Volksgarten。它是维也纳的市政公园,中间还有座仿造雅典提塞翁神庙而建德希腊神庙式的建筑忒修斯,嘿嘿,那个建筑是如此破破烂烂,我都没好意思给他拍照忙着找茜茜公主的白色塑像了。在公园旁边是议会大厦Parlament,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于年。大厦前是传说中的高大的智慧女神的雅典娜的雕像,雅典娜头戴金冠左手持长矛右手托着有翼的自由女神,柱子下方两侧的雕像分别象征立法和执法,底座的四座雕像分别代表奥匈帝国疆域内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布格剧院BurgTheater,建于年。前身是皇家宫廷剧院,如今是欧洲著名的剧院之一。正门顶上的雕像是希腊神话音乐之神阿波罗。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新市政厅Rathaus,建于年,新哥特式建筑,中央塔楼上有高3米的雕像。现在门前花园里搭起了个溜冰场,人不少噢,很是热闹,市政厅右侧是大学,建筑也是与众不同哩。剩下的时间我去了城市公园Stadtpark,这是维也纳市中心公园,公园中有音乐家施特劳斯雕像、舒伯特等著名人物的雕像。最著名的是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金色雕像,竖立于1921年。天渐渐暗了下来,天空还飘起了雪花,凛冽的寒风更让我难以忍受。比较有意思的事,我感觉找那尊金个塑像就象在玩“找茬游戏”,一个眼神不好就要再转上一圈了。等我到达联合国城UNOCity,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间,天空的雪花也越漂越浓烈,只好在地铁上看一看了。这里也叫维也纳国际会议中心建于1979年,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竣工后奥地利租给联合国99年。在这附近,还有一个地方叫老多瑙河,大概是老河道吧,现在结冻后便成了年轻人滑冰的游乐场。在联合国城附近是多瑙河公园Donaupark,多瑙河穿过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维也纳段的多瑙河。公园里矗立的维也纳电视塔,高252米,顶上设有旋转餐厅和咖啡厅,可俯瞰维也纳全城和多瑙河的景色。在它旁边有一支流叫做新多瑙,我从他们中间的小岛下车,沿着地铁大桥徒步跨过多瑙河,零下十度让多瑙河冻得个结结实实,好难想象它好似流动音符的情形哦。不过风雪中,她就那么静静的躺在那里休息着,等着春暖花开继续启程的日子,好象很幸福的样子哦。找了一家便利商店,买了牛奶和面包,因为明天周末瑞士的超市是关门的哦。早早赶到维也纳西站,等我的火车,外面实在是太冷了。去它的咖啡厅点了3欧的绿茶,坐了3个小时,其中竟然迷迷糊糊睡了一会,从早晨9点一直暴走到下午6点,再加上天气不好,我发现整个脑袋里就象点了一把火,又热又疼。::sad这下惨了,这个状态后面2天瑞士怎么玩啊?不过按照我的行程,在瑞士很多时间都耗在路上(很是无可奈何啊),所以应该不是很累吧。很想总结一下对维也纳的感觉:想说爱你不容易。虽然这座城市也是充满历史风味,有用众多雕塑喷泉和古典建筑,单是跟巴黎相比就逊色了许多,而且整个城市的市容不好,车子脏兮兮的就开上路。他们德语的口音也比较奇怪,回来以后跟他们德国人探讨以后的结论是即使是德国人,也只有巴伐利亚的人民才能听的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他们问好不用Morgen,而且Servus(在巴伐利亚或者奥地利,农村用来问好的单词,相当于Hi,用于非正式场合,哪天你对着老板来这么一句,你就准备吃炒鱿鱼吧,嘿嘿)。“再见”也不是Tschau或者Tschüs,因为这2个词仅仅限于亲密朋友之间,普通的用AufWiedersehen!维也纳也有可人的一面:向德国学习垃圾分类,但没有德国那么麻烦;维也纳人自知德语口音怪,所以每次问路都用英文给我解释,他们的英文比德国人好的多。在去苏黎世的夜车上认识了一个维也纳的美女Susanna(note)(昵称Susi),好象是学政治的,这个专业比较有意思哦。她这次是去里昂看男朋友,然后回爱尔兰继续交换实习。本来想跟她换爱尔兰欧元的,可惜她都花光了。跟她聊了很多,也学习了一些奥地利德语。她教我一个比较经典的比喻就是人穿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叫做DieZwiebel(onion),哈哈,洋葱哦,很形象哩。