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在读汕头卫校毕业论文?或是刚毕业不久的?给个QQ,我想...

来自子话题:
我来讲一个机智的故事。&br&北京各个大学在新生入学时,大部分会提供以卡换卡服务,即用一张外地的sim卡,换一张北京移动的新生sim卡。这张卡在校园内打电话,或者同学之间打电话都是4分钱一分钟,故很少有人不换。&br&而各个学校的号段占有数,基本是稳定的。比如我们09年入学的基佬们,北航跟清华是1058xxxx约1200人,中央字头各学校是1521068xxxx,等。&br&这个规律一点也不难,大家也颇早就注意到了(我与同号的清华哥们后来还成了中国好闺蜜),但就有那么几位机智的少年,开始用这个规律大作文章。&br&大一刚入学时,很多人的手机就开始收到类似以下内容的短信:&br&“排练室订了吗?” ——基本只有中戏需要排练室&br&“高数上不下去啊”——只有央财正经开高数课&br&“明天的展还去吗?”——基本只有央美学生才会正经去看展览&br&“你那儿有总谱吗?”——基本只有中音会接触到总谱这东西&br&唔……不能不承认他们真的很聪明。只要你肯回复除了呵呵以外的内容,基本都能立刻判断你是哪所学校的,只要判定对了,接下来就好办了。而他的手机号跟你拥有类似号段,你的戒心会小一大大大大截。&br&(顺便一说,中国好闺蜜当年把我认成央美的啦啊哈哈哈哈!)&br&渡过了最初的判定期后,就跟普通的短信来往很类似了……当年微信还不普及,大家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手打,控制在70字符内发出去。想着如何从学术来往过渡到共同兴趣再到嘘寒问暖生活交流,多么青涩纯真的大学时代啊(砸吧嘴&br&&br&最后我们这级真成了的大概有十对左右,在一个尼姑学校,这已经是很厉害的成就了……要知道我们一级也就300人。&br&毕业那天有一对拿回户口后直接去领证了,励志吗少年!&br&而干成这件伟大事情的,以清华大学2009计算机的程先生们为主,为他们的机智致敬!&br&&br&===================不胜其烦的分割线===========&br&少年们,看清楚,是男生在找姑娘,你们学院路北理北科那几家和尚学校就别蹦跶说“你怎么知道对面是姑娘,长什么样了!”&br&艺术大学平均男女比例1:4,事实很多班都接近1:8.&br&而且中戏北电最难看的姑娘,扔到清华去,我觉得算个中等水平也毫无问题。我对本校别的没信心,就是平均长相跟官二代数量这两方面特别的有信心……&br&何况,你当google死的么……多少人的手机号丢上去,痴汉点身份证都能搜出来。
我来讲一个机智的故事。北京各个大学在新生入学时,大部分会提供以卡换卡服务,即用一张外地的sim卡,换一张北京移动的新生sim卡。这张卡在校园内打电话,或者同学之间打电话都是4分钱一分钟,故很少有人不换。而各个学校的号段占有数,基本是稳定的。比如…
来自子话题:
你需要知道一些数据。&br&&ul&&li&知乎上70%的用户是常春藤毕业,只有不到1%的用户不是重点大学出身。&br&&/li&&li&知乎用户收入中位数为100万人民币一年,所以年收入20万在北京只是能够糊口。&/li&&li&全世界最富的三个人分别是知乎用户的同学,知乎用户的朋友,知乎用户的家人。&/li&&li&知乎温拿回答类似问题时98%会匿名。&/li&&/ul&&br&我是穷人,也没见过皇室成员,更没有乘坐过特批航线,不认识某个特别努力又低调的富二代,就不匿名了。
你需要知道一些数据。知乎上70%的用户是常春藤毕业,只有不到1%的用户不是重点大学出身。知乎用户收入中位数为100万人民币一年,所以年收入20万在北京只是能够糊口。全世界最富的三个人分别是知乎用户的同学,知乎用户的朋友,知乎用户的家人。知乎温拿回答…
来自子话题:
作为一只曾经和5个女留学生合租的水水留学狗,这个问题还是有点发言权的。&br&&br&女留学生是一种什么生物呢?&br&&br&考场上当得了学霸,舞会里撑得起晚装;&br&&br&通宵画图不在话下,再打份零工也不叫苦连天;&br&&br&修得了家里的洗衣机暖气片,地道的家乡菜也是信手拈来;&br&&br&搞得定论文哄得住导师,工作车房事无巨细做得有条不紊;&br&&br&平权观念根深蒂固,矫情做作自然靠边;&br&&br&眼界开阔气度非凡,阅历丰富知书达理;&br&&br&这样的姑娘当然不能娶。&br&&br&要被你们给祸害了,那多可惜。
作为一只曾经和5个女留学生合租的水水留学狗,这个问题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女留学生是一种什么生物呢?考场上当得了学霸,舞会里撑得起晚装;通宵画图不在话下,再打份零工也不叫苦连天;修得了家里的洗衣机暖气片,地道的家乡菜也是信手拈来;搞得定论文哄…
来自子话题:
看到上面的答案清一色骂题主,真是感觉不寒而栗.......上面什么“爱学学不学滚”“学校社会莫不如此”的人,真是不能指望当你们手里握有一定权利之后会做出什么利好的改变了。&br&&br&现今社会种种弊端,即使改变不了难道还不能指出这是弊端么??作为学生,单单就对学校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质疑,难道不应该么??摆出一副“有规定你就得遵守别问为什么”的架势还觉得无比自豪真是觉得心惊肉跳。&br&&br&学校对与学生生活的集体管理真的就那么合理么??真么就没有提高的余地与可能么??凭什么不能问不能说不能骂??&br&&br&质疑学校的权利有错么??全国各地各个学校行事风格差异巨大,难道都是对的么??不说大学,那些中学里面泯灭人性的所谓集体管理难道也都是对的么??&br&&br&随便百度一下,中学生因为谈恋爱被学校开除的新闻有多少??甚至还有什么男女生分开食堂的,课间休息男女生之间不得说话的,这些都是学校的规定,却都是学校的正常权利么???管不了归管不了,难道还不能质疑么??&br&&br&同样,大学的管理自然有其不合理性,虽然肯定不能事事都让个人称心如意,但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却应该是发展的必然方向。&strong&对于题主的问题,很多学校至少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住宿舍吧??&/strong&至少作为一个985院校,我们学校没有,这难道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更尊重学生权利的改变么??其他一些小事,比如期末或世界杯期间宿舍会通宵给电,比如开学报到与期末离校的1个星期宿舍彻夜不锁门方便学生出入乘车,这不就是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么??这些改变难道很难么??对于没有做到的学校我们不应该表示下质疑么??&br&&br&别以为质疑没用,一点点一滴滴,总有一天不合理的制度会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学校如此,公司如此,社会依然如此,改变总是从质疑而来的。可是如果连质疑声都没有,何谈改变呢?&br&&br&万马齐喑究可哀啊&br&======================================================================&br&&strong&补充个例子吧,我们学校的:&/strong&&br&&br&学校某座教学楼出来到食堂或者宿舍,中间是一大片花坛草坪,道路修在两边。学生出入如果走道路,则要绕着大花坛走一个直角,因此很多人为了求近,无视“禁止践踏草坪”的牌子,就直接从花坛穿过走对角线了,久而久之花坛中间的对角线上被踩出了一条土路。&br&&br&某个假期回来,突然发现,花坛上禁止践踏草坪的牌子被撤掉了,花坛中间的土路,变成了一条整齐的方砖路。&br&&br&====================================================================&br&谢谢大家的支持,写这些话不是说鼓励大家跟学校对着干,校方毕竟也有难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不合理就应该说出来,我们也没有说学校不怎样我们就怎样,只是希望校方能够了解与重视现下学生在哪些地方生活不便,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给予妥善处理而已。&br&&br&但让人感到愤懑的却反而是一些学生,看看某些回答与某些评论,实在是恨得牙根痒痒却也无可奈何。&br&&br&在下面也跟一些人争论了一些,言语有些过激敬请谅解。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不想再尝试着说服谁,那些觉得这种质疑没有用处,觉得跟大学生谈自律是扯淡等等的留言,随您去吧,您觉得怎样过的舒服就怎样来,您觉得没有人管着您您就难受区区也不再相劝,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所以也就不再回复了。&br&&br&最后贴一个下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ccdfe5b6ae96c& data-tip=&p$b$fccdfe5b6ae96c& data-hash=&fccdfe5b6ae96c&&@郭一凡&/a& 同学给我的留言:&br&&blockquote&支持,确实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尝试与其沟通无效,我也很无奈啊,都反馈到主管校务的副校长那了,依然改变不了什么。从根本来讲,还是因为管理者与学生的利益并不是高度一致的,关注的重点不同 &/blockquote&&br&这才是真正出来解决问题的人,不仅质疑,而且尝试用行动去解决去沟通,虽然无果但相信绝不白费。谢谢有这样的人在你我身边,不断努力着,让你我的生活更美好,谢谢!
