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经济区蓝色经济区的布局一核两带三极三组是什么

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 山东绘就半岛蓝色经济区发蓝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3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立足山东半岛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定位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亮相,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立足优势定位四个&区&
省发改委副主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宋军继介绍,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重点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各有侧重、相互配套的发展格局。根据主体区和联动区在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性,以海洋产业链为纽带,以海洋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为重点,优化海陆资源配置,在联动区建设一批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加强联动区与主体区的对接,搞好海洋资源开发、科技研发、重大项目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建设成为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努力在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
为建设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探索开展海洋综合管理试点,推行海上综合执法,合理调整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重点城市行政区划,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等海洋经济新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海洋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构筑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大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力度,加快建设生态和安全屏障,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型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型转变。
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开发框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3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宋军继说。
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这个区域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重在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现代渔业、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文化旅游、海洋运输物流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海洋食品加工、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
在&两极&中,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发挥滩涂和油气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壮大环境友好型的海洋产业;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依托日照深水良港,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推进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可持续发展,明确海岸开发保护带岸线、滩涂、海湾、岛屿等空间资源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打造海州湾北部等9个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加快近海开发保护带海洋资源勘察和开发利用,壮大海洋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全面规范近海开发利用秩序。加大远海开发保护带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发展海洋捕捞、海底能源矿产开发、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
促进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3个城镇组团协同发展,打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群,可以为海洋经济集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青岛-潍坊-日照组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海岸经济新区,构建环湾型大城市框架,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烟台-威海组团充分发挥与日韩经贸联系密切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平台和我国北方富有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区。东营-滨州组团突出高效生态和海洋经济特色,着力建设特色海洋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增长区域和生态型宜居城镇组团。
(本版内容根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整理)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6月29日上午举行的首届上,与会嘉宾们积极探讨半岛蓝色经济发展之路。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张卫国在财富论坛上发言。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潘鲁生(右二)在半岛文化论坛上做报告。
  ●当今世界基金有三大模式可以在蓝黄战略里面探讨。一种模式为原始基金,传统的实体经济投资这个板块,四两拨千斤;第二种模式为风险投资基金;最后一种是对冲基金。
  ——张卫国
  ●蓝色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和资金总量均占了山东的50% ,蓝区发展为整个山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金融服务蓝区的省政府的要求来看,应该是围绕着利用好金融的资源,加强对蓝区机构的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
  ——刘辉
  ●我和很多企业家交流时最常谈到的一点就是品牌规划。我认为一定要把品牌规划列入到企业发展中去,让企业和品牌一起成长。等把你的企业做大再做品牌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
  ——刘明洋
  ●蓝黄战略其中之一就是生物质,有了生物质才能从海洋、从农田到餐桌构建成一个完美、安全、健康的产业链体系。立足于当前的这一形势,从全球大的局势来说,发展成长的空间很大,如何实现和战略伙伴的合作,从各方面都赢得一个好的发展,十分重要。
  ——刘宗利