还有,维也纳地名里很多带有Gasse一词,中文是“胡同小巷”的意思,符合当地情况哦。我用Eurorail定的夜车,6个人的包厢只有我们2个人,把扶手收起就是2张小床哦,虽然不舒服但是总比没有强吧。中间火车每停靠一次,乘务员就会来检查一次车票,所以也没能怎么睡。在半醒半梦之间来到瑞士境内,连警察查护照的时候,我竟然习惯性把车票递给他,嘿嘿,害得他跟我强调了一遍要护照哦:hahah||::pass||::pic尤其是美女的照片::heart||虽然我不喜欢维也纳,虽然我也比较喜欢听德国人说德语.但是也不能看着他们冤枉吧~~要说口音SALZBURG比较像BAYERN的.维也纳说的根本就不是德国任何一地方的口音,而就是维也纳的口音.和奥地利其他地方也不同.而且LZ即使听的难懂,也不该说奇怪.就好象我今天出了北京,去那里听人家讲家乡话或者是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我能说奇怪吗:13那不是有去无回了:q07还有说问好不用MORGEN,那八成LZ去的时候不是MORGEN吧~~SERVUS只有对晚辈和熟人才用,对其他人不可能用的.LZ一定是误会了.如果有人这样跟你讲,如果不是你的平辈,就一定是长辈而且是比较开放的长辈:14奥地利人的英语确实比德国人的英语发音好很多。可能发音没有德国人那么硬吧~~这点是绝对滴~::lol||虽然俺是女滴但是美女谁不爱看呢~~::lol::tx::tx||虽然我不喜欢维也纳,虽然我也比较喜欢听德国人说德语.但是也不能看着他们冤枉吧~~要说口音SALZBURG比较像BAYERN的.维也纳说的根本就不是德国任何一地方的口音,而就是维也纳的口音.和奥地利其他地方也不同.而且LZ即使听的难懂,也不该说奇怪.就好象我今天出了北京,去那里听人家讲家乡话或者是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我能说奇怪吗:13那不是有去无回了:q07还有说问好不用MORGEN,那八成LZ去的时候不是MORGEN吧~~SERVUS只有对晚辈和熟人才用,对其他人不可能用的.LZ一定是误会了.如果有人这样跟你讲,如果不是你的平辈,就一定是长辈而且是比较开放的长辈:14奥地利人的英语确实比德国人的英语发音好很多。可能发音没有德国人那么硬吧~~这点是绝对滴~::lol[quote]楼上MM,Servus注:Servus也可以当作再见||:evil::cry::cry:还有GRUESS DI::lol:hahah:hahah||::name:cry:::pic||::pass:cry:::pic:hahah||LZ消失了.........::sad||俺也等着呢~板凳都热乎了~::tx::tx||奥地利的多瑙河的确比较变态,有三条。。。||是你没分清吧有新多瑙,老多瑙和多瑙运河之分||:f1:f1:f1这形容词用的~~::sad||LZ好文顶一个先,::pic如同大多数的欧洲国家,我更喜欢奥地利的小城市,乡下!比起维也纳来,我更喜欢萨尔斯堡比起布鲁塞尔来,我更喜欢布鲁日比起柏林来,我更喜欢国王湖比起布拉格来,我更喜欢CK,KV比起日内瓦来,我更喜欢洛桑比起上海来,我更喜欢苏州...我的最爱:阿姆斯特丹:cry::pint:
从斯德哥尔摩回来已经2个星期了,游记还没写呢。开始是手提出问题,拿到楼下去修了2天,接着是慕尼黑的旅游,明天开始丹麦的神窜。那是半年欧洲游的最后一站了,大概玩累了吧,一点兴致也没有了,唉……先把帅帅的哨兵放上来,游记再说吧。想倒着往前写,不过这样的话圣诞的巴黎旅行要放到什么时候哩:hahah也不抛个眉眼过来,哼……:hahah最前面和最后面的2个士兵白白净净好可爱哦::heart||沙发自己先抢了,bt一下||::jmrl||::youqing||自己还抢沙发?:-?BS!喜欢前面那几张里的头盔,很酷的说~给你看看夏天版的:||LZ估计是想抢个沙发先休息一会再继续发PP::lol||嘿嘿,好久没来了,就bt一下了啦,见谅见谅嘛::tx帅哩,有机会再去斯德哥尔摩。很想去那个市政厅结婚哦,虽然只要短短5分钟,见证一生的浪漫也心满意足了。||LZ估计是想抢个沙发先休息一会再继续发PP::lol[quote]休息倒是真的,pp的话要到下个星期了,现在在看丹麦的旅行,明天晚上就出发的,什么都没弄。而且明天实验的东西也要组织一下了。不好意思哦,下周一回来直接从车站去实验室,要弄图片的话到周二了。要离开欧洲了有点舍不得哦,但是国内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在这里没有目标的日子待够了。剩下的遗憾——爱琴海和布拉格就留给蜜月吧::lf||:cry::cry:::name||咦,帽子什么时候换的我倒没注意,等有空再去翻翻照片。我很bt的,跟着换岗的哨兵后面到处跑,而且早晨中午各办了一次这么傻的事情:idea:||被帅哥哥迷住了~:hahah||被帅哥哥迷住了~:hahah[quote]帅哥谁不迷啊?看看而已啦,找个放在家里不安全:14||美女就安全了:14||看你的本事咯,能不能把她套牢了?嘿嘿::tx[quote]||帅哥做对象,市政厅结婚.PRAHA蜜月.挺好.JIAJIA有对象了没::lf