看到上面的答案清一色骂题主,真是感觉不寒而栗.......上面什么“爱学学不学滚”“学校社会莫不如此”的人,真是不能指望当你们手里握有一定权利之后会做出什么利好的改变了。现今社会种种弊端,即使改变不了难道还不能指出这是弊端么??作为学生,单单就…
来自子话题:
要不我来说说知乎上公认的“美食之国”日本?&br&&br&日本的传统那几样吃的大家都很熟悉了,寿司、烤肉、拉面、牛肉饭、猪排、烤串、纳豆...&br&所以你以为我要说纳豆?&br&吃到现在也还是拿它当“保健品”吃的人表示聊这个就太虚伪了,我还是来聊聊更颠覆的吧。&br&&img src=&/2a9d5b484_b.jpg& data-rawwidth=&3616& data-rawheight=&2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16& data-original=&/2a9d5b484_r.jpg&&&br&盐辛(Shiokara)!&br&&img src=&/ebcce0e01f57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ebcce0e01f573_r.jpg&&&br&这东西到底有多让人不习惯呢?&br&1. 闻起来是腥腥臭臭的味道,类似于海鲜市场里专门装处理掉的的鱼类内脏的垃圾桶。&br&2. 颜色介乎于红色和褐色之间,很像是吃过重庆火锅后第二天的粪便颜色。&br&3. 看上去很像一碗蛔虫,似乎会蠕动。&br&4. 用筷子夹起来会有一种不祥预感,汁水会粘呼呼地垂下来&br&5. 吃起来既不像海蜇头般的脆嫩,也不像章鱼般的弹牙,更不像海胆似的甜香,又不像金枪鱼似的香醇...而是冷飕飕软塌塌粘糊糊的一条条。请原谅我,中餐里根本没有类似的食物口感。&br&6. 所有跟我出去吃日餐的朋友90%以上都是只吃了一口就保持礼节性的微笑从此再也不碰这盘子一下。&br&7. 包括我自己,刚到日本时买的一袋,只吃了一口就在冰箱里躺了大半年。&br&但是日本超市的货架上,还有一些海边的市场里,这东西卖得格外地火。偶然的一次机会,跟日本的几个哥们儿聊起来,他们却大赞盐辛乃是人间珍味。&br&&img src=&/03ccd4a45b34a76d4a095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03ccd4a45b34a76d4a095_r.jpg&&&br&于是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买到的东西其实变质了,开始了DIY的过程:&br&&br&a. 首先去市场上买最新鲜的乌贼,脚切下来,身体抛开,把内脏小心翼翼地拿出来。&br&&img src=&/46d740f0f6b2e34bdc09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46d740f0f6b2e34bdc09_r.jpg&&b. 把切下来的脚和大部分身体送给家门口卖铁板烧的,只留下一部分身体。内脏千万不要弄破,洗干净,把里面看似充满体液的“乌贼肝”剥离出来。&br&&img src=&/1afa2bd73ffeeff1f561fb6e236b6554_b.jp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1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c. 用盐把乌贼肝腌起来,放冰箱里一整天。乌贼身用纸吸干水分,也放冰箱里。&br&&img src=&/553270bcf86e38f39bd2d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1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img src=&/6d70de011a6b5d96c3db_b.jpg&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6d70de011a6b5d96c3db_r.jpg&&d. 第二天从冰箱里拿出来,把乌贼肝上的盐用水轻轻洗净,在案板上用刀挑破后轻轻剁一下&br&&img src=&/cf8a356fa4de1aa910d104f85be8b9b3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img src=&/76e61af3bdd2c5a98b2fb6_b.jpg& data-rawwidth=&281& data-rawheight=&1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1&&e. 然后乌贼身体切细丝,把这些都倒在大盆里搅匀&br&&img src=&/ec473f749_b.jpg& data-rawwidth=&281&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1&&&img src=&/63a2cc3381_b.jpg& data-rawwidth=&281& data-rawheight=&1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1&&f. 加入一点日本酒和酒糟,拌匀后装瓶放冰箱里低温发酵。每天记得拿出来搅拌一次,颜色会随着“熟成”的进程,慢慢变深、变粘。&br&大概两周时间,盐辛就可以呃...食用...了。&br&&img src=&/c081d06d9d0abfda3d15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c081d06d9d0abfda3d15_r.jpg&&&br&&br&然而我后来却意外地发现,这样做出来的盐辛,跟超市里的我买到的相比,竟然毫无区别!!于是我就认真地去看了日本人到底怎么吃盐辛,发现它原来是下酒菜。&br&释然了!趁着之后与朋友们去居酒屋喝酒的时候点了这个吃,发现确实有点意思:&br&1. 冰凉的日本酒让嘴里充满米香和酒糟的香气,吃一些咸的东西正好可以提升味觉。&br&2. 小小一碟可以吃很久,很适合酒菜的需求。&br&3. 喝多了就什么都敢吃了,吃起来也就无所谓了...&br&&br&但是说实话,其实因为乌贼内脏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酵素,加上添加的酒糟,能够分解乌贼肉中的蛋白质促进更多的氨基酸生成,从而产生日本人所谓的“旨味”。而这种味道,是需要习惯“腥味”之后才能够体味得到的。所以随着吃到盐辛的次数增多,我也就渐渐理解了它被称为“珍味”的意义。&br&&br&呐,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想吃了?来来来看下面!&br&&img src=&/a68e0dd6e7f85b1f8c7a89d6ba21c14f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a68e0dd6e7f85b1f8c7a89d6ba21c14f_r.jpg&&&img src=&/20a68b4b872c6a0fe60e86f4ff8526d6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20a68b4b872c6a0fe60e86f4ff8526d6_r.jpg&&&img src=&/2bd048ef4a6a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img src=&/beef1f20ff3d76d6d0f2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img src=&/78ad598de97a7a5fe3d1a7dc_b.jpg& data-rawwidth=&322&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2&&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这种东西的受害者能少一个就少一个...你以为带女孩子去吃日料,人家是想跟你点这个吃的吗?