  半岛都市报6月29日讯(记者 肖良华&&李征&&杨冰) 继备受关注的2012蓝色经济大家谈·第三届半岛市长论坛之后,6月29日上午,2012蓝色经济大家谈·首届半岛财富论坛在青岛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突破中国”为主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及经济界同仁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蓝色经济发展之路,共商企业发展大计。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半岛都市报社社长郑立波在本届财富论坛上致辞。论坛由半岛都市报社总经理支英珉主持。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带经济增长迅猛,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今年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深入实施的一年。郑立波说,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山东半岛因蓝色经济区的建立,以及蓝黄国家战略的实施已备受关注,与会各界人士抓住了这个契机,就可以带来下一步经济的腾飞。在目前的形势下,面对京津的崛起,面对长三角的快速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向何处去,如何走,摆在了决策者和广大企业界人士的面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推出2012蓝色经济大家谈·第三届半岛市长论坛的同时,也着手举办了本次以‘突破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为主题的首届半岛财富论坛。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借此共聚一堂,发出来自实践一线和市场的声音,以利于我们共同探讨半岛蓝色经济发展之路。”郑立波说。
  郑立波表示,举办本次半岛财富论坛,也是希望借助媒体之力量来进一步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搭建起半岛蓝色经济区企业交流合作、共赢的新平台。同时立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通过舆论的力量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宣传,使本次活动能够成为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企业界交流的盛会。
  “突破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是2012首届半岛财富论坛的主题,其中“突破”二字,不仅指的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从环渤海经济带脱颖而出,同时也指中国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已进入深层次的调整期,中国企业亟需转型。而在本届论坛上,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山东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张卫国,华夏银行青岛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辉,大众报业集团编委、大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刘明洋等专家、学者和商界精英共聚一堂,就“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企业如何为投融资难题破局”“如何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和义务”“半岛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战略”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在财富论坛上,各位嘉宾积极建言献策、群策群力,首届半岛财富论坛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银企联手淘金蓝色
  在6月29日举行的2012蓝色经济大家谈·首届半岛财富论坛上,政府、学者、企业家会聚一堂,结合各自的经验和体会 ,就如何“突破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针对半岛蓝区范围内的企业如何再发展,从战略、责任、品牌、融投资、管理运营等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
  1 “蓝色金融”助推蓝色经济
  蓝色财富的创造,离不开金融的“杠杆”作用。只有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蓝色企业才能不断地增强创造财富的能力。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张卫国说,当今世界基金有三大模式可以在蓝黄战略里面探讨。一种模式为原始基金,传统的实体经济投资这个板块,四两拨千斤;第二种模式为风险投资基金 ;最后一种是对冲基金。华夏银行青岛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辉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和资金总量均占了山东的50% ,蓝区发展为整个山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金融服务蓝区的省政府的要求来看,应该是围绕着利用好金融的资源,加强对蓝区机构的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
  青岛贝尔特科技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军也说,青岛贝尔特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做海洋生物医药的企业,受到了蓝色经济大潮的助推,“现在从政府层面到刚才说的基金及有关部门,对蓝色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去年我们得到了省发改委(蓝办)财政的支持,让我们企业发展得更快”。
  2 蓝黄战略带来企业春天
  保龄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利说,蓝黄战略的实施不仅是山东乃至全国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生物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蓝黄战略其中之一就是生物质,有了生物质才能从海洋、从农田到餐桌构建成一个完美、安全、健康的产业链体系。”刘宗利说,立足于当前的这一形势,从全球大的角度局势来说,发展成长的空间很大,如何实现和战略伙伴的合作,从各方面都赢得一个好的发展,十分重要。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说,一提到心目中的青岛印象,大家的回答多是“有山有海”,说的是有崂山有大海,这个是自然环境。如果再往深了想,就是有海尔、海信和青啤,其他的“青岛印象”就很难想到。“去年青岛提出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本土优势’,那么青岛的本土优势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青岛除了自然环境以外,有的就是制造业的根基。海尔、海信和青啤就是青岛制造业的根基,也是真正青岛的本土优势。那青岛扮演着蓝色经济区当中什么样的角色?政府制定了很多的战略发展方向,我认为支撑未来青岛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制造业。”于德翔说。
  3 科技兴海,要以人才为本
  山东是“科技兴海”概念的发源地,从上世纪90年代初海洋科研向海洋产业转移开始,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想到要靠科技人才来引领产业的发展。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表示 ,山东海洋科技、海洋产业的发展充满着“科技兴海”这一概念,未来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更需要依靠科技兴海。
  李乃胜说 ,科技兴海特别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撑,全国性的海洋科技人员接近1.5万人,山东占了全国的一半。他说:“人才是科技项目的引领者,人才来了以后要让其运作策划‘大项目’。而能吸引来高层次的人才,这本身就是企业的品牌之一。”他建议有志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企业家们,“首先是选择方向、选择项目,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这一切都靠科技兴海来实现。”
  4 品牌成长,机遇责任并存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蓝色经济不光是为政府,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大众报业集团编委、经济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刘明洋说:“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理解,首先我觉得应该把它视为一个发展思路和模式的调整。”刘明洋认为蓝色经济区对企业最大的机遇,不是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而是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种商业模式的调整。
  中国海能生物控股集团董事长程玉山亦有相同的观点。他说:“在蓝色经济浪潮中,我们从海洋中获得灵感,从而开发出创新的白酒品种,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变。”
