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坏男人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说,我看你并没有自己所说的那么喜欢...

年轻妻子的苦恼:戒掉一个坏男人就像戒毒_读书频道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年轻妻子的苦恼:戒掉一个坏男人就像戒毒
  陈彤:
  你好!
  虽然我不知道你会不会给我回信,可是我还是决定写信给你,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向谁寻求帮助。我看了你的博客,觉得也许你的文字可以解救我。
  五年前,我和我的丈夫领了结婚证。当时我们分居两地,正处于热恋期,虽然我们的房子在装修,可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和他生活在一起了。可是,有一天,我却接到了通知,他被警察抓走了,原因是他和网友见面,强迫和她发生关系未遂,被网友告到了派出所。之后,他被判刑九个月。
  我当时万念俱灰,本想和他离婚,但在他父母的乞求下,我心软了,同意等他服刑完毕后再看看。
  他出狱后,百般乞求我不要离开他,让我原谅他,并发誓以后会加倍补偿我,我又心软了。
  本来我是那么信任他,可是经过了这个事,心里总有阴影。生活在一起后,他本来发誓不再上网和异性网友聊天,可是还是被我发现了好几次,还有他网友的照片。
  这样我就更不信任他了,因为他发过誓却仍然没做到。
  现在我和他生活在一起三年了,我们经常吵架,只要他晚回家,我心里就慌慌的,无法入睡。我也忍不住查他的短信,他说他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不喜欢我这样监视他、管他。
  他过得很压抑,我也一样。我总怀疑他,我不知道这样的婚姻还走不走得下去,现在我们一吵架,就会提到离婚,可是离婚是个浩大的工程,我真的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勇气。
  陈彤,你能告诉我,这段婚姻还值不值得挽留?到底是我心里有阴影该去咨询心理门诊呢,还是这样的男人根本就不值得女人信任?
  阿珍:
  所谓心理阴影,每个人都有。尤其是你经历了这么大伤害,如果心理连一点儿阴影都没有留下,那么你基本上就是“缺心眼”。正常的人受过伤害,都会心有余悸,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何况你的男人在这方面从来就没有让你信任过,而且他又笨,每次又都被你抓个正着。
  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一般只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要求别人,一个是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就是要求你的丈夫做出改变,比如说要求他不要再去招猫逗狗,不要再晚回家,要跟你好好过,但显然他做不到。说一句过分的话,狗改不了吃屎。那么就只好要求自己了。先不要问什么样的婚姻值得挽留,什么样的不值得,因为就婚姻而言,不存在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只存在你想还是不想待在里面的问题―――即婚姻像鞋子,你到底还想不想要穿这双鞋子?有的鞋子很磨脚,但你喜欢它的款式,所以即便把双脚磨得流血,你还是舍不得扔掉。
  你说了你丈夫那么多的“坏”,他一次次让你失望,但他每次对你发誓,说要补偿你,你就心软了,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一定还有吸引你的地方,而这就是问题。如果你根本离不开他,或者说没有勇气离开他,那么我们还瞎扯什么呢?戒掉一个坏男人,有的时候,其难度不亚于强制戒毒。所以,要么下决心戒掉他,要么你就只好在他身边,痛并快乐着。当然,也可能某一天他浪子回头,幡然醒悟,而你今天一切的忍耐都成了最宝贵的财富,但说老实话,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很低,况且拿青春去赌一个不太靠谱的“浪子回头”,风险太高,而且得不偿失。
(编辑:小诺)
文章摘自《》
更多文章进入
【】【】【
】【】【】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14 14:19
&<font COLOR=#8f-14 14:19
&<font COLOR=#8f-2 17:08
&<font COLOR=#8f-1 17:35
不支持Flash一个人“格局”的养成,和下面两件东西有关,如果你经常往这两方面上去思考问题,格局自然而然就会大起来:&br&&br&一曰&b&“历史的深度”。&/b&就是我们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看它短期的成败、得失和荣辱,还是能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之下,去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可能知乎上某些朋友,会为今天抖了个机灵并且半天刷上200票而沾沾自喜,但是你是否想过,十年前的自己,在遥想十年后时,理想中的你是现在这个为200票而沾沾自喜的样子吗?或者设想等到十年以后,那时的你再来看今天所做的这件事情,它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意义(当然,我不是说写答案攒票在“历史的深度”的审视下没有意义,我早就说过,关键是你要努力去写“长半衰期的答案”)?&br&&br&二曰&b&“世界的宽度”&/b&。也许我们会为自己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比如在一次辩论中说得对方哑口无言,或者在一次考试中拔得头筹,或者被某位师长夸赞为天资聪颖、前途无量。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因此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那格局就太小了。你要想想此时此刻,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许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也许在波士顿的一间公寓,也许在日内瓦的一间实验室,或者,甚至在深山中一栋隐居的木屋中,有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在构思一件伟大的作品,或是在探索最前沿的思想,或是正在酝酿一个伟大的发现。而你对此全然无知。你只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并臆想自己是这个小王国的君主,全宇宙的中心。&br&&br&对“历史的深度”和“世界的宽度”的发现和思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一个更宽广和开放的心智,养成更大的格局。但是,“格局”这个东西,也与你的天赋有关,与你的遭际有关,与你的命运有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你无法安排和设计你的天赋和命运。&br&&br&事实上,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所谓“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我想在此基础上稍做发挥,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br&&br&&b&零度格局:“盲众” &/b&(即“看不见”)&br&&b&目标:&/b&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br&&b&眼界:&/b&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br&&b&信念:&/b&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故经常大呼“毁三观”。&br&&br&&b&一度格局:“逐利者”&/b& (即“看自己”)&br&&b&目标:&/b&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br&&b&眼界:&/b&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br&&b&信念:&/b&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更大的利益。&br&&br&&b&二度格局:“理念人” &/b&(即看“天地”)&br&&b&目标:&/b&“理念人”(man of ideas)的概念源自为刘易斯 · 科塞的著作(&a href=&/subject/101882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理念人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br&&b&眼界:&/b&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地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br&&b&信念:&/b&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的,并且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a&这个问题中就谈到了三位这样的人物: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br&&br&&b&三度格局:“至善之人” &/b&(即“看众生”)&br&&b&目标:&/b&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目标。&br&&b&眼界:&/b&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br&&b&信念:&/b&个人对整个社会富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a href=&/link?url=Hy8887aPRVx9XwA-DAMJbJOMLfiG3IoN6MZiEBTVghphHzWlj61D6N-ScVmOAIrso3vGCzAgw-TpXl8TFQ9fnx095eVzF2ioEtZ6okqtJ5OVRIDEUHN-pQ8sqz7GMmdh1x_iyhcZ4tb4aZGWaV89x5CUEKMYVcuBTZxWd1yo_s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尔贝特·施韦泽&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如果我们从人群中随机抽取1111个人,那么有可能,其中1000个人是盲众,100个人是逐利者,10个人是理念人,而还有一位是至善之人。当然,并没有必要倡导人们都往理念人或者至善之人的格局上去发展。因为不管是什么格局,都应该是从你自己内心出发的选择。&br&&br&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像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br&&br&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br&&blockquote&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b&心灵和宇宙的关系&/b&。&/blockquote&&br&&b&这就是格局。&/b&