Ibis(雅高集团)酒店提供早餐,有麦片,法国长棍面包,酸奶,熏火腿肉,奶酪,还有水果饮料什么的。这在欧洲是常见的,由于昨天住的是档次低一点的,所以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只能自己啃面包。约好的8点半出发,那个穿红衣服的鬼佬早早吃好饭,插进去计时卡,把车子发动起来,然后跟导游说他们每天至少需要9个小时的休息,所以最早10点钟才可以出发。NND,什么意思吗,好好的圣诞节早晨这样摆我们一道,68个人整装待发就等另外一个司机起床吃早饭。还有更气人的,昨天迟到的两个老男人因为没有收到morningcall也没起,他们不但不紧不忙得吃完早餐,还往自己包里装早餐水果,一点素质也没有。在后面的旅途中,我才了解到他们两个竟然是到德国的交换学者,至于学校连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告诉我。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们告诉我是清华和北大,我顿时震惊了,妈呀,国内的交换学者就这个素质阿。10点钟,我们出发去15世纪的皇宫和奥林匹克公园,那个附近有西班牙之火和音乐喷泉(9月10点以后有活动)。在皇宫的游览过程中,我认识了3个好心的姐姐,其中一个是学建筑的,她把皇宫的建筑特征给我们进行了扫盲培训。其他两个分别学教育和生物。奥林匹克公园的标志就是日本人ISOZAKI设计的白色电视塔,踏拔地而起,在天空的映衬下整个造型犹如一支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又像是一只丹顶鹤引吭高歌,纯净、流畅,很符合巴塞罗那的卓而不群。那天天气不错,所有的建筑上面都撒上温柔的阳光,暖洋洋的让人从心底感到舒服。可惜的是正值圣诞节,所有的展馆都大门紧闭,连投币厕所也是休息的,把我们郁闷死了。下面一站,我们去的圣家赎罪堂(又名神圣家族大教堂)。那是由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设计的,无论你身处巴塞罗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它。这座教堂从高迪在世时直到现在都在不停地建造,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仍未造完,在它高高的塔顶上仍是布满了脚手架,估计还需要50年才能完成。它是一座象征主义建筑,分为三组,描绘出东方的基督诞生、基督受难及西方的死亡,南方则象征上帝的荣耀;它四座尖塔代表了十二位基督圣徒;圆顶覆盖的后半部则象征圣母玛利亚。它的墙面主要以当地的动植物形象作为装饰,正面的三道门以彩色的陶瓷装点而成。整个建筑华美异常,令人叹为观止,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说实话,我实在不敢恭维这种建筑风格,5代人的不同思想在一座建筑上体现,虽然它就像一幅活得建筑,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诠释当时建筑的理念,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苍老的老人不断用新的服饰点缀自己,很有可能搭配成南辕北镇或者不伦不类的风格,我是不能接受的e,我宁肯喜欢科隆那一贯的风格。我的旅程有添了一个遗憾,因为时间紧没有时间进内部参观,更没有机会爬上塔楼感受圣家堂的雄伟,体会巴塞罗那的俯瞰。不过,有些人却没有遗憾,他们不顾时间的束缚执意爬了上去,还在集合时间打电话给导游,告诉他他们还在塔顶没下来。这种没有素质的行为让我们一车人愤懑不已,索性把他们扔在这里好。最后,导游自己留下来等他们,我们前往老城区。后来听导游说,他们3个没有丝毫歉意,在集合的路途中还不断走走停停拍照,我简直佩服死了这种厚脸皮的人了。在奥林匹克港口(portolimpic)排满了游艇和海鲜餐厅。餐厅的门口摆满了座位,我们挑选了一家,尝试巴塞罗那的招牌海鲜饭paella。