要不我来说说知乎上公认的“美食之国”日本?日本的传统那几样吃的大家都很熟悉了,寿司、烤肉、拉面、牛肉饭、猪排、烤串、纳豆...所以你以为我要说纳豆?吃到现在也还是拿它当“保健品”吃的人表示聊这个就太虚伪了,我还是来聊聊更颠覆的吧。盐辛(Shiok…
来自子话题:
&strong&【上教程】&/strong&&a href=&/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闷养苔藓!动手做个小森林!&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strong&&br&*******************************************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我好高兴啊****************************&br&&br&罐子森林。&br&&/strong&&br&挖点带青苔的泥土,浇点水,放在洗干净的罐子里,它们自己就会长大啦。&br&&br&&br&&br&&strong&*************************************************既然这样就再来一发吧**********************************&/strong&&br&&strong&吸水小动物盆栽~&/strong&&br&&img src=&/2c2d5d1c137e31337c14cde3887fbf91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2c2d5d1c137e31337c14cde3887fbf91_r.jpg&&&img src=&/a6ecf887df9e40bf499ea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6ecf887df9e40bf499ea7_r.jpg&&&img src=&/d4a709efac7d6ab44b1ad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d4a709efac7d6ab44b1ad_r.jpg&&&img src=&/8be4b59aaacd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be4b59aaacde_r.jpg&&&img src=&/4a6e10aab78de0c2a5e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a6e10aab78de0c2a5e3_r.jpg&&
【上教程】*******************************************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我好高兴啊****************************罐子森林。挖点带青苔的泥土,浇点水,放在洗干净的罐子里,它们自己就会长大啦。***************************…
来自子话题:
说实话,是题主你太弱,又自认为代表了985的平均水平。
当然不仅是计算机,你现在看待问题状态和层次,学什么都会完败。我接触过一些名牌高校的工科学生,他们无不见识广博,幽默风趣,在自己的领域勤奋耕耘,对其他的领域也有独到的见解。
建议你摘掉985的“护身符”,睁大眼睛,跳出来看世界。
说实话,是题主你太弱,又自认为代表了985的平均水平。
当然不仅是计算机,你现在看待问题状态和层次,学什么都会完败。我接触过一些名牌高校的工科学生,他们无不见识广博,幽默风趣,在自己的领域勤奋耕耘,对其他的领域也有独到的见解。
建议你摘掉9…
来自子话题: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br&——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
来自子话题: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br&&br&举一个两晋南北朝的例子吧。&br&&br&永嘉年间,中原板荡,高门大族纷纷渡江,去当时还没有被怎么开发过的长江以南,避免被战乱毁灭,沉溺于偏安之中。&br&&br&但是,最后拯救了华夏民族,保存了衣冠汉字的并不是这些走掉的上流人士。而是留在北方走不掉的人。&br&&br&荀家的一个后代,南朝最年轻的州刺史北伐俘虏了一个汉人,这个人宁死不降,荀家公子很奇怪,就问他,你身为华夏族,怎么助纣为虐,不投降母邦?&br&&br&他说,不是我助纣为虐,而是你们自己抛弃了中原。&br&&br&再举一个例子。陈庆之北伐归来,曾经慨叹,“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b&衣冠人物&/b&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br&&br&借这个问题向金元时期,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走不掉的北方汉人致敬。&br&&br&诚然,有能力在政治局势出现极大不确定性时跑路的,都是&b&当时&/b&这个国家的精英。&br&&br&但是从他们做出了跑路这一看似明智,其实自轻自弃的选择后,他们就不再是什么精英了。&br&&br&用冷哲的话讲,他们已经把位子让出来了。&br&&br&最可鄙的是那些已经投了外国国籍,然后在中国赚钱的人。你说这些人可以改变中国?我是不信的。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举一个两晋南北朝的例子吧。永嘉年间,中原板荡,高门大族纷纷渡江,去当时还没有被怎么开发过的长江以南,避免被战乱毁灭,沉溺于偏安之中。但是,最后拯救了华夏民族,保存了衣冠汉字的并不是这些走掉的上流人士。而是留在北方走不掉的…
来自子话题:
当然存在。&br&&br&挺多人没搞明白一个概念的,那就是“考试分数高 = 学东西学的好”这件事。&br&这些年来,看了那么多天才,也有那么多GPA3.8+的人,很直白的说一句。&br&&br&考试分数的高低和你学的怎样&b&没有一点关系&/b&&br&&br&&br&&b&看我嘴型:没 有 一 点 关 系。&/b&&br&&br&(有人说我写的太武断了,那含蓄点说,“&b&没有直接联系”&/b&)&br&&br&&b&事实上,考试会出现这11种基本情况(当然你可以画的更细分),纵向表示对科目的理解程度,横向表示考试分数。&/b&&br&&img src=&/bbc475c31e2425544bbf1_b.jp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1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br&&br&想要考试考高分,一般有三个方法。&br&&b&1. 扎扎实实学&/b&&br&每一个点都学到了,不管出什么题目都在你复习范围内,那么你自然考高分了。&br&&br&&b&2. 猜题&/b&&br&每个老师都有出题习惯,每个学院也一样。猜测出题习惯的方法有这么几个——过往试题,期中考试题目,老师平时给的小问题小测验,课堂上画出来的难点。&br&一般而言,经验熟练的人,可以在3-4小时内获取上面的大部分内容,只要这个老师不是第一年教书,这件事都不太难。&br&&br&&b&3. 善于发掘题库&/b&&br&这是一个猜题的升级版。初中的时候曾经在竞赛班中(也是全市闻名的超常班),我们有一个时期,考试的题目特别难,100分满分平均分大约只有40分左右(不要笑,即便是这个成绩也足够让班上一半的人在全国水平的竞赛得奖了)&br&然后呢,有几个同学呢,在那个阶段(接近3个月的时间),十多场考试下来,都是稳稳地保持在90分以上。&br&直到后来有一天,有个同学说漏嘴了,大家才知道,原来老师出题,来来去去都在三本书里面,这三本书就放在老师办公室的桌上——于是经常去老师办公室的人就买来当作习题做了。&br&&br&事实上,老师们想要完全的,通过自己的脑子来创作题目,是非常的艰难的。适当的借助一些题库也非常正常,即便是大学也是如此(我大学时期曾经试过做一套卷子,把题目ctrl+c,ctrl+v,然后google一搜搜出答案出来)&br&&br&很显然,猜题,发掘题库这两件事,都和你学的多学的少没有关系,考验的纯粹是你能记住多少东西而已——甚至连理解都算不上。&br&&br&---------------------------------------------------------------------------------------------------------------&br&&br&&b&除了上面说的一些“技巧”,事实上,还有更加本质的东西,那就是:&/b&&br&&br&&br&&b&知识树的建立&/b&&br&生活中,其实并不存在一样“我们从来没有学过”的东西。举个极端例子:你如果不会四则运算,那么我想你所有的理科书你都看不懂。比如你如果不识字,你所有的书籍都没法看懂。&br&&br&而细化一点的例子是什么呢?比方说,在大学时期,有一门课叫Risk Management。这门课里面会涉及到不少的财务报表分析,数据的计算,以及资料的检索——如果我的知识树具备会计基础,那么我会学的比别人快许多,甚至可以自学;如果我擅长计算,那么我考试会比别人更容易拿分;如果我擅长资料检索,我在考试以外的作业,会做的比别人快多了。&br&&br&这里说的每一条,都是一个“先决条件”,每个人起点不同,走过的路子不同,即便是同样的48小时突击付出,出来的最后效果也是不一样的。&br&&br&&br&&b&很显然,题主你把博士当做是一个“考试考得很厉害”的机器了——这是一种对博士生不了解的常态,也是对博士的一种侮辱。&/b&&br&&br&&br&我没念过博士,但我一直对博士生有着很大的敬意,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的挚友)都在念博士。这个敬意的来源,是因为每一位优秀的博士生,事实上都在进行着“创造”,“帮助全人类进步”这样的工作。而做这些工作,需要的一个关键,不是考试有多高的分数,而是&b&“对基础知识,尤其是自身领域的知识,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b&&br&&br&----------------------------------------------------------------------------------------------------------------------&br&&br&在整个大学生活,乃至于学习生涯里面,成绩永远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你还可以有恋爱,可以有工作/实习,可以有研究,可以有创业,可以有社团,多种多样。你如果只纠结在成绩或者是游戏上面,那就未免太无趣了一点。&br&&br&&br&结尾送你一句话吧,&b&考试想要拿高分的方法真的非常非常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一套拿高分的逻辑。如果以你的天赋,不足以让你和最高分的人去竞争的话,不妨把你追求的分数降下来一点,然后用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不同的生活。&/b&&br&&br&&br&等到一两年后,你或许就不会再介意别人考多少分了。