一个人“格局”的养成,和下面两件东西有关,如果你经常往这两方面上去思考问题,格局自然而然就会大起来:一曰“历史的深度”。就是我们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看它短期的成败、得失和荣辱,还是能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之下,去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可能…
&b&前方多图预警,建议Wifi观看。&/b&&br&&b&手机流量者速速撤离,快快快!&/b&&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img src=&/a6ccd655a9af44cefc5061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a6ccd655a9af44cefc5061_r.jpg&&如果说是一张的,对,你没看错,就是这张。但是这张只是下面的局部:&/b&&br&&br&&img src=&/657eca791c02bbaa7f6b39d229c29420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657eca791c02bbaa7f6b39d229c29420_r.jpg&&&img src=&/929b92d03fdc8ba0930cc2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929b92d03fdc8ba0930cc2_r.jpg&&&img src=&/88efff8c43f1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88efff8c43f1_r.jpg&&&img src=&/49b640a8b1db83ad89f3_b.jpg&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49b640a8b1db83ad89f3_r.jpg&&&img src=&/7e68a5d6f5e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7e68a5d6f5e_r.jpg&&&img src=&/2a4e56f3f43df9fbe177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2a4e56f3f43df9fbe177_r.jpg&&&img src=&/c26e739f894e3ea37fac665a06f53536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c26e739f894e3ea37fac665a06f53536_r.jpg&&&img src=&/a7e9a5d50d7c0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a7e9a5d50d7c0_r.jpg&&&img src=&/cbac411ebc90b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cbac411ebc90b_r.jpg&&&img src=&/faf415db80e19b135f134a7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faf415db80e19b135f134a7_r.jpg&&&img src=&/cc738cafaf9fdcf9a11b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cc738cafaf9fdcf9a11b_r.jpg&&&img src=&/2095ce4ddc134aaf923b414a35f5f3b8_b.jpg&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2095ce4ddc134aaf923b414a35f5f3b8_r.jpg&&&img src=&/ca5f84abe8afd31fd5156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ca5f84abe8afd31fd5156_r.jpg&&&img src=&/4d87c67eea83b1f2aec3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4d87c67eea83b1f2aec3_r.jpg&&&br&&img src=&/34d2e7fde9a635e9225de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34d2e7fde9a635e9225de_r.jpg&&&img src=&/579c14af03baa93cc1c29be_b.jpg& data-rawwidth=&528&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579c14af03baa93cc1c29be_r.jpg&&&img src=&/a6d2a74cef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a6d2a74cef_r.jpg&&&img src=&/19c542fb447e68ca72e869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9c542fb447e68ca72e869b_r.jpg&&&img src=&/7a6fff2698ffe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a6fff2698ffe7_r.jpg&&&img src=&/ba081d9db05fe7aab979fc5a08ec6ea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a081d9db05fe7aab979fc5a08ec6ea1_r.jpg&&&img src=&/94c2d7ea1a335d08778fdfe36b9095a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4c2d7ea1a335d08778fdfe36b9095ac_r.jpg&&&img src=&/d6327f98bca780ed08eafa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6327f98bca780ed08eafac_r.jpg&&&img src=&/e799453faf03d20f1d0a3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799453faf03d20f1d0a3e_r.jpg&&&img src=&/8de932d708f3b0e46aed670d04589bb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de932d708f3b0e46aed670d04589bb4_r.jpg&&&img src=&/a43c7ba10ca1ac04a59ae5ebef39e66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43c7ba10ca1ac04a59ae5ebef39e665_r.jpg&&&img src=&/6eec7bf77dfcd9e321f2d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eec7bf77dfcd9e321f2d3_r.jpg&&&img src=&/806b0cfc8e174fd51b58f5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06b0cfc8e174fd51b58f54_r.jpg&&&img src=&/d0d63dd0c566c1cb7d3d3c20e741cfe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0d63dd0c566c1cb7d3d3c20e741cfea_r.jpg&&&img src=&/de6adafa31d22a785dc57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e6adafa31d22a785dc578_r.jpg&&&img src=&/e49e2b53e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49e2b53ee_r.jpg&&&img src=&/82f028c15585fef0fbda9ac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82f028c15585fef0fbda9ac_r.jpg&&&br&&b&地球、太阳系完全找不到了,再回到第一张:&/b&&img src=&/a6ccd655a9af44cefc5061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a6ccd655a9af44cefc5061_r.jpg&&“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br&评论中说天文学让人绝望,因为让人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可反过来想想,当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想想这只公鸡,思维顺图延伸,再抬头看看天空。&br&嗬,这都不是事儿!&br&------THE END
前方多图预警,建议Wifi观看。手机流量者速速撤离,快快快!如果说是一张的,对,你没看错,就是这张。但是这张只是下面的局部:地球、太阳系完全找不到了,再回到第一张:“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
前些年给策划做培训时有一讲主要是介绍这个。贴上来分享一下(图大杀猫):&br&&img src=&/c7aebd7f50e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219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c7aebd7f50e_r.jpg&&&img src=&/c8bcea5de936b735f82f5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21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c8bcea5de936b735f82f5_r.jpg&&&img src=&/bead505dc484e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6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bead505dc484e_r.jpg&&
前些年给策划做培训时有一讲主要是介绍这个。贴上来分享一下(图大杀猫):