  而与会嘉宾关于企业品牌建设的言论,也让本届财富论坛主持人、半岛都市报社总经理支英珉深有感触。因为就在首届财富论坛举办的前一天,半岛都市报刚刚获得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大奖。他说:“应该说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如何把企业的责任感和品牌文化连接在一起,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支英珉表示,一个企业从发展到壮大,需要有不放弃的信念和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支英珉说:“半岛传媒也是置身于蓝色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当中,我们有一个心愿,希望通过这个论坛为我们蓝色经济的发展,为我们的企业搭建一个宽阔的交流平台。”
  本报记者肖良华&&李征&&杨冰
  升华传统文化元素引领蓝色大合唱
  2012首届半岛文化论坛昨举行,热议“蓝色经济的文化引领”
  6月29日下午,2012首届半岛文化论坛在青岛举行,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深入实施的一年,本届论坛首度增设了以“蓝色经济的文化引领”为主题的文化论坛板块,邀请岛城文博机构、拍卖公司、艺术展馆和高校研究领域的相关领导、专家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同把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走向。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半岛都市报社社长郑立波,半岛都市报社总编辑张辛,半岛都市报社总经理支英珉等有关领导出席论坛并听取了专家的主题演讲。
  现状 青岛文化呈现良性态势
  半岛都市报社总编辑张辛在本次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青岛以典型的欧陆风情、德国建筑,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纷纷来此从事文化、艺术创作。近年来,一系列文化展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加上青岛打造的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使青岛的文化产业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良性态势。
  他指出,近年来半岛都市报社始终致力于加强自身品牌的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山东半岛地区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本次论坛汇集了山东乃至全国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精英,立足半岛集思广益,政府官员、文人学者和城市文化产业的企业家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高端层面的对话,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宏观文化战略思维,更好地把握山东半岛蓝色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促进半岛地区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为半岛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深远的影响,为促进青岛乃至山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推进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传承 四大板块切入蓝色文化
  论坛由青岛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宋文京主持,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潘鲁生领衔开讲。作为论坛现场的亮点环节,特邀嘉宾潘鲁生发表了以“蓝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他以半岛文化资源的设计转化为切入点,提出了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工业设计产业、创意商贸产业、创意生活产业四个板块的推进方案。
  潘鲁生认为,半岛蓝色经济区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以民间艺术元素为原创母体的内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民间文学为例,青岛地区民间文学资源极为丰富,传统的民间文化借助科技和设计,并与内容产业、出版业、影视业融合发展,既可以强化本土文化特色,传承和弘扬本地优秀文化,又可以创新产业业态,拉长并深耕产业链,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地处中日韩“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域的青岛 、烟台、威海,还可借力日、韩数字内容产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适宜打造成为原创内容研发、生产外包基地和数字版权交易中心。
  创新 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时尚
  截至 2011年8月,半岛蓝色经济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44项。青岛很早就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手工制造业,在陶瓷、编织等工艺领域表现突出,目前手工艺拥有贝雕工艺品、珠宝首饰、发制品和特色工艺美术产品等七大优势产品,优越的手工艺产品贸易基础和丰富的手工艺及民间艺术资源是蓝色经济区发展创意产业不可忽略的优势力量。
  对此,潘鲁生认为,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是发展城市时尚产业、设计产业、制造业、会展业、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以青岛 、烟台为核心的蓝色经济区沿海城市,应加强传统手艺资源战略性、生态性、生产性创意设计研发,激活民间创意资本,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融合,拓展设计应用领域,发展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工艺品贸易,积极探索打造工艺品与创意设计相融合的国际手工艺创意经济贸易区。”
  行动 半岛蓝区设书画联谊会
  论坛举办期间,青岛市城市文化研究会会长、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文哲,青岛市博物馆馆长刘元鸣,青岛半岛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升,青岛中艺拍卖有限公司鉴定专家、市南区美协书协主席王祖荣,青岛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宋文京,青岛中东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敦玲,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朱纪等特邀嘉宾纷纷建言献策。
  当日的论坛现场,还举行了“半岛蓝色经济区书画联谊会”的揭牌仪式。据悉,本次论坛举办期间,半岛蓝色经济区书画联展”和“圣彼得堡当代艺术家精品展”,作为文化论坛板块的内容将同期举行。其中6月30日上午10时,“圣彼得堡当代艺术家精品展”将在位于银川东路1号的半岛艺术中心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览涵盖了俄罗斯近十位当代艺术家的近百幅油画力作。A6、A7版图片均由记者 关瑛&&韦丽丽
  ●优良的手工艺产品贸易基础和丰富的手工艺资源是蓝色经济区发展创意产业不可忽视的优势力量,千年海上工艺品贸易国际口岸的传承和发扬,可增强蓝色文化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潘鲁生
  ●要形成蓝色文化,就应该率先研究,做到思想上指导、理念上引领,业态上培育,产业上布局。而文化产业的布局应该是广义的,比如说旅游业,可将沿海一线的文化景点连珠成线,有助于形成蓝色文化的集聚效应。
  ——王文哲
  ●博物馆是殿堂,也是课堂,还是会堂,也在进行着半岛蓝色经济文化的开拓工作。我给博物馆的定名就叫“博雅大客厅”,意即改变以往博物馆象牙塔式、高深教化的模式,构建开放式的公益课堂形象。
  ——刘元鸣
  ●我想用一个不是对联的对联,来表达蓝色文化的概念,那就是“蓝色通四海,文化连五洲”。现在看待青岛,应该从无数的角度来看它,而不仅仅是四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还应有更多维。
  ——宋文京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港口发展战略
下载积分:650
内容提示:[精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港口发展战略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3|
上传日期: 16:14:5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港口发展战略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东半岛经济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