当然存在。挺多人没搞明白一个概念的,那就是“考试分数高 = 学东西学的好”这件事。这些年来,看了那么多天才,也有那么多GPA3.8+的人,很直白的说一句。考试分数的高低和你学的怎样没有一点关系看我嘴型:没 有 一 点 关 系。(有人说我写的太武断了,那…
来自子话题:
&img data-rawheight=&332& data-rawwidth=&640& src=&/5dca0bea3d5e544f125328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dca0bea3d5e544f1253281_r.jpg&&&br&怎么能忘了我暨南大学招生时候的主页&br&简单!粗暴!重点突出!&br&———————————&br&谢各位抬爱啦~&br&被众多校友活捉真是有点不好意思……&br&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学校偶尔不着调的时候 真的挺可爱的&br&主页上说的都是真的哦 真的不军训的&br&欢迎各位学文科的小盆友报考暨大 但是理工科要慎重&br&&br&来各位兄贵 我们一起念一遍校训好了&br&&br&忠 信 笃 敬
怎么能忘了我暨南大学招生时候的主页简单!粗暴!重点突出!———————————谢各位抬爱啦~被众多校友活捉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学校偶尔不着调的时候 真的挺可爱的主页上说的都是真的哦 真的不军训的欢迎各位…
来自子话题:
谢谢题主的邀请。我非常理解您在人生转折点时的迷茫。&br&题主表现出了几个申请者的典型困境,所以我也忍不住长篇大论一番,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有所帮助。&br&&br&&br&请允许我先指出若干错误。&br&&blockquote&发了二类、三类的paper三篇,普刊若干。拿了国奖&/blockquote&刚读到这一句话时我很惊讶,这个水平要出国应当不难,排名高低而已。甚至全奖也有机会。所以我很好奇题主在哪里遇到了障碍。&br&&br&继续读下去我就明白了——&br&&blockquote&雅思没准备好,考砸了,但不想再考了。申请是不大容易的,尤其是我这个条件的学生,很难。。。。我试图求助于某老师,但终归问了两次就没回音,我也不敢再问。&/blockquote&所以,题主你的根本问题是:&b&你压根儿还没有去申请啊,那怎么会有人主动录取你?&/b&&br&&br&这就是典型症状一:不自信。。。&br&明白了这个,我们再一点点谈细节。&br&&img src=&/ee3df938cb0f75e_b.jpg& data-rawwidth=&172& data-rawheight=&1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2&&&br&&br&——————————————&br&1.&br&&b&天朝申请者的典型症状之一:认为自己没有机会,所以更不愿意去寻找机会。&/b&&br&这可以说是一种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越弱。&br&&blockquote&我试图从外界寻求帮助,得到过一些,但终归不是多少实质性的,因为毕竟,无名无分,&u&我也不想从别的方面去巴结。&/u&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每次我都很感激,以礼貌的言行,无论有用没用,无论对方的言语亲和还是刻薄。&u&但我真的很不喜欢别人从手指缝里有意无意的露出些许恩惠和提醒,我讨厌那种“赏”。&/u&&/blockquote&子曾经曰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r&题主现在的障碍,不只耻于下问,也耻于上问。&br&你就像一个上课时不敢举手提问的小孩,害怕说错话被别人耻笑。&br&&br&容我说一句,以您的实际情况而言,您的姿态太高。&br&您若明白自己的身世处境,那更加应当明白,高富帅有清高装逼的余裕,而我们却没有。&br&所以,何不干脆在泥潭里打滚,置之死地而后生呢?&br&目标这种东西,你真的很想要的话,要付出的代价岂止是区区面子?&br&&br&——话说回来,求取信息,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需要什么心理压力。&br&即便别人不搭理你,你也没什么损失。导师每天处理垃圾邮件无数,转头就把你忘了。&br&&br&我当年申请的时候,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有一位大牛导师,在自己网站的某处放了一小段“密码”,旁边写着:&br&&i&“如果你想申请做我的学生,请把这段密码复制到邮件的开头,那么我知道你对我的研究有所了解,至少读到了这个位置。”&/i&&br&那么请问题主,你是否也访问过导师的网站,读过导师的文章?&br&&br&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但是机会也需要你亲自俯下身去把它抓到手里。&br&我不怀疑题主的努力,但是希望你也能明白,努力去把握机会,这也是努力的一种。&br&逃避这一种,其他的努力都只是自己感动自己罢了。&br&&br&2.&br&&b&天朝申请者的典型症状之二:信息不对称。&/b&&br&题主强过很多人的地方,对于自身的定位和认识非常清晰,也明白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br&&blockquote&因为眼界原因和所处环境的原因,我得不到很多信息来及时调整自己,满足对方所需要的要求。说白了,所谓的优秀无非就是满足对方的各种要求,你去做到,然后就成了,只要自己不是差劲和懒惰得太离谱,关键是早做准备,前提是早知道信息。这些,我压根都没有。&/blockquote&那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些信息一点都不难。&br&学校排名,专业排名,随便搜搜网上都有。&br&导师信息,研究课题,随便搜搜网上也都有。&br&甚至是论文期刊,很多导师也会不吝啬的挂到网上,或者你自己的学校也多半会买。&br&这些信息都不难找,你一点点去梳理搜集,便能得到你需要的所有东西。&br&google在手,天下我有。什么?你说上不了google?&br&如何翻墙,也请自己去找。。。全部这些都在网上,你找或者不找,它就在那里,不喜不悲。&br&&br&你去搜了学校排名,找了目标导师,了解了他/她的研究课题,读了他的论文,看看自己是不是具备相应的学术能力。。。那么你需要的一切东西,就都在那里了。&br&这些都不难,就看你的诚心。&br&所以,题主的问题确实就是信息不对称,并且连“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也不对称。&br&那么我现在把鸡汤和勺子都给你了,下一步看你自己。&br&&br&当然也关乎各种技巧。若你直接发邮件问:“大师你要怎样才能收我为徒?” 大师当然很难搭理你。&br&但是,若你能力够强,能够根据导师的论文,发表自己的成果,然后再发邮件说:&br&“大师我读了您的XX论文,深受启发,发表了YY论文。如果我们双剑合璧,天下无敌,一定能够在ZZ方面取得惊人的突破。请问您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br&大师一定会觉得:&br&&img src=&/ff5f02b1d837ebe3e2619858cceca3e9_b.jp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其他一些细节的技巧我就不多说了,还是那句话,网上遍地是。&br&&br&3. &br&如果按题主所说,仅仅是发了几个邮件便轻言放弃,那对不起,这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br&这就像找工作一样,你不可能只投一个简历,便指望别人一定会看上你。更不能因为仅仅收到一次拒绝,便心灰意冷,放弃所有机会。&br&哪怕您的条件比现在好上十倍,仅仅是发了几个邮件,别人也根本不可能直接给你寄offer&br&&br&我说个自己的事吧,当年我申请的时候,专业排名1-10,再加3-5个有特点的学校,一共投了~15封申请。&br&每一笔申请费~100美金,光这第一步,人民币就要1万左右。我家境也很不好,这些钱都要自己赚。我两个暑假的打工钱一笔勾销。&br&正因为水平不够,才更要倾囊所有,把赌注压在所有不可能的机会上。&br&幸而,我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认为在改变命运的大事上,不要吝啬这些细枝末节。&br&最后的结果也很意外。当我收到低排名学校的拒信时,却收到高排名的全奖offer。那时便自然也就明白了,命运就是那么无常。广泛撒网,这又何尝不是努力的一种?&br&&br&所以题主,面子也好,金钱也好,在改变命运的大事上,不要吝啬这些细枝末节。&br&哪怕没机会也要去争取,这才是改变命运的态度。&br&&br&4.&br&最后说一个。&br&&blockquote&其实,就我打交道的名校学生来说,除了几个博士让我佩服,其余的硕博士也就那么回事而已,paper、外语、专业素养,尤其是人品,我看不出真的牛在哪里。只不过通过了考研和考博,也就有了那重身份,有这身份以后,总有那么几个癫狂自大起来,毫无教养,尤其是985出身的和本科出身还不如我的。&/blockquote&这一点,题主你说对了。&br&就如我在这题下回答的:&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清北及华东五校,其本科生源质量是否已经超过美国常青藤名校了?&/a&&br&人和人的差别,并没有外界包装的那么大。“&b&如果&/b&”把你和名校的学生换个位置,彼此的命运很可能就会逆转。&br&但问题就在于,你要为自己创造这样的“&b&如果&/b&”。&br&&br&你多次提及“因为眼界和环境原因”,所以让你举步维艰。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决定性因素。&br&在大互联网时代,这两个差距都可以无限缩小。&br&&b&不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不幸的借口。&/b&&br&这只是画地为牢而已。&br&&br&鸡汤和勺子都放在这里了。&br&希望对大家的身心健康有帮助。&br&&br&___________&br&本文已授权微信号:丙等星(bingdengxing)、在美国(laimeiguoba) 转载。&br&其余转载请联系本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br&谢谢。