我借花献佛吧,在网络出现多年的技术贴&br&这次分析的是《末代皇帝》218分钟版的1小时59分2秒处到2小时5分46秒处,短短6分钟,花了我2个小时。这一段主要是说溥仪被革命赶出紫禁城的过程,我认为这是本片最重要的段落之一。&br&所有分析都在图的下方,因为一些镜头连的很紧密,所以将他们放为一组&br&&b&镜头1-12,溥仪与婉容等人在故宫里面打网球,突然听到了故宫外有很强而整齐的脚步声。&/b&&br&&i&&img src=&/d4c00fa5fe3dc18f5fe0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4c00fa5fe3dc18f5fe09_r.jpg&&&/i&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较长的镜头,主要是交代他们在打网球的事,第2到12都是他们听到声音后的反应等。 &b&&img src=&/9bccbd49e01ec2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bccbd49e01ec2a_r.jpg&&&/b&&i&&img src=&/dc899014bcc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c899014bcce_r.jpg&&&img src=&/678cb13e28a9c19c16b3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78cb13e28a9c19c16b3c_r.jpg&&&img src=&/ce1ee2e9c5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e1ee2e9c5b_r.jpg&&&/i&镜头2,3,4,5,6,这里突然出现的声音让每个人都被孤立在各自的画面里,为什么这里不用全景?你认为单人的表情特写震撼些还是全景? &i&&br&&/i&&br&&b&&img src=&/d4e44c9daa4cd76c1e45c56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4e44c9daa4cd76c1e45c56f_r.jpg&&&/b&镜头8,终于全景出来了,刚才独立的空间因为全景被联系到了一起,导演传达给了我们信息“这是他们都要面对的。”这里的全景大部分是叙事作用,因为人的表情若不是真的经历,这么多演员是不可能同时演很好的,于是把他们最好的那一个表情拿来放进特写,然后全景来叙事,这才是剪辑的妙用! &br&&br&&img src=&/4a066bbbad49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a066bbbad49a_r.jpg&&这里剧本让婉容的裤子出了问题,突出的是她的紧张。(看看前面我写了这么多,是用台词表现的么?这才是好电影。)&br&&br&&i&&br&&/i&&br&&b&镜头13到35:革命军进入故宫,告知溥仪他们被驱逐出故宫了, 溥仪命令婉容等人去收拾,并和R。J说了一段话。 &br&&/b&&br&&img src=&/a426c03f313f32e253c8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426c03f313f32e253c87_r.jpg&&&img src=&/550305acf16c87ce624bf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50305acf16c87ce624bf2_r.jpg&&&img src=&/6b72d6cbb5a0a08ebc5b09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b72d6cbb5a0a08ebc5b09c_r.jpg&&&img src=&/0f11babce34e828e8f99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f11babce34e828e8f99f_r.jpg&&&img src=&/dfab51c78f04c57ce443e427d6f8d79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fab51c78f04c57ce443e427d6f8d795_r.jpg&&镜头13A,13B,14A,14B,14C,14D。这是两个长镜头,第13个镜头首先就用摄象机跟随革命军而不是用溥仪视角让革命军突然出现,这又是为什么?刚才我说的两种可能前一种是悬念,用那样的方案,观众就会继续跟着剧情走,刚才我们才和溥仪一起听到了巨大的声音猜想那些人是谁,现在我们可以继续想“他们要干嘛。”如果用后一种,那叫惊奇,可是我们都听到声音了,他们的突然出现就不突然了,那后一种肯定就不用噻。14镜头用的全景和仰拍,让故宫的城墙在这时成了象征物,溥仪被包围了。 这是空间的利用。&br&&img src=&/3cd8c70c82a684cf0ce3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cd8c70c82a684cf0ce37_r.jpg&&镜头15,我们看到镜头14最后,是邬君梅的角色和溥仪一起的,那为什么15镜头是以表情担心的陈冲为主体?是不是因为她才是溥仪的命中人呢?导演只用一个镜头就说清楚了&br&&img src=&/dc399efccd95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c399efccd95e_r.jpg&&&img src=&/9a6de28abb139abd10543bb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a6de28abb139abd10543bbc_r.jpg&&镜头20,21,邬君梅的角色因为溥仪从她旁边走过才进入画面,并给了特写,溥仪走过去时没和她说一句话,而是去给离他更远的陈冲说自己被驱逐的事,三个人的关系一下就明了了,而溥仪从邬君梅旁走过,邬君梅一直看着他最后看着他和陈冲两人的镜头,加上溥杰,他们才是一家人,这2个镜头已经为以后三人的关系打下基础。&br&&img src=&/bd0dc4b84d4cd5da370a3b79a00ce5b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d0dc4b84d4cd5da370a3b79a00ce5b5_r.jpg&&&img src=&/893aaa3c75bfb5a31b720cb2a3ddd09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93aaa3c75bfb5a31b720cb2a3ddd091_r.jpg&&镜头24,当溥仪知道自己是犯人并转过去命令他们收东西准备离开故宫时,摄象机一直在他身后,只给陈冲等人正面,感觉这里和《宾虚》里的耶稣有相同点,耶稣的正面从没有现过,因为没人可以扮演耶稣,而溥仪这时的表情我想除了真正的溥仪,是没人可以演的。&br&25到34是溥仪和RJ一段对话的正反拍,但是其中有点很重要:&img src=&/de142c82b5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e142c82b5f_r.jpg&&&img src=&/490e38d67e269d40545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90e38d67e269d405459_r.jpg&&镜头28,29,看截图我们都能知道,在RJ话还没有说完时,就切换到了溥仪,很多RJ说话时,也是摄的溥仪,下面的字幕打出来的就是当时的话,这句话是RJ说的,切到溥仪是因为这句话对他的重要性,这句话之后,那个他小时侯就陪他的RJ也离开他了。所以镜头离溥仪的距离也是很远的,而给RJ的是个普通的说话镜头。&br&&img src=&/86ca284a4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6ca284a4e_r.jpg&&&img src=&/a68ee7ed196a172dea61cae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68ee7ed196a172dea61cae2_r.jpg&&镜头35,RJ和溥仪的关系已经由镜头说明了 &br&&b&镜头36-56,溥仪及家人在故宫门口上车,离开了故宫。 &/b&&br&&b&&img src=&/cfeb98afe647d5d94a179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feb98afe647d5d94a179e_r.jpg&&&/b&镜头36是一个很好看的纵深加弧线运动的镜头,这样的配合总是很好看。&br&&img src=&/faec82cc828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aec82cc828f_r.jpg&&&img src=&/99a8ff5be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9a8ff5be6_r.jpg&&镜头37,38,这两个镜头主要说的是光,在城门里时,溥仪是在黑暗中的,象征的是他现在,我们发现,自然光的照射下,故宫和故宫外(除了城墙)都是很亮的,于是这个光就被利用了,故宫里的亮代表溥仪曾经的安乐,而外面照在他身上的却是另一个世界的“自由”。&br&&img src=&/d6d63a7ec6b63cb79af96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6d63a7ec6b63cb79af96c_r.jpg&&&img src=&/680b6bff11d1fd2244e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80b6bff11d1fd2244e1_r.jpg&&&img src=&/74d2de32bcdad5f38bbdd6f5fdbbadf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4d2de32bcdad5f38bbdd6f5fdbbadf3_r.jpg&&镜头40A,40B,41,镜头40A时,看上去除溥仪外,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画面后方的背景上,但是我们看那道射在溥仪脸上的光,其实那让观众觉得溥仪的注意力也在后方,其实他没有侧身,是摄象机侧了,但是给视觉的信息确实溥仪侧身了,而在声音上,是那些兵在喊万岁,溥仪能不侧么?然后镜头拉上去,将士兵们的目标展示出来,再给溥仪一个特写,就这两镜头,什么心境都出来了。&br&&img src=&/0691ffaafbf7936303dee88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691ffaafbf7936303dee880_r.jpg&&镜头47A,有好看的纵深和运动。&img src=&/b1c8edbae938eb9ae51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1c8edbae938eb9ae513_r.jpg&&&img src=&/ee9dab06daa8ab33d010a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e9dab06daa8ab33d010ac_r.jpg&&&img src=&/edc0baf28cea74f0d87b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dc0baf28cea74f0d87b3_r.jpg&&镜头47B,C,D,又是三人的关系,他们出来时是一起的,在C当中就是溥仪和陈冲两人走的一边,就把另一人隔开了,而就我前面分析的来看,导演一直把溥仪和陈冲用双人镜头,这个信息就是“他们才是一对。” &br&&img src=&/510ccfdbb080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10ccfdbb080a_r.jpg&&镜头48,照其他人来看,灰溜溜地被赶走正常反应就像两位女人一样,望着两边,各有所思,但溥仪不一样,他镇定或故做镇定地在玩球,起码我们看出他还是有抱负的。 &br&&img src=&/c19ef8ec18be7f7facf5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19ef8ec18be7f7facf57_r.jpg&&&img src=&/bc345fbc4b5b009e8a35aa5cd7d5ebb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c345fbc4b5b009e8a35aa5cd7d5ebba_r.jpg&&镜头52,53,同样说明这个问题,溥仪有抱负,对故宫更有情。&br&&img src=&/bbb63e94e1a1ee36a707b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bb63e94e1a1ee36a707bd_r.jpg&&&img src=&/e298e172ced89ca93baf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298e172ced89ca93bafe_r.jpg&&&br&镜头55,56,这个段落最后以故宫城门的全景结尾,也说明本片的故宫一段的终结,让这个段落很有史诗气势。&br&特别注意,经过周老师论坛里的子川的回复,我发现了一个我以前没有发现的错误,因为陈冲饰演的是正室,是皇后,所以按照封建常纲来说,溥仪是该先给皇后说的,这里我没有注意,陷入了一个陷阱。还要说明的是,在逼宫的那场戏中,只有溥仪和R。J两人是从容不迫的,一个是曾经的皇帝,想保有威严,另一个是洋人,也是不同的,而且在画面中,溥仪和R。J都是和众人分隔开的,R。J一直在高处,溥仪一直在网球场,后来走时也是他一人在前,而且我们发现,不管是军队的自然身高比溥仪高还是R。J坐在高处,他们都是俯视溥仪的,而溥仪是俯视家眷和仆人们的,溥仪小时侯这么矮,摄象机都要专门放低一点拍他,这显出他地位的变化。&br&&a href=&/leechewchan/blog/132664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leechewchan&/span&&span class=&invisible&&/blog/132664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周传基《法国贩毒网》地面跟踪段落镜头分析 1&br&&a href=&.cn/s/blog_515aac810100fqng.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s/blog&/span&&span class=&invisible&&_515aac810100fqng.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周传基《法国贩毒网》地面跟踪段落镜头分析 2&br&&a href=&.cn/s/blog_515aac810100fqnh.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s/blog&/span&&span class=&invisible&&_515aac810100fqnh.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愤怒的公牛剧本分析 &br&&a href=&/leechewchan/blog/131856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leechewchan&/span&&span class=&invisible&&/blog/131856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借花献佛吧,在网络出现多年的技术贴这次分析的是《末代皇帝》218分钟版的1小时59分2秒处到2小时5分46秒处,短短6分钟,花了我2个小时。这一段主要是说溥仪被革命赶出紫禁城的过程,我认为这是本片最重要的段落之一。所有分析都在图的下方,因为一些镜头…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正好适合这个题目: &a href=&/group/top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ser应该知道的6个残酷人生事实(血泪翻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原文标题:&br&6 Harsh Truths That Will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br&六个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的残酷事实 &br&&br&by David Wong &br&------------ &br&正文: &br&如果你的职业道路非常顺利,你的生活美满感情顺利,你可以不用读这篇文章。祝你一天愉快,这篇文章不是为你写的。你做的非常出色,我们都为你自豪。 &br&&br&对于其余的人来说,我希望你做一件事情:说出5件你引以为豪的事情。写在纸上也好,或者喊出来也好都可以。但这里有一个条件:你不可以列出你“是”怎样的人(比如,我是一个温柔的人,我很诚实),只能列出你“做”的事情(比如,我刚获得了全国象棋冠军,我做的chili是全麻省最好的)。如果你发现很难列出五件事情,这篇文章就是为你所写的。而且你他x娘de肯定一边听一边心里会不舒服。我的感受是,如果有人在1995年的时候跟我讲这些事情就好了。 &br&&br&&b&#6:这个世界只关心你能给予什么 &/b&&br&----------------------------------------- &br&我们假设一下你最爱的亲人在大街上被枪击了。TA一边失血一边尖叫。一个路人冲上来说“让一下”。他仔细检查了伤口并拿出一把小刀准备在大街上动手术取出子弹。 &br&&br&你问他:“你是医生吗?” &br&他回答说:“不是” &br&你说:“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对吧?你是不是退伍的军医,还是……” &br&&br&这个时候那个路人感觉有点不快了。他告诉你说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上班从来不迟到。他告诉你说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业余生活丰富,生活非常富足。他还说他从不说脏话。 &br&&br&你有点疑惑,说:“这ta吗的和我亲人被枪击躺在马路上有什么关系?我需要一个可以在伤口上动手术的人!你到底能不能做?” &br&&br&现在这个路人非常生气了——为什么你就那么自私肤浅呢?你难道不在乎他的那些优良品德么?他刚才不对你说他总是记住女友的生日吗?他有那么多优良品质,你为什么就抓着他会不会外科手术这个事实不放呢? &br&&br&在那个疯狂的情形下,你会用你沾满鲜血的双手用力摇晃他的肩膀,大喊道:“废话!你说的那些优良品质都是屁话,因为在当前情况下我只需要一个可以止血动手术的人!你这个神经病给我滚!” &br&&br&所以,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点成人世界的残酷事实:你其实天天都身处于上述的“当前情况”之中。只不过换作你是那个喋喋不休的好心路人,而社会上其他所有人都换作成那个流血的伤者。 &br&&br&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社会对你不屑,或者你为什么从不受到尊重,这是因为社会充满了【需要某样东西】的人。他们需要人来造房子,他们需要食物,他们需要娱乐,他们需要人来满足性欲。你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这样的需要解决人们需求的社会系统。 &br&&br&你要么选择学习某种技能担当某样角色满足他人的需要,要么就选择被社会抛弃。这个社会不在乎你有多么善良,礼貌,无私。你会变穷,你会没有朋友,你会被遗弃。 &br&但这是不是说我们要刻版、自私呢?爱和温柔重要吗?当然了,但前提是这些爱是别人需要的,也是从其他人那里得不到的。 &br&&br&否则的话…… &br&&br&&b&#5:别去相信嬉皮士的话 (Hippies are wrong) &/b&&br&---------------------------------------------------------- &br&【原文此处引用了一段视频。国内看不了Youtube。可以翻墙且听力没问题的可以此处看:&a href=&http://www.youtube.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youtube.c&i class=&icon-external&&&/i&&/a&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8kZg_ALxEz0】 &br&&br&&br&对于那些无法看视频的读者,这是一段著名的影院神片Glengarry Glen Ross里Alec Baldwin的演讲。Baldwin的角色——你会假设是反角——对一屋子的销售员疯狂施压,警告他们说他们都会被解雇,除非他们可以搞定他们手上的单子。 &br&&br&“好人?关我屁事!慈父?去你ma的!回你的家和你孩子玩去!如果你想在这里工作,给我敲定手上的单子” &br&&br&非常残酷、粗鲁、甚至有点疯狂。可是,这恰恰是这个社会对你期望的最诚实的写照。不同的是,在现实世界里,人们认为那样讲话太粗鲁了对你不礼貌,于是他们干脆什么都不说眼看着你失败。 &br&&br&这个电影片段改变我的人生。我如果知道怎么做的话,会把它录成闹钟每天早上叫我起床。Baldwin因此还拿了奥斯卡奖,而这个片段是他整个电影唯一出场的场景!正如前人已经分析过,这段演讲精彩之处在于,一般的人会理解为“天哪,我要有这么一个混蛋老板会怎样啊?”。而另一半人却会想“太ta嘛励志了!我现在就想去上班做业务去!” &br&&br&或者,有一个心理学家写道:“如果当时你在那个房间里,你们中的一些人会明白这是工作,会从那段演讲里吸收能量,就像一个球队教练冲你大骂一样。你会觉得‘这家伙太有能耐了’。而另一些人会非常介意,认为这个老板是混蛋,你没有权利跟我这样说话。” &br&以上节选自一篇对于“hipster(这个词很难翻译,姑且翻译为非主流潮人)”的批判文章。文章解释了这些人为什么会难找工作,并指出上述两种不同的态度——受刺激vs受激励——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能成功。 &br&&br&比如说,有人会引用搏击俱乐部里的经典台词“You are not your job”。但事实上,你完完全全就是你的job(职责)。当然了,你的职责和你为公司的服务不是一回事请,但其实你只不过是你所有有用技能经验的综合体罢了。技能是某一个个体能为社会中其他人提供的有用服务。但别搞错了,你的“职责”——你为他人提供的有用服务——就是你的全部。 &br&&br&这就是为什么外科医生比喜剧作家更受到尊重。也是为什么机修工比无业潮人更受到尊重。如果你的死讯能登上新闻,这说明你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你的标签。搏击俱乐部里Tyler说You are not your job,但他同时又操办了一家成功的肥皂公司同时成为了社会运动的领导人。He was totally his job (这句不翻译比较好理解)。 &br&&br&我们再这样理解一下:你还记得Chick-fil-A餐厅反对同性恋婚姻么?不论嬉皮们如何抗议,公司还不是照样卖出了成千上万的汉堡?这不是说顾客们认可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履行了他们的职责——做好吃的汉堡。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 &br&&br&你不一定非要从心里喜欢这个事实。