里面有小龙虾,蛏子,还有青豆,外加咖喱,浇上新鲜的柠檬汁,别有一番风味。不过说实话,实在不敢恭维欧洲人做米饭的技术,那米粒真的是一颗米粒,你可以用舌头一颗一颗的数出来。而且他们放盐绝对狠,我们前面点的基围虾就足以让我们喝下3大杯水。后来点的板烧鱿鱼倒是味道不错,一点腥味都没有。吃完饭,我们去海边兜兜,黄色的沙滩,蓝中泛绿的海水。因为是12月海边人很少,但是踏在柔软的沙滩上,迎着阳光和海风,听着真实而又美妙的海浪的声音时,仿佛觉得夏天很快就要到了。地中海的海水的确与众不同,像是翡翠的颜色,沙滩上除了细小的贝壳,没有一点杂物,纯净自然得好像上帝特意为情侣安排的最浪漫的约会场所。很多西班牙坐在海滨咖啡馆,饮着咖啡,欣赏着湛蓝的海天一色,与朋友畅谈天地,生活是那么悠闲美好,羡慕死了。我们下一站是哥伦布的雕塑,走的是沿海的宽阔大道,两旁满是棕榄树,配上碧海蓝天和大道旁精致宏伟的西班牙建筑景致真是美不胜收。中间还经过威尔港口,那是巴塞罗那最古老的港湾,如今焕然一新,非常具有现代感。港湾边停靠着许多私人的游艇,还有供游客游览海湾的游船。沿着通向对岸的甲板似的桥走,桥边的路灯是波浪形的,高高低低地起伏着,没有规则却极富美感,简单而别致,不禁惊叹于西班牙人的匠心独具。塑像离大海大概只有40米的距离,上面的哥伦布同志把手指向了南方,而我在下面拍照的时候执意自己指向北方,嘿嘿。塑像下面还有许多浮雕和狮子,有立姿有卧姿,很多淘气的青年爬到狮背上拍照,我也不例外,不过鉴于牛仔裤的不方便,我只能去欺负趴着的狮子了。搞笑的是有个青年要爬站着的狮子却怎么也上不去,自己趴在狮子尾巴上犹豫,这让人捧腹不禁。塑像的旁边就是LaRambla街上,这里有很多书报亭,这里的明信片倒是很便宜,30cent一张,我还买了邮票,就象小时候玩的贴纸一样,拨开直接贴到明信片上就可以了。在街头有供行人饮水的水管,有种说法,喝了巴塞罗那的水,就再也走不出这个城市咯,嘿嘿,管他呢,喝了再说!听朋友说,巴塞罗那也不算是个治安很好的城市,在那里你不但需要注意小偷,还要提防吉普赛人,他们会2个一组往你身上洒水,谎称圣水,然后好心的帮你擦拭,这时一个不小心,你手上的戒指、手镯或者手表,乃至身上的钱包就归人家了。回途的路上,碰到拉警笛的警车,那个声音嘈杂的就象被踩尾巴的猫,挠人心,不过西班牙警察很有意思,看到我们那么多人矗立路两旁为他们让路,还兴奋得跟我们挥手致意,昏倒!导游告诉我们,西班牙和法国的警察见到亚洲人,尤其是亚洲女孩,会兴奋得跟你讲个不停,不管你听得懂也好,听不懂也罢。这点大概跟这里的气候有关吧,培养了这2个国家人民热情的性格,如果在德国或者北欧的话,打死也找不出这么热情地(这话有点夸张,德国人属于慢热型,当大家都熟悉的话他们的热情你绝对无法抵抗)。晚饭是在中国餐馆吃的,四川师傅的手中也不留情,给我们放了那么多盐巴,害得我们2分钟之内解决了3瓶1.5升的矿泉水,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白天实在不敢喝水,因为找洗手间是个很gross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出门在外,没有喝足够的水,害得我回去上火3天,嘴唇干的要命,再滋润的润唇膏也没用,可怜的我啊,自己找罪受嘛。在回旅馆的路上,我们还欣赏了高迪著名的两栋建筑,夸张得流线外表让我这个不懂建筑的人都感叹他的构思精巧。留在巴塞罗那的遗憾还有高迪德园林设计方面的杰作—奎尔花园(ParkGuell),好是可惜哦。虽然在巴塞罗那游玩只有灿烂的一天,但是这是一个让你感到新奇不已而又惊叹连连的地方。高迪让这个城市与众不同,大海和棕榄树又让这个城市更添了几分灵性。西班牙本土最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曾经盛赞“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骄傲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我不禁感叹着行程是多么短暂,让人满怀惆怅。不过没有遗憾也不能称为旅行,可能正是因为那点遗憾越发使得旅程美妙无比。我在心中暗暗发誓,如果有蜜月旅行那一天的话,一定首选巴塞罗那,因为这里有太多美好的回忆等着我去重温,也有太多的遗憾在等着我去弥补。所以说,巴塞罗那,等着我哦。PS: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很有特色,就像一个四四方方的围棋棋盘,在每一个十字路口。