谢谢题主的邀请。我非常理解您在人生转折点时的迷茫。题主表现出了几个申请者的典型困境,所以我也忍不住长篇大论一番,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有所帮助。请允许我先指出若干错误。发了二类、三类的paper三篇,普刊若干。拿了国奖刚读到这一句话时我很惊讶,这…
来自子话题:
……太简单了,别溶剂了,麻烦又费力。&br&&br&用手电照着你要开的卡,然后找到方块状芯片,用铅笔画出来做标记&br&&img src=&/1f63232aafb524fd52ed6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1f63232aafb524fd52ed6_r.jpg&&&br&然后下剪子,外圈剪下来,用火稍微一烤分开两层,之后取出来就行了。(搞不定说明你手艺的问题……跟我没关系,我反正是 2 分钟一个)肯定有人问为什么剪掉,因为线圈很大,用起来麻烦。当然,如果你是 ID 卡,大多数 ID 卡可以直接撕开,比如这样:&br&&img src=&/dbb7cdec21938d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dbb7cdec21938d_r.jpg&&&br&&br&之后两侧重新焊上线圈就行,ID 卡用 ID 卡的线圈,IC 卡用 IC 卡的线圈,可以自己缠,可以去买现成的,如果打算放到手机后面再买一张防磁贴(会影响手机的指南针功能)。ID 卡的话,严重建议去买了,因为缠线圈能累死。&br&&br&一般来说,一个手机后面,可以放三个 ID 卡,三个 IC 卡(IC 和 ID 卡本身无干扰,ID 卡之间,IC 卡之间会干扰,所以要稍微错开点),取决于你得要求了。&br&&br&下面是完全没经过任何装饰的暴丑版。双 ID +IC ,IC 很小,被遮住了。公司小区公交一手机通。&br&&br&&img src=&/43216cfb2fa3460abee4c4d45c9da58a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43216cfb2fa3460abee4c4d45c9da58a_r.jpg&&&br&&br&友情提示,公交卡剪了一些倒霉地方会不给充值,自己去找自助充值机或者你有一个有 NFC 功能的手机,自己冲。
……太简单了,别溶剂了,麻烦又费力。用手电照着你要开的卡,然后找到方块状芯片,用铅笔画出来做标记然后下剪子,外圈剪下来,用火稍微一烤分开两层,之后取出来就行了。(搞不定说明你手艺的问题……跟我没关系,我反正是 2 分钟一个)肯定有人问为什么…
来自子话题:
“同学,请下车推行。”&br&“同学,请出示北大证件。”&br&“同学,我三天没吃饭了。”&br&“同学,我老伴三天没吃饭了。”&br&“同学,我推翻了相对论。”&br&“同学,吃个包子吗?”&br&“同学,三个代表是我发明的。”&br&“同学,哪有公共厕所?”&br&“同学,清华怎么走?”
“同学,请下车推行。”“同学,请出示北大证件。”“同学,我三天没吃饭了。”“同学,我老伴三天没吃饭了。”“同学,我推翻了相对论。”“同学,吃个包子吗?”“同学,三个代表是我发明的。”“同学,哪有公共厕所?”“同学,清华怎么走?”
来自子话题:
&b&经济学原理。&/b&&br&&br&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br&&br&老师有一段话说的很不错:&br&&blockquote&人类至少面临四项普遍约束:(1)东西不够;(2)生命有限;(3)人际依赖;(4)需要协调。人类种种制度安排,一概是为了应付这些约束而衍生的。它们对应着三套规律:(1)需求定律;(2)利息理论;(3)产业理论;(4)宏观理论,而这就是通过经济学看社会万象的视角。&/blockquote&&ul&&li&东西不够,就是&b&稀缺性。&/b&(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和马克思说的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还差得远。)&/li&&li&生命有限,即人有impatience(不耐)。理想条件下,我早上问你借100块钱,说下午还你,你可能就要我还100;但是我如果说明年还你,你可能就要我还110。这就是因为我可能等不到明年,这就是impatience。但是如果人能活100万年,明年是不是如明天一样短暂?如果人永远不死,就没有impatience,就没有利息。&/li&&/ul&&br&&br&&br&有些具体的概念确实会影响到日常生活:&br&&ul&&li&机会成本&/li&&/ul&成本的意思是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gone.&br&也就是说如果我浪费一个小时,浪费的是&b&本来可以用这一个小时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b&&br&&br&&br&&ul&&li&供求决定价格,而非成本。&/li&&/ul&价格是有多少人跟你在争这个东西决定的,同样工资是由多少人在跟你竞争。&br&所以卖家和卖家竞争,买家和买家竞争。&br&比如,以前如果逛街看到一条超级贵的裙子,觉得,成本好低呀为什么卖这么贵。现在,我想的是,因为&b&有这么多人愿意出这么贵的价钱来跟你竞争这条裙子呀&/b&。&br&再比如,同理,在国贸租一个小店铺就非常非常贵,同样面积的店铺在廊坊却很便宜,是因为要跟你竞争在这块土地上做生意的人出得起那么多的钱。&br&商家说,“哎呀我的cupcake卖得贵是因为国贸这地方租金贵啊”现实是这样的,但是逻辑是反着的:是因为这块土地要用来做店铺,你会卖很贵的东西,会有较高的收入,所以租金贵。&br&&ul&&li&税负承担曲线&/li&&/ul&政府如果决定向一笔交易征税5%,这5%是落在买方还是卖方身上,不是&b&由政府决定向谁征税&/b&决定的,而是买方和卖方谁更离不开谁(即弹性)决定的。&br&比如说吧,如果政府强行规定,结婚男人必须花1w块买个戒指给女方才行。那么这1w块真的会落在男人身上吗?实际上是取决于谁更想结婚。如果相爱程度相当,很有可能会变成50%-50%地分摊费用。&br&&br&其实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慢慢补充。&br&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合理的事情都能找到原因,比如为什么餐厅饮料那么贵并且不允许自带酒水,比如老板可以随意开除不按时上班的员工(当然,后来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增加,懂得了有原因不完全等同于有道理,即具有绝对的合理性),但是以前是不怎么想想其中的原因,直接批判现象本身的。&br&&br&现在的我,不会再&b&随意地&/b&说“一定要所有人都有房子住”。(违背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中文系情怀啊= =)&br&在考虑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的时候,会考虑到是不是有些人的福利是被减少了。&br&什么样的改进是有效率的?是增减福利的总和为正就是有效率吗?&br&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一个想象中的正义。&br&意识到以前很多时候站在正义的角度是为了让自己morally feel good,而不是真的为了帮助那些人。&br&&br&&b&感谢CCER的薛兆丰老师。 &/b&
经济学原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老师有一段话说的很不错:人类至少面临四项普遍约束:(1)东西不够;(2)生命有限;(3)人际依赖;(4)需要协调。人类种种制度安排,一概是为了应付这些约束而衍生的。它们对应着三套规律:(1)需求定律;(2)利息…
来自子话题:
本来想睡觉了,看到这题答了再睡吧。
&br&&b&欢迎折叠,欢迎骂我,欢迎拖黑我。&/b&
&br& 我再大学,当了一年班长,当了一年副部长,当了一年部长。大四的时候,虽然不再学生会内部了,不过零零碎碎的事情还是要去参加。
&br& 我没有争辩的意思,也没想替学生会争辩什么,我只说说这四年我见过的,和我做过的事情。
&br&&ul&&li&05年入学,当班长是代理班长轮值之后的事情,当时很意外,不过就当下来了。说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br&&/li&&/ul&&ol&&li&我们班主任飞日本了,再没回来,十一放假回来一个月, ,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吉化爆炸,学校在吉化下风口,苯蒸汽直接飘向学校,当时整个吉林市的通讯设施瘫痪,电话打不通,那天是周日,学生人都找不到,其他系的我不清楚,我们系的导员疯了一样的喊学生,让学生干部留到最后,检查好自己班还有人没撤离没,当然,我不否认有的班长和学生干部先跑了,但是大部分留到最后走的。&/li&&li&每天要开例会半个小时,每周要开周会一个半小时,有人计算过这些时间吗?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把时间扔出来去统计一堆无聊的数字。&/li&&li&学期末三下乡,做调查,当老师,在山里带了两周,连信号都没有的地方。&/li&&/ol&&br& 很多人问,班费哪里去了?学生干部挂科找老师如何如何?困难补贴怎么发的?