我也不喜欢我生日的时候天下雨。但天还是要下雨。人们有需求,人们会认可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人。世界就是通过这么简单的机制运行的,谁也改变不了。 &br&&br&如果你抗议说,我不是肤浅的物质主义者,金钱不是万能的,我只能说:我有说过金钱吗?说明你没看懂我的要点。 &br&&br&&b&#4:你所做的事情不一定要换成钱,但一定要有益于他人 &/b&&br&------------------------------------------------ &br&那么我们换一个非金钱的例子好了。这个网站(&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 America's Only Humor Site&i class=&icon-external&&&/i&&/a&)主要面向20出头的男性。我每天都要从邮箱里收到一大堆挫男抱怨女人不愿意接近他们,虽然他们是世界上最nice的男人。我可以解释他们的思路有什么问题,不过最好是让Alec Baldwin解释最好。 &br&&br&(译注:此处再次引用上述视频,我真的建议大家去看那个片段!) &br&&br&在我们说的例子里,Baldwin就是你生活里那个女神。他们当然不会像Baldwin的角色那样粗鲁直接——社会教育我们不要对别人那么“诚实”——但问题是一样的:“你是好人?关我屁事!想在这里工作,就给我搞定工作。” &br&&br&所以,你有什么感想呢?你对在书店里遇到的女神每天白日梦YY,为她午餐不吃色拉感到惋惜。她10年后会成为一个外科医生,你呢? &br&&br&“什么?你是说除非我找到一个好工作赚大钱否则不可能把到女神?” &br&&br&不!你的大脑跳跃太快了,因此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理由认为所有拒绝你的女神都是肤浅自私的。我在这里就问一个问题:你给予了什么?你聪明么?幽默吗?情趣吗?天才?雄心?创意?好,那你做什么事情能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优点呢?不要跟我说你是个好人——这是最起码的。你的女神每天有三打的男人对她“好”。用我们上文的例子来说,伤者在大街上流血,你到底会不会开刀? &br&&br&“我不歧视女人,不歧视种族,不贪婪,不肤浅,也不虐待人!我和那些diao不垃几的男人不一样。” &br&很抱歉,如果你所能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你“没有”一堆缺点,就ta吗的给我从伤者身边滚出去!我们有的是风趣、英俊、事业成功的男人来帮助你的女神。 &br&&br&伤到你自尊了么?有一点?那现在怎样呢?你想碎碎念呢,还是打算学习怎么去做手术治疗那个伤者?取决于你。但你不要去抱怨为什么女神就喜欢找你口中的坏男人。她们吃这套是因为那些diao不拉几的男人有其他东西可以满足你的女神。“但我是一个聆听者!”是吗?你可以坐在女神身边几个小时听她念叨?你猜怎么着?角落里还有另一个男人可以这样做,他还是吉他高手!你如果不停地说你是一个好人,就像一个餐厅说他们的卖点是他们的食物不会让你拉肚子一样,就像一部电影的标题是“This Movie is in English”。 &br&&br&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做一个好人但仍然觉得自己是loser。 &br&&br&&b&#3:你恨自己是因为你无所作为 &/b&&br&------------------------------------ &br&“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去买一本教我如何把妹的书么?” &br&当然不是,除非那本书的第一章是“让自己变成女孩子愿意接近的人”。因为这一步总是容易被忽略——人们总是问“我怎么能找到工作?”而不是“我如何成为雇主愿意雇用的人?”;人们总是问“怎么让女孩喜欢我?”而不是“我怎么成为女孩喜欢的人?”。对吧?因为后者往往要求你放弃自己喜欢的爱好,注重外表,天知道还要做其他什么牺牲。你甚至还可能要改变你的天性。 &br&&br&“但是为什么我不能就去找一个喜欢原本的我的人呢?”答案很简单:人是有需求的。别忘记我们的例子:伤者在流血,而你所做的只是抱怨找不到会自动愈合的伤口? &br&&br&【此处插入一段Youtube上点击率很高的猥琐街头艺人表演的视频】 &br&&br&每个人看了上面这段视频都会会心一笑。你能为人们带来笑声么?为什么不呢?是为什么阻止你穿上猥琐的衣服在街头边唱边甩鸡鸡呢?那家伙似乎知道赢得掌声的门道……做怪事……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br&&br&“但是我什么都不擅长!”我有好消息告诉你:如果你尝试反复练习做一件事情,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擅长此事。我小时候可能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作者。到了25岁的时候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但当我职场失意的时候,我用业余时间写作长达八年,一周写一篇文章,直到它为我换回了钞票。我花了13年时间才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我大概花了20000个小时才慢慢磨快了我拙劣的文笔。 &br&&br&不希望花那么多时间磨练一门技术?那么我有好消息和坏消息告诉你。好消息是漫长的磨练可以让你慢慢走出困境——我忍受了多年琐碎的办公室工作,因为我知道我同时在学习一门技能。人们半途而废是因为要看到结果实在是太漫长了,同时也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结果”就是过程本身。 &br&坏消息是你别无选择。“想继续在这里工作?给我搞定手里的单子” &br&&br&从我个人角度出发看,你并不是因为缺乏自信而恨自己,或者是因为别人羞辱你。你恨自己是因为你【什么都不做】。连你自己都不能爱“原本的自我”——这就是为什么你很可悲,不断写私信问我如何处理你的生活问题。 &br&&br&自己扳手指算一下:你有多少时间是在消费别人创造的东西(电视,音乐,电玩,网站)而不是生产你自己的东西?只有你的“产出”才能为你添加作为人的价值。 &br&&br&如果你听到这里听不下去了,并且用你从小听到大的陈词滥调回应说:“人的内在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我只能说……(接下文) &br&&br&&b&#2:你的内在只有通过所做的事情才能表现出来 &/b&&br&---------------------------------------------- &br&在我所从事的行业里,我认识无数有理想的作家。他们认为自己是作家,他们在聚会上介绍自己是作家,他们拥有一颗作家的热心。他们只缺乏最后的一步:写点ta吗的像样的东西出来。 &br&&br&是吗?难道“写点东西”就是真正决定谁是谁不是真正“作家”的标准吗? &br&我的天哪,当然是了! &br&&br&这恰恰是对我以上所说一切最常见的反驳,也是对你生活中批评声音最常见的反驳。这是你不断对你自己暗示以逃避能帮你改善自我的刻苦工作的理由。“我知道我的内在是一个很好的人”。你也会听到人说“我做我自己”。 &br&&br&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你的内在非常重要。一个男人如果为了他的家庭从无到有造出一栋房子完全是因为他的内在是一个好人。你所做的一切坏事最初是一个坏的念头,萦绕在你脑中,直到最后实施。同样,做一件好的事情也是一样道理——内在的自我是你成功果实赖以生长的土壤。 &br&但是所有人都应该知道,所有人却都不能接受的事实是:“没有最后的果实,你就什么都不是” &br&&br&比如你内心非常同情穷人。很伟大。这会让你最后做什么实事么?你听到你社区里一些悲剧发生后,你会说“这些不幸的孩子啊,让他们知道我在内心同情他们”吗?你要这么说我就只好说法克you——给我去真正帮助他们才是真的。数以千万的人看了那段Kony视频(译注:2012年Youtube上很有争议的关于非洲儿童的视频),所有看过的人都“在心里同情他们”。那么这么强大的同情给儿童们带来了什么呢?屁都没有!每天有非洲的儿童死于非命,因为数以百万的我们对自己说关心和行动一样重要。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心理机制,控制着我们大脑里犯懒的那一部分,让我们不断逃避真正去做实事。 &br&&br&有多少人此刻正在想:“她(他)如果知道我是多么有趣的人,一定会爱上我。”真的吗?你那些有趣的想法有多少让世人知道了呢?如果你的心上人有一个隐藏摄像机跟着你拍一个月,他们会被录影的内容打动吗?记住,人们不会读心术,他们只会观察你的行动。 &br&&br&我希望你做的,只不过是用你看别人的标准来看你自己罢了。你有没有一个烦人的基督徒朋友给别人最大的帮助只不过是“我为你祈祷”?你觉得烦不烦?我这里还没涉及到祈祷是不是实际有用呢,他们提供的帮助不需要他们屁股离开沙发就可以做。他们认为自己思想纯净,但是他们纯净的思想土壤有没有结出果实呢?他们自己应该比别人更清楚这点——因为我“土壤-果实”的比喻就是从圣经里拿来的。圣经里耶稣曾经不止一次说过“人们是根据果实来评判一颗树的”。当然,耶稣从来不会说“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就给我搞定单子”,但他说“凡不结好果实的树,都要砍下來,扔在火里。” &br&&br&对以上这些话无动于衷的人,就如同电影里对Baldwin无动于衷的业务员一样。(未完) &br&&br&&b&#1: 人的内心其实一直在拒斥进步 &/b&&br&----------------------------------------- &br&人类的大脑是很神奇的。但你会发现大脑在拒斥进步的时候运转得比做实事的时候还快。你的意识会通过层层防御机制来排斥任何会让你改变现状的事情——问一下对任何事物有瘾头的人就知道了。 &br&&br&所以,到现在,你们中的许多人一边读这篇文章,一边会感觉到大脑在不断提供排斥这篇文章的理由。从经验上说,这些想法通常是: &br&&br&*有意将任何批评理解为侮辱 &br&“他凭什么说我又懒又没用?一个善良的人从来不会这样对我说话!作者写这些东西只不过是想显示自己有多么优越,让我这个loser对自己生活不满罢了!等我回复更损人的话给你!” &br&&br&*对人不对事 &br&“这人有什么资格告诉我怎么活?他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吧?不过是网上的一个白痴写手罢了!我要去人肉他,看他有什么丑事可以抖出来。这人真自以为是,让我作呕” &br&&br&*只看语气,不看内容 &br&“我会仔细看你的文章,找出一句话,断章取义只讨论那个。” &br&&br&*不断修饰你的过去 &br&“事情没那么糟糕。确实我上个月还想自杀呢,但现在我感觉好多了!也许我只要继续做我现在做的事情,情况会好的。让我继续给那个女神修电脑,女神总会到我身边的!” &br&&br&*认为改善生活的行为总会让你失去自我 &br&“哦,那么你是让我扔掉所有的漫画书。天天去健身房6小时?因为除此之外我没选择了?” &br&&br&&br&当然还有其他的想法。记住:【痛苦是会让人感到舒坦的】。许多人选择拥抱痛苦。幸福是需要努力的。 &br&&br&还有:勇气。人们无法批评你根本没有去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人们选择什么都不做来避免批评。 &br&人们很容易双手一叉裤袋批评别人的工作。这个电影很傻,这对父母的小孩很皮,那对情侣的感情很糟糕,那个暴发户不学无术,这个餐厅糟透了,本文作者是个白痴,我倒不如留一条损的回复让网站开除他,瞧,我这不“创造”了一些东西么? &br&&br&哦,是啊,我忘记提醒你了。不论你尝试建造或者创造什么东西——诗歌也好,新的技术也好,或者新的感情也好——你会立刻发现自己身边多了很多批评家。