靠近路口的建筑就像用刀子切过的奶酪一样多出两个角,跟马路构成8角形,很是有结构美感,在路口正中要么是雕塑要么是喷泉为主题,而且命名为某某广场,这是这个城市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再PS:西班牙人效率之慢好像也比较有名,在西班牙之火附近有个古斗兽场,西班牙政府修了3年都没有修起来,外面倒是挂着moto的宣传牌子,物尽其用哩。还PS:车上有个GG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天津人的笑话:说一个不懂英文的天津人要去美国,请人家教一句最关键的英文,于是人家教他Howmuch?问价格。当他到了美国想要买东西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怎么说了,于是冲出来一句“好吃吗”,后来想想不对,又来了一句“吃好嘛”,再想想就来了一句“嘛好吃”。更搞笑的是,这个GG在西班牙问价格的时候就来了句“嘛好吃”,把西班牙人弄得个模棱两可。这个经典的故事让我们捧腹不已。||::safa居然坐到传说中的沙发了?!不敢相信!::tx||8-::pic||::pass||8-||文字很好.就是老没图.::pic::pic::pic||不好意思,还没来得及把图放上来||:cry:::jy||::pic||:cry::cry:||::name||盼自爆!::jmrl||::pic||我自己都::pic不好意思了,最近没空,下个周二一定把图放上来。||在整理回国的东西了,发现巴塞罗那也有sex博物馆啊?就我所知,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也有,欧洲国家怎么抢着建这种博物馆啊?
在我印象中,Oldenburg是“德国入学通知书”的代名词,因为那里的DSH比较简单,人们在那里容易通过考试。今天有幸自己去看一下那个城市。早晨起了个大早,要去买票,还要打听一下St.Georgen的车站,在DB的网站上怎么也找不到,结果Information的人告诉我那个车站叫St.GeorgenSchwarzw,过去要7个多小时。这次活动是Uni组织的,所以又碰到在这里学德语的中国学生。路上,对面坐了个中年妇女,跟她聊了一会天,原来她在幼儿园工作,可惜的是她现在休病假,不然可以去地道的德国幼儿园跟德国宝宝好好玩玩哩。德国小孩有些确实漂亮,在返程的火车上碰到一个,忍不住偷拍一张。不过,有些小孩也够那丑的,有次在公交上碰到一个,丑得让我都想哭了。::je那个城市跟德国北部的小镇一样,面积不大,但是充满了历史气息(建于),单单看它的火车站就可可以感受一二呢,是一座具有德国风情的建筑,比Osnabrueck的强多了。在ServiceCentre的门口,还保留着N久以前的牌子,有2块,分别表示是:1等和2等车厢售票处,3等和4等车厢售票处。嘿嘿,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没有3等和4等车厢了,所以那块牌子的门变成了一个游乐厅的入口。这次环城旅行是由一个德国老爷子作地陪,带我们兜一圈。他人很风趣,一开始就教我们当地的一句土语“Moin”,一句问候语,24小时适用。他还问我们来自哪里,答案当然是五湖四海咯,这在以后的参观途中发挥了不小作用,因为几乎没到一处,老爷子就会把这里跟Osnabrueck比一下,然后再跟我们的家乡比一比。比较巧合的是,他曾在1999年去过北京和丝绸之路,所以看到我们那么多中国女孩子,忍不住要跟我们交流一下去中国旅行的感受。比较搞笑的是,他对天安门广场上的电子倒计时钟比较感兴趣,那时好象是在进行澳门回归倒计时。在德国好象这种大事件倒计时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德国人比较好奇这种。不过,我在勃兰登堡门那里就看到了世界杯的倒计时阿,只是没有天安门那么气派罢了。还有,他对中国马路上跑得普桑一也兴奋不已,唉,昏倒!老城区有城市象征-古老的钟楼(Lappan,Stadtwahrzeichen,1467年建),宫殿(1839年建)还有气派的市政厅(1888年建),以及一座简朴的教堂St.Lambertikirche(建于13世纪)。每到一处,老爷子都会给我们讲解这个建筑的历史和故事,几乎没座建筑上都有当地的土语写成的简介,非常有意义,既欣赏了风景又学习了语言。在宫殿附近,我们发现了一座有趣的房子,门框上写着”IndiesenHauseerfandam16.Juli1870derHof-druckereibesitzerAngustSchwartzdieAnsichtskaste.”,意思是日印刷社社长AngustSchwartz发明了风景明信片。