&br& 班费:各班都有生活委员,他们是管账的,至少我们是一周一公布
&br& 挂科:老师比学生更看不起学生干部,有几个人知道?
&br& 困难补贴:学生干部需要优先让给普通学生补贴,至少我们系是这样,很多时候导员拿自己钱补贴学生,就是这样,不管你信不信。
&br&&ul&&li&在学生会待了两年吐槽一下,吐槽一下学生会的事情 &br&&/li&&/ul&&br&&ol&&li&分宿舍,女生之间永远分不清楚,男生之间永远有人私下找你,最后剩下的才是你的宿舍。 &br&&/li&&li&学生有精神疾病:半夜闹跳楼,要拯救世界,满楼道的抓他,两个兄弟脸挂花了。 &br&&/li&&li&一个兄弟游泳技术欠佳,掉河里淹死了,导员带着学生会的人去帮忙打捞处理后事的,去的人好几天没吃下去过饭&/li&&li&我毕业之后,某地区发大水(没报因为CCAV)学校带着学生干部去了&/li&&li&义务去帮学生找家教,做过家教中介的人都知道,一个家教单子多少钱,但是学生会的要义务交上去,没为什么&/li&&li&组织各种蛋疼的活动,鬼知道哪个领导脑残要组织各种乱七八糟歌功颂德的活动,组织的话,浪费人力物力,浪费同学们时间,不组织被一通骂,组织了被两边骂&/li&&li&不分时间的被叫去做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li&&li&拉赞助,夏天热死,冬天冷死,一个一个商铺走,被人挨个拒绝一边的感觉甚至骂一边的感觉有多少人尝过?&/li&&li&大三大四,一些人想考研,但是学生会这边耽误很多时间。&/li&&li&学生干部没有补助。&/li&&/ol&&br& 说说学生会的钱权和所谓的女人。
&br&&ol&&li&钱:那东西一直就在老师手里,每个学校,院,系都有自己的账本,欢迎去查,另外买东西大多是带着所谓的非学生会同学去的,不过很多人不想去,理由是怕搬东西沉。赞助等等如果真的能到学生会手里的话,学校的体制会乱成什么样子?&/li&&li&权:如果你觉得入党是好事的话,那么是,学生会唯一的优势就是入党快,而且不管你想不想入党,在这里,你必须入党,没有原因。&/li&&li&查寝:也不归宿的,男生还好,女生被强奸的每个学校都有,有多少人知道?宿舍违规用电烧死人的,有多少人知道?谁也不会半夜没事干查寝室,有那个时间玩游戏吃饭岂不是更快乐。&/li&&li&女人:这个是我觉得最好笑的一件事情,大一接新生的时候,是发动全校学生的,可是除了想去把妹的部分去接新生之外,其他人哪去了?&/li&&li&成绩:工作的人都知道,分数和知识到底哪个重要,更何况老师们最不喜欢给学生会面子。&/li&&/ol&&br&&br& 如果说学生会黑暗,他确实有黑暗的地方:
&br& 主席竞选,这个确实存在书记导员一票制的情况
&br& 官僚作风,不可否认,每个群体里面总有些这样的人,我接触到的人里面,大概1/5左右。
&br&&br& 对于想进学生会的人,说几句
&br& 这地方确实锻炼做事的能力,但是你要付出的是时间,更有人付出了本来可以得到的友情和知识,说句心里话,如果真的想成长的话,大学期间,多学学东西,多看两本书,多尝试一下创业,是比进学生会更好的避免被大学上的方式。不过事情终究要有人去做,做不做,看你,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路的权利,不管你如何选择,都要做到:随性,无悔。
&br&&br& 好了,欢迎折叠。
本来想睡觉了,看到这题答了再睡吧。 欢迎折叠,欢迎骂我,欢迎拖黑我。 我再大学,当了一年班长,当了一年副部长,当了一年部长。大四的时候,虽然不再学生会内部了,不过零零碎碎的事情还是要去参加。 我没有争辩的意思,也没想替学生会争辩什么,我只说…
来自子话题:
&ul&&li&&b&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在野武将——不要写我。&/b&&br&&/li&&/ul&&br&原先的题目是问自己去美帝,是否有希望。我想和题主一起读一点书,一起消受一些迷茫的时光。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商务印书馆第10版&u&《新华字典》&/u&:&br&&br&&blockquote&“&b&张华&/b&考上了北京大学;&b&李萍&/b&进了中等技术学校;&b&我&/b&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b&我们&/b&都有光明的前途。”&br&——第661页,转引自 &a href=&/review/10374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悦读《新华字典》 (评论: 新华字典)&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其实我们的字典,就如知乎上的许多回答一样,已经说得多好:无论你去了哪里,是名校还是技校甚至没有学校,都可以有光明的前途!更不用说去北美念本科了。很多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要更多。我确实可以讲更多。而你们,&b&必须看下去&/b&,因为那是一种责任——读到最后的人都会明白。&br&&br&今天看来,字书仅仅是工具书而已,这是一个错误。&br&&br&很多人觉得&u&《说文解字》&/u&仅仅是一部介绍字形字源的工具书,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部书本身是东汉经学脉络中的一部分。在《序》中就说得明白:从“一”开始,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将万物区分开(“立一為耑,方以类聚,物以类分。”),并以此窥测圣人的之门(“敢涉圣门。”)。字书是有深意的。这部《新华字典》也是。它诞生于特殊的年代,那个年代任何言说都要经过重重的审查。它汇聚了无数志士仁人的心血,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很多扇门背后的前辈千锤百炼。读懂它,并不容易。&br&&br&我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为什么是&b&张华&/b&去北大,而&b&李萍&/b&去技校——而不是反之?这是一个好问题。&b&张华&/b&,我们都很熟悉了。玩过光荣《三国志》的同学只要坚持到最后,就能见到他。&br&&br&&img src=&/c5c8ae06f9ed0ae23b68d_b.jpg& data-rawwidth=&781&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1& data-original=&/c5c8ae06f9ed0ae23b68d_r.jpg&&(截取自《三国志11威力加强·汉化版》)&br&&br&&u&《晋书》&/u&说他“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事实上我们有理由认为他是他的时代最渊博的人物之一,他还自己编写过一本囊括各种值得知道的事情的书,它叫《博物志》。很多扇门里编写字典的前辈们选择了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主人公之一。当然,他们不能说张华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还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他们必须隐晦,再隐晦。“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br&&br&&b&李萍&/b&这个人物,我们就愈加熟悉了。&u&《射雕英雄传》&/u&中,丈夫郭啸天惨死后,她雪地产子,并在大漠独自将孩子带大。很显然,这个人物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很有限的。对于这样的劳动妇女,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一定是要给予帮助的——很多扇门背后的前辈深知这一点。她会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是的。他们说:“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br&&br&&img src=&/b48c77d0e4c4b0523a0ce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b48c77d0e4c4b0523a0ce_r.jpg&&(出处在图上)&br&&br&张华与李萍,都有美好的前途么?是。张华很快声名鹊起,累迁要职:右光禄大夫、侍中、中书监等职,元康六年(296年)官拜司空。李萍也是。她的孩子,以哲别为师,百步穿杨,与托雷为安答,名震草原。他是郭靖,郭巨侠。明白了这一地那,我们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更深入的问题。表面上,《新华字典》是要说,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无分贵贱都可以有美好的未来。