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天性有哪些是善还是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心——人的善恶天性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人心:人的善恶天性
开&&&&&&本:32开
页&&&&&&数:154页
字&&&&&&数:108千字
I&&S&&B&&N:6
售&&&&&&价:6.00元
原书售价:1.55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快递&&&&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件)
商品分类:
品相描述:
内页干净!
详细描述:
暂无详细描述。
挂号印刷品
100元以下邮寄:总金额=书款+5元。购书金额满100元后,总金额=书款。
汇通快递(一公斤内):北京5元,其他中心城市8-10元(较远城市如甘肃、海南、广西、云南东北等10-12元 )。特别提示:
选择快递方式的,本店确认订单时修改运费!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人心--人的善恶天性
(货号:I3)
开&&&&&&本:32开
页&&&&&&数:154页
字&&&&&&数:
I&&S&&B&&N:
售&&&&&&价:5.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快递&&&&
上书时间:
商品分类:
关 键 字:
详细描述:
暂无详细描述。
书好店好人好!五星好评!非常感谢!
挂号印刷品
300页以内收取挂号费5元,超重另算(为了免除纠纷,本店一律挂号寄书 拒绝平邮,谢谢配合,港澳台以外以邮局收费为依据)
首重,本埠(县)资费10-12元;外埠资费12-15元;偏远地区或超重另议!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中国青年报
  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发达的部分,其中&人性善恶&又是争论最激烈的议题,两千多年众说纷纭,诉讼不决。
  人性讨论始于孔子,&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是孔子把人性划分为&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后天学习来的习性&。
  孟子主&性善论&,此说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然细考孟子所谓&人性&,实则并非人之本性,乃人异于禽兽之特殊性,被称为&端&。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
  概括以上几段引文,孟子的&性善论&是说:人心中天生就有区别于动物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是善的萌芽,经后天学习扩充,就能生发出仁义礼智四善,所以人性善而兽性不善。
  荀子反对孟子,力主&性恶论&。然细品发现,荀子之&性&并非孟子之&性&。荀子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继而又言:&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
  然后,荀子开宗明义提出他的&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概括以上几段引文,荀子的&性恶论&是说:遵循孔子最初对人性的两分,&性&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伪&则是&后天学习来的习性&,是&人为&(伪)。&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
  然后,荀子提出自己的主张&化性起伪&,意即用后天&人为&的道德规范和法制去超越人性,促使人性改变而趋善。他写道:&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
  除孟荀两家互相反对的观点外,还有《孟子》书中论敌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善恶均为后天养成;王充《论衡》书中讲的周朝人世硕的&性兼有善恶论&,后天养善则善长,后天养恶则恶长;以及董仲舒、王充、韩愈发展的&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
  由于仅限于采用直观-内省的方法,中国古代哲学家言人性善恶恰似&盲人摸象&,各执一端,各持己见;均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然难以取得公认。由此反观,借助20世纪人类达到的科学成就,我们用系统科学方法建立的&人性的系统模型&,可以欣慰地说,得出的结论是有科学的确定性的。
  仅就人性善恶言,荀子的持论同我们的结论最为接近:人性在其最深刻的意义上,是恶而不是善。因为在人的自然属性上,几乎没有善而只有恶。耗散结构的利己性,生物遗传基因(DNA)的无限自我复制,动物不断追求欲望和感受的满足,都是利己、自私和潜在的恶。只有到浅近的属人的层次上,经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灌输进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人被培养利他和爱,有了伦理和道德律内存,人才从善和施善。
  所以我们说,在人身上恶是天生的,而善则需要培植。试看各种宗教的经文,大多数都是劝善的;各类文艺作品,多宣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家长和教师们总是在对下一代进行助人为乐和刻己奉公的品德教育。有人不是说,元明清三朝留下几百i传统剧目,终不离&忠孝节义&4个字,而这4个字的内涵都是利他。再从反面看,在印度曾有人找到从小被叼进狼穴并由母狼养大的狼孩儿:浑身是毛,尖牙利爪,哇哇乱叫;见人就咬,抓到扔过去的活鸡就茹毛饮血。哪有一点点善?这就用变相的科学实验证明了我们的结论。
  由此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恩格斯以赞赏的态度引述黑格尔的观点:&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而且,正如恩格斯进一步阐述的那样:&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因此,伦理道德教育固然重要,善的培养固然重要,然而社会最终必得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法制健全,树立法的最高权威,每个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不允许有超越和操纵法律的个人,是实现美好社会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
津桥留学东营分公司――是津桥留学在东营的唯一分支机构。中国津桥留学...头戴草帽,天性乐观、热情、善良,天真,单纯,善恶分明,容易被感动,顽强,坚定,喜欢探险,最爱吃肉,有时候脑子里会少一根筋,做出一些傻里傻气的事情,但在关键时刻是一个非常靠得住的人,并表现出超出常人的...
头戴草帽,天性乐观、热情、善良,天真,单纯,善恶分明,容易被感动,顽强,坚定,喜欢探险,最爱吃肉,有时候脑子里会少一根筋,做出一些傻里傻气的事情,但在关键时刻是一个非常靠得住的人,并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冷静和机智,属于那种遇强则强的类型
来自立方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的天性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