这些批评家也许不会当你面损你,但是他们确实在挖苦你。你的酒鬼朋友不希望你清醒,你肥胖的朋友不希望你苗条,你无业的朋友不希望看到你开始新的职业。 &br&&br&记住,他们不过在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恐惧罢了,批评别人的工作是自己不作为的另一个理由。“为什么我要创造什么东西呢,你看别人做的东西都糟透了!”“我想写小说,不过我要等时机,我可不想写出暮光那样肤浅的东西”。只要他们永远不动手去做事情,事情就永远是完美的。或者他们如果真的着手做事情了,他们会故意不努力,让别人认为事情做不好是因为他们不在状态,“他们真正的潜力是无穷的”,不是你看到的狗屎一样的产品。 &br&&br&往下翻读一下本文的回复——那些很极端的回复,永远都是“Cracked应该炒了这个作者”“这个自负的白痴应该停止写作”。所有一切的负面评论潜台词永远都是“停止创作,如果换我来创作绝对比这个好千倍,你现在得到那么多人气让我自己很没面子。” &br&&br&不要成为上述的那种人。如果你是那种人,请不要继续成为那样的人。这正是人们为什么不喜欢你的原因,这正是你恨自己的原因。 &br&&br&所以,我有个建议:给自己定一个期限,2013年底,或者从你读本文之后的一年。当别人跟你说“我的新年计划是减肥15磅”的时候,我说咱们应该努力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学习新的技能直到足够有用为止,或者随便选一件事情:学空手道,学跳舞,学陶艺,做一个鸟屋,学习按摩,学一门语言,甚至拍一部A pian,做蝙蝠侠打击犯罪…… &br&&br&关键在于:我不希望你把眼光放在某个过高的目标上,我希望你专注于获得一样新的,【对其他人有用】的技能和经验。 &br&&br&“我没钱参加烹饪班”,那就ta吗的给我Google“如何烹饪”。我的天,拜托你戒掉这些借口,否则这些借口就要你命了。(You have to kill those excuses, or they will kill you) &br&(完)&br&&br&&br&补充一部分链接:&br&&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卬莫莫& data-hash=&d5fbc7d338cfca& href=&/people/d5fbc7d338cfca& data-tip=&p$b$d5fbc7d338cfca&&@卬莫莫&/a&&br&#5:别去相信嬉皮士的话 (Hippies are wrong) 部分提到的中文视频在这里:&a href=&/v_show/id_XNDQ4NDYzNDQ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lengarry Glen Ross (拜金一族大亨游戏) 【1992.美国】&i class=&icon-external&&&/i&&/a&从影片08:30起。翻译的一般,但基本能看懂。&br&&br&@&a href=&/people/luyi168& class=&internal&&卢益&/a&&br&可以用这个看文中的youtube视频:&a href=&/webstore/detail/fan8/jphgciidghgdppkchckgggbakdhaemk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rome Web Sto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当你把这篇文章看完之后,想变成一个行动者,来关注微信公众号:read01 ,参加100天行动,跟我一起前进。&/b&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正好适合这个题目: 原文标题:6 Harsh Truths That Will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六个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的残酷事实 by David Wong ------------ 正文: 如果你的职业道路非常顺利,你的…
半年前在手机上同时装了quora和知乎,无奈两年前四级考了425,英文一看就晕,quora几乎没打开过,知乎刚玩的时候有时一天能刷上好几个小时。&br&&br&后来想提高英文能力,开始使用quora,同样一个问题会在知乎和quora上同时搜索,慢慢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站,有着更多样的价值观,更多有意思的观点,汇集更多的优秀的人。&br&&br&我认为使用quora可以从动机、时间和方法三方面来说:&br&&br&动机:一开始想花这么多时间刷知乎,不如刷刷quora,还能提高英语水平。但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quora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渠道。真正的解决了读多实质性的问题,通过quora我制定了自己学习ios开发的计划。在quora上活跃的用户包括前宇航员,各大公司CEO,奥运冠军,一大波哈佛剑桥学生,阅读这些人的回答很能拓展自己的视野。说到底互联网上英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比中文资源高上一个级别。&br&&br&时间:我刚开始用的时候,quora上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答案就要查上几十个单词看上半个小时,到现在我大概使用了四个月quora,阅读千字左右的答案一般都在十分钟之内(其实大部分外国人使用的词汇没有那么复杂,但我基础比较差,中间可能还要查几个关键的单词),可以算是看quora没什么问题了,但是要达到和阅读中文差不多的流畅,就需要坚持使用一两年了。关键就在于长期的英语阅读习惯,已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r&&br&方法:&br&1.不知道你基础如何,我是属于基础比较差的,所以还是找了本词汇书来背,不然一行英文查三四个词实在太苦逼。如果你基础好一些可以跳过这一步。&br&2.我是把quora作为一个知识的来源,用来搜索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会尽力去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br&3.quora上一些你很喜欢的回答保存下来时不时看上一次,对英语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可是quora没有收藏功能,也不支持instapaper,我之前都粘贴在了印象笔记里,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更方便的方法,你可以把自己quora上的blog设为private然后把答案reblog到上面。&br&4.把一些很喜欢的句子打下来存到印象笔记里,或给一些你很喜欢的单词造个句子打下来,印象会非常深刻。&br&5.大量的阅读各类英文材料,最近四个月吭哧吭哧读完了三本英文原版书,一开始很费劲,越后面会越轻松。&br&&br&==========================两个月后的分割线.........===============================&br&&br&&a data-hash=&ed1e73e8adefb& href=&/people/ed1e73e8adef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skin& data-tip=&p$b$ed1e73e8adefb&&@yskin&/a&带来好多人流量哇,跟上次写这个答案过去两个多月了,再分享一点心得:&br&1.要流畅的阅读,语法也很重要,最近开始按 &a data-hash=&2be9d2fe6f8& href=&/people/2be9d2fe6f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恶魔的奶爸& data-tip=&p$b$2be9d2fe6f8&&@恶魔的奶爸&/a&说的,开始看旋元佑老师写的《文法俱乐部》,每天抽出半小时来看看,对一些长句子的理解效果就很好多。&br&2.更系统的听说读写方法可以看看恶魔的奶爸写的《把你的英语用起来》,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长期的坚持。&br&&br&推荐几个quora答主吧:&br&1.&a href=&/Marcus-Gedul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cus Geduld&i class=&icon-external&&&/i&&/a& 满满正能量的大叔,重塑了我的三观,当初经常为了看他的回答硬着头皮查单词,&br&2.&a href=&/Faye-W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aye Wang - Quora&i class=&icon-external&&&/i&&/a& 在腾讯的姐姐,爱制作游戏,也爱玩游戏,画也很赞&br&3.&a href=&/Yishan-Wo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ishan Wong - Quora&i class=&icon-external&&&/i&&/a& 原facebook技术总监,现reddit的CEO,回答干货很多&br&4.&a href=&/Oliver-Embert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liver Emberton&i class=&icon-external&&&/i&&/a& 用漫画人物,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你为什么我们有拖延症,怎么去寻找你人生的目标,强烈推荐&br&暂时先这些吧,上面牛人有趣的人太多了,都很爱分享,可以多跟他们互动&br&&br&ps:有人要多推荐一些答主,其实推荐先多关注一些感兴趣的topic,quora会推荐一些精华的文章给你,自己再从里面找喜欢的人来follow,还有我看过好多好答案都是anonymous写的,这个你follow也不一定能看到。比如下面这篇&a href=&/Wealth/Is-getting-rich-worth-i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alth: Is getting rich worth it?&i class=&icon-external&&&/i&&/a&,还有好多,讲自己的家庭因为麦道夫骗局多年的财富一夜消失,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讲自己怎么在英国的监狱里和一群人度过了几个月。
半年前在手机上同时装了quora和知乎,无奈两年前四级考了425,英文一看就晕,quora几乎没打开过,知乎刚玩的时候有时一天能刷上好几个小时。后来想提高英文能力,开始使用quora,同样一个问题会在知乎和quora上同时搜索,慢慢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站,有…