这毫无疑问。可是,当它使用张华与李萍这两个封建时代的人物之后,表面的理解崩塌了:即使在万恶的封建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也可以有各自美好的未来!这是《新华字典》有意留下的线索。&br&&br&为什么他们都可以有光明的前途——即使在万恶的旧社会?&br&&br&我们一直忽略了一点:张华死了,李萍也死了。死于非命。张华致死都捍卫着他的晋室,捍卫他的心中的太子——“臣不畏死,惧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也”。李萍致死都捍卫着她的故国,捍卫她心中的大宋,他的儿子不可以为蒙古侵略故国——“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问心无愧,也就不枉了在人世走一遭。”他们都死于忠诚,死于信念。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故国与天下重燃起了希望。即使五胡乱华,即使崖山再辱,有一种精神是不死的。这或许才是真正光明的前途——可以跨越时空,而与现实共存。&br&&br&当我们意识到很多扇门背后的字典的编者的这种用心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停下来,回到我们一直以来刻意回避的问题:&br&&br&&img src=&/992ee2e95dabd639154f_b.jpg& data-rawwidth=&773&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3& data-original=&/992ee2e95dabd639154f_r.jpg&&&br&我,是一个百货公司职员啊!&br&不不不,那只是一个职业。&br&问题的关键是:&br&&br&&img src=&/6baa74d1208cd9bdbe7dc2fd68d5a6b0_b.jp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6baa74d1208cd9bdbe7dc2fd68d5a6b0_r.jpg&&(《武林外传》第29集)&br&&br&这得从人和宇宙或者我和张华、李萍的关系开始说起:&br&&br&即将进入北大的张华是个年轻人,即将进入技校的李萍也是;所以,我也是个年轻人。&br&张华是男的,李萍是女的;所以,我或许是男的,或许是女的。&br&张华是3世纪人,李萍是12世纪人;所以,我应该是20世纪、21世纪人——李萍典出《射雕》,而《射雕》的上映与正式出版在80年代;更准确地说,我自80年代末开始活跃。&br&张华死于非命,李萍也是;所以,很有可能,我已经死了,在过去的某个时刻。&br&张华死在他的首都,李萍死在成吉思汗的汗廷;所以,我死在我的首都,那里是……&br&张华在最黑暗的时候坚守了他的正义,李萍在最无望的时候恪守了最后的信仰;我,一定也是。&br&&br&啊,或许,我明白了,许多扇门背后的前辈们的用心:&br&&br&“我”在漆黑的长天下安然地等待着命运的法门;“我”在梵天的奠安中默默地推开了地狱之门。就是那样的。我和许许多多的中华民族的儿女一样,在那样长的夜用自己的前途换取国家与民族的前途,用自己的鲜血点亮又一个黎民的日出。&br&&br&“&b&我们&/b&都有光明的前途。” &br&&br&这不是因为我们进入了北大,我们进入了技校,我们进入了百货公司。也不是因为我们是男的,是女的,或者都不是。&b&是因为我们有信念,还有在死亡面前坚持信念的勇气。&/b&这部字书告诉我们:即使我们随意地选取两个国人的寻常的名字,我们都可以在历史或小说的长河中找到这样的&b&信念&/b&与这样的&b&勇气&/b&的守护者;而我们,此时此刻读书的人,终将把这种&b&信念&/b&与&b&勇气&/b&坚守下去。若如此,我们的国家与民族终究将有“光明的前途”——她终将从懦弱走向坚强,从市侩走向伟大。&br&&br&这就是我讲的《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第10版第661页的故事。是的,我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讲了许许多多人的故事。那些人都去了——张华、李萍,还有更多,更多没有留下名字——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纪念他们。我写下这些文字。&br&&br&题主啊,明天,我们都将去往远方。也许会有许多迷茫。但相信我,读几卷书吧。那里,会有一种趣味,絮叨可以打发许多时光。又或许,在某个无端的午后,因着某种无名的遐思,你发现了某种无边的力量。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在野武将——不要写我。原先的题目是问自己去美帝,是否有希望。我想和题主一起读一点书,一起消受一些迷茫的时光。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商务印书馆第10版《新华字典》:“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
来自子话题:
寝室里有个学霸,双休日都泡在图书馆,晚上9点多回宿舍,看到我们另外五个正在DOTA五黑,立马在旁边喊一句“秒了了他!秒了他!” 你懂个屁,老子残血呢”&br&“哈哈,看上去好牛的样子!”&br&每次回来陪我们喳上两分钟,然后…&br&&br&&br&回去看会书睡觉&br&&br&每次宿舍聚餐一次不落,能帮别人就不推辞,从不装逼&br&&br&今年他拿了国家奖学金,准备保研…&br&&br&&br&&br&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我们真心为他高兴,即使我们从没一起“战斗”……
寝室里有个学霸,双休日都泡在图书馆,晚上9点多回宿舍,看到我们另外五个正在DOTA五黑,立马在旁边喊一句“秒了了他!秒了他!” 你懂个屁,老子残血呢”“哈哈,看上去好牛的样子!”每次回来陪我们喳上两分钟,然后…回去看会书睡觉每次宿舍聚餐一次不落…
来自子话题:
08年奥运会,张怡宁对阵福原爱,大魔王遭遇小萝莉,excited!&br&随着比赛的进行,双方心情如下&br&福 ●﹏● 张 -_-&br&福 π_π 张 -_-&br&福 (?Д?)? 张 -_-&br&但是,就在比赛进行到9:0时,大魔王发球没有上台,准确的说是直接,扔(fang)地上(shui)了! 9:1,比赛继续。&br&最后本场以11:2结束。&br&福(*?ω`*) 张 -_-&br&&br&看见了吗?比赛的真谛,是一个爱字!&br&&br&把视频附上,让我们一起沐浴在体育的爱河里吧,么么哒!&br&&a href=&http://m.acg.tv/video/av1071657.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acg.tv/video/av107165&/span&&span class=&invisible&&7.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无趣的分割线------------------------------------------------------------&br&评论区里好多人说老三我没有答题,说得跟问题一点关系没有。&br&我却想说,好的答案是不要说得那么清晰的,去举个例子,讲个故事,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意思,不要总用自己的观点去强奸人家的思想,做暴力的三观输出者。人家问你山,你指月,人家问你风,你答雨,让人家自己思考,留一点白,也挺好。&br&------------------------------我要接着讲故事了------------------我要多讲几个故事-------------------------------------&br&《一代宗师》&br&宫宝森: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老人死守着规矩,新人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叶问是块好材料,就看这次他能不能出头。 &br&&br&宫二:宫家没有败绩。你又在这,他凭什么出头? &br&&br&宫宝森:你的脾气啊,就是爹年轻的时候。&b&眼睛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b&人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是没有容人之心。咱们宫家的门坎高,但是不出小人。 &br&&br&《百万美元宝贝》&br&&img src=&/4c42a682fe4c54d10f3b9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c42a682fe4c54d10f3b99_r.jpg&&还记得他么?体格孱弱,想法天真,看似滑稽,却每日不辍训练,追寻着遥不可及的梦想。&br&小拳痞们嘲笑他,捉弄他,总想痛快暴打他一次。可曾经的拳击冠军,弗里曼扮演的黑人大叔,却总要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点鼓励。事实证明,弗里曼大叔一拳就ko了拳痞。&b&弱者总是用击败更弱者的方法来获得自我满足,而强者在面对弱者时会考虑弱者的感受,因为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他们早已学会了慈悲。&/b&