似乎每个德国城市的老宫殿都被当地的大学给“霸占”了,但是这里的是被博物馆占领的,叫做LandesmuseumfuerKunstunKulturgeschichteimSchloss,州立自然和人博物馆。真是佩服死德国了,的确是一个博物馆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不愧为博物馆王国。这里的博物馆有着众多的各种类型的、题材广泛的博物馆。其中州立、市立、协会的、地方的和私人的博物馆就有3000多座。此外还有教区的、大教堂的、官邸的、城堡的、宫殿的和露天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大多是在过去几百年中在王公贵族、教会及市民收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在德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联邦制历史的国家中,要想找到一个类似巴黎卢浮宫那样代表国家的中央博物馆恐怕是徒劳的。德国人自古喜爱收藏,古代德国的王公贵族及家道殷实的市民都有自己的收藏品,收藏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靠着这些收藏,德国几乎各个艺术及活动领域都达到了完备的博物馆化。老城里面还有很多老房子,比如Gertrudenkapelle(1480年),Haus”Degode”1502年,Haus”GrafAntonGuenther”1682年,HausRenfordt1684年,Hofapotheke1677年,都是典型德国风情的房子,虽然历经时间的沧桑,却依然精神饱满的站在世人面前。逛完老城,我们回到火车站,去那里的一家餐厅,享受我们的「甘蓝大餐」,虽然那只不过是滨可香肠和羽衣甘蓝而已,但是通常还会有煮猪腿肉和烤五花肉、另一、二种纯德国香肠及味道正宗浓郁的马铃薯佐餐。因为香肠咸,饮料是一定要的,酒或者可乐或者泡泡水都可以。下午我们的重头戏就是一个叫做Horst-Janssen-Museum,也是一个市立博物馆,主要展出HorstJanssen的主要作品,包括素描和摄影作品。他是战后德国著名的画家zeichner、腐蚀铜版制作者radierer,平版家lithograf,木版画家holzschnittkuenstler,作家autor,海报艺术家plakatkuenstler,插图画家illustrator。说实话,我是个人文素养严重缺乏的人,面对那么多抽象画我的脑细胞严重缺乏想像力,有点痛苦,不过通过参观他的工作室,我深深触动的是这位艺术家的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想想自己的懒惰,实在惭愧的要命。PS:在老城逛的时候,碰到一位帅哥,开着车子弄来大概50多瓶白酒和100多根香肠,原来今天晚上这个帅哥举行「甘蓝之旅」,可惜我们要回去哩,其实德国人过完了Jahrmarkt和Wahnnachtmarkt以后,还是有不少事情可以做的。德国「甘蓝之旅(Kohlfahrt或Kohltour」顾名思义,当然和甘蓝脱不了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过程设计,人一定要走出屋外,旅程的最后才会有好吃的甘蓝落入你口里。「甘蓝之旅」在德国西北部名号响叮当,尤其是不莱梅(Bremen与欧登堡(Oldenburg一带。一旦出了这附近,不用下到南德,就有人一辈子没听过这种郊外旅行。据说「甘蓝之旅」通常会在新年味浓的1或2月的周末举行,在朋友、同学、亲族或同好之间相约,也许一年才一次或是几个月就来一趟,反正现在有了冷冻库,德国羽衣甘蓝(Gruenkohl,英文里的kale整年供应都不是问题。要吃到甘蓝之前,人们是约在某个地点,带着装满食物的大背包相见,背包里头是这次主办人在接下来几个小时健行中,必须照顾各家「胃口」的东西,像是甜点、果汁、腌好的甘蓝等。通常在「甘蓝之旅」中一定不会缺的就是各味酒精。那可能是二十毫升的小酒瓶罐,浓度在十六到四十百分比之间。每一有桥段、大石等休息角落,主办人就会端出零嘴和酒,让成员一路谈笑不完、吃喝不尽。有些人家会在郊游行程中加入一些小玩艺,像是掷球玩牌等,端看天气而定。而「酒精一口灌下」也有得比,不分年轻、老人家可以先把瓶盖栓打开,放在鼻头,嘴含着小酒瓶仰头一口灌下酒精,比比看谁可以最快完成这项搞笑典礼。「甘蓝之旅」确实要练脚力,有时候一走可能就是七、八公里。所以主办人的「野餐袋」要多大,就看团员人数多寡啦。通常行程里会安排参观一些过去不曾去过的景点、教堂或是特别胜地。