我的亲身经历也许对题主会有帮助:&br&&br&戒烟漫记·日,北京大霾。&br&&br&&p&今天我必须要把戒烟的感受记下来,因为我已经为此支付了一百块了。&/p&&p&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个好朋友叫马占凯,就是发明了搜狗拼音输入法的那个家伙。他最近正在研究如何快速地学习新技能、培养新习惯。他认为建立新习惯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惩罚,昨天他跟我说一定要把戒烟的感受写下来,要不然过一阵子感受就没有这么强烈,写下来也会走样的;当时我手上还有别的事儿,听着这话就漫不经心地答应了。&/p&&br&&p&结果今天我遇到他的时候,他问戒烟感受写了吗?我愣了一下,说,没有。他伸出手,说,一百块。我掏出一百块现金给了他;然后他说,接下来如果还没写的话,每天一百。我又一次漫不经心答应了。然后结果就是,我现在就坐在电脑前开始老老实实写戒烟漫记。&/p&&br&&p&戒烟是我三十岁系列心愿中的一个,从日到现在,正好是五天过去了。很多人都知道,戒烟五天是最难熬的,但是这次戒烟,我轻松度过了这五天。我现在正在继续享受不被烟草束缚的人生。这次戒烟过程中,有很多感想,打算陆续记录下来。&/p&&br&&p&要说抽烟这事儿,小时候那些抽着玩装成熟不算的话,应该从读大学开始算起,正儿八经天天抽烟正好十年,也算是老烟民了。所以,当我宣布戒烟的时候,周围许多人大吃一惊。今天趁着戒烟五日,说一下我现在感受最强烈的三个点。&/p&&br&&p&1、搞明白抽烟是怎么回事&/p&&p&我敢说,绝大部分抽烟的人恐怕一辈子都没搞明白抽烟是怎么回事。这部分的启发要归功于网上公开的各种关于吸烟的材料,你随便找一篇认真的关于研究烟草的文章,仔细读一读,你就可以得到一个点:抽烟的本质是尼古丁成瘾。这一点很多抽烟的人其实都知道,但是从这个点出发的推理则少有人知。&/p&&br&&p&&b&&u&从这个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重要启发是:抽烟这个行为实际上并不是享受,而只是缓解了你的痛苦。&/u&&/b&&/p&&br&&p&每一次你想抽烟,都是尼古丁成瘾机制在折磨你。这些痛苦让你无法承受,所以你不得不点燃一根烟来缓解这种痛苦。所谓不抽烟不舒服的那些反应,跟戒烟的戒断反应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说,一个抽烟的人,终身都在承受戒烟最初几天的那种痛苦。&/p&&p&抽烟其实就是吸毒;尼古丁成瘾,跟可卡因、海洛因成瘾没什么区别。对于抽烟者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尼古丁不像可卡因、海洛因那么难以戒断。&/p&&p&这是我本次戒烟的根本原因:追求自由,逃离尼古丁对我的囚禁。&/p&&br&&p&2、公开宣布戒烟&/p&&p&我在过去曾有过两次默默地想要戒烟,那时候我想,等完全戒烟好了之后再告诉别人,但到后来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我害怕告诉别人我正在尝试戒烟这件事情;我害怕我戒烟失败被别人所知,害怕别人嘲笑我贪生怕死连烟都不敢抽了&u&(这点颇像题主所谓的男人的尊严、男人的防线这类说法。)&/u&,害怕抽烟的朋友们用异样的眼神看待我,等等。&/p&&p&归根结底,这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就像我有一位叫做大球的朋友所说:“极度的自信,来自于极度的自律。”如果连自己抽烟这件事儿都管不好的话,我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管理好自己呢?&/p&&p&所以这一次,我在微博上、微信上以及朋友圈里公开宣布戒烟,而且,我特地告知爸爸妈妈、亲朋好友们:我戒烟了。&/p&&br&&p&3、惩罚条件&/p&&p&基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我这次戒烟一点都不痛苦,无须像往常一样苦苦忍耐。可是马占凯跟我说,你还是得设置一个惩罚条件。所以,从日日落开始,谁发现我抽了一根烟就可以立刻获得人民币一百块。&/p&&p&这个惩罚条件终身有效,欢迎监督。&/p&
我的亲身经历也许对题主会有帮助:戒烟漫记·日,北京大霾。今天我必须要把戒烟的感受记下来,因为我已经为此支付了一百块了。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个好朋友叫马占凯,就是发明了搜狗拼音输入法的那个家伙。他最近正在研究如何快速地学习新技能、…
大三商科狗一只。&br&&br&大一的时候,我打比赛奖金有了人生中第一个自己赚的一万。由于家庭每月供应1500元生活费,没有理财观念的我将这一万块钱拿去投了股票,还搭上自己的生活费。结果碰到2011年末黑色股市——套用一句期市上的话:“赚时跑如兔,亏时抗如猪”。到2012年8月份退出股市的时候,亏了8千。&br&作为商科狗,在股市最差的一年入市,很荣幸地感受到了股市里的恐惧和贪婪,铭记终生。亏钱后,我停止操作了半年,一直在反思,从此养成了记投资笔记的习惯——从股市到期市,从股指到伦敦金,不停地披沙拣金多看少动,直到可以放稳心态:昨天看准了大方向,早盘1万元卖开伦敦金,止损设在1220。触底反弹至1205时抛,一天翻倍赚了点零花钱。&br&&br&大二末的时候,我给家乡几个人对接了资源,搞了个项目,有了人生里第一个十万。我仔细地思考了自己想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于是我用这些钱进了机器,雇了工人建了厂房,开办了我的第一个公司和业务模式,做实业、卖衣服。现在我用赚来的钱参加各种晚会,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资源;&br&&br&大三初的时候,我有了人生里第二、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十万,我买了游艇多办了一家水上船艇出租公司,虽然收支相抵,但成立目的为招待客户用,因此我有了足够的机会接触高端爱好:玩海钓、玩户外,学歌剧听歌剧(以前学过,后来没有家里资金支持就放下了,现在终于靠自己重拾起来了)等,我认为这会让我受益终生。&br&&br&我现在在做这个项目:&a href=&/cgi-bin/mmwebwx-bin/webwxcheckurl?skey=%40crypt_eacac49a_9067ecaaa92f89cf04e2c&deviceid=e931&pass_ticket=ADB%252BzvFN3ZhzafKY%252Bxlyd9J3Dc9DjLNLYrE8ZAJmToQTv0HjeFslV1iJ20Lu4VB%252F&opcode=2&requrl=http%3A%2F%2Fmp.%2Fs%3F__biz%3DMzAxNDExNjQ2NQ%3D%3D%26mid%3Didx%3D1%26sn%3D56aeefe307daa5e9a450%26scene%3D2%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rd&scene=1&username=wxid_f8kxz05pczsa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mp./s?__biz=MzAxNDExNjQ2NQ==&mid=&idx=1&sn=56aeefe307daa5e9a450&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今天是2013最后一天,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智商非顶尖但够用,赌性大好奇心强,想干就干,擅长瞎想对接资源,对金融的爱好仍然重于实业,不擅长专注。总之就是个做过实业,但心态一直不稳定的投机客——这些都是我从自己的经历中归纳出来的,日后牢记自己的优缺点,大有裨益:那会帮助你少走弯路,也能帮你打磨出核心竞争力。&br&&br&所以答题:首先你要弄明白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当你有了钱,你可以着手优化、积累你的资源。&br&&br&弄清楚自己的要义是多接触事情,多总结——可以零成本地接触,也可以用这6千块钱做点事情——反正我认为大学就是读懂自己的地方,这个地方没有限制,咱们的犯错成本又是很低的;你的父母还没到靠你养的时候,25岁之前不要先想着他们,不然会拖累你的;&br&&br&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针对你的优缺点,给自己适当的定位,然后就着手优化资源吧。跟牛人比起来,我们永远都是单细胞生物,得努力。&br&&br&以上建议不适合那些智商顶尖开发几个软件就能赚几千万的人,以及那些家里权倾朝野不用出门就有几千万花的人,人艰不拆。&br&&br&——————————————————————————————————————————&br& 补充下:资源不足的时候真的是风险承受能力不足,不要追求高杠杆,总之就是不要涉足自己看不懂的高风险领域。PS刚刚写文的时候黄金又小跌,又赚五千零花&br&&br&——————————————————————————————————————————&br& 当初答题时比较嘚瑟。语气不妥,答题粗略。对于留言区内质疑,特此补充:&br&1、国产12米游艇不用百万级别。几个快艇,值不了多少钱;成本主要在于泊船,这方面家里有帮忙。&br&2、确实嘚瑟了一些,不接地气了。好多朋友私信劝诫了,一定注意。&br&3、白手起家的富翁,1000个里面有998个都是做实业起家的,依托互联网取得成功不会容易的,只是这几年噱头搞得比较大;做投资的同样不易起家,请各位做好主业别太沉迷于投资。&br&4、我只是在摸索适合自己的领域,还嫩得很。求指点请各位请教家族里长辈,求交友我很乐意。我还做过一段时间有机生鲜,最近还准备依托家里资源做大理石,甚至还想创个服装品牌,版图乱得很,确实不是什么牛X人物,做互联网的师兄弟们年入百万/有潜力年入百万的也大有人在。我暂时只是想做自己能控制的领域&做实业,格局大些。跑题了。
大三商科狗一只。大一的时候,我打比赛奖金有了人生中第一个自己赚的一万。由于家庭每月供应1500元生活费,没有理财观念的我将这一万块钱拿去投了股票,还搭上自己的生活费。结果碰到2011年末黑色股市——套用一句期市上的话:“赚时跑如兔,亏时抗如猪”。…
哎。。。最近工作太忙木有来知乎了,看到这个问题刚好我最近给同事做了分享,就是讲提高表达写作啥的逻辑性的,写了个文章和PPT。也和大家分享一下。&br&&br&看了以上的回答,感觉都太零散了,并不能作为一个行动指南或者工作套路,我在这里分享一下系统点实用点的东西吧,主要是关于“结构化思维”的。&br&&br&我写的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br&1.why :想、说、写、做中的逻辑结构、为什么需要逻辑结构、逻辑结构的好处&br&2.what:常用的逻辑结构与这些逻辑结构的应用&br&3.how :理解与构建逻辑结构的方法&br&&br&&b&PART1:认识结构&/b&&br&简单的来说,结构化思维主要运用方面是:想、说、写、做&br&想:分类提炼信息,得出观点,分析问题,得出思路等&br&说:演讲、销售、开会等时候如何组织语言,使其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主次分明&br&写:有效的构建报告、文章等的框架,如何组织信息排列句子&br&做:如何全面有效的组织做事的流程、标准&br&&br&为啥需要逻辑结构?&br&看看以下场景&br&1.遇到大的概念无从下手或思路混乱,遇到复杂互相联结的很多信息难以分辨提炼等,逻辑结构可以帮你组织思路&br&2.说的东西组织很乱别人听不懂,听了前面忘了后面,或者前面和后面自相矛盾等等,这个时候需要有逻辑,沟通才有效率&br&3.写的东西组织很乱,看了之后人不能综合理解它的信息,或者论证无力,自相矛盾等等逻辑问题&br&4.做事的时候丢三落四,顺序混乱,没有前后衔接等&br&&br&总结来说是这些问题:&br&自相矛盾、内容结构不够简单和容易理解、论证逻辑链条不清晰、做事思路不清晰&br&&br&逻辑结构能做啥?&br&第一、降低大脑负荷&br&除非你沟通对象很聪明,信息组织力很强,或者很了解你讲的这个主题,不然你就必须把问题总结成一二三点,把事情的流程搞成12345步,把整个报告可以归成一二三部分,然后分别条理清晰的讲,他才能明白你在说啥,毕竟人的作业记忆容量和认知负荷很有限的,他不可能接受到你要讲的全部信息,回头你讲的100%也许只剩下20%了。