08年奥运会,张怡宁对阵福原爱,大魔王遭遇小萝莉,excited!随着比赛的进行,双方心情如下福 ●﹏● 张 -_-福 π_π 张 -_-福 (?Д?)? 张 -_-但是,就在比赛进行到9:0时,大魔王发球没有上台,准确的说是直接,扔(fang)地上(shui)了! 9:1,比…
来自子话题:
&img src=&/308da5ad6015aa7cab3d0a10d54bb86d_b.jp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308da5ad6015aa7cab3d0a10d54bb86d_r.jpg&&再强调一遍,我没有要买苹果!~也没想要买苹果!~我已经解释若干遍,文中也强调了,别再提苹果的事了。ok~~~&br&----------------------------------------------------------------------------------------------------------------------------&br&我是一个接受助学金补助的大学生。 我的现状:家里实际真的不太景气,在农村,父母共同经营一个小卖铺,一年总收入5万左右,家里两个大学生在读,家里基本无存款。 但我成绩还行,每年有励志奖学金5000,所以生活费一个月1000,基本家里不用给生活费。 虽然我来自一个贫困县的小镇,但我也不“土气“,虽然不富裕,但也着实没必要摆出一副“我很穷,我没见过世面,快可怜我“的姿态,我就希望自己不卑不亢,平时也会买些啊平民价的护肤品面膜衣服等。有时在餐厅兼职半个月挣1000块钱,就会给自己买件好点的衣服或鞋子,或者淘宝给妈妈买衣服或鞋子,二三百左右鞋子或衣服,在城市,这比较平民的价格了,但在农村,妈妈平时只穿二三十一件的短袖,鞋子也都是不超过100,有必我用奖学金给她买了一身安踏运动服,她特别骄傲,几乎是她唯一穿过的“名牌“)平时我也会花钱学游泳,买素描书自学素描,偶尔和朋友一起吃饭联系感情(几个大学关系好的朋友家庭都比我好不少,一个父母是律师马上去英国留学,一个有单反也用苹果平板等马上去上海中科院读研,已经通过面试,她们都是聪明又努力的姑娘)等等。 总之,这些花销或者生活方式看起来可能有些奢侈,或者和助学金申请书申请理由描述的家庭状况不搭调,所以每年,评比下来我的助学金都只有2000,因为身边的同学都觉得我没那么差钱。 其实不是。我差钱,我父母很辛苦,按实力家庭经济情况算,我是足以“穷“的拿3000助学金的人。 但我要做的不是“卑微的扮演穷人的角色“,而是在不增加父母负担的前提下,过好自己的日子,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素养。我学驾照等等,他们也都支持我,虽然家里钱不多,但我的父母却不短视。 有时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父母在家挣钱受苦。其实,仔细想想,现阶段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专业课,平时投资提高自己,有空去做个兼职增加点收入。 我可能就是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 我也经常想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是不是太“奢侈“。 我其实不太在意我同学怎么看我,我在意父母累不累,我过得充不充实,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着实不愿意为了拿到更多的助学金,扮演很贫困需要资助的角色。助学金少了,我评不上3000或者4000的,但我可以凭成绩拿到励志奖学金5000,这样也不少钱,可以半年不用父母给生活费。 &br&&br&罗嗦半天,就只是陈述个人想法或者态度。&br&我这样是奢侈还是值得鼓励的不卑不亢?其实我也一直在想,最近之前的奖学金花完了,新的还没下来,妈妈一个月给我打800生活费。&br&&br&现在只希望早点毕业,早点工作,补偿父母,别人怎么看,没那么重要。&br&--------------------------------------------------------------------------------------------------------&br&补充:&br&感谢鼓励我的人。第一次被点这么多赞。&br&有评论质疑我有没有资格申请助学金这个问题,是否挤掉了真正需要助学金资助同学的名额?&br&&br&想了想,我还是解释一下&br&1.有没有资格申请的问题:&br&①本人来自一国家级贫困县,父母务农,无工作,共同经营一间小卖铺(父母属于心地善良,老实巴交那种传统的农村人性格,本本分分,没啥大本事,最大的本事可能是供出了两个考上985院校的子女。),年收入5万左右,扣除水电费,日常家庭生活开销等等,基本无存款,或者能剩个,。文中已提到这个。&br&②家中两个大学生在读,尽管有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费基本不用家里给多少,但两人的学费对父母来说,仍是不小的数。&br&③目前一家人的住所,没有卫生间,夏天没有洗澡的洗澡间。至于夏天一家人怎么洗的澡,略,反正夏天洗澡时是我觉得自己最窘迫的时候。&br&至今我哥都还没带他女朋友去我家看看,因为怕她过不惯。&br&④我在一所985院校,就读在一省会城市的大学。所在班级同学家长大多是中产阶层,大学教授/高中老师/医生/工程师等,也有个别开宝马背着gucci包来上课的。我在我们班的确是属于比较贫困的。所以 助学金能给我,也没什么奇怪的。&br&2.是否抢占了真正需要资助同学的名额&br& 没有!!!!&br& 班里每年基本固定就那几个人提交申请表,别的同学没有说因为眼红那些钱而交表的,更没有拿着iphone,穿着nike,匡威等还申请助学金的同学。申不申请,全凭自觉。当然只要申请,基本都能有不同金额的补助。因为 申请的人不是火爆到抢名额的地步,还是那句话,大家都很自觉,该不该申请,心里都有度。所以 根本没有占了谁的名额的事,因为名额比需求的人多,供大于求。&br& 目前我们班拿补助的,两个单亲家庭的,两个个户籍农村的(一个是我),一个妈妈有肾病家里缺钱的,还有一个家在小县城的。这些拿补助的,没有谁真的穷到一个月三四百生活费的地步。也没人说,月生活费300-400的人才有资格申请助学金。&br&&br&综上两点,我有资格,且没妨碍别人申请到了钱,至于接下来 我怎么花,一个月花500呢,还是800呢,还是1000呢,就看我的需求和计划了,就不麻烦为我担心的人啦。~&br&&br&谢谢鼓励或质疑,写这个答案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花销问题,至今无果,继续思考。感谢!&br&----------------------------------------&br&再补充:&br&1.本人除了一个1200买的安卓机,无其他如平板电脑等电子或数码产品。也就是没有有些评论说的买苹果机一说。&br&也无其他超越我所在学校普通同学的消费行为。&br&2.以后还申不申请助学金的事呢,还会申请。&br&3.评论里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我要对我爸妈更好。&br&还明白了一个理儿:遇到事啊,要讲道理,不可先怒。毕竟王小波先生的那句,生气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还是蛮有道理的。&br&-------------------------------------------再补:&br&今天刚刚得知奖学金下来了~接下来又不用妈妈打生活费了。很开心&br&------------------------------------------&br&再补:&br&今天跟妈妈发短信提出,奖学金花完后,每个月生活费减到600,就是家里只承担基本伙食费。额外消费如买护肤品,衣服,包,自己负责。说实话,发完这个短信,感觉生活压力带来的压迫感 扑面而来,因为一个月600,在我所在的地方,的确是需精打细算过日子。(爸妈在更精打细算过日子。)&br&降低生活费,内心对父母的愧疚感就会减少一些。&br&接下来正好比较忙碌,需要花钱的地方应该也会减少。&br&跪谢评论里中肯的意见。
再强调一遍,我没有要买苹果!~也没想要买苹果!~我已经解释若干遍,文中也强调了,别再提苹果的事了。ok~~~----------------------------------------------------------------------------------------------------------------------------我是一个接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校毕业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