最后呢,主办人要把所有人带到订好的餐厅或酒馆,那通常是傍晚六、七点该祭五脏庙的时候了。这顿晚饭所有人都知道该吃什么,那就是「甘蓝之旅」的终点大餐:滨可香肠(Pinkel配德国羽衣甘蓝!放心,正因为年假中休假的人多,你很可能在同一家餐厅遇上好几团要来吃甘蓝的人,有时候餐厅中可能会挤上三、四百人都跟你点上同一道菜。饱餐之后呢,加冕下一届「甘蓝之旅」主办人的仪式就会上场了。很可能主办人会要你看看盘子下面有没有藏纸条,如果有,先别担心,上头写的不一定就是你,可能是你往右边数去第三名男士与左边数来第二名女士,于是「甘蓝国王皇后」出炉,下一届的主办人选就此敲定,来年又有好吃好喝跟好玩可以期待了。接下来是酒醉醺醺的甘蓝成员开始玩乐,可能打个纸牌、跳个舞或是由主办人带动游戏节目。有北德人笑说,玩到餐厅打烊为止,反正北德没有啤酒节来每年畅饮到昏,但是「甘蓝之旅」一样精采上阵,甘蓝餐馆营业时间还一定比10月啤酒节长呢!这样富有郊游与派对性质的「甘蓝之旅」是打哪儿来的呢?老实说,德国文献上不太找得到纪录。找来找去终于被人发现,在十六世纪末,曾有哲人提到过羽衣甘蓝。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在十九世纪初,羽衣甘蓝在北德布莱梅与欧登堡是冬天少数可以吃到的绿蔬菜,唯有经商富裕的生意人可以在这种隆冬呼朋引伴,骑着马从城市散步聊天到乡间,吃香肠喝啤酒品尝这道菜。一直到十九世纪中,由于生活逐渐好过,以及摩登交通工具例如火车与汽车的开发,开始让平民也可以过过这种深冬的「甘蓝瘾」,市政府也开始提倡这种深具地方味的传统文化,于是「甘蓝之旅」在民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甘蓝餐」也变成一道庆典必上的地方美食。而两百多年来到底德国人是怎么吃这道菜的呢?告诉你,只要在布莱梅附近大小城镇问个妈妈,她就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甘蓝学问」在哪里啦!首先,甘蓝不是随便看到长出来就吃了,有经验的人一定会等到冬天第一次霜降后,这通常得等到北德已经寒冷的11月。当地的人们看到霜降,就知道「甘蓝的季节来临了」!这之后采收的甘蓝因为覆霜寒冻,不但组织已经破坏,水分易出好滚煮,还因为糖分开始转聚在叶片中,冻得越够甘蓝就越甜。有德国妈妈等不及,认为用现代冷冻库来代替霜降有着「同款效果与道理」。但绝对绿色天然者认为,不同就是不同,自然味与人工味,内行人一尝就就能分辨出。甘蓝煮滚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和香肠、腌猪肉、培根等一起长滚,把肉味炖进菜丝里,这是大家知道的秘诀。至于各家妈妈特有的秘方,那就只能传子不传外啦!事实上走趟德国小心看,会发现这个在西北边被叫做羽衣甘蓝的一棵小菜,随着地区不同,名称就可能有差异,从「棕卷心菜」(不来梅的叫法)、「叶甘蓝」、「莴苣甘蓝」、「波浪卷心菜」到「冬季甘蓝」都可以发现指的是同一种菜。似乎就像德文字典上光是对「Kohl」这个单字就有甘蓝、卷心菜、洋白菜与甘蓝等各种不同的翻译一般。这样有名的一道菜到底「出身何方」?据说羽衣甘蓝的来源该是地中海边的希腊,或是欧陆的西海岸边地区。原因是有人找出公元前四百年左右在希腊地区,就有类似这种形容的菜类出现。罗马人也将这种蔬菜当成好菜,在罗马厨房中颇负盛名。而种这种菜的农家,据说不少也因为这种菜而致富喔。而对于这种甘蓝的热爱,当然难免引起「甘蓝之争」。据说北德城市布莱梅与欧登堡每年都会有小口角,看今年谁家的「羽衣甘蓝」又甜又大又好。争质量争菜色之外,争传统也是「必争项目」。布莱梅市据说到目前小胜一筹,因为该城拿得出证据来说,一五四五年当地就有「公开端出」羽衣甘蓝当成庆典大餐的纪录,所以喽,这项传统在那里「最长久」。传统美食加历史,欧洲人最能琅琅上口,更何况还结伴踏青,用美食Party当垫底。台湾年节吃很多好东西,也许也该来趟郊外游,呼吸新鲜空气健康身体,之后美食入口将更有佳味喔!再PS:小城简介甘蓝礼仪每年十一月冬天开始,当第一场寒霜覆盖大地的时候,奥尔登堡就开始了甘蓝季节。甘蓝不仅是一种食品,也就是说,它是奥尔登堡人的一道“民族菜”。从前穷苦人吃的东西,现在早已成为中产阶级家庭厨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富裕的标志只有在冬天看得出来:从前,吃甘蓝在饮食方面被看作野蛮。按照旧的礼仪,那些特别喜欢吃甘蓝的人将聚集在一起,在寒冷的天气中散步几个小时并且一起游戏,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四肢寒冷了。