&br&&br&第二、有效组织思路&br&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事情很杂,次序混乱,前后之间必要性与充分性不清晰,就需要把主线揪出来,抓住主要思路,去掉非关键因素,归并、提炼、深挖、找到根源、共性、核心问题、关键驱动因素。比如我们很多的3C模型啥的,SWOT矩阵啥的,用起来多简单,前面调研分析搜集了几百页的报告信息,那么鬼多,只要把它放进这个框架里面考虑就可以了,因为这些考虑了关键因素而得出结论了。&br&&br&第三、复杂问题简单化&br&面对一个大的概念或者很多混杂的信息,人的脑袋是很难解决的,必须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子问题子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比如你要提高一个产品的利润,可能要把问题分解为成本控制、销售提升两个问题,成本控制又分解到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分为运营成本、制造成本等等,这样一个复杂的大问题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以观察验证的问题了,当然,你分解的时候可能还必须考进一步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互相的系统影响,这个是系统模型的概念,比结构化更高级复杂的概念了,需要建模解决了,这里不涉及。&br&&br&&b&PART2:常用逻辑结构与运用方法&/b&&br&随便举几个例子:&br&&img src=&/bff241ee1f389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1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bff241ee1f389_r.jpg&&&br&这些东西可以列几百个出来,平时工作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套用了,但是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其实一个用于某个场景的结构它本质上还是思维的结构,很多时候分析、呈现、表达、行动都是可以通用的,因为他们都是思维驱动的事情,认知到结构的这一点本质很重要。&br&&br&因此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听说读写这种分法是错误的不科学的,应该重新根据思维结构的不同种类对这些结构进行归类,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寻找思维种类的机构就可以了。&br&同时为了更好地运用和收集这些结构,也有必要对这些结构进行归类:&br&&img src=&/5a46c4fe9088bbfabd7c39c_b.jp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5a46c4fe9088bbfabd7c39c_r.jpg&&&br&首先看看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br&1.事物的分类与分层次、枚举穷举&br&2.理清步骤、理清事物的先后逻辑充分性必要性&br&3.寻找关键因素&br&4.事物的组成要素&br&5.其他&br&按照这些问题的思维性质,我们可以定位到以上的主要分类,寻找相关的结构进行借鉴&br&比如现在你要对事物分类和穷举,直接矩阵就好啦,只要你的两个XY维度是MECE的,刻度也是MECE的,那你矩阵里面的东西必然MECE。&br&&br&&b&PART3:理解与构建结构的方法&/b&&br&&b&认识结构:&/b&&br&看图,不写!&br&&img src=&/a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1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a_r.jpg&&&br&&b&构建结构:&/b&&br&既然到这里了,我载给大家指一条路:&br&&br&构建分类金字塔:&br&学一下麦肯锡的“逻辑树”“议题树”“假设树”,再看看我下面构建要素的那个图,怎么去分类&br&关于怎么分解问题的,建议可以看看我在知乎其他帖子发的一些文章看看,也许会有启发。&br&&br&构建矩阵:&br&在金字塔原理的基础上,把金字塔树变成一个矩阵,PS.默认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就会操作了!&br&&br&构建流程:&br&请自行查询各种流程,进行借鉴,对各种行动按照属性进行分类,组合成一个流程,这是最简单的&br&构建层次的话同上&br&&br&构建要素:&br&请看图:&img src=&/03db5cef1a0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03db5cef1a0_r.jpg&&&br&&br&这是一个从个性到共性的过程&br&一个人看一个事物常常只看到一两个点,这一两个点就可以归结和抽象为不同的属性,构成了这个事物的组成要素。&br&&br&其实所有的构建结构过程都和上面这个差不多,分为四步:&br&识别特征(个性表征)&br&提炼属性(共性属性)&br&构建关系(构建系统:要素、关系、功能)&br&验证修改&br&&br&&br&&b&说的太抽象很多人不懂,我直接说一个我是怎么做访谈纪要的实例吧:&/b&&br&&br&&br&&b&第一步:&/b&&br&构建议题书,根据咨询项目的主题,分解到三级子议题,也就是可以讨论的程度&br&&b&第二步:&/b&&br&分析子议题,定位访谈目标人群,定位需要获得目标人群的“需求、观点、态度还是事实”或者需要影响“目标人群的观点、需求、态度”&br&&b&第三步:&/b&&br&根据议题与目标信息,构建矩阵,每个矩阵象限出来一个或者几个追问的问题,或者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对方&br&&b&第四步:&/b&&br&做访谈纪要&br&根据polite、Purpose、project、process、payoff
五要素进行开场白设计&br&polite:寒暄,各种礼貌用语&br&purpose:简要说说来的目的&br&project:简要说说项目目标,可能的行动,时间地点涉及人群之类的&br&process:说说会探讨大概那些问题&br&payoff:你会得到啥,或者你会为这个项目做做杰出贡献啥&br&&br&over,填充设计的问题!!
哎。。。最近工作太忙木有来知乎了,看到这个问题刚好我最近给同事做了分享,就是讲提高表达写作啥的逻辑性的,写了个文章和PPT。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看了以上的回答,感觉都太零散了,并不能作为一个行动指南或者工作套路,我在这里分享一下系统点实用点的东…
首先说,看懂别人的逻辑和产出自己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大脑过程。逻辑分析能力固然重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复杂的东西讲清楚、讲简单、甚至讲得有意思也是相当高深的学问。&br&&br&有鉴于此,便现在开篇提出本文纲要:&br&&br&日常写作(非艺术类写作)要点:&br&1. 简单&br&2. 明了&br&3. 简单明了&br&4. 能不能他妈把想说的话说清楚说得简单点别他妈绕来绕去跳来跳去一句话少加点从句少做点转折会死吗会死吗会死吗&br&&br&不好意思,有点失态。。。前一阵给别人改文章改得有点崩溃。。。&br&&br&从心理语言学上讲,语句从大脑中产生的过程是这样的:&br&1. 有一个想法&br&2. 形成一个表达想法的逻辑(想法中的主动被动、肯定否定,即元素之间的关系)&br&3. 选择句式&br&4. 填合适的词&br&5. 如果你是说出来的话,就是确定发音,如果你是写字的话,就是确定字形或拼写&br&&br&大部分写东西写得不太好的人,问题都出在前两步,尤其是第二步。这两步简要说,就是“想好了再说”。你要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有很多人在说话和写东西前,自己的逻辑还没理清,你能指望他说出来的东西有逻辑吗?以本文举例,我要表达的想法,就是“&b&&u&写东西要简单明了&/u&&/b&”这个想法。我很清楚要说什么,才开始动笔,找论据,想结构。&br&&br&其次,句式的问题。常常有英文老师说,中文差的人,一般英语也不好,这是有道理的。在学英语的时候,就有一个观点流毒甚深,就是“写东西句式复杂才体现写作水平”。大错特错。写东西的目的是什么?让别人看明白。怎样才能让别人看明白?简单明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一写起来就开始想着“我要加分、我要秀语法、我要看起来牛逼”,结果你往往硬加上去的东西,都是生硬、不连贯、脱离了原来句子的本意的。&br&&br&我并不是说,只能用简单句,只能“一言以蔽之”,所谓“简单明了”,其实是说,在表达完整意义的同时,尽量简洁。句式都是为表达想法服务的,所以,如果你要表达的想法很复杂,就可以考虑用复杂句式,因为这会让你的逻辑层次清晰,关系明确,比如一些固定用法:只要-就(条件假设)、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等。但是,如果你想表达的想法简单,你根本没必要把它变复杂,甚至很多复杂的想法也可以提炼一下,让他们变得简单。这样,你的想法显而易见,你的重点突出,别人就很好理解。参照上面加粗的那句话,是不是重点很突出?如果这句话写成“虽然语言优美是一种艺术,但是简单明了同样也是一种艺术”,是不是就很罗嗦,有点没重点?&br&&br&锻炼表达能力,最简单的方法是,复述。你从别的地方看到一个东西,比如你的教科书上的一个知识点、别人的故事、一个精彩的讨论,你看明白了,好,你就讲给别人听,看看能不能把别人也讲明白。这个过程考验到的能力有很多,比如,提炼重点,排列观点的顺序,分清逻辑的层次,等等。复述别人成型、完整、有道理的论述,比自己瞎琢磨说什么要有效得多。学生们可以尝试给别人讲题,一般讲题讲得好的,写东西不会差。另外,经验老道的教师,一般都是能把复杂知识点讲简单的老师,道理也相似。&br&&br&更进阶的锻炼方式,个人认为是翻译。在复述的时候,因为是同一种语言(虽然我没明说),所以可以套用别人相似的句法和结构,但在翻译别的语言时,句法和结构就不能套用了。一旦套用,会显得很生硬,很不流畅,而且还有选词的问题也会出现。如果能熟练地将你从外语中读到的东西转换成中文,甚至能把中文流畅地翻译成外文,这不仅说明,你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已经很不错了,更说明,你整体语言逻辑的运行已经非常流畅了。&br&&br&我个人就经常通过翻译锻炼,平时总要把看英文看来的东西讲给中国同学听,后来又讲给各位知友听,在这个过程中,我确确实实感受到,我的语言逻辑获得了很大提升,连英文写作水平也一年比一年好。我写的大部分知乎答案,其来源都是英文(我从来没在中文的环境下学过心理学),能让知友们看懂,并且获得知友们的支持(感谢大家~),说明这种写作原则是有效的,经得起考验的。
首先说,看懂别人的逻辑和产出自己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大脑过程。逻辑分析能力固然重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复杂的东西讲清楚、讲简单、甚至讲得有意思也是相当高深的学问。有鉴于此,便现在开篇提出本文纲要:日常写作(非艺术类写作)要点:1. 简单2. 明…
3575 人关注
198 个回答
2731 人关注
6040 人关注
333 个回答
1942 人关注
846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