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第一职业学校和第三职业学校珠海有哪些3a学校区别?

珠海,南方职教的一颗明珠-牛bb文章网
珠海,南方职教的一颗明珠
话题:,,,
在珠三角西岸,有一座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连香港,地接澳门,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她,土地面积虽然只有170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只有148万,却在我国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她,名字叫珠海。据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冯成志介绍,目前,珠海市加大对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力度,增加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体制不断完善,质量稳步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珠海市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所(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2.2万余人,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所,包括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珠海市卫生学校和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今年,珠海市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招生比例接近5.6:4.4,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珠海市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立足当地实际,注重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亮点频现。全力打造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基地1.“一个核心,三大板块”精心规划。所谓“一个核心”,就是以珠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为核心;“三大板块”包括:在香洲区(含高新区)建设现代服务专业群,在金湾区(含高栏港区)建设航空港口专业集群,在斗门区建设机电农林专业集群。据介绍,珠海职教基地总投资超过19.8亿元,新建规模达1万人的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扩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市艺术职业学院和广东省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使职业院校在校生总体规模达4.2万人。珠海市有效整合资源,建设布局合理的三大专业集群板块。充分发挥集群优势,集约发展,走中、高职衔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共赢之路。针对每一个板块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发展不同的专业集群。如在香洲区,充分发挥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和珠海市卫生学校的龙头示范作用,打造该区旅游会展、卫生护理等专业集群。针对斗门区的农林业优势,在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打造水产养殖、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集群。2.丰富职教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珠海市坚持深化职教改革、丰富职教内涵、提高办学效益的发展策略,职业院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一是各职业院校将珠海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转化成专业优势,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职教基地,共享教育资源,共定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管教学过程,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二是以技能大赛为支撑点,紧抓技能培养。珠海市连续三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珠海市派出的7位中职学生选手全部获奖,其中,5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是全省参赛队伍中获得一等奖最多的地级市。三是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珠海市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引进企业骨干为学校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国外国内培训,积极打造坚实的职校领导团队。如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现有高级教师30名,研究生12名,双学位教师18名,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5.2%,“双师型”教师38名,占专业课教师75%。在今年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分别举办的全国百名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和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评选中,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甘朝威和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詹红红分别荣获“全国百名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和“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称号。利用优势,积极扩大与港澳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现“珠澳同城化”的规划,在此大背景下,珠海职教充分发挥毗邻澳门的优势,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积极寻求与澳门的有效合作。据悉,珠海市卫生学校从1989年开始在澳门镜湖医院开辟了实习基地,20年来,护理、助产、康复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学生相继前往澳门实习或工作。近三年来,镜湖医院招聘该校毕业生100余人。此外,该校积极加强与香港、澳门等地的交流,成功举办“三地四校”(珠海、澳门、香港四所卫生学校)的交流活动。另外,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向澳门输出毕业生,2007年有8人在澳门就业,2008年有7人在澳门就业,今年珠海市一职校与澳门旅游学院的合作办学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依靠地理优势,积极开展与港澳合作办学,借鉴港澳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促进了珠海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完善,对珠海各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子。适应经济,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珠海60%以上是现代服务业,基本都围绕现代服务业的一些项目开辟相关产业,如航空业、航海业、生物制药、IT、家电业等,将是珠海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向。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珠海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给珠海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良好环境,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珠海市卫生学校、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和南屏中学,这些在珠海市起龙头作用的中职学校都紧紧围绕本市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定位。据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甘朝威、副校长赵新介绍,该校结合珠海本地经济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一是面向市场,把握学校发展的定位。珠海市是一座旅游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该校清楚认识珠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把握学校发展定位,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上,都突出现代服务业的方向。而在学生培养上,该校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岗位群,按照就业的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就业率高达100%。二是走“2+1”办学模式。该校在办学中强调校企合作,开展“2+1”办学模式,不仅如此,该校每年还专门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三是着力培养“三高”人才。由于现代企业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适应企业的这种要求,该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尚的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规格的专业素养的现代“三高”职业人。珠海市南屏中学副校长苏绍昌告诉记者,该校与建华模具设计培训中心合作办学,被全国模协和省模协授予“广东省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称号,并与冠宇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施“订单式”培养。同时,在珠海市度假村、海湾大酒店等五星酒店设立了实训基地,还与珠海市圆明新园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平面设计制作工作室。该校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合作,不仅有效地整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生产资源,形成了学校为企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长效合作机制,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该校职业教育的层次,使今年该校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正是把握住了珠海市经济发展的脉搏,珠海职教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大势,面向现代服务业,积极走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从而使得珠海职教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紧密联合,并真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挖掘潜力,创办职教办学特色珠海职教大发展,不仅依靠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毗邻港澳的便利,更是由于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各职业学校自觉挖掘自身优势,立足自身特点,积极办学。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办学经验。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位于珠海市西部地区,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总结该校的办学经验,校长黄华欢认为有如下几点:一是科研兴校。该校一直以来把科研兴校作为一种战略,通过科研提高教师的学力和教学教研能力。近几年以来,该校参与研究广东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管理研究》、省中小学指导中心立项课题《中职生转型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省级教育课题研究《以生本教育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验》,均获省一等奖。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由于生源素质较差,该校按照“精心掏沥,让沙子闪光”的理念,以兴趣为突破口,组织兴趣小组,如民歌、舞蹈、书法、茶艺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德、智、体得到综合全面的提高。该校以技能大赛为动力,通过举办各种各样学部、学校的竞赛和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三是建设校企文化。学校在积极与本地企业合作的同时,积极地组织学校的文化节目到企业去表演,以构建一个学校与企业共同的文化,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文化交流。四是为本地培训技能型人才。该校大力开展社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有2000多人的社会岗位技术接受该校培训点的培训,培训农民工2106人,为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珠海市教育局钟以俊局长认为,珠海处于“珠中江”经济圈的核心地位,珠海经济大发展,推动了珠海职教大发展;珠海职教大发展,促进了珠海经济大发展。“未来,”钟以俊局长满怀信心地说,“珠海要积极营造一个‘学在珠海,教在珠海’的职教环境。”责任编辑郑蔼娴 分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珠海有哪些3a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