特别热闹的游戏是掷扫帚和冰上滚球。但在游戏之前,一定要用蛋杯或锡勺喝很多烧酒(一种用小麦酿制的烧酒)。所有的人都玩得特别开心以后,大家才回到酒馆,渴望已久的热甘蓝和品克尔一起被端上来。品克尔是一种特殊的肠子,那是屠宰工人用美国边界贸易站上藏金屋的组合保险柜那样的地方妥善保存下来的配方。也就是说:吃甘蓝,是社会上的一件大事,本来任何人都逃不过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要选出一位甘蓝王来。以前选出的甘蓝王确实是吃得最多的人。今天更多地是为了提高他的威严,让他请大家每人喝一杯。没有一个季度没有合适的节日当德国天气渐暖的时候,人们就聚集到酒馆一个挨着一个瓦尔大街上,到那里去喝一杯啤酒。在最好的季节,例如秋天,在传奇般的城市节日里,那儿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夏天虽然稍微潮湿一些,人们也是一样兴高采烈。在持续几个星期的免费空气公开节里,城里到处都可以听到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参加演出的有许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还有戏剧和哑剧供观众娱乐。对奥尔登堡的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奥尔登堡的集市。每年秋天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旋转木马、棉花糖、打靶台,对大人来说首先是焰火。到年底,圣诞节市场会吸引更多人围着拉木贝尔蒂教堂选购礼品。文化十分重要在奥尔登堡一年到头都在过节。喜欢安静的人可以到奥尔登堡国家剧院里坐在舒适的红色丝绒椅上看戏、欣赏天花板上美丽的石膏花纹。节目单上的节目从柴可夫斯基到莎士比亚应有尽有。有古典的悲剧,也有现代的独幕剧。在木偶剧院的实验室里木偶们不仅为孩子们跳舞。最好的奶酪和红葡萄酒将被送给那些想象力丰富的木偶演出;那些及早预先订好票的人可能会感到幸运。想了解这个地区历史的人可以到保存得很好的州立自然和人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就在运河旁边,展出本地区的历史、典型的德国西北部的风光——沼泽地带、海岸高燥地带、海岸和北海浅滩。几乎没有一个奥尔登堡的小学生没有被带到这个博物馆里来参观过。几个月之后,大多数孩子还被那里展出的沼泽死尸吓得直做噩梦。最后的并不是最不重要的,一个真正的文化杰作:豪斯特•严森博物馆。这里展出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的生平和作品。绿得那样绿奥尔登堡的土地用自己的沼泽、森林、湖泊和草地提供了一片宁静和孤独。北海离那儿只有一箭之遥。到荷兰也不远。离荷兰之近,到了周末可以看得特别清楚,荷兰人成群结队地突然出现在奥尔登堡、在各个商店购物。但是,要想出门休息也不用乘车到太远的地方:就在市中心便可以找到一片绿洲。宫殿花园旁边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人们可以在河上荡舟。新来的人,想找人一起搞划船比赛的人,可以到“国际咖啡馆”去。那儿有一个卡片系统,人们可以在那儿寻找趣味相投、有共同业余爱好的大学生||有甘蓝的照片么?再多来点图片吧!::pic||:cry::cry:::pic||::pass||有Oldenburg的图片吗?::pic::pic::pic||:35,收入『小镇系列』接力贴!::youqing::gb::pic||::name::pic::gb||::name||如果能多点图片就好了考完试我真的还得去次Oldenburg||小镇一隅美食(北海虾米等等)某角落市政厅+朴素的教堂小河边小镇的熊||这3只熊我看到过嘿嘿8-||又让人回想起Oldenburg!:lol::cry:||北德和南德差异确实挺大的。羽衣甘蓝是什么样子,想不起来了。||享受我们的「甘蓝大餐」,虽然那只不过是滨可香肠和羽衣甘蓝而已,但是通常还会有煮猪腿肉和烤五花肉、另一、二种纯德国香肠及味道正宗浓郁的马铃薯佐餐。方便给个原文看看吗?想研究下菜谱。谢谢。||::heart::heart::hear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爱